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主宰江山-第3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多人都羡慕丁家的待遇,丁载远老早就暴露出了自己同一神教的密切关系,早年出使中国的时候,他就跟陈汉手下的耶稣会勾勾搭搭,如此到了一切摊牌的时候,他反而没有危险了。
却不像现在的他们,如果身份暴漏了,首先官府会以参与‘邪教’传播和非法集会罪来定他们的罪,然后他们的家族也会在官府的档案上被标记记录,成为遭受压制和打压的对象。
整个家族都会因为他们而遭受惨重打击。
除非有朝一日,一神教能够被教会管理局所容纳。
但是一神教从满清时候遗留下的问题至今都还没有解决,陈皇帝虽然不跟康麻子一样,自认是儒家大护法,多次巡视孔府,但一神教玩‘不敬祖先’这一点也无疑触到了他的底线了。
因为陈鸣觉得,华夏文明的核心那就是一部祖先崇拜史。
华夏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华夏几千年来铸造的精神,就是历史上那些被铭记的一个个‘先祖’。
他们的身形出现在正史中,出现在野史中,出现在神话传说中,出现在民间故事中,他们的名字被无数人所尊崇,这个名字本身所代表的已经不是一个‘人’,而是具体的精神,具体的力量。
这就好比关二爷,甭管他是怎么上位的,在后世,在中国人中,提起来二爷,那就意味着‘忠义无双’。
而如果如一神教这样,一切归于上主……
呵呵,那中国还是华夏吗?
不管是从陈鸣骨子里的愤青,还是他本身的权利价值,本身代表的利益,那都不可能允许这一点。
作为一个皇帝,统领着中国这个好造皇帝反的民族,真的有些亚历山大,是不能有一点马虎的。
在中国的世界,没有上主和真神。
开始世界的是盘古,是他双手挥舞的斧头,撕开了宇宙的混沌!
中国一切的神话传说都源于那个屹立在天地间的‘人’,顶天立地的‘人’!
盘古不是上主真神,他是会死的。
但他的死造就了这个世界,双眼化为日月,铮铮铁骨化作了撑天不周!
这种感觉跟某个说:要有风!要有光!的神,是完全不一样的好伐。
在东西方的神话传说上,彼此都有洪水灭世,西方人是在上主的帮助下留下人类的火种,东方的人却是大禹自己凿山开路,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安济天下。
东方的天破了,都是自己炼石头来补;在天帝的面前,断了头的刑天双乳左眼,肚脐当口,挥舞着巨斧依旧在战斗。
火是钻木得来的,草药是一口口尝下品出来的,天上的太阳也能射下来九个,被大海淹死,都能作了一只小鸟要誓把大海填平。
中国人敬畏天地,但从来不去害怕天地。
敬天法祖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传统,而被中国师法的先祖都是那些人呢?那就是上面的那些人,所以他们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能‘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一神教在这一点上搞不清楚,他们在这个时空的中国就永远也发展不起来。已经把握了时代的脉搏的东方是不会再给西方机会,让他们雄冠地球,任意宰割东方的。
谁敢说后世在日韩流传的一神教没有政治军事的buff加成?
这一点上,正教倒是比罗马的一神教教廷更有优势一点。以拜占庭帝国为例,那里的传统就是君主能自己较好的控制教会、任命牧首。
陈鸣在后世的网络上,甚至看到过一些正教徒的文,用春秋大义证教义的有之,用程朱理学解教父着作的有之,用唯识论论述三位一体的有之,调和祭祖和一神教的有之。再者正教向来不和政府明着作对,如果正教传如中国,“先觉者圣孔孟大教堂”也不是不可能。不过正教于科技、实力上就不如人了。
但眼下这个时代,正教根本就没有传入中国的机会,一神教的问题始终悬而未决。严酷的局势让这里的每个人都不得不小心,但在场的人全部是虔信徒,似乎没有人打算放弃自己的信仰。
如今朝鲜的人均生活水平在不住提高,现任官府在民间的威信与日俱增,而对地方和乡间的控制力也在越发的根深蒂固。明道会的传教活动不仅不见起色,还要防备着被人告发。很多人都不敢轻易的对外扩散组织,而潜移默化又是需要很多的时间的,以李承薰为例子的一批人,最缺乏的却又是能自由支配的时间。
很多明道会人员都是如此。
因为在这个时候能够成为一神信徒的人,几乎都是不愁吃喝的人,都是如李承薰这般的人。因为他们不需要为生活去辛勤劳动,才有那个多余的时间来研究神学。
这就好比原时空位面里中国最先接触马教的那一批人,没有一个是正宗的泥腿子出身。
而且现在的朝鲜,佛教焕发了新的活力,之前几乎没有流传的道教也涌入了进来,再加上下乡工作队和文艺团体,精神生活还是很充足的。真的没有明道会这个生活在黑暗中的小老鼠翻腾的余地。
李承薰还多多少少能知道一点中国大陆的情况。那里,一神教的情况也很不美妙。普通底层老百姓的信仰也就那么回事,如果周围没有一个良好的宗教氛围(被士绅地主们敌视),周遭还有很多诱惑(比如改信得优惠)的话,这些人迟早会堕落到落后粗野的多神教的怀抱中去。
因为绝大部分的教民对比起上主,都更关心自己这个月能挣多少钱,下个月又能赚多少钱之类的琐事,根本没有精神方面的追求——他们如果还有力气和精神的话。
这一切都令李承薰这个虔诚的信徒极为愤怒与伤心,可惜他们都有家人累赘,否则这些人宁愿离开朝鲜,换个地方,就算不出‘国’,两京、广州也都比朝鲜的信仰气氛要宽和。
现在的朝鲜对于上百万原来的底层百姓来说,那就是天堂。这里生活富足、治安极好,没有贵族的压榨盘剥和肆意凌辱,没有战乱暴动,不再唯‘血统’是举,官府‘公平’地给了每个人学习考试的机会,即使没能进入正轨的学校,也可以到夜校和宏志班去学习。
后者是文教部新推出的一个举措,在学校放假的时候,学生离校之后,课本、教室可以空出来供失学儿童们来使用,后者学习的知识很基础很浅薄,但这是一个宝贵的机会。
朝鲜虽然人口少,但他们总体的识字率也不比原先满清统治下的中国高了。
只有李承薰这些忘祖背宗的人,才能在这里感受到浓重的压抑气息,才能生出要逃出这个‘人间地狱’的心思。
“哈利路亚!
哈利路亚,赞美上帝!
有爱的地方是天堂。上帝就是爱。上帝福佑的人,心中有正能量,品格高行为好,生命丰盛坚强。人活着不是单靠物质粮食,福薄的无法吃。无形的生命财富决定一切。灵魂得救是根本。拥抱上帝,就是摆脱阴间的牵引。人生客旅,上天堂好过下阴间。上帝是创造天地万物的神。信靠的人,天大福分。……”
赞美词的吟唱声中,这群人结束了自己的聚会。
李承薰穿着老农的衣服,头上戴着一个斗笠,背上背着一篓子山上的坚果,还有些草药,低头避开大路,走小道向着就近的一座镇子奔去。
这是朝鲜时代的一个县城,现在变成了一个小镇,但一样有官府。
战争摧毁了这里的一切,可才短短几年时间,这儿的民生就又已经焕发了勃勃生机。
李承薰在这里有一个隐蔽的据点,在那里他可以重新变回从四品官,坐上马车直接奔到他位于平壤城外的一处别院,路上不管有没有被人发现,那都无所谓。
毕竟他的确切身份很多明道会的自己人也不清楚,在明道会里,他是伯多禄,可不是李承薰。
陈汉的官儿非常多,明道会的人又分布很散,平壤这儿的班底本身是李檗打下的根基,李檗是十分信任他的,在丢官下狱后,李承薰以旧日朋友的身份去探望李檗——这样的人并不知他一个,拿到了李檗发展出的人员名单,重组了平壤明道会,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乐浪明道会了。
李承薰就一直在用伯多禄的身份在面对着他们,尽可能的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
李承薰看不到光明的未来,圣光想要普照东方,太难太难。
但作为一个虔信徒,在黑暗中默默坚守,等待着光明有一天的到来,那也是一种信仰。
第七百七十九章 饕餮盛宴
时间转瞬而过,眨眼,就到了中秋节。
冬天的脚步已经临近了,市面上已经多出了不少皮货,到北方当猎人的群体在达到一定数值后,数字终于没有继续增加下去了。皮货出量也达到了一个大体稳定数字。
中国自产的皮货已经有了不小的数量,但俄罗斯人依旧在源源不断地将皮子运到中国,哪怕是那些皮子的价格和利润越来越低。
中秋节是中国的一个大节日,南京城里张灯结彩,前后几天南京城都要昼夜欢腾,歌舞达旦了。
而随着时间向年底的临近,南京城的居民们,也越来越把目光看向了东方——那是在关注北美的战报。
跟北美西海岸可能要结束的战斗相比,西南军区云南边防军19师开进缅甸的消息,完全吸引不了人们的视线。这之前的一个月,整个中国都施行了报纸管制,缅甸的消息都要从报纸上绝迹了。数以千万、亿万的中国百姓根本不知道,就在这短短的一月时间中,孟族和缅族的仇杀发生了4000多起,大大小小的斗殴——那就是斗殴么,怎么会是仇杀呢,两边死伤总数额达到了三万余人,超过十万缅族人被暹罗军队逮捕,连同他们的家人,预计不下三十万的缅族人被暹罗人抢回了国内。这个数字都达到了暹罗国民数量的十分之一。
至于那些没能统计到的数字,还有因此而引发的缅族逃亡人数,让整个缅甸在七八月中成为了上天都不忍目睹的人间地狱。
而被暹罗人大肆摧残中的缅族人真的大量向西逃亡了,预计现在中属缅甸的地盘里顶多生活着一百万缅甸人,其中缅族人可能连三分之一都不到,剩下的大部分就是孟族人了,和少数的掸族人、华人。
两个朝鲜大小的土地,只有聊聊的百十万人,而当中占据着一般人数以上的孟族人对于陈汉还属于比较友好态势,在缅族当政的时候,他们是亡国奴,那么既然都是亡国奴,何不换一个更强大的主子呢?
可能最开始的一些孟族人就是这么想的。
只可惜这么一个强大的胜利并不能吸引着南京人的目光,万里之外的北美才是他们眼中的天堂。
那里有着堪比整个中原辽阔的土地,野地中千里无人,只有些野人和数以百万、千万头的野牛生活在那里,还有大批的野马。那里还有金矿,超级大的金矿,气候适中,雨水也适中。
陈汉多年来孜孜不倦的宣传,早就让很多国人的脑子里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印象——天赐之国,北美那儿就是一个完美的天赐之国。
跟北美的广阔未来相比,缅甸算什么?
再加上,北美的战局至今也没有个准信,传回来的消息只是说最后的攻击开始了。两万联军从曼萨尼约出发,直击墨西哥城。但最终的胜负如何,本土还不得而知。
北美的战局还充斥着不确定,而缅甸的战局在一个月前就尘埃落定,他们的国王脑袋都被藏人做成了酒器。谁还会对一个既定事实关心呢?
南京城的市民都是站在一个比较中立的位置上的,他们中几乎没人会去移民北美或是缅甸,所以这些人的关注点也最能代表本土的绝大多数人的感情倾向。
要知道陈汉在上月中已经向北美派出了使臣,同时在更早的时候也向着欧洲派去了人手。那都是去年了,在中英于靖海达成那个协约之前,陈鸣就往欧洲派出了一支两艘战舰组成的舰队。战舰上除了携带一些必要品,就是转告还滞留在欧洲的高彦明————一切大权皆操于其手,他拥有与西班牙王室开启谈判并定下条约的全部权利。
这点信任,陈鸣对自己这个老表还是有的。
所以,今年的中秋节,南京城十分的热闹,很多老百姓都已经在想着战争胜利的美好了。那些被他们从银行、股市里买到手的国债、战争债券、土地债券,甚至都不需要等到战争打赢了才能收红利。
南京是陈汉的政治中心,这些年来陈汉也不是第一次搞出国债、战争债券和土地债券了,靠着陈汉朝廷之前打下的良好声誉——陈皇帝在这点上从没坑过底下的小民,南京城里的小老百姓们、中低层商贾,也都纷纷为朝廷贡献了自己的一己之力。
现在就到了他们‘收获’的时候了。
北美的最终战况还没有传回来,但没几人相信远征军会败。
事实上,从八月开始,北美的战争债券和土地债券的价值就开始慢慢上扬,不管是九折五发行的土地债券,还是足额发行的战争债券,利率都很低,可以说这种债券就算是拿去盈利也赚不到几个钱。但是谁让现在的中国有土地呢?
这些债券的抵押物,那些国债的抵押物,就是陈汉朝廷手中握着的土地。
手握北美战争债券,就可以用三元一亩地的价格【债券币值】去北美拿地,这期间要是幸运的圈到了矿山,那矿产就属于你自己的,且财产税纳税金额还能减半。
三元一亩的农业耕地,以此为基准的土地价格是个让很多人疯狂的价位。
而战争债券呢?它的限制比北美土地债券更宽,除了享有土地债券的一切权利外,这种债券还可以用于北美之外的地方——比如南洋、缅甸和南明州,用于冰天雪地的祥州和贝加尔湖,而南明州和祥州的土地价格才一元一亩。当然,已经被勘探明了的矿区依旧另有标价,但总的来说比直接拿钱去买,要便宜的太多太多了。
国债也是如此。
所以,收购这些债券的商家才是这些债券微小拥有者真正的利益源泉。
币值只有十华元的战争债券,银行出的兑换价格,几年的利息加到一块可能还不到一块钱,而收购这些债券的商人,却可以用十五、二十这样的价格去大把的收购。
就是因为溢价两倍的商人在这场饕餮盛宴中依旧有大把的利益。所以,挥舞着钞票来收购债券的人从来不只是权贵、大地主,还有大商人。
或许有人会说,既然债券如此有利可图,那么当初这些大商贾为什么不直接掏钱购买债券呢?难道他们对陈汉没有信心吗?
这当然不是。
谁也没说这些大商贾们当初没有可着劲的购买债券啊。只是大家的财力有限,流动资金有限,而人的贪婪之心是无限的。没有人会因为一门生意的利润从过去的200%、300%,降落到现在的100%、50%,然后就没有人再去做了。
那依旧是一门暴利生意,赚的已然是很多,只是比起过去少了。
而这也算是一种全民的利益大联欢,赚钱的受众是整个群体,而不再是单单那些最顶尖的大商贾。
这能刺激整个国家民众的向心力、凝聚力,也能让国家政府铸就自己的威望、威严和信用,铸就自己的公信力,铸就整个国家的国格。
财富从无数民众手中汇聚到国家手中,国家再把这些财富投入到战争中——雪片一样的订单洒落到商人们的手中,雪片一样的钞票落入士兵们的手中,军属们的手中。从而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循环。
整个战争的花费无数,这些债券、国债筹集的资金还很有一部分被投入到了财政中,抹平了不少朝廷的财政赤字,几年时间里整个借贷体的涉及金额是以亿元做单位的,错不是这些款子,陈汉早就没钱了。
而这些债券和国债在战争胜利后的‘利益瓜分’中被转化为贵族、商贾自己所拥有的土地产权,转化为大中型公司、企业名下的土地资本,转化为它们的固定资产和各自的底蕴。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技术的增长发展,人口的繁衍生息,这些东西迟早能为他们赚回巨大的利润。商人们的目光或许很短浅,这些投身债券市场的商人经过最终的厮杀和兼并,最终存于的所在就多能成为日后不可一世的存在。
这个时间或许很长,也可能很短。
或许现在兴风作浪的人,在十年后就会变得十不存一,二十年后就是百不存一,可这只能说商海博弈也是需要长远眼光的。大浪淘沙,始见真金。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团体,也适用于客人。
陈鸣要做的从来不是给社会的中上层阶级分润财富,只需要的只是一个势头良好的利益循环。
朝廷依靠战争夺取土地,商人、权贵‘借钱’给朝廷让军队去打仗,然后所得的土地再有一部分归属于借款的商人、权贵。这是一个很健康的利益循环。
小市民们是不需要眼睛超前看多远的,他们看得只是一个钱,每次‘饕餮盛宴’总有早早出局的小市民们明知道手中的债券日后可能还会大涨,但就是抵不过眼前利益的诱惑,以至于把手里的债券早早的卖给了收购商,然后做看着债券大涨飘红,计算着自己损失了多少钱而后悔莫名,但当下一次机会来临的时候,他们又管不住自己……
或者是奇货可居,一直窝在手中,要价奇高,以至于最终真的窝在了自己手里。
这场大戏里,人生百态,无奇不有。
这些小市民们三三两两的聚集在河岸、湖畔、江边、花船、庭院、楼台两侧或是之上,彼此或闲聊或是真的看着天上的月亮,一个个嘴炮政治局就在这样机会中相继成立。
小老百姓们对于官场和皇室的动向,永远有着十二万分的好奇心。
八卦党绝不是21世纪特有的产物,眼下这个时代,南京城里的八卦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反正陈汉不比满清,虽然没有不以言论罪的明文规定,可对民间真的放宽了很多很多。而发一发嘴炮永远是小老百姓们的最爱。
何况现在的南京城是天子脚下,他们就是皇城根儿下的人,想象前世的北京的哥,就也能映衬出眼下的南京城了。人人都是段子手!
比起担心说错话了要被问罪,甚至丢官的官员勋贵们,这些平头百姓的胆子更大,兴致上来了更肆无忌惮。
比如说就将来临的第三任内阁的成员选举,还有已经要正式施行的廷推,红线依旧划到了三品,无论是正三品,还是从三品,对于内阁大臣人选都能发表自己的建议。但是除了朝堂官场的大员们,勋贵现在也可以对之发表意见了,但必须是伯爵以上,甭管是贵爵还是流爵了,至少是县伯。
贵爵——县伯等同正三品,流爵县伯等同从三品;以此类推:
贵爵——侯爵等同正二品,流爵侯爵等同从二品。然后是公爵,王爵却不在其中。
针对某个位置,他们有权利推荐自己认可的人选,然后由皇帝招人统一汇总,从中决出一个人选表单——五到七个人。然后在京和地方上的三品文臣就可以针对这个名单进行推举了。
这事儿当然可以公关,但如果‘公关’能把之变成不是受贿,这就要考验人了。
这是一门真正的手艺,是一门大学问。
中国在从无到有的一点点建立这门学问,这需要很强的观察力,洞察对方的所思所想所需。或许免不了利益交换,但这对于未来中国的政治也有很大的帮助。
至少陈鸣是这么想的。
让他自己去想‘公关’这个词,如果剔除掉公关腐败,去除掉吃喝、娱乐、调情或行贿受贿,在陈鸣的大脑里就只剩下了利益交换这么一点。
他自己对这个也懵懂。所以他只能来希望自己手下的大臣们能转动自己聪明的脑袋,很好地来完成这一命题。
而且皇长子真到了要找媳妇的时候了,整个南京,整个江南,整个天下的人都在盯着这件事。南京城里的好事者给京城内适龄的大家闺秀们排了一个名次,可以说是狗胆包天了。
……
南京秦淮河边,高类思府上。某间关着门的小房间里,一个三四十岁的中年女仆打扮的人,正仔细地在一个笔记本上写着自己这几天的见闻。
“这里极度富裕,每个市民都穿着得体,面色红润。我来到这个城市已经一个月了,从来没有见到一个乞丐,听说这个国家所有的乞丐和贫穷者都被送到了南洋和东北、北美去了,每个人可以分得五亩田地。这儿,白面包在每个家庭都能吃得上,而且经常还能吃到肉。
……城市极其繁荣,街道两旁到处都是商铺,城市的每个角落里也都有商铺里,里头都堆满了全世界各地运过来的物品。在欧洲很难看到的一些精品,这儿也随处能够看到。而且价格便宜了好几倍……
整个城市都被水泥和石块覆盖,前者铺满了街道,后者垒砌的街面比前者更漂亮,尤其是城市中央的大道,足够十辆马车并行。据说一共耗用了几十万块青石板。两边大的商店云集,装饰都非常豪华,大多经营金银珍宝、名贵绸缎、玉器首饰等高档奢侈品,总数量超过了五百家。
秦淮河是这座城市的主要娱乐区,日夜表演戏剧、杂剧、傀儡戏、杂技、影戏、说书等多种戏艺,每天有数以万计的市民、商人在这里游乐休闲。
他们拥有难以计数的人口,和训练有素的海陆军,以及先进的武器和巨大的财富。
这里的男性普遍会打枪,因为中国政府在民间地方设立了大量专门的靶场,只需要很少很少的钱就可以在这里打很多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