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倾宋-第3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一面象征着这支小小队伍的赤色旗帜在风中飘舞,尽情舒展,犹如一面力量无穷的招魂幡,所有在这一片天空上盘旋的华夏英烈,在这一刻都无声无息的站在了这一面小小的旗帜下,看着千百年后华夏儿郎再一次将自己滚烫炙热的鲜血抛洒在这一片土地上,看着这一片土地再一次渲染上赤红色,红的胜过血,胜过火的赤红色。

    这是大汉轻骑将士鲜血的颜色,是大汉龙旗的颜色。

    这是大唐陌刀营兵鲜血的眼色,是大唐龙旗的颜色。

    更是,大明赤色龙旗的颜色。

    “破!”王进的声音在风中甚至有些嘶哑,不过他依然手持自己的将旗冲在最前面。左右、身后,数以千计的明军骑兵已经杀红了眼睛。袍泽弟兄用鲜血换来的胜利,他们没有任何亵渎的资格。

    只有拼尽全力,向前!

    蒙古骑兵原本就已经动摇的斗志,在王进这一声大吼里终于冰雪消融。当两侧夹击的明军骑兵在敌人尸体上汇合的时候,已经找不到一个还能够喘气的蒙古士卒。这些眼睁睁看着负责阻敌的弟兄们战死的明军骑兵将士,没有丝毫想要手下留情的意思。

    天空中的太阳向这鲜血染红的大地倾洒无力的阳光。

    原野上人马都喘着粗气,一名一名骑兵有些茫然的对视着,目光之中已经看不出来是喜悦还是愤怒,只是瞪大了眼睛,只是赤红着眼睛。

    鲜血在流淌,战马在嘶鸣,旗帜在飘扬。

    王进缓缓的在沙丘横梁上勒住战马,刚才那两百骑兵就是在这里发动冲击的,短短不到一炷香功夫,已经没有人能够活着重返中原故土,他们把自己的鲜血倾洒在这里,也把自己埋骨在这里。

    狂风还没有吹散沙丘横梁上一个个的脚印,让进仔细端详了良久,什么都没有说。这一个个脚印象征着那些已经永远回不来的笑脸,他们已经化作沙场上冰冷的尸体,他们的魂魄已经冲天而起,和无数的前辈并肩保佑这一片古战场上所有的前仆后继者。

    一阵寒风扑面而来,王进下意识的打了一个哆嗦,看着沙丘下面茫茫的荒原,也看着那凌乱的战场。突然间他想起来自己年少在白鹭洲书院读书的时候,先生曾经教叶应武、教江镐、也教他念过的古文。

    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

    一名都头纵马冲上来,低声说道:“启禀将军,前面便是红柳河,再往前二十里,则是星星峡。”

    “要到了么?”王进缓缓握紧马缰。

    他的身后,绝域茫茫,狂风在吼。

    这一战,才刚刚开始!

 第四百八十六章 铁甲过辽山

    寒冷的风在原野上吹过,树枝上的积雪“扑灵扑灵”的掉下来。

    马蹄走在雪地上,留下一串印记,不过很快这印记就被无数更多的印记所覆盖。原本白色的原野也因为无数的人马车轮践踏在上面而被彻底搅乱,闪动的银亮衣甲,翻动的赤色旌旗还有人马刨动过的棕色泥土,各种各样的颜色渲染在曾经雪白的地毯上。

    “往前还有三十里地就是龙州。”一边策马顺着前面人踩出的道路走着,王虎臣一边看向身边的李叹。

    (作者按:龙州,今朝鲜新义州南)

    “这个时候前锋骑兵应该已经到达龙州了,如果顺利的话或许能够出其不意拿下龙州,如果一击不中,骑兵面对城池很难有所作为,就只能等咱们后面的火炮和飞雷炮了。”李叹不慌不忙,手指轻轻敲打着自己的刀柄。

    王虎臣点了点头,镇海军绝大多数的主力都已经出动,面对龙州的敌人,就算是直接强攻,王虎臣也有信心能够一个时辰之内结束战斗。毕竟龙州的守军实际上就是高丽人、女真人和渤海人等等一群乌合之众,如果不是蒙古兵员不足,恐怕也轮不到他们来守卫这蒙古在辽东的第一条防线。

    高丽人本来就属于被抓的壮丁,自然没有多少斗志;而渤海人在金国时候就一直是被女真半统治、半奴役的民族,只是因为其擅长弓弩而一直是女真人军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不过即使如此女真人也不敢真的让他们冲上一线,现在又换了一个主人,斗志可想而知;至于那些女真人,本来就和蒙古有不共戴天之仇恨,能够为蒙古所用,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蒙古马刀的逼迫,所以到时候不开小差已经算谢天谢地了。

    面对这样的敌人,王虎臣基本都没有什么跃马扬刀、厮杀一场的兴趣,所以让王大用直接带领前锋骑兵开路,而自己亲率大军殿后推进。

    “过了龙州就是鸭绿江,之前蒙古进攻高丽就是从龙州过的鸭绿江,说明鸭绿江水浅,容易搭建浮桥,甚至足够骑兵直接通行。”王虎臣沉声说道。

    李叹点了点头:“而且龙州是蒙古在鸭绿江南岸驻守的唯一一座城池,一旦龙州失守,蒙古鞑子不可能没有察觉,所以咱们想要渡过鸭绿江,必须要面对蒙古鞑子随时都有可能的拦截。这一战看上去轻松,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容易战胜的。”

    王虎臣攥紧马缰:“大明能够在陛下的带领下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是在逆境当中挣扎出来的,是在敌众我寡当中拼杀出来的,这点儿困难,还挡不住大明前进的步伐。”

    还不等李叹回答,一名哨骑已经飞快的冲过来:“启禀将军、御史,督导率领前锋攻破龙州城门,杀入城中。北岸蒙古鞑子有所察觉,两路骑兵已经开始渡河,人数估计应该在万人上下,督导担心龙州城墙低矮,难以阻挡拖延,请将军速速前进救援。”

    王虎臣和李叹对视一眼,轻轻吸了一口气:“来的倒是快。”

    李叹缓缓的抽出自己的佩刀,而王虎臣径直纵马冲出队列,朗声吼道:“传某命令,左翼右翼两路轻骑,即刻追随某向前急行军,其余士卒,加快进军速度,急行军前进!”

    “急行军前进!”带队的师长、旅长都已经策马冲出队列,带领亲卫骑兵直接冲在最前面。而随队步行前进的都头以降,也都跑出队列,沿着路边大声督促身边士卒加快脚步。

    王虎臣的将旗撑起来,在风中猎猎舞动,左右两翼担当护卫的轻骑很快追上他的步伐。原本寂静的原野已经彻底被接连起伏的呼喊声所惊醒,迎着北风前进的明军主力此时如同翻滚过江的巨龙,卷动周围无数的风浪,所有想要靠近它的生灵,都会被毫不犹豫的卷入其中,变为齑粉。

    看着很快消失在视野中的王虎臣和轻骑队伍,李叹皱了皱眉,总感觉哪里有些不对劲。现在整个队伍拉的太长了,而且镇海军本来骑兵数量就不多,派出一部分担当前锋,现在剩下的一半又让王虎臣带走,留下来护卫步卒两翼的就只剩下七八百人,根本没有办法遮蔽因为急行军而将队列拉得太长有如长蛇的步卒大队。

    “传某号令,升将旗!”李叹沉声说道,他虽然经历过的大战不多,不过却绝对不是初出茅庐的新人,叶应武一路走来,基本上所有的大动作和大风浪背后都有李叹的身影,甚至就连私下里处决贾似道和赵禥都是李叹做的手脚,所以面对这样的挑战李叹还远远没有到怯场的地步。

    还不等李字将旗飘扬起来,阵阵马蹄踏雪“咯吱咯吱”的声音就已经在天边回响,足足上万的蒙古步骑出现在远处的山丘上。恐怕这些意图包抄明军后路的蒙古军队也没有想到会突然和明军主力遇上,毕竟双方在这周围的原野上一直在进行着残酷的斥候绞杀战,所以即使是大明和蒙古的主力大军,都不了解周围的敌情,此时突然遇上,说是巧合实际上也是无数偶然堆砌出来的必然。

    毕竟明军主力一直想要寻找蒙古大军决战,而这一支突兀出现在明军侧翼的蒙古步骑显然其目的也是为了截断明军的后路。

    这一场不期而遇,反倒是让双方都达到了目的。

    眯了眯眼,李叹沉声下令:“各部停止急行军,来人,速速把此处消息报告给前面两位将军,告诉他们龙州必须要拿下,此处有某在无须支援,但是恐怕他们也等不到援兵了!”

    犹豫了一下,李叹紧接着加了一句:“这个命令必须传到,不惜一切代价,哪怕人都死光了!”

    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作战,大军分为两路,绝对是兵家大忌,但是事已至此没有回转改变的余地,李叹能够做的也只能是保证两支队伍之间的联络尚且畅通,双方不会因为不知道另外一边的胜利或失败而没有办法及时作出可能的调度。

    镇海军到底是叶应武起家的军队,这个当初是天武军右厢改编来的主力战军,并没有忘记他们作为大明一等一精锐的荣耀和本分。虽然平时镇海军看上去绝对是大明各主力战军当中最低调的一个,但是这并不代表着镇海军就没有实力。

    要知道现在当朝的右丞相苏刘义和兵部尚书张世杰这两个执掌天下兵权的开国功臣,都是从镇海军走出去的,他们带出来的兵自然不容小觑!

    根本不用李叹下达细节上的命令,原本急行军的大军几乎在中军鼓声响起的一刹那停住了脚步,带队的都头、旅长、师长飞快的传达在和平时期已经不知道演练过多少次的命令。一字长蛇阵型猛地向内蜷缩,还不等蒙古骑兵杀到近前,大阵中间就已经断开,分别在南侧和北侧两个方向盘成两个规模庞大的圆阵。

    毒蛇在进攻之前会盘成螺旋状来试探敌人,现在的明军布下的两个步卒圆阵仿佛就是两条在旷野上盘起来的毒蛇,看上去人畜无害,却随时准备向猎物发起致命的进攻。

    “布阵!”左右两个圆阵各由两个军长亲自坐镇。这也是为什么王虎臣敢在王大用离开之后同样率领骑兵离开。有李叹在这里,两个军长又都在,所以就算是进攻难以为继,防守还是可以做到的。而骑兵突袭这样不容有失的快速突击战,交给下面王虎臣和王大用反倒是有些不放心。

    就算大明将领再怎么熟悉马上作战,归根结底都是从当年步卒熬出来的,对于指挥步卒还是要胜过指挥骑兵。

    每一个圆阵中间都是鼓车,鼓车外围则是飞雷炮和火炮,再外围则是火铳手和弓弩手,然后是长矛兵和手持盾牌的刀盾手,层层叠叠,无论是选择从哪个方向进攻,都能够受到周围明军的夹击,而两个圆阵相距不远,随时可以移动而相互照应。

    在这空旷无依凭的原野上,这样的阵型虽然过于保守,不过却甚是有效。面对这样很难击破防御,而且随时都有可能进攻的阵型,蒙古骑兵并没有着急挑衅,而是飞快的向两侧移动,尽量避免被明军的火铳和箭矢对准。

    而后面大队的蒙古步卒正缓缓的压上来,一面面象征蒙古百人队和千人队位置的黑色旗帜不断的移动,说明这支蒙古步骑在短暂的惊讶之后,也很快的应对明军的反应作出调整。

    “队形散乱,说明师老兵疲甚至未经训练。”李叹举着千里眼,冷笑一声。早在蒙古大军出现在地平线上,他就带着中军数百骑兵跳出两个圆阵,否则李叹的将旗规格比其余大明将领要高,无论他站在哪一边,都有可能引来蒙古大军的全力进攻,很容易导致两个圆阵被各个击破,所以还不如利用中军亲卫骑兵移动快速的优点,在圆阵外面游荡。

    毕竟数万大军排成两个圆阵,占据了很大的地方,蒙古骑兵想要绕过去直接进攻李叹布置在最西侧山坡上的中军没有那么容易。

    “相公,蒙古鞑子上来了。”亲卫都头轻轻呼了一口气。

    两支蒙古骑兵分别从南北两侧呼啸而过,眼看就要绕过圆阵了。

    “不用慌。”李叹嘴角边露出一丝笑容。

    话音未落,两个圆阵中央的鼓车上,令旗猛地挥动,沉寂的鼓声再次响起。几乎是同时,密集的箭矢呼啸声伴随着沉闷的火铳声在空旷的原野上回响,而蒙古骑兵也毫不犹豫的同时松开弓弦。

    “举盾!”领队的明军都头朗声下令。

    一面面大盾微微上抬,而难以计数的小盾牌则是直接向上伸,将圆阵的外围上空遮挡的严严实实,虽然有不少箭矢敲打在盾牌上,却很少有士卒真的中箭。而在原野上飞驰的蒙古骑兵也如同惊弓之鸟,同时向南北两侧远远散开,不过饶是如此,还是有上百人在第一轮的火铳和箭矢中倒下。

    连续不断的鼓声突然一顿,紧接着抡动大锤的士卒狠狠的将鼓锤砸在牛皮大鼓上。

    “咚!”一声鼓响,回韵悠长。

    上百门飞雷炮和火炮同时嘶吼,炮弹和**包厉声呼啸,仿佛整个苍穹都被这一道道划过的弧线撕裂。

    炮弹直接砸在蒙古骑兵当中,犁开一条一条的血肉通道,紧接着无数的**包也落了进去,爆炸声隆隆,人仰马翻。

    “开!”两个圆阵之中,鼓声再一次连续,大阵从最西侧同时打开,长矛兵飞快的向着慌乱的蒙古骑兵冲击,一排排长枪在阳光下同时端平。这是钢铁的浪涛,是钢铁的森林。

    杀戮之美,在这一刻展现的淋漓尽致。

    原本散乱的蒙古骑兵,很快被突然间杀出来的明军长矛手淹没。

    盘成螺旋形状的毒蛇,只需要一击就足够让猎物致命。

    就在此时,如同浪潮的杀声从远处传来,一直在调整的蒙古步卒,终于找到了最合适的时机,现在明军无懈可击的大阵一下子打开,身上只有一层轻甲的长矛手全部出动,大阵之中只留下了最外层的盾牌手和里面的火铳手、弓弩手,只要能够摸到明军圆阵的外围,就能够将明军最大的依凭直接击溃。

    足足上万的蒙古步卒同时迈动步伐,刀枪闪烁,人影重重。

    站在山坡上看着整个过程的李叹轻轻舒了一口气,收起来千里眼。

    山坡下两个已经不完整的圆阵已经同时散开,中间自然而然的向内凹陷下去,而两侧已经撒出去的明军长矛手也没有着急撤回,只是在左右两翼护卫住,使得原来的两个圆阵再一次变为新月阵。

    “盾牌开!”令旗舞动,一面面盾牌分开,手持巨斧的重装甲士迈动沉重的步伐走出阵列。

    “放!”鼓声中,无数的都头大声吼道。

    飞雷炮和火炮同时吼叫,这一次明军毫不犹豫的在火炮当中填充了开花弹。经过多次试验和改善,工部的开花弹质量已经越来越好,已经能够保证相当高的炸开几率,更何况就算是没有办法炸开,也可以当做实心炮弹使用,只不过成本高了一些。

    隆隆的炮声卷动无数的雪尘泥泞,冲击中的蒙古步卒虽然已经散得很开,不过在这样密集如雨的炮弹当中还是不断有人倒下,甚至有的炮弹能够把周围七八个人同时掀翻在地。

    鲜血和雪泥混在一起,不断有断臂残肢从天空掉落下来,甚至就连呼啸的北风当中都已经充满血腥味道。

    “放!”又是一轮炮火,填装的全部是实心弹。

    随着蒙古士卒的距离越来越近,人也越来越密集,这个时候即使是便宜不少的实心炮弹也能够取得和开花弹相差无几的效果。

    一道一道血肉通路从人群中犁出来。

    而明军的弓弩手和火铳手面对近在咫尺的敌人,甚至已经用不着瞄准。

    茫茫的雪原上,无数的蒙古步骑尸体,甚至已经让人看不到原来的土地。一面面满是箭矢和火铳铁弹打出洞孔的黑色旗帜,在风中无力飘扬。这一条死亡的道路上,蒙古步骑几乎耗尽了最后的精血。

    下一刻,明军重装甲士迈动着沉稳的步伐杀入稀稀落落的人群中,如同神话传说中舞动干戚的刑天,他们所在的地方,只有血雨腥风。

    屠杀,一边倒的屠杀。

    李叹站在山坡上,手按刀柄,默然不语。

    镇海军的军长、师长、旅长、都头乃至士卒们,看着眼前尸山血海的景象,默然不语。

    现在明军对蒙古一边倒的屠杀,短短几年前就经常在蒙古和南宋的对战中出现,只不过那时候被人家杀的满地尸体、落荒而逃的,是宋军,然而不知曾几何时,双方竟然互换了位置。

    女真人、渤海人、高丽人甚至还有蒙古人,旷野上不知道多少人在抱头鼠窜,不知道多少人跪在地上瑟瑟发抖,不知道多少人看向越来越近的明军士卒面如死灰。

    这些人的祖先曾经在百年前让汉人也是如同这样的匍匐,受到比这还要残酷百倍的欺凌和耻辱。而今天,轮到他们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李叹喃喃说道,“百年前,谁曾想过竟会有今日之景?”

    一名哨骑飞快的冲上山坡,一拱手大声说道:“启禀相公,王将军已经率领前锋击败渡河蒙古骑兵!”

    李叹点了点头,旋即朗声下令:“传令各部,收拾战场,开拔北上!”

 第四百八十七章 瀚海百丈冰

    “来,昭儿,到爹爹这里来。”叶应武含笑蹲下,轻轻打着节拍。

    皇长子叶昭涵已经快到周岁生日,虽然还没有办法自己走路,不过已经能够在侍女的虚扶之下蹒跚走上一段距离,嘴里咿咿呀呀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不断地向着叶应武的方向伸手,显然对于自己这个不常见却总是和蔼可亲的爹爹很是喜欢。

    叶家大少这么配合,叶应武自然也分外高兴,等着孩子走到自己身边,径直将自家大儿子抱了起来。可以看得出来在叶梦鼎、陈氏、陆婉言还有后宫妃嫔的呵护下,这个小祖宗这一年绝对没有吃什么苦头,小脸肉嘟嘟的不说,斤称也不小,即使是叶应武抱着也感觉手臂上沉甸甸的,难怪现在陈氏、陆婉言轻易都不敢抱他了。

    “呀呀!”叶家大少伸出手在叶应武的脸上乱摸,不断的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口水顺着嘴角流下来,险些沾在叶应武衣襟上,吓得陆婉言急忙走上前捻起叶家大少脖子下面的围巾帮他擦拭掉。

    “昭儿乖,别让爹爹抱着了,你太沉了。”陆婉言轻轻拍了拍叶家大少,想要从叶应武怀里将孩子接过来。

    叶家大少在这个时候显然一点儿面子都不给自家娘亲,双手直接抓住了叶应武的衣袍,一副不放手的样子,让陆婉言甚是无奈,而旁边的杨絮、琼鸾、惠娘等人也是流露出笑容。

    也不知道是不是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叶家大少茫然四顾的脸上流露出笑容,好奇的凑到叶应武的下巴上蹭了蹭他一层短茬的胡须,也不知道是因为好玩还是因为这种瘙痒的感觉,叶家大少顿时咯咯直笑。

    “某连他娘亲都抱起来过,更何况抱着他。”叶应武一本正经的说道。

    陆婉言顿时俏脸一红:“当着孩子你说什么呢!”

    “某说的事实啊。”叶应武一边顺着叶家大少的动作任由他在自己下巴上蹭来蹭去,一边笑着说道。

    “好啦好啦,你也不要总抱着他,过了抓周礼就得开始学着走路了。”陆婉言有些无奈的说道,“现在西安熟悉一下也不是什么坏事,总不能以后长大了还得让人抱着。”

    叶应武一怔,旋即哈哈大笑道:“人人都说严父慈母,现在来看咱家是恰恰相反啊。”

    “妾身说的是事实!”陆婉言气恼的看着这个家伙,抱着孩子哈哈大笑的叶应武几乎找不出来一丝大明皇帝陛下应该有的威严,更像是一个因为看到有孩子能够延续香火而激动忘形的山野村夫。

    或许有的时候孩子纯真的笑容可以让一切的威严都放下。

    叶应武小心翼翼的将叶家大少放在地上,两名婢女手忙脚乱的上前想要搀扶着为现在后宫当中身份最尊重的小家伙,只不过叶家大少似乎认准了人,飞快地抱住叶应武的腿,竟然磨磨蹭蹭的一副想要向上爬的样子。

    “哟,某的乖儿子,还真是和爹爹亲啊!”叶应武顿时老怀大慰,笑着蹲下来轻轻捏了捏叶家大少的脸蛋,笑着说道,“既然如此,要不儿子你就跟着爹爹到前面御书房见见当朝诸位相公怎么样?反正等到你再长两岁,也得从他们当中选出来一个人做少傅,倒不如看看哪一个和你投缘?”

    陆婉言一怔,这个时候就开始张罗着选少傅,是不是时候太早了?

    “昭儿乖,看这边。”赵云微蹲下来手里晃动着拨浪鼓,噼里啪啦的鼓声甚是清脆。

    叶家大少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去,手不知不觉就松了开来,而微儿缓缓直起腰向后退,叶家大少竟然步履蹒跚的追了上去。旁边的陆婉言等人对视一眼,脸上顿时流露出诧异的神色。叶家大少现在满打满算也就是一周岁,一周岁的时候能够走路的孩子可不多,说明这孩子至少在活动上有不少的天赋。

    “叶家看来又要多一个不老实的了。”赵云舒在一旁笑着说道,“微儿小心一点儿,不要把昭儿摔到了。”

    赵云微晃着拨浪鼓不断后退,而叶家大少竟然伸出手追上来,两人动作一快一慢,叶家大少竟然一头撞进赵云微怀里。如果不是后面陆婉言眼疾手快扶住,恐怕叶家大少能把微儿顶翻在地。

    看着自家儿子被陆婉言扶起来还在不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