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弃少之君临天下-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非回到贾府稍事停留一会,就带着妙玉回到了韩府。
王若兰等人见韩非从贾府带回来一个妙龄修士,都是惊疑不定,韩非忙将原委解释一遍。王若兰等人都从贾府几个姑娘口中知晓了妙玉的名号,得知她来担任内学堂西席,都是非常欢迎。
妙玉的安排无须韩非过问,他迫不及待的将妙玉那把紫砂壶拿出磨炼。到了晚间,他捧着紫砂壶走进后院花厅,笑道:“你们几个都过来,尝尝这紫砂壶泡出的茶有何不同!”
(本章完)
………………………………
第三百十二章 大年初一
家里女人太多,紫砂壶太小,僧多粥少,韩非只好命丫环取来几个小酒盅子,一人倒上一酒盅子,最后到他自己这里,茶壶里没了,他赶紧让人再冲上开水。
“你们别看着我呀,赶紧趁热尝尝这茶味道如何!”韩非见女人都望着他,不由笑道。
坐在韩非身边的薛宝琴,将自己面前的茶端给韩非,道:“大哥,你都没有了,叫姐妹们怎么喝呀,你喝我这杯吧!”
“琴儿,别端过来!这茶我尽管没喝,也想象得到它的味道,现在就是让你们尝尝的,都喝了吧,等会我有话要说!”
女人们听到韩非的吩咐,纷纷端起茶水,一口喝下去。
“好茶!”
“这茶怎么如此香?”
“伯爷,这茶是咱家的茶叶泡出来的吗?”
女人们先是一片赞叹之声,紧接着又疑惑这茶水为何有如此大的不同。
“哈哈,这就是妙玉的宝贝呀!”韩非端着紫砂壶,高兴地说道:“茶叶是原来的茶叶,水质是原来的水质,泡出来的茶汤,则更加鲜绿清香,保留了茶叶原有的风味,这就是紫砂壶的奇妙之处!”
“这紫砂壶太神奇了!”薛宝琴盯着韩非手中紫砂壶,问道:“大哥,这紫砂壶看起来并无出奇之处,为何会有这般妙用?”
“这就是紫砂壶的材质决定的,紫泥里面含有一些特殊的成分,烧制成壶后,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够将茶汤里面的浊气吸附排除了。当然,这只是基本的原理,要想真正做成一把好壶,里面还有很多讲究的东西!”
柳如是忽然说道:“这紫砂壶如此奇妙,想来一定值钱,不知是哪里出产的?”
韩非笑道:“这就是我准备要说的事情,紫砂壶奇妙之处,落在不懂行的人手里,却显不出来,因而紫砂壶的声名还未传扬开来。紫砂壶的主要产地在浙江行省的宜兴,就算在当地,知晓紫砂壶妙用的人也不多,致使明珠投暗了。开年后,咱家派人去宜兴寻访制壶的匠人,与他们签订契约,咱家全部收购他们烧制的紫砂壶。”
柳如是眼前一亮,明白这个做好了又是潜力巨大的生意,忙道:“开年后,妾身即派精干的人员去宜兴,在当地设一个铺面,专门收购紫砂壶。伯爷,咱们在京里是不是要设一个卖紫砂壶的铺面?”
“可以设一个,人们对紫砂壶的接受有个过程,开始销售时一定传授使用保养的方法,等打开知名度后,必定会有不错的业绩!”
韩非想了一下,又道:“对了,派人寻访制壶人的同时,也要留心查探紫砂壶原料的产地,对于优质紫泥的产地,想办法买下来。这样就算紫砂壶知名度打开了,咱们也不怕别人参与竞争!”
“妾身知道怎么做了!”
时间一晃就到了过年的时候,贾府派人过来相请一起过年,被韩非借故推辞了。韩府内的过年气氛热烈隆重,阖府上下一片欢腾。妙玉第一次在这种热闹的气氛中过年,既新奇又兴奋,很快也融入了这种大家庭的氛围。
大年初一,韩非的计划排得满满的,首先是参加大朝会,接着,作为准驸马还要进宫向太上皇和皇上拜年,晚些时候,他还要去贾府向贾母等人拜年。另外还有一件事,去年最后一个月的彩票收益,也得向皇上报账了。
天不亮,韩非就起床了,梳洗穿戴好官服,草草吃了几块饼,就乘车赶往皇宫参加奉天殿大朝会。例行的大朝会基本都是一团和气,你好我好大家好,君臣相互祝贺一番新年快乐完事大吉。谁也不会在正月初一,就冒天下之大不韪,找不痛快。
不过,一套礼仪下来,再加上大臣们轮番递送贺表,大朝会结束时已经临近中午了。韩非退出大殿,对座师礼部尚书龚敬等人拱手致意一番,就匆匆赶往皇上的御书房,路上会合等候的司礼监太监黄叶,带好彩票账册,走进御书房。
皇上换了一身常服,走进御书房,道:“韩爱卿,彩票账册无须让朕过目了,你们办事,朕信得过!时间不早了,黄叶将彩票收益送到内库入账,韩爱卿随朕去给太上皇拜年吧!”
“微臣遵旨!”
皇上和韩非一前一后,走出御书房。走了一段路,皇上挥手让随行的侍从退后,然后对韩非说道:“韩爱卿,朕这些天考虑了你设立商业局的建言,确实是有利于朝廷,但若是由朝廷正式设立商业局,恐怕困难重重,朕决定以内廷的名义设立商业局,交给韩爱卿全权打理,你看如何?”
韩非沉吟一下,说道:“陛下,商业局以内廷名义设立,确实少了很多繁琐的程序,但只要商业局设立了,不管是什么名义,都是朝廷的机构,特别是商业局涉及到巨大的利益,必然会受到朝臣和言官的议论。为了避免受到不必要的掣肘,微臣建议,商业局以内廷名义设立,但其中官员依然由吏部调派,商业局的收益按照一定比例划拨户部国库。”
皇上颔首道:“韩爱卿之言有理,朕准了,爱卿尽快把商业局组建起来,依旧让黄叶代表内廷协助你,若有什么需要,尽可来告诉朕!”
“微臣遵旨!”韩非连忙答应下来。
“另外,爱卿之前提到的高炉炼钢和研制新式火器的事情,也可以开展了,你需要什么样的人,列个条目出来,朕让工部抽调给你!”
“陛下,我大华北疆依然不稳,北胡虎视眈眈,恐怕也会派遣细作进入我大华打探军情,微臣认为高炉炼钢以及研制新式火器的事要隐秘。微臣有巡察御史的职事,陛下命微臣巡察军器监,借故抽调一些合用的人才。建造高炉和研制火器的场地,也应远离京城,微臣认为可以在津门山区选址,由锦衣府严密封锁起来,没有特别通行证,禁止入内。”
“好,爱卿想得周全,朕准了!”
“陛下,微臣要打理商业局,无法分身去津门督办,还请陛下任命一名提调官,总揽诸项事务!”
“嗯,这名提调官要耐得住寂寞吃得进苦,而且要与爱卿充分配合才成,爱卿可有合适人选?”
韩非沉吟不语,不然想到了父亲贾政,忙道:“陛下,微臣父亲工部员外郎贾政,可担此任!”
“爱卿的父亲确实是合适人选,但他年事已高,来回奔波,身体是否吃得消?”
“多谢陛下关爱,微臣出宫后就去询问父亲的意愿!”
“好,此事就交给爱卿全权负责了!”
(本章完)
………………………………
第三百十三章 贾府拜年
韩贾两家关系毕竟不同,韩非已经认可了贾政这个父亲,更使两家的关系密切起来。大年夜,韩非婉拒了去贾府过年的邀请,年初一决定去拜年并同贾母等人吃个团圆饭。
其实,韩非大年夜不去贾府,并非他故作矫情,这里面有个讲究。按照这时代规矩,吃年夜饭前要祭拜祖宗的,韩非的身份比较尴尬,他的母亲并未正式纳入贾府,也就是说他是比庶子身份还要低的私生子,论理是没有资格和嫡系子孙一同拜祭祖宗。
这一点,韩非不可能接受,他自己可以不在乎,绝不会允许母亲的地位不明不白。贾家若是不能给他母亲一个合适的名分,他就不会去拜祭贾家的祖先。
今天去贾府名义上是拜年吃团圆饭,实际上等于作为贾家的子孙正式拜宗门,也是双方相互认可的一种默契。基于这一点,韩家的女人们非常重视,早早就穿戴好正式的服饰。
韩非中午参加太上皇的宴席,宴会一结束,他就向太上皇和皇上告别出宫。
“大哥——”
韩非快要出宫门,忽然听到九公主张婉仪的呼喊,不禁诧异道:“公主不在宫中陪伴太上皇,也要出宫?”
九公主走近韩非身边,说道:“大哥,你们等会要去贾府拜年吧,听说宝琴妹妹也会去,本宫是不是也该去?”
九公主已经指婚给韩非,公主府和韩府互动极为频繁,九公主知道这些也不出韩非意料。他摇头道:“公主,你身份毕竟不同,现在去了反而不好,再说,你还是多陪陪太上皇吧,咱们大婚后琐事多了,就没那么多时间陪伴在太上皇身边了!”
“嗯,那大哥代本宫向祖母问安吧!”
韩非赶回韩府,见家里女人们穿得隆重得不得了,笑道:“你们这是干什么,不就去吃个饭嘛,弄得要进宫拜见娘娘似的!”
薛宝琴迎上来,娇声道:“姐妹们毕竟第一次进贾府向老祖宗拜年,不能失了礼仪嘛!”
韩非明白女人们的心情,也就不再说什么,左右扫了一眼,问道:“杜师妹和妙玉怎么不在?”
王若兰接口道:“伯爷,杜姑娘和妙玉姑娘说不便去贾府?”
“有什么便不便的?住在韩府里,就是韩家人,喊她们一起去吧,大过年的,留下她们两个在家太冷清了!”
荣国府对韩非一家要来拜年吃团饭的事,也非常重视,贾母亲自指示做好接待准备,这一次团聚算是韩非非正式认祖归宗了。
贾家在外人眼里,是权势金字塔顶尖的家族,明眼人却知道贾家已经呈现了没落的迹象,贾家旁支韩家的崛起,又给这个苍老的家族新的希望。如今权力圈子里面的人,都知道贾韩两家是一体的,贾韩两家也维持了一团和气的景象。
然而,贾韩两家内部人却知道,两家此消彼长,实力对比的天平已经倾向韩家了。贾家空有一门两国公的虚名,在朝中已经多少实质上的影响力,而韩家虽只是一个伯爵,但所有人都知道,韩家的发展空间不可限量。
“伯爷的车驾已经进了街口了!”
负责守望的家丁,一边飞奔回贾府,一边高声叫喊。派在门前接应的贾琏和贾宝玉立即吩咐下人准备鸣炮迎接,负责接应女眷的王熙凤和李执,也在丫环的簇拥下,赶到府门前。看得出,贾琏贾宝玉王熙凤李执的着装都很正式,可见贾府接待之仪非常隆重。
鞭炮声刚刚停歇,烟雾还未消散,由五辆马车组成的车队,在丫环家丁的护卫下,缓缓抵达贾府门前,贾琏贾宝玉王熙凤李执依次迎下台阶。
“有劳琏二哥三弟迎接了!”
“非二弟,快进府吧,老祖宗一早就在等候了!”
韩非随着贾琏贾宝玉先行进府,接着韩府女眷相继下车,在王熙凤和李执迎接下走进府门。韩府女眷一个赛一个的美艳,服饰之华美,立即吸引了贾府围观的下人眼球,特别是,他们看到出身贾府丫环,如今一跃成了韩府主子的晴雯,更是各种羡慕嫉妒恨。
韩家人进入贾府,首先要做的自然是正式向长辈拜年,贾府主要人物也全部集中在贾母的屋子里,等候这一刻。
韩非作为家主,自然第一个进门,向贾母、伯父贾赦、父亲贾政以及各位夫人拜年,随后就是各位女眷。那么多女眷不可能一窝蜂涌进厅内,进门的次序也就是女眷们在韩府身份排位。
薛宝琴尽管还未正式嫁入韩府,但名分已定,当仁不让的第一个进门。跟随其后的是王若兰和柳如是,柳如是作为韩府掌握实权的人物,排在第二位,不出大家意外,王若兰能和她并列,知晓内情的人,都知道这是韩非不忘本。再接下来,何翠琴顾横波李香君并排,最后就是翠兰吟心晴雯。
杜兰和妙玉却以客人的身份,进门拜见贾府各位主事人。妙玉的出现,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特别是她换回世俗女子装束,更是大出很多人的意外。
拜年仪式结束,女眷们继续留在贾母处闲聊,男人们则到外厅叙话。
这时韩非走到贾政身边,说道:“父亲,我有要事与你商谈!”
贾政愣了一下,见韩非表情郑重,当即道:“去为父书房说话!”
进了贾政书房,屏退下人,韩非开门见山地说道:“父亲,刚在宫中,我向皇上举荐你为按察司佥事,不过这是明面上的,你无须参与按察司事务,你另一个隐秘身份则是研制新式火器的提调官。不过这个任务因为保密的需要,选址在津门山区,要当好这个提调官,必然会吃些苦头,皇上担心你的身体是否吃得消,让我征询你的意见!”
“为父身体还硬朗,也不怕吃苦!”贾政沉吟片刻,问道:“非儿,这研制新式火器的项目,是你提出来的?”
韩非点头道:“不错,这种火器一旦研制成功,将会是国之重器,皇上必会极为重视,正是因为这一点,我才举荐了父亲。父亲目前担任这个无足轻重的员外郎,要想再进一步,非常困难,这个项目对父亲来说是个绝佳的机会,我有完备的方案,保证父亲完成任务。父亲忍耐一两年,立下大功,皇上一定会加以封赏的。”
“为父明白你的心意,接下这个任务了!”
“好,明天咱们一起进宫面圣,把事情落实了!到时,我陪同父亲去津门选址,制定研制方案。不过此事要严加保密,家里人也不能说!”
(本章完)
………………………………
第三百十四章 津门选址
正月初八,在京城一个不起眼的院落,大华商业局正式挂牌成立。在这方兴未艾的节日气氛里,商业局的成立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有些人甚至不知道这个新生的商业局干嘛用的。
随后,有心人发现,市面上火爆的“报国彩票”,以及传奇的“水泥监”,纳入了商业局管理,商业局这个名称才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人们又发现,商业局的掌舵人正是制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的忠义伯韩非,于是,京城舆论越来越多谈论商业局话题。
也在同一天,民申报北版发布了一个震撼人心的消息,韩府将在京城闹市区,用水泥建造一栋七层高的大楼,再次引爆了水泥话题。水泥目前仅仅在皇陵中得到了应用,普通人虽然听说过,但并未亲眼见证它的传奇,韩府此举,无疑将会是水泥走向实用化的一个转折点。
商业局的成立,韩府建造大楼的消息,看似并无什么关联,人们津津乐道的,也是韩非此举能带来什么样的传奇。当然,人们决不会想到,这两件事将会引发大华商业界革命性的巨变。
正月初十,就在京城舆论依然热议商业局和韩府大楼的时候,韩非陪同贾政,率领一个庞大的车队离开了京城,方向津门。
贾政揭开车帘朝车队后面望了望,叹道:“非儿,皇上这次派了一个锦衣百户负责保卫此事的安全,可见皇上的重视,但为父一点头绪都没有,你是如何规划的?”
“父亲赶到津门,选定厂址后,首先把高炉炼钢厂建造起来,炼出的精钢就是为新式火器用的。当然,对新式火器的前期研究,也可以逐步展开。”韩非将一个精致的盒子,推到贾政跟前,说道:“这里面是我设计的方案和新式火器的图样,由父亲亲自掌管,根据需要,可以将有关内容交给匠人查阅,但其他人不得知晓全部内容!”
“为父知晓轻重!”
贾政打开盒子,拿出一部分文稿翻阅了一遍,高兴地说道:“有了如此详尽的计划书,为父有信心办好这趟差事了!”
“嗯,只要父亲严格按照设定好的流程去做,达成目标只是时间问题!”韩非压低声音,又道:“我为父亲安排了两个随从,他们都是韩府精心培训的,身手非常强,贴身保护父亲的安全。父亲若是有什么急事需要与我联系,尽可告诉他们,他们有一种特殊的传递消息的方法,会把消息迅速传回韩府。”
贾政见韩非不仅为他设计好了完备的计划书,还派人保护他的安全,不仅心中一暖,知道韩非是真心实意接受了他这个父亲。他拍拍韩非的肩膀,感慨地说道:“非儿,不用担心为父安全,为父会按照你规划的方案去做,为父不在京城时,你多抽空去府里看看老祖宗,督促宝玉勤奋读书,还有环儿……环儿虽然顽劣,但毕竟是你弟弟,你作为兄长要负起管教的责任。”
“父亲安心督办差事,不用担心家里,我知道怎么做!”
津门离京城并不太远,一行人在京城城门刚刚开启时就动身的,初更天的样子,终于赶到了津门城外的驿站。贾政和韩非商议一下,决定暂不进城,随行车队就驻扎在驿站,先把建造高炉炼钢厂和研制新式火器的地址选好。
第二天一早匆匆吃过饭,贾政和韩非在锦衣百户带领数名锦衣卫的卫护下,绕过津门城,进入附近山区查看地形。当然,挑选厂址的主要决定者是韩非。
一上午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几人连续翻越了好几座山,贾政见韩非对所查看的地形都不满意,不由问道:“非儿,这厂址该选择什么样的地形合适?”
“高炉炼钢厂和新式火器研制工坊,既要考虑隐秘,也要兼顾人员进出便利,因而不能太过荒僻。同时,旁边还要有稳定的水源,以及火器试验的场地。”
韩非站在一个高坡上,远眺一会,又道:“最好是一处有水源的开阔山谷,这样既保证了各种需要,也有利于对四周的封锁保护。”
贾政皱眉道:“非儿,咱们对地形不熟,要找这样的地方谈何容易?”
“是呀,今天没找到的话,明天请一个本地的山民做向导吧!”
这时,一名锦衣卫军士,上前躬身说道:“启禀伯爷,贾大人,卑职就是津门人,对这片山区比较熟,卑职记得翻过前面那座山,具有一处山谷,满足伯爷的要求!”
“哦?你快带我们去看看,若是确实满足要求,就为你记上一功!”
“多谢伯爷!卑职为诸位大人带路!”
弯弯曲曲的山路,走了将近一个时辰,众人才走到地头,只见三山环抱之间是一片开阔的谷地,谷底有一条数尺宽的河流,自两山之间的壑口流出。
“好地方,只要控制了河流的出口位置,此地堪称绝地呀!”韩非盯着河流,问道:“不知此河流向哪里?”
刚才那名锦衣卫禀道:“伯爷,此河先是流向津门,距离津门城二十余里时,拐了一个弯,流向了大海!”
“好,就选择这个地方了,这条河就作为此地进出的通道,在距离津门城较近的位置,修建一个码头,方便运送物资和人员进出。”
众人进入山谷查看各处地形,选定好何处建造炼钢厂,何处火器工坊,何处作为火器试验场。此次主要是研发燧发枪和新式火炮,必须要经过一系列试验,韩非再三强调了试验场的重要性。
贾政巡视一遍,说道:“非儿,你认为何时建造高炉炼钢厂?”
“建造营房的同时建造炼钢厂吧,这批匠人经过修建皇陵,都掌握了如何使用水泥,父亲把图纸交给他们即可!”韩非打量了一遍谷底河流,又道:“咱们沿着河流出山吧,顺便勘察一下这条通道!”
众人回到驿站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了,但今天寻到了一个理想的场地,大家都非常兴奋。贾政韩非父子两人,也兴致勃勃的,在房间喝点小酒。
“非儿,已经选好地址了,你早些回京城吧!”
“现在也没重要的事,过两天再回去吧。父亲,皇上已经吩咐了,此地所需经费由商业局拨付,我先调拨了二十万两银子,经费不足时派人告知一声就行了。”
贾政有些疑虑地说道:“炼钢和研制火器,耗费银两必然不小,商业局能够应付吗?”
“父亲放心吧!”韩非自信地说道:“商业局必将是大华最有钱途的衙门!”
(本章完)
………………………………
第三百十五章 皇上的请柬
津门基建工程安排就绪,正月十四上午,韩非赶回了京城。他先回府取了一个小木箱子,然后进宫见驾。
“韩爱卿,津门那边的事务都安排妥当了?”
“禀陛下,已经安排妥当了!”
韩非从怀里取出一卷纸,呈送到御案上,又道:“这是微臣等人选定的,建造高炉炼钢厂和火器工坊的地形图,请陛下御览!”
“好一个藏龙卧虎之地!”皇上望着案上韩非素描的地图,拍案叫好,又指着地图上那条河流,说道:“只要让锦衣卫控制了这条通道,整个山谷就成了与外隔绝的状态,不用担心被人窃密了!”
“陛下圣明,此地确实是研制新式兵器的最佳地方,地方隐秘却不蔽塞,通过那条河流,人员和物资进出非常方便,微臣建议把此地打造成永久的兵器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