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倾宋-第3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为一个脑后长了反骨的人,林衍不可能不考虑的全面一些。

    这是杨正第一次主动邀请林衍前来,如果杨正再不做出邀请的话,恐怕林衍就真的忍不住先来找他了。当时林衍还松了一口气,以为大明终于忍不住想要从高丽下手了,但是当他来到这里,却发现杨正不慌不忙的似乎并没有什么正事要谈,终于林衍还是坐不住了,端起来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茶水已经再一次变得冰凉,反倒是让林衍感觉自己清醒了不少:

    “杨先生相邀,是某的荣幸,不知道杨先生远渡重洋来到这海东之国,可是有所求。”

    旁边的随从飞快的给杨正打了手势,杨正微笑着点了点头,不慌不忙的回答。那随从显然也是跟在杨正身边时间久了,只是略微看了一眼便沉声说道:“我家先生此次前来,正是为了救林相公于危难之中。”

    林衍顿时轻笑一声:“难道在杨先生心中,高丽已经处于灭亡之边缘,某林衍已经无路可走了么?要知道高丽复国以来,一直在努力整顿军备,三千里地山河,无数高丽大好儿女都时刻准备为国捐躯,更何况贵国还时时刻刻威胁着蒙古,如果某没有猜错的话,只要蒙古敢动手,想必贵国也会毫不犹豫的出兵,忽必烈就算是胆子再大,恐怕也得掂量掂量。”

    那名随从手势打的飞快,只不过杨正脸上确实没有丝毫的动容,只是静静的看向林衍。

    林衍轻轻咽了一口吐沫,当一个人比你强大的时候,还总是保持沉默,这样的人才是最棘手最难对付的,而林衍看着面前的杨正,感觉这个并不会说话的聋哑人就是这样一个存在。

    他的聋哑只是给人一种心理上弱小的暗示,让林衍难免会心中带着歧视来面对,而又是杨正主动发出的邀请,所以林衍心中的轻敌之意自然更甚。谁曾想到眼前这个男人绝对没有他表面看上去那么鲁莽、那么好对付。

    沉默了片刻,林衍神手撑着桌子,微微抬起身体,做出类似于咄咄*人的姿态,但是在场的所有人这一刻都仿佛看穿了他。他不过是因为心中有迫切的需求和紧张慌乱,才不得不用这种方式来掩盖。

    杨正不慌不忙的打了几个手势,随从点了点头,微笑着说道:“恐怕林相公还不知道,因为大明现在正全力开拓河西与东洋,所以恐怕短时间内没有办法对幽燕的蒙古鞑子施加压力,更何况凛冬将至,大明各主力战军现在还是以江淮人居多,所以并不适合北伐,也就是说······”

    这随从显然跟在杨正身边时间长了,脸上的笑容不变,每一个字说出来却像是一声声雷霆在林衍的心中炸响。

    他没有说出来最后的后果,但是林衍却很清楚,一旦大明不动兵,甚至和蒙古达成一些秘密协议或者默契,恐怕大明会坐视蒙古出兵高丽。到时候林衍可就真的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了。

    毕竟现在大明需要休养生息,蒙古需要杀j儆猴,在这两个庞然大物夹缝之间生存的高丽,看上去很重要,但是随时都有可能成为牺牲品。

    这么来说,刚才杨正说救林衍于危难之中,还真是没有说错。

    端着茶杯的手微微颤抖,林衍最终还是没有勇气将茶杯送到自己嘴边,只是重新放回去,低声说道:“敢问杨先生,有何良策能够救某、也救高丽这三千里地山河于危难之中?”

    杨正一直波澜不惊的脸上也流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点了点头。而他的随从很快就根据他的手势说道:“我家先生是代表大明前来,自然不是来此处观赏风景的。高丽原本便是三代时候箕子去国之壤,又是汉唐以来的海东屏藩,所以大明不会坐视高丽沉沦于异族铁蹄之下。”

    林衍点了点头,本来他就很清楚,随着蒙古的日渐衰败,高丽想要存活,最好的办法自然就是归附大明,继续去做中原王朝的藩属国,毕竟大明不比汉唐,强大的海陆军队足够将处于最虚弱时刻的高丽一口吞掉。

    如果说高丽在蒙古面前还有四处逃窜的可能,那么在大明兵锋面前就只有被完全归化这一种选择。毕竟南洋那些国家的事情林衍作为上位者也有所耳闻,他可不想让自己的家眷子民成为别人的奴隶,而自己更是死无葬身之地。

    更何况天朝上国为了保持它的华夏礼仪,对于这些主动投靠的国家不会痛下杀手,甚至还有很多扶持政策,比如南洋的三佛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蒙古却不同,在蒙古人眼中只要自己马蹄践踏过的土地,就只可能是蒙古的国土。这样林衍就能够保持自己在高丽国内的地位。

    有的时候做一个傀儡比直接死亡要舒坦的多,作为一个历经了无数政治y谋仇杀的人,林衍自然明白性命对于一个人有多么珍贵。

    “那敢问杨先生,大明准备怎么办?”林衍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毕竟蒙古大军压境,林衍很清楚自己也不能再等下去了,所以必须要知道大明的态度和大明想要采取的措施。

    “只要林相公答应,这个不需要林相公心,到时候高丽只要负责配合大明行事即可。”杨正手势打得很快,“想必大明海军和主力战军的实力林相公也很清楚,现在趁着两淮山东和高丽外海都没有冰封,大明的军队可以自由来往于胶东和高丽。”

    轻轻吸了一口气,林衍知道这个时候自己不答应也没有办法了,哪怕是引虎入室,也要先把外面那一头随时都打算把自己撕扯成碎片的草原狼消灭掉。

    赌这一下,林衍别无选择。

    虽然很清楚一旦让大明军队进来,高丽的财产国土甚至包括整个高丽王权的去留,都已经不是自己能够决断的了,不过林衍还是问道:“敢为天朝上国需要高丽为之付出什么?”

    杨正顿时笑着打出手势:“保护藩属国的安全,是大明军队应该做的,到时候只需要高丽提供大军所需要的钱粮即可,这也主要是因为大明现在粮饷并不太充足,如果强行出兵恐怕可能会激起民愤和将士不满,所以需要高丽代劳,然而大明也不是让高丽白白付出,在东北平定之后,大明会给予高丽以三佛齐同等的待遇,包括军队的训练、经贸的发展、耕作技术的传播以及文化教育上的足够支持。”

    对于杨正提出来的这些条件,林衍眼皮直跳,实际上他对于大明的军事经济文化的输出并不感兴趣,因为他很清楚,一旦大明规范化的军事训练以及领先的经济文化进入落后的高丽,那么将会在高丽掀起空前的浪潮,到时候处于封闭愚昧当中的高丽百姓就会明白大明相比于高丽都有那些令人无法拒绝的好处,也因为大明的政治文化思路输入,整个高丽将会被彻底捆绑在大明的战车上,百姓们心中向往的也都是大明,甚至就连效忠的都将是大明皇帝而不是高丽王。

    到了那时候就算是高丽王室想要摆脱大明的控制独立,也已经基本不可能,因为或许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他们的就是高丽百姓。

    这等于把自己的国家拱手让人,把自己这么长时间来的打拼拱手让人,甚至让高丽彻底成为大明的一部分,随时都有可能直接变成大明的一个行省。林衍不知道这些后果将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赞叹或是怎样的骂名,但是他很清楚,一旦现在自己点头,就代表着放弃除了自己性命之外的一切。

    “可不可以容某考虑考虑?”林衍刚才勉强装出来的咄咄*人姿态已经烟消云散,声音之中带着苦涩。

    杨正却是露出一丝冷笑,这一次不用他再多说什么,他身边的随从已经淡淡说道:“燃眉之急难道林相公还打算一拖再拖?更何况林相公就算是考虑又能够想出什么别的办法?若是林相公还打算征询其余官员的想法,那恐怕林相公多此一举了。”

    林衍倒吸一口凉气,脸色发白。

    这是杨正给他的最后警告,也是大明给他的最后警告,是在提醒他,整个高丽并不只有他一个林衍。一个林衍倒下,大明照样可以找得出来千千万万个林衍,最后终究会有一个同意大明的需求。之前杨正在高丽几个月的动作,可不是白做的,基本上朝野上下的官员都已经站在了大明这一边。

    甚至林衍已经隐隐约约揣摩出来为什么杨正并没有自己着急,却主动邀请林衍,因为这里是杨正的地盘,就连林衍都不知道杨正在身边藏了多少杀手。在大明精锐杀手的面前,林衍带来的那些老卒恐怕都不是对手,毕竟双方曾经经历的阵仗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上。

    曾经对付蒙古的这些精锐杀手,对付一个高丽简直就是举手之劳。

    杨正端起来茶杯,将茶水一饮而尽,然后把茶杯倒扣过来,嘴角边有着耐人寻味的笑容。

    摔杯为号?

    林衍经历了高丽朝堂两次y谋算计,看到茶杯倒扣,当即打了一个寒战,几乎是下意识的缓缓点头:“杨先生,就按照天朝上国所说的做。高丽上下,无不恭迎天朝上国能够拯救高丽于水火之中。”

    “送客。”杨正抬起手臂伸向门口。

    这一次不用随从翻译林衍也明白这是什么意思,缓缓的站起来,晃晃悠悠的向门口走去。当打开门的那一刻,寒风呼啸着扑面而来,让林衍不由得打了一个机灵,不知道什么时候他的背后已经被汗水浸湿。

    而杨正也是缓缓的站起来,微笑着摇了摇头。

    这高丽三千里地山河,基本上就算是属于大明了,只要大明的胶州水师和主力战军趁着海绵还没有冰封抵达高丽,整个高丽战局基本上就算底定。面对大明驻扎在山东的镇海军,蒙古就算是再聚集上万骑兵,也没有胆量来挑衅,毕竟镇海军作为叶应武发家的主力战军,又有着北伐时候的赫赫战功,足够震慑这一方山河。

    甚至为了应付镇海军随时都有可能从自己后方发动的攻势,蒙古不得不抽调足够的兵力一直在高丽边境监视,以防万一。这在无形之中也就牵制了蒙古更多的兵力,忽必烈也就不得不在解决河西诸多事宜之前解决高丽这后顾之忧。

    “原本的一池死水或许就要活过来了,希望这里面不要再出什么差错。”杨正心中喃喃说道。

    上前一步将半掩的窗户彻底推开,风雪呼啸着扑面而来,而刚才杨正一直在注视的那一株腊梅孤傲的迎风绽放。

    轻轻搓了搓手,杨正脸上之前有些虚伪的笑容此时已经变得分外和煦,这个与世界的一切声音隔绝的中年汉子,仿佛看到了世界上最美丽的景致。这骄傲的寒梅,总让杨正想要那个曾经在临安踽踽独行的少年,那一支支在风雪中滚滚前行的铁流,曾几何时,当初的年轻人走上了九五之尊的位置,而那些浴血厮杀的将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如日中天的大明。

    他们一个个,仿佛就是这寒风中的腊梅,依旧骄傲绽放,并且终于迎来了春天。

    杨正在这一刻,并不后悔当初自己在临安做出的选择。

    这三千里地山河,他就算是拼了命也要为大明拿到手,不只是因为千百年来华夏儿女已经在这片土地上抛洒了无数的鲜血,也不只是因为大明现在急需要一个跳板能够直接进攻蒙古虚弱的后方,而只是为了那个年轻的皇帝曾经为他们编织出的宏伟蓝图,为了那虚无缥缈却让杨正心怀感激的沉甸甸信任。

    “林衍既然已经答应了,那咱们留的后手就暂时不用动弹。”杨正吩咐自己的随从,“另外八百里加急渡海通知胶州水师,速速出动,如果再不来的话,恐怕海上冰封,大明解救河西危机的一线可能恐怕都要湮灭了。”

    随从微微一怔,有些错愕的回答杨正:“如果那些后手不动的话,恐怕很难真的在胶州水师抵达之前控制林衍,林衍能够在两次变乱当中脱颖而出,从无名小卒成为高丽的实际执掌者,绝对没有那么好对付。”

    “某倒是期望那林衍能够闹出来什么动静。”杨正脸上和煦的笑容已经消散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贯的冰冷,“这样的话咱们的后手就有用武之地了,也不枉某辛苦布置一遭。对于大明来说,这充当海东屏藩的三千里地山河,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远远比掌握在别人手中要好。”

    随从没有回答,只是郑重的一拱手。

    屋子中再没有一丝声音,只有杨正默默伫立的身影。

    一如窗外的那一株骄傲绽放的腊梅。

 第四百七十九章 祁连千里雪

    当高丽三千里山河白雪飘飞的时候,被杨正拼尽全力帮助的梁炎午,正艰难的跋涉在茫茫雪山之中。

    大雪几乎在一夜之间覆盖了整个河西,甚至就连那万年不变的狂风,都在这雪之中消停了不少,只是打在身上更添几分寒意。大雪让祁连山间本来就不怎么好走的道路变得泥泞不堪,甚至就连前面的向导都不得不先行探路,然后再回来接人。遇到雪深的地方,护卫的士卒更是不得不上前铺设木板,从而避免人陷入雪窝当中。

    好在梁炎午前往吐蕃之前就已经对吐蕃风物有所了解,再加上考虑到本来就是冬天大雪飘飞的季节,所以多有准备,否则在这茫茫群山之中还真的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回头望去,曾经翻越的群山,白雪皑皑,一座一座山迎面压上来,给人一种望而生畏的感觉。看着眼前的景象,刹那间梁炎午感觉自己仿佛也已经被这白雪涤荡了心灵,每一个人看向这山,只有一种纯粹的虔诚,甚至让这些曾经征服过它们的人,都有一种发自内心想要匍匐在地的错觉。

    “相公,再往前走不了多远就出了山。”向导是一个汉人和吐蕃的混血儿,仗着他这身份才能够在吐蕃与河西之间来往自如,做一些没本的买卖。或许是因为大明军队到达河西,推翻了原本蒙古建立在河西的阶级制度,又或许是因为向导对于自己的经验技术很有信心,所以当时梁炎午找上他的时候,她一口答应下来。

    现在来看,这家伙绝对值得梁炎午支付的五十两银子。毕竟对于很多河西原住民来说,在秋冬之际冒着大雪翻越祁连山直接前去吐蕃,是不可能完成的壮举,他们宁愿选择向南或者向北绕路。

    还不等梁炎午一行人转过山峦,几道身影已经映入眼帘,见到梁炎午等人,急忙快步迎上来,而当先一人正是梁炎午在洛阳曾经有过一面之缘的索南桑波:“梁相公大驾光临,令我吐蕃蓬荜生辉!”

    梁炎午轻轻呼了一口气,冲着索南桑波拱了拱手。

    大明使节要前来吐蕃的消息,在梁炎午动身前两天就已经派人八百里加急从关中祁连山南端绕路送上吐蕃,算起来索南桑波也应该是刚刚收到消息没有多久,结果索南桑波直接出现在这祁连山山口,绝对是对大明使节的尊重和信任,这至少让梁炎午明白,这一趟自己应该是没有白来,刚才在那一条漫长道路上吃过的苦也应该能够得到回报。

    梁炎午虽然是大明使节,但是他另外一个身份,大明河西行省巡抚、资政殿大学士,却足够让吐蕃拿出足够的排场来欢迎他。

    虽然位于祁连山口的这座吐蕃小镇并不大,不过因为索南桑波和梁炎午两人的到来,早就已经装饰一新,身穿乌斯藏服的吐蕃人纷纷上街,好奇的看着这些远方来客。

    “梁相公请!”索南桑波在前面亲自引路,能够让索南桑波这样在吐蕃数得上的人物带路,后面那人的身份自然引来了吐蕃人不少猜测,不过这些窃窃私语的人看向梁炎午的时候却是多了几分敬重。

    先不管这个人是什么来路,能够受到活佛引路的人,绝对是值得尊敬的客人。而两名吐蕃人端上来酥油茶,梁炎午道了一声谢谢,端起来茶杯没有丝毫犹豫一饮而尽,还不忘赞叹一声。

    吐蕃人好客,尤其是在这茫茫雪原上,人和人之间能够碰面往往都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所以他们对于同类往往都很是友好。而梁炎午丝毫不怀疑的喝掉奶茶,这已经博得了不少吐蕃人的好感。

    这样爽快的客人,值得热情招待。

    而两名当地老者缓缓上前,为客人献上哈达,梁炎午一概笑着接受。

    等到这一系列流程走完,实际上已经消耗了半个多时辰,不过梁炎午却没有丝毫心急的样子,反倒是让旁边一直在观察他神色的索南桑波心中暗暗诧异。

    既然梁炎午不是有什么急事,那么为什么要冒险翻越祁连山前来?更何况出使吐蕃的话,恐怕也用不到这一个堂堂资政殿大学士、天子近臣、河西行省巡抚亲自前来吧。

    ————————————————————

    “臣等参见陛下!”御书房当中,文天祥等人朗声拱手躬身行礼。

    文天祥、陆秀夫这几员有资格进入御书房的大明当朝相公脸上都带着凝重神色,并没有因为叶应武几个月北巡终于归来而欣喜。现在大明在西北和东洋同时用兵,又是冬天苦寒天气,军队的需求自然就多,东洋那边还好,河西的粮草和器械几乎是一天三次的告急。

    虽然河西的战事都由叶应武直接在洛阳行宫处理,南京这边不过是象征性的转一下奏折通知一声,不过文天祥他们依然甚是担忧。毕竟神策军孤军深入河西,这不是当初全军上下总共只有两千人的天武军,而是浩浩荡荡五六万人马,一旦神策军出了什么意外,不仅对大明主力战军的士气是一个沉重打击,更有可能导致大明刚刚收复的河西甚至关中都一股脑的丢掉,等于将上一次北伐成果中的一半毁于一旦。而且关中丢失,原本已经结束战争状态开始专心屯田的川蜀、荆湖也会随之再一次紧张起来,势必会导致明年大明的粮草赋税有大量的损失。

    所以文天祥他们不在乎神策军的存亡那是不可能的,只不过因为文天祥他们都是跟随着叶应武从兴**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人,对于叶应武更有几分信任,所以一般陛下已经下了的决断,他们也不会去强行劝说更改。

    更何况南京和洛阳有千里之遥,等到朝廷诸位相公的奏章抵达,恐怕神策军已经出动了,所以也没有必要来往浪费。

    “诸位爱卿平身。”叶应武微笑着一抬手,“数月不见,诸位爱卿似乎脸色有些不太好啊。”

    文天祥沉声说道:“启禀陛下,河西战事紧迫,臣等不敢懈怠。”

    “这么说来宋瑞你是在指责朕懈怠了?”叶应武顿时翻了翻白眼。

    文天祥是一本正经的性子,对于叶应武这突如其来的调笑,一时间憋红了脸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而陆秀夫和苏刘义都忍不住低笑出声。叶应武摆了摆手:“好了,宋瑞无须如此紧张,这世上千百种急缓事情都需要咱们君臣来操心。”

    文天祥郑重的点了点头,也不知道这个直性子的家伙有没有听进去。

    而叶应武轻笑道:“今天上午朕刚刚回到南京,就收到了东洋的战报,东洋舰队已经拿下了九州岛,随时准备向北面镰仓进攻,称得上顺利。甚至大明的商贾已经跟在舰队后面直接将中原的商品倾销到九州岛,估计过不了多少天,九州岛就要被牢牢地绑在大明身上了。”

    “可是陛下,河西······”苏刘义站出来沉声说道,显然最让她担心和牵挂的还是到现在并没有多少音讯传过来的河西。

    整个河西三支势力都在紧紧盯着,仔细寻找着对方任何一丝一毫的破绽,只要有机会,就会毫不犹豫的发出致命一击。而对于蒙古忽必烈部和海都部来说,河西已经不在他们手中,如果战败了大不了放弃对河西的企图,但是对于大明来说,一旦河西战败,后果不堪设想。

    可是偏偏现在战局对于大明并不利。

    河西如同一池死水,只要有一点轻风,就可能掀起壮阔波澜、天翻地覆。

    “河西并不是无解之局。”叶应武嘴角边露出一丝笑容,“至少现在梁炎午和王进正在努力吹皱一池春水。别看朝廷以神策军一支孤军深入河西,面对忽必烈和海都的大兵云集,但是咱们也占有一定的优势,那就是无论忽必烈和和海都怎么联合,也必然不会真的向对方托付一切。如果让朕来做出选择的话,朕实际上更愿意统率一支人数少但是上下团结一心的军队,因为这样才可以将上天的变数减小到最少。”

    前面三名当朝相公以及后面的六部尚书都流露出轻松的神色。陛下说的如此有信心,自然不啻于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再想想叶应武从小小的天武军四厢都指挥使一路走来,几乎每一次都是以弱凌强、绝地逆袭,而王进是叶应武的心腹大将、梁炎午更是叶应武的幕僚,两人在一起联手,这河西战局,还真的胜负难料。

    “不过陛下,这样是不是有些托大······”文天祥皱了皱眉。

    一场战争的胜负与否,并不只是寄托在一支军队或者几名将军身上,往往还有天时地利的因素在其中。而河西这一战,只有万无一失才对大明有利,任何一次失败都有可能导致崩盘,所以文天祥不能不感到担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