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大宗师-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此,整个天山的西北尽数落在了波斯手中,而天山的西南,则被大食占为了己有!至于金山以东以及阴山以北,则成了回纥部的天下——史称阿史那帝国。
这也是幸好南面有昆仑山这道天然屏障,不然的话,只怕大唐连西戎道和吐蕃也保不住了。
如此重大的损失是不得不报于李世民的,起初听到这个消息,李世民很是平静,甚至还安慰了一下自己已经憔悴到了极点的大儿子,但当众人散去,他却是一口老血喷了出来。
这一次他不止失去了整个西突厥的土地,连******的那一片大地也被回纥这个白眼狼给吞并了。回纥肯定是没有那个能力和胃口的,这其中自然有两大帝国的影子,所以他已经将这两大帝国恨到了骨子里。
而且最最重要的是,在这一次大战中,他折损了一个儿子!今年才十四岁的蒋王李恽因为一时不察,被南下的回纥部落打了个措手不及,客死在了大草原上!而与他一同折损的,还有着五万多的大唐将士!
李恽的死对于李世民的打击很大,一连好几天都没有再说一句话。他觉得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而起,如果不是自己贪功冒进,将一场必胜的战斗打成了一场灭族亡国的屠杀,李靖和那十数万的将士也就不会死了,他们不死,这一场战斗也就不可能打起来
然而,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李世民正沉浸于自责之中的时候,南面却又是传来了一个更坏的消息!
——六诏、林邑、陆真腊(文单国)以及骠国集体背叛了大唐!
他们也想要学着回纥一样,蚕食大唐的艰难以及岭南!
只不过,他们胃口虽大,但心却不齐,眼见着六诏挡住了自己东进的道路,骠国很是果断的将当时还是一盘散沙的六诏当成了自己的进攻目标。
可怜六诏之地的各个国王还在做着壮大之后一同岭南六诏的美梦,却不想身后就直接遭到了盟友的致命一击。
骠国实在是太强大了,整整十八个属国,其中不少都是比六诏中的王部还要强大的部族,与这样的势力结盟无疑是一件最大的笑话。
当然,骠国想要独食六诏也不是一件可能的事情,南面的真腊和林邑也并不比骠国弱上多少,所以很快便加入了对于六诏之地的蚕食。
面对灭顶之灾,六诏的很多人都想起了大唐,于是乎又很无耻的向着交州求援了起来。
刚刚才和人家打了一场硬仗,回过头来又向人家求援,这天底下哪里有那么好的事情?交州刺史段明阳以及曹王李明直接就拒绝了他们的请求。
而此时已经被任命为交南行军副总管的段明阳更是无良到了极点,他虽不出兵救援,但他却是卖了很多的手雷给六诏之地的人。
不止是他们,南面的骠国、真腊和林邑也都成了他倾销劣质手雷的对象。
他卖的那些被大唐淘汰了的手雷其实就是大唐研制出的第一批手雷,威力不是很大,想要炸死个人都不容易,但即便如此,却也是让各国损失惨重。
首先,为了购买手雷,他们付出了很多的粮草和财宝甚至是奴隶,其次,买回来的手雷都是一次性的东西,大战之中为了保命,很多士兵都是直接选择扔光了自己的所有手雷。最后,手雷早就了他们更大的野心,在认为自己的国力强大,买的手雷肯定比对方多的情况下,各国之间开始了倾轧!
混乱之局是从陆真腊偷袭林邑开始的。他们觉得想要谋取大唐的南方,先灭掉林邑会非常的方便,因为林邑就在他们的身侧,而且很好掌控。
面对陆真腊的攻击,林邑当然是愤怒不已,当时就进行了剧烈的反击,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已经将六诏灭的只剩三诏的骠国,盯上了陆真腊的疆域。
就这样,一场以谋夺大唐为最终目标的战斗打着打着变成了南域诸国的私斗。
这些小国之人的短浅目光实在是让段明阳惊喜不已,他原本只不过是想要制造一点乱子而已,却不想竟然造成了这样的可喜局面。
这个时候,他是不会再安静下去了,当下便向李明请命,接手六诏之最后三诏势力,并驱兵南下!
李明今年不过十二岁而已,第一战已经把他吓了个半死,这个时候也就由得段明阳做主了。
交南行军总管李明放权,段明阳这个副总管几乎就成了真正交南行军总管,当下便借着与僚子部等部的关系,将已经成为败家之犬的三诏收归了大唐,并组建了一只名为“南诏军”的敢死队。
这一只部队一共有一万五千人,每人都带着十颗手雷,段明阳给他们的命令是,不顾一切代价,扎进敌人的深处,然后引爆所有手雷!
这里的手雷自然不是那些劣质手雷,而是那种一颗就可以将数十人炸飞的超强手雷。这么多手雷一起爆炸的话,他们一条命就可以带走敌人数十乃至于数百的性命。
这种战斗方法是残酷的,甚至是没有人道的,但段明阳不在乎,他甚至是用那些士兵的家人做了威胁。
六诏已经亡了,这些仅剩的人他也从来没有当人看过,如果他们不去,他是真的会杀光他们的家人的。
那些南诏军的人想要求见唐王,并呵斥他这样做日后一定会遭受唐王的严惩,他也只是嘲讽的一笑而已。
莫说唐王殿下现在正在东北防范大室韦部,就算他真的在这里又如何?大唐西部战事一片糜烂,北面又多出了一个阿史那帝国,如果此次不能将南域的这些猴子打残打怕的话,大唐国祚绝对是岌岌可危的。只怕到了那时,唐王会比他做得更狠更绝!
对于国人,唐王确实是宽容而和善的,但是对于外国的异族,唐王殿下可并没有多少怜悯之心。
在段明阳的高压之下,那些南诏军人只能绝望的选择了顺从,他们已经是没家没国的人了,剩下的也就是那些亲人而已,为了亲人而死在他们看来并没有什么不可,更何况段明阳已经答应了,只要他们将他的军令执行得足够完美,他们的家人都会得到一份唐人的告身。
有了这个承诺,付出一条性命又有什么不可的呢?
人肉炸弹的出现顿时改变了整场战争的走向,段明阳总是以敢死队进攻三国最强的区域,而自己的人马则是扫荡着那些防守并不严密的地方,一时之间当真是所向披靡!
当整只敢死队消耗殆尽,主要敌人骠国已经被他打残了,而陆真腊也是因为遭受骠国、林邑以及大唐的三面夹击损失惨重。唯一还算保有了些许实力的,反而是最弱的林邑,不过那也是段明阳鞭长莫及的缘故。
这一战之后,湄公河以东以及林邑以北的大部分六诏和陆真腊领地成为了大唐的领土。骠国虽然吞下了湄公河以西的六诏土地,但与付出的代价相比,却绝对是得不偿失。
最苦的就是陆真腊,北面丢失大片领土以及人口,南面的水真腊更是趁机向他们发动了进攻,妄图重新整合原真腊的领地。
而人心不足蛇吞象,见到陆真腊岌岌可危,林邑和骠国甚至于原本一直不见动静的女王国也是蠢蠢欲动了起来。
而这个时候,更好笑的一件事情发生了——陆真腊向着大唐求援了!而且还是出卖国家主权的求援!
陆真腊国王表示,只要大唐能够保住他们的国家,他们愿意以属国的形势并入大唐!
卧病在床的李世民听到了这个消息,冷冷的笑了,但最终还是以热气球传讯,让段明阳接手了陆真腊的军事。
段明阳可不是傻子,哪里敢直接接手真腊的属军?这家伙做生意做的走火入魔了,当时便想出了一套换军的点子,将真腊的大批军士运送到了青藏高原,与驻守在那里的李贞交换了一批定时炸弹一样的吐蕃军队!
那些真腊大军肯定是不会跟吐蕃人有所交集的,所以李贞掌控起来极为顺利,而远征真腊的吐蕃军士显然也无法跟真腊人沟通,所以段明阳也可以高枕无忧。
当然,松赞干布心里是不好受的。虽然在这个时候吐蕃出兵助唐是理所当然的,但这种明显的不信任还是让他受伤不已。
运送军士也是需要时间的,所以在这段期间,大唐的守军便代替了真腊军队驻扎在了陆真腊的境内。
被大唐打怕了的骠国和林邑自然是选择了退让,但女王国却是很不知死的打上了门来,而且她们女王还直接给了段明阳一份国书,称自己与陆真腊有仇,希望大唐不要干预。
收到这份国书,段明阳直接冷笑着撕成了碎片。现在陆真腊已经是大唐的了,你跟他有仇就是跟大唐有仇!这事根本不用讲,打过了才能好好的说话。
大唐游击战并不强大,但是阵地战却几乎是无敌的存在,凭借着城墙和火炮优势,女王国的人根本打不进来,而随着吐蕃军队的到来,陆真腊更是成为一块铁桶一样的存在。
当然,最主要的是女王国的兵力并不强,而且骑兵也不多。
第214章 215有一首歌叫“精忠报国”
这一场大战一直持续到原始五年的九月,波斯、大食两大帝国终于还是没能打破大唐的西部城墙,而且他们也没有了继续耗下去勇气,果断的停止了东进。
阿史那帝国就更不用说了,整合铁勒诸部就已经花费了他们不少的精力,而且对与大唐打阵地战他们也是没有任何信心,所以并没有任何南下的意思。
大战终于平息,整个大唐上下都是长长的舒了口气。唯有左命,也就是一脸的烦恼。
这一转眼就快六年了,也不知道神国那边怎么样了。虽然隔着大海,但是罗马帝国的强大却是毋庸置疑的,就算是整合了整个不列颠岛的军力,能不能与之抗衡还真是两说。
担心之余,左命也不是没有想过带兵过去,但这个时候带着大批人马过去的话,必定对大唐不利,所以他当真是烦恼不已。
众人之中,李泰是最懂得他的心情的,所以在大事初定之后便找到了他,告诉了他一个好消息。
原来早在半年前,他便已经派着一只三千人的特殊部队向着西方进发了,这只部队多由胡人组成,家中老小都在大唐,而他们此行的目的,则是贩卖丝绸的同时替左命打听欧洲的情况。
本来,贩卖丝绸的事情一般都是大唐的商人来做的,但现在丝绸之路已经被两大帝国切断了,他们也就只能找一些胡人来顶上了。
正所谓否极泰来,在经过一场浴血大战,大唐丧权失土之后,电灯这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东西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大唐的长安自然是第一个全面通电并且用上电灯的地方。当整个长安在漆黑的夜空中张放出白昼一般的光芒,李世民那沉郁依旧的心终于是舒服了许多。
“承乾,这电灯真是一个好东西啊!不仅没有难闻的气味,而且不晃眼睛。”
难得的与李承乾对坐在甘露殿中,李世民感慨的道。
“是啊!父皇!大唐一直都在变强,只不过我们以前还是太过张扬了,所以引起了波斯和大食的注意。这一次也算是一个警醒,让我们明白了我们大唐还不够强。我想西进的计划可以停一停了,我们的力量应该多放在敌人看不到的地方!”
点了点头,李承乾目光中闪烁出了一丝坚定道。
“敌人看不见的地方?咳咳咳你是指澳洲?”
不愧是父亲,只一回神便明白了李承乾的意思。
“正是!我大唐周边的耳目太多了,很多东西只要一出现便会弄得人尽皆知!就拿热气球来说,本来可以说是一种奇兵,但因为两大帝国早有准备,以密林当作了掩护所以才造成了这一次的无功而返!不然的话,我们又何至于输的那么凄惨?”
点了点头,李承乾道,“最主要的是,这一次我大唐阵亡的将士实在是太多了,大哥说澳洲大概有七百多万的土著,那么多人口,如果操作得当的话,倒也不失为一支战力,而且这只战力就算有所损伤咱们也不会太过心疼。”
“咳咳不错!以夷制夷,这个想法不错,正好西域已经无可图的余地,恪儿在赋闲之中,可以一试。不过,你以为多少人手合适?”
再次咳嗽了几声,李世民疲惫的问道。
“五万吧,再加上青雀的海军。如果那些人真的如同大哥所说那样都是以棍棒作为武器,也并不团结,那么这些人足够杀上一个来回了。”
沉吟了一会之后,李承乾道。
这倒不是他小气,不愿意给李恪更多的人手,实在是现如今大唐的兵力损耗过大,常备军连六十万都不到,分割太多出去的话,恐怕本土有失。
“唔且看恪儿如何操作吧,正好吕宋前段时间曾经割让过几座岛屿给我们作为租借区,可以以此作为跳板!”
点了点头,敲定了此事之后,李世民便果断的下旨给了李恪。
原本因为西域的事情一个人在家中喝闷酒的李恪接到了圣旨,整个人都高兴得跳了起来,倒是将几个王妃吓了一跳。
不过,在行动之前,他还是去母妃那里做了告别。
听说自己的儿子终于要去建立南唐功业了,杨妃不舍的同时也是欢喜不已。
而和他有同样心情的还有长孙皇后,因为这一次,李泰也是要前去澳洲的,于是乎,两个母亲上演了一台泪筑的戏,看的李世民以及左命等人一阵的牙疼。
左命是真的没有将那些澳洲土著放在心上,那个地方直到一千年后也不过几百万人口,而且因为资源丰富、生活安逸的原因,连大一点的部落都少之又少,不要说他们总共有九万多人了,哪怕只有一万,也足够他们在那里横着走了。
送走了李泰,大唐便为那些戍边牺牲的战士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哀悼仪式。为了彰显他们的荣耀,左命在南山上圈出了一大片的烈士林园。
在那片园林之中,有着无数的石碑,按照着出生地井然有序的排列着,而且每一座石碑的正中,都镶有一块被玻璃封住了的不锈钢名牌。
——那是死去的战士的身份的象征,基本上每一位唐军将士都有一块,上面的说明是他们自己所刻,包含了他们的名字、出身以及遗愿。
四十万块墓碑连绵在一起,广大的几乎望不到边际,更是给人一种别样的庄严和肃穆,就仿佛是那些死去的战士依旧在排列着队伍肃然而立一般!
左命并没有让这一块大地沦为死域,而是在周围种满了各色的鲜花,并且定下了一年一大祭的规矩。这条规矩在日后直接变为了一个节日,名为“战魂节”,而日期就在每一年的三月十五日,春暖花开的时节。
烈士园林的修建给了大唐的战士们一重很浓重的荣誉感,后世的唐军多以进入烈士园林为荣。
这不过,这种事情在左命看来却是一种悲哀。因为死后的荣耀永远滋润不了虚无的灵魂。
除了烈士园林以外,左命还将屠洪刚的“精忠报国”一歌在整场哀悼大会的末位高唱了一遍。
为这首歌配乐的乃是他唐王府的专职乐师,这些人精通除了钢琴以外的各种现代管弦乐器,所以配的极为完美。
在大声公的帮助下,精忠报国的歌声可谓是传遍了整个长安。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
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
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
堂堂中国要让四方
来贺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
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
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
堂堂中国要让四方
来贺
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
堂堂中国要让四方
来贺
悲壮的歌词,配合着左命那高昂的情绪,顿时让整个哀悼大会进入了高潮。
望着那一片密密麻麻的墓碑,很多唐人都是死死的捏住了自己的拳头。那一句“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更是在众人的耳边不停的环绕。
这是一场战败之后的哀悼,但没有一个唐人的情绪是低迷的,在那一刻,他们的内心有着一股滚烫的热血正剧烈的翻涌着!
望着一身麻衣唱的极为认真的左命,李世民有些恍惚了起来。
他也是见惯了左命搞怪的一面,陡然之间见他如此的全情投入,实在是有些意外和震惊。
其实不只是他,那些见惯了左命嬉笑怒骂的将士、大臣以及百姓们也都非常的意外。他们从来没有想到,他们那个永远只有十六岁的唐王居然还有这样热血忠魂的一面。
左命歌调中的情感实在是太浓了,几乎是每一次高歌拳头都会不自觉的捏紧。
如此丰富的情感,只要不是木头,自然都是能够感觉的到的。所以他们诧异,震惊,然后感动。
在整个哀悼大会结束之后,这首“精忠报国”便成为了大唐的国歌,而且基本上每年每一支大军都要唱上一回。
不止是年终,就连出战也是如此。这首歌似乎是有着一种魔力,能够给予那些将士们意想不到的勇气和力量。
这一点左命是没有想到的,不过他却乐见其成。因为他之所以抄来了这首歌,为的就是能够让大唐的人们能够化悲愤为力量,重振旗鼓
第215章 216我要你去埃及
电灯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很多唐人的生活方式,就连戏剧的形势也是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为了不影响大唐人白天的工作,很多戏剧都是选择了在晚上上演。而且现在很多剧院已经用上了扩音装置,戏院的规模已经不在局限于千人了。
除了这些变化外,全国第一辆蒸汽火车也是试运行成功了。
毫无疑问,这第一条铁路就是从长安开往凉州的。这也是出于战略意义的考虑。然而,哪怕是这样一条铁路,也是足足花费了大唐十万人力以及近半年的时间!
不过,如此巨额的消耗,收获也是相当的大的,现在大唐从长安运送一批两万人的补给到良州也不过一天的功夫而已!这个速度比起单人单马都要来得迅捷。
有了火车,汽车自然也就出现了,当然,那个时候的汽车其实说白了就是咱们后世眼中的拖拉机。方向盘和转向器那种东西左命是弄不出来的,所以只能改用扶手。
不过,拖拉机虽然好用,但是燃料却得来不易,因为柴油这种东西需要从石油中进行提取,而这对于现在的他们来说实在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所以就现在生产的几辆拖拉机,也都只是用于军事。
不过,蒸汽时代的来临,也使得很多生产变得轻松二楼起来。就好比左命的造船厂,现在生产一些零件已经用不着使用大量的人力了,取而代之的,则是各种机械以及传送带。
生产条件的改善,终于是促进了冶钢业的发展,左命的第一个船舶发动机终于是问世了!
而也就是在这种能够保证一年一修而不坏的发动机问世的同时,西域方面终于是传来了神国的消息。
就目前为止,神国并没有陷落,但那只不过那只是因为罗马帝国正忙于收尸欧洲内陆的本土势力的缘故。据那些传回消息的西域人称,现如今欧洲已经是罗马一家独大了,东面已经与波斯接壤,而西部,更是在地中海与大食产生了冲突。
听说罗马已经差不多整合了一整个欧洲势力,称霸整个地中海,左命的心情顿时跌入了谷底。
世界历史的走向已经因为他的出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使得他不得不生出一股紧迫之感。
“那大食那边是什么反应?罗马帝国进犯他们的领地,他们能忍?”
短暂的沉默之后,左命问道。
“大食国经历一年多的大战,损失了数十万将士,国内更是一片疲敝,所以只是做出了一次象征性的反击便不了了之了。”
被问及这个问题,那个西域人恭敬一礼道。
“是了!这个时候正是他们最不愿意打仗的时候!”
听了这话,左命长长的吐了口气,然后点了点头,遣退了那名胡人。
之后,左命便找来了已经住在了长安唐王府的欲谷设。
欲谷设这段时间极为消沉,大多时候都是在以酒精麻痹自己。因为他输了,而且输的很惨,虽然部族的族人得以迁徙到了西戎到,但他的王位却是没有了。从两大帝国进军突厥的那一日起,他就是一个贫民了,一个被寄养在唐王府的贫民。他甚至没脸再见左命。
见欲谷设一副颓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