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5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才稍微有些许人烟和生活气息。

    就在颍州州治永乐城,接受当地捕盗大使翟汝文的工作汇报时,

    我再度得到来自河北那边一个战争预警的消息,平卢道的北朝残军以平卢四镇节度使韩仲彦的名义,对占据河北的权大都督张邦昌部再次开战了;

    并且将张邦昌所部打的节节败退,转眼之间就丢掉大片土地,截至消息送出来的两天前,已经沦陷了北部延边的两个州约十几个县的地盘了。想必过不了多久,来自张邦昌方面求援的使节,就会马上跑过来乞师的。

    不过这样的话,对我在河北的征拓和经营,也是一件潜在大好事,起码后续的运河漕渠疏通工程,短期内再没有什么像样的敌对势力来骚扰和破坏了。

    而光靠地方上那些游走聚散不定,像流民多过像盗匪的所谓义军之流,只要河北本地武装驻屯的建生军和巡护队的力量,就足以吊打和驱逐他们了。

    而且,以这位张邦昌大都督一贯的尿性和了解,他在军略和治民上虽然干的不怎么样,但是在基本的御下手段和抓住军队上,却是很有一套;同时也尤为善于搜刮和聚敛,尤其是对那些在他治下的豪强大户而言,那简直被折腾的********的;

    而在另一方面,他也很会收编、拉拢和吞并那些地方武装,而且号称是貔貅的性子,如何武装势力到了他手中都是几乎有进无出的别想再逃脱了;在通常情况下,这些义军乡勇土团的头目,会被他用荣华富贵醇酒美人给稳住,然后逐一的架空和收拾掉。

    而余下的部众则是择选合用的精壮,厚饷以恩结人心再充入己部,余下的老弱和桀骜之辈,则被打散处理掉;其中相当部分都被给当作奴工和苦力卖到了淮地来,在各处矿山石坑盐场里,承当最少十年到二十年为期编管苦役,才能够有机会脱身。

    所以,在他占据河北事实割据的这些年间,虽然屡败屡战而败多胜少,但是却始终维持了足够的实力基本盘,并且在比自己善战的敌人面前屡挫屡复,总能够规复力量而卷土重来;最终依靠拼实力的消耗把对手拖垮挤走,最终以另一种曲线救国的行事,扩大自己的地盘和势力,这也算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本事了。

    所以,在没有其他更多选择面前,我也只能捏鼻子维持下来,这种经常给对方相互挖坑的友邻和潜在盟助关系了。

    当然了,因为对方这种总也踩不死的小强作风,我倒也不急着作出反应和对策,让河北方面多观望一阵再伺机入场比较好。
………………………………

第1156章 潮新20

    从上城的首山宫回到自己府邸之后,刚刚换过戎服的大将军孙静邦,顿时已经为闻讯而来的亲信和各色关系人等,所包围了起来。作为国朝屈指可数被授以开府仪同三司而自置属僚的顶级重臣,他麾下供养了数量不菲各色人等。

    因此,在他们的有意无意的推动之下,官拜抚军大将军,长期执掌总纲参事府的孙静邦,自然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见地。

    作为国朝屈指可数的实职大将军,他虽然已经将近五十岁而须发开始斑白了,但是依旧想的身体健硕而精神充沛,每日食饭三斗,啖肉五斤,饮酒一廨,然后打拳翘关(举重)各半个时辰,还能隔三差五的御女若干。

    可谓是生命在于运动的一个杰出典范。

    他算是前代幕府当主在晚年提拔起来的少壮派,早年创下不少威名赫赫的功劳和事迹,则主要集中在南方的岭外或是海外之地,堪称是为国东征西讨而在外域灭国破城无算的一代新锐将帅;

    直到前代大府身体不虞,才将他从西天竺之地招还回来坐镇总纲参事府,又妻以公室女而视同襟翼,亦是作为留给下一代的班底和辅佐人才。

    然而,这番原本万无一失的资历,却是因为后来围绕在监国身边的老臣派与新晋派的政治斗争,而无形间让他的身份和立场变得尴尬起来。

    因此,他才在原本北人党那些暮气渐深的资深元老们,已经越来越不合实质执领国政权柄的,当代监国心意和态度的情况下,带领北人党中尚有锐气的新晋和少壮派成员,毅然在朝堂上与北人党中其他三大支柱公然决裂,而出成为所谓的新北(人)党。

    因为长期对抗和暗中擎制的缘故,自从监国全面当权之后,那些老北人党可以说是已经彻底式微了;留下的各种资源和政治遗产,也都被他所领导的新北党所接受和吸纳。

    可以说,除了远在岭内而影响力有限鞭长莫及的五路总管宁冲玄之外,当朝新北党人之中已经是他私下可以一言而决和主导的大好局面了。

    只是,随后的几年光景当中,他的运气和境遇就有些未能尽如人意了。

    原本负责接替他位置的枢密副使刘绍能,至今还呆在荆襄一代负责善后事宜;而原本要入朝主持枢密院的宁冲玄,也被留守在了陪都江宁;原本南下平叛名为他副手的王端臣,也在广府收复之后就被留下部队,而迅速只身打发回原任地方去坐镇了。

    可以说北地那些实权的坑里依旧被占据的满满地,根本没有适合他插手或者说施展抱负的位置。而起额,从另一个方面说,

    虽然如今他,依旧拥有节制北地诸位帅臣的名分和总管头衔,但因为受到到原本北人党背景的牵连,他也最缺乏的无疑是参与两次北伐的资历和人望,而不得不和那位长期执领东南行司的宁总管一样,呆在后方的大本营里担待起襄赞军国事的“重任”;

    至少在初次北伐崩溃之时,那位军望资重的宁总管还被临危受命指派出去,于江北当代起收拾残局的关键重任,然而到他这里,甚至就连后来历次的江南定乱的功劳都没有自己的份;

    唯有在畿内大乱为叛党所窃据的时候,身处后方的他拒不接受那些叛党的拉拢,而带着亲信出奔进入东江道,然后再后续的平叛当中,以自己的威望和号召力,在东三道地方相应来自岭内的勤王大军,进而瓦解了畿内叛军及其附从势力的斗志和信念。

    这才赶上了定难克乱之功的最后一点尾巴和风潮,算是在监国那儿得到了进一步的认可;因此,他其实很希望能够有所机会脱出总纲参事府的局限,在北地证明自己尚未老矣而铁甲依旧的勃勃雄心。

    要知道大梁的总纲参事府乃是自故大唐一脉相承的体制,虽然没有前朝那种与枢密院并称“府院”的专重权柄;但也是为军国筹谋计而制定战略方向的重要部门,地位清贵犹在操作实务的兵部之上。

    更别说依照早年沿袭的制度,但凡是下层行伍出身的领兵官,须得到武学再修和进研之后,再到参事府堪磨上或长或短的资历,以培养战略眼光和格局,才有可能得以外放为独当一面的一方守臣或是独掌专征的一军之主。

    因此,身为与正副枢密使,知事们,比肩同位的参事府总章和佐贰官们,很容易籍此培养起广泛的人脉,也是国朝异论相搅制度下制衡枢密院、兵部滥权的一个关键;

    但是国朝两次北伐大业的过程,却是严重冲击和破坏了这种沿袭日久的惯例和传统;无数年轻新晋的将帅因此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又因为种种功勋和战绩,而被战时大本营和江宁行在就地破格简拔起来;

    因此,相比本身职权就被并入大本营的枢密使们,他所负责这个总纲参事府总章的地位和职分,就变得有些微妙和尴尬起来了;既无经略实务的事权,也干涉不到正常的人事迁转,更不掌钱粮转运支给的要害,

    真的就只剩下襄赞辅佐的建议之权,还有就是根据上意和决定,制定相应的对敌方略和战局部署而已了。如果不是监国为了权衡内部,而将他列为战时大本营的一员,他甚至连参与最高层军国决策的资格都没有了。

    好在,如今北伐造就的新兴军功勋贵的大山头之中,尚有被称为海外驻屯军系的势力,算是不乏他的渊源和故旧所在,也有人暗中表态愿意接受和欢迎他的领导。

    除此之外此外,还有出身畿内背景的京军系,聚拢在王端臣麾下的荆湖系,存在感较小一些的蜀军系,以及在外独树一帜的淮东系,这几个较大的山头和实力背景,就不是那么好折服和支派了。

    尤其是那个被私下讨论的最多,非议也是最多的淮镇。

    至于有人一直鼓吹那位罗藩子只是运气好,善于捡便宜之类的说辞,他只能是嗤之以鼻,战阵之上生死离分最是公平无他,虽然有所运气和概率之说;但是能够捡得了一时便宜,却不代表就能够捡的了一世的便宜。

    那位能够从带私兵助战的流外团练官,一步步的走到现今方镇一方的地步,当然自有其独到之处,而不是所谓的总是运气很好,总是能够捡到别人的便宜的缘故;事实上,在国朝高层之中隐约有另一个说法流传,

    就是这位早年曾经远赴北地的时候,意外寻获了国朝先祖梁公所流下来的密藏,而多少得到被称为“梁公天书”七卷当中,关于兵法韬略的部分内容和心得,这才像是变了个人一般,回到广府后开始发迹而扶摇直上云霄。

    因此,这次大府明着他屈尊亲自领兵北上送婚,就是一个改变这种局面尤为重要的契机,只要有一批班底和相应的军势,他并不缺乏信心,让自己这个大将军和都总管名衔,变得真正实至名归。

    他此次行事的底气和凭仗自然不是空穴来风的,只要国朝下定了决心而推动以大势使然,就连昔日威名赫赫几代人,坐拥重兵数十万的东南行司,在国朝的一声令下也是说消亡就消亡了,难道区区一个立足不过十年的淮镇,就想因此能够置身事外呢;

    淮镇有精兵强将也有土地产出和资源,更海路枢纽之要和得天独厚的商业利益,借机为国分担一下也是正常的事情。

    此外,还有就是这次国朝当中政治资源和权力斗争上的需要,

    无论怎么说,在二次北伐之后造就了一大批军功新贵里,那位淮镇之主无疑是获益最多,也是最为众矢之的的那个焦点。

    毕竟北地五留后的名头固然好听,别人的镇防之地都是师老疲弊,而地方残破民生凋敝,就算是就是起来也是颇为困难;反倒是淮镇治下多年远离战火,就算响应国朝征发也是出境作战的居多,故而一贯休养生息的不错。

    因此,就算是那些新旧出炉的军功新贵当中,因为在历来国朝资源投入和重视程度上的竞争,由此结下仇怨或是干脆就此看他不顺眼的也是大有人在。

    而且在很多人看来,北朝鼎覆而天下既定,就剩下一些后续收尾的残余战事;那位罗藩子在大府面前的重要性和价值已经逐步消退,再能打也逃不过一个功高震主的下场。

    所以这些年下来,自然会生出各种觊觎和轻慢的心态来,而开始采取各种试探底线和态度的小手段。

    另外据他所知,对于某些人而言,这次赐婚也是一个重要抉择的关键:

    如果对方愿意知趣的交出权利回到朝堂中枢,备用权势富贵荣养起来,那就是最好的结果,

    如果不愿意回来,那就是渐行渐远需要采取直接打压和斗争策略的时候了。大府再怎么优容和信任之,也未必容得下一个一而再,再而三让事情拖出自己掌握的臣下。

    而以国朝立国上百年的,并不乏炮制和收拾权臣,或是尾大不掉藩镇的手段和方案。有时候是简单的一封诏书,有时是送到面前的一杯毒酒,或是亲近人士的一把短匕,或是来自部下的反攻倒算……

    这时候,就需要有一位足够分量和强势的人物,坐镇北地而整合局势和果断权宜的善后处置。

    但是无论如何眼下的第一要务,就是籍此送婚之际在北地站稳脚跟再说了。
………………………………

第1157章 沧澜

    车船队南下出了颍州就正式进入淮水流域了。

    沿着更加宽阔的淮水顺流而下,可以看到南岸出现的显著变化,作为新近淮镇扩张的屯垦区之一,在淮南隶属于光州和寿州之间,一些地势较高的河岸地上,已经是被掩映在作物团簇的葱绿苍茫当中了。

    隐隐有炮声响起,那是新近加入负责开道的特制水轮炮船,在向着岸边淮军所建立的屯围和军事据点,一一的致礼和发信。

    虽然在预期当中两洋水师的蒸汽战舰,因为海况等诸多因素,暂时要是遥遥无期的事情,但是作为前期试水和拓展运用,而行驶在相对平稳江河中中的内河蒸汽车船,却是得以相当蓬勃发展起来。

    这种专门在淮水到济水之间,方便通行使用的水轮炮船,就是其中之一的典型代表

    在这种专门设计过配重的水轮车船上,原本居于前端的动力轮舱被移到了中部,而用来载货和运客的空间,也被分摊到了两头;而在第一层的外沿甲板上安置上六到八个,可以人力绞盘旋转的木铁结构,半环形护板的固定炮位;

    里面可以根据通用的架位,使用从转*铳、机关排铳到散射小炮,四寸长炮、六寸短炮在内的重火力。此外还在中线和二层露天甲板上,设置若干个人力的弹射器,以投掷大型的爆弹或是火雷弹,或是干脆架设上飞火雷(黑尔火箭),以达到加强火力的需要。

    因为设计上格外减重和更加利于航行的缘故;因此,可以以比通常的蒸汽水轮车船,更快的速度进行巡航和游曳,或是追捕和打击那些往来、流窜于淮水之间的走私贩子或是水匪流盗什么的。

    虽然是专门火力投射的炮船设计,通常情况下,既可以可以做水上的打击作战,也可用来对于岸上的火力打击和遮断;但在需要的时候,也可以拖挂四五艘专门设计过的河船,以及满载的兵员和物资,充作的临时的运力以较慢的速度进行水上巡航。

    相对于外海以胶东半岛为分野的南北两洋水师,内陆当中也有北线以济水——黄河沿岸为活动范围的五营郓州水军;和南线以淮水支系到出海口为巡防区域的四营泗州水军,的南北两大配属。

    而这些炮船就归属在原本泗州水军的序列当中,按照三三之制的小队、中队、大队,与其他运兵和装载辎重的车船、河船一起,编做东西两支内河炮船大队,总计大小炮船十八艘,又四十六艘其他用途的新旧水轮车船,连同水夫船工,配属的战兵和杂作在内各色编制人等两千八百一十九名。

    平时负责打击水上不法勾当,兼带保护淮镇在淮水上下游之间的航运贸易;必要的时候也担负着对淮水进行封锁和阻滞对岸敌势的关键性任务。

    毕竟,虽然国朝分设的各路留守已经占据了中原大部地区。但是因为各军兵力短缺和地方驻防力量空虚的缘故,相互之间的控制范围和地盘,还是有着相当程度控制力和影响力都延伸不到的空隙。

    因此,长期属于三不管而处于自生自灭的混乱地区,也滋生了大量走投无路的匪类和流寇之属,还有各种伺机兼职匪类,而介于黑白之间的乡勇和土团势力,如果没有一点凭仗和实力的人,还真别想安然行走在期间。

    故而,沿着南北之间几条运河故道行进,反而成为相对安全而便利的通行手段和路线了,尤其是在这条直通内陆山南荆湖诸道的淮水,有了泗州水军的沿途巡航护卫和定期清理,无论是南下襄樊之地,还是北上商洛之要,都已经变成相当程度上的坦途了。

    虽然北地一片残破且穷困潦倒,但是历代沿袭下来最基本的土地矿产资源就在那里;除了淮镇所垄断和把持的灰色应声之外,海外那些形形色色背景下喜欢逐利的商人,还是能够从当地发掘出不少商机和利益来的。

    因此在这个时节里,我的车船队巡游在淮河水面上,时不时还可以频繁遭遇到形形色色的往来穿梭商船,或是停泊驻留在近岸水域的大小渔船之类。

    当然了,任何外来的人和势力、团体,想要在这段水域内讨营生,就必须淮地运司衙门下属的登籍,和缴纳一笔数额不等,获得准入的资格之后,才可以毫无妨碍的通行往来其中。

    如果想要距离更远的溯游而上到位于南阳盆地的邓州、均州、金州一带去,就需要缴纳上一笔通行维护费,才能获得与水军炮船护卫下的淮镇船团,同行和跟随其后的资格。

    不过,因为这些年偏重于外海两洋水师建设的缘故,再加上一直偏注重北线战备投入的缘故,相比一直以辅助北线防御和西向出境作战为目的郓州水军,目前基本齐装满员和比率较高的新船率;

    泗州水军最初成立的目的是为了在淮河大水之后的赈灾和镇压地方的需要,在人员和装备投入上都属于颇为靠后的序列;

    因此发展到现今,这些炮船的蒸汽动力改装率只完成了一半,而且使用的都是正规军淘汰下来的旧货,相当部分炮船上的炮位并没有配全,而是用一些旧式转*铳或是军中已经淘汰的斤重小炮在凑数。

    不过就算是这样,加上船上士兵配备的其他火器,也足以吊打和压制淮水沿岸那些层出不穷多如牛毛,往往撑着一条小划子就敢出来抢劫和搏命的水匪乱盗们。

    因此这些年虽然没有什么大的名气,但往往长途出行一次,就可以取得击沉贼船数十上百,俘获同样数目而挂在船尾满载俘虏而归的“战绩”来。

    这次派出来为我的船队护航,算是其中齐装满员状况最好四艘,前后各二的威风凛凛巡曳在淮河之上,饶是很有些威慑力和存在感。

    不过,这种状况随着我这次巡游完成之后,将会有所变化了;

    因为待到沿着淮水重新回到徐州境内之后,我同行这些完成初步适航的新造车船当中,将会有很大一部分都归列到泗州水军当中去;并且优先获得大量新装备和人员,来补足和扩充建制至六个营,以加强淮镇在淮河以南的水面力量。

    理由和原因无他,只是为了日后前往江宁迎亲和接婚的沿途安全万无一失而已。

    。。。。。。。。。。。。。。。。

    而在江宁内城的石头城所在,虽然因为行驾的离开而萧疏冷清了许久,却又因为另一个即将临近的重大日子而重新热闹起来。

    一时之间,只见的这些宫室之间,已经是络绎不绝的往来如织,一片忙碌筹备的气氛了。

    虽然尚有一些时间,才到了真正的亲迎和成礼之日,但是作为取代广府而举办大礼的陪都,这还是不免要郑重其事的进行早早的准备和筹划。

    这桩婚事可以说是在国朝的可以宣传和广而告之之下,变得人人皆知而众所瞩目的一桩盛事了。

    其在岭内岭外各道受到关注的程度,甚至都压倒官军兵临天南城下,而包围了叛党窃据的******的捷报;或又是北地的帝国余孽在河东立国成制,或又是降而复叛的西军在关内攻城略地的消息

    身为枢密副使兼五路行司总管、陪都江宁留守使的宁冲玄,也不免站在城头上感叹着。因为他以观礼大使的身份和头衔,也接到了督办婚仪场所物用,以及清靖地方的一系列后续任务。

    而代表男方长辈行聘受礼的是已经退养多年的国朝宿老颜公,作为南方女傧相和赞者之首的是他的夫人陈蕙仙,送嫁副使兼宣赞官的是已经官至天章阁大学士、监学正大祭酒的前京大杜次座,

    这次朝廷选择和安排的参与者,几乎都是与之关系亲近或是有所渊源的人等,显然是经过了精心的考量和打算过的。

    更别说,为了这次婚事除了他这位枢密副使兼封疆重臣之外,可是直接动用和出面了至少一位当朝宰辅(郑二官),还有一位参事府总章(孙静邦),可谓是恩遇隆重的宠遇了,

    只是,他心中不知道为什么还是有些微微的不踏实,却是不知道什么情由和来历。难道自己还有什么地方被疏漏了么。

    随着他以防万一的想法和立即付诸行动的决定,江宁府及其附近的地面上再次变得纷乱嘈杂起来。
………………………………

第1158章 沧澜2

    我目送着成群结队开始进入淮南运河(即邗沟、又称山阳渎)北端的水轮车船和炮船编队;

    从这里的楚州(今江苏淮安)的山阳湾,沿着沙河故道西南下五十九里,就是淮南道最大的水系,被称为白水塘(今洪泽湖流域)的水面了。

    泗州水军的大部分力量将在这里待机和建立驻泊点,同时在当地淮军沿线据点和粮台所的配合下,巡游和清理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甘罗城)磨盘口到洪泽镇,再到龟山镇(今江苏盱眙东北)之间的水道和流域周边,为我不久之后南下迎亲的需要做好前期准备。

    不然,等到将来迎亲的半路上,冷不防跳出什么不知死活或是没眼力的,阿猫阿狗或是其他什么毛贼来恶心人,那就未免有些丢人现眼了。

    毕竟,如今淮镇在淮南道的地面上,也就只有刘延庆的一个军,外加上建生军沿途建立的几十处,招徕和编管流民组成的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