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服,如实回答:“若非王爷相让,输的人便是在下了。”

  “九弟有你在旁,当真是如虎添翼!”赵有恭赞赏高宠的坦荡与直爽,让他好感倍增。

  接着,赵有恭又与高宠比试兵器,赵有恭使的是长枪,这与高宠一样。赵有恭记得自己刚刚进门时,便瞧见赵有恭独自一人用枪法挑战王管家等数人,这让他非常好奇,也想见识一下高宠的枪法到底如何。

  长枪在手,高宠展现出一往无前,舍我其谁的霸气;赵有恭也是霸气十足,二人再一次交锋,却是各显神通,谁也不在谦让了。当高宠使出的枪法后,赵有恭暗自称赞一声:“好枪法!”

  高宠长枪在手,置身于事外,完全忘记身旁的事务,心里只记得一件事,那便是将赵有恭击败。正所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二人再一次打得难解难分,这让众人看得更加心驰神往了。

  高宠相比之前枪法更加厉害了,不仅仅是赵有恭有些匪夷所思,就连王管家等人都看得傻了。高宠的枪法就像是弹簧一样,不断地施加压力后,一次次的反弹力量会更大,此次也不例外。

  赵构见高宠的枪法愈发成熟,赞道:“天生将才!”

  高家枪法简直就是为高宠量身定做的一样,高宠将高家枪法发挥的淋淋尽致,又不断的进步,这让赵构有些震惊。虽说他知道高家枪法厉害,不过枪法再厉害也要看何人使用,如今看到高宠使出后,赵构明白为何他日后成为南宋第一枪,当真是名副其实。

  

第四百零二章 枪分五家

  战斗次数越多,高家枪法愈发熟练,高宠挥舞起来更加得心应手。赵有恭也不是省油的灯,他手中的长枪尽显生平所学,时而刺了过去,时而横扫;高宠也是不好招架,二人战斗至三百回合。

  “住手!”顿时,赵构出声大喝一声。

  高宠、赵有恭二人急忙收住手,不再进攻,二人手中的长枪皆是放了下来,二人相视一笑。赵有恭佩服高宠的武功,高宠也是敬佩赵有恭的武艺,二人一战彼此都赞不绝口。

  赵构眼看他们二人斗了三百回合,天色早已晚了,可他们二人愈战愈勇,愈战愈强。高宠本质与赵有恭相似,二人都是嗜武成痴,唯一不同的是赵有恭会的很多,而高宠独专一门。

  此外,高宠、赵有恭二人酣畅淋漓地战斗下去,一时间也难以分出胜负,要是继续战斗下去怕是真的会出什么事情。无论他们二人何人受伤都不是好事,故而出声阻止。

  “王爷好武功!”

  “高兄好枪法!”赵有恭自己也是枪中好手,见过高宠的枪法后才知山外有山,赞不绝口:“平生见过的枪法之中,当以高兄为最,乃是世间少有,当真是叹为观止!”

  “王爷见笑了!”高宠谦逊地躬着身子,回道:“除了少主的武功,在下见识过的人之中当以王爷最厉害。如果再战斗下去,输的那个人必定是在下。王爷气度不凡,在下佩服!”

  “走,咱们一起喝一杯如何?”赵有恭大笑一声,说着便拉起高宠的手,准备走了。

  赵构哭笑不得地说道:“兄长,这里是郡王府,不是楚王府,怎么说你也得收敛一下吧!”

  赵有恭尴尬的笑了笑道:“这……一时激动差点忘了事情,回头再与你一起喝一杯!”

  “一定!”高宠笑道。

  “你们都下去!”赵构吩咐众人全部离去了,独留下赵有恭一人,正声道:“说吧!找我何事?”

  赵有恭脸上的笑容消失不见了,露出凝重之色,沉声道:“九弟,你接下来该怎么做?”

  “时间不多了,该着手安排了!”赵构淡淡地回道。

  赵有恭狐疑道:“下定决心了?”

  赵构郑重的点点头!

  赵有恭见赵构坚定了,那么下一步也知道了该如何做了。忽然,赵有恭像是想起了什么一样,接话道:“对了,父王让我带句话,让你回来后去找他,或许有所帮助!”

  赵构点点头,就算赵似不说,他也会前去的。因为事关陈广的事情,他总觉得这件事与自己要做的事情有莫大关系,而之前的事情根本无从查起,唯一的线索便在赵似身上。

  “九弟,此人到底是谁?”赵有恭想起高宠的枪法,根本就没有见过,而且此人也未曾见过,像是这次赵构出去找回来的。但是,此人又喊赵构为‘少主’,让他有些疑惑。

  赵构回道:“他是我老师的独子,算是我的师兄!”

  于是,赵构将陈广传授他枪法,还有高宠认主的事情一并说了,赵有恭才明白事情的原委。

  赵有恭惊讶道:“你说他使得是‘高家枪法’?”

  赵构点点头道:“正是!”

  “难怪了!”赵有恭恍然大悟,喃喃自语:“父王曾经提及过天下枪法之中以高家枪法为最,不过父王也说过高家枪法失传已久,就连高家人都未曾知道整套枪法,没想到会是这样。”

  赵有恭见多识广,武功也是博采众长,天下武功不说全部识得,至少有一半都识得,唯有‘高家枪法’不在其中。‘枪分五家’说的是赵家枪、姜家枪、罗家枪、高家枪、杨家枪,其中有三家赵有恭都见识过,并且学习过。

  据说杨家枪法与高家枪法有些渊源,也要有人说杨家枪法源自高家枪法。不过,高家枪法传承下去的要求太严苛,以致于后来流传下来不如杨家枪。真正使用高家枪法的只有高怀德一人,就算是其兄弟高怀亮最后都改成了双鞭。

  即使是开国元勋之一的呼延赞,也不得不将高家枪法改成呼家枪,传了下去。由此可见,要想学会高家枪法是非常难得事情。与之对应的便是,学会了高家枪法就能独步天下。

  但是,这条路却不是那么简单,这些都是赵似曾经对他说过的。罗家枪后来也失传了,真正流传在世的也只有三家。赵有恭记得自己的父亲说过:“高家枪法传承太苛刻,不仅仅是招式的继承,还要变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招式,与其它几家的枪法大不相同。”

  赵构知道高家枪法独步天下,不然的话高宠也不可能成为大宋第一枪,就连岳飞等人都不是他的对手。此外,岳飞还有沥泉神枪在手,又有独属于自己的枪法,至于何名岳飞自己都不清楚,哪怕是卢俊义所学的枪法都不见得是高家枪法对手。

  经过赵有恭的提及,赵构才知道“枪分五家”之说。并非大宋只有五家枪法,而是最有名的便是五家,其它的也有,不过都没有这几家厉害罢了。林冲的林家枪法、卢俊义的枪法、岳飞的岳家枪等都不是泛泛之辈,还是难以与高家枪相提并论。

  赵有恭赞叹道:“九弟,有此人镇守,怕是日后再无人敢动分毫了!”

  “希望如此!”赵构笑了笑,他心里记得高宠却是英年早逝的,要不是他太过于自负也不至于早早便去世了。如果高宠没有早逝,那么以他的枪术,必定睥睨天下,谁与争锋。

  赵有恭再次问道:“九弟,你真的决定明年参加?”

  他是听到赵构弃武从文,居然参加了科举考试,而且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取得参与会试的资格,这让赵有恭有些惊讶。本以为消失数月的赵构定然是有什么大事,没想到会是为了考试。

  “当然要参加,唯有参与会试才有机会进入殿试。”赵构掷地有声地回道,“只有参与殿试才有机会收尾,这样一来,才是好戏开锣。另外,二哥你务必尽快收集相关东西,到时候再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惊喜!”

  赵有恭脑海中浮现出赵构所说的场景,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奸诈的笑道:“九弟,我办事你放心,到时候给他们来一个大大的惊喜,想必他们会十分感激的,到时也不枉费我们的苦心了!”

  

第四百零三章 契机

  赵有恭待了片刻也就离开了,赵构也去歇息去了。现在他无官一身轻,不必早朝,故而不必起来太早,连日来都在奔波中,他也是有些累了,故而回房休息去了。

  次日,赵构自然而然地醒来,没有任何人叨扰,一觉到天明。当他推开房门,走到校场时,众人已经全部起来,所有人都必须练功。纵然天寒地冻的,仍然难以阻挡,这是府中规定,无人敢违抗。

  老夫人也早早的醒来,准备洗衣做饭的事情。不过,赵构却没有让她做,而是让她回房再休息片刻,待众人都好了再起来不迟。另外,老夫人对于京城的路不熟悉,故而出去买菜也做不到。

  洗衣服那更不必说了,天寒地冻,如此洗衣服怕是身体吃不消。赵构等人也并未更换衣裳,也就让老夫人多去歇息,最后老夫人在赵构的吩咐下只得回房继续歇息。

  赵构等人练习过后,额头满是汗水,大汗淋漓,每天都必须练半个时辰,要是没事的话必须要练一个时辰。高宠首次来到王府,之前他是当地的护院,有时候晚上都不能睡,早已习以为常了。

  众人练功结束,赵构吩咐王管家带着高宠、老夫人二人在京城大街小巷四处转转,以便熟悉道路。既然老夫人决定留在郡王府担任厨娘等杂物,这些事情是必须要做到的,高宠也是如此。

  至于赵构则独自前往山庄,只因他要去见赵似。赵有恭临走前,告诉他赵似在山庄中等候。

  “他怎么这个时候又出现了?”与此同时,太子府却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一样,赵构出现的消息不胫而走,他们也得到消息。只是,赵构回府后便没有出现,以致于太子赵桓等人不知消息真假。

  赵构从郡王府出来,然后来到了楚王府,之后便一直没有出来过。跟随在他身后的探子,急忙前去禀报太子。赵桓听见属下禀报而来的消息,赵构确实出现了,这让他有些坐立不安了。

  “太子,莫慌!”高俅微微一笑道,“莫非太子忘记了,就算郡王出现了,他也无能为力。如今,他被皇上罢黜官职,只有爵位。若想再入朝廷,那便是大大的不可能。”

  太子赵桓定了定心神,大笑道:“本宫差点忘记了!”

  赵桓贵为太子,却畏惧赵构的权势,他自己也不明白为何害怕,总觉得赵构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此外,赵构所做的事情无论哪一件都不是他做得到的,故而赵似担心皇上改变主意,废除他的太子之位,直接改立太子。

  若是没有太子之位,那么赵桓便成为孤家寡人,再也没有机会翻身了。赵桓一直留在京城,暗中培植势力,却被赵构、赵有恭二人瓦解的七七八八,留下来的势力不多了。

  如果赵构再来一次,怕是赵桓这个太子之位真的岌岌可危。原本忧心忡忡,辗转难眠的赵桓没想到皇上会罢黜赵构的官职,这让他暗暗地松了一口气,又给赵构下了禁足令,闭门思过。

  虽然后来这道圣旨收回了,赵构依然没有出现,整个郡王府门可罗雀,来来往往出行的人也只有赵有恭,后来赵有恭也不再经常前来。那个时候,赵桓甚是高兴,以为大局已定。

  但是,昨夜赵构入京的消息传入他的耳朵才发现自己被赵构骗了。消失数月之久的赵构,根本就没有留在京城,而是出京去了,下落不明,做的什么事情也不知道,这让赵桓惶恐不安。

  “高太尉,九弟此次出现又是为何?”

  高俅摇摇头,躬身回道:“下官也不知!”

  赵桓叹息一声,他也是不知赵构意欲何为。毕竟,赵构行事太过隐秘,就算他有眼线也发现不了赵构的踪迹。此外,眼线也不敢太靠近赵构,只因赵构的武功太高了,要是被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此时此刻,赵桓就像是笼中鸟一样,想要飞也飞不出去,仿佛一切都在赵构的意料之中。对于赵构的一切不知情,赵构对自己的事情却知之甚详,这让赵桓如坐针毡。

  赵构知道有人跟踪自己,便进了楚王府,然后又与赵有恭二人从暗道悄悄地离开了王府,直奔琥珀山庄。

  “父王!”

  “十三叔!”

  赵构、赵有恭踏门而入便见赵似坐在堂中央悠闲自在地喝着茶,笑眯眯的看着自己二人。

  赵似笑道:“你们来了!既然来了,那便坐下一起品品茶!”赵构、赵有恭二人坐在旁边,赵似看了一眼赵构,微笑的点点头,“数月不见,没想到你倒是过得挺滋润的!”

  “十三叔取笑了!”赵构理直气壮地回道,他知道赵似说他发福了,不过这些日子以来没有国事操心,又是睡眠充足,这让他的日子过得很滋润,红光满面,精神奕奕。

  “十三叔,您应该猜到侄儿为何前来!”

  “自然知晓!”赵似笑着点点头,“在此之前,我倒想是问你一句,你准备的如何了?”

  赵构一愣,不明白赵似此话何意。赵似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愣是不解释,赵构又撇过头看向赵有恭,见他也是如此模样,这可让他有些难办了,不知该如何接话。

  “有恭与我说起,你准备开始行动了,这是真是假?”赵似见赵构傻愣的模样,还是说出了缘由。

  赵构回道:“真的!”

  赵似深深的看了一眼,见赵构目光坚定,道:“既然是真的,那便说与你听。”

  赵构疑惑道:“莫非那件事与此事有关?”

  “可以说有关,也可以说无关!”赵似模拟两可地笑道,“若是此事是真的,那件事对你来说就有关了;如果此事是假,那件事对你来说也就没有多大关系,权当故事罢了!”

  “十三叔说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怎么跟佛理似的,晦涩且难懂!”赵构越听越是糊涂了。

  赵似闲暇无事,便研究起佛理来,故而说话到有几分与佛偈相似。赵构狐疑地看了一眼赵有恭,见他耸耸肩,也是一副不解的样子,当真是让他欲哭无泪,根本就听不懂赵似话中意思,唯一肯定的是这件事可大可小。

  若是真的与自己要做的事情有关,那必定是契机无疑!赵构不禁有些好奇十年前发生了何事,又是如何与自己所做的事情有关,这倒是让他想要尽快听到事情的真相。

  

第四百零四章 有何关系?

  既然赵构已经来了,那么有关于陈广的事情,赵似也没有打算隐瞒,便一五一十的说与赵构听。十年前便是大观四年,也就是蔡京等人被宋徽宗赵佶罢黜相位之后。

  在此之前,蔡京、童贯等人的势力极其庞大,就连宋徽宗都奈何不得他们分毫。若非蔡京自高自大,恃宠而骄,又有赵构在后推波助澜,也不至于倒台的如此快速。

  当时,蔡京、童贯等人把持朝政,尤其蔡京更是位列三公之列,权倾朝野;童贯与蔡京狼狈为奸,二人共同把持朝政不说,还欺上瞒下。蔡京在京城势力庞大,童贯则对外。

  那一年,童贯出使辽国回来,更是得到宋徽宗的提拔重用,主管枢密院,地位于蔡京相当。童贯更是刚愎自用,自认为有皇上的倚重,自己有位列一品大员,朝中无人敢议论。

  恰好此时,西夏国对大宋虎视眈眈,有入侵大宋之心。童贯便自告奋勇,蔡京也鼎力支持,宋徽宗赵佶便答应童贯为三军之帅,掌管帅印,一切听凭童贯自行裁决。

  即便是李纲等人都未曾得到重用,赵佶为了支持大宋对西夏开战的决心,开始征兵,陈广也应征入伍,随军出战西夏。由于陈广与西夏军对战中屡建战功,又神勇无敌,故而赵似听闻此人的消息也是一愣,又见他姓高,不禁有些怀疑他的身份。

  于是,赵似暗中派遣山庄之人前去查探虚实,而他自己也从京城动身暗中前往观察。不过,还未等到赵似抵达便接到捷报,这让他非常的好奇,更是坚定不移的前往。

  直到抵达陇南地区赵似找寻探子,却见他身受重伤,要不是赵似救治及时怕是早已死去。那人将此地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赵似,原来童贯上报的捷报乃是虚妄之言,真正的是消息是战败。

  那名探子说道,童贯自信满满地率领秦、晋的精锐部队深入河、陇,率派少数兵马驻守萧关古骨龙,认为可以将西夏军一网打尽。童贯派出去的大将乃是刘法,刘法是西州名将,对此地更是熟悉不已,如实建议说是不行。

  但是,童贯一意孤行,强逼刘法答应出兵,呵斥道:“你在京城时,亲自领命,说一定能成功,现在认为难以成功,为什么?”

  刘法哑口无言,这句话是他下得军令状,被逼无奈的答应出兵。没想到,刘法出兵遭遇伏击而死,宋军溃败。然而,童贯却上书说是大捷,要知道刘法是名将,他战死的消息要是传扬出去,不仅仅西夏大军会攻来,就连当地的百姓也不会饶他,皇上也会降罪。

  于是,童贯为了保全自己,只得假传捷报。

  “这件事与老师有何关系?”听到此处,赵构有些不明白了,这件事明明是童贯的事情,怎么会与陈广有关,根本就搭不上边。

  赵似责备道:“且听我慢慢道来便是,你急什么!”

  童贯为了不将消息传出去,战败归来的士兵全部都被他杀害,而其中便有陈广。当时,陈广是刘法麾下的一员大将,每逢出征都会一同前往,此次也不例外,而自己派出的探子也在其中。

  虽然逃出来,却是受了重伤,而陈广也是元气大伤。不过相比较而言,他受的伤要轻些。当时,刘法自知此次出征必定有去无回,便悄悄地写了绝命书,交给了陈广,让他日后为他伸冤。

  “高将军,若是此次出征有任何差池,不可恋战,一定要尽可能逃出来;若是他日有幸回京,还望将军将我的冤情呈交给皇上,让他们还我一个清白,也是为了战死的兄弟!”

  陈广含着泪答允下来,郑重的将绝命书收在怀中,待他出征时,陈广又悄悄地将书信藏了起来,也是为了以防万一。赵似派出去的探子却悄悄跟随,直接将书信拿走了。

  果然,陈广等人杀出重围,好不容易回到大营,却被童贯率领数百名侍卫团团围住,说是自己等人通敌卖国,害死了刘法将军,这让他们气愤不已,最后双方厮杀起来。

  陈广等人遭受西夏军的埋伏,身受重伤,又有数百名侍卫围攻自己等人,哪里吃得消,众人各奔东西,真正活下来的怕是没有几人。此外,那名探子也查处陈广的身份是高家后人。

  赵似听闻后便让他将书信拿出来,他也想去找找陈广,不过没有机会了,只因有传言说是陈广已经死了。于是,赵似便带着探子暗中偷偷地离开了,自此以后便没有听闻过陈广的消息。

  赵似回京后,立即将事情的经过以及童贯所作所为悉数告知,宋徽宗赵佶恨不得立即斩杀童贯,碍于他的权势只得隐忍不发,还给童贯接风洗尘不说,更是摆酒犒赏。

  童贯也是聪明之人,他知道与西夏军战败,要想扭转局势,需要借助力量。于是,他想起了辽国使者,向他们求援,与西夏使者直接和谈,最后在辽国使者的干预下以此方法解决了。

  “那么这件事又与我做的事情有何关系?”赵构不解的看着赵似,他也明白了陈广为何一直不愿意回去的原因,不仅仅头上顶着叛国的罪名,而且暗中也有人追杀,为得便是这件事不能泄露出去。

  此时,赵构也清楚陈广身上的伤到底是怎么回事,要不是他的武功高强,怕是早已死在自己人手中。若是真的战死在西夏军手中,那也无可厚非,问题是死在阴谋诡计,不懂兵法乱指挥的人手中,实在是冤枉。

  陈广一生的痛苦,一生的愧疚怕是让他身体愈发遭殃,也不至于重病却不及时医治。或许是赵似将刘法将军的绝命书拿走后,陈广心里有愧,觉得枉费将军的信任,交代的事情没有办成,而他也无法回到原来的地方再次拿回书信,懊悔不已。

  若是取回了书信,以陈广的性子必定不会私藏,定然交给了赵构。此外,陈广一直很少露面,就算是回去也是偷偷摸摸的,一切都是因为童贯、蔡京等人存在,故而隐姓埋名,但是这件事又与自己做的事情有何关系,赵构不禁疑惑了。

  

第四百零五章 老奸巨猾

  “父王,九弟说的不错,此事与我们接下来的行动有何关系?”赵有恭也是疑惑的看着赵似,仿佛两者根本扯不上关系,再说了童贯已经被处斩了,就算不死接下来对付的人也不是他。

  赵似笑眯眯地问道:“构儿,我且问你,此次准备行动是否针对高俅?”

  赵构没有否认,肯定的回答:“正是高俅!”

  “那我再问你,高俅可好对付?”

  赵构、赵有恭二人尴尬不已,赵似此话正中下怀,高俅行事谨慎不说,步步都是计算好,算无遗漏。自从蔡京、童贯等人死后,高俅更是低调许多,一直隐身在幕后,甚少走向台前与赵构等人正面交锋。

  若是出手也必定是假手于人,高俅的罪证虽有却不足,要想以大宋律例处置,那便是有些牵强附会。高俅能坐上太尉之职,必有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