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5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只要他坚持的时间一长,无论是西军还是淮军,都将被拖进这场慢慢无期的对战和消耗当中去,而令他有了更多破局的机会和可能性。
抱着这种复杂而煎迫的心情,他们终于走出铁刹关内的漫漫王屋群山,而重新来到了相对宽敞而平坦的绛州/曲沃盆地上;由此一路不停的沿着汾水直驱临汾、洪洞、赵城、霍邑,简单搜括地方得钱粮并甲兵数千后,又过灵石、会丘、孝义、平遥诸邑,复得许多骡马牛畜并夫役驱使军前。
这才在混乱无比的淮军出没消息和满地真假难辨传言当中,抵达了太原府尚在地方控制当中的祁县,也获得了临敌的第一手消息。
然后,又穿过了同样混乱而失控的文水、清远、交城,抵达蒙山北侧汾水上游的最终目的地。
虽然四野里不乏战火肆虐的痕迹。但在远处巍峨耸立的太原府阳曲城头上,依旧飘扬这是北汉朝廷的金乌踏日旗帜,这不由令张德坤在内诸多一路紧赶慢赶,损失了不少辎重和骡马的河东将士们,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只是,当他们在骑兵们构成的先头引领下,带着满肚子的思乡之情和各种想念,迫不及待的奔赴到城下的时候,迎来的不是城上某种欢呼雀跃和迫不及待打开城门的举动,而是大片哗然叫喊声浪。
然后在片刻不明所以的错愕和停止之后,从城西、城东同时卷荡而起的大片烟尘,还有如同浪涌徐进而蹄踏奔滚如潮的震感,霎那间就刺破和冲散了这些刚刚回到家门外河东将士,难以抑制的欣喜与雀跃之情。
而在两大片风烟尘滚之间,居中高举的马蹄印风雷旗赫然猎猎在目风中。
“淮骑。。”
“是淮寇的骑兵。。”
“就地备战应敌。。”
“丢下所有负重,火速向城墙靠拢。。”
随着这声凄厉的叫喊声引发的连锁反应,整个因为急速行进而有些散乱的军势,像是炸了窝一般的鼎沸开来。
而最先抵达城下的数百河东骑兵,也颇为英勇的转身分兵城两支,迎头对撞上东西交击而来的大队淮军骑兵。就在一个短促叫喊和怒吼的照面之后,就彻底消失不见了。
而远出的天际上,一只规模更为庞大的步行军阵,在无数甲光粼粼的踊动之间,簇拥着并行的车炮缓缓推进过来。
。。。。。
而在潼关城中,则是一片紧急纷乱的气氛。
“数万河东军擅自退出了陕州?”
“派在军中联络的观风使和将虞侯,都没有发出任何消息么”
“顺义王哪里也没有任何解释和交代么。。”
“唯恐河东局势有变。。”
“北凉王世子徐天狼,并大将军燕文鸾,已陕地亲率龙骑军前往应对了。。”
“另有北凉副率使袁左宗、左牙前将齐当国,射声将军姚健,分领姑臧军和天水官健、雍城义从,约五万自关内赶来接应。。”
“还请君上放心一二。。”
………………………………
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卷荡8
当我的本阵和辎重车马,穿过重重险峻的太行群山和崎岖山间峡道,出现在平地之上的时候,就得到了上党台地北部最后一座抵抗的城池,泌州首府泌阳城(今山西唐河)也宣告落城的消息。
自此河东内线的上党四州既下,河东之地的侧腹就毫无险阻可言,而河东前往关内的通路也对我们敞开了门户,而随时可以将其截断掉。
相对于号称“八百里秦川沃土”“帝王基业”的关内道,或又是中州第一胜要的河南都畿道,或又是中原富有其半的河北道,史称“表里山河”“千里纵横”的河东道(今山西省大部和河北省西北部),其实大多数的境域都是群山叠嶂的险峻所在;
因此,河东下辖的太原府和蒲、晋、绛、慈、隰、汾、沁、辽、岚、石、忻、代、云、朔、蔚、泽、潞,共十八处府州的绝大多数城邑和人口,被沿着蜿蜒的山脉褶皱和裂谷河流的走势,而高低落差的分割开来之后,又集中在了东部上党台地,以及西北向的太原府到西南向的河中府,在内的几大片盆地之间。
结果,一旦被突破了东面的太行、太岳、王屋的群山险要之后,这些分布在大小山间平原和盆地、河谷之间,诸多的大小城邑和领下之民,就是被顺着地理之势逐一鼓荡而下的基本结果了。
因此,仅仅在潞州首府长治停驻和修整了两天;当我的本阵再度发兵西北翻过河东腹地的太岳山脉,而进入三晋枢纽——汾州所在的晋中平原之后,北面正在负责攻略太原府的战役,也已经进入到了落幕的尾声了。
在河东路打击军军使兼第六军统制折可适,统合各路人马先攻后退的围点打援兼诱敌战术下;最终于被断断续续围困的太原城下,大破驰援回归而劳师疲敝的河东军数万;
其中临阵杀获各万余人,残余所部在前伪北汉国主张德坤的率领之下,已经竞相沿着汾水中游退往南方的临汾盆地了;
然后,丧失了斗志和抵抗意志的太原城自此无血而下。毕竟,还有什么能够比当着守军面前,亲眼见证援军和主力被击垮进和歼灭,更能够打击士气和摧毁抵抗意志的结果呢。
而这个时候来自西军不明数量的后援,才刚刚经由关内道北延州进入河东之地,与分头南下打前哨和抢先追击敌势的数路平卢、河北籍先兵,开始遭遇和接战起来。
。。。。。。。。。。。。
与此同时的汾水下游,
北凉王世子徐天狼,字风年,也在火速挥师北上的日夜兼程当中,大队龙骑军行进起来的烟尘,遮天蔽日的汇聚成一条首尾望不到边的长龙。
作为西北藩镇和将门世家当中举足轻重的一流门第,他的祖上曾为贺兰山左的瓜州赵氏的附庸和部将,后来得以在凉州以北自立门户而成为一方豪雄和将门世系,由此也与昔日的恩主和上家赵氏,维持了某种世世代代复杂难辨的渊源和纽带;
虽然他自小以纨绔形象著称于世,实则胸藏沟壑,腹有良谋。因此,在后来西北地方势力的倾轧与斗争当中,他既是为了自保也是韬光养晦,早年长期离家在外游历于中原,甚至一度隐姓埋名而待在洛都的市井当中,以结交各色三教九流为乐,很是体会了一番别样的生活风味与意趣,也结识下了好几位令人刻骨铭心的红颜知己和肝胆相照的友人。
直到后来洛都发生大变,而他也不得不逃出这片已经沦为人间地域和修罗场的死地;一路向西逃亡过了潼关而最后回到了家里,接过病重不起老父所交付的家族重任,并以联姻方式取得了逐渐疏离的故主赵氏援助,重新将北凉徐氏一族的声威重振起来,
然而,他此刻在意的却是另一件事情;因为,在他亲帅兵马前来之前,那位便宜姐夫兼做连襟,所亲自传下的话语却仿若还是还历历在耳的。
按照对方的言中之意,其实这种局面未尝不是天下兵马大元帅府和西宁朝廷,所直接或是间接推动和促成,乃至颇为所乐见其成的结果。
就像是历史上那位借势西进而创下一代基业的承光天子,甚多令人津津乐道的某种故事重演了一般的;
如今在西军的旗号之下虽然番号和军序众多,但也有亲疏远近的三六九等之别;而那些并非核心与立场倾向性有问题的杂流、外围力量,乃至被迫胁从西宁朝廷或是后来才降服的地方力量;将扮演的是为王前驱的垫脚石和先行铺路的角色。
在各种刻意营造出来的眼前利益和短期厉害所趋之下,不得不将部众、子弟大量滞留在南方不得归还,而将空虚之极的西北腹地和世代相传的基业,就此留给赵氏所主导的西宁朝廷及其亲近的实力派。而那些先期以备敌为名抽调退还北地的亲近势力与人马,则是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环和后手。
这样就算他们有所反悔和醒悟,想要及时抽身归还的话,在已经占据的地盘和财货对将士的吸引,还有当面南军和淮军的交错纠缠之下,也是骑虎难下之势已成了;就算是有人想要不顾一切抽身而退或是改弦更张,以督阵和严惩临阵脱逃为名已经占据好后方通路和胜要之地的亲信所部,将会成为他们不得不吞咽下去的哭过和梦魇。
然后一亦时机成熟,就可以效法唐高祖拒外敌而受内禅的故事,完成西唐退出短暂历史舞台的例行更替,便是一个掩有西北半壁天下为根本的新朝格局,
而徐氏北凉王这一脉,将成为为新朝定鼎之后休戚与共、世袭罔替的第一流外戚和世家门第,以开国六王之首的身份坐镇河东而经略两河。
因此,在尽力援救河东道的同时,也要注意保全实力和收拾地方人心。为将来长期驻守和经营下去早作打算才是。
然而,接下来令他大失所望的是,虽然传出多处与敌交锋的战果和讯息,但最后所获却都是平卢军或是河北兵、乃至河南梁军的旗号,而正儿八经淮军的影子都没有见到一个。说实话,他对于号称“满万不可敌”“野战善守第一”的淮军,也是闻名遐迩已久而颇有些期待玉较量之情。
然后有一个消息让他心中积累的不满和愤恨,顿然一下子被堆聚到了极点。
因为,就在他们这些援军抵达之前,河东军就已然从太原城下争相败退回来了;然后更加糟糕的是,就在他的先锋抵达临汾城之后,才发现当地的河东郡已经是群龙无首,而形同一盘散沙了。
因为早在他们得到援军要来的消息之前,身为河东之主的顺义王张德坤,就带着一只亲卫在外出巡视地形过程中,就此不知所踪而再也没有回来了。然后余下的部伍军心打乱而不知所措,待到西军到来之时已经是纷纷抢了府库和军资各自散走,继续留在地方上可谓是十不存二三,而且惶惶不可终日了。
直到数日之后,才有人在西面山区中得到了比较明确的消息。这位前北汉国主兼河东之主的一代枭雄人物,最后还是选择了顾全自己安危,而抛下大多数的军队和民众,仅仅带着少儿精锐的亲信,带着大批最值钱的细软,就此沿着河东西部的石州(今山西临汾)境内吕梁山脉之间的峡道,就此逃亡到关内的绥州方向去了。
而且直到数年之后,再次有人听到疑似是他的消息之时,却已经是在安西都护府的境内了。
(本章完)
………………………………
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卷荡9
徐州,彭城。
已经官拜十三路经略司左都判事的赵鼎府上,以内院佥事胡松年为首的一众官员,正在带着某种失落、叹息、失望、错愕、惊讶的复杂表情纷纷离开而去。
“大人。。又何至于如此呢。。”
作为赵鼎之长子,已经十七岁惯性过冠礼,而被留在身边佐理庶务的赵汾,小心翼翼的询声到。
“不过是求得稍加宽仁,不豫过多杀伤与屠戮而已。。”
“就算大人知有不妥,又何须下令决然谢绝门外,就此不再往来了呢。。”
“你能看的仅仅是这些表面的功夫么。”
头发已经有些灰白的赵鼎,有些不满意的看了眼自己的长子,沉声反问道。
“或者说,你真的觉得他们所言甚有道理?。。”
在他离家投奔淮镇之后第七个年头,才把家人给接到身边来;而这个儿子在乡下侍奉母亲呆的时间太久,已经有些失之近身的沽教了,也不免影响到了现在的格局和眼界了。
但不管再怎么失望也是他传世的骨血和后裔,有些东西还不是不得不与之挑明开来以免踏错的。
“有些东西形似正确或说颇得道理,但不代表就能合乎时宜而随便采用了。。”
“清理新服地方的豪强与大族,那是在位主君不可公然言说的既定之策。”
“不是靠一群人的上言和公议,就可以轻易扭转的影响的了。。”
“而对于淮镇上下军民百姓而言,能够少收纳一些旧日的残余与宗党。”
“也意味着日后的天下格局和仕途之任中,更少的分润与竞夺之选啊。”
“这就是眼下众所推动的基本大势,也是不容妨碍和阻却的进程。”
“他们这一时滥发的善心和怜悯,实际上于局势毫无补益,却是已经毁掉了自己的前程和出路了。”
“就算是日后都督府打下的疆土再大,也没有多少他们施展从容的机会了”
说道这里,赵鼎不由沉重的叹了口气。虽然在这些人当中,还有一些他曾经看好的人选和仕官种子,在这种形势下也不得不选择放弃,乃至与之撇清关系了。
“大人。。您是说”
赵汾不由霍然一惊,本能的顾盼左右抑声道
“就算是本家府上也无所避嫌么。”
然而,赵鼎冷冷的看着他却是叹息着久久没有说话。
“既然如此,您又何必将事情推到这一步呢。”
赵汾好容易才鼓起勇气劝说道,
“将此间情形通传出去,于大人的名声实在有损啊。。。”
“也会引人非议和传言纷纷的,”
“当然是身为属下的基本避嫌了。”
赵鼎叹气的声音更大了。
“上位者自有知情的渠道和处置的方略,”
“但身为一方判臣的我,也有非表明不可的立场和态度。”
“他们的聚众上书之举,已经公然捅到了我的面前。”
“正当被动身处其间的我,若还是犹疑不决无所表示而仍由行事的话。”
“岂不是又坐实了别人口中的首鼠、观望之实了。”
说道这里他眼神复杂的看了眼自己的儿子。
“就算是日后于你,也是有所妨碍的。。”
“况且,正因为我是身居其位的北人,又曾与地方关系匪浅,他们这才得以把事情推倒我这里来。”
“若是我再无表示的话,岂不是正遂了人家的阳谋了。”
“无论将来他们发生什么事情,旁人都会最先想到我的干系。这是于公心而论。。”
“如今,眼见得都督府称制北地已经是不可阻挡了,不免有人生出了各样心思和想头。”
“乃至为了更多晋身之途,不惜掀起党同伐异的风波和潮流。。”
“而于私而言,我一生所求的抱负和施展的大用之期,也就尽在眼前了。”
“相比之下,这些许名声的得失又算什么。”
“反过来说,这些人太拘于这一乡一里的小处和细节,就顿时失去了胸怀天下的大格局了。”
“在仕途之上也是难以走得远的。。”
说到这里,赵鼎再次总结道
“说千道万,你要明白如今赵氏的立身之基。。”
“靠的可不是这些应时而起,投身和攀附上来的乡党故旧。”
“而是在联校新学里所历年培植的,那些师生之谊和授业的渊薮啊。。”
“亦是你要多多请教、结交和往来之选。。”
。。。。。。。。。。
河东,汾水上游的西河县附近,厮杀如潮,喊声震天。
徐天狼也在不紧不慢的指挥着麾下龙骑军和白羽轻骑,仗着离合之兵杰出的机动游弋,将当面所遇到的敌人给穿插和包抄、分割开来。
在北凉健儿怒风狂澜般的冲击下,那些各色旗号敌军所仓促具列而成的阵列,就像是潮水演过的沙洲一样纷纷的消融和蹦解开来;只剩下一些残余的“顽石”,努力挥舞着各色兵器抱团在一起勉强负隅顽抗着。
但是徐天狼仍旧心中有些隐隐的不够踏实和不确定,
说实话,他已经见识过了这些部伍所配备的火器,面对密集的阵列或许还有些威力,但是对上驰骋如风的骑兵,就未免有些追之不及又很容易猝不及防,甚至还不如弓弩好用一些,
实在与久负盛名吊打半壁天下的火器之师相去甚远了;随即,他突然眯起了眼睛,火速收起了对对方的小瞧;
因为,他在那些溃退下去的敌势当中,见到了一整条骑兵组成的墙面。
没错,就是由许多并列的骑兵所构成的漫长墙面;虽然还只是分成很多段,以小跑的速度而缓缓向前推进这,但是那种整齐划一的森森肃杀和坡面而来的窒息感,就已经让人自由一种望而生畏的紧张和戒惧了
那些正在追砍得兴高采烈的西凉附从藩骑,几乎是毫不犹疑的纷纷一头撞上去,然后就在交集那一刻的嘶喊、怒吼、惨叫与沉闷的撞击、撕裂声中,绝大多数都变成穿在对方挺举并排旗枪和马矛上,参差不齐的血色装饰物;
只有少数运气好的骑手能够成功的撞进去,然后挤出些许缺口之后,随即就被后续递补的骑兵给弥合起来而踩踏过去。
而唯有随后而至的白羽轻骑,能够依靠灵活轻动的骑术及时在阵前转身过来,而迅速脱离即将与之的接触和冲撞;然后却又在骑墙突然连片冒出的烟火点点当中,像是风中凋落的叶子一般纷纷跌落下马来;
转眼间靠得近的那部分后队,就已经消失了大半数;而少数没有中弹却被缠拌住的白羽轻骑,则被那些敌墙毫不犹豫的撞翻,践踏过去而消失不见了。
“马上所发的火铳?”
徐天狼微微皱起眉眼儿。
“这是骑射战法的变体么”
他很快就看出某种端倪和判断来。这种横做数列的骑墙战法,虽然看起来推进的速度不能太快,甚至为了保持基本的阵列对齐,没法全力的冲刺和突击;但是也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而让在马背上发射的火铳,有了某种意义上的密集度和准头。
当然,在他手中仍有足够的预备队,作为北凉王的亲卫和核心精锐力量的大雪营,就是取自所谓前朝卢纶《塞下曲》“大雪满弓刀,单于夜遁逃”的典故,曾经在贺兰山口创造了以八百大破上万人的战绩;
另有他效法三国时“当避白马”的典故,选延边藩部子弟伴从而号称八百白马义从,所组建起来的凤字营,在塞外诸侯当中可谓是闻风丧胆的存在。
又有来自脂虎、渭熊、龙象、左骑、右骑等,徐氏北凉镇根本五大军序的各自一营甲骑,这些披甲执锐的存在,已经足以用来改变战局或是挽回不利的趋向。
对他而言,这种让骑兵效法步队集群的马上列阵的墙式战法,显然是已经偏离了离合之兵进退自如的初衷,而走入了某种不伦不类的邪道了,直接就用更加强大的甲骑冲锋来打破它好了。
“谁愿为我破敌当先?”
污拉的《草在拜占庭》。。不是《鹰扬拜占庭》终于完结了,据说下一本是残唐,真是期待撞车的那一刻啊啊。
还有一个令人遗憾的消息,由于本书超过合同约定字数过多,虽然感谢编辑一再宽限时间,但还是不得不在十章以内尽快收尾了。
下本书的构架也已经基本完成了,就是在唐末农民起义军的浪潮中,以底层身份挣扎起伏到开创另一个新时代的故事。
(本章完)
………………………………
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卷荡10
纷乱一片的战场后列,无名的矮丘之上。
淮镇四骑(马军)都(监)之一的罗克敌,也在微微皱着眉头看着眼前的一幕,偶然还对着身边正在记录的虞侯交代着什么。
墙式冲锋的最大好处,就是在肩并肩马并马的情况下,基本可以不用顾虑来自身后和身边的威胁、杀伤,而只消全力对付面前冲击的敌人就好;这样完全可以省却掉大多数的防护和多余的装备投入,而变相抵消掉敌人作为传统骑兵,所擅长的大多数技艺和经验。
因为只要敌人没法冲破我方的队列,就根本没法依靠精湛而熟练的马上对战技艺,来形成近身杀伤的优势和上风;反而是被迫要在相对单调而呆板的正面冲击和突入当中,和你比拼运气和力量之类的粗浅因素。
这样只要马刀、火铳和旗枪三件套,搭配一块胸甲,甚至是一身过得去的军服,就可以满足基本的需要的。在装备成本和后勤维持上要简化得多。
因此,只要是各会起码的人都可以考虑一二,在兵源选择上也有更大的广泛和灵活性;虽然刚刚训练起来很有些繁琐和难度,但是一旦训练成型并且行程足够规模之后,为维持和使用成本也是相当具有性价比的。
只是,就像是某种生生相克一般的道理。这种原本对上北凉军的白羽轻骑和游射藩骑,几乎是无往不利的骑墙战法;在突然自溃乱轻骑中掩后杀出人马具甲的左骑、右骑为先手,数营重装骑兵的猛烈冲撞和抵击之下;顿时像是被重锤猛然挥击过一点的墙面一般,顿时在原本尚且维持的墙阵中出现了明显的裂纹,然后又变成了四分五裂被撕开来的突破口。
而被外力契入、突破之后散作无数段的骑兵阵列,就不再是完整的线状对敌墙面,而丧势了原本的最大优势和集群规模的加成,而不得不与马术和骑射明显更胜一筹的北凉骑兵,就此杂乱无章的混战成一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