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舌尖上的唐朝-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地方还是等朝廷的旨意到了再说,眼下我们还是好好的品尝李少君准备的美食为主。”李君羡这人对于一些事情的敏感度不够高,所以原历史这家伙才会很冤枉的挂掉。

    李好有些事情也不会跟他讲,所以还是吃东西更重一点。“对,民以食为天,还是先填饱肚子重要。你们来尝尝这火腿,这东西可是我准备了好长时间的一道美味了,不容错过。”

    宣威火腿,滇省著名地方特产之一,因产于宣威而得名。它的主要特点是:形似琵琶,只大骨小,皮薄肉厚肥瘦适中;切开断面,香气浓郁,色泽鲜艳,瘦肉呈鲜红色或玫瑰色,肥肉呈乳白色,骨头略显桃红,似血气尚在滋润。

    其品质优良,足以代表滇省火腿,故常称“云腿”。李好后世来这边旅游,特意还去了产地看过这种美味。当然,也没忘了买了回去好好品尝一番。

    宣威火腿,是后世宣威汉族在数百年腌腊肉的实践中创造出的腊肉精品。宣威地处滇东北,冬季气候寒冷,适宜腌制腊肉。

    宣威火腿的腌制时间每年从霜降开始到立春结束,主要又集中于冬至到小寒期间。其腌制方法是将本地猪宰杀后,挤尽淤血,放盐揉搓。然后再经过腌制、发酵、风干等过程,次年端午节后腌熟。

    宣威火腿吃法多样,可炒、蒸、煮而食。也可切块烧烤至焦黄,以排出肉表腊味,再洗净煮熟,切片食用,色、香、味具佳。讲究的吃法是用沙锅煮熟而食,这样更能品尝到宣威火腿的美味,其汤色清亮、味道鲜甜,肉质红嫩细腻。

    “这是腊肉么?味道实在太好吃了。”坐这里吃东西的三人都不是什么斯文的人,吃起来一个个都豪迈的很,而且还一个个都是肉食动物。李君羡夹了一大块火腿吃了后,忍不住称赞起来。

    “这个也是腊肉的一种吧,不过在这里不叫腊肉,而是叫火腿。这边的宣威地区气候正好,最适合做这种火腿,其他地方就没那么好品质了。”

    李好笑道,这个时候的宣威人可不会做这个,他们还在摸索之中。李好是自己从系统换过来的制作方法,然后让人准备了这道美味。

    “你们如果回长安,可以带些回去吃,这个东西能储存很长时间,做法多般。重要的是出了这边,其他地方就很难做出这种美味的东西出来。”

    连吃带拿,这个东西李好确实准备了不少。他自己到时肯定要回广州府去,自然要带些回去给自己府上的人吃,包括这边的各类菌类,李好都准备了不少。

    “如此就给我准备一些,正好带着回去。”李君羡肯定是要回长安,所以没有推辞,不客气的要了一些。

    “吃了火腿,还可以尝尝这个。这种东西跟豆腐有点相似,但又不是豆腐。”介绍了火腿,李好又介绍另一道菜来,这道菜就是豌豆粉。

    用干豌豆粒,磨瓣去皮,先将质量上乘的豌豆用水泡涨去壳,用水泡发后,然后磨成浆。用筛子过滤,再把浆水放入锅里用文火慢慢煮成糨糊状冷却后即成豌豆粉。

    掺水磨成浆,经过滤、熬者成糊,冷却后凝回而成。质地细腻滑嫩,色泽姜黄,口感有豌豆的特殊芳香。用刀将豌豆粉切成小片,经刀功成形后烹调可热吃或凉吃。放入锅内用清香油和熟猪油混合炸,半熟后捞起来晾一晾,再重入锅内油炸待熟透后捞起。

    “嗯,这个味道也不错,很香。”王玄策在吐蕃那边呆的时间长了,肉食吃的太多,他反而对一些素食的东西兴趣大一点。

    “来,这道菜也只有这边才有,因为只有这边才有做这道菜的砂锅,其他地方没有。不过用料倒是和其他地方的吃食差不多,你们尝尝看。”

    接下来的一道菜就不是李好提前推出来的一道菜,这道菜早在2000多年前就在滇南民间流传。滇地出产一种别致的土陶蒸锅,叫“汽锅”,是专门用来蒸食物的。

    而桌上的这道菜叫汽锅鸡,汽锅鸡的做法是钭仔鸡洗净后再砍成小块,和姜、盐、葱、草果一道放入汽锅内盖好。汽锅置于一放满水的汤锅之上,用纱布将隙缝堵上,以免漏汽,再放到火上煮。

    汤锅的水开后,蒸汽就通过汽锅中间的汽嘴将鸡逐渐蒸熟(。由于汤汁是蒸汽凝成,鸡肉的鲜味在蒸的过程中丧失较少,所以基本上保持了鸡的原汁原味。

    汽锅鸡是滇省的名菜之一,这边出产的紫陶汽锅,采用当地的红、黄、青、紫、白五色陶土制成,具有“色如紫铜,声如罄鸣,光洁如镜,永不褪色”的特点。制作时,艺人先将五色土泡水,搅浆,再过滤成绿红色的陶泥。

    制成泥坯后,绘上山水、花卉等图案,再雕刻和嵌上其它颜色的陶土,经过烧炼和用石器打磨,使之浑然一体,图案清晰。那些用久了的汽锅,光可鉴人,俨然是古朴典雅的民间工艺品。

    制作汽锅鸡时,先将鸡块入锅,放上佐料后,搁进放了水的大砂锅里,封严锅盖。用旺火蒸煮约四小时。这时,蒸汽从汽锅底部中间的一根管道不断地喷进里面。既蒸熟了鸡块,又在锅内凝成水珠,成为汤汁。从而,使汽锅蒸出的鸡块肉烂骨离,汤鲜肉嫩,最能保持鸡的原味和营养。

    “这鸡肉跟我们以前在吐蕃那边吃过的鸡肉差不多,里面似乎还放了虫草?”比起李君羡来,王玄策在吐蕃那边可没少吃一些东西,虫草他只需一看就能看出来。

    “嗯,略有分别,这里面除了虫草,还有天麻和三七,都是好东西,也是这边比较常见的一些药草。”李好给自己舀了一些鸡汤后笑道。

    而滇省盛产药材,蒸制汽锅鸡时,加上一些中药材。例如,产于高寒草甸山地的冬虫夏草,冬为虫,夏为草,富含虫草酸、维生素、蛋白质等。可治疗肺结核、肺气虚、肺肾两虚,对肾虚阳萎、腰酸背疼等症亦有疗效,因而与人参、鹿茸齐名。

    还有三七,医学界认为它有治疗冠心病、抗癌和提神补气之效。天麻则对头痛、头晕、手足抽搐、痉挛和风湿痛有显著疗效。因此,人们在蒸制汽锅鸡时,常常对病下药,分别放进适量的冬虫夏草、三七、天麻等,以滋补强身,祛病延年。

    “李少君对美食的独特造诣,天下无双了。我在皇宫也吃过不少宴席,皇上就经常说他皇宫的吃食还比不过李少君手上随意做的一道小菜,现在看来,确实如此。”

    吃了几道菜后,李君羡再次对着桌上的美味感叹了一番。遥想当年,他们向往的生活不过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现在看来,那种场合还是粗鲁了点,李好摆的这些酒宴才是他们所好之美味啊。

    “呵呵,这个各有所长。我做的一些吃食只有到了某个地方才有,皇宫那边大部分都是关中的东西,自然不一样。来,我们尝尝这些菌类,这个真正只有这边才有,都是不错的山珍。”

    滇省是野生菌的王国,品种有上千种之多。野生菌含有多种氨基酸,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其中比较有名且常见的有:鸡枞菌、牛肝菌、松茸、鸡油菌、燕窝菌等。来这边,菌菇宴必不可错过。

    现在不少吃菌类的最好时期,李好自然不能整出一个菌菇宴出来,就几道而已。红烧鸡枞是后世滇省特有的一道名菜。鸡枞是滇省特产的名贵野生食用菌,味道鲜、甜、嫩、香,简直可以和鸡肉相媲美,还能养胃、提神。

    除了红烧鸡枞,还有一道野生菌汤,都是美味可口的东西。桌上的三人都比较能吃,遇上这些美味后,说话的心情都没了,埋头对着桌上的美味大朵快颐,其他的事情全部放到了一边。
………………………………

第二百六十七章 安南都护府

    “看看这道烤鸭,这个跟长安那边的烤鸭不太一样,配料不同,烤鸭用的柴火也不同,所以香味也不同。”

    李好说的这个也是烤鸭,准确的说是后世滇省这边改良过的烤鸭,叫宜良烤鸭。宜良烤鸭又称滇宜牌烧鸭,是后世滇省经典的地方传统名肴。

    起源于明朝,这宜良烤鸭并不算云南本土风味菜,它是由其他地方传过来的。烤出来的成品肥瘦相宜,皮酥脆,内香嫩,光亮油润,色泽红艳,清香离骨,地方风味显著。

    李好呆过的地方几乎都有烤鸭,到了这边后自然不能错过,更何况这边本来就有这么一道烤鸭。宜良烤鸭用的柴火是这边的青松毛结,跟广州府那边的荔枝木不一样。

    大致是古人结合本地实际,改用青松毛结做燃料。松毛结燃透时间短于木柴,可使炉温迅速提升又使热量得到充分集中利用,无烟气而有清香味。燃烬热度均匀持久,所用土炉保温储热性好,从而保证了足够的烧烤温度。

    另外这边的烤鸭宰杀成鸭,刀工也十分讲究。颈上宰口,只准有黄豆粒大小,却因部位选得准,能将全部体血控干,点滴不滞留体内。

    因而烤出的鸭子通体光鲜,不见瘀斑。更由于颈部表皮经烧烤后皱缩,宰口几乎看不见了,这样卖相极好,又很卫生,苍蝇也找不到叮咬产卵的缝隙。

    烤出来的鸭子切成片,然后自己沾配料吃,味道跟别处的烤鸭又别具一番风格。李好自己先示范了一番,另外两人看了后就自己动手弄了起来。

    “嗯,这烤鸭跟长安那边的虽然口味不一样,但是一样的好吃。嫩,脆,香!还是这边好,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回长安后,想吃个烤鸭还得提前预订,要不然就很难买上。”

    李君羡吃了两块后一脸幽怨的看着李好,长安城那边的烤鸭也是出自李府的酒楼,那边每天售卖的烤鸭数量有限。如果想要多买些,除了提前排队买之外就是提前预订。

    对于这些武将出身的肉食动物们,每天无肉不欢,想要吃个烤鸭还要排队,这个中的滋味确实不怎么好受。对于这个李好也没办法,酒楼那边一向都是这样操作,得按规矩来。

    “来!来!来!好吃就多吃点,这边还有饵丝和饵块,这也是这边的特色产物,其他地方想吃也难。”

    后世的饵丝、饵诀在滇省各地均属非常普及的大众化米制食品,不过就其品质及知名度而言,腾冲饵丝、饵诀却是其他任何地方都无法相比的。

    尤其是久负盛名的皇封名吃“大救驾“——腾冲炒饵块,更是以其色、香、味、形四美并具的独有品质倾倒了有此口福的天下吃客。

    腾冲饵丝、饵快吃法多样,可炒、可烤、可煮:“大救驾“即是先将卷轴饵块薄片切成三角形或棱形小片,配以鲜肉片、火腿片、鸡蛋、香蕈、胡萝卜、西红柿、豌豆尖等辅料及各种香辣作料在辣锅中爆炒而成。

    其色五彩斑斓,其味满口流香,滑嫩不腻,令人食而不知餍足。将饵块切成饼状在炭火上烤黄,然后拌入加了草果、八角、芝麻油、辣椒油等作料的稀豆粉浆里,叫稀豆粉粑粑。鲜肉、鲜汤、鲜菜、鲜饵丝在小锅上一滚而就,叫小锅饵丝。

    这一顿吃的三人都是直呼过瘾,包括做出这些美食的李好。李君羡甚至还故意在这边厮磨了几天,大吃了几顿李好做的美食后才过瘾的离开这边,回到他的驻地。

    “逮着李少君做几道美食不容易,所以得趁这个时候多吃几顿,下次想要吃到,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去了。”

    这是老李同志离开后的原话,当然走的时候也没忘了带上这边的干野生菌和宣威火腿。烤鸭也带了几只回去,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路上饮酒吃。

    “王兄,安南都护府都督我举荐的是你。”老李走后,李好才有机会跟王玄策谈一些更机密的事情,这种事情李好还得背着老李来。

    这种事情算是小动作,李好给自己,也给跟着自己的人,还有李恪另外谋一些东西出来,这个患忌讳,自然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如果皇上和朝廷没有异议的话,你的位置就跑不了。从这边往南都是陆路,但是从广州府那边出发,走海路到这些地方也方便。那边现在有几百首大船,更有训练有素的船员几万。到时我们筹谋这些地方后,就能两路夹击,这南边的一大片地方就应该是我大唐的疆土。”

    两人指着面前的地图,李好给王玄策泄了底出来。远东贸易公司那边的船队,李好早就有打算利用起来,还有那些原本从辅兵中退出后的船员,正是最好的力量,武装出来就能成为一只军队。

    “嗯,这些问题不大,有了贤弟督促那些俘虏修建的水泥路,我这边南下也会变得容易起来,对付那些小国自然不在话下,只是到时我们以什么借口南下?”

    王玄策看了眼地图后沉吟了下回道,他不太明白李好为什么对扩充疆域那么的有兴趣。如果只是为了那边的土地,王玄策觉得这理由完全不靠谱。

    大唐现在的疆域已经够大了,但是人口却还没跟上去。想要占据这么大的疆土,就必须有足够的人手来耕种占领。

    “借口很容易找,这个到时我会通知王兄。另外这边的南进策略不会耗用朝廷的粮草和物资,想来朝廷那边对这些东西也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

    李好笑了笑,对于开战找理由这种事情,李好能拿出一大把出来,而且他来之前还和李二吹过风,想来也该不是什么难事。

    大战结束后不久,还没到年底,朝廷的旨意就到了李好手上。李好的建议李二全都采纳下来,成立安南都护府,属岭南道。

    王玄策任第一任都督,朝廷还派了几个官员下来。李好看了眼几个官员后乐了,竟然全是自己手下走科举的学生,这对于李好的计划来说,无疑就是一个最好的消息了。

    不过想想也是,这个时候的安南这边,在朝廷那些世家权贵眼里无疑都是蛮荒之地,他们怎么会舍得让自家的弟子过来,这正好便宜了李好手下的那些书院出来的学生。

    李好见了这些学生后,然后跟他们几人一起吃了一顿饭。这边怎么安排,李好跟他们交代了一番,让他们尽力配合王玄策,把南诏这边安稳下来,然后南进。

    安排妥当这些事情后,李好就准备收拾东西回广州府去。年头出来,到了现在已经快年尾了,速度快的话,还能在春节前赶到广州府跟家人过上一个春节。

    当然,这边李好照样弄了一个酒楼出来,以这边的山珍水产为特色经营,同时还会搜集这边的一些特产运往李好手中其他城市的酒楼售卖,这个其他酒楼也一样。

    整个大唐现在各地出现的新鲜蔬菜瓜果,以及高产粮食,大部分都是走的酒楼渠道扩散出去的。同样也把各地的特产传播到大唐各个城市,这也是李好成立这些酒楼的初衷。

    根据李好手下的人统计出来的结果,现在的大唐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所有有点规模和人流的城市都有李府的酒楼。不过有些是李好自己亲自搭建的,有的是他的学生来做的。

    这些酒楼的功能都一样,做适合本地口味的美食,推荐本地特产,然后从别的酒楼引进特产,顺便推销一些新式的蔬菜瓜果。

    当然,这些酒楼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搜集所在城市的各种情况,或者帮李好散布一些消息出去。比如南方到处有金子捡,这边有好多挣钱的机会这些消息,让那些在家乡过的不好的人纷纷往这边而来。

    效果很好,在没有电视无线电等东西的时代里面,酒楼这种地方散布消息就是最好的办法了,而且还实用。

    “老师,你这是准备做米粉么?”快要走的时候,李好想起自己还有两件事情没有做,于是又把这两件事情拉了出来。这便有了他的学生见到的这一幕,李好似乎又在煮米粉吃了。

    “不!这个在这边就不能叫米粉了。这个叫米线,过桥米线。”李好一边忙着自己手中的东西,一边笑眯眯的说道。说实在话,这种造型叫米粉也没错。

    不过后世叫过桥米线叫习惯了,李好自然不会把这名字改了,这个就叫过桥米线。跟其他米粉一样,过桥米线味道好的关键也是在于一碗汤。这碗汤的做法很讲究,原料除了猪骨头外,必须要用两只壮母鸡,一只老鸭子。

    用三只壮母鸡、两只老鸭子是不行!这是多年来厨师积累下来的经验,这样烧出来的汤才鲜,而且一定是老鸭子!鸡鸭都要现时宰杀,而且要把鸡血留着。

    等到用猛火把猪骨和鸡鸭煮上四五个小时后,把汤里的所有东西捞出来。把鸡血挤成碎块放进汤里,不停搅动。


………………………………

第二百六十八章 归家

    “这汤是不是还没滚?怎么一点热气都没?”

    鸡血把汤里的杂质凝在一起,汤从乳白色变得清澈透亮。捞出沉淀物后再把猪骨放进去,用小火再慢慢炖一两个小时出来后。

    李好的一个学生看着锅里上面浮了一层油的鸡汤,忍不住问道。那汤连热气都不冒,在这种天气里面看起来自然跟没热一样。

    “那汤是刚刚烧开的,上面盖了一层鸡油,所以看不到热气,你可不要直接用嘴去试温度。”

    除了汤很重要,过桥米线的配料也不简单,这边的野生菌,木耳,还有豆腐等各种配菜都可以加了进去,然后成就一碗味道出色的过桥米线出来。

    只是吃这东西的时候要注意,不要随意用嘴直接去喝汤,因为汤虽然不会冒气,但是会很烫。这个后世的过桥米线店里看不到,只有去真正吃过桥米线的地方才有。

    李好做的就是最地道的过桥米线,该有的动作一步都不少,全都有。这东西到时还要在滇省这边发扬出去,肯定要做到极致为好。

    过桥米线跟其他汤米粉不一样的是,这边的米线泡软后不是直接放到汤里。而是吃的时候,把配菜和米线一起放进汤里,然后烫上一下就能吃。

    “这个吃法跟我们以前吃的汤粉不太一样了。”李好的学生看了后笑道,一边的冯三郎现在也差不多适应了这种生活。他现在也是拜在李好手下,奉李好为老师。

    加上李恪的几个孩子,这是李好手下身份最高的几个学生了。其他的学生几乎都是孤儿,或者是家里条件不怎么样的孩子,因为李好的学校的各种待遇才成了李好的学生,他们几个是自愿。

    只不过李恪的几个孩子并没跟在李好身边,只有李好每次回长安了,或者去潭州的时候才会给他们教导一番,平时都是布置各种作业让他们学习。

    跟其他皇孙接受的教育不同,李恪的几个孩子是直接在李好的学校里面读书,那边有老师教导他们,而且还不会因为他们的身份,对他们特别对待,教的东西李好也特别有交代。

    “那个茶树的事情你们让人跟进了没有?”一起吃东西的时候,李好抬头问向自己的几个学生,这也是李好剩下的两件事情中的一件。

    滇省有名茶,普洱的大名在后世十分响亮。李好过来了,自然不会放过这些。就如他在泉州府那边不会放过泉州那边的名茶一样。

    泉州府的铁观音,大红袍和乌龙茶还有其他名茶都得到了李好的重视,甚至还花了不少积分用来换来茶树的栽培和制作手艺,这些都是国粹,得好好的传播下去。

    李好原本想整一本茶经出来,后来想了想,这茶圣的名字他就不要了。不过他还是让人把整个大唐的名茶全部录入进去,然后说了下产地和形状,栽培技术以及茶品。

    更细致的东西他就没有写了,这个还是交给陆羽来搞吧,至于以后会不会有陆羽这个人,或者有没人提前把茶经搞了出来,这个李好自己也不好确定,那是历史的事情。

    但是眼下这些茶树却是要好好保护下去,想想千年以后的后世,那些人跑到滇省这边一看。到处都是千年以上的古茶树,还是刻石记录的古茶树,那情景,想想都觉得不要太美。

    要知道后世的李好就曾经跑这边去看那些有着几百上千年历史的古茶树,总感觉那些古人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一笔丰富的财富。现在自己整一堆千年以上的茶树出来,这就更了不起了。

    “启程,回广州府了!”

    随着一声大喝,几万人带着急切的归家心情开始启程。贞观十四年冬,岭南道行军总管李好征南诏乌蛮大胜回。

    李好把手上的两件事情丢了出去后,就确定了自己的行程。因为从滇省这边到广州府修了一条宽大的水泥路,这让他们的行军速度快了不少,到达广州府的时间也缩短了不少。

    来的时候是四万大军,回去的时候还是四万大军。除了这些,这些人应该还在这边留下了很多种,李好甚至还特意和王玄策以及自己的学生交代过这些事情。

    对于那些番夷不用太客气,但是对于那些跟汉人士兵有过关系还生下孩子的番夷女人,这些一定要好好照顾,以后这边的地方就得以这些人为主。

    这种做法有没效果,李好不能保证,就看那些新生小孩们自己把握了。自己不过是让大唐的优秀种子传播更多的地方,然后再好好教导这些孩子一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