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倾宋-第2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臣等恭送明王、王妃。”
叶应武轻轻摆了摆手,低声吩咐身边梁炎午一句:“逸轩,等会儿让三位丞相、户部尚书和工部尚书前来觐见。某要同他们商量一下土豆推广种植的事情,另外还有此次南巡的诸项事宜。”
梁炎午点了点头,冲着叶应武郑重一拱手。
————————————————————————————…
“某此次南巡,可不是单单只为了镇抚南洋。”叶应武环顾站在殿中的几道略显孤单的身影,正色说道,“自古合约讲究一个‘信’字,即使是蒙古鞑子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不到合适的关头,忽必烈是不会轻易地撕毁合约的,甚至只要大明不进攻,这几年内蒙古都不会有什么大动作,所以咱们以后想要找到充足的理由北伐,就要诱使蒙古鞑子挑事。”
顿了一下,叶应武接着说道:“我们想知道蒙古的虚实,忽必烈又何尝不想知道大明的虚实,所以想要让蒙古率先挑事,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这双方相互之间的试探上。一旦蒙古闹得过火,那么就等于给了我们把柄。而现在大明重兵云集两淮和南京,蒙古鞑子就算是有足够的胆量也知道招惹大明的下场,不过如果得知某南下巡视,他们想要按捺住可就没有这么容易了,所以某想上一次和安南大战时候蒙古忍住不发,这一次恐怕就没有那么好忍受了。”
“殿下之意,臣明白,还请殿下放心,前线诸军只要殿下一声令下,随时都可以给蒙古鞑子一个教训。”苏刘义沉声说道,“只是殿下此次南巡,是不是有些不妥,毕竟南洋未定,真腊尚且还有一支水师未见踪影,占城又想从大明与真腊之战中寻求独立,战局错乱若此,殿下南巡,未免风险过多,还请殿下三思。”
叶应武沉默了片刻,沉声说道:“南洋纷乱,单单只凭前线几员大将已经难以对付,某之所以要南巡,就是需要亲手平定南洋乱局。自古以来南洋都是华夏鞭长莫及之处,但是随着海上贸易的来往频繁,大明不能再坐看南洋诸多小国纷乱厮杀,是时候将南洋变成大明的后花园了。南洋地处广南和西洋之间,多有咽喉要道,以后大明无论进退,依托南洋都可从容不迫,另外某这一次南巡,还有两件事,一是要看看泉州这大明的经贸命脉所在,二是要走一走夷洲的土地,毕竟夷洲是大明最先占据的海外之土。”
文天祥和苏刘义等人对视一眼,恭敬说道:“殿下之意,臣等明白。”
叶应武点了点头:“此次南巡,轻车简从,无须铺张。另外某把南京讲给你们,不要让某失望,当然了,也不要让忽必烈‘失望’。”
“殿下放心。”文天祥朗声说道。
轻轻呼了一口气,叶应武下意识将目光投向大殿之外。
忽必烈,原本某不走,你也不来,现在某拍拍屁股走人,倒要看看你有没有这个胆量和本事了。冬天越来越近,北地的苦寒和南方的铜墙铁壁,不知道你打算选择哪一个?
第三百八十一章 笳鼓万貔貅(下)
p:感谢书友秋叶落飘零的月票支持
“这占城的风土,和大明江南相比,果然是别有一番风味。~随~梦~小~说~~~([''〈 ?( ? ”伸手按住船舷,张贵忍不住轻声感叹道,目光已经投向风中起伏的波澜和一望无尽的青葱原野。
仿佛这里没有任何秋天的痕迹,只有暖暖的风从6地一直吹拂到海面。
在水田中辛勤耕作的人们,似乎现了这突兀间出现在海天之间的黑色身影,纷纷诧异的向着岸边走来,不过当他们看见那迎风飘扬的赤色旗帜和一艘艘海船魁梧的身姿时,不由得爆出一声又一声的惊呼。
很快偌大的河口以及周围的水田之中,放眼望去已经看不到人的踪影。
不过很快,桅杆上负责眺望的将士就拉响了铃铛,战船上原本在懒洋洋看风景的水师将士,几乎同时抬头看向桅杆上士卒手指的方向。
几道小小的影子出现在河面,很快后面越来越多的船影绰绰约约,看不清楚有多少大小船只顺着河水呼啸而来,奔流入海,不过这些密密麻麻让人看得头皮麻的船只,能够称得上是船就已经很勉强的,用“小舟”这种称呼应该更合适一些。
如果不是这些舟船上有一面面真腊的战旗飘扬,而且操控船只的人手中或多或少的都握着兵刃,恐怕即使是把他们放到眼前,夷洲水师的将士们也不会相信这是敌人。
不过没有人笑,所有的人下意识将目光投向张贵。
冷笑一声,张贵一挥手:“传某号令,前锋船队集中飞雷炮轰击,务必轰散对方,各战船拉开距离,以防有诈,同时传令左右两翼,真腊水师不可能只有这么些破船,否则号称‘南洋第一强国’未免自大,所以这支船队很有可能是来试探的,到时候必然有大船突击左右两翼,一旦有失,他们两个指挥使知道下场!”
“诺!”身后几名将领同时应道,而张贵的将旗已经迎着风升起,鼓声在海面上震天动地。
一排战船在前面一字排开,黑漆漆的炮口对准前方,阳光洒在银亮的炮身上,光芒耀眼。而飞雷炮之间,一台台床子弩也缓缓的拉开,水师将士正在小心的将火蒺藜捆绑在箭矢上,虽然有了飞雷炮,使得沉重的床子弩显得有些鸡肋,但是面对这样密密麻麻的敌人,有时候还是一次可以杀伤很多的床子弩巨箭管用,尤其是当箭头还捆绑了可以爆炸的火蒺藜时候。
“将军,快看!”一名士卒惊讶的指向前方。
原本顺流飞快而来的船队,竟然缓缓的止住了步伐,在河水和海水交界的地方缓缓漂浮,却是死活不向前挺近。张贵一怔,旋即大吼道:“不好,告诉左右两翼,小心火船!”
话音未落,那河口的无数船只,却是再一次突然加,只不过他们并不是沿着主河道直冲不远处海面上的庞大船队,而是从河口三角洲的两侧支流直接绕向船队的侧翼。
这些真腊船只并不是为了吸引大明水师的注意,而是想要凭借着大明水师一时对于这些船只的轻视,包抄两翼!
“来得好!”张贵冷笑一声。
能够想出来这么一招,说明负责指挥的真腊人还是有些本事的。
不过他们未免太小看大明水师了。
原本就等待真腊水师主力的左右两翼战船,同时快散开,面对这样很可能夹带火船的对手,船与船之间最好保持足够的距离,这样也能够让飞雷炮、床子弩和投石机的威力挥到最大。
战鼓在开阔的海面上回响,一艘艘战船熟练灵活的变阵,来往交错的度甚至毫不逊色于那些顺流而下的真腊快船,可以看得出来这支并没有经历过多少战火的水师,到底经受了怎样的训练。
两翼战船上令旗同时落下,天地仿佛在这一刻也随之肃穆。
足足上百门飞雷炮和更多的投石机、床子弩同时咆哮,一条条受到震动的战船有些狼狈的在水面上横移开来,平静的海面被船身重重的划开,白色的浪花拍打着这海面上的庞然大物。
“轰!”一声突兀的响声,结束了天空中令人心寒的锐啸。
在剧烈晃动的战船上,可以清晰的看见无数腾空而起的水柱,将视线全部覆盖,那些铺天盖地、声势浩大而来的真腊快船,有的被炸药包正正好好击中,熊熊烈火已经引燃了一切,船上看不见尚有人站立的身影;而有的则是被浪涛和水柱硬生生的掀翻,身上连衣甲都没有的真腊士卒慌张的跳入水中;更有甚者,快船被呼啸而来的巨箭刺中,船上两三士卒都被箭矢贯穿胸膛,只不过巨箭去势未止,竟然卷携着这船上的人径直扑入旁边不远处的快船上,而引线已经燃烧殆尽的火蒺藜,在这一刻轰然炸开。
天地之间,唯有血色。
这一次不用张贵下令,左右两翼的战船就已经再一次调整,一排战船留下来,继续用飞雷炮和床子弩轰击,而大多数战船已经缓缓向前,船上的将士们熟练的把床子弩和飞雷炮等大型器械挪开,一个个手中已经握紧了神臂弩,对准那些在水面上挣扎的真腊士卒。
“海船,是海船!”突然间一声惊呼传来,十多艘海船出现在大明水师战船的后方,只不过和这些水师战船相比,来者终究还是在个头上小了不小,而且显然也是第一次面对这样的对手,那些海船还不等拉近距离,就已经开始抛射石弹。
张贵皱了皱眉,看着距离中军船队还有一段距离的水柱,这些真腊人未免太慌张了吧。然而不等他回过神来下令中军船队掉头迎敌,桅杆上又传来一声惊呼,远处河上再一次出现了船队,只不过和之前那些混乱纷杂的船队相比,这一次出现的都是清一色的战船,并且在战船前面还有十多条顺流而下的快舟。
“火船?两面夹攻?有意思!”张贵嘴角边难得掠过一丝笑容,这真腊能够称霸南洋,果然还是有一手的,只不过他们的能耐,也就局限于此罢了!当下里这个已经在海上打拼了一年的骁将一丝不苟的下达命令,“传令,前锋船队缠住敌人使其不得靠近左右两翼,中军并后厢船队,掉头应敌!”
水师船队在海面上缓缓的调转方向,滚滚热风中士卒们呼喊着将飞雷炮和床子弩推上来,对准前方的敌人。而张贵也是挽起衣袖,大步走向战船的船楼:“前出应敌!”
战鼓再一次轰隆隆响起,后厢船队一边将运粮船保护在后面,一边在海面上一字排开,对准越来越近的敌人。显然真腊人之前并没有见过这样的打法,毕竟对于他们来说,飞雷炮甚至床子弩都是一种遥远而难以触及的存在,一艘船上能装备一台投石机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真腊船队在错愕之中迎来了飞雷炮的洗礼,冲天的水柱和在海面上横扫的气流狂风,更是直接将甲板上不少士卒直接震倒在地。平静的大海仿佛在一瞬间变了脸色,翻滚的汹涌浪涛高高地卷起,重重拍打在战船上,一艘艘真腊战船在这样突如其来的打击当中摇晃不定,即使是多年海上风霜洗礼的老卒,见到这样的情景也不由得心惊胆战。
“轰!”几炸药包同时砸中了飘扬着将旗的那艘战船,血红色的火焰几乎是一瞬间从战船上腾空而起。大多数的战船为了防范火攻,都会在船身上涂抹防火的涂料,但是这种光滑的涂料是不可能出现在平时人来往走动的甲板上的,所以当炸药包开始爆炸燃烧,船上的木头甲板也随之被卷入熊熊大火之中。
真腊水师旗舰在刚刚照面就已经被大火吞噬,作为真腊众多战船当中体型最大的一艘,这船上的火焰烧红了半边天,即使是在远处河口都能够一清二楚的看到滚滚升腾的黑烟。
其余的真腊战船也受到了不小的损失,不过最多也就是起火,像这样几乎被燃烧殆尽的倒还真的没有。这也只能怪这艘旗舰体型庞大,未免太引人注目,所以不少大明水师的炮手都不约而同的对准了它。
打仗先把最大的那一条船击沉,终归是没有错的。
因为已经提前下锚,所以后厢各艘战船只是轻轻晃动了一下。而浪涛翻涌,张贵的旗舰一马当先,从两艘后厢战船之间飞驰而过,战船两侧的数十条船桨同时重重的切入水面,激起更多的浪花。
狠狠的一转船舵,张贵在这一刻脸上也是流露出狠厉的神情,劈波斩浪的战船迎着风猛地一转,竟然在后厢战船前面打横,就像是在水上演绎了一次近乎完美的漂移。
“快,下锚!”一名都头松开刚才死死抓住的栏杆,飞快的跑向不远处的锚链,而更多的将士则是解开固定住床子弩和飞雷炮的绳索,炸药包和巨箭已经从船舱中取出。
原本随着波浪摇晃的战船缓缓稳定下来,因为是河口,距离海岸不远,所以大铁锚很容易就触及海底,拖住战船。而战船一侧的床子弩和飞雷炮,已经对准了惊慌失措的真腊战船。
中军战船作为整个夷洲水师最精锐的组成,已经一艘一艘的重复刚才旗舰做出来的动作,只不过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达到张贵这个地步,所以那些战船都是慢了不少,然而最后还是全都准确就位。
这就已经足够了!
飞雷炮和床子弩同时咆哮,而后厢战船则是趁着这个机会升锚扬帆,一切动作行云流水一般,这些数量并不多的战船在中军战船炮击的时候快从他们的缝隙中掠出,直奔向陷入怒涛和火海中的真腊船队。
与此同时,左右两翼船队也不再和那些破烂的小船纠缠,正在缓缓收拢队伍,向着中间汇聚,毕竟前厢前出对付河上的敌人,而中军和后厢又向后集中,此时在大明水师中间正是一片空白,如果左右两翼不收缩的话,一旦被真腊船队钻了空子,威胁的可是各个方向战场的后方。
密集而短促的鼓声在海面上渐渐平息,原本升腾的浪花和烟雾也随之消散,这海天战场上的局势已经生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改变,原本呈现四四方方的大明水师,此时已经完全变成一字长蛇阵,前锋堵在河口不断的轰击顺流而下的火船,而后厢战船已经破开真腊水师海船的防御,大开杀戒。
至于两侧那些漂浮着的小舟和舢板,没有了刚才顺流冲击的度,已经不足为虑。从四个方向动暴风骤雨般攻击的真腊水师,现在就只剩下河上那些大船还有一战之力。
张贵的旗舰没有参与海上的大战,经历过飞雷炮、床子弩和投石机洗礼的真腊水师,已经很难和后厢船队在海上一争雌雄,现在更主要的对手是那些顺流而下的火船,一旦让他们冲入阵中,少说也得损失五六条战船。
大明水师的这些战船可都是实打实的海船,比普通的江船甚至楼船建造起来都要费时费力,所以张贵是不允许这些小小的火船威胁到自己麾下这些大船的,到时候就算是胜了,也和失败没有什么区别,大明水师将不会再有勇气溯流而上。
所以张贵想要的,是绝对的、压倒性的胜利。
平息的鼓声,再一次在海面上回荡,原本聚集的左右两厢战船,缓缓调转船头,分别顶在前厢的左右两侧。而中军战船留下来几条保护运粮船,其余的也一并缓缓压上。
“殿下曾言此种战法能够挥飞雷炮最大的威力,今天某倒不妨试一试。”张贵眯了眯眼,看向前方缓缓展开的战船队列。
而如果此时从天空上俯视,顺着河水冲下来的真腊战船,密集的簇拥在河道中,而大明水师的战船已经在河口摆下一道横阵,从河口的这头到那头,所有战船一致下锚,黑黝黝的炮口对准河上的敌人。同时整个阵列还有些弧度,从而可以让全部的战船都能够在第一时间将全部的火力倾泻向出现在河口的任何一艘敌船。
大明水师按照叶应武曾经所说之法,正正好好抢占“t”字头横位,现代海上炮击战术当中,几乎能够决定胜负成败的阵法,就这样在七百年前的时空,展现在世人面前。
轻轻呼了一口气,张贵抬头看向天空。
鼓声戛然而止。
所有的飞雷炮,在这一刻迎着敌人,轰鸣!
——————————————————…
“夷洲水师和真腊水师在河口大战,真腊水师大败而归,只有少数海船逃出生天?”张世杰看着呈递上来的战报,嘴角边掠过一丝笑容,“张贵倒还真是有点儿本事,终究没让某失望。”
旁边站着的老者伸手捋着胡须:“这一战本来就是在预料之中,水师大胜也不足为奇,现在老夫担心的,但是剩下的两路,毕竟左路军需要迎战真腊主力,而右路军就算是和占城人里应外合,想要攻克横山关,又岂是那么容易,真腊有胆量将主力西移,必然是对横山关寄予厚望。”
张世杰皱了皱眉:“李叔章的本事不差,一个横山关恐怕还阻挡不住他。杨老统领莫要过于担心。”
话锋一转,张世杰旋即冲着杨风一拱手:“不过这一次能够随时掌控左右路军进之情况,六扇门和锦衣卫功不可没,某在此谢过了。”
杨风摆了摆手:“张相公客气,为君之臣,谋君之事,六扇门和锦衣卫效忠于明王殿下,既然是为了大明征伐真腊,我等自当竭尽全力。”
见杨风开始打官腔,张世杰就不在多说,毕竟六扇门和锦衣卫的忠诚没有人怀疑,杨家唯一的后代、杨风的侄女都已经是叶应武枕边人了,要说起来张世杰和杨风都能够攀上亲戚,说是一家人也不为过。
想起来什么,杨风却是突然开口:“此次殿下南巡,张相公应当也收到消息了,张相公以为,殿下此次南来,为的什么?”
张世杰一怔,旋即沉声说道:“南洋蛮夷诸多,单单凭借某这个兵部尚书,已然镇不住局势,而且夷洲水师现在主力云集对付真腊,一时间抽掉不出其他战船征讨南洋诸多岛国,所以殿下南巡,必然是为了南洋快的稳定,于情于理皆说得过去。”
杨风一笑,负手在张世杰身前踱步:“张相公未免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哦?”张世杰挑了挑眉。
“殿下此次前来,明里是为了南洋,背地里实际上还是想要对付蒙古。”杨风沉声说道,“真龙不走,北方金雕,又哪里有胆量挑事。”8
第三百八十二章 海上生明月
尖尖的船艏劈开水面,一轮皓月从海天之间缓缓升起。*随*梦*小*说 。。
明亮的月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也洒在这五艘顺着轻风劈波斩浪而行的飞剪快船上。
“大哥哥,你倒是烤好了没有,微儿都快饿死了。”赵云微看着火炉上不断旋转的烤鱼,吸了吸鼻子。一滴一滴的油脂从鱼身上滑落,掉到下面的火焰中,让火苗越窜越高,而香气已经顺着风扑入每一个人的鼻子。
叶应武自己也是咽着口水,顾不得烫手,拈着竹签将烤鱼拿起来:“应该差不多了······”
话音未落,旁边已经张牙舞爪的微儿和惠娘已经扑过去,将叶应武手中的几串烤鱼抢的一干二净。当下里无奈的叹息一声,叶应武看了一眼惠娘:“你们两个小心点儿,刚刚烤出来很烫的。”
不过显然这句话说晚了,赵云微眼泪都快流出来,大张着口喊道:“水!”
叶应武耸了耸肩,将水壶递过去,然后瞪了同样被烫的张牙舞爪的惠娘一眼,自从被微儿天天缠着以来,好像王清惠这样冰雪聪明的人儿也变得有些傻乎乎的了,果然聪明没有办法教会,但是变傻却是可以一起。
伸手捻起最后两串烤鱼,叶应武向着船头走去。
衣袂临风,赵云舒靠在船头的栏杆上,静静看着远处明月清辉下的海面。听到身后的脚步声,却是一动也未动。明王殿下和几位王妃在船上烧烤,除了桅杆处放哨的将士之外,其余人都自觉的回避了,所以这个时候缓缓走过来的除了叶应武也没有别人。
换做微儿和惠娘那两个疯丫头,不可能有这么沉稳的步伐。
“尝尝。”叶应武将一串烤鱼递给赵云舒,然后自顾自的同样靠在栏杆上,“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海上明月,想要看到一回,可没有那么容易呢。”
赵云舒小口咬着烤鱼,唇角掠过一丝笑容:“夫君走的时候甚至都没有来及看一眼教坊司刚刚送来的两位姊妹,心里是不是有些遗憾?”
叶应武一怔,从汉唐时候开始,教坊司就一直肩负着从敌国俘虏当中为皇帝挑选姿色上佳者充实后宫,大明的教坊司自然也不例外,尤其是在吏部尚书陈宗礼这个做了一辈子礼部尚书的老人手中,教坊司更是经营得风生水起,让叶应武怀疑这位前朝老臣是不是当一个青楼老鸨更加合适。
虽然对于强行塞进来的女人,叶应武并没有多少好感,前世作为一个富二代,他自然看不起那些自己还没有出手,就扑上来的女人,更何况到了这七百年前,身边哪一个不是如花似玉、倾国倾城,要说叶应武对于美女的渴求已经没有那么严重了。
不过给叶应武十个胆子,他也不敢拒绝,否则到时候一直带人四处找茬的御史台左都御史陈宜中又要撸起袖子来找叶应武算账了,身为大明的君王,后宫就连“三妻四妾”都凑不齐,更不要说“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三千佳丽”了,单单只凭这些妻妾,叶应武怎么才能为大明皇室延续后代?
尤其是在叶应武现在只有一个孩子,还在陆婉言肚子里的情况下,这种诘问往往让叶应武哑口无言。更主要的是,在充实后宫这件事上,朝野保持空前的一致,叶应武只要敢说一个“不”字,恐怕下一次上阵的就不是御史台,而是文天祥带着整个内阁并且拽上叶梦鼎这个大宗正了。
话说回来,对于教坊司的审美,叶应武还是很赞许的,毕竟能够从安南王室的诸多嫔妃和贵女当中只遴选出两个人,足可预料这两个女孩姿色容貌都是上佳,否则见过真人的赵云舒,也不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