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倾宋-第3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蒙古人对大明是敌人,女真人现在看来是在帮着大明,实际上他们只是想要活下去,如果让他们能够休养生息,那么有一天一旦大明虚弱了,这些女真人会不会再一次成为动乱的根源?

    瘦削汉子不敢再往深处想,让城下的黑暗吞噬了自己的身影。

 第五百三十八章 燕兵夜娖银胡觮 下

    大火熊熊燃烧,照亮草原半边天空。

    整个村落正在遭受着和中原那些村寨一般无二的命运,踉跄前行的妇女被驱赶出来,而甚至包括她们的孩子以及那些留守在村落中的老弱,全都被来往的骑兵阻拦在村口,任由那些妇女怎么呼喊,那些骑兵就像一道道铁墙,丝毫不为所动。

    大火越烧越大,而骑兵手中的马刀不断挥舞,任何想要向外冲的人影都被毫不犹豫的砍倒在血泊中,导致这些拥挤在一起的人只能无助的重新退向村子中。前有敌人,后有大火,对于这些人来说,实际上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黑暗中的茫茫草原上,马蹄踏动大地的声音和村落牧民被大火烧死前的凄厉惨叫声不绝于耳,甚至还夹杂着女人的哭泣声、孩子的呼喊声。

    “让你们的人抓紧。”八剌有些不耐烦的挥了挥手,看向身边的几名将领,“此次撤兵,人都带不了,完事之后直接杀掉便是。”

    几名将领有些惋惜看着那群女人,不过动作却是没停,当先催动战马冲入人群中。而不用他们下命令,看到将领做榜样,其余早就已经杀红了眼睛的士卒,自然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这些天马背上颠簸,不断的杀人放火,所有人的心火早就给撩的高涨,现在当然不想放过这样的机会。

    一道道身影在女人的惊呼声中冲过来,跳动的火光中、深沉的夜色里,很多憋得难受的士卒甚至根本不看自己抱着的女人到底是什么模样长相,直接上前撕扯衣服。

    而八剌坐在马背上,看着前方火光明暗中一具具缠在一起的身体,听着撕扯衣服的声音、男人的淫(和谐)邪的笑声还有悲惨的哭泣声,脸上也不由得露出一丝笑容。对于这些身份卑微的女人,八剌自然没有多大的兴趣,要知道就在昨天,他还刚刚带军扫平了一个分封给忽必烈儿子奥都赤的部落,因为奥都赤领兵在外,所以八剌就帮着他“安慰”了一下留守在部落中的几名妻妾,尤其是其中奥都赤新纳的一名小妾,身姿曼妙、貌美如花,让八剌好好放松了一下。

    所以作为对奥都赤的“感恩”,八剌没有杀她,将这个赤身果体的女人扔在了一堆奥都赤部落男女老少的尸体中任由她自生自灭,八剌甚至还想自己搞大了她的肚子,会不会给奥都赤留下一个小孽种。

    八剌身边的亲卫队长听到这声音,也不由得舔了舔嘴唇,周围的亲卫们更是双眼放光。军中待一年,母猪赛貂蝉。虽然蒙古军中对于这种事素来不怎么在意,甚至有时候还有随军的军(和谐)妓,但是毕竟此时八剌部长途奔袭,自然不方便携带女人,所以实际上这些蒙古将士也已经憋了很久,更主要的是路过哪个部落,其余将士都能轮流放松一下,这些亲卫却必须要守护八剌的安全,长久下来,不难受才怪呢。

    “你们也去吧。”八剌有些不耐烦的说道。

    亲卫们顿时大喜过望,不过还不等他们动身,前方突然传来马蹄声。

    八剌微微一怔,旋即大吼一声“敌袭!”,周围的亲卫全部霍然抽出马刀。

    成千上万的蒙古骑兵从南面和西面有如潮水翻涌而来,跃动的骑兵高举着火把,可以清楚地看到那木罕的旗帜。

    而显然这草原上燃起的熊熊大火,让这些蒙古骑兵已经丧失了理智,因为他们当中有不少就是这个部落的人,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部落被烧干净、辛辛苦苦放牧养大的牛羊正在被敌人砍杀,而自己的女人也无数蜂拥而上的身影中惨叫,就算是再有毅力的人,都不可能一点儿反应都没有。

    更何况这些天那木罕带兵总是追不上八剌,只能不断的看到八剌焚烧肆虐的部落,所以他早就已经怒火万丈,现在自然不肯放过八剌。且不说自己一直解决不了八剌问题怎么跟父汗交代,单单是昨天奥都赤部落被八剌一把火夷为平地,那木罕就觉得自己不报此仇,根本没有脸回去见人。

    只是那木罕在焦急之下,倒是忘了一个问题,本来兵力就不占优势的八剌,是怎么有胆量放慢进兵速度,并且不断扫荡周围部落不断挑起蒙古骑兵怒火的?

    火光中,八剌脸上的笑容已经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旁人很难见到的冷酷。而长久在他身边的亲卫队长很清楚,自家大汗这是动了杀心。

    毕竟八剌堂堂察合台汗国大汗,被那木罕这一个毛头小伙子在红柳河边打败了一场,本来就很折损面子,现在更是被那木罕在草原上追杀,明明知道星星峡已经落入明军手中,却没有办法回援,狼狈如丧家之犬,这口气他当然不可能咽下。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给他这个耻辱的人,彻底死去。

    距离村落越来越近,那木罕突然意识到似乎有些不对。八剌身边左右看上去只有两三千骑兵,而那木罕很清楚,八剌不可能只有这么少人,至少不可能在短短两三天中凭空消失了七八千人。

    只有一个可能,这是一个十足的陷阱!

    草原辽阔无边,最不适合的就是伏击战,但是实际草原上也不是没有可能打伏击战和包围战的。虽然没有树木和高大的山丘可以拿来隐藏埋伏,但是有的时候,黑夜本身就已经是最好的掩藏工具。

    一支又一支的八剌部骑兵出现在那木罕部的侧翼和身后。

    而那些本来还在发泄的八剌部士卒,也飞快的提裤子上马。还在排队的士卒,更是已经抽动战马冲出。

    刹那间,战局翻转,四面八方都是八剌部骑兵。

    那木罕暗暗含了一口气,这等局面对自己不利,但绝对不是死局。因为八剌部右翼还在牵制奥都赤等蒙古军队的注意,所以现在八剌麾下实际上只有当初出兵的左翼和前锋,人数并不多,这也使得当八剌对那木罕部实施反包围时候,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力,也就意味着,八剌部外围的包围圈必然有很多破绽。

    更主要的是,相比于八剌师老兵疲的军队,那木罕麾下的儿郎在红柳河一战取胜,然后又目睹了被焚烧杀戮的部落和亲人,所以现在那木罕部的斗志正是高涨,就算是逆风仗,那木罕也有信心。

    “向南、向北散开进攻!”那木罕冷声下令,麾下两名万夫长同时答应,

    两支蒙古骑兵队伍猛地分散成四支,同时冲入八剌部骑兵中。因为没有想到那木罕竟然会这么快就下定突围,八剌部外围冲上来的骑兵显然也吃了一惊,很快就被整个儿的贯穿。而蒙古骑兵没有丝毫的停顿,再一次回转,重新凿进八剌部骑兵当中。

    面对前前后后,四面八方而来的那木罕部骑兵,八剌部将士已经彻底乱了阵脚。不过好在八剌已经率领原本被包围在中间的骑兵冲过来,迎头拦住那木罕部南侧骑兵的进攻道路,而有了八剌坐镇,显然八剌部骑兵的心神也是安稳下来,纷纷策动战马追上那一面大旗。

    八剌部将士自然也明白自己这些天都做了什么,也知道如果失败将会面对什么样的命运,所以他们现在只能寄希望于八剌带着他们取得胜利。

    有这八剌部两三千骑兵突然加入战场,整个那木罕部南侧军队再一次被包围,终于坚持不住彻底崩溃,开始分散突围。而相应的,另外北侧的八剌部骑兵也在遭遇着同样的命运。

    双方骑兵在黑暗中不断吼叫来往,最终隔着大火渐渐平息的村落互相对望,就像两头一番狠斗之后舔舐伤口的野兽,都积蓄力量,等待着最后一击,将对方彻底置于死地。

    然而出乎那木罕意料的是,对面八剌部并没有着急收拢北侧败兵,反而在草草聚拢军队之后,头也不回的向西而去。

    顿时那木罕瞪大了眼睛,看着八剌部骑兵飞快离开。

    “汗王!”几名千夫长有些焦急的上前,想要督促那木罕追击。

    “没有想到某终究还是没有留下他。”那木罕深深吸了一口气,声音中暗藏着浓烈的愤怒。八剌在草原上大开杀戒,按理说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提着他的脑袋去给父汗赔罪,可是那木罕还是低估了八剌。

    八剌虽然性格暴烈、喜欢杀戮,但是绝对不是傻子,否则也不可能坐到察合台汗国大汗的位置上,更不可能当初被忽必烈当做对付海都的利器。所以或许八剌很想现在杀过来和那木罕决一死战,但是他也很清楚,自己和那木罕麾下兵力有差距,军队斗志也不足,根本不是那木罕的对手,这样杀过来和平白送死没有什么区别。

    反倒是双方一南一北对峙,对于八剌来说,是那木罕第一次让开了向西的道路,也或许是八剌的最后时机,八剌自然不会放过。趁着这个机会,八剌终于可以摆脱那木罕的纠缠。

    毕竟对于八剌来说,星星峡和察合台汗国根基所在,才是他最关心的,要知道现在明军已经占领了星星峡,而海都也提兵东来,大有和明军决战的架势。进入西域的咽喉被明军控制不说,甚至有可能察合台汗国也会被海都一口吞掉。八剌相信海都有这个机会,就绝对不会吝惜。

    所以八剌现在更着急的,是保住自己的根基之地。

    没有根基之地,就算是打多少胜仗,也不过是丧家之犬罢了。

    “汗王,咱们抓紧追吧!”几名千夫长看向那木罕。

    那木罕反而摆了摆手,目光深邃的看着那些最终在黑暗中消失了身影的骑兵:“有人去收拾八剌,咱们不能再向西追了。”

    “可是······”

    那木罕霍然回头,目光中满满都是冰冷:“现在南蛮子北伐,咱们必须要放手了,苍生天和父汗都需要咱们南下!南蛮子才是咱们最大的对手!”

    所有千夫长都不吭声,随着那木罕的目光向南看去,缓缓攥紧马刀。

    ——————————————…

    北伐对华夏宋、明两朝来说,是百年大计,自然不敢掉以轻心。

    更何况这一次是叶应武身为皇帝陛下御驾亲征,哪怕是并不身临前线,也意味着叶应武会坐镇河洛甚至山东,随时处理整个前线战事和政事。甚至还要对后方发生的大事做出适当的批示。

    所以和上一次叶应武北巡,轻车简从,甚至连朝中事务也全都交给文天祥,只是让陆婉言垂帘听政以示皇权不同,这一次叶应武不但是乘坐龙舟,在河上镇江府水师和岸上禁卫军、神卫军的层层拱卫下北上,并且还携带了六部官员,六部当中,吏部尚书汪立信、刑部尚书夏士林和工部尚书郭守敬都随驾前来,而因为考虑到这一次殿试很有可能在洛阳行宫举行,所以学士院和翰林院也有众多学士随行。

    在加上其余各部的官吏,这一次叶应武甚至可以说是带走了半个朝廷,这样也能够保证叶应武不至于需要亲自处理大量的政务,也不用担心在前线有什么突发情况的时候,叶应武因为身边没有足够的人手,根本没有办法做出足够充分的反应。

    更何况此次北伐,事关重大,关乎大明国运,所以需要朝廷重臣在前线坐镇不说,留守南京的政事堂以及其余衙门也需要全力调度各地粮草和兵员,自然也没有办法及时处理其余地方的政事,所以为了不让文天祥他们分神,叶应武还是有必要将这个担子挑过来的。

    当然,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了。

    “参见陛下。”汪立信等人一齐走进来。叶应武摆了摆手,他们也就顺势不再躬身,毕竟船舱狭窄,这么多人一起躬身也确实有些困难,到时候难免会狼狈。

    叶应武晃了晃手中的战报:“蒙古鞑子终于不是一味地逃避了,现在也开始逐步调兵遣将。这战报你们拿下去看看,蒙古鞑子兵分两路,一路在蒙古草原上集结,大有随时南下,沿着岢岚军、岚州、忻州、汾州直奔太原府,这样就可以迎面阻拦天武军。这支军队很有可能是忽必烈的某个儿子更或者是他亲自率领,是蒙古军最后的主力。而另外一路,则是不断蜷缩的北地蒙古军,在史天泽和伯颜这一老一少、一汉一蒙将领的率领下死守幽燕之地,保护西面主力的侧翼,从而避免主力被包抄后路,自然也想要防范咱们抄他蒙古的老家。”

    汪立信等人急忙抬头看向舆图,实际上随驾以来,对于北地的舆图他们早就已经烂熟于心,此时不过是再确认一下,也可以给自己短暂的思考机会。当下里一拱手,汪立信沉声说道:“蒙古鞑子这样进攻也不是没有道理,天武军兵分两路沿太行山东西麓进攻,则太原府一带的我大明军队兵力较少,所以蒙古鞑子集中全力在此突破,很容易反过来威胁北伐主力的侧翼甚至直指河洛。而只要伯颜和史天泽能够在幽燕牵制住我大明北伐主力,到时候咱们进也不是、退也不是,除了撤退迎战蒙古主力之外别无选择。”

    “汪相公所言极是,”旁边夏士林站出来应道,“所以臣属以为,以蒙古鞑子退守龟缩的架势来看,天武军应该迅速合兵一处,迎战蒙古主力,否则恐怕太原府一线根本没有办法防守,到时候威慑河洛,军心不稳不说,陛下的安全也会难以保证。”

    叶应武霍然站起来,伸手在后面的舆图上敲了敲:“如果天武军正面迎战蒙古鞑子主力,就算是胜利,也必然是惨胜。而到时候大明凭借着两淮军恐怕很难啃下幽燕这一块骨头。对于大明来说,绝非上策。天武军是要合兵的,但是绝对不是把军队从东面全部调到西面!”

    下面的众多官员们顿时怔住了,而汪立信明白过来,向前一步有些担忧的说道:“陛下,这样是不是有些冒险?”

 第五百三十九章 汉箭朝飞金仆姑 上

    叶应武的意思汪立信他们自然已经明白过来,对于大明来说,分别对付蒙古主力和幽燕守军,确实有些吃力,毕竟明军的两大主力战军都被牵制在了河西,而后面赶过来的荆湖军和宣武军短期内还没有办法抵达战场,所以分开作战对于接收了大量土地州府而变得战线太长的明军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甚至还是把自己往火坑里推。

    所以叶应武索性直接让出太原府一线,集中军队固守太行八径,从而避免蒙古军队威胁到华北的明军,同时在大河南北岸构筑防线,凭借水师和叶应武亲自率领的神卫军、禁卫军这一外一里护卫亲军拖住战局。只要明军能够突破幽燕,整个蒙古腹地都会暴露在明军面前,到时候只要蒙古人还不是傻子,自然会乖乖从大河边退兵。

    虽然这样的策略看上去有些兵行险招,但是叶应武清楚,汪立信他们也很清楚,对于大明来说,这是最好的选择。

    毕竟谁都不想看着北伐最后落得一个草草收场、无功而返的下场,华夏已经等了三百年,没有再等下去的道理了。从当年宋军一败再败于白沟河开始,华夏对北伐、对胜利的渴望足足三百年,三百年中一退再退,三百年中天之将倾,三百年中江山寸寸染血。

    三百年后,这一战不能再失败!

    只是如果这样做,就意味着叶应武将会违背自己当初给政事堂几位相公做出的承诺,亲临前线,就意味着大明皇帝随时都要承受风险。皇帝君主是一个王朝的根基和核心所在,不能有任何差池。当初叶应武尚未登基的时候率军冲杀在第一线,朝中官员还不好意思说什么,但是到了现在,这件事可就没有那么简单。

    “如果不冒险的话,何来胜利?”叶应武反问道。

    汪立信当即上前一步:“还请陛下三思!对于大明,这次北伐本来就甚是仓促,就算是失败也情有可原,更何况现在北伐刚刚开始,谁都没有办法妄下定论。而陛下现在就让自己处于这样危险的位置上,我等为臣子的不能不为陛下的安危考量。”

    不等汪立信说完,一向沉默寡言、对于政事实际上并没有多大兴趣的郭守敬,有些出人意料的向前一步:“陛下,北伐可以失败,但是陛下不能有什么意外,到时候这个后果,大明承担不起!还请陛下三思!”

    “陛下三思!”一众官员此时都忍不住向前一步,朗声说道。

    虽然叶应武是大明的开国皇帝、马上君主,但是从他的为人和施政之中已经能够看出,就算叶应武不是千古明君,也绝对不是那等听不得别人劝谏以及不好后果估计的人,更何况官员当面反驳皇帝、晓以利害的传统,延承自前宋,在华夏已经有几百年,说根深蒂固也不为过,所以这些官员们在这等情况下也就没有什么好遮遮掩掩的了。

    这是明确在告诉叶应武,北伐可以失败,但是叶应武作为皇帝不能冒险!

    “你们都是这么认为的?”叶应武沉声问道。

    汪立信他们没有人回答,只是躬身行礼。这个时候,就算有谁心中存在异议,自然也不敢说出来,到时候且不说叶应武是怎么考虑的,汪立信他们也会怀疑此人是不是处于阿谀奉承的目的,毕竟古往今来,皇帝因为听信一些小人的溜须拍马而做出错误决定的先例可不少。

    叶应武微微皱眉头,其实汪立信他们的意思叶应武很清楚,甚至换位思考的话叶应武自己也很有可能有和汪立信他们一样的想法。皇帝亲临前线,确实危险,很容易成为敌人擒贼先擒王的目标,而且现在大明皇室血脉单薄,叶应武的几个孩子年龄太小,一旦叶应武出了什么意外,到时候不是仿照前宋太后垂帘听政,就是直接让叶应武的兄长叶应及即位。

    无论是垂帘听政还是叶应及就位,实际上都意味着君主和下面官员的重新熟悉过程。毕竟自文天祥以降,整个朝堂上的绝大多数官员,都是叶应武的亲信,是当初的从龙之臣,但是和叶应及以及6婉言并不熟悉,到时候难免会出现动荡。

    在另外一个时空中,朱氏明朝的土木堡之变,就是最好的例子。明军一败失去君主,敌军压境,如果当时不是有于谦横空出世、力挽狂澜,恐怕大明的国祚也就戛然而止了。现在叶应武也面临着这样的风险,如果整个北伐过程中哪个环节出了缺漏,很有可能导致蒙古军队突破明军阻拦,导致自己有什么不测,到时候叶应武可没有办法寄希望于大明也能有人像自己当初拯救前宋一样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

    沉默了片刻,叶应武转身看向舆图。

    舆图上明军各部高歌猛进,在已经被蒙古人放弃的土地上狂飙。可是谁又能看到,在那不断向前推进的红色箭头后面,暗藏着滚滚杀机?

    抬头看向汪立信他们,叶应武似乎已经想明白,沉声说道:“诸位卿家,朕想问你们一个问题,一旦北伐失败,大明可还有支撑之余地?”

    整个御书房中顿时鸦雀无声。

    汪立信张了张嘴,什么都没说。

    大明此次北伐,实际上并没有做好万全的准备,如果不是从南洋有大批的粮草北运,恐怕叶应武最后都不会下定决心北伐。可以说这一次大明是倾尽全力而北伐,不只是为了华夏三百年收复幽燕的梦想,也是为了和蒙古之间有一个彻底的了断。

    一山不容二虎,大明和蒙古多年逐鹿,既然全面开战,自然就要分出个胜负,否则双方都不会善罢甘休。

    大明以倾国之兵、倾国之钱财北伐,调动的不只是前线的地方州府以及主力战军,大明朝廷上下因为北伐已经忙碌的团团转,整个国库多年储备下来的家底正在如流水一般消耗,而民间的商贾也都积极参与其中,大量的资金倾家荡产也要砸进来。

    可以说现在的北伐,已经和大明的国运捆绑在一起,甚至和大明的国魂捆绑在一起。

    三百年前宋太宗北伐,大败而归,从此之后煌煌炎宋仿佛被彻底打断了脊梁,再也没有向北进攻的能力,安安分分在北方民族的倾轧之下支撑了三百年。而三百年之后,大明崛起,一如当时日月初生的煌煌炎宋。如果此时大明北伐失败了、退缩了,不只是元气大伤,甚至整个王朝也会因此被打没了脾气,也会因此再一次沦落到和前宋一样的地步!

    到时候别说叶应武,就是现在站在这御书房中的这么多人,又有何颜面面对将要再一次遭受涂炭的百姓,面对黄泉之下的列祖列宗,面对天空之上咆哮的英灵?!

    叶应武一句话不说,目光直勾勾看着汪立信等人。

    多年来在叶应武的带领下、在前线将士的浴血厮杀下,很多人甚至已经有一种潜意识,那就是大明绝对不可能失败,就算是失败了也会很快东山再起。但是这一次北伐不比往常,前宋北伐失败了,三百年再也没有回到原点。大明如果北伐失败了,以现在大明久经战乱、并不强盛的底蕴,很有可能是分崩离析、一溃千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