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为了省钱兼取暖方便的理由,我们还是住在一起,对于这种要胸部没胸部,要臀部没臀部,因为饥饿疲惫瘦的,比洗衣板还要凹凸不平的小丫头片子,我只是当着大号会呼吸会发热的活抱枕,就能呼呼大睡过去。
有时候半夜还会被她梦魇挣扎的动作,给弄醒过来,但是总算是不怎么流泪了。也愿意和我说上几句话,不再是那个半天都挤不出一句,动不动就抱头蹲的德行了。
心情略微放松治下,我也可以捏着抱头蹲,她尖尖的下巴,说上一些我自以为有趣的故事,然后等她回味过来,露出一些娇嗔或是羞涩的,类似正常女孩儿的表情。
。
齐州城,作为北接冀东平原和诸多盐场,南接淮北漕河,西连黄河中上游,东连胶东半岛,的自古望要之地,
在透出群山,照亮济水的晨曦中,又迎来了新的一天,大开的城门像是放水渠坝,顿时涌出了大量的谋求生计的人群。
虽然年前梁山大战损兵折将,让州府上层发生了某种权力更迭,但是对下层百姓和普通市民来说,只是一夜之间街上多了巡曳的兵丁,城门口挂上了一堆,据说是自出官家或是豪门大族的人头。
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和这乱世里不计其数的小插曲一样,泯然与麻木的日常之中。
虽然战败的结果,让城中的好些人家披麻戴孝,但更多的人只要能够在,这到处是天灾**见闻的乱世中,维持住眼前一点点生计,且还活得下去的,就不会去理会那些偏远县城逃来的饥民,或是整个冬天在城外冻毙的路倒。
毕竟是身为齐鲁大郡的州府之地,镇守的家族和众多将门军族,已经延续到第二三代,就算是豪门大族存续的比例和历史也相对稳定,因此积累和底蕴,总是比其他地方要深厚一些。
当地最多泉水而广种稻米,历年收刮盘剥下来,上下官府都颇有积余。
能够依靠时不时官私渠道的开仓赈济来收拢人心,起码维持州府附近的一方相对安宁。再加上有来自黄河济水输送和商贸活动,让州府的百姓比其他地方更多了一些活路和生计。
而在州城西广永门外的青丘集,如今则成为最大一股人流汇聚的方向,各种铺肆和房屋也纷纷那些门板,拉开窗扉,试声吆喝这开始营业。随着檐角瓦顶湿漉漉露水的消失,这些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也逐渐连成了一大片喧嚣直上的合声。
带了午间时分,这里已经充斥着潺动的人头和不知疲倦的驱使往来牲畜。
比较接近正常的光景,虽然还偶有穿街而过的贯甲军卒,或是纵马飞奔的骑士,但是作为望要之冲,城内外往来的人流,还是嵬集了相当的人气。
其中也包括了一大一小同骑的两人,
终于又回到这里,虽然时间才不过几年,我不由生出一种恍若隔世的错觉,很多依稀的面容却已经不在了。
在一家熟食铺子里好好吃了一顿,重新换了行头和装束,找了家大客舍,将抱头蹲和红老虎,一同寄放了进去,交代她锁门不出除非我现身,然后我沿着街道慢慢的散步到目标附近。
我站在街角,喝着一碗担挑现舀豆花,隔着人流观察了半天,才下定决心走了过去
这是一家破旧的南货行,门面不大,生意就像是这因为战乱而普遍萧条的世道,一般的冷清破落,门可罗雀,挂在门外作为招牌样子的整张皮子,被虫蛀的七零八落,落满了厚厚的蒙尘。
不过却让我有些安心和亲切的感觉。
推开半虚掩的门扉,缺乏润滑的吱吱呀呀声中,动起来就是噗噗的往下掉渣土和其他细碎的东西,看起来就是甚少人上门的样子。
柜台后,只有蜷缩个脸像橘子皮一般老头,眯着浮肿的眼泡正在打盹,对我的登堂入室视若无物。
也不怕盗窃或是顺手牵羊什么的,因为这都是不值钱的陈旧杂货什么的,
我轻车熟路的,穿过挂满头头顶的货物,跨过乱七八糟堆满地面的杂设。不时碰起一点叮咚的小动静。
我轻轻抚摸着梁上挂着的一串木雕,在空荡荡的内里发出悉悉索索的声响,某种名为回忆和情愫的东西,在我胸腔里,迫不及待的涌现了出来
作为这处临时性的联络点中,这种颇具欺骗性的布置和状况,还是出自我的安排和建议。
“学长。”
一个声音将我缓过神来。
“你果然还活着,真是太好了。。”
我吃了一惊,豁然转头将身体遮蔽在柱子和厚实的橱柜后,深深吸了口气看着黑暗中慢慢走出来,被斑碎阳光照亮的脸庞。
“长生。。”
我看到的是一张一起逃出洛阳时的熟悉面孔,粗布璞头还戴着袖套的他,赫然是一副商家伙计的打扮,不由吁了口气,将按在皮袍下的利器,松了开来。
片刻之后,
坐在庭院小天井的水槽旁,我一边洗掉脸色的涂色,姜黄色的水流顺着手臂流淌进满是干苔痕的土沟里。
一边听,满心激动之情,迫不及待的诉说着,我们别离之后的这些时间,所发生的各种事情。
…
第三十二章 叙往
这处南货店,是我当年北上前衙的联络点兼安全屋之一,至于这名留守在这里的联络人,也算是我共过患难的老熟人了。
他姓苏名景先,据说出自前朝败落的望族赵郡苏氏,祖上为神龙年间的词人宰相苏味道,
他的小字长生,就是取自唐代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中的:“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之意
到了他父亲苏放这一代,只是一个国子监下的小学官,所谓乱从戎、治从仕,他不甘心就这么承袭家业,做一个连大朝拜都没资格列席,有时连俸禄都未必能及时拿到手的世职。
而打算效法投笔从戎的班操故事,报投了两学三附之一的武备学堂,选修门槛较低的淄务科,以满足从军报效的心愿。
结果居然以本目优绩考评,而举晋讲武大学堂,再修智谋将略科,然后因缘际会的加入了某个主张襄王攘夷的秘密兄弟结社,也算是洛都之变中,在幕后默默推动和胁从的,年轻热血志士之一。
只是苏景先在其中的位置,并不是很重要,甚至有些边缘化,但是还是不可避免的被牵连进来,就和洛都之变许多人一样,一夜之间失去了家人和立身之地,变成朝不保夕的反贼逆党。
当他们最后的努力和希望破灭之后,许多幸存的骨干和幸存者心丧欲死,很多人几乎是在原地茫然无措的束手待毙,或者干脆被抓不到善光寺准备等死。
我在皇家大图书馆遭遇的他们这批人生败犬的时候,几乎是一片愁云惨淡的绝望之际,根本不知道前路在何方,各种内讧和分裂的苗头,却已经随着自暴自弃的开始酝酿上演全武行。
但是一心像逃出洛都的我,又怎么会轻易放过这么一批好用的炮灰和挡箭牌呢。
然后被我一阵嘴炮,重新鼓动斗志来,然后集体发誓留着有用之身,为结束这毫无尊严和道理的乱世,重还天下太平,发誓粉身碎骨不惜此身云云。
协助那些同伴从善光寺逃了出来的时候,少数年纪较大的学长们,高喊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口号,一一慨然引开追兵的情景,还在我眼前。
虽然是我忽悠了他们,但从另一方面说,也让我背上了某种死者和生者的冀望,以及无法辜负的责任和理由,因为我有了第一批追随者。
因为共过患难的经历,因缘际会的惊险逃出洛都之后,算是对我言听计从,颇为信赖就差没卖身投靠,或是打算追随我再创一番风云的两学生之一。
不过时隔半年多,经历了这么多事后,不知道他们对我还剩下多少服从和尊敬,我心里却是没有底的,毕竟,我只是让他们走散后,利用水陆的便利,到这里来汇合。
因此,最后自愿留下来等候我消息的,居然是这个不怎么起眼的苏景先。不过他显然还沉浸在重逢的激动中不自觉,继续说道。
“你不见了之后,他们就少了主心骨,分成了好几个小团体。。争吵了多次”
“到了汴州之后。。大家干脆就分了船上的东西,散伙了”
“就像你说的一样,随后就封城了。。”
“刘志光他们别有心思,结果晚来一步被困在城中,没了消息。。”
说道这里我心头微微一沉,很有些遗憾和伤感,貌似我在洛阳城里,出生入死的折腾半天把他们带出来,结果就这么各奔前程散了么。
“孔不更他们向西去了陕州。。”
“杨柳那批去了商州。”
“李北羽带头去了荆南。”
“最后只有第五兄长他们几个,打算继续按照约定”
“眼下他们都已经先行南下了。。”
听到这里,我有些悲哀亦然,又有些庆幸。
我费了老大功夫,向他们输灌到南方去更有机遇和前景,就是指望能将这些颇有学识和背景的年轻人拐到岭南去,无论作为我继承领地的班底或是发展外围势力的基础,都是不错的选择。
但是在我落水失踪后,他们还是果断各奔东西了,只剩下这几个人还愿意去南方,却是幸运中的事情,至少还有人坚守承诺。
“第五兄说了,就算你身遭不测,也要把消息带回你的家乡。。再作打算”
“如今你安然得归,那是再好不过了。。”
“所以,我自请留下来,守候消息”
他继续自顾道
“现在总算让我等到了。。”
“这真是难为你了。。”
我叹了口气,这批少年人,多数出身不错,又惊逢家国剧变,能够做到这一步,很不容易了。
“学长这是说的什么见外话。。”
他满不在乎的道
“从洛都出来,大家就发誓,这条命就交给您了。。”
“日后作为从属还是门人,还要多多仰仗呢。。”
我点点头不再多言,心道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不外乎如此了。
虽然除了他口中的第五平之外,剩下几个人的条件和资质都不是我最中意的,在那批两学生中也只能算是中流之属,但总算是有了第一批愿意追随我的人,让我多少有点欣慰和快意。
买了许多熟食充作下饭,又到隔壁估了一角老酒,喝下去能够解乏,还能热乎乎的疏通经络,因此抱头蹲也被我捏着鼻子灌了一小盏,在我恶意趣味的哈哈大笑声中,呛得眼泪鼻涕一把流的。
抱头蹲和红老虎一起接回来后,就和我一起挤在狭促的后宅,权作暂时的栖身,和前面的货行铺面,仅隔一个小天井而已。
只有一个堆积杂物的仓房和满是灰尘的半层畜,红老虎被留在天井里,拒如此隔着小小的半角窗,还是能闻到它身上的牲口臭味。
拒如此,
这一个夜晚,虽然是睡在满是灰尘和霉味,还有老鼠活跃争斗的旧货杂行里,但是一直习惯了周旋与各种形形色色人等和威胁之中的我,睡的没有这么安心和舒适过。
我又开始做梦了,绿堤摇柳,鳞波灿金,京大中的著名的景致胜地,清华池和梵池之畔,多少才子佳人的梦想之地,多少红男绿女悲欢离合的发源之所,空气中满是和煦春阳的味道。
一众飘扬纷飞的彩裙云鬓中,一个拄着碧油红伞的女子,对我展开娇媚抚至的笑颜,,可是我努力睁大眼睛,就是没法看清她真实的样子,
我心脏砰砰急促跳动着,就想伸出手去抚摸和安慰她,然后就变成烈焰焚城的场景,惊慌失措的女人,向我奔逃而来,然后想呼叫的霎那,被我捂口抱住按在墙角的阴影了,拼命的挣扎和踢滚。
“救我,我会为你做任何事情的。。”
“帮帮我的妹妹,我会好生报答你的。。”
“只要。。你想要怎样,都可以。。”
随着她迫不及待表示的诚意和决心,雪白的香肩,堆玉凝霜的山峦起伏,随着宽解的罗带裙围,如同天籁一般,一点点的袒露在我眼前。
然后冰窖突然突然塌陷了下来,一只巨大的丘比,抖动着拐着金环的长耳,奋力挤了进来,用一种甜美的声音道
“签约把,成为我的肉x器。。可以实现你任何愿望”
“欠你妹啊,你跑错场了。。”
然后彻底崩塌的空间,将我埋在其中,无法呼吸的黑暗和窒息。
幽黯的室内我忽地的睁开眼睛,确认了一下还是在畜里,的确没有穿越到什么触手与魔法少女的坑爹世界去。
只是,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被褥隆起一大块,仅穿着小衣的抱头蹲,又爬到我身上来了,就这么凑着我的胸口,酣睡的像只趴窝的小猫,发出某种意味不明的呼呼声,变成了我重压噩梦的来源。
好吧,我调整了下姿势,把抱头蹲的重量转移到侧边上,用她的大腿把我**的东西夹住,体验着温软舒适的触感,抱着热乎乎暖水袋一样的小身子,再次被拉入梦乡。
这一觉一直睡到日上三竿才满身放松的爬了起来,抱头蹲却早早醒了,瞪大了眼睛,支着下巴,在悄悄的打量着我,被我对眼了个正着,才有些傲娇的扭过头去,把我行囊里的衣服拿来过来。
上午的温暖阳光中,
我有些惬意的打着哈欠,舒展身体开始做热身锻炼,两块青砖成为我锻炼的道具,上拉下曲,短力爆发,直到身体关节都感觉到火辣辣的紧绷感,汗水略微浸透后背。
才去洗漱,直接在天井里,用冷水在身上擦拭,冰冷的刺激和皮肤肌理收缩的感觉,让人最后一点倦低酸痛,也消失了。
前面传来几声嘈杂。
跑出去打探消息的苏景先回来后,正在与抱头蹲大眼瞪小眼的对峙,前者龇牙咧嘴的搓着大腿,后者满脸警惕的,手里还操着一个凳腿转变来的武器。
看样子是我教抱头蹲的一点罗氏版防身术,就在派上了用场。
“这”
他看了眼抱头蹲,似乎有些诧异。
“只是一个添头而已。。”
我满不在乎的道
“路上顺道捡来的,准备养大了再用。。”
“真看不出。”
他嘿然忍住苦笑出声。
“学长你真是很有小女孩儿缘啊。。”
“是么。。”
我又想起了学姐交付给我的那个小女孩儿,不知道被那群女人中的哪个给带走了,这一点苏景先也不知道。
“情形如何,”
他放下纸包里的热饼,又把陶罐煮的小米粥,舀成三份,撒点灰色的盐花,就算是一顿早食了。
“州城里还没有什么大动作,各个衙门也还平静,不过对北边的加强了防备,”
一边呼噜有声的喝着粥饼,他继续道
“对水陆的巡守和盘查也变的严格起来。。查扣了好些人和货。。”
“我若是想沿着漕河支渠南下,方便么。。”
当初选中这里作为秘密据点和联络地之一,就是看中水陆交通的便利,和地方守臣势力的政治稳定性
“那就须得借助当地船帮人家的势力,他们有一些避开官府盘查的渠道,也会捎带一些人客和货物的。。”
“你现在手头还有多少。。”
我看着侃侃而谈的他,很难想像曾经那个一着急说话就不怎么利落的苏长生,惨痛的遭遇和经历,再加上潜伏市井中的生活,让他很快成熟起来。
“第五他们走的时候,给我留了六缗多的经费,现在还有一半多,”
“不过若是再给我些时间,折卖掉店中的旧存,估计还能凑出十几缗来。。”
“钱倒不是问题,我还是有一些的。。”
我点头道。
“先打探一下对方的行程安排。。再做计议”
“对了,有办法弄两份凭信么,路上要用的。。”
“有,市西门头的瘸子张,做得一手好票凭,而且口风紧,信用好,多花点钱的话,还能弄到真正的官鉴和签押。”
“好,你的经费不要动,这些现拿去用。。”
我数了六枚银宝,交给他作为费用,又交代了另外一些需要采买的东西。
然后等他出门户,我也换身衣服从后宅攀墙跳出去,隐隐跟着他,直到进入一个私宅,被一个满脸横肉的瘸子迎了进去。
然后观察了一会,发现并没有其他人出入,也没有特别可疑的人滞留附近,都是些寻常扯你与鸡毛蒜皮琐碎的市井街坊什么的,嗯,这只是一点确保的措施而已。
苏长生在这里守候了这么久,见到我之后,也没有任何质疑或是多问,只有服从和努力做好的意愿,让我心里多少有些不踏实。
我慢慢散步回来,又多绕了一圈,勘看了附近几条街道的情形和位置,记赘个可能用的上的要点,脑中自然勾勒出一条乘乱脱身的后备路线,
所谓的,魔鬼都在细节中。然后我拎着买来的东西,在天井里用酒水,配制成对皮肤刺激性不那么大的涂料。
完全变成另一个人的人皮面具什么的,那是yy,不过通过局部的改变和强调特征,来误导别人,却还是可以办到的,只是需要定期补充。
这个时候我听到了某种声响,清冷的店铺里,却多了一名访客,他有些难以置信的仔细看了看我之后,然后才吐出一句话
“罗生,别来无恙否。。”
我心情一下错综复杂加上凌乱起来。
…
第三十三章 旧识惊闻
“浣熊?。你还活着么。。”
我有些迟疑道,许多深藏在记忆的东西,像是打开了开关一般的泉涌出来。
对方生的一副五短身材,圆脸短鼻凹眼窝,活脱脱就像是会行走的浣熊,当然他的名字叫黄雄,曾经的身份是安东会馆的协理,现在则打扮成了一个惯见的行脚商人。
不过他还有其他的身份,比如来自南朝比我资历更老的前教头和前辈,或者说此次失败的洛阳行事的召集人和联络人之一,
如果不是他的出现,我甚至还不知道,和我一样长期呆在洛阳的暗线,居然有这么多。
并且长期,或者短期的形成各种掩护身份,甚至在当地娶妻生子,因为这些命令才浮出水面的,只是因为某些梁公宝藏的线索。
没错,就是“梁公宝藏”,而我的前身被招募训练和改换身份,寄名安东藩罗氏门下子弟,以修学为名跑到到洛阳潜伏的这些年,多少也和这个坑爹的理由有关。
不过作为穿越者前辈留下来的东西,岂又是那么入手的么,说它坑爹就是因为梁公宝藏在这个世上的传闻很多,但是靠谱的很少,
而且挖掘出来大多数是个坑人的东西,毕竟作为梁公留下诸多个人恶意趣味的一部分,穿越者的便宜不是那么好占的。
很多时候,费劲千辛万苦和各种代价,挖掘破解进去后得到的只是一些相对于投入,严重不对等的无聊收获,干脆让一些人啼笑皆非或是毫无价值东西。
比如梁公当年打破的一个花瓶,或是专用的酒杯等生活用具。但是很是有很多人坚信,梁公把真正的传承和密藏,隐匿在这些真真假假的传闻中。
比如我的前身其实并没有太大的野心和**,其中最大的心愿,就是找到梁公宝藏的线索,然后依靠这个发现,获得财富和名声,早早退休,通过岭南诸道回到海外去,过上荒淫无道,混吃等死的藩领贵族生活。
结果常年下来,包括这只浣熊在内的,诸多前人,似乎就因此被坑了好几次,浪费了不少时间和投入,才在洛阳重新找到线索的。。
作为梁公曾经长期居住,并且指导和参与重建的洛都城,实在与西京长安城,有太多不一样的东西,再加上后来京畿梁氏为首的龙武系,专权摄政的时代,也留下了很多梁氏特色历史痕迹和烙印。
当年梁公身后留下的岭西、南海、京畿一门三家,号称无地藩主,最盛时几乎管领了从南海到岭西,从冻土冰原到,数大洲之间,唐人踏足的土地上
直到乙未之变前,洛都城都在在专权的梁氏一族营造下,愈发险固雄奇,增建不知道凡几。
因此才能在后来历次的中原争战,到南海梁氏发起的,所谓海藩联军兴师复仇的北伐运动,以及梁夏支持的西军东进的狂潮中,最终得以保全下来,成为中原腹地旷日持久的拉锯和大战中,少数几座没有沦陷和遭兵的城池。
在这期间,多赖作为居中缓冲的京畿梁氏覆灭后,南海梁氏和岭西梁夏的后人之间,因为海陆利益和分歧,以及对待和处置宗室的态度,也开始渐行渐远,这才给了被各地轮流上都兵马,压制和屠戮了无数次的李唐皇室,重兴的一线生机。
当地的守臣和世族门阀,以洛都为筹码与西军妥协,引入了作为梁氏大夏的附庸政权,短暂存在于安西北庭境内,所谓北唐一脉的承光帝李文革,重续皇统这才有了当今洛都天子的十几代世系,以及后来权臣一族崛起的插曲和渊源。
不过,
这次不一样,因为据说其中,有梁氏天书的消息,说是梁公晚年,将毕生所得和学识,归总成六大卷,留在京畿的宗家作为传世之宝,因为梁公一生武功卓隆而学究天人,不类凡俗之世,被诸多教派活着认定为,行走地上的天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