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倾宋-第2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短短一眨眼功夫,明军放出了十分之一的箭矢储量,而整个护城河也完全被鲜血染红。从城头上放眼望去,五台云梯车如同熊熊燃烧的巨大火炬,而曾经黑压压翻滚向前的蒙古大军,此时多数已经化作满地的尸体。残破的旗帜还在迎风飘扬,没有了主人战马低低嘶鸣。
侥幸残存的蒙古士卒正在收拢队伍,而明军也没有对这些游兵散勇放箭的意思,毕竟弓弩箭矢有限,王进困守孤城,可不敢和之前暴发户一般的嚣张浪费。
床子弩全部退下去!飞雷炮移走!都头和虞侯们在城头上来回奔跑。
神策军到底是大明一等一的精锐,士卒们不用吩咐实际上就已经开始行动,三四名民壮快步抬起飞雷炮撤退,而后面的明军士卒也是推动着床子弩退到后面。如果这些大型器械全都放在敌台和马面上的话,很容易被投石机击中,那就得不偿失了。
毕竟现在守军能够靠得上的主要还是这些器械。
还不等城头上的人全都撤下去,守军已经熟悉了的凄厉呼啸声再一次传来,一发一发的石弹这一次更有目标性,甚至四五发石弹同时砸在一个马面上,烟尘消散后,整个马面如同被一把刀从头到脚削去,只剩下一堆碎石顺着城墙洒落下去。
快,退下去!王进大声喊道,自己脚下整个城墙都在拼命晃动,给人一种天昏地暗世界末日的错觉。
刚才明军一下子展现出来的攻击力,让蒙古军认识到自己之前的攻击还远远不够,投石机不断地吼叫,整个城墙烟尘滚滚,甚至就在左右两三丈距离内的人都看不清身影。而火光不断地升腾,京兆府历经百年屹立的城门楼已经被大火吞噬。
透过跳跃的光影,王进甚至可以模糊看到门楼上的砖瓦纷纷如雨掉落下来,而巨大的朱漆门柱也终于承受不了大火的焚烧,重重的砸在城墙上,没有了下面立柱的支撑,横梁以及二层楼阁以玉山崩摧之势掉落,很快就化作大火当中的灰烬。
靠在上城步道入口处一面盾牌后面,王进轻轻呼了一口气,空气中带着灼热之意,不过很快这灼热就被滚滚寒风吹散。城墙上尚且没有融化的积雪化作清流融入火焰中,又旋即化作蒸汽升腾。
指挥使。一名都头快步跑过来,蒙古鞑子又开始攻城了!
王进眉毛一挑,蒙古鞑子这是连自家人性命都顾不上了,这么急促的进攻,很容易被自家的投石机和箭矢波及,同时一旦进攻失败,对于进攻将士的士气业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蒙古鞑子这么着急,难道她们真的是对于自己和神策军有着滔天大恨?可是王进自问神策军征战的道路上,一直都是中规中矩的打过来,也没有做下什么招惹蒙古某个将领的大事,更没有什么人神共愤的屠城杀俘事件。
这么说来是蒙古鞑子自己等不及了?王进喃喃说道。
既然你等不及,那某就拼尽全力拖住你!
传某命令,各部准备上城,准备上城!王进的声音有些嘶哑,但是带着浓浓的斗志和杀意。
就让这京兆府成为大海浪涛面前绝对不可撼动的礁石,将一切的敌人全部拍碎在城墙下!
杀!当城外蒙古士卒呼喊声四起,王进也是霍然抓起旁边的赤色龙旗,第一个冲上一片狼藉的城头。在他的身后,无数的神策军将士呐喊着紧紧追随,手中的刀剑握紧。
————————————
老童微微张大嘴看着眼前的景象。
没有发现蒙古鞑子主力大军的真实意图,让他倍感惭愧,而且也因之一直追在这蒙古大军后面,这么多天手中的干粮都是一点一点节省下来的,有的时候甚至吃冰卧雪,就为了能够在蒙古鞑子无孔不入的斥候面前不暴露自己的行踪。
作为一个曾经厢军的老斥候,老童在叶应武还是天武军四厢都指挥使的时候就崭露头角,之后组建锦衣卫,他作为一个资深斥候自然也当仁不让的被选了进去,之后随着叶应武的实力扩张,锦衣卫的触角也越伸越远,京兆府是整个关中的重镇,进可控河洛川蜀,退可入河西河套,锦衣卫对于这样一个重镇自然不会忽略。
所以早在一年之前襄阳大战刚刚结束,老童就到了这京兆府隐姓埋名小心经营,要知道当时锦衣卫在很多河洛的州府还没有人手,足可见对于老童的信任和对于京兆府的看重。
在这一年当中,老童走过了京兆府以及周围州府的每一个角落,可以算得上是活地图了,但是他也清楚,在锦衣卫这菁英云集的地方想要赢得别人的尊重,并不在于你懂得多少,而在于你实打实的军功。
上一次攻克京兆府,实际上只是小菜一碟,毕竟蒙古守军全无斗志,而锦衣卫苦心经营一年,已经有了不小的基业,再加上大明兵临城下,城中的百姓一呼百应,所以打下京兆府实际上并没有耗费多少精力。
紧接着老童出来探查蒙古大军的去向,却没有想到这一次马失前蹄了。
然而当他看到眼前这一幕的时候,已经将一切荣辱都抛到了脑后。
老童所在的山坡距离蒙古大军的营寨很近,甚至可以看清营寨中人员的来往活动,而他也已经在这里整整埋伏了三天,就是紧紧盯着蒙古鞑子的动作。而现在,当蒙古主力都压在城下进攻的时候,后方大寨不是继续制造攻城器械和调集援兵,而是在收拾辎重和粮草!
蒙古鞑子这是要退兵!
老童的眼睛有些机械的转向杀声震天的城墙方向,不由得轻轻吸了一口凉气。如果蒙古鞑子要退兵的话,那么他们攻城的意图就很明显了,通过对于京兆府暴风骤雨般的进攻,让明军以为蒙古人是不拿下城池不罢休,所以一来坚守待援,二来城中各种器械都会小心使用,根本不会想到他们的敌人实际上已经准备撤退了。
很狡猾,但是也很有效的手段。
老童微微眯眼,自己既然在这个地方,就不能看着蒙古鞑子大摇大摆的离开。之前已经被欺骗了一次,这一次,绝对不能再看着这些家伙从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溜走!
可是蒙古鞑子现在将整个京兆府包围的水泄不通,自己也没有办法传递消息。老童恨恨的一拳砸在地上,不过当他抬头的时候,却是突然想起来,在这京兆府,可不只有一支军队。
东面,灞原上,还有大明的骑兵!
如果这些骑兵还有七八千人,那么已经足够了。重新让自己稳定下来看了一眼山坡下的忙碌的蒙古营寨和已经启程的粮草车队,老童径直顺着山坡小心的滑下去,很快人影晃动,消失在茫茫雪原上。
——————————————————
将军,前面有蒙古鞑子,人数好像还不少!一名都头纵马过来。
吴楚材抬起头看向远处,几支蒙古骑兵的巡逻队正在灞水南岸来回走动,虽然他们并没有想要进攻灞桥的意思,但是看向这边的目光也是充满了敌意,吴楚材相信别说渡过灞水了,就是现在自己下令在这灞原上前进一步,蒙古鞑子的骑兵也会亮出兵刃。
自从上一次被明军骑兵追着两处夹击吃了暗亏,对于这支盘踞在灞原上的敌人,蒙古骑兵就充满了警惕和报复之心,如果不是上面将领死死压着,恐怕他们早就已经杀过来了。
京兆府那边打的热火朝天,将军咱们也不能就在这里眼睁睁的看着啊。都头有些不忿的说道。即使是站在灞桥边上,依旧可以听见远处的京兆府城下隆隆的声响,甚至还有惊天动地的嘶吼声。
神策军在和蒙古大军正面交锋,而这么多精锐的骑兵却只能在临潼和灞原瞪大眼睛瞧着。
蒙古鞑子的灞水一侧布置了重兵,甚至不惜放弃对京兆府东门和南门的进攻,就是为了防止咱们杀过去救援。到时候他们的步骑在河边一字排开放箭,甚至将河上冰面砸碎,咱们想要渡过灞水,就必须走灞桥这一条道路了,迎着密集的箭矢冲上去,和送死有什么两样。吴楚材低声斥责道,现在咱们这数千骑兵立在这里,蒙古鞑子摸不清咱们的意图,就不敢放松警惕,也克制着不轻易进攻,这已经是对于京兆府最大的支持了。
可是······都头有些迟疑。
轻轻叹了一口气,吴楚材将目光投向远处那座笼罩在滚滚烟尘中的城:除非能够找到蒙古鞑子的软肋所在,否则的话,就只能祈祷京兆府好运并且期盼后面的援军能够更快到达了。
这样坐看咱们的弟兄们在前面拼命,于心不忍啊。都头忍不住喃喃说道,回过头,却是突然间指着不远处灞水南岸的一个黑点,将军,你看,那里好像有人,有人在向这边跑!
吴楚材微微一怔,急忙定睛看去,果然有一个人骑着马在白色的原野上狂奔,而在他的前后,不断有蒙古骑兵被吸引,然后滚滚如潮追上去,甚至还有的蒙古骑兵张弓搭箭,意图将这人射落马背。
不过看得出来这绝对是一个从战场上摸爬滚打多了的老卒,不但操控战马甚是灵活,而且弯腰侧身一系列动作有如行云流水,一支支箭矢呼啸着从他身侧擦过去,就是碰不到人丝毫。
心中暗暗赞叹一声,吴楚材狠狠一拽马缰:既然被蒙古鞑子追杀,那么十有**是城中突围出来的人或者咱们的哨探,先不管来者是谁,蒙古鞑子想要追杀的人就是咱们要救的人!
话音未落,吴楚材已经催动战马,身后数百名骑兵也是同时拉上手弩的弓弦,紧紧追随着他们的统帅。赤色的旗帜在灞原上飘舞,旋即沿着山坡冲向越来越近的灞桥。
原本灞桥南岸左近的蒙古骑兵想要掉头拦截那道身影,不过听到身后密集的马蹄声,急忙重新回来,拼命的向着灞桥桥头聚拢。他们这些巡逻队不过三四十人,还远远不是数百明军骑兵的对手,所以只有先抢占灞桥这个要害所在,才能够拦住敌人。
大明!大明!隐隐的可以听见那狂奔而来的人在大声呼喊。
吴楚材眉毛微微一挑,自己人?
旁边的士卒不用吩咐就已经纷纷扣动扳机,箭矢呼啸着扑入迎面而来的蒙古骑兵胸膛。而最前面的士卒干脆直接低下头方便身后的人放箭,然后径直伏在马背直冲上灞桥,手中的马刀划过一道弧线,刺进当先几名蒙古骑兵的战马。
鲜血喷涌,战马吃痛之下,已经顾不得主人的拉扯,在灞桥上横冲直撞,甚至有的直接就冲入了冰封的河水中。人马重重的摔落在冰面上,冰面碎裂,血红色的水从冰窟窿中翻涌上来,染红尚未融化的积雪。
大队明军骑兵怒吼着从慌乱的蒙古士卒当中飞驰而过,迎面追赶那一道身影的蒙古骑兵,见状并没有退缩,而是成群结队的当面迎上来。伏在马背上奔跑逃命的那人直接撞入明军队列中,一直冲到吴楚材当面方才大口喘着粗气停下。
吴楚材手里提着的刀缓缓放下,皱眉说道:你是······童烈?
老童微微一怔,显然已经很久没有人叫过他的大名了,让他颇为诧异,急忙抬头看去,旋即声音都变得有些颤抖:吴统领?
第四百三十四章 引弓西北望
寒风中,在相互看到对方的那一刹那,老童和吴楚材都怔住了。
老童在进入锦衣卫之前,曾经在百战都当中干过一段,不久之后就被锦衣卫挖墙脚挖走了,在那之后,老童和吴楚材这个当时百战都的副统领并没有见过一面。
谁曾想到,造化弄人,让两个人竟然在这里相见。
因为老童当时在百战都当中也是数得上的精锐老卒,所以本来记忆里就好的吴楚材在看到他第一眼就认了出来。
当即老童也顾不得别的,几乎是拼尽全身最后一丝力气,大声吼道吴统领,快,北面,北面蒙古鞑子要撤退,他们的粮队都已经启程了,营寨也在拆,现在攻城只是为了迷惑咱们!”
“?”吴楚材诧异的看向老童,这家伙后来进了锦衣卫,这是的,因为明白锦衣卫和六扇门是瓜葛联系,所以并不老童竟然也在这京兆府,而且是孤身一人在万军丛中出现。
引诱明军骑兵的叛徒,还是死里逃生的哨探?
吴楚材的心脏砰砰直跳,这一刹那他突然间意识到肩膀上的重担。之前追随着叶应武南征北战,明王殿下手指之处便是百战都以及后来的禁卫军战马所向之处,根本不需要考虑前因后果,只要杀将就能够取得胜利。
可是现在明王殿下不在,一个老童根本难辨其身份,吴楚材轻轻吸了一口凉气,沉声说道此话当真?”
如果是真的话,那么现在蒙古一开始就不要命的进攻京兆府就可以很好的解释了,将明军杀破了胆,他们倒是好收兵。但是如果是假的话,那就意味着吴楚材的三百骑兵还有后面陆续赶来的明军骑兵,都要落入蒙古人的圈套当中,甚至在城中守军的注视下被包围、消灭!
老童的嘴唇微微颤抖,这时候吴楚材才看到他身上不是毫发无损,两支箭矢就插在肩膀和大腿上,只不过被他强行掰断了箭杆,所以刚才距离远还看不出来,鲜血已经在风中结上薄冰,这个七尺汉子伏在马背上腰杆甚至都已经没有办法挺直,手因为流淌的鲜血和汗水结冰,所以紧紧的和马缰粘结在一起难以分开。
老童没有回答,只是看着吴楚材,郑重的点了点头。
吴楚材呼了一口气,正在这时,一名神策军的十将飞快压低声音说道将军,当时神策军入京兆府,就是这位壮士给开的城门,末将当时率先入城,认得此人!”
“你带着两个人,速速护送他去临潼向唐虞候和江统领报告!”吴楚材沉声说道。
“那将军你······”十将顿时有些诧异。
“蒙古鞑子都准备跑了,哪里还有那么多等后面的人上来!”吴楚材低声说道,看也不看那十将,纵马上前两步,声音也随之提高,“弟兄们,蒙古鞑子正在准备撤退,他们在京兆府打的这么凶猛,就是为了迷惑咱们,索然现在咱们只有三百骑兵,但是有一人是一人,只要能够杀入蒙古鞑子后面的营寨,那么就算他有十万大军,也要不战而溃!”
吴楚材顿了一下但是某吴楚材绝对不是那种只喜欢骗人的家伙,某给你们说清楚,三百人直冲敌人营寨,绝对是九死一生的事情,而且一旦蒙古鞑子有戒备或者他们大军回营,那就是十死无生!所以某也想问清楚你们,敢不敢?!”
三百多名骑兵顿时沉默下来。
他们将要面对的是,七八万蒙古大军横亘在城下,想要绕过他们,然后截杀营寨和粮队,哪里是那么容易。
这是把脑袋别在裤腰上的勾当,恐怕也就只有禁卫军这些疯子才能够想得出来这么疯狂而且不可思议的打法。几名神策军的将领手微微颤抖一下,却没有人开口,而其余禁卫军骑兵则是目光之中爆发出来一股杀意。
咱们禁卫军从麻城一路杀到这里,还没有说怕过谁!之前五百骑兵就有胆量追随着明王殿下冲击敌人中军,现在虽然只有三百人,但是截断粮道这事还是做得来的!
“将军,带着咱们杀一遭,管他真假的,不能让那蒙古鞑子想来就来,想去就去!”一名都头大声吼道。
他的声音未落,所有的禁卫军骑兵已经缓缓抬起手中的兵刃,他们已经用无声的动作来表达内心的选择。
与此同时,一名神策军十将摇着头喃喃说道这群无可救药的疯子。”
只不过就在他说这句话的同时,人已经缓缓策马向前,和禁卫军的骑兵们站在了一起,这个年纪尚轻的汉子抬起头来,身后神策军骑兵也毫不犹豫的跟上来,一个个目光之中绽放出骇人的光彩。
“那就陪你们痛痛快快的疯一场!”
吴楚材抬头看着远处正在赶来的蒙古步卒,当即猛地一拽马缰,大声吼道出发!”
战马刨动白雪,三百骑兵没有撤退,而是沿着灞水向北飞驰!
一抹赤色在莽苍雪原上飘动,而带领大队步卒气喘吁吁追击的蒙古千夫长,看着那骑兵离开的方向,瞳孔霍然缩进!
“不好!”千夫长牙缝中挤出来带着浓浓恐惧之情的两个字。
——————————————————————
整个京兆府北门都被浓浓翻滚的烟尘所笼罩,而城墙下面密密麻麻的尸体甚至能够铺成地毯,原本就因为积雪消融而变得有些泥泞的土地,在经过无数的鲜血浸润之后,翻涌的泥水已经能够没过脚脖。
而积了一层薄冰的护城河,早就被密集的箭矢和尸体砸碎了河面,河水已经完全被染成深红色,仿佛鲜血的温热已经能够消融城下所有的冰块和白雪。一台台曾经耗费蒙古军不少精力的架桥车,只剩下大火焚烧之后的灰烬,散落在护城河两岸,甚至还有几块焦黑的木板漂浮在水面上,任谁都不会想到,曾经有无数的人在这薄薄的木板上跑过。
至于那些来势凶猛的云梯车,甚至还没有渡过护城河,就已经完全被焚烧,原野上十多台云梯车更像是十多把燃烧的火炬,转瞬化为灰烬,纷纷扬扬落在周围士卒的尸体上。
战马低低嘶鸣着,蒙古北安王孛儿只斤·那木罕手按佩刀看着依然昂昂伫立的京兆府,只是紧皱着眉头一言不发。身后的回回炮还在猛烈的开火,将巨大的石弹投入城池当中,而京兆府那世间少有的高峻城墙,在这连绵十多个时辰不断的打击当中,也已经变得破败不堪。
只是那木罕,如果再下令进攻的话,那残破的城头上、几乎已经被夷为平地的敌台上,依然会有敌人毫不犹豫的还击。仿佛回回炮能够拆掉京兆府的城墙,却拆不了这些南蛮子铸成的血肉长城。
那木罕是亲身经历过成都府一战的,而且在那一战当中,他曾经身先士卒带着一支蒙古精锐杀入青羊观,只不过后来发生的一切,让她终生难忘,那些南蛮子就像发了疯的狂牛一样向着他们冲,甚至不管自家的火器就在不远处爆炸,他们打疯了,只是为了能够夺回刚刚被那木罕踩在脚下的土地。
那木罕很好奇是给予了这些南蛮子不断向前、毫不畏惧的动力,但是他,这些南蛮子和之前曾经对付过的那些南蛮子,有很大的不同。他们不再是习惯吃败仗、习惯防守防守做做样子就撤退的南蛮子,他们在为了那一面赤色龙旗而战斗,他们在为了的尊严和生存而战斗!
这是一群不折不扣的疯子。
而蒙古和南蛮子的漫长防线上,这样的疯子还有很多。
那木罕对于蒙古人、色目人的英勇,绝对不否认,但是在他看来,再勇猛的勇士,也不是不要命的疯子的对手。
所以不要把这些疯子逼上绝路,他们疯狂起来谁都制服不了。
而当时忽必烈给那木罕的命令写得也很清楚,把人平平安安的带,不要让京兆府成为第二个成都府。蒙古在成都府损兵折将,已经难以承受的起另外一场损失了。
毕竟,当务之急是平定起火的后方!
那木罕下意识向着西北方向看去,没有想到那些人竟然会在这个时候发难,他们确实挑选了一个好时机,这是蒙古本部最虚弱的时候,也是蒙古本部因为抽调了大量西线驻军而对于他们没有任何防备的时候!
要命的关头,那木罕需要做的就是保住身边的七八万大军!
所以在收到消息的第一刻,那木罕想到的,不再是进攻眼前的这个京兆府,而是才能够不引起南蛮子的注意,将大军安然无恙的撤回草原。而最简单粗暴但是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掉过头来攻城,把这些疯子也打怕、打累,让他们在断壁残垣之间休息的时候,绝对想不到敌人已经趁着夜色逃之夭夭,而他们的骑兵,也因为按照那木罕的打算被全部歼灭,所以根本没有追击蒙古退兵的可能。
只不过一步错,步步错,那木罕也没有料到,这看上去天衣无缝的宏大计划,竟然出现了最致命的瑕疵。那就是蒙古骑兵拼尽全力也没有消灭那一支被引诱上钩的明军骑兵,甚至还被明军援兵赶来击败,这边倒是折损了大半人手。
自此之后,那木罕更加紧准备撤退的事情,同时派出了大量的军队监视那支明军骑兵,因为他已经没有办法拿出更多的人去主动进攻那支战力不俗的明军骑兵,甚至还要想办法在不被他们的前提下把所有人安然无恙的撤退出去。
至于攻城的兵力,对于那木罕来说,那些蒙古军中汉家儿郎甚至唐兀人都是不错的选择,驱赶着他们马不停蹄的猛烈攻城,并且许下了重赏。正是因为身后有屠刀和金银的威胁诱惑,这些士卒冲锋起来也甚是不要命,看的那木罕都暗暗咋舌。
明明是一个族群的人,亮刀子玩命厮杀却是一点儿都不含糊,怎能不让人叹息和感慨。
反正对于那木罕来说,这七八万军中随着蒙古主力一起败退下来的两三万汉人还有数千唐兀人,都不适合草原和西域的战争,甚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