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倾宋-第3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无论什么地方出事,都有弥补的机会,但是一旦天高路远却又是现在大明北伐命脉的南洋出了什么问题,可就有麻烦了。

    婢女急忙将奏章递上来,因为叶应武刚刚回来,按照之前叶应武不在京城时候的惯例,这些八百里加急快报都是先送到政事堂阅览,然后再交给皇后娘娘宫中用玉玺,或者直接送往前线。

    不等叶应武打开看,文天祥已经开口说道:“就在半个月之前,南洋西部的德里苏丹国和伊尔汗国爆发一场大战,战争之起因应该是德里苏丹国因为伊尔汗国的兵力都被海都部在南侧的军队牵制而看到可乘之机,想要趁机向西拓展领土,结果双方在克什米尔两次大战,德里苏丹国战败,损失军队数万,元气大伤,只能向西北侧收缩,导致原本被德里苏丹国控制的南侧道路已经无人把守,伊尔汗国随时都有可能顺着这条道路横扫,直扑我大明安南行省的真腊一带。”

    德里苏丹国、克什米尔这些拗口的名字就算是文天祥念出来也不流畅,不过叶应武还是听得明白,不由得皱紧眉头。之所以他能够放心的将宣武军这镇抚南洋的主力战军抽调北上,就是因为南洋西侧有和大明结盟的德里苏丹国作为屏障,而且为了借助德里苏丹国抵挡伊尔汗国,大明这些年给予的援助也不少,再加上在历史上对伊尔汗国的进攻,德里苏丹国一直占据上风,多次取得大胜,所以叶应武并没有过多担心,而现在来看德里苏丹国显然是因为自大而主动出击了,丧失本土作战的地利和人和优势,德里苏丹国果然很难和伊尔汗国这等蒙古金雕的后裔相较量。

 第六百零二章 南洋重有风潮起 上

    转念一想,叶应武对于德里苏丹国这莫名其妙的进攻以及惨烈的战败突然间觉得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毕竟他一直信任德里苏丹国,却忽略了德里苏丹国的位置,在七百年后,这片土地上生活的可是三哥这个神奇的民族,这德里苏丹国虽然和后世的三哥信仰的宗教不同,但是血脉中那种神奇肯定是一脉相传的。狂妄自大和屡吃败仗三哥好像就喜欢这么玩儿。

    想到这里,叶应武不由得轻笑一声,像是嘲笑那德里苏丹国不知天高地厚,又像是自嘲自己怎么将南洋最致命的西侧侧翼交给了这样的盟友,早知道当初还不如直接一口吞并德里苏丹国,将这一带作为缓冲呢。

    文天祥和苏刘义显然不知道陛下面对这样八百里加急的军情还有心思笑,苏刘义当即上前一步:“陛下,原本镇抚南洋的宣武军已经北上了,所以现在南洋只有北侧的静江军和大理军尚有一战之力,其余地方厢军以及三佛齐等国的军队,臣认为令其保护州府还可以,但是想要和伊尔汗国决战,未免有些托大。”

    “李芾带着宣武军走后,这南洋陆地上就是马老将军做主,马老将军怎么说?”叶应武看着奏章上署名的马,一边打开奏章一边问道。

    对视一眼,文天祥和苏刘义都没有说话。

    “怎么了,朕看马老将军这奏章中只有几句是告急的,后面这不是一直在分析敌我实力么?”叶应武饶有兴致的将奏章大致扫了一遍。

    “马老将军坚决请战。”文天祥硬着头皮说道,“不过马老将军年事已高,大理军将军娄勇上奏奏章中专门提到此事,为了马老将军身体着想,建议让静江军殿后,他率领大理军先顶上去。”

    叶应武也看到了奏章后面明确的请战之言,点了点头:“那你们政事堂是什么意见?”

    “臣同样反对。”苏刘义朗声说道,“马老将军和高老将军两位是国之柱石,高老将军率领天雄军向河西进攻,已经让政事堂和兵部提心吊胆,害怕老将军有什么意外,现在马老将军也要出战,若是有什么不测,我大明军方经不起这个损失!”

    对于苏刘义的回答,叶应武并没有反驳,他很清楚马和高达在大明军中拥有怎样的地位。这两个性格直爽刚烈的老将,成名已久,在前宋时候就是军中的顶梁柱,到了大明时代,更是军队的象征和活化石,他们的门生故吏、徒弟部属遍布军队,德高望重不说,而且这些年征战天下,功勋卓越,让这两个老将军上阵,本来就有些不妥了,而如果两人再有什么意外,那非得在大明军中引起震动不可。

    叶应武眯了眯眼,翻到奏章的最后一页,苦笑一声:“但是你们拦得住么,你们看看马卿家都把这两阕词给朕抄在这里了,这不是逼着朕让他冲上去么?”

    这奏章苏刘义和文天祥虽然没有细看,但是最后那阕词他们还是知道的,正是辛弃疾赫赫有名的。尤其是最后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更是被老将军写的龙飞凤舞、力透纸背,老将军写到这里的激昂情怀以及满腔热血可见一斑。

    叶应武有些无奈看着苏刘义说道:“如果朕不答应的话,那岂不是一顶‘昏君’的帽子就这么扣上来了?莫非两位爱卿就这么想要朕带上这么个帽子,然后把他马推到和廉颇、辛弃疾一样壮志难酬的位置上去?”

    文天祥和苏刘义顿时哑口无言。?·

    而叶应武一边伸手揉着额角,一边看向奏章:“老将军在奏章中写的很清楚,伊尔汗国现在已经有调兵遣将的动作,他们进攻德里苏丹国就是为了打通向东进攻我大明之南洋,从而尽最大可能牵制我们的目的,一旦真的让他们在南洋打的火热,我大明北伐恐怕就得告一段落了。所以老将军的意见是狠狠的打一仗,把伊尔汗国打疼了,咱们也能够消停一会儿,趁机先把北面的事情解决了。”

    苏刘义沉声说道:“陛下,这一战不好打,原本伊尔汗国的防备重点在北方的海都部窝阔台汗国,只是现在海都和我西域大军决战,南侧防守重兵甚至都在北调,这也就使得伊尔汗国空出手来,而且显然现在蒙古各大汗国也都意识到咱们是最大的威胁,所以伊尔汗国必然也会举国之力前来进攻南洋。仅仅凭借前线两个主力战军,恐怕很难阻挡”

    “现在整个大明还有可抽调之军队么?”叶应武当即反问道。

    苏刘义怔了一下,确实,大明现在半支主力战军都抽调不出来了,让地方厢军集结起来前去,真不知道是去打仗的还是捣乱的。

    “放心,一个伊尔汗国都对付不了,他马也不敢在这里放大话,更何况不要忘了,咱们还有南洋海军。”叶应武沉声说道,“就算是真的把真腊丢的干净,有海军在,伊尔汗国也不敢对安南以及南洋上的海岛怎么样,咱们就还有以后翻盘的机会。更何况现在西域打的激烈,只要咱们能够占据上风,将窝阔台汗国打怕了,伊尔汗国也得向北防备,以防咱们的军队从西域向南甚至直接从吐蕃发动进攻。”

    苏刘义和文天祥对视一眼,顿时明白叶应武已经下定决心:“陛下的意思是?”

    “打!”叶应武霍然站起来,狠狠一拍桌子,“都打上门来了,哪有不狠狠揍的道理!现在就拟旨,加封马为安南节度使、大明镇南大将军,总领南洋水陆全军,包括南洋海军、大理军以及各地厢军、三佛齐等藩国属军,全部听从马卿家调遣,安南行省、云滇行省各州府,全力配合大军行动。任命户部右侍郎江铎为南洋行军粮台,全权负责粮草钱饷器械调动;任命左都御史姚为南洋行军按察使,全权负责大军行军之中贪污避战不听号令者之判决!”

    “臣遵旨!”文天祥和苏刘义齐齐打了一个激灵,同时应道。

    叶应武轻轻呼了房。

    他知道,南洋战事如果拖延的话,也能够拖延下去,马此时强烈要求主动出战,也是有私心的,一个老将军最后为国拼杀甚至不惜马革裹尸的私心。

    作为一名前宋老将,马经历过南宋时候的窝囊和憋屈,也经历过大明横扫大理和南洋时候的痛快,但是随着这些年南洋安定下来,他估计已经明白自己这辈子可能不会再有仗打了,而随着大明北伐进行,和自己齐名的高达在西域杀得凶猛,马要说手不痒痒那是不可能的。

    作为打了一辈子仗的老将军,他当然希望能够将这满腔热血抛洒在为国征战的道路上。否则也不会不惜抬出来“廉颇”和“辛弃疾”来向叶应武恳求出战。

    对于老将军这点儿心愿,叶应武可以说是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

    当然不只是因为老将军的请求,更是因为叶应武也清楚,只有把伊尔汗国一下子打疼了,南洋才能够稳定,那些藩属国们才能够真正对大明忠心耿耿。在幽燕狂飙突进的大明,也需要在南洋有一场大胜来证明自己,证明自己有能力守住土地、也有能力保护这些藩属国。

    要打,就轰轰烈烈打一场大的!

    南洋,云滇行省南部重镇,原真腊国都吴哥,赫赫有名的吴哥窟所在。

    虽然真腊已经灭亡,但是大明对于吴哥这个南洋重镇并没有弃之不顾。之前的吴哥城实际上只是适应于原本南洋各个小国之间低烈度战争的需要,且不说用树木和泥土支撑的城墙能不能抵挡住明军的火炮持续轰击,甚至有可能连蒙古人的投石机都挡不住。

    所以在占领真腊全境之后,大明立刻对吴哥城城池重新修筑和加固,毕竟有经验丰富的工部官员坐镇,又有大量的真腊战俘,所以倒是不用担心人力物力的问题。

    南洋热带雨林运输困难,而且缺少石头,所以大明干脆动用南洋海军的飞剪快船从海岛等地运送石头过来,全部按照中原的样式修筑城池,包括敌台、马面等之前真腊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城池防御体系一个不差,尤其是热带雨林本来就多雨水,所以在城外挖开的壕沟接通城内的排水渠就成了天然的护城河。

    吴哥城被大明经营成南洋真正的重镇,而且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继续延伸以及更多商人的来往,这座原本就规模不小的城池,也更加繁荣昌盛,街道两侧的商铺鳞次栉比,而原本下雨天满是泥泞的道路,主干道全都采取石头铺路,而其余巷道则用统一烧制的大砖铺设道路,从而避免下雨天车马陷入泥泞之中阻塞道路,也使得人们出行更加方便。

    如果说中原的城池都还带着华夏特色的话,那么这远在南洋的吴哥城,基应该算是一座完全现代化的城池。

    而在城池之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曾经的真腊皇宫,这皇宫虽然算不上太大,但是在南洋各国之中已经是数一数二的了,毕竟被大明征服之前的真腊可是南洋货真价实的第一大国。因为叶应武曾经入住皇宫,所以这里作为陛下在南洋的行宫,而原本皇宫外面低矮的屋舍,此时都被中原样式的建筑所替代,而这里便是吴哥城甚至半个南洋真正的行政中心所在,也是云滇行省的府衙驻地之一。

    “让开,快让开!”天色蒙蒙亮,吴哥城就被奔驰的马蹄声所打破,一队队从各个方向而来的骑兵汇聚在府衙之中,而整个府衙外的道路上,都站满了手持兵刃的明军将士,而由真腊人组成的衙役和捕快更是全城巡逻,眼睛不断的扫过街道周围,似乎任何让他们看着不顺眼的人都可以先抓起来再说,

    南洋是大明潜心经营的后方,而吴哥城更是南洋的中心之一,这里的人们早就已经习惯了平时的歌舞升平以及经贸的来往繁荣,这等大军戒备、严阵以待的模样要追溯起来,还是大明刚刚拿下吴哥城的时候。

    很多华夏商人和真腊人都好奇的探出头,那些在街道上游弋的真腊捕快和明军骑兵倒也没有警告他们,只是将每一张脸都细细打量一番方才走过。意识到必然是发生了什么的真腊人们,纷纷关上窗户,而华夏商人恰恰相反,几个南洋商会的商贾们顾不得给店里吩咐就匆忙出门,早就有一队明军骑兵在他们门口迎接等候。

    这南洋不比中原,城池之中实际上多数都是华夏商人的仓库和商铺,将这些南洋城池作为转运站,运往内陆或者西洋。所以吴哥城中有大事发生,官府也没有想要瞒着这些商人的意思,反而他们多年来往南洋和西洋,人脉广泛、家财雄厚,而且对这周围的地势地利甚至要比官府还清楚,有他们的帮助,官府自然是事半功倍。

    “秦兄!”见到一个瘦削的商人走过来,已经等候在府衙门口的另外一个胖乎乎商人急忙迎上来一拱手,两人都是这吴哥城中的大商贾,手下的船队已经遍布东洋、南洋和西洋,一个贩卖丝绸一个贩卖瓷器,相互不冲突,所以多有合作关系,私交不错,“秦兄,咱们可是有小半年没有见过了!”

    “张兄别来无恙!”瘦商人笑着拱手还礼,旋即回头看向马蹄声不断的街道,“这吴哥城几个商会的会长和重要的商贾可都来了,到底发生什么大事了,莫非哪里的南洋猴子又不老实了?”

    丝绸商人张琦摇了摇头:“不知道,不过自打咱们来了这吴哥城,可还没有见到这么大的阵仗呢,别说是咱们这些生意人,愚弟早来一步,刚才可是看着十多个将领整齐的列队走进去的,可着实吓了一跳。”

    瓷器商人秦丰眉毛一挑,从这里就能够隐约听见府衙之中的说话声,声音甚是激烈,也难怪张琦宁肯站在门口吹风也不进去,里面那些手握兵权和政权的大佬们估计已经吵得不可开交了,以张琦的聪明,自然不愿意单独进去淌着浑水。

    “两位来的可真早啊!”其余几名商贾此时也都赶过来,见到张琦和秦丰连衣领子都没有整理好的样子,脸上都是带笑。

    “有什么好笑的,你们几个也都一样的狼狈。”张琦嘿嘿笑了一声说道,大家都是大清早的从被窝里被拽出来的,彼此彼此。

    秦丰沉声说道:“先别说这些了,既然官府着急把咱们都叫来,那就抓紧进去看看吧,十有**是有用的上咱们的地方。我等能有今日之产业,颇受朝廷南洋政策之恩惠,既然朝廷有需求,自当竭尽全力。不能让别人笑话咱们这些海商不懂得知恩图报!”

    “老秦说得对!”商贾们纷纷附和,前宋时候大家都还龟缩在泉州,一直打不开局面,甚至因为伊尔汗国的故意打压,大家的生意都是萧条惨淡,直到后来大明先行开拓南洋,一战平定安南、真腊,又从三佛齐手中租赁到了星洲,可以说这南洋道路上的所有咽喉都落入大明的实际掌握之中,原本堵塞的商路再一次畅通无阻,甚至还有海军战船的随行保护,连原本出没无常的海贼都不用担心,这样的恩情,身为华夏人是不可能忘记的。

    既然现在大明有需要,这些商贾们自然愿意尽力报恩,这样的朝廷值得他们付出。

    当下里所有人都没有犹豫,紧紧跟上秦丰。

 第六百零三章 南洋重有风潮起 下

    还没有走入议事堂,秦丰等人便听见里面传来的争吵声。

    “伊尔汗国此次出动的足足有上万骑兵,某不同意老将军前去犯险!”这是大理军将军娄勇的声音,“咱们在南洋兵力不足,主动出击是为了能够尽最大可能拖延时间,实际上有很大的风险,老将军你不能去!”

    不过很快他的声音就被另外一道浑厚的声音所覆盖:“小勇,你他娘的几天不见长见识了是不是,竟然敢跟老夫拍桌子,哪里凉快去哪里给老夫蹲着去,老夫下的命令还轮不到你来指手画脚!”

    这一下娄勇彻底没脾气了,毕竟站在他眼前的是马塈,不只是大明军方仅有的两员老将,更是一手将娄勇培养提拔到这个位置的人,更是曾经和娄勇在广南西路并肩作战的袍泽,两人的关系亦师亦友。对于马塈,娄勇只有尊敬之心,既然老将军已经生气,他自然就不敢争执,只是闷闷一笑:“这南洋没有凉快的地方······”

    听到娄勇这句话,秦丰等人嘴角都流露出笑意。娄勇娄将军可是这南洋出了名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否则朝廷不可能让娄勇前来执掌大理军这大明第一支以外族将士为主的军队,而事实证明朝廷的这个决断并没有错,在成都之战中大理军确实打出了威风,以象军开路的大理军不只是第一个冲入成都城中的,更是在后来的成都保卫战和反击战中打的甚是惨烈,同样也是战果赫赫。

    大理军能够这样的战功,自然和娄勇这个统帅脱不开关系,娄勇的大名更是在这南洋家喻户晓,南洋百姓都知道,自家孩子跟着这娄将军冲杀,最是容易得到功名,从而让全家都能够获得大明百姓的身份,而娄勇在一传十、十传百的传闻中,更是变成了青面獠牙、三头六臂的神怪,在这南洋的一亩三分地上让小儿止啼还是可以的。

    结果眼前这屏风后面的场景却是让秦丰等人哑然失笑,如果让其余人知道堂堂娄勇娄将军在别人面前唯唯诺诺的样子,不知道该作何感想?

    “老将军息怒,”见到马塈生气,一边南洋海军指挥使张贵急忙开口劝解,“娄将军也是为老将军考虑,老将军应该能够体会到娄将军的心意。更何况无论是谁领军,咱们这一战总是要打的。”

    秦丰等人在屏风后对视一眼,这声音他们也很熟悉,堂堂南洋舰队指挥使、一战将安南打的奄奄一息的狠人,再加上之前的大理军将军娄勇、静江军将军马塈,大明在南洋的重要将领已经济济一堂。而马老将军大家之前都见过,是一个实打实的儒将,尤其是因为年长,老将军更是为人稳重,一向不会发火,今日竟然有这么大的怒气,还是倾泻在他一直视为弟子甚至孩子的娄勇身上,事态之紧急可见一斑。

    “草民见过诸位相公!”秦丰急忙转过屏风,身后的商贾们也纷纷跟着行礼,对于这些带着军队打下南洋的将领们,他们还是很尊敬的,尤其是这些将领平日里绝对不欺压他们这些商贾,甚至他们麾下的将士也军纪严明,少有扰民之事,这样的将领就算是没有什么功勋也值得尊敬,“诸位相公与我等有再造之恩请,让诸位相公久等,罪过罪过!”

    转过来娄勇才发现,不只是这三位将军,包括云滇行省安抚江钲、云滇行省巡抚熊飞、安南行省安抚曾逢龙、南洋按察使林桂芳都在。

    (作者按:历史上江钲为江氏“三古十二斋”之一,熊飞、曾逢龙和林桂芳都为抗蒙英雄)

    “诸位大掌柜的客气。”张贵当先拱手还礼,客气的说道,“没有诸位的商船和商队,我大明就算是打下了南洋也没有立足之地,所以大明反倒是要多谢诸位了。”

    秦丰点了点头,刚想要继续客气两句,还在气头上的马塈成沉声说道:“好了,要想寒暄你们抽空找个地方寒暄去,现在军情十万火急,咱们直接入正题。勇子,你说!”

    秦丰和张贵对视一眼,都露出一抹笑意。

    老将军难得脾气不好一次,大家忍忍。

    之前被马塈踢到墙角凉快去的娄勇灰溜溜的回来,也不敢看老将军有如刀子的目光,手中的杆子在舆图上一指:“伊尔汗国在半个月之前的大战中击败德里苏丹国,现在德里苏丹国已经向北部山地和南部山地收缩,中间开阔的平原道路让了出来,而根据最新的小心,伊尔汗国的先锋骑兵以经验者中间这条道路向真腊进攻,预计十天之内就会抵达我大明于南洋所控制之西边界,现在我军骑兵已经向西展开,意图找到伊尔汗国前锋骑兵的踪迹。并且我们也派出了信使和密探进入德里苏丹国,想要探查清楚德里苏丹国到底发生了什么。”

    顿了一下,娄勇接着说道:“这先锋骑兵虽然人数并不能确定,但是估计应该在两万人上下,另外在这一队骑兵之后,左右两翼还有五千左右的骑兵护卫粮道、威慑战败的德里苏丹国,然后在后面是伊尔汗国的七八万步卒主力,十有**会携带回回炮等重型攻城器械,而估计压后的还有大队步卒和骑兵,人数也是不详。另外在海上应该还有水师船队出动,具体数量同样不得而知。因为向德里苏丹国和伊尔汗国所在的西洋一带因为语言不通等等原因,很难发展密探,所以也难以知道对方军队之详情。这也是将诸位请来的原因。”

    秦丰和张琦等人对视一眼,顿时明白娄勇的意思,秦丰当即沉声说道:“敢问几位相公,可是打算让我等的商船队伍探查清楚伊尔汗国的军队调动?这个应该不在话下,某等手底下多多少少都用跑惯了西洋道路的水手和船只,并且和很多西洋商人有所结识,只要小心探查,应该可以得到几位相公想要的。”

    马塈上前一步,直接从娄勇手中抢过来杆子,在舆图上重重一敲:“蒙古骑兵来势汹涌,但是他们肯定也清楚,这一带的地势根本不允许骑兵兵团的大规模突进,咱们当时在雨林边缘停下脚步,可以是有这个考虑。所以就算是真的冲到了大明的边界,其也必然不敢轻易上前,要等待后方大队,而现在我大明在南洋一共就只有两支主力战军,如果留下人手防守南洋各处要塞的话,能够抽出来作战的军队也就是六万人左右,甚至只有伊尔汗国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