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舌尖上的唐朝-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师,他们两人都能帮你。”
高阳的话并没让李好的心情变好,反而变的更沉重起来。三年后,贞观十四年,正是李二权利巅峰的时候,自己拿什么和李二讨价还价?
承诺这东西在有的人眼里屁都不是,但是在李好眼里却很重,他一向都是这种性格。要么不答应,答应的事就一定会做到,何况眼前还是一个喜欢他的女孩子。
“郎君,袁天师过来了。”正说到老袁,门外传来武顺的敲门的声音,她探头看着房间里面神色有点异常的两人轻声说道。心中满是疑惑,不知道自家郎君怎么和公主扯上了。
“嗯,知道了,我马上就出来。”李好听了武顺的话后笑道,高阳妹子则是盯着武顺看了起来,似乎想从武顺身上看出什么一般。李好看着高阳的反应有点无奈,也不知道这妹子心中到底在想什么。
老袁过来自然不是因为李府的全羊宴,他是过来找李好商量那本《封神演义》的书籍的事情。这对老袁来说,对于现在的道家来说,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袁天师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老袁已经被人引到了大厅,李好看到这家伙旁边还带了一个中年人,立刻笑着迎了出来。姿态摆的很低,不过却迎来老袁的一个白眼。
一年不见,这位大唐的天师脸上的气色变的更好了,精神焕发,走路还带风。这完全与这家伙给自己的信中不符,信中这家伙可是老说自己殚尽竭虑,一心都在为道家事业忙碌去了。
但是现在看到他这样子,怎么看也不像一个一心忙碌殚精竭虑的扛把子的样子。这让李好很怀疑老袁最近是不是在偷懒,天天整药膳吃了去修仙了。
跟着老袁过来的另一个中年男人卖相也很不错,一看就是那种世外高人的样子。老袁跟李好一介绍,感情这是一个牛人,他就是李淳风,道家的二号扛把子。
李好没想到老袁把这家伙也拉了过来,一起讨论那本《封神演义》的事情。《封神演义》是书名,除了名字相同之外,内容跟原本同名的那本书出入太大了。
李好先把这本书整理出来后,又把手稿送给了老袁他们审了一遍。老袁他们则根据自己统计的东西,以及一些道家的资料,把一些有争议的地方记了下来。
然后再把书稿带给李好继续修改,来来去去修改了好几遍。确定能把一些漏洞全补上后,然后现在才定下最终版本。初版和终版故事情节变化不大,只是改了一些人名之类的东西。
现在老袁把这些东西拿了过来,自然是希望李好能够印刷一些出来,然后开始往大唐慢慢推销起来。只要这本书打开了销路,肯定能让道家的影响逐步扩大起来。
对于这点,无论是老袁和李淳风,还是李好,都能肯定。这些东西比那些佛经之类的东西有意思多了,故事动人,情节引人入胜,只要看了,肯定就忘不了里面的内容。
整部集后世网络之精华,聚大唐之神气。修仙的等级划分十分清楚,从开天始,一直到大唐前。各路神仙来历也交代详细,加上曲折婉转的内容,这个更容易影响人,更容易让人接受。
总之,这本书寄托了三人厚重的期待,也寄托着给道家正名和一统的期待。除了这上面的神仙,以后出现的神仙都是邪道,统统得挂吊架烧死。
“行!这事就交给我了。到时我还能给你们一个惊喜,保证让你们满意。”知道老袁的打算后,李好笑着回道,爽快的把这件事情接了下来。
系统里面有积分兑换印刷项目,李好只要把这本书往自己的系统里面一塞,然后利用那里的技术印刷十来套出来。想想这些先进技术的产品,肯定在大唐就能引起无比的轰动起来。
可惜这种印刷项目印刷一套需要的积分太多,要不然李好还能多印刷一些出来。里面将会带着各路神仙的精美彩图,用的是铜版精致的纸张,加上高档的封面设计。
这种版本的《封神演义》只要一出来,对于大唐人来说,无疑神造之物。要知道这个时候连整个彩印都不容易,就不用提那种栩栩如生的彩印图片了。
所以李好才会对老袁如此信心满满的送给他们一个惊喜,不过这十来套书中,自己必需要收藏一套。往后自己的子孙后代把这一套拿出来,估计能卖一个天价出来,想想就美得很。
谈妥了《封神演义》的事情后,剩下的就是道教学院的事情。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过完年后,老孙会来长安城办医馆,这个医馆也是挂在道教门下。
除了医学,炼丹那块现在被改了名字。严禁道士炼丹自己吃,而是把这门技艺改成了化学研究。至于什么是化学,这个得问李好,老袁他们也不是很清楚,反正就是化学。
如果有人不服?可以来总部这边,这边的教学先生分分钟就能在炼丹上面教导这些炼丹的道士们怎么做人。这边的人掌握的化学可比他们那个炼丹术强了不少,人家还知道原理。
而道家原本的强项,易经术理这个自然不能落下。阿拉伯数字也被李好免费送了过来,附带还有后世总结的计算口诀。
总之,现在道教要做的事情确实很多。不过不需要李好去忙碌,他只是提供了一些意见给老袁他们参考,还有一部分书籍和理论送了过来。
剩下的怎么搞那是老袁他们的事情,总之目的很简单,就是扩大道家的影响力,扩大道家的地盘,为道家的强大而努力奋斗。
老袁和李淳风两人随后留在李府吃了一顿全羊宴,道家对吃的东西并没什么严格的要求。往后出现的那些戒忌东西,大部分都是后来发展出来的理论,现在全都没有。
河间王和李靖他们原本就是要过来的,而且这次的全羊宴的目的也是为了把他们的注意力从全牛宴那边改变过来,所以这个全羊宴自然不能少了他们。
幸好李好预留了一些份量,宰杀的羊足够。要不然突然一下多了这么多的人,他这全羊宴整下来,恐怕还不够这些人吃。把所有的人安排好后,全羊宴正式开席。
冬季,人体的阳气潜藏于体内,所以身体容易出现手足冰冷,气血循环不良的情况。按中医的说法,羊肉味甘而不腻,性温而不燥,具有补肾壮阳、暖中祛寒、温补气血、开胃健脾的功效,所以寒冬腊月里正是吃羊肉的最佳季节!
羊肉既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对一般风寒咳嗽、体虚怕冷、腰膝酸软、气血两亏等病状均有治疗和补益效果,适宜于冬季食用,故被称为冬令补品,深受后世人们欢迎。
但羊肉的气味较重,对胃肠的消化负担也较重,并不适合胃脾功能不好的人食用。和猪肉牛肉一样,过多食用这类动物性脂肪,对心血管系统可能造成压力,因此羊肉虽然好吃,可不能贪嘴。
冬季偶尔的来顿全羊宴,这是人生最爽的事情之一。全羊宴中,黄焖羊肉是主菜。此菜色香味具全,羊肉是带皮的,没有腥臊味。
而且入口滑嫩,肉质细嫩,加上山羊羊肉纤维细致,膻味极小,配以特有的小泡椒一煮,一点膻味也无。再加上带皮有嚼头之余,还饱吸羊肉汁的甜香,更是惹味!
羊杂汤非常不错,新鲜的羊血和用羊骨头一起烹饪而成的,里面还有羊蝎子。羊血非常嫩,羊骨头汤特别鲜美,一下子喝下去后,让人瞬间感觉很温暖。
“美!美极了!我府上经常吃羊,却从没吃过这般美味的全羊宴。”
………………………………
第一百四十八章 帝王家事
“美!美极了!从没吃过这般美味的全羊宴啊!”同样的话老李他们说了一遍后,旁边的李恪也在说。
李恪很想继续把自己的感觉说了出来,可惜无人附和。李好陪着河间王和李靖,还有老袁他们在吃,那都是长辈,他自然要过去。
而李恪这一席带来的小屁孩全部都在埋头大吃,一个比一个吃的快,谁顾得上和他一样把这些菜全部点评一番。如此美味的东西,先吃了再说,哪有时间去点评?
只有晋阳公主和高阳两人在慢慢吃着,而且李好还特别交代了下,有些东西晋阳公主不能多吃。为此李好还特别安排了自己收养的一个女孩子过来,专门照顾晋阳公主。
两个妹子尽管吃的很文雅,但是也心思附和李恪的感叹。一个在想着和李好的约定,一个在想着李好说的那些话,说自己要多运动之类的事情,好奇怪。
说晋阳公主的话李好并没避开她,就是和李恪聊天的时候说了这妹子体质比较弱,需要加强体质。多活动下,多吃些温补类的东西,先加强体质。
晋阳公主早逝不单体质弱的原因,恐怕跟李二和长孙皇后两人也有一点关系,有点遗传性质的感觉。不过李好没有说自己能治疗晋阳公主的话,只是让这妹子平时注意下食补。
“嗝…。感觉吃的太饱了!”全羊宴结束后,过来吃的人个个都吃的很撑。就连晋阳公主别的不能多吃,但是也喝了两大碗羊汤,小肚子都快撑圆了,在一边吐着舌头皱眉,感觉自己似乎吃的有点多。
高阳妹子吃的也不少,不过这妹子的心思现在不在吃的上面,似乎有点心不在焉的样子,这让一同过来的几个人都有点好奇,不知道她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和全猪宴不一样的是,这道菜试吃之后,就会在天然居这边推出。不过只接受预定,不单独开宴,因为这样的宴席整一桌太耗费时间和精力,一般人也吃不起。
全猪宴李好并没怎么在天然居推了出来,一般都是自己府上,或者亲近的几个人才会吃上一顿,这东西要在大唐完全被接受,还需要一些时间。
“魏王邀请我一起坐坐?他没病吧?”这天李好刚刚给自己府上所有的人发了过年的福利,府上有人拿着一份名帖过来,说是魏王李泰邀请李好一起坐坐。
刚好李恪也在李好府上这边,他是过来看看自己这年的收入有多少,听了李好的话后忍不住出声道:“应该是贤弟的名气太大了,不仅太子注意上你,就连我这皇弟也憋不住了。”
李好直接翻了个白眼,他不觉得李泰是因为自己的才能注意上自己,恐怕更多的还是因为那三家的事情。或者这为青雀哥刚磕了五石散,自我感觉正良好,以为自己见了他就会倒头拜倒。
“你这皇弟并不怎么明智,跟他搅合的深了,对我自己一点好处都没。加上他跟那些世家的关系,你觉得我会在意他对我的看法?”
说实在话,大唐的这些皇子中,从历史记载的资料来看,李好感觉最不好的恐怕就是这个青雀哥了。尽管这家伙在历史中记载的名声不错,但是李好还是不喜欢他。
历史记载李二的皇子中,品行不好造反的有两个,李承乾和李佑。不过这两人都有各自的原因才去做某些事情,太子李承乾前面已经说过,而李佑比起太子来更悲催。
但是这两人走到那一步都有各自的原因,个人因素反而不多,而且历史的评价也有偏颇,作不了真。比如齐王李佑,李好觉得这家伙就是一位真正的悲剧哥。
历史记载的是他老妈被李二这家伙强*奸生下来,外公什么的被李二都杀了,只剩一个舅舅叫阴弘智存活下来。这娃生下来就因为家庭背景不被李二喜欢,经常被李二逮着就训,李二简直把这家伙当成奴仆一般。
所以这娃性格非常怪癖,且自命清高十分自恋,叛逆精神十足。从这点来看,李二这货真不是东西。搞了人家的母亲生下来的儿子还是他的,他居然就这般不待见。
没事把人家训一顿,这完全是不当儿子看了。这就跟李恪那个因为母亲是隋朝公主,所以不能做皇帝的狗屁道理一致。李二只管睡,睡出来的种都是别人的,他只认自己睡的皇后的种。
这样一搞,对于这个性格怪癖且自命清高,叛逆精神十足的少年能不有心理阴影么?这种阴暗心里沉淀越长,时间越久暴发力就越强,而且破坏性也特别大。
除了母亲的身份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李佑的封号,李佑这悲剧娃造反估计有一大半原因来自这个破封号。这封号叫齐王,这个悲催的封号简直就是在告诉李佑:“你小子看,我给了你这么个封号,你造反吧!”
这个封号放在别的朝代那没什么事,放在唐朝贞观年间就不行。因为这个封号在李二还没当皇帝的时候就被人用过了,那人还是李二的兄弟,玄武门事件的时候被李二干掉了。
那位齐王的老婆后来还被李二抢了做妃子,所以这封号能不悲催吗?李佑这娃既然自命清高十分自恋,那肯定还是有一点的料道,看穿这封号后面的意义自然也不难。
再加上他那倒霉叔叔齐王李元吉的血还没冷呢,前任齐王李元吉的老婆还在李二身下婉转承欢呢,李佑能不明白吗?不明白他就是真傻子了,显然,李佑不傻。
除了这些原因,李佑的舅舅阴弘智的教唆,加上交友不慎也是一个原因。再算上那个象唐僧一样的老权做了他的老师,天天在他耳边象一堆苍蝇嗡嗡在叫,这也不准那也不准,最后居然还老是想着去告家长。
逼的这位有点叛逆精神的悲催娃终于忍不住爆发了,憋的越久爆发起来也就越恐怖。所以这家伙真的玩起了恐怖,先是派人杀了自己的老师,还肢解了,然后扯起大旗造反。
这悲催娃不傻,自然知道跟李二斗下去会是什么结果。所以他从心底压根就没想过造反,这下给这些生生的逼反后,他自己反而迷茫起来,这个看他造反后做了什么事就能明白。
他先拉开嗓子一喊告诉李二,告诉天下“我造反了”。然后就躲在王府和他的狐朋狗友喝酒取乐,日夜淫乐他的妃子什么的,等着李二派人过来抓他然后被杀,连反抗一下都没。
显然这悲催娃早就有了自知之明,自己不是李二的对手,反正也不招李二喜欢。活着也没啥意思,再上叛逆小青年的一时热血上头,就想着干脆扯起大旗给李二一个杀自己的理由。
以上纯属瞎扯,真实情况到底怎么样,谁也不知道。不过李好见过李佑,挺英俊的一小伙,不过眉间总带着一丝阴郁,看起来小伙子心中藏着不少事情,日子过的也不怎么样。
因为李好到来的原因,李恪现在比原本的历史也改变了不少。这家伙出去玩也不怎么独自出去玩,跟自己的兄弟姐妹的关系处的非常好。
除了和魏王之间不怎么来往,因为李泰不太搭理李恪,就连和太子的关系也可以。而和李佑的关系也不错,那小伙子封为齐王后就一直在长安装病,李恪不时会去看看,然后给他带去一些好东西过去。
因为李好的出现,原本应该安排给李恪做老师的老权没有当成李恪的老师,自然也没法给自己刷到刚正不阿的名声。以后能不能去给李佑做老师,这个很难说。
反正大唐的历史已经被李好这只蝴蝶扇的变了不少,大局还是那个大局,但是小处变了不少。以后齐王会不会做某种事情,这些都很难说。
“贤弟为何如此说魏王泰?满朝大臣都说魏王聪敏绝伦,雅好文学,工草隶,集书万卷,更是深得皇帝宠爱,为何到贤弟嘴中就如此不堪了?”
李恪有点不解,为什么别人都点头称赞的人,到了李好嘴里后会如此不堪。李好给魏王的评价太低,难道其他人说的话有假?
“呵呵。”李好听了李恪的话后笑了一下,有些事情还没发生,现在自然看不出来那位魏王怎么样。而且满朝的大臣,聪明的人肯定不会随便说魏王的坏话,蠢的人直接拍马屁去了。
所以魏王才能得到这么一个好评价,但是把这些评价总结起来也就那么回事。魏王很聪明,而且文学方面造诣很高,其他就不知道了。
有些话不能说的太明,李恪自己是聪明人,跟李好相处的时间也不短了,他也能大概猜的出来李好的意思。
比起李佑和太子李承乾来说,那个在老爸正是强盛的时候就跳出来争皇位的二货就是真正的二货,还是自做死的二货。这人就是李二嫡生的第二个儿子李泰,也就是邀请李好去坐坐的魏王青雀哥。
………………………………
第一百四十九章 轻视
“自以为是。”相比来说,齐王李佑和太子承乾都是被动或被逼的,只有这位二货大爷就是自己跳出来找死。
大概他以为自己老爸排行第二夺了皇位,自己也是嫡系排行第二,还深得李二喜欢,这是天要助他得到皇位。
加上李二对他各般宠爱,各般优厚的赏赐。所以这位青雀哥在太子承乾遭冷落的时候蹦腾的特别欢,到处拉势力许下各种承诺,你们助我上位,以后好好大大的有。
这家伙被李二宠爱的过了,让他多了一个皇帝的梦,却不想他的一切蠢行都被李二看的非常清楚。李二还蹦达的欢呢,皇帝还没做够,见自己这个最喜欢的儿子竟然如此行径。
心中很是不爽,劳资还没死呢,这家伙就惦记着自己这个位置,这儿子不太可靠。对李泰的所为自然极度失望,然后心思一转,最后青雀哥竹篮打水一场空,被踢的远远。
纵观其所为,这位李二的青雀哥,算的上是初唐时期皇子里面的一个真正的自以为是的蠢货。
对于唐朝初期里面的皇子,李好基本都没有个人的特别厌恶来说。强势皇帝的子女都不好做,这个是通例,这位青雀哥只是做的太张扬了点。
明明一个博学多才倍受称赞还十分得李二喜欢的人,做他的学者和地理学家多好。还有必要跳出来抢皇位吗?这娃只要踏踏实实的研究学问,钻研治国之道,谦虚做人。
等那位心理素质不过关的倒霉娃承乾只要倒下,这皇位就铁定是他的了。因为他也是嫡传的,还因为李二很喜欢他。这样低调的混几年等李二一死,还有谁敢与他争风?
可这娃不甘寂寞,不满足自己所有的一切,也有点得意忘行。硬是跳了出来上蹦下跳,还想向古代的平原君学习,来个小平原或者赛平原什么的。
到处笼络士子世家,偏偏自己又没有识人的能力。结果笼络的全部都是饭桶,最后自己也跟着倒了霉。
这样一个搞学问编地图的娃,半点政治智慧都没有就跳出来折腾,这不是自寻死路么?胖的象头猪脑子也象猪,还目空一切。
最后连自己以阴险著称的亲舅舅也不放在眼里,自认为凭借自己和手下笼络的这帮人稳操胜券。
所以李泰很快就被人阴了,被自己的舅舅,被自己的哥哥还有自己的弟弟一起阴了。落得一个被贬的下场,最后客死他乡。他这是死在自己的愚蠢手上,谁也怨不了。
一个做学问的家伙还要贪慕权利,结果就是什么都做不好。你看后世那些搞教育的人做官后能做成什么样?官当不好是一回事,还把教育给败坏了,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李泰这娃一直被认为是聪敏绝伦,为什么最后会变成如此蠢不可耐?不仅是他,还有太子李承乾也是这样子,这中间未尝没有李二和他给自己儿子安排的那些老师的原因。
特别是李二对李泰过份的宠爱有很重要的关系,过分的宠爱让这娃生了不该有的心思。然后极度膨胀起来,奔着某个位置而去,所以跟其他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也很差。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可能跟他的某些爱好也有关系吧,他的脑子被那奇葩的爱好毁了,想法有点飘。做人做事如同在享受爱好之后一般,仿若神仙在飞,天马行空。
李泰的爱好很特别,可能因为搞艺术文艺的原因,跟那些后世搞艺术的明星一样。为了找寻灵感,这娃没事就去搞点蓝色小药丸磕磕,这个当然不是现在的白*粉什么的。
李泰服食的玩意叫五*石散,跟现代的毒*品一样刺激神经,引起精神出现亢奋幻觉的玩意。所以他的狂妄可能还跟这玩意服食多了有点关系,脑子吸坏了,连杀子让位的蠢话都说的出来。
说来说去,就那么一个意思。李泰这哥们只适合去做学问,研究下大唐的地理情况,做个砖家合适。搞政治这块真不适合他,所以他邀请李好一起坐坐,李好能想象的到,自己过去会面临什么样的状况。
“你这皇弟不踏实,恐怕没那么好打交道,或许把我叫过去讽刺一顿也不一定。”李恪的话李好当作没听到一样,李恪心中怎么想,李好能猜出一点,大致是担心自己跟李泰跑了吧。
只是无论李好愿不愿意,李泰把请帖送到他府上来了,他都要去看看。因为那是魏王,身份显赫,不是他现在能抗拒的对象,或许,李泰跟自己想像的不一样也不一定。
地点还是天然居,这里现在成了整个长安城人宴客的最好去处。不过这次李好去的跟上次不一样,上次他们是在崇仁坊那边,这次就在李泰府上不远处的天然居分店。
只不过待遇却差了不少,李好依然和上次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