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边听着第五平给我做军地情报的归总;从中分析和判断帅司的动向和局势消长;一边手中继续用小鱼于;逗着趴在膝盖上;作为新玩具的小猫崽“薛定谔”;作为战地闲暇难得消遣;
虽然这只小东西皮毛还没长出新的;依旧是坑坑洼洼的;全身团起来也只比巴掌大点;但是已经相当具有活力和精神了;似乎挂在马背上的颠簸;丝毫没有影响它玩耍的情绪和兴致。
“遂大破北兵万余人……杀获过半;余皆散不可追……”
我看了眼第五平一板正经的面孔;突然想起过去在洛都的种种。很难想象;数年前我们一起逃出洛都的时候;满脸悲愤和哀伤;信誓旦旦要为那些死去的人;讨还一切的情形。现在慢慢有些接近;我当初对他们许下的诺言了;他反倒是平静的不得了了。
扫荡了毫州全境之后;在永城县和麻浦城驻扎下来的我们;似乎又被人给冷落和遗忘了。
接下来又是护粮巡道;又是筑垒设卡;或是肃清地方;或是哨粮;或又是追缴盘踞山林的北兵残余;诸如此类只能把部队暂时分散开来使用的;相对琐碎繁杂的外围任务。
让我一度恍然有些错觉;似乎有回到天南州在善后留守司的旗号下;厮混日子的短暂岁月。
相比之下;
这段时日下来;东南路的北伐军几乎是捷报频传;先是承德军统将杨恭复夺取颍州全境;于汝阴镇俘获颍州镇抚刘威;淮北转运使朱寿延;度支判官石
又有泰宁军统领孔纬渡海沿袭了海洲;夺去了新港、郁洲、东海县(今江苏连云港附近)等要地;自此青徐镇的海路防线大开;
新军右厢第六将李从立的游弋部;潜袭泗州而斩杀泗城镇守使刘让;逼降徐城、虹县、临淮的守军大小四部;
右骁卫中郎将韩建;于俑桥关大破徐州军一部;阵斩北朝兴武军兵马使张婵;宿州讨击使卢弘;俘获六千众;
在此情势之下;青徐镇所属的涟水防御副使徐耕、静海军都虞侯韦昭度;在昔日同乡淮南降将唐友通秘密劝说下领兵反水;杀预宿防刺史兼淮东观察使骆显;引南兵过淮;自此淮河防线的最后一个坚持的据点宣告沦陷。
就在这一个接一个的捷报中;对于青徐镇的大包围网;在一点点的外围到内线的蚕食渗透中;慢慢的收紧起来。
根据我的简易幕僚班子;对于东南路的塘报分析;除了我们这些些警戒外围兼打酱油的部队;以及那些维持江淮大后方控制区的少数武装力量之外;前沿军行司已经在徐州——淮北沿线这里;嵬集至少十一个军、镇;二十多支部队的旗号。
为此从海陆聚集而分屯于濠、楚、寿等州境内的人员、物资不计其数堆如山积;就是为了彻底决定淮北道的最终归属;以及打开进入河南平原的大片坦途。
乾元年间划定的淮北道;囊括了后世河南、安徽、江苏三省部分地区;地势上山地丘陵纵横起伏;河网密布湖泊片;亦是界分南北的天然阻隔;
因此;虽然看起来道路纵横;但是真正适宜大规模军事行动的坦途大道;也就那么几条路线而已;而以传统南北大运河为骨于和枢纽的青徐一带;从地理走势上看;无疑是进取中原最好的坦途和途径;
因此;青徐之地也是历朝历代;南北反复争夺攻守胜势的焦点和四战之地;因而直取徐州也是堂堂正正进军;毫无投机花巧和回避手段的阳谋之略。
只是这个打的热火朝天的大战场;暂时还没有我们的份。
按照前沿军行司给我们的唯一指令;就是战区外机动游弋;待机阻截山(南)东道过来的别镇援应和北朝偏师;如果遇到难以力敌的大队人马;则据要牵制和拖延;避免影响到正面战场的布局和变数。
似乎失业网担心我们又一次独走;擅自追击过境;连机动防御和击敌追缴的范围都规定下来;只许向西线的陈州和北接的宋州有所动作。
虽然令人有些灰心丧气无趣得紧;但好歹通过用正编。辅军、散卒三序搭配组合;分成若于部的轮流行动;在各种拉练和度强度战斗中;磨练出更多的默契度来。
副将辛稼轩、将虞候赵隆、参事官陆务观等人;也被我一一打发出去作为监理官;随这些临时混编部队一起行动;之前随大队行事时;我独断专行下的居多;倒是没有多少他们发挥和表现的余地了;也乘机混熟基层;接接地气。
而留在驻地的我;也不是随便就气妥;甘于平凡寂寞的人;既然短期内正面战场上难有建树了;那我就于脆别出蹊径在别处另想出路;正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郑艇哪里的随军商团;却给我送来了一些利好的消息。
然后我专门沉下心来;一边历练部队;一边通过指示和影响后方的驻留商队;与那些二三线的友军;做起互通有无的生意来;连我部的几个主官;相应的人脉关系渊源;也被充分利用起来。
对于这一点;除了出身优越的陆务观;以不务正业之嫌而持有保留态度外;包括辛稼轩、赵隆在内其他人倒是坦然接受了从中有所出力;并且因此受益的结果。
其中最意外的是;将虞候赵隆因此私下突然来找我;很有些掏心窝子的说了一番宽慰我的肺腑之言:
说这其实是一件好事;没有必要介意太多。身为一军之长;既不私下谋求进益;也不聚敛财帛于私囊;凡有好处尽散与部下;这在开国鼎业的时期;足以成为一时人臣、军家的表率;但在格局已成的承平知世;就未免有些不合时宜。
就算是在大梁成百上千的军将中;我这种类型也可以说是过于反常的异类了;至少我还有个藩家的背景;有足够的底气和本钱;可以不惜代价来打造名声;但过于爱惜羽毛的结果;则很容易不见容于上司、同僚之间。
史上也只有那些背景靠山;都极为硬朗的特殊人物;才能不在乎这些杂音和物议;自行其是闯出一番天地来;而对于我来说;则是有些刚则以催的道理
对于我哪怕自己私下弄脏手;也不愿意让他们违背武人的底限和良知;令部下染上恶习和沾上无辜之血的做法;很有些感动云云。
而他之前就是因为长期没能明白这些变通的道理;而将心思一直扑在行伍之上;这才在军伍仕途中很有些坎坷;白白浪费了提携和厚爱;如今他辗转到了我的麾下;也很珍惜这个机缘和前景;自然希望能够跟随我走的更远一些。
对此;拒满是你其实拿错剧本会错意的内心吐糟;我也只能是做出一副虚心纳谏的姿态来;感谢他的关心与信重。
相比之下;第三营都尉崔邦弼;则显出更多积极参与的热情;主动请命接下来了这个对外联络人的职责。
而且在我提出;这些收益将拿出部分来建立一个战地救济基金;用来未那些伤残和阵亡的将士;及其关系人等提供某种相应标准的安置和抚恤;日常由辛稼轩负责维持运作;赵潞责监理其用途的情况下;就算是比较自惜羽毛的陆务观;也没有明面上继续反对的理由了。
这样;我的内部一个用利益纽带维系起来;带有个人色彩的关系网络;就此初见雏形了。
由于有夷洲——婆罗洲联合船团做底气;我们经手的范围也很广阔;从受管制的辎重军械;到日常的粮秣草料;乃至当地捕亡的人口;都可以作为交易的对象。
南朝供军素来从宽;再加上东南海路顺畅;正当风潮的季节;是以各路人马以报损为名;暗中倒卖军淄者为数不少;然后以补足所用的理由;再到地方去抢掠一番;还可以再多拿一份钱进私囊。
是以前方将士固然为了功劳和奖赏;各种浴血拼杀奋勇向前;统领她们的的将领们;也多半是乘机上下其手;各般广开财源捞得盆满钵满的;至于那些地方士民百姓的感受;基本就没有人会去考虑的;那是日后国朝任命下来的那些地方官员的事情。
他们首要考虑的是喂饱自己的部下;顺便将自家私囊塞满;接着北伐的东风;为自己将来多打算谋划一些底子;才是正理。
因此;虽然我不用像他们吃相那么难看和不择手段;但是光靠间接遥控带来的辎重大队和军从商团;和这些前线部队做生意;依旧是做的风生水起不亦乐乎的。
作为我的私家代表;前人贩子郑艇他们;甚至借机乘热打铁;与位于润州的东南路后军置制使程煊打上了关系;用至少三分之一抽成的私下利益输送;直接将这位后方粮台要员;直接砸成了某种变相的保护伞。
因此;我家的随军商家;是以后方粮台大使特委;地方军需采办人的身份;与那些友邻官军进行接触的。
也算是战场失意;商场得益的一种变相补偿把。
“秉将主……”
突然值日官穆隆的声音;在帐外响起
“第六将雄武部来人请求会见……”
我惊讶了一下;新军后锋部第四将刘延庆派人过来了
“刘雄武近日可好……”
我在临时军衙利会见了来人
“是什么时候抵达前沿的啊……”
“回罗游击的话”
来人恭谦的道
“将主一应安好;六日前抵达淮上;如今打了几战;正在桥安休整……”
“此番前来;却是本部在当地偶遇一位;自称是游击的故人……”
“不敢擅断;便命我等送到军前来相认……”
“故人……”
我有些惊讶的站起来;心思翻转着会是谁呢。
随后见到坐在马车上有些精神萎靡的故人;我顿时心情有些激荡起来
“长生……”
…
第二百九十六章 战淮北十
苏景先;字长生;那位晚我一步另道离开;为我转移目标吸引追兵的学弟;他居然还活着事实让我十分庆幸和高兴。
这么一个能文能武;能和我一起冲上门去杀人救人;也能放下身段学着做一名不起眼的铺子伙计;在一个临时据点里一直守候你归来的;如此死忠向的追随者;谁能够不喜欢和珍重呢。
相比之下;我之前看好的;那些被寄予厚望和嘱托;而另其他人舍却了生的希望;换取逃生机会的人;事后的表现和选择;却格外的令人大失所望和齿冷。
更何况还有一群曾经欠了我的女人;等着我去讨回老账呢。特别是其中某个忘恩负义的家伙
回到广府之后;我也曾经多次派人手去北地那些沿途的联络地;去继续寻找他的踪迹;遗憾的是世道太纷乱;那些据点也是物是人非;不是毁于兵火就是荒废闲弃;可以说是音讯全无。
只是他似乎受了很严重的拷打;内外新旧伤创堆积在一起;然后又染了重病;最近才被养好过来。
“学长”
他有些激动的挣扎起来;像是有千言万语不知道如何倾诉一般;只能发出某种呜咽的声响
“未想此生;还能再见到……”
“其他的话以后再说……”
我赶忙叫人把他搀扶进去
“好好调养好身体才是……”
“给我找最好的伤科大夫把……”
“交易来的那些战获里;貌似有一批人参芝草之类的药材……”
“都给我拿出来;不要吝啬用……”
“却是多谢你家将主了……”
然后我这才转过身来;对着刘延庆的信使道
“你亦是有劳了……”
“游击客气了;……”
他急忙拱手道
“不过是些许举手之劳……”
我挥了挥手;穆隆端出一盘叠好的银饼;都是足色的大宝钱;送到来人的面前。
“一点心意算是奔波的劳费吧;;”
“这怎么敢生受”
那人直愣愣的吃了一惊;才有些为难的谢绝道。
“只是将主的一点吩咐而已……还。”
“还请游击不要令小的为难……”
“好吧……”
我暗自叹了一声;刘延庆手下;还是有几个能人的;难道这就是世代将门的底蕴么。
相比之下;罗藩虽然也有一些世业传承;却是主要集中在种植园;工坊和商业上;各自出身的属性加成完全不同的。
“不知道足下如何称呼……”
我随口问道
“不劳挂齿;小的姓种;名师中……添为左寄押班”
他恭声回答
“种师中?。”
我楞了一下;忽然想起来这个耳熟的由来了。
就算是早年我有些看不起;那些脑残粉鼓吹的铁血大宋“富国强兵”真相;但也不得不承认;在一屁股烂账的北宋末年;那些从上烂到下的君臣奇葩中;还是有几个真爷们的脊梁式人物。
比如这个奉命带领西军救援太原;先被文官清流的李纲等人扯后腿;又被姚古等畏敌不至的友军;给坑死在金军包围里的种师中。
成语老成持重;就是出自他的典故;“师中老成持重;为时名将。”
不过;走了一个折可适;又来了一个种师中;刘延庆你家其实是在玩历史将领养成大批发吗。我忍不住吐槽道
“你还有个兄长叫种师道么……”
我有些好奇的继续问道。
这位种师道在另一个时空号称老种经略的牛逼人物;号称北宋最后的帅才;他死后就再没有像样的人物;能够保卫东京了。
“游击也知我大兄之名。”
他略带惊异的回答道
“如今添为殿前左军校节都指挥……”
我哦了一声;至少这位还不是我可以打主意的;不过眼前的这只;
我突然发现他眼睛盯着护兵身后的长铳;似乎很有兴趣的样子;我微微笑了一下;示意护兵将长铳递给来。
“所谓宝剑增壮士;我这里既是铳军为主;便赠你一只赏玩把……”
我煞有其事的道。
“游击……这”
他脸色微变。
“这只是我私人的一点馈遗;”
我阻止了他接下来的花头
“你若不受;便是瞧不上我的心意;那也就好说没什么好分说……”
“那……小的就却之不恭了……”
他也没有继续矫情;有些珍重的接过。
“你等怕是舟车劳顿;有些辛苦了……”
我很满意的看着他收下来;然后接着道
“就在我这里休息几天如何……”
“这……”
他或者说种师中露出某种犹豫的表情。
我却不由分说的让人把他带下去;开什么玩笑;既然送到我眼皮底下;说不得也要使些手段把人留下来。
好容易遇到同时空的像样人物;当然是想办法先羁縻在手下;其他的就慢慢再说了。
“派一个可靠的人;拿我的凭信去徐州军前……”
我对着值日官穆隆道。
“找到那位刘雄武;就说我欠他的人情……”
“顺带说一声我觉得两家有必要加强联系……他派来的这位信使我觉得不错;就留下作为联络人了……”
“得令……”
面无表情的穆隆领命转身;却又被我叫住
“等等;还是写成信送过去……”
我想了想;对着一旁的第五平吩咐道
“这样郑重一点;成事的概率更大一些……”
一口气交代处理完这些东西;我才做了下来;给自己倒一杯保持清醒的粗梗大叶苦茶。
要知道出阵了这么久;身边几个历史人物还没完全搞定;陆务观是典型的文职出身;家世背景实在太好;因此只能水磨功夫的慢慢加深对这个小团体的认同感。
辛稼轩倒是很早就表示出某种;不过他一直以来从事的更多侧重庶务这些辅助向;出阵后也没有独当一面的机会;好容易有个资深军伍个赵隆;表示出积极靠拢的倾向;不过他目前是军法官;暂时还没有足够表现的机会。
因此;哪怕一句有韩良臣、杨再兴这些初步班底;但是夹袋里的人才储备什么的;当然是越多越好;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能用上了。
就如所谓的老话一般;就算暂时不能得到你的心;得到你的人也好;留在身边潜移默化的消磨下去;总有机会为我卖命的;就如那只郭药师、吴ij他们一般。
今天;算是一举两得买一送一把。
“攻书学剑能几何?争如沙场骋偻啰。”
“手持绿沉枪似铁;明月;龙泉三尺斩新磨。”
“堪羡昔时军伍;谩夸儒士摁能多。”
“四塞忽闻狼烟起;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波。?”
在外同样思乡的自然还有其他人;比如骑在马背上;不自然流露出某种温馨和安然表情的副将辛稼轩;他刚刚收到了来自龙雀园的手信。
除了这一纸薄薄词践;所遥寄的浓浓思恋之情外;那位陆秀还隐约提到;家中已经没有人再催促她嫁人了;就算是最顽固的陆侍郎;也不再提起那些旧事了。
因此;鼓励他再前沿军中;安心辅理主官;好生建功立业;顺带照管那位缺少军伍经历的大兄;一腔衷情薄纸难书;只好留待功名加身安然得归而重新相见的那一刻了。
他慢慢的将信纸贴在胸口;仔细在甲衣内衬塞好固定住;仿佛这样就可以感受到那个佳人的体息和心跳一般;这个兰心蕙质的陆家秀;为他们共同的将来和筹划;已经付出了太多太多。
所谓伊人衷情难消受;就是他此刻的心境。他已经二十**;早过了大多数人成家立业的年纪;因此他也颇为可望有所建树;来施展自己的抱负和所学
作为早年那些年轻热血之士;汇聚而成的精忠社的一员;相比他们在京大中交游集会中;那些指点江山;挥之方遒的意气岁月;等真正到了军中走上战场;才知道和明晓;曾有的理想和残酷的现实差距有多大;仅凭一腔热血和冲突而构筑的简单理念;又有多么的脱离实际和理想化。
因此;很快就下定决心抓住这个机会;为自己和心仪的女子挣出一个未来和前景;埋下头去踏踏实实的做事;放下身段勤勤恳恳一边熟悉军中庶务;一边求教和补完自身的不足;逐渐成为龙州团左;乃至新军左厢的二号人物。
虽然身为主官的罗某人;素来对他十分信重和依仗;各种厚待优遇甚至让他觉得受宠若惊;又有些言过其实了。连带军中上下对于这些行事严谨;处断周密的副将;也是颇为敬重;但是作为一名有心报效功业的武人;还是总觉得差了点什么;
直到这次头一遭被委命;以代官身份独立领兵在外;执行巡道和清理沿途流匪的任务;才慢慢有所明白;原来自己同样也追逐和迷恋着;这种能够统御部众;独当一面的感觉。
来自第二营的一个团铳兵;暂编第四营的第三、第六辅军大队;外加一千名散兵跟随;就是他临时的部下;按照长兵在前;短兵侧列;弓弩火铳居中;车马辎重尾随的长队;鱼逦蹒跚在道路之上;也自有一种雄壮鼎盛的气息。
突然;道路上前方;响起遇敌告警的噼里啪啦火铳声;他心中激动起来;作为自己第一次独立的初阵;而不是呆在安全的中军;作为一个协力的旁观者
“阿霓;我一定会……”
辛稼轩再次摸了一下怀里的信笺;纵马逐尘而去。
“以一个更合适的身份;与你重新相见的……”
…
第二百九十六章 北幕
初秋八月;正是草长莺飞的季节;洛都郊外的北邙山下;
正在进行一场盛大的游猎;各种服色鲜明的公卿大臣;文武官员;以及他们的扈从、防阁、家仆;聚拢在五颜六色的招展旗帜之下。
他们的眼神和动作;都紧紧跟随着一只明黄大愫而动;那是代表掌握最高权力;而事实代行天子职责的摄政。
各种鹰犬在内的飞禽走兽;连珍惜得只能靠番邦进贡的猎豹和猞猁;也出现在行猎的仪仗之中;这些凶猛而眼神犀利的猫科动物;蹲在在鞍后的皮垫上;被五彩的丝涤和金银缕刻的项圈;牢牢牵在那些五坊小儿的手中;不耐烦的发出各种咆哮和呼呼声。
虽然南边的战事正当如火如荼;南朝的大军兵进淮上;而剑指两河所在的中原腹地;但是丝毫不一向这些达官贵人的兴致;或者说至少在表面上是如此
毕竟;这些年下来;无论洛都里饿死多少人;都不会真正影响到他们这些社会上层人物;日常生活的享受和奢靡水准。
而作为游猎队伍的核心;明显是全新制作;而格外耀眼夺目的金车大辂;拉车的玄牡二驷;高举的假黄钺和宫矢;无不是在炫耀着某种即成事实
刚刚加了九锡礼的摄政大府;距离那个登临极顶的可能性;又近了一步;这对那些张氏亲族;及其党羽亲信和依附各种势力来说;无疑是欢欣鼓舞的事情;
而来自南朝突然发起的北伐;无疑也间接促进了这位摄政的某种决心。
说实话;从他的祖父辈开始;南朝就将北伐的口号挂在嘴上;时不时的喊一喊;已经喊过去了几十年;不知道喊了多少遍了;其中各种大小动作不断;因此一旦这个北伐最终变成事实;不免就令北朝的大多数人;手忙脚乱起来。
作为执掌军情机要的职方司和侦闻厅;第一反应是想办法验证这个消息的真假;而不是派人探清敌势的规模;然后才发现多年安插在南朝的密堞和眼线;多数已经不堪使用或是失联日久了。
因此;南朝大举进兵的咄咄逼人;对于这位好容易走到权势极顶;而近日暮之年的摄政权臣来说;正所谓是“有生之年;时不我待”。
而这次大举游猎;也可以看作是对于人臣军心;某种前兆的试水和摸底。
只是;游猎的大队之中;也有一些明显被刻意孤立和冷落的少数存在;他们只能远远的堕在队尾;有些羡慕或是心情复杂的看着;那个万众瞩目的身影
这些人主要都是那些花钱买来相应职位的豪商大贾之流;或是在南朝的攻势下;放弃了地盘和军民;带着亲信和身家;跑到洛都去蛰居的地方守臣。
这次花了大钱获得一个随行的资格;只是为了能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