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主宰江山-第3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六百八十七章 背叛阶级利益的皇帝

政治手腕、政治智慧都不是说增长就能增长的事儿,虽然经历的事情多了,会有经验化为能量,补充你的大脑。但陈鸣可能就属于先天政治能力比较低下的人之一。

如这样的人,那对于自己的施政就是比较谨慎的,陈鸣同时还很注重外界的评价。

“尊敬的陛下,栖霞山的那处庄园已经成为了在华欧洲人畅所欲言的一个讲台。每个人都能讲自己对中国的新奇认知讲述出来。比如俄罗斯的穆拉维约夫大使,还有之前的佩里埃先生,他们看到的都是陛下您至高无上的权利和统御国家一切的威严;而罗伯特、勃朗特和沃特森先生看到的就是您对于法律的尊重和认真……”罗东尼在两年前逐渐淡出了皇宫,他在栖霞山下购买了一处废弃的田庄,在田庄的基础上修筑起了罗氏庄园。很快的哪儿就成为了在华欧洲人私人聚会的地方。

御花园里,眼前的翠绿色看起来是那么的悦目。陈鸣迈步走在小道上,身后的牛顿亦步亦趋。作为一个爱国者,牛顿继续在贬低着法兰西和俄罗斯这两个眼下大不列颠王国最大的敌人。

法兰西在大革命爆发之前一直是欧洲君主集权的象征,而法国之后的俄罗斯就欧洲封建君主制的大本营。

“那么,对于刚公布的这套法案他们觉得怎么样啊?”

二月里,酝酿了一个多月的法律终于出炉了。这几天整个中国都在疯传,官员亲属子女违法乱纪行为与官员本身相关处罚条例,这终于是有部法律来正正经经的约束一二了。

而朝廷的这部法律从制定到出台都是那样的快速,刚刚在司法部立案,转眼具体的条例就已经出炉了。感觉着太突然了,也觉得震惊和莫名其妙。虽然这震惊和莫名其妙褪下去之后,无数的百姓都喜笑颜开。

因为这些条例的制定真的太站在平民百姓的立场来了。

官员子女亲属但凡有行为不轨者,情节严重的就不去说了,情节较轻的,就比如打架斗殴欺负一下人这样的,只要事情确凿,那就要记上一分,十分之后这官员本身就不用去考虑什么前途了,因为再有十分他的官帽子就可以抹掉了。

官员的考评和提拔也都要参考这方面的几分,分数高的人,嘿嘿,提拔上当然会有阻碍了。而一任三年、五年才可以一消除。

陈鸣本来是不准备给消除的,但是考虑到广大文武官员阶级的情绪,他觉得一点点来也好。先制定一个‘宽松’的框架,一点点往里头缩紧。

这部法例公布出来之后,据陈鸣所知道,中国的老百姓都是很高兴的。自古官民对立,当官的不舒服的,那就是老百姓舒服的。但他更想知道西方人是怎么看待这一问题的。

这个时代的西方世界,贪污腐败可比中国要厉害的多得多。就没有国家不黑暗,没有官员不贪污的。陈鸣很想知道西方人是怎么看待这一套法律的。

“尊敬的陛下,赎我们不能苟同您的思维。这套新出台的法律对于贵族和官员的抑制太大了。我们完全可以确定您是站在平民的立场上来制定的这一套法例。就像您之前制定的《劳动保护法》一样……”

“这不对吗?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可以更好地促进社会的河蟹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这就是陈鸣的理解,也是很多中国土特产‘青天大老爷’的施政宗旨。

可是牛顿却说:“法律不应该是为统治阶级统治国家而服务的吗?是统治者统治被统治者的手段。”所以对于陈鸣制定的一些律法,牛顿他们很接受不了。“所以,尊敬的陛下,您所制定的一些法律在欧洲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您的仁慈笼罩着的是整个社会的所有阶层。”牛顿认为皇帝的光辉只需要笼罩着中上层阶级就可以了,广大的下层阶级距离皇帝的距离实在太遥远了。也就是中国的皇帝拥有着举国范围内至高无上的权利,才能一次次推出这般的计划。要是放到欧洲,君主如此之做法就是对贵族官员和富商阶层的背叛,就是君主权利最大的法兰西那也是不可能真正的行之天下的。

“陛下您的思维受到中国传统的大同主义思想影响的太深了。”

陈鸣在眼下这个资本主义都没有充分发展起来的时代,去制订一些保护无产阶级的法律,那落在牛顿眼中就是太超前一些了。

资本的真谛就是赚取一切的利润。在无产阶级还没有表现出无可忍受的势头的时候,尽可能的榨取一切利润才是资本的追求。只有矛盾无可调解无可化解的时候,他们才会被迫让步,让出自己手中的一点利润,以持续下社会的这种生产方式,便于让自己继续谋取利润。

而陈鸣的做法明显是违背了资本的本质。他在被剥削阶级还没有表现出自己的愤怒的时候,就主动地让出了手中的利润,这当然是牛顿他们所不能理解的。

所以对中国文化有一定了解的牛顿认为陈鸣还是受大同主义的影响深刻,他还觉得,在很多中国学者的大脑中,最最理想的世界莫过于全天下人都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住。

千年前的杜甫在中国文学上的地位很崇高,他的那首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唿!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就充分的蕴含了这种思想感情。

好像一两千年来,中国人的思想始终就有这种怜惜弱小弱势阶层的情怀。

牛顿很难理解这种自古传承的思想,但他觉得这正是东方文明吸引他的奥妙所在。

“任何一个诗人都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

——《中国文化·第六篇第三章》斯蒂芬·牛顿着。

……

罗东尼已经老了,自从承天三年开始他就更多的待在自己在南京城外的庄园,而不是跟着陈惠南了北的到处游逛了。他还辞去了《欧洲通史》的编撰工作,年轻时一次次带船穿梭于万里海波之间的经历给他的身子遗留下了不可弥补的伤害,即使现在的他才五十六岁。

而相同年纪的纪晓岚不仅精神抖索,在最近公布的部委重要官员调整当中,还成功的进入文教部担任实权副部长。

罗东尼却已经没有太多的精力来继续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翩翩起舞了。

罗东尼的庄园在栖霞山下,随着罗东尼的退休,这里成为了南京西方人休闲聚会的一个重要场所。不,不仅是南京城的西方人,就连整个江南的西方人也很喜欢聚在这里,同时被吸引来的还有一些江南的富贵权宦子弟。总有一批人对舶来品感到好奇的是不是?

脱离了法国的皮埃尔夫妇也经常到这里来,没有多少西方人对于皮埃尔的选择表示蔑视,西方文明中本来就没有太过于激烈的忠诚理念,尤其是皮埃尔要投奔的是中国这个强大的国家,那就更没有什么值得嘲笑和蔑视的了。

牛顿就是这里最尊贵的几名客人之一。每次他的到来都能给庄园带来很多新鲜的消息,并不一定是宫廷秘闻,还有许多中国顶级政治阶层的奇闻趣谈。

但来来往往的人群都没有打乱罗东尼严谨的个人生活秩序。他亲自培养自己的女儿罗薇儿和只有十四岁的小儿子罗安洛,给孩子们传授自然、代数、几何和绘画课程,罗东尼并不是一个专门的画家,绘画是他的一种爱好。

虽然他的身体已经不怎么好了,可他还是妥善地安排两个未成年的儿女的生活,要他们不断地完成功课作业,不断地充实自己。他本人虽然不是很忙,可罗东尼在写一本回忆录,而且他还喜欢上了制作紫砂壶。年轻时候几乎不喝茶的罗东尼,现在不仅喜欢上了饮茶,还喜欢的是中国式的饮茶,不管是红茶还是绿茶。

再有多余的时间他就回监督庄园的工人和奴工劳作,驱使着他们做这做那,建造一栋栋未曾中断过的建筑工程。

因为这座庄园就是他给自己女儿最好的陪嫁,留给小儿子的产业是家族公司的股份,现在公司由他的大儿子在执掌,他的二儿子在南京的外事学院当老师,现在级别已经提升到了副教授,然后就是他唯一的女儿和最小的儿子。

罗东尼已经退休赋闲,在中国的事务中似乎已经不能再发挥什么作用了,但谁要真这么想那就是绝对的傻瓜。罗东尼出入陈汉权利中心这么多年,怎么着他与中国的诸多勋贵也存在着一丝矫情。至少逢年过节的时候,皇宫里的赏赐从没有少过他的,这就已经能够说明一些问题了。

所以当南京城的高空上阴云诡异的时候,使馆区的西洋人又纷纷聚集到了栖霞山罗东尼庄园。

当初身材高大硬朗的澳门民政长官罗东尼现在已经变得瘦弱而苍老,满脸的皱纹,走路都有些趋。头发已经完全灰白,眉毛也是灰白,当他皱起眉头的时候深深地沟壑能把蚊子都给夹死,可他的眼光很是犀利。

罗东尼的书房里堆满了各种东西,显然都是一些常用的东西。一张大桌子——桌子上摆着书本和图表,几个高大的玻璃书柜——钥匙直接插在柜门上,一张专供站着写字用的高台子——台子上摆着一本打开的笔记本,一张坯车——周边放着几件工具,那是一件挺神奇的工具,罗东尼就用那个如同可旋转的轮盘一样的器物拉出了一个个坯胎。

罗东尼明显很爱惜这个器物,周边没有一点泥点洒下,用过之后罗东尼总是亲手打扫的干干净净。

工作时候总是露出一副严肃的表情的罗东尼,面对自己女儿的时候却十分的温和,他关怀的望望罗薇儿,说道:“除了什么事?怎么一副惊恐的样子?”

“亲爱的父亲,凯瑟琳给我寄来了一封信,我刚刚收到。”

“那么信中一定是有一个可怕的消息了?”罗东尼笑呵呵的道。

“是的父亲。凯瑟琳的哥哥皮罗被巴达维亚的殖民军队拉去当兵了,还有凯瑟琳的未婚夫何塞……”罗薇儿一脸的惊恐。

战争在距离自己还有较远的一段距离时是可以拿来说笑的,但是当战争真真切切涉及到自己人的时候,那就太可怕了。

凯瑟琳是罗薇儿幼年时候的玩伴,凯瑟琳的父亲是荷兰东印度公司驻广州的一名大班,家就按在澳门,是罗薇儿的邻居。她的哥哥皮罗还给罗薇儿写过信。而别凯瑟琳大了三岁的何塞,罗薇儿也见过。不过那个时候他们还没有订婚。

罗东尼皱了皱眉头,他伸手接过了罗薇儿的信,他要细细的看一遍这封信,就女儿的话中他嗅到了不少的信息。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那个跟凯瑟琳订婚的何塞今年才十七岁。

凯瑟琳在信中写道:

亲爱的朋友,离别是一桩多么可怖、多么令人痛苦的事啊!

整个巴达维亚都在谈论战争,他们只在谈论战争。我的哥哥和未婚夫先后接到了公司的征调书,他们一个在海军,另一个成为了炮台守兵的一员。……上帝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在欧洲我们【荷兰】跟盎格鲁—撒克逊人闹翻了。我们过去的盟友已经放弃联合省,有人推测,伦敦意欲向联合省下手,以来打击气焰越来越嚣张的武装中立同盟……

愿上帝保佑,万能的上帝大慈大悲,委派一位天使充当我们的统帅,但愿他能够镇压下疯狂的盎格鲁—撒克逊人。

上帝保佑我的哥哥和未婚夫,我不想失去他们中的任何一个。

亲爱的玛丽【罗薇儿的原名】,我向您坦白承认,他们的这次从军却使我感到极大的痛苦和担忧。

整个巴达维亚都充斥着失败的情绪,我们的威胁不仅来自印度的英国人,还来自北面的中国人……”

“哈哈,真是好笑。巴达维亚要用武力抵抗即将到来的战争吗?”

罗东尼摇着头对自己的女儿说:“你去给你的朋友回信吧。邀请她们一家来南京玩。让她的哥哥和未婚夫都从军队里退出来。”罗东尼虽然不知道中国会在什么时候对巴达维亚下手,可他相信巴达维亚的荷兰人根本不会是中国的对手。他们才几个人?

中国军队又有多少?而且火龙弹这个致命的秘密武器依旧没有失窃。

荷兰人不应该用武力抗拒南京,他们应该立刻与南京谈判,用一种和平的方式将土地教给中国,换取自己最大的权益和体面。

第六百八十八章 陈鼎请客

定国五年,整个陈汉都在以快速的节奏向前迈进,每一年的实力都在迅猛增长中,国势稳定,经费发达,民生恢复,人心稳定。但是在帝国偏远的角落,在云贵川藏地区,没有几人知道,这叛乱始终没有平息。

坐镇西南的原第一师师帅陈永生,后来的西南军区第一任都督,这几年一直都在成都不见返回南京,连陈启都在大都督府里呆了两年了,陈永生却始终都在外面。为什么?

这不是因为他比陈启更得陈鸣的信任,而是因为西南地方实力,没错,说的就是土司势力,始终有人在叛乱。

没有人会平白放弃手中的实力,哪怕他们清楚的知道武力反抗中央是一种厕所里挑灯——找死【屎】的行为,但总有人寄希望于大西南崎岖的地形,就像当年的大小金川一样,以拖延——钻沟沟的行为,一点点拖死国防军的平叛部队【行为】,谋取自己所期望的权利。

结果事实证明,陈汉镇压土司的意志与当年满清坚定解决大小金川的意志是不分上下的。

为此陈鸣不惜花费重金和人力筹办了专门的山地部队。

后者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从最初的一个师扩展为六个旅五个营和一个特务大队。陈彦学、黄子聪等人级别不断上升,那就是陈汉中央侧重偏向的原因。

陈鸣今年冬天里把陈鸣这班权贵子弟下到西川川藏交界的童子营里,那也是想让陈鼎他们好好地体验一下山地部队的艰苦。

“大公子,这家店位置不错,咱们上二楼坐坐?”一个随从打扮的人指着临街口一家酒店对陈鼎说道。

松藩城内似乎还能闻到一股未散去的硝烟味道。

这座刚刚历经了战火的城市散发着一种陈鼎感觉很陌生的气息。

陈鼎抬头看了看酒楼,临街口,窗户一开周边街面可尽收眼底,笑着说:“确实不错!走,咱们上去!”他也是到了童子营之后才知道松藩这个城市刚刚经历了一波叛乱。叛乱分子把一切都算的很好,但就是没有算上童子营的战斗力,最后被松藩童子营的上千十二岁以上的童子军给干净利索的收拾了。

那随从实际上是内卫当中的高手,名字叫陈秉旺,另一边还有陈秉旺的同族兄弟陈公兆,身后跟的又有戴文熊和两个亲卫。这几个人别看不显山漏水的,可陈鼎真遇到危险了,五个人足可以将陈鼎安全护卫出险境。因为这五个人的战斗力,已然是这个时代最强的组合了。就是陈鸣身边的护卫,也只能说与之是一个档次的。

陈鸣过去21时候,最恶心的情节就是大势力的君主白龙鱼服,遇险落难,然后又碰到美女。这实在是令他反胃的情节。在他看来这完全就是装逼不成反被套。

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身份重要的人物怎么可能一点都不做准备就下去乱窜呢?这不仅是都自己的不负责任,还是对自己手下人不负责任。

所以陈鸣就万分重视自己的安危,感觉到有威胁的时候,就比如当初在西安,他是万万不会出面安抚百姓的。

陈鼎身边的保镖也全是他配置的,武力值绝对一流。每个人衣服下穿的还有原始版的防弹衣,这几个武功高手本身也都受过专门的挡弹子训练,实在是很完美的一个保卫组合。

天空彤云密布的,雪花虽已经停了,可是天气依旧冷的冻人。

松藩可跟成都不一样,别看它距离成都也没多远,但地处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交界处的松藩,寒冬腊月里零下十度,大雪覆盖山川大江,也不是稀罕的事儿。

戴文熊先一步进了去,向跑堂的小二问道,“楼上可还有空的雅间?”

“有,自然是有。”小二眼睛看向打扮就像是一个贵人的陈鼎,献上了一个谄笑,吆喝道:“这位爷,楼上请!”跑堂是酒店招揽来客的人,眼睛自然分得出高下。

陈鼎甩了下手,几人跟着跑堂小二上了楼,见二楼屏风相隔,分成了八个雅座。

其中一半都坐了人,如此看,这家店生意还是不错。

与楼下的嘈杂相比,二楼当然清静多了,虽然雅座隔壁隐隐还有声音传出,可和下面的比,好的太多了。

到了雅座,随便点了几个热菜,陈鼎和戴文熊就坐,陈公兆、陈秉旺和两个亲卫立在了外面。上菜的速度很快,没到一刻钟,就有小二端着一大托盘热气腾腾的酒莱上来。

陈鼎推开窗户,冷冽的寒风吹过,让他不由得缩了下脖子,但陈鼎还是坚持开窗。而酒楼的对面建筑和街面上,几个本地人打扮的人早已经占据了所有可以威胁陈鼎的位置。别看他的包围小组只有五个人,但是外面还有十几倍于五人的内卫在暗中保护着。陈鼎一点也不觉得意外,只是看着楼下人流往来的街面露出了一个欢喜的笑容,“松藩政府还是有能力的,叛乱过去才十天时间市井就又热热闹闹的了,喜色盈人啊!”虽然时间处在年节位置是绝对的一个重要因素。

可不管怎么样,市井街面的恢复就意味着陈汉治下人心的安定,与这个相比,它的另一层意思都显得渺小了。

松藩各民族成分复杂,陈汉的统治能在这里都得到一个良好的反应信号,那么在更加汉化的四川汉地就更不需要说了。

陈汉的官制虽然看起来托拉、冗多,县均官吏数量比之过去要多得多。这些年里朝野内外一直都有反对声,但现在看,这成果还是很明显的。官吏不分,过去的小吏现在变成了小官,‘吏’、‘官’,虽然仅一字之差却能谬之千里,完全是天与地的差别。人的积极性涌上来了,其效果自然就同过去有了十分显着的改变。

过去再高的吏也做不成官,吏就是吏,典吏就是吏员能够期盼的巅峰;官就是官,典史别看与典吏就一横之差,可那就是天与地的差距。当小吏的根本就没有奋斗的劲儿,他们能图的就只有钱。

可现在官吏一体,无所谓分别,只要一步迈入衙门,那就是迈进官场。有本事,会钻营,最最普通的一员也能有朝一日牧守一方。再加上责任制、财产公开制度等等‘枷锁’的约束,如此,吏员偷奸耍滑、勒索敲诈的现象真就是不多见了。他们至少有了奔头了,不像过去,没了前途就只能求钱途。

往日难得一求的青天大老爷现在似乎县县都有,那警察局为了破案,往日被轻视鄙视的贱民仵作不仅成了法医,地位还越来越崇高了。而职能有了更新的,被增加了后世反贪局和传统的监察御史职责的监察院与经济犯罪侦查科更是恨不得把眼珠子扣下了贴到每个当官的身上,监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吏治清明,司法自然清白。而政府该如何同被统治百姓拉近距离,建立自己的公信力?在陈鼎看来‘吏治清明’这就是陈汉王朝拉近自己与老百姓距离最好的一招。人心与威信,人心是做来的,不是靠刀子靠枪杆子压出来的,杀出来的;威信也是做出来的,就跟当年的兔子那样,他们在那个年代为广大贫苦百姓付出了多少,老百姓们自然也对他们有多么大的信任和服从。而后来兔子的威信变得如何了,那也跟他们为广大群众付出的‘心血’成正比例的。

时间是完善制度法律的最好伙伴,陈汉王朝也才建立五年么,随着陈鸣对于官场制度的一次次调整变成了众人习以为常的东西,那属于新时代的序幕也就在拉开中。

“铛铛铛……‘,清脆的铃铛声从街道的另一头传出。

陈鼎眼角一动就转头瞅了过去,只见片刻后,一队由十辆四轮马车组成的车队在街上行人纷纷的退避中映入他的眼帘。

一车双马拉动,前面是一个驾车的车夫,后面坐着两个持着刀枪押车的童子军战士。马车车厢顶部的一角还各自插着一个赤红色小旗,在冬日的寒风中猎猎飘扬,十面红旗宛若一片火云。

这是后勤部的车队。

那马车上的童子军明明样貌还很幼稚,但是看松藩本地人的反应,很显然,经历了之前的战火的松藩人谁也不敢再小觑他们了。

“大公子,这些是运后勤物资的。”戴文熊小声的对陈鼎说道。

“后勤物资转运?过年的好东西吧。”陈鼎大脑瞬间反应了过来,会意的点了点头。这次松藩土司叛乱,童子营是立下了大功,朝廷对之当然是要有奖励的了。

“军装履新,刀枪鲜明,这些个小娃子船上了这军装后也越发的有气势了……”隔壁雅间的议论声传进了陈鼎的耳朵。

“可不是么。最近松藩市面上的军便装都卖疯了。一车车的棉布往江边的那个成衣作坊里拉,搞得现在街面上都少见好布了。”

“那是人家童子军太出彩了。一个个个子不比枪高多少的孩子愣是杀灭了阿斯侗、商坝寨,还有章腊营的一两千土兵,尤其是反扑松藩县城那一战……,刀子对刀子,大人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