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胝怨菇嵛煨孕值埽蔷醯谜怨剐愿窨剩湟崭咔浚褂幸豢胖揖ü模胍胛椋胨堑闹鞠蛞谎识婪刹呕嶂苯恿说钡乃党鲎约盒闹兴睿胝怨沟南敕ú荒倍稀
于是,赵构与岳飞等人准备结为异性兄弟!
第三十四章 赠送宝马
岳飞、王贵、张显、汤怀四人早在月前,就与赵构较为熟悉,觉得他是一位好汉子。纵然他们的年纪都不过十岁左右,心中都有一股满腔热血。当赵构信誓旦旦的向周侗道出习武的原因时,众人激动不已,久久难以平息。
岳飞、王贵等人自小便相识,自从岳飞的父亲早逝后,由母亲一手带大。曾经,岳飞也算是富裕之家。只不过家道中落,父亲又早亡,只留下他们母子以及年幼的弟弟相依为命。但是,王贵等人的父亲都不曾嫌弃,依旧有来往,对他们一家多有照顾。
故而,岳飞、王贵等人关系非常的要好。岳飞能拜入周侗门下,成为他的义子,也算是阴差阳错之下。原本周侗是受到王贵父亲的邀请,前来指点自己的儿子武艺,意外发现岳飞的天资,才会收下这个弟子。
因此,岳飞、王贵等人早在周侗未到之前,就已经结拜为兄弟。他们四人都非常喜欢听书,尤其是三国之中的故事,也就效仿桃园结义一样,结为异性兄弟。岳飞的年纪最大,故而是大哥。如今,赵构与岳飞等人结为异性兄弟,也没有那么多的繁文缛节,朝着东方,双膝跪地,拱手作揖。
“我岳飞,相州汤阴人士,今年十岁!”
“我王贵,相州汤阴人士,今年十岁!”
“我张显,相州汤阴人士,今年九岁!”
“我汤怀,相州汤阴人士,今年九岁!”
“我赵构,汴京人士,今年六岁!”
他们五人互相报出自己的名字,然后异口同声道:“黄天在上,今日结为异性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若违此誓,天诛地灭。”
岳飞与王贵年纪相仿,只不过岳飞比王贵大几个月,分别为大哥、二哥;张显与汤怀年纪相若,也是相差数月,分别是老三、老四;唯有赵构一人年纪最小,理所应当成为最小的。不仅如此,他入门时间最短,年纪又是最小,成为众人的五弟。
自此以后,他们五人便不再喊姓名,直接喊称谓就好。周侗远远地看着岳飞等人结为异性兄弟,嘴角微微上扬,赞赏地点点头,他没有反对。虽然岳飞、赵构两人是亲传弟子;王贵、张显、汤怀三人是记名弟子,不过在他看来,都是一群孩子,都是他的徒儿。
看见自己的弟子能够相亲相爱,周侗心里止不住的高兴。并且,这样的场景也是他愿意看见的。于是,周侗微微一笑后,转身回到房间里。岳飞等人跟随着他身后传授武艺已经两年多了,武术根基都非常的牢靠,唯有兵器使用不是非常的熟练,这方面赵构远胜于任何人。
周侗回到自己房间里,没有躺下休息,满脑子想的是岳飞等人该适合练什么武器。岳飞的骑射之术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跟随赵构一起过来的那匹马,直接借给了岳飞等人骑乘。当岳飞跨坐在马背上,便知道这匹马神勇非凡,脚力不错。
君子不夺人所好!
岳飞非常喜欢这匹马,从赵构出现时,他的目光被那匹马吸引住。只见那匹马,头面平直而偏长,耳短;四肢长,骨骼坚实,蹄质坚硬,全身一片黑色的毫毛,四肢马蹄脚踝处有四处白色的毛发,就像是脚踏白云似的。
宋朝的战马非常的稀少,更别说如此好的战马,那矫健的身姿,气势磅礴,低垂着脑袋,吃着青葱的绿草,两只竖起的耳朵,不停地抖动着,就像是听着四方的动静。当赵构骑上它时,奔驰起来,岳飞等人都忍不住露出羡慕之情。
赵构知道岳飞日后必定能成为元帅,他的目光看着自己的马匹,就像是非常的喜爱,也不会找他索要。但是,赵构一直想要将此马匹赠送于他。在他看来,留在这里没有任何的作用,还不如送给岳飞,让他日后参军成为他胯下战马,驰骋沙场。
“大哥,小弟没什么礼物送给你的,就将这匹马赠送于你,切莫推辞!”赵构微微一笑,直接了当的说道。
岳飞大吃一惊,坚决推辞不要,面无表情,严厉的说道:“五弟,这匹马与你感情深厚,做哥哥的焉能要你的马匹。如果你将我当成兄长,就不要再说这样的话了,这匹马就留在你自己身边。”
“大哥,容小弟将话说完!”赵构微笑的说道,“此马匹乃是我父亲赠送于我,让我能来到汤阴拜师学艺。如今,我的心愿已经达成,如今大哥也有十岁了,再过几年就要参加武举考核,那时必定需要马匹。”
“这匹马一直跟随在小弟的身边,也知道它定然是匹好马。大宋境内,战马稀少,武将地位一日不如一日。那时候,大哥去参加武举考试,骑射之术必考。如果没有熟悉马匹上的战斗,就非常的吃亏,这匹马你就尽管用着。如果有朝一日,我也前去参军,再送还回来如何?”
岳飞惊讶的看着赵构,惊呼道;“你怎么会知道为兄要参加武举考试?”
赵构风轻云淡的笑了笑,道:“身为习武之人,不为国尽忠,岂不是白白浪费我们一身本领。兄长想要入伍,唯有考武举方可。虽然武举没有科举重要,也是想要入伍的唯一途径。毕竟,兄长没有亲眷再朝中为官,也不是封侯将相之后,唯有此路方可。”
岳飞、王贵、张显、汤阴等人面面相觑,惊讶不已,他们四人都知道岳飞想要入伍,也只有这一个方法才行。当初,岳飞就曾经说过,习练武术,日后忠君报国,驱逐金人,保大宋江山。但是,这个事情,他们不曾说过,也从未提起过,知之者甚少,唯有周侗以及他们四人知道,赵构的话就像是早已知道似的,就连岳飞都有些震惊。
张显接话道:“大哥,五弟说的也是。如果你想要参军,必定要经过武举考核这一关,需要考骑射之术。虽然师傅的骑射之术名扬天下,还是欠缺一些实际训练。如果有了这匹马,你再马背上练习,兴许会有大大的提高。”
“是啊!”汤怀也劝说道,“五弟说的不错,自家兄弟不需要如此见外!”
“这……”岳飞犹豫不决,想了片刻后,决定收下赵构赠送的马匹,郑重其事的说道:“五弟,真是多谢!”
“自家兄弟,不必见外!”
赵构爽朗的回道,他心里有些高兴,只要岳飞的武艺再次提升,便没有任何问题。他不需要岳飞有什么回报,最大的回报便是驱逐金人,组建一支让金人闻风丧胆的军队,那就是最大的馈赠。
虽然他们都知道这匹马脚力不错,在马中也算是极品好马。但是,对于马匹他们只知道其中的好坏,也不知道到底好在哪里,只是很随着感觉去走。当马匹被赵构浅到岳飞的身边时,它高傲的抬起头,就像是人似得,目不转睛的看了一眼岳飞,然后低下头,低声嘶吼一声。
那低沉有力的嘶吼声,深深地吸引住岳飞等人,就连赵构都有些惊讶。岳飞激动地走上前去,轻轻抚摸着柔顺光亮的毛发,那匹马任由他抚摸着,就像是命中注定似的。当他跨坐在马鞍上时,之前温顺的马匹变得英武不凡,一双眼睛瞪得大大的,疯狂的奔驰着,岳飞抓着缰绳,心中不禁扬起一片豪情。
“得得!……”
阵阵马蹄声传进周侗的耳朵里,好奇之下,他从房间走了出来。抬起头,远远地看见岳飞骑着一匹黑色的马匹。当他的目光看着那匹马时,整个人都愣住了,满脸的不可思议,喃喃自语道;“不可能……这怎么可能呢?……”
“首高八尺,龙颅而风膺,虎脊而豹章,此乃西域贡马——元佑三马。当初,大宋与西域缔结盟约,禽鬼从西域买来三匹宝马进献给皇上,成为皇上的御马。后来,又与本土的马匹配种生下数匹宝马。虽然没有那三匹马威武,也算是马匹中佼佼者,远甚于当今大宋任何一匹马。”
“但是,那样的马匹只有皇上才有资格拥有,还有另外一个人便是蔡王,其他人根本就没有资格乘坐。如此良驹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鹏举会有这么一匹战马?”
当初,赵构骑着这匹马时,周侗没有看见此马的神韵,也不知道他的风采。即使是岳飞等人骑着,也是瞒着周侗。如今,赵构成为他的入室弟子,岳飞骑着战马上,也没有任何的遮掩,恰好被周侗看见此马的神韵。
周侗曾担任过禁军教头,那三匹宝马入京时,整个东京都震动了,人尽皆知。因此,周侗也曾经亲眼目睹过此马的风采。虽然个头、外形有些改变,依旧是抵挡不了它与生俱来的那种野性,一眼便知道此马是三马之一后代。
与此同时,周侗不禁皱着眉头,若有所思的看着赵构,神色有些疑惑,又有些诧异,还有几分欣喜。但是,周侗没有开口说话,只是怔怔出神的看着赵构,想些什么只有他自己一人知道。
第三十五章 大夏龙雀
“得得……”
岳飞骑着马奔驰在山野间,阵阵马蹄声传来。赵构、王贵、张显、汤怀四人微笑的看着兴奋不已的岳飞,王贵等人脸上浮现出一丝希冀之色。他们也想要一匹属于自己的战马,驰骋疆场,奋勇杀敌。
王贵等人看着岳飞骑着马匹,眼中露出一丝羡慕之色,更多的是为岳飞高兴。毕竟,他们三人与岳飞一同长大,情同手足,眼看自己的兄长得到如此良驹,衷心地为他高兴。当他们四人的目光都看着岳飞时,周侗悄然而至,疑惑道:“鹏举何时得到一匹如此好马?”
王贵神秘兮兮地笑道:“师傅,您不觉得这匹马很眼熟吗?”周侗皱着眉头,不解的看着王贵,只见他洋洋得意道:“师傅,这匹马是小师弟那日骑过来的,本来是小师弟的马。不过,小师弟直接将他赠送于大哥了。”
周侗了然于胸地点点头,目不转睛的看着赵构,轻笑道:“原来这匹马是你的,你是如何得到这匹马的。”
赵构恭敬道:“这匹马是我父亲在临行前送给我的,我也不知道好不好,只觉得这匹马与大哥比较搭,就送给了大哥。大哥的年纪比我大,日后也用得着。如果这匹马跟随着我,就无法释放出它的野性,岂能埋没此马的本能。”
“如此说来,这匹马真的是你的!”周侗略有深意地看着赵构,见他有些诧异的看着自己,急忙收回目光,定睛望去,微微点点头,道:“张显,你去将鹏举喊回来,为师有事要说。”
张显点点头,遵照周侗的命令,准备前去喊岳飞。突然发现,岳飞已经策马奔腾,飞驰而来,满脸的喜悦之情,连忙躬身喊道:“师傅!”
“人数都都到齐了,接下来为师宣布一件事!”周侗扫视一眼众人后,微笑道:“你们四人跟随我也有数年光阴,都是注重基本功,没有系统的学习兵器。经过这些日子以来的考虑,以及你们的性格决定传授于兵器。”
“鹏举,你天生神力,又得到为师的骑射之术的真传,为师传授于你枪法!”
“王贵,为师传授于刀法!”
“张显、汤怀,你们两人为师也传授于你们枪法!不过,你们的枪法与鹏举有些不同,待我画了武器的图纸,你们拿回家去,让铁匠打造一下!”
周侗的目光又转向了赵构,道:“你就什么都不需要学,安心的锻炼自己的基础,待你根基牢固后,为师再传于你另外的武功!”
赵构、岳飞、王贵、张显、汤怀五人齐齐说道:“多谢师傅成全!”
周侗嘱咐几句后,就转身回到房间内,取出纸笔,迅速的在纸上画出一杆长枪的图像。并且,标注的清楚,一目了然。周侗将图形交到张显、汤怀的手中,又取出一张纸交到岳飞的手中,还有一柄大刀的图纸。岳飞手中的图纸所绘的长枪与张显、汤怀的有很大区别。
张显、汤怀使用的长枪,枪长七尺二寸,其中枪头为八寸。枪头上尖锐,其下部有侧向突出之倒钩,钩尖内曲;枪杆长六尺,粗圆径为四寸,以木制成,杆尾有铁鐏,长四寸。他们两人面面相觑,不明所以,诧异的看着周侗。与此同时,周侗会心一笑道:“此枪名为‘钩镰枪’,枪头和普通长枪一样,起到刺杀作用,侧面的倒钩则既可以用来砍杀敌人,也可以钩住敌人,有效防止敌人奔逃。”
张显、汤怀闻言大喜,两人的眼睛都眯成一条缝,满脑子里想着自己挥舞着手中的钩镰枪上阵杀敌的画面;周侗又看了看岳飞略显疑惑的神色,出声道:“鹏举,你手中的长枪与他们二人略有不同。你臂力惊人,天生神力,为师便以梨花枪为基础为你绘制出一杆长枪,厚重又不失柔韧。”
王贵听得如痴如醉,兴奋地问道:“师傅,那我手中的这柄大刀又是如何,是否也与众不同?”
“非也!”周侗轻描淡写地说道,王贵听闻整个人都傻了,呆如木鸡的看着周侗,就连其他人几人也纷纷侧目看向周侗。周侗见众人都看着自己,微微一笑道:“这柄刀只不过是形似,却没有做到神似。因此,这柄刀也不过是仿造品,只能算是凡品,一般砍杀足矣。如果是原版的那柄大刀,也不遑多让,甚至更加锋利。”
王贵焦急道:“师傅,那弟子手中的这幅图纸,是仿制品。既然仿制品,那么仿造哪把名刀?”
好奇之下,赵构也撇过头看着王贵手中的图纸,只见上面画着一柄环首刀形制,长约三尺九寸,下为大环,以缠龙为之,其首鸟形,忍不住惊叹道:“大夏龙雀!”
“什么……什么‘大夏龙雀’?”王贵不解的撇过头,皱着眉头,疑惑道:“五弟,你刚刚说的是什么……”
周侗吃惊地看着赵构,想了想,又恢复平静,捋了捋胡须,微笑道:“说的不错,正是大夏龙雀!”
岳飞、张显、汤怀三人面面相觑,诧异的看着周侗,又瞟了一眼赵构,不知他们说的是什么,王贵急不可耐地问道:“师傅,五弟,你们说的是什么,什么‘大夏龙雀’,那是什么?”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三》载曰:‘并造五兵,器锐精利,乃咸百炼为龙雀大环,号大夏龙雀,铭其背曰:古之利器,吴楚湛卢,大夏龙雀。’”赵构想起自己看见过的书籍中有关于‘大夏龙雀’记载,信口拈来道:“《晋书·赫连勃勃载记》记载曰:‘又造百炼钢刀,为龙雀大环,号曰大夏龙雀,铭其背曰:古之利器,吴楚湛卢,大夏龙雀,名冠神都。可以怀远,可以柔逋;如风靡草,威服九区。世世珍之。’”
王贵是一个粗人,没有读过多少书,哪里听得懂赵构所言,皱着眉头,心急道:“大夏龙雀是好还是坏?”
岳飞哭笑不得摇摇头,道:“二弟,你可知道湛卢剑?”
“岂能不知!”王贵高声回道,神情向往不已,“湛卢剑是春秋时期铸剑名匠欧冶子所铸名剑之一,位列五大盖世名剑之首,乃是越王允常请求欧冶子所铸造的宝剑。天下第一铸剑大师欧冶子,在山高林密海拔1230米的湛卢山,耗时三年铸造而成的名剑。”
岳飞笑道:“‘大夏龙雀’乃是与湛卢剑齐名的宝刀,你觉得好还是不好?”
王贵立即高吼道:“能与湛卢剑齐名,定然是名刀,这么说来,那柄刀也是一把好刀了,为何从未听说过?”
周侗微笑的解释道:“只因那柄刀知之者甚少,从未见过它真实形状,此图形乃是依据他人口中流传得知,依样画葫芦画出来的。无论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过,就以此样命铸刀师打造一件就好。”
于是,王贵等人屁颠屁颠的启程回到家中,就连岳飞也回到家中探望老母。至于他所要的长枪,王贵已经将他的图纸一并带去了,独留下赵构一人在此地。当天晚上,周侗就亲自试探了一下赵构的身手,两人也切磋了一下。
周侗不准备传授赵构任何兵器使用之法,只因林冲已然教过,只需要稍加指点一二,以及与赵构对练,言传身教让他感受到临战对敌时的经验才是重点。因此,周侗教导弟子武艺都是因材施教,没有选择囫囵吞枣的一股脑全部传授,一沉不变。
经过连日来的观察,赵构的本领,周侗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知道赵构的招式不需要教了,已然学会,重点还是基础上。但是,再次交手时,周侗惊讶的发现,赵构的内力又提高了几分,就连根基也渐渐地变得牢固起来,吃惊的想道:“此子未来的成就不可限量,日后就看他了!……”
第三十六章 周侗的教诲
“头颈效法乎乾,取其刚坚纯粹;足膝效法乎坤,取其镇静厚载;肩背宜于松活,是以巽顺之意;裆胯又宜措紧,须现兑泽之情。胸欲练起,艮山相似;肋有呼吸,震动莫测;坎离为水火之象,水济火,为济水;心肾为水火之脏,水宜升,火宜降。”
赵构默默念着口诀,喃喃道:“以神帅气,以气帅形,气随意转,形随气腾,意动神驰,神往气升。静则饱满,动则奔涌。伸可成曲,住也能行,曲如伏虎,伸比腾龙。行住无迹,曲伸潜踪,翻猛虎豹,转疾隼鹰。身坚似铁,法密如笼,门有变化,法无定形。前后有序,左右分明,远则追击,近则接迎。高低任意,长短纵横,如火如电,如水如风。
仆技之作,刚柔皆能,高山落石,弩箭离弓。如球如轮,滚滚不停,有感皆应,见机出锋。不及先进,过位不停,因形就势,拆毁无情。
莫知而达,不思而作,应变自如,源于直觉。超乎行为,出自本能,内功神运,理亦平平。神、形、气、力随因而生,自然而然,毫不勉强。形、势、气、力不谋而合是内功达到神运阶段的征兆。”
一个人的内功达到了神运阶段,则他于行走坐卧之中皆可因敌而动,因敌制胜,犯者立仆,挡者立摧。比思想还快的反应出自本能;比判断更准确的行动出自直觉。虽然赵构身兼佛道两家的内功心法,想要达到神运阶段还是为时尚早。
赵构苦笑的叹息一声:“想要内功达到神运之境,还有一段好长的路要走。如今,我的内功算是有了小成。即使是在艰难的磨练,稍微调息一下就可以恢复如初。师傅所说的根基问题也渐渐地巩固了,不过这个过程实在是太难熬了。”
陈抟老祖传授于他的《胎息经》;周侗传于他的《达摩秘功》,两种都是上层内功。陈抟老祖传于他的武功乃是改变自身体质,是专门针对赵构孱弱的体质。与此同时,周侗也是相同的目的,最后两种内功叠加在一起,以《胎息经》为根基,《达摩秘功》加深,使赵构的内功修为更上一层楼。
但是,其中的痛苦非常人难以忍受,一会是道家、一会又是佛家,两种不同理论的武功,在赵构的体内横冲直撞,交织在一起。当初,他练习时两股不同的气息碰撞在一起,着实让他难以承受,不禁闷哼一声,还要被周侗残酷的训练着,付出比常人要多数倍的努力,以致于两股气息不再交缠不休,反而相互融合,泾渭分明,不断地弥补赵构的流失的体力。
赵构的根基不牢,周侗有一套方法可以改变,先以内力补充他的元气,然后再辅以外练进一步的刺激,相当于赵构需要重新开始练习。当初,他只需要扎扎马步、压压腿等就好;现在,赵构更是需要背负着五十公斤的重量练习,使他承受的力量比常人要多数倍。
效果也非常的明显,首先赵构的步伐更加的稳健,内功也越来越深。通过每天不断地练习,赵构的体力有了长足的提高,全身的力量也渐渐地增加。从一开始负重十公斤,到后来的三十公斤,又过去了数月,直接叠加到五十公斤。
每天早上练习两个时辰,下午练习三个时辰,中间几个时辰背负着重量与周侗亲自对练。岳飞等人的武器早在数月前已经制作完成,他们每天看着赵构负重练习,瞪大着眼睛,呆如木鸡的看着赵构,心里暗自舒了一口气。
如果是换成他们都不一定能够做到,也只有赵构修炼了内功,白天练习外功,晚上练习内功,内、外兼修才让赵构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力气。即使非常的辛苦,每天都汗流浃背,全身虚脱无力;次日,赵构醒来依旧是神清气爽,看得众人惊诧不已。
岳飞等人也习练内功,却没有赵构的内功难以修炼,效果差距也非常的明显。无论再怎么辛苦,赵构都坚持过来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周侗对赵构的毅力非常的赞赏,他相信了林冲信中所言之事,忍不住赞赏道:“此子的毅力果然如同林冲所言,实属难得,付出常人数倍的努力,效果是出来了;接下来,也该好好地教导他攻击之法。如今,根基已然稳妥,步伐更加稳健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