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3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湄湄知道这个要求有些勉为其难……”

  她颇为期盼而乞求眼神对我道。

  “但奴觉得这是一种缘分,”

  “这个孩子是上天送到我身边的……”

  然后又变成某种坚持而认真的表情。

  “奴从小就没有什么亲近的兄弟姐妹……”

  “只记得母亲抚育的辛苦和艰难……”

  “所以,也想尝试一下……”

  而我短暂的思前想后,还是答应了她这个意外要求。也算是在我忙碌无暇陪伴之时,她也有点事情做和有所寄托吧。

  虽然她还是一无所知生手,但是显然三枚、抱头蹲她们都可以提供帮助的,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也算是提前感受一下作为临时母亲的独特滋味和责任感。

  她们似乎同样也对这个新生的小生命,有着足够的兴趣和怜惜之心。就当每天多一份牛奶的消耗好了。

  而且这还是个女婴呢,虽然饿得有些虚弱但却是相当肢体的健全;这样就算是日后真的养下来,也不可能影响到我身后的继承序列,在我的部下和追随者当中,也不至于有什么反弹和引发异议的声音……

  但同样也要按照某些条件约法三章,如果对于养育孩子的繁琐与辛劳,有所估计不足或是坚持不下去的话,那在这个意外闯入生活中的孩子懂事之前,她还有放手的机会。

  这样我至少还可以给安排一个不错的收养人家和相应的将来。

 …

第八百零三十章 启新20

  镇抚府后宅花园,风和日丽之下,草木戚戚,蝉虫习习。

  蹲立在花坛上的灰斑猫咪薛定谔,用蓝灰色的眸子有些疑惑又有些不甘心的,侧着脑袋盯着藤编摇篮里熟睡的小婴儿。

  毕竟,这曾经是它专用的器具,虽然被女孩儿装在里面,当作过家家娃娃玩具摇的时候,它总是很有些老不情愿的想要逃出来。

  然后它还是低下了身体,用肉乎乎的鼻子轻轻触嗅了下,满是奶味幸伙的脸庞,抖了抖胡子,然后用肉爪拨了拨襁褓的边缘,慢慢侧过躺到婴儿的身边去,发出某种呼噜呼噜的震动声。

  随着风中熟悉的气息,轻轻颤动这胡须,居然就这么安心和惬意的眯眼睡着了,除了拖在篮子外面偶然摇曳的毛茸茸大尾巴,就像是挤在摇篮里的另一个婴儿般。

  这一幕让坐在一旁看文书的我,不禁微微一笑。

  作为习惯了家中新成员的代价,它还会时不时会叼着新抓来半死不活的麻雀,或是小老鼠,或是蜥蜴什么的,甚至还有池塘里抓来的小鱼,偷偷的放在婴儿的摇篮边上。

  似乎是觉得这个小东西,看起来没有打猎养活自己的能耐,而自己有义务和本能来喂养她一般的。

  然而吓的照顾婴儿的湄湄一惊一乍的,不得不皱着眉眼小心翼翼的用火钳和树枝,偷偷挑起来扔掉。不然让薛定谔看见了又会当场重新叼回来,乐此不疲的好似在做游戏一般。

  当然了,除了薛定谔之外,后宅里的几个女性都用各自的方式,对这个意外出现的小生命,表示出了某种心意和态度。

  比如吊在摇篮上方的草编蚱蜢和彩色绳结,是小伽嘉贡献出来的玩具;而作为襁褓的丝绸衬垫,是抱头蹲那自己的丝被亲自那剪裁出来的;

  而婴儿身上的小衣裳,则是湄湄的手笔;就连三枚也多了一项日常任务,每天提拎着装着孩子篮子,在院子里溜达和晒太阳。

  而我,则是让人在后园的空余房间里?让人专门养了几头奶牛和山羊,每天专门挤奶全家人一起喝。

  想到这里,我又将注意里重新转回到文书上,

  在兵力上限收到压制和削弱的情况下,就只能从其他地方想办法弥补和加强了。

  除了暗渡陈仓的扩大二三线和预备役编制之外,还有比如在军事装备和军队素质建设上,变相的提升战斗力的多手准备。

  好在这段时间,除了鸭绿江口泊汋城那一带的中低强度局部冲突外,淮东周边已经是无战可打了,就连西面主要对阵对的敌人,也是全力收缩回过程中,恨不得离淮东的战线更远一些。

  因此,淮东在初级化工和军火方面积累下来的产能,可以比较有效的集中起来针对性的投入到,在一连串安东战役中已经表现出足够潜力和发展前景,的相应连珠铳和火雷弹的设计改良和扩大生产当中。

  因此,在初步完成火力强化为目的的装备更新之后,目前淮东麾下的掷弹兵序列,已经达到了二十六个团的规模,将近九千的员额。

  都是各部选拔出来的,有过数次临阵经验的老练行伍,每人用专门的挂具随身携带,六只火雷弹或是十只体积更小的爆弹,以及一只转轮快铳和相应的定装弹药盒,作为基本装备。

  这样,既可以充作快枪队一般的火力压制,也可以近距离投弹,配属在普通铳兵编制当中,算是一种攻守兼备的加强火力编制。

  这样剩下的两军二十一营当中,每个主战营都可以配齐至少一个团的掷弹兵;而同属其他标准混城团下也至少拥有一个队的掷弹兵,而队下配备一个火的掷弹手。一直类推到最小的什伍,虽然没有专属的掷弹手,但是同样以什长配发短管连珠铳和若干火雷弹。

  而到了青州守捉军名下的防戍营配比,则缩减为一个队的掷弹兵,并且没有老掷弹兵的番号。

  但是同样也是充当着最老练也是最有经验的基干部队角色,这样防戍营的火器化也达到了平均六成以上。

  同时大量换装下来的陈旧、老式火器,则是一部分简单的翻新改造之后,通过军中的秘密渠道,贩售给那些友军的关系户,回笼相应的物资和人口;

  而剩下部分杂七杂八的货色,则有条件的下发各地守备团的手中,从基本冷兵器为主,变成了至少三分之一的杂色火器化。

  然后淮东军队新出现的制约和瓶颈,就变成了火药和铳炮配件的生产能力了,同样的道理,作战半径和持续时间,同样也由相应的产能库存积累所决定了。

  但是比起过往弓箭等比较单一的传统远程杀伤能力,在后勤费效比上还是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

  同样的单兵携带负重之下,两壶五十只箭矢可能还没射完的机会,就已经手酸臂涨而准头和力度大失了;

  但是同等分量的火铳子药,却是可以在结阵掩护和密集压制下,接连不断的打上上百发,而只耗费均匀而较少的力气,甚至还有近身肉搏和白刃反冲锋的余力。

  比起让敌人近了身就要放鸭子的传统远程单一兵种,要顶事和管用得多,而且在淮东的体系运作下,训练和装备的成本、周期,也未必不如传统的弓弩兵种,而更加物美价廉。

  因此,作为前身新军左厢一脉相承而来的淮东军,这“野战善守第一”的名声,倒也不是真的缺少主动攻击性,而是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所面对都是占据优势的敌人。

  因此,也习惯了在坚阵和简易工事的支撑下,以轮替的守势消磨挫尽敌方的锐气和改变力量对比之后,对三鼓而衰的敌军发起反攻,以较少较少代价攫取最终胜利,的典型防守反击战术。

  而少数我军占有局部优势的战惩格局,也几乎都是以严密而整然的火力推进之下,以敌方迅速滚雪球式的崩溃或是逃散为基本收场。

  而在另一个方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源源不断的粮草物资,甲械人员;通过海路抵达淮河入海口,又转道泗州境内而征用当地民力,陆续输送到宿州的蕲县前沿。

  其中甚至还有好几批国朝制造的各色火器,包括粗大的双持手炮和一种加大口径而身管厚重的制式火铳。

  至少从表面上看,经过国朝这些年对于火器的投入和重视,产量和质量上都已经有所明显的提高了。

  但在一些关键具体细节对照上,还是过于简单粗放了,却是受制于加工工艺的不得其法和设计上的隐藏缺陷。

  但不管怎么说,国朝配属的东西逐步到位之后;虽然正任的主官还没有抵达,作为淮南行营的两只劲旅,但还是在身为别遣军副使的王贵要求下,开始就地着手与前军部,进行军令沟通、战时协同、调拨转运的各种操练与磨合了。

  因此,宿州境内正是一派人声鼎沸而军马嘶鸣,忙做了热火朝天的景象。

  而作为邻近的驻防地,在我的授意下也主动提供了相应的协助和便利,算是某种善缘和投入预期。

  毕竟,王贵所部还是从我这里分出去的,从军队结构、训练配备到后勤体系,都是与我淮东全套对接的。

  虽然,这次被分派到王贵麾下的将士,其实还是有所侧重和针对性的;

  比如,他们主要都是来自北方战场中收拢的国朝军马残余,同时又与南边牵扯和渊源较深,而并不怎么情愿在淮东当地落户,由此在怀东体系内亦是属于后进分子的少数存在。

 …

第八百零三十一章 云起

  淮河之上,鳞光千里而潮汛涌动之间。

  作为新任的河南别遣军的正使,兼殿前步军都虞侯,一身戎装而面颊消瘦的魏晨;

  也在枪戟林立旗牌招展的仪仗前导下,踩着摇椅晃舟楫并联而成的浮桥度过了淮河,而踏上了淮北的土地,。

  只是看河上那些打着紫红相间风雷旗号的零星船只,他的心情同样也是相当复杂而百味翻沉的,那是在淮河——泗水一带水面上活动的淮东水营人马。

  虽然已经交割了泗、宿两州的防务,

  只是相比北面和西面那些水营,所承担战斗和防务性质的任务,他们做的更多是巡警防盗,查禁走私(非淮东),以及在淮水上渔业捕捞的日常工作。

  因此在装备和人员上,都趋于陈旧和落后,只有传统的刀剑弓弩等冷兵器的配备,但在如今的淮水之上,还是属于不容小觑的一股力量了。

  因此,许多来自淮河上游富陵湖、破釜涧、泥墩湖、万家湖等水泽地,和淮安、宿迁一带的船只,都不得不在这里乖乖的接受,他们的登船检查和闻讯。

  才能安然进入淮河出海口附近的港市进行交易,完成内陆与外海之间互通有无的各种买卖。

  当然,在这个节骨眼上被买卖最多的,还是那些来自内地,满载了一船又一船形形色色的人口,主要都是青壮年的男女。

  他们就这么毫无遮掩和避人的,缓缓迎风行驶在河面上,前后首尾相连的放船而下。

  而当地淮河两岸的官军,却对此早已经是熟视无睹而习以为常了。这个现状,让他不免在心中又格外记上了一笔。

  由此看起来,起码在淮南行营与淮东镇之间,交接往来的默契和日常,已经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了。

  真是世事无常啊,多年之前他还是自己手下看好的一员偏师将领,但现在已经是足以和自己比肩的淮东制置使,兼六州镇抚使了。

  当初因为间接插手了天南之战背后的政治斗争,而用一只不受人重视和关注的龙州团左,保全了受到针对的颜公一门,而被召回中枢闲投冷置变相雪藏的整整一年时光。

  才因为朝廷重开北伐和幕府重新礼遇颜公一脉,这才得以解脱出来;成为了中路大军的神卫军统制,兼汝南讨击使,而那个罗藩子还不过是刚刚获得正式军序的模范新军第七将而已。

  然后数路并进摧枯拉朽的高歌猛进中,他却因为与前方某位帅臣不和,再加上别人需要他位置镀金的需要,被明升暗降的调回中枢的殿前军,而躲过了那场雪崩式的大败和相应的罪责。

  还得以变相升了一阶,却也因此低调做人深入简出的再次蛰伏起来;直到二次北伐再起,而另开一路偏师的需要,他才突然发力在诸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抢到了这个难得前线统军建功的机会。

  然而,现在的殿前军,也已非过去的殿前军了,在北伐当中损失了大量精干老练的兵卒之后,现在的殿前军中虽然训练和装备依旧首屈一指,但却充斥着大量没有见过血的生手。

  因此,他在战时能够依赖和指望的,反而还得是这三只在前线百战厮杀下来的本地军序了。

  而且说是比肩的等秩,然而他领下这个新设的河南别遣军,岂又是对方所拥有的军队、地盘和人口,可以比拟的。

  就连自己的这两州落脚之地和小半数部伍,都是从对方的治下给分出来的。因此,无论是处于旧日渊源还是现实考虑,他都有必要和这位淮镇之主,好好的打上一番交道了。

  只可惜,世上事情哪有这么简单呢。自己坐上这个位置的代价和交换条件,就未尝没有包括了,针对和抑制淮东方面的潜在要求了。

  这一恍惚之间,以副使王贵为首的一干将领,已经迎上了前来寒暄和招呼着。

  “还请使臣随我校阅三军如何……”

  王贵建议到

  “善也……”

  魏晨摆摆手道。

  随后他见到了旗帜招展枪剑如林的,阵列在原野之中的军马,却是不动声色的在心中微微一叹。

  看起来淮东方面,对这只新划分出来的别遣军,也是下了不少功夫的。或许看起来,还有支持副使王贵与自己一争长短,变相掌握这路兵马主动权的意味吧……

  陈二狗弯着一匹耷拉着耳朵的骡子,紧紧跟随在一名年长走医身后

  他最终还是因为身体偏瘦小的缘故,没能如愿以偿的如同便宜老爹般,成为正规行伍的一员。

  倒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衙门招募了他,勉强有了一份吃官粮的机会了,但是他想要留下来话,还得熬过这个考验和表现的三个月到半年的实习期才行。

  因此,他现在的身份乃是淮东特色走医的喧班。

  一只半大骡子,背着两个箱子就是他们全部的行头。一个箱子装的是刀摄棉纱等简单的看诊器械,另一个箱子里则是一些诸如剑南白药、万金油、行军散、跌打膏、拔毒贴等通用成药和万应方剂。

  与那些在城邑里坐镇,或是随供销社流动在市镇里看诊的那些,专门学堂里教导出来的医士不同。

  这些条件简陋的走医,主要是早期速成教育出来的战地救护人员,在没有战斗的平时日常,则转为为地方服务的流动或是常驻人员,主要用来保持和培养相应病例的经验和处理能力。

  后来又扩大为乡里一些粗通文字的青年男女,被挑淹举荐出来接受集体的短期培训,获得一些基本常识和处置手段,作为最基层卫生保健的需要。

  因此,大多数只是略懂医理,掌握有一些卫生知识,可以根据配属的药物和器械,按部就班的治疗一些诸如头疼脑热或是跌打损伤的常见病,乃至部分人还能为产妇接生,主要任务是宣传和推广卫生防疫、降低婴儿死亡率和根除一些传染疾病。

  如果遇到一些比较严重的病症,则可以及时给出相应的建议,送到就近城邑和市镇里的正规医馆去处置,而不至于一拖再拖成严重的后果。

  而在或长或短的驻留期间,他们没固定薪金,许多人同样也要赤脚荷锄扶犁,参与到耕地种田的生产活动中。

  因此,到了具体的地方之后,虽然谈不上敲锣打鼓的欢天喜地,那些乡民和庄户也是相当热情的从各处冒出来,争抢着将他们迎了进去,安置在条件最好的祠庙里。

  然后,远近居民得到消息的,都纷纷暂时放下手中的活计,而将家里的病人送过来看诊,顿时将这处落脚处围了个水泄不通。

  连带陈二狗也在各种尊敬和讨好的眼神表情中,负责打下手和使唤人忙了个脚不着地。

  作为庄户人家的常见病症,无非就是生产劳作之中的磕磕碰碰和扭伤劳损,还有就是顶着风吹日晒雨淋常年下田造成的风热疹湿之类的皮肤餐关节炎。

  真正的小病小痛平时忍一忍也就过去了,剩下的毛病靠携带的大多数药膏方剂,就可以有所缓解和疗效,哪怕给点治标不治本的安慰剂,也能凑合着对付过去。

  因此,真正需要向县上乡里送医的棘手病症反而不多,关键上还是通过诊疗过程当中的医嘱,将一些卫生防疫的常识和注意事项,给有效宣传贯彻出去,达到逐渐移风易俗的效果。

  然后等到了中午饭点时分,他们吃的是各家凑出来的饮食。

  一叠子大小不均的饼子,两个鸡卵子,一把大葱和自腌的盐菜,还有一小碟油煎过的豆腐渣。

  忙碌了大半天之后,两人吃起来格外的香,几乎是把肚子撑得饱饱的。而陈二狗则接着饭后消食的机会,乘机在这处庄子里转了好几圈。

  这是一处典型移民和土户混杂的村邑,只是在淮东政权的强势之下,他们都被打散重新捏合在了一起,重新安置在了这里。

  因此,里面相当部分村舍建筑都是新成色的,老人很少而年轻男女居多,孩童也多是三五岁以下的幼龄,显然都是在落户之后出生的占绝大多数。

  而这样的田庄在这一带满地都是,所有的田亩主要被一分为二;一部分是村民自种粮食的口份田;一部分是以十数家到数十家为单位的村民小组,所耕作的专门用来中油菜、大豆、落花生、棉花等经济作物的共田。

  这样口分田的收成只要交一半,而共田里的产出则由官府专门统一购销,然后以工分积累的形式再返回到庄子里,变成流动供销社里可以购买的各种生活日用之物。

  因此,陈二狗还有一个任务,就是把沿途所见所闻的一些情况记下来,

  比如在与这些乡人的闲聊攀谈中,留心一些庄子聚落里的田亩成色和牲口数量的多寡,条件最差的人家有那些,最好的人家又是哪个;这些最底层人家,相应家中的成员和年纪,具体的收成和劳役情况,对于官府征派的态度和心情;等看起来毫无意义的琐碎事情。

  然后,在一些特制的表章上做好记号,然后回去要统一上交的。

 …

第八百零三十二章 云起2

  郓州,雷泽县,五丈河下游,

  一群灰色袍服的军人,正在狂奔疾走当中,他们的甲衣上已经满是血污和尘垢,许多人直接甚至甩拖掉了锁子背心和镶铁护胸,帽盔也丢的七七八八。

  而在他们身后裹卷而起的尘埃,就像是数条紧咬不放的狼烟,顷刻间就淹没了那些零星掉队的身影。

  “快……快,……”

  “跟上了……”

  他们溃而不散的奔逃途中,终于出现了一个地平线上的凸起。

  其实,这是段干枯的河床与河岸构成的低矮落差斜面而已,但对于这只队伍来说,却是不啻于天然的防阵了。

  在一片急促的喇叭和口令声中,那些铳兵鼓足余勇而奋起最后一点气力来,丢下除了火铳子药外多余的累赘和杂物,抬脚向上坡攀爬而去。

  上坡立阵,而一直留有一点余力的白兵们。则义无反顾的返身杀向来敌,以汹涌之势霎那间就淹没在了敌阵的优势数量之中,然后敌阵的锋头也因此短短的被阻挡了一下。

  然后,随着山坡上仓促完成列阵的铳队,吹响了反击的喇叭声,排射的烟尘霎那间堆簇成了一代雾墙,然后铅子构成的弹雨才扫击在敌阵之中,霎那间惨叫和血光迸射着,掀翻贯穿了许多身体和甲衣,又将敌势高歌猛进却因为上坡而减速的前排,给拍打的七零八落不成阵型。

  当坡上的铳队打完数轮之后,铳刺在铳口下插上刺刀,而装上最后一发弹药,居高临下的对着陷入混乱和犹豫彷徨的优势敌阵反冲而去……

  而敌方援应的一小只马队,也勇敢的冲上前来,试图阻挡和截断这股滚雪球一般的冲阵之势,然后为时已晚了。

  虽然从马上投掷的梭镖反光,像道道闪电般劈开空气,落在铳队的中部和后列当中,霎那间稀稀疏疏的倒下了一些身影,

  但是剩下的铳列却是丝毫不为所动,哪怕脸上身上都已经溅上同袍的血,也没有人停下片刻的脚步,他们经忘情的投入到反攻的炽烈激情当中去了。

  仅仅这么一个呼吸间身先士卒的排头老兵,就已经撞上了这些横错过来的敌骑,不慌不忙在哨声中扣下击锤;灼热的日光下成排穿刺来的矛刃和抵近无比的迸射,当即让数十名避让不及的北国骑兵,连人带马都炸开了数团血花。

  他们的头颅、脖子和马衣,全被生生贯穿,大股大股的喷着血和破碎的脏器,连倒伏在地都不可能了,完全被抵近的铳刺合力倒推着移了一截后,才翻滚落地;垂死的马匹挥动着头颅与脖子,踢着蹶子,最终被队形错落的铳兵们践踏而过。

  其余的骑兵见势不妙,急忙放缓速度,而胯下的战马看到这群急速逼来的刺林之墙,更是肝胆俱碎,纷纷驮着主人回走。

  这时候,前阵应敌的白兵们,居然还有小半数幸存了下来;因为及时闻号低伏下了身体,用第我的尸韩自己盖住,而得以幸免下来。

  添为右护军暂编第八营正将的宋公明,也重重吁了一口气,撕心裂肺的咳嗽着吐出一口浓稠的血痰,拄着宝剑一屁股坐在地上,慢慢的扯开自己被血垢粘连的战袍。

  毕竟他已经中了两箭,虽然因为配备军官的新式帛甲的防护,没能被射穿内衬的甲片,但是北军步弩专用的重箭,还是在他胸肋下留下不小的淤肿和内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