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舌尖上的唐朝-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后仔细打探的人传来消息,原来他们这的行军总管李好竟然就是大唐的财神爷。据说白手起家,不仅创下一份偌大的产业,还年纪轻轻就做了高官。这样的人怎么看都觉得前途无量,而且非常讲信用。
他从富商这边借钱后必定会定时带息还上,或者以同价的东西低价抵押,让借钱给他的富商都能大大的挣一把。所以吃过甜头的潭州府周围几个地方的商人,一听李好来这边任官,立即跑了过来瞧瞧,顺便看看有没借钱的机会。
结果刚来这边就碰上李好让武顺以自己的名义,在广州府这边征集富商筹钱。这些外州的商人一听,欣喜若狂,兴冲冲的跑过去。本来在广州府筹集的事情,结果到了后来,广州府这边的富商还没其他外地的商人提供的钱财多。
现在这些投了钱财的广州府的商人跟着过来,他们就是想看看李好怎么让那些舍得在他身上花钱的人挣钱,也想看看泉州府这边有没什么发财的机会,这些商人们从不缺乏走走闯闯的干劲。
“将军明天晚上在得月坊请大家吃晚饭,到时应该会商谈投资的事情。”跟着这些广州府商人一起过来的潭州,岳州和洪州的商人一个个兴高采烈,知道李好请他们酒宴的时候更是高兴。
他们跟李好几年前打过交道,知道李好什么性格和作风。李好请他们参加酒宴,那就是表示有业务给他们做了!而李好提供的业务从来都不会是不挣钱的业务,就算李好说的小玩意,也能让这些商人挣得钵满盆满。
对于这些商人们来说,李好就是他们的财神爷,他们信仰神还要信任李好。所以才会千里迢迢赶到广州府,然后又转道跑到泉州府来。上次的蜀地就是因为那边山路太不好走了,结果让那边的商人捡了个便宜,这次他们可不会了。
“诸位!今天晚上的宴会呢,是感谢大家的。前段时间泉州府刺史和广州府刺史以我的名义跟大家借点钱来用用,感谢大家的慷慨解囊,所以举办了这个夜宴来感谢大家。”
这次的宴会出席的人不止潭州那边过来的商人,还有广州府和一些泉州府的商人。李好这人就这样,信任他的,愿意帮助他的,他必会给予厚报。不帮他的,他只会当做没看见,而那种暗中作对的,那就不好意思了。
泉州府这边的商人不多,只有十来个,都是汉人,而且资本在泉州府并不算是最顶尖的序列。他们或许是因为李好的身份,或许是为了泉州府能太平,所以他们借钱了。广州府那边的商人也不多,他们是那种眼光比较厉害的人。
加上这些年看到潭州那边的商人如何在大唐混的风生水起,所以这些人也趁机跟着过来投资一把,这些人大部分是广州府那边商人中的佼佼者。眼光好,胆子大,有闯劲。
潭州,岳州还有洪州的商人就不用另外介绍了,都是老熟人。这次的宴席官方只有李好和泉州刺史来参加,广州刺史本来也要过来,不过他现在忙的不可开交,自然没办法过来。
“这次宴会呢,其实有不少人跟我算是熟人,我们几年前在洪州,岳州和潭州接触过。大家都知道我,所以不惜千里迢迢跑了过来,这里我要再次感谢一番大家的好意。”李好说这话的时候特意跟这几个地方的人打了下招呼,而他身边的郑刺史却一脸疑惑。
他不明白李好一个朝廷官员,怎么会跟这些地方的商人关系如此之好。郑刺史对于商人这个存在谈不上好,也谈不上坏。毕竟这么多年来,重农抑商的思想一直在影响着所有人。
“这次晚宴的东西好吃吧?”酒饱饭足后,李好开始跟这些人正式谈起了合作的事情,首先还得从自己的得月坊的酒席说起。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海鲜是好东西,但是他们要做出跟现在这样美味却很难。
而李好在他们眼中就是化腐朽为神奇的神,无论是潭州的满庭湘还是岳州的全鱼宴,或者洪州的美食,原本他们觉得不怎么样的东西,过了李好的手后,就变成了无比鲜美的美食。
“李大人宴请的酒楼,无论哪里,美食都是绝对的一流。这得月坊的美食自然也是一绝。”
“这得月坊的海鲜确实美味,跟广州府那边的粤海楼的美味一样好吃。可惜这些海产想要运往内陆太难,要不然拿到其他地方去销售能好好的挣上一笔。”
海鲜能不好吃么?广州府和泉州府的商人还没觉得什么,但是潭州府的那些商人能看到商机啊。这东西只要稍稍推广下就好,他们在大唐有不少商场,完全可以走起量来。
他们把海产拉到内地去卖能挣钱,而内地的人也能吃到各式的海味,这大致就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可惜这个时候的运输太难,想要做这生意还差了点。
“呵呵,想要运往内陆也不是没有办法。这次叫大家过来有一个方面就是谈这海产的生意,运输和保存我可以提供办法,而泉州府和广州府两个地方提供海产,你们提供销售。”
李好笑着回道,这不过是个小生意而已。除了这些,这边修路的水泥砂石也是一个小生意,加上粮食运转。而这边的一些生意李好准备重新洗牌,只有这里的人才有资格经营,那些不合作的人,滚蛋去吧。
此外他还有几个大生意要做,这些生意真的很大。随即李好让人把一副不小的沙盘拿了出来,这个是整个岭南道的沙盘。李好为了把这个东西弄出来,花了不少积分从系统换出来,因为这东西完美的把现在岭南道的所有地形精准的体现出来。
跟这些商人借钱,李好自然要把钱的用处说了出来,这个就需要用到沙盘。沙盘中有几条白色的带子一样的东西,带子上每隔一段距离都会有一个圆点,这个就是李好要做的事情。
“这是我准备做的事情,从泉州府这边修通一条水泥路通往广州府,再修一条通往洪州,然后沿着泉州沿海再修上一条。”李好拿着一根棍子指着沙盘跟所有的商人介绍起来。
………………………………
第两百三十一章 狂热
这个土楼和水泥路不是什么秘密,其实李好现在已经在做了。“这些圆点就是土楼,大家如果想看的话,到时可以跟我一起过去看看。这里就不多说了,我准备用这三条水泥路和土楼把泉州府分成两大块,然后再修几条环路把这三条路连接起来。”
沙盘上的地形被李好这么分了几次后,就剩几个小块了,这些商人虽然不懂军事,但是看着沙盘也能明白。
这样切割后,因为那些水泥路和环堡的作用,那些山越人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小,最后被挤在一个地方。
还有一点就是这些水泥路修好以后,往广州府或者洪州潭州也方便了不少。那种宽大的水泥马路跑马车可是要便捷不少,拉的东西也很多,这是一举多得的用途啊。
李好看了眼这些商人的反应后感觉很满意,他并不担心那些山越人知道这个消息,因为知道也没用。李好用的就是阳谋,光明正大的阳谋,那些山越人不想被压迫,就得和李好决战一场。
“跟大家借款呢,就是因为我要修这些路。虽然人力可以抓山越的俘虏,但是物资需要不少。我这边以泉州府和广州府的海产收入以及一些小生意为抵押款项,大家以为如何。”
“这个我们接了,李大人的生意就算亏本我们也做!”没等其他地方的人回话,潭州那边的商人已经带头响应起来。这个态一定要响应,还要响应的很热烈,因为李好从不会让帮他的人吃亏。
更何况这海产还有那些李好不怎么上眼的小生意肯定不会亏本,李好的意思很直接,以后这两府的海产生意就他们这些独门能做,其他人都没资格做,许可经验都得经过他同意。
而且李好也说的很清楚,这只是一部分。这一部分生意就是如此大的手笔,那剩下的生意可想而知了,这些商人能不热烈响应么?他们就希望李好一口气全不说了出来,然后让他们狂欢一把。
广州府和泉州府的商人还在思考中,他们还在为李好竟然动用力量修那么长几条水泥马路的事吃惊,心中全是震惊。广州府的那些水泥马路他们已经见过,结实,宽大,行走方便,这在他们眼里看起来应该花费不小才对。
但是李好似乎毫不在意的样子,显然他完全有能力把这事情干成。这些人不知道的是,人力免费,水泥和砂石现在的成本越来越低,修这样的路实际上花费的钱并不多。更重要的是,这路现在走的都是山越人占领区,也就是说修路占地不用花钱,直接占过去就是。
广州府和泉州府两地的商人更不知道,李好做这种工程也不是第一次了。从潭州到岳州到川蜀,这些地方都有他这样运营操作的方式。李好和他身边的人,对干这事情熟练的很。
他们不太清楚李好的作风,但是有人清楚。或许他们还要思考下李好说的海产还有一些小生意到底真能不能挣钱,而潭州府的那些商人已经奔着大手笔去了。
“呵呵,看来大家都已经习惯了我的作风了。海产这些原本的小生意只是一个开胃菜,我这边还有几笔大的生意要做,这几个生意就大家借的那些钱不够分量了。那些只能作为入门资格,大家想要跟着我走的话,可能还要投入更多进来。”
李好并没被这些人热情打断思绪,那些东西能挣多少钱,这个李好心中大致有个谱。而且这几年他的那些学生们也在这方面都有自己的见解,给李好一份合理的分析报告出来也不难,所以李好能好好的安排着某些计划。
“我准备在广州府和泉州府两地择地兴建盐场,这是已经试制出来的食盐,大家可以看看品色。以后这两地方的盐场都是生产这种盐,而且每天至少产盐万石以上,能吃下多少,就看大家的能力了。”
李好这话一出,整个酒楼的人全部都吞了一口口水。日产万石,还是那种白如雪的细盐,这种盐在大唐一直都是属于上等盐,这得挣多少钱?
这个时候的盐大致有那么几种,精盐,粗盐,这是按品质来分。像李好拿出来的这种白如雪,细如粉的盐比他们见过的精盐还要好上一些。这种盐只要拿出来,肯定很受欢迎。
盐这东西看起来并不起眼,但是人每天的日子就离不开这东西。而且自古以来,再往后而去,盐这东西都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多少朝代都在为盐这东西头痛,多少人为了这东西铤而走险。
一方面古代这个东西的产量不高,而且南来北往运输也不方便,而偏偏人每天还不能缺少这东西,所以导致食盐的走俏。也就唐初这段时间,盐场并不在官方控制之中,其他的年代,这盐都是官控的物质。
而李好现在说这两地方至少能保证日产万石的产量,这得多少钱?现场的商人都快算糊涂了。实际上李好说的万石还是低说了产量,真要用他提供的方式生产,两个地方加起来日产十万石也不在话下。
大手笔!果然是大手笔啊。这么一个大生意砸下来,现场的人全部安静了下来。第一次参加李好的夜宴的广州府泉州府富商这一刻感觉自己全身的血液都冲到了脑门上面!他们要发了!
这是他们这辈子做的最对的一个决定,就现在这一个盐的生意,就能让这里所有的人的家产翻上几十倍也不止,他们成为大唐的顶级富豪似乎也指日可待,他们现在能不激动么?
“大家安静下,除了这个产业,还有一个产业也需要大家的投资。这也是一个巨大的蛋糕,广州府和泉州府将成立两个大船厂,然后专门生产能远洋的船只。同时还会组建一个大型的远洋贸易商行,往四周探索新大陆并和他们贸易来往。”
李好看了眼四周,发现这些商人脸上的神色似乎有点迷惑,并没李好想象的那种狂热。远洋船只这里有的商人手上也有,但是他们并不觉得这个挣钱比盐场挣得还多。但是李好偏偏说这个挣得比盐场还多,他们就真不理解了。
“这个远洋商行挣得肯定比盐场挣得还多,而且诸位可能还会因为这个远洋商行在我大唐立上一份功劳,得到一个爵位封赏也不一定!”李好笑了笑,再次肯定了这个远洋商行的作用。
不过一些细节性的东西他暂时就不说出来了,这里面涉及很多的机密,而且还有血腥的事情。等这些人真正入股后,到时再密商这种事情,那时这些人就是一条战船上的人。
李好的话一落音,酒楼的人再次兴奋起来,因为这个远洋商行,他们竟然还有可能得到封赏!这个消息比挣钱多还让这些人激动,要知道这个时候的商人虽然有钱,但是他们地位却不高,如果能有一次立功的机会而封爵,他们能不激动么?
“将军,这事情怎么感觉都不太靠谱一样?”郑刺史这个晚上一直在旁边像个呆子一样。吃着美味的酒宴,然后看着李好带动着一群商人疯狂的激动着。之前的修路他还能理解,因为那路的战略意义他也能清楚。
但是后来李好说的什么用海产之类的生意抵押什么的,这他就完全听不懂了。等李好拿出那种精盐出来后,他就麻木了。他唯一能肯定的是,这些盐不是泉州府产的盐,这边的盐没有这么好!
李好能拿出上好的精盐出来,还告诉这里的人全部都有资格参入,然后又搞出一个什么远洋贸易出来,他只能一个个去理清这些东西的关联。现在见李好竟然把封爵的事情说了出来,忍不住质疑。
“这个靠谱!我来的时候不仅从朝廷手中要到一大堆的人头,还要来了十几个虚职的任免,这个只认身份不给实赏。”李好淡淡的回道,没有这些东西,李好怎么敢在李二面前说十年中把岭南道打造成一个富比关中地区的地方出来。
要知道在长安的时候李好的要求提出后,李二整整考虑了几天几夜。要不然李好最开始的时候还以为李二会没那么快答应自己,李好自己没想到李二会全部答应下来,还答应的那么爽快。
现在到了这边后李好明白了,岭南道这边的局势已经非常严峻了。而北方那些地方李二又不敢随意调兵过来,那边的番邦又在蠢蠢欲动,所以这种状况下,只要一万士兵就敢说能平定岭南的李好自然成了最好选择。
算起来李好还被李二坑了一道,因为岭南这边的局势比他们说给李好听的还要严峻。这样看来,李好要的这些东西就没那么重要了。不过李二现在就后悔了,他没想到广州府的那些山越人会那么容易被击败。
泉州府这边的战报也过去长安那边了,不过李二暂时没看到,看到了他就不会后悔了。整个岭南道要完全扫清,时间还早着呢。东边平定后,西边还有一堆土蛮呢。
………………………………
第两百三十二章 逆我者亡
全能修炼至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郑刺史愕然的看着一边吟诗的李好,不明白这个年轻人心中在想着什么,怎么会突然想起来这么一句出来,这逼似乎来的太突然了。
“不明白?”李好看着一脸疑惑的郑刺史,有点好笑的问道。这人以后会是自己的得力帮手,李好不介意和他多说一些东西,毕竟以后做什么事情还要他帮忙。
“不明白。”郑刺史现在知道不少李好的事情,对于自己这个年轻的上司除了佩服就是佩服,这是打心底佩服。也许跟着这种人做事,自己的处境会更好一点。
不过李好现在想什么,他还真不明白。看起来那首诗不过是三闾大夫的一句诗,但是郑刺史觉得李好说这话,肯定不是字面那种意思,只不过一样的意境而已。
“岭南道现在就像这个沙盘,我可以把他推平,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重新构建一个新的地方出来。只是要建成什么样子,怎么建,我要做什么其实都是没有路可以参考,只能自己摸索这前进。”
李好喝了一口酒后叹道:“我过来这边的时候,跟皇上许诺十年后岭南道会成为跟关中地区一样繁荣的地方,人丁兴旺,粮食满仓,百姓丰衣足食,人们生活稳定。现在这里不过还是一副烂摊子,所以我要走的路还长着呢,你愿意帮我分担一些么?”
“治地人丁兴旺,粮食满仓,百姓丰衣足食是为官的基本,在下愿为总管分忧。只是在下愚笨,有些东西还需总管多多指教。”郑刺史的回答让李好有点惊讶,他原本只是试探一番,没想到这家伙会答应的那么干脆。
“如此正好,郑刺史愿意帮我一把实在是美事一件,能让我省不少心。现在那先让我们把泉州府所有没有叛乱的地方整顿一番,让某些人知道我这个总管实际上脾气并没那么好!”
李好的反应也不慢,惊讶后笑着跟郑刺史说道。不过他的话中也透露着那么一股子顺我者兴,逆我者亡的意思,想来,泉州的那些商人日子恐怕会没那么好过了。
得月坊晚宴过后第二天,一道官府通告在泉州府所有管辖区域传了过去。即日起,泉州府所有货物异地运转必须有泉州府刺史的印章许可令牌方可通行,没有的一律查收而且将追究商家责任。
这道通告只对那些把粮食武器或者医用品卖往山越的人,以及那些走陆路的商人有效,所以阻力并不大。只有部分人见风头不对,立刻转身想刺史府投诚,可惜已经迟了,已经过了许可时段。
除了这道通告出来后,原本郑刺史掌握的一些东西,和李好这段时间查出来的一些东西都进入了实际查抄过程。泉州府那些原本太平的地方被抓了不少人,这些人除了家产被查抄,家人全部被发配到跟泉州隔海相望的琉球岛上去了。
那片地方虽然一直有人在上面活动,但是更多的都是暂住,没有谁会一直停留在那边。那边虽然不错,但是对于这个时候的大唐来说,那边不仅有瘴气,还有生番土著,并不适合居住。
这不是后世,所以那片地方也不叫宝岛,而是称为琉球。被发配过去的犯人就是去开采那些地方,把他们留在泉州府或者放往其他地方,这些人都有可能称为隐患。
发配到琉球岛上就不用担心这问题,没有船只,这些人就只能留在琉球。除了一些必须的日用品和物质,以及耕种的工具,其他都没,他们只能靠自己在这岛上生存下去。
李好现在腾不开手,也没精力去开发琉球,只能让这些人先行。他们在泉州府造下的孽,自己去琉球岛去还清吧。等以后李好有精力和时间了,那座岛李好还要拿来自己用。
“新来的总管手段够狠辣啊,看不出来他年纪轻轻,杀伐如此果断。”对于泉州府的某些人来说,这些事情跟他们一点关系都没,他们依然安然的过着自己舒适的日子。
一些稍稍有远见的人或许有点感觉,不过也就那样。他们如果真有远见,早在刺史府借款的时候就鼎力相助了,这些人终究还是只盯着自己的利益。他们以为李好只有这么一点手段,所以从他们这些成团的商人中抓走几个也不关他们什么事情。
“那些家伙也是活该,这天下终究还是大唐的天下。竟然贩卖武器粮食给那些叛乱的山越人,这是自己找死了。”
“可是,之前刺史大人用总管的名义担保,给我等借款,我们都没怎么搭理。你们说刺史大人会不会是因为这个秋后算账,然后利用官职压制我等?那些被发配到琉球岛的人似乎也没借款。”
这人的话一出,整个大厅全部冷了下来。他们不是没想过这个可能,虽然他们各自都有自己依靠的大家和官员,但是眼下来的可是岭南道总管。之前他们总认为强龙压不过地头蛇,而且他们还抱成了团。
“他敢!我等家中都有官职在身的人,他李好也不能再岭南道一手遮天,我们的钱都是辛苦挣来的,他一句借钱就能轻易拿去?谁知道他借钱是不是放到自己口袋里去了。”
这话虽然说的很有声,但是响应的不多。事实上之前一起抱团拒绝的时候,有些人就后悔了,自古民不如官斗啊,可惜他们被那些胡商说动了。
那些胡商说他们走过不少地方,如果只是行贿花点钱打通关系还好说。但是借钱,而且还是一笔巨款,这种事情十之七八是要打水漂,永远也喂不饱一只饿狼。
尽管郑刺史和官方已经反复说了这个只是借钱,还是用来修水泥马路和土楼的,但是这些富商响应的依然不多,都只是意思意思给了点,如同打发叫花子一般。
而这次刺史府动手后,他们再次选择了旁观,看着那些原本跟他们是一伙的人中的某些人家产被查抄,然后被发配到琉球。
“诸位,现在事情已经到了这步,大家想要反悔也没用,我们只能咬牙坚持到底。”这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胡商跳了出来,他是所有胡商里面资格最大的一个,他的话一出,其他人都要听听。
“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起,就算是当今皇上也要考虑一番。毕竟当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