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倾宋-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天祥缓缓点头,让苏刘义监管粮草虽然有些不伦不类,但是这也是无奈的选择,乱世出英雄,这大宋的英雄豪杰,又在何方?
“另外,宋瑞兄,相烦你动笔墨请师尊大人派几个弟子,以解燃眉之急。”叶应武突然间又想起来一件事,就是自己麾下的文官也确实少的可怜,而且他也已经注意到,留守的谢枋得脸色一直有些苍白,而且黑眼圈也熬出来的,想必这几天他在后方也不好受,有必要给这位砥柱忠臣多派几个副手了。
毕竟都昌江家号称“三昆玉”“十二斋”,就算那三个老家伙不动弹,几个子侄辈的还是可以的,毕竟真正的历史上这十二个江家男儿也都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为大宋和华夏奉献了自己的生命,都是不折不扣的热血好男儿。
至少用起来不用担心他们会临阵反水、背后捅刀子。
毕竟文天祥是江万里的弟子,对于江家的子侄大批量的进入天武军相对于独立的这个小系统并没有表示什么不满,但是和江万里一党没有什么交集的谢枋得还有本来就处于和江万里一党有不少矛盾的李庭芝幕府当中的陆秀夫,自然心中有些不太舒服。
但是他们也知道,对于越来越庞大的天武军小团体,这是不得不采取的措施,只有在叶应武的主导下几个小部分形成良性竞争,方能够使得整个小团体以更加迅猛的速度发展。
叶应武又怎么不会料到陆秀夫和谢枋得心中转过的千百心思,只不过叶应武已经隐隐约约有了作为一位上位者的心理准备,而且来到这个七百年前摇摇欲坠的宋朝已经好几个月,所以对于这些千古流芳的名人,叶应武所带着的也不再是敬仰的神情,所以对于自己属下的眼神心思,叶应武还是很熟练的装作没有看到的。
上辈子老子不知道什么叫做人心,什么叫做勾心斗角,这辈子那么就都加倍的补偿回来。
阵阵南风穿过门和窗,掠过每一个人的身旁,无论他们是在历史上千古流芳还是默默无闻,无论他们心中有着怎样的想法和决断,他们终将成为天倾时的中流砥柱。
文天祥眯了眯眼,看向身边的陆秀夫和谢枋得。
南风,南风渐起,天下将变。
—————————————————————————————
陆秀夫的脸色从来没有这么沉重而严肃过,即使是那些从他年轻的时候就在陆府当中当下人的陆家老仆,也不敢在这时候走上前来打扰他,只是静静的跟在自家衙内的后面,走过重重亭台高墙,直到一道靓影伴着阵阵香风扑面而来。
陆家的仆人已经很识相的向两侧闪开,在这个叶应武专门分出来给陆秀夫的宅院里面,陆家小娘子绝对是说一不二的公主,即使是陆秀夫本人也下意识的让她三分,谁也不知道这些在后方苦苦煎熬的女眷们心里到底在承受着怎样的压力和担忧。
“兄长。”陆家小娘子俏脸一喜,旋即矜持的唤了一声。
陆秀夫一直阴沉的脸上勉强挤出来一丝笑容,点了点头。
“兄长今日为什么看上去并不高兴?是不是议事堂上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发生?”陆家小娘子知道陆秀夫平日里都是和颜悦色的样子,今日这种表情的确是世所罕见,所以也只是小心翼翼问道。
“咳咳。“”陆秀夫咳嗽两声,“没事的,只是有些疲惫。”
“这就好,那兄长要注意身体。”陆家小娘子并没有察觉到陆秀夫的掩饰,点了点头,一阵香风飘过,陆秀夫眼前已经没有人了。
陆秀夫下意识的翻了翻白眼,然后抬头看向远方,青山重重,白墙高高,遮挡了视线。陆秀夫自然十分清楚,自家妹子实在是太单纯了,就像是一张没有被墨染过的白纸。
只是在这天之将倾的时代,没有其他人的帮扶,她能够走下去吗?陆秀夫是在这乱世里面摸滚打爬过的人,自然知道以镇江陆家的势力,甚至难以保全自身,更不要说是一个弱小的女子了。是时候为她找一个能够靠得住的夫婿了。
陆秀夫下意识的将目光投向青山的反方向。
一排排的树木沿着高高的白墙排开,挡住了视线。看不到在树木后面的那些楼阁,只是陆秀夫知道,在那楼阁里面,便是最合适的人选,叶应武就像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为越来越衰败的镇江陆家带来无尽的希望,只是不知道族中那些长老们会是什么态度。
叶应武,叶应武,这东南天倾,你真的能够挽回来么?
所有的陆家仆人都静静的站在陆秀夫的身后,谁也不敢打扰自家衙内望着叶府后院默然不语。
—————————————————————————————
叶应武并不知道陆秀夫心中正在流转着的思绪,而且就算是知道了他恐怕也没有什么好兴致去管这些,和这帮子天生就会勾心斗角的文官和就知道喊打喊杀的武官融洽相处了一个上午,当然所谓的这一个上午是从日上三竿开始算的,堂堂叶使君已经不知不觉的出了一身冷汗,再加上阵阵南风拂面而来,本来应该起到通风作用的宽袍大袖毫不意外的紧紧贴在身上,分外难受。
长廊下面的碧波倒映着夏荷和垂柳,叶应武离开的时候还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荷花,这时候已经尽情盛开,散发出淡淡的幽香弥漫在空气里,即使是湿热的南风也阻挡不了这沁人心脾的清爽。
铃铛已经带着几名婢女候在长廊下,见到叶应武大步走过来,急忙迎上去,看着叶大官人额角上的汗珠,铃铛突然意识到自己并没有吩咐人准备沐浴的香汤,当时就愣在那里,不知所措。
“怎么?”叶应武看着这个一向伶俐大方的大丫鬟突然间变得唯唯诺诺,忍不住随口问道。
铃铛俏脸一红,难以启齿:“启禀使君,奴婢忘记准备沐浴香汤,还请使君恕罪。”
叶应武翻了翻白眼,大夏天的就像是一盆热水泼了下来。那叫一个全身“舒爽”。就在这时,一旁的九曲长廊之下水塘随着南风的吹卷泛起诱人的碧波。在前世从来没有野泳过的叶少爷眨了眨眼,然后当着几名侍女宽衣解带。
铃铛低呼一声,急忙带着几名侍女低头退下,就算是隐隐约约明白自家使君大人是想要跳到水里去,但是几名侍女也没有那么大的胆子眼睁睁的看着叶应武不要脸的脱衣服。
“速速去禀报娘子。”铃铛急忙吩咐一声,然后守在一侧。
“扑通”一声巨响,叶使君只穿着一条短裤,在水里面欢畅的游来游去,层层水浪随着手臂的拍打飞溅白沫,就像是击破了历史和未来的隔膜。
叶应武一点儿都不羞涩的在这七百年之前的水潭里面游泳,水中的几条金鱼非但没有躲避,反而凑上前来,仿佛它们认为这在水里面的人也能给它们带来平日里美味的鱼饵。
当全身都泡在这凉爽的水中,叶应武才突然间发现,自己距离这七百年前的已经改变了的时代是那么近,第一次近的触手可及。一切都像是梦幻,而那冰凉的水再告诉他,这梦幻就是真实。
南风卷着波纹,手臂拍动涟漪。
这个时代,这个南风渐起、天之将倾的时代,必将是属于我叶应武的时代,是属于所有还有赤子之心的人的时代。
多年以后,不知自己是否也会那样感慨。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第六十三章 烟雨谁撑伞(上)
水很清,很凉。
叶应武长长的吸了一口带着热气的风,从水中一跃而出。
绮琴已经让侍女们退下,亲自服侍叶应武披上白纻麻袍,她依然是素雅的样子,白纱中衣和叶应武的白袍倒是两相呼应,仿佛是从天宫踏云而来的神仙眷侣。
隔着一层珠帘已经可以闻到饭香,并不大的石桌上,最中间是一道精致的松鼠桂鱼,整条鱼弯成拱形,浓香的酱汁还在沿着鱼身向下翻滚,带着香甜的气息。或许是知道叶应武并不太喜欢临安,绮琴很聪明的并没有做西湖醋鲤,而是选择了苏帮菜中的招牌松鼠桂鱼。
其他的都是些清淡常见的小菜,散发出来的淡淡清香和松鼠桂鱼浓烈诱人的气息相互映衬着,沁人心脾,由此可见下厨者性格的淡雅以及用心所在。
桌子上面除了松鼠桂鱼尚且算是富贵人家能够享用到的菜肴,其余的都是再寻常不过的平民百姓食用的,作为前世大鱼大肉吃过、学校食堂也没少去过、这几天来也都是一脸风尘和再普通不过的士卒们在一口锅里面捞饭的极品富二代,就是粗茶淡饭叶应武也不会在意。
蒙古铁骑倾国而来,在这天之将倾的乱世,能够有一口饭吃便已经算是老天爷保佑、谢天谢地了。
离乱人不如乱世犬。只有身临其境才能够体会到这句话后面饱含着的浓浓的血泪和悲哀。
绮琴浅浅一笑,候在一边,等着叶应武入座。按照此时规矩,地位低下的妾实际上是没有资格和家中老爷一起入席的,不过叶应武倒是每次都强行将绮琴按在凳子上。
叶应武伸了一个懒腰,突然间意识到自己已经好久没有在家里安安静静的吃一顿饭了,自从来到这个七百年前充满陌生和杀机的社会,自己距离前世触手可及所以从来不珍惜的亲情已经越来越远,远到每一次看见叶梦鼎不像是在看自己的父亲,而像是在看一个已经将生命融入这个时代的老者,在看一个英雄。
“怎么?可是饭菜不可口?”绮琴看着叶应武陷入了迷茫沉思,忍不住略有些担忧的问道,虽然她平时并不怎么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但是无论如何这也是辛辛苦苦准备了很长时间的,若是叶应武不喜欢的话绮琴自然也不会淡然处之。
叶应武一怔,旋即苦笑道:“不是,只是在想今天的事情······”
绮琴美目当中闪过一线流光,便已经察觉到叶应武是在撒谎,虽然平时绮琴从来都直接忽视到那些叶应武想要遮挡住的谎言,但是今天却还是忍不住轻轻的瞄了他一眼,一句话都不说。不得不说叶应武绝对不是一个善于掩饰和撒谎的人。
叶应武知道绮琴看出来了,便也懒得再说什么,而是径直站起身来按着她的肩膀让她坐到凳子上,轻声说道:“谢叠山之名便是来自通山县的叠山别院,景致一绝,可有兴趣?”
“叠山别院?”绮琴美目一亮,旋即点了点头,“久仰叠山别院大名,若是能够前去,自是荣幸万分呢。”
“那就好,某会让大姊陪着你去的,若是陆家小娘子也有兴趣,可以同去,毕竟君实兄也随某一起。”叶应武轻声说道,目光在珠帘外面的碧波上面扫来扫去。
绮琴似乎意识到什么事情,眼波有意无意的在叶应武身上扫过,其中包含着的忧虑和柔情几乎要将叶应武整个的融化:“只是去叠山别院游山玩水,似乎并不是夫君的性格?”
叶衙内立刻缴械投降:“此去所为,乃是通山知县。”
“通山知县······”绮琴微微点头,“无论为何,妾身自当一直和夫君在一起,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叶应武什么都没有说,再次坐下身来,柔滑的鱼肉带着浓浓的情意,叶应武在刹那之间想要将自己身世的秘密吐露出去,但还是忍住了。身边的人儿冰雪聪明,自然能够清清楚楚的看出来自己一次又一次的掩饰和撒谎,但是从来都是忽略到这些满是漏洞的谎言。
你不欠我,我却负你。
忍不住长叹一声,叶应武握住了绮琴的手。
—————————————————————————————
和号称“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的大冶相比,兴国军最南面的通山县要低调一些,这里并没有丰饶的黄金白银、铜矿铁矿等矿产资源,但是如画的风景还是吸引了很多文人墨客流连于此,而以后以谢叠山之名流传青史的谢枋得,也在通山县的叠山有一座自己的小小别院。
当然,这个时代的人并不会知道,在真正的历史上,几百年后有一位穷途末路的王者,在通山县的九宫山结束了自己有如传奇一般的生命,并且为后人留下了太多扑朔迷离的秘密。
这个人,叫做李自成,号称闯王。
至今通山县还有一个闯王镇,来纪念这位将整个大明朝搅得天翻地覆的平民老百姓。
这些都是后话,此时骑在马上,叶应武只是眯着眼睛出神,任由重重青山和九曲流水在蜿蜒起伏的道路两侧掠过。几辆马车在百战都的护卫之下沿着崎岖的山路缓缓移动,一面面写着“叶”和“宋”的旗帜迎风猎猎舞动。
江铁带着百战都这些老兵油子如临大敌,鹰一样锋锐的目光在四周的高山密林里面扫来扫去。实际上不用他们这么有警惕性,两侧的山头上下不知道有多少天武军和安吉军在战场上摸滚打爬下来的老卒正严加守卫,甚至高处上还有手持神臂弩的士卒守护。
天武军前厢都指挥使江镐和左厢都指挥使王进已经带着天武军百战剩存的精锐从北面挺进通山县,似乎已经意识到叶应武开始对自己动手,贾余丰也算是官场上很有经验的人士,自然明白自己就算是收拾细软逃回临安也不太可能了,要知道从兴国军无论是走水路还是陆路,都要横穿整个江南西路,就算是从天武军的手中逃出来,也肯定逃不出江万里那一群老狐狸的手掌心。
与其自投罗,还不如冒险一搏,只要掩饰的得体,而且叶应武的官场经验差一点,贾余丰还是有信心只要将这位大爷招呼的晕头转向就可以将自己的种种罪行遮掩过去,如果手上没有自己的罪行,贾余丰还没有想出来叶应武能够通过什么手段将自己这一枚镶进腹心的钉子硬生生的撬走。
天武军?两淮水师?就算是你们在黄州确实是打了一场胜仗,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你叶应武就有资格换掉我贾余丰!
—————————————————————————————
贾余丰带着通山县所属的大大小小官吏匆匆忙忙从车轿上面走下来,十里长亭就在不远处,四周已经长满了荒草,几乎遮掩住了亭子的台阶,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搭建的这个亭子在经历过无数的风雨之后,已经只剩下斑驳的柱子和瓦片掉落很多的亭盖。
皱了皱眉头,贾余丰什么都没有说,而是将冰冷锋锐的目光在主管县中驿站的官吏身上扫过,那名小吏心中一抖,旋即垂下头不敢正视贾余丰。在这个通山县,贾余丰就是说一不二的土霸王,再加上他和朝中错综复杂的关系,将这一个小吏干掉还不是什么棘手的事情。
十里长亭再破,总归是有一个迎接叶应武的地方。虽然以贾余丰为首的贾似道一党官吏对于这个异军突起的江万里一党的官宦衙内并不怎么感冒,但是毕竟叶应武又难以磨灭的军功在身,麾下还有百战余生的铁血士卒,这是即使贾余庆亲来也不敢忽略的。
叶应武无论如何,都不能小看。
经久失修的官道上同样是荒草凄凄,不过和黄州的官道相比还是要好一些的,毕竟荒草只是蔓延到了路的两侧,夯实的土壤使得道路依然保持着原来的模样。
团团黑影出现在远方,渐渐的一面面代表着大宋的赤色旗帜和如林的刀枪同时映入眼帘。一排排的士卒高举着旗帜沿着官道大步前行,一言不发却杀气凌人,即使是隔着很远在十里长亭之下,这些目睹了天武军出现的通山县官吏们,仍然忍不住打了一个寒战,而那些护卫在左右的通山县地方乡兵更是下意识地想要拔刀。
沙场上百战余生的将士,岂容小觑?
“来了。”深深吸了一口气,贾余丰忍不住轻声说道。
叶应武,你终于来了。
天武军队列的最前面,是两员并骑前行的年轻小将,身后旗帜猎猎舞动,大排的士卒紧随其后,目光之中炯炯闪动着的都是昂扬的斗志,紧盯着前方在风中瑟瑟发抖的通山县官吏。
南风虽然已经吹卷大江南北,但是这些官吏依然感觉到一股彻骨的寒意,让他们不寒而栗。
天武军的队列停住,那两员年轻小将一前一后策马而来,直到十里长亭之下。后面举起的士卒紧紧追随,手中高举着的旗杆甚至都没有丝毫的移动。
宋字大旗、叶字将旗并肩舞动,就像是在那恍如昨日的风雨中,就像是在那倒下了无数袍泽兄弟的麻城下。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天武军终于展现出来劲旅的威风所在。
细细打量着当先而来的小将,贾余丰轻轻提了一口气,走在前面的这人略显轻浮,而且是单骑直趋,自然不可能是叶应武本人,而后面那人在旗手的拥簇下缓缓策马,倒是很有可能。
“前面可是贾知县?”当先的江镐很轻蔑的看了一眼前面微微弓着腰的贾余丰,略有些阴阳怪气的问道,将“贾”字咬得分外重,仿佛贾余丰的这个知县只是代理的“假知县”而已。
贾余丰多年的修养岂是江镐这么一句小小的讽刺就能够打破的,当下里边就当没有听出来其中的讽刺,很是恭敬的回答:“启禀这位将军,下官便是通山知县贾余丰,两位将军丰神俊朗、一表人才,不知如何称呼?后面那位将军可便是兴国军知军叶使君?”
贾余丰这一句话也是话里带刺,虽然前面是拍了江镐的马屁,但是最后称呼叶应武不应该再是品衔较低的团练使“使君”,而应该是“知军”,在平日里,“使君”这个称呼是只有天武军旧部有资格使用的,贾余丰如此称呼自然是对江镐刚才的反击。
江镐一怔,旋即笑了笑:“没想到贾知县开口便是‘叶使君’,还真的是把自己当做天武军的旧卒了,只是可能令知县大人失望了,叶使君已经先行前去谢大人的叠山别院,天武军当中精锐尽出,末将无能,只能带着这些士卒先到通山县来,也算是和叶使君有个照应。”
叶应武没来?不只是贾余丰,其余的官吏脸上也是深深的惊讶,一时间所有人都陷入诡异的沉默当中。
后面赶来的王进轻轻咳嗽一声,缓缓说道:“本将天武军左厢都指挥使王进,这位将军是天武军前厢都指挥使江镐,奉叶使君命令同属麾下兵马驻扎通山县城之北,还望知县大人安排空地扎营。从此时起,天武军左厢和前厢将接管通山县城守卫,还请诸位大人配合。”
麾下之后根本靠不住的百十来号乡兵的通山县所属的那位都头倒是第一个反应过来,长长的松了一口气,要是自己麾下有这样的士卒,自己也不会想当紧闭城门任由蒙古骑兵肆虐的败类或者索性竖起白旗投降的人渣,现在有天武军的两支主力驻扎在通山县,自己肩上的担子终于算是轻了,以后也不用小心翼翼的在永兴县几位江万里一党的大人和通山知县贾余丰之间周旋了。
有了这数百精兵再加上以后陆陆续续赶到的新卒,叶应武将代表江万里一党将整个通山县死死的控在手心里。
贾余丰以后的日子不好过了。
感受到四周官吏射过来的复杂的目光,贾余丰心中自然也是五味杂陈,这么一支精锐劲旅驻扎在城门外死死盯着自己,那叶应武还真是看得起自己这个小小知县和这个通山县。
且先走一步算一步吧。贾余丰索性将叶应武不在这里的事实抛到脑后,依旧毕恭毕敬的说道:“下官见过两位将军,并请两位将军将下官的问候带给兴国军叶知军、陆通判、谢大人。”
知道贾余丰已经服软,江镐和王进对视一眼,轻轻松了一口气,只要这个硬钉子还能够认清事实,不竭力反抗的话,整个局面就可以平平稳稳的发展下去,通山县也终将会纳入天武军的实际控制范围。
“某会的,还请贾知县放心。”江镐也不想再过分为难他,不咸不淡的回了一句,“此处不方便说话,难道贾知县就想让你我在此处一直站立着寒暄吗?”
贾余丰心中暗暗骂了一句,这小子倒真的是不知天高地厚,明明是他带着一帮子官吏在站着,而江镐和王进这两个还没有到二十岁的年轻小伙子高踞马上。
第六十四章 烟雨谁撑伞(中)
兴国军通山县,叠山别院。
群山绵延,直向远方;河流纵横,遍布山野。
远远的似乎可以听见嘹亮的山歌,青山外的水田上也可以隐隐约约看见来回走动的人影和耕牛,袅袅的炊烟伴着轻柔的风在别院上空盘旋片刻,便已消散。
山岚如画,白云悠悠,在这山中的别院里面,就真的像是超脱于世俗的隐士。不得不说,谢枋得虽然宦海浮沉并不得意,但是这一切并不妨碍他寄情山水,可以说叠山别院是谢枋得在面对黑暗时一个逃避和放松的地方。
鸟语花香、层林掩映使得这里更像是一个陶渊明笔下的武陵世外桃源,远离尘世的繁杂与喧嚣,独享属于山林的宁静安详。周围的村庄也都是和外界少有联系的小村落,自古过着刀耕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