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故意刁难。


第一百八十一章 深信不疑


  赵似见主持方丈有意刁难,怒气冲冲地吼道:“大师,我们兄弟二人念你年事已高,又是主持方丈这才给你几分薄面。若是再不告诉我他的下落,当心我采取非常手段。”

  “十三弟,不可造次!……”赵佶也是怒气冲冲,他们三人结拜时哪里有什么凭据,这是明显的刁难自己等人,故而他心里也有一团火气。但是,他还是隐忍不发,劝阻赵似。

  出人意料的是,云心寺主持根本就不给赵佶面子,更是不把赵似放在眼里,脸上的笑容渐渐地收敛起来,不屑一顾的笑道:“老衲虽然年事已高,身子骨还算健朗,只怕你还没有办法拿我怎么样!”

  赵佶劝阻的话戛然而止,出家之人讲究的是修身养性,四大皆空。可是,眼前这位慈眉善目的主持居然公然犯了嗔戒,不仅对赵似的话予以反驳,还不屑一顾,讥笑连连,这让他有些动怒了,不在劝阻赵似。

  赵似听闻方丈的话,愣是气得脸红脖子粗,他性格本来就火爆,好勇斗狠,最喜欢的便是挑战,又见他如此嚣张,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哪里还能忍得住,直接从赵佶身边冲了上来,上前就是一击重拳。

  支持见赵似急匆匆的杀来,淡然的瞥了一眼,不慌不忙的闪身避开赵似的攻势,又转手攻向赵似。直到此时,赵佶、赵似二人才知道这位大师是高手,赵似更是手下不留情了,直接与他战斗起来。

  他们二人你来我往,随着时间的流逝,二人斗上了三十个回合,主持渐渐地落于下风,赵似稳居上风。若是以武功而论,方丈的武功也不是一般的江湖高手,只不过年岁毕竟有些大了,体力不支。

  赵似正值巅峰,老和尚却体力不支,战斗了片刻后,便气喘吁吁,满头大汗。相反,赵似龙精虎猛,越战越是强盛,那股气势渐渐地稳胜老方丈。他见方丈体力不支,暗道:“好机会!”

  赵似又展开一连串的攻势,老方丈一边应付着,一边节节败退,有些招架不住。赵似正准备给予他重重的一击,却被赵佶阻止,他高声喝道:“十三弟,且慢动手!”

  赵似听闻赵佶的喊声,立即停下攻击,手掌距离方丈的胸口只有几厘米。他好奇的看着赵佶,显得非常疑惑,就算是老方丈也觉得奇怪,不明白赵佶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赵佶深知赵似的武功,就算是老方丈的武功不错,要真的是被赵似打了一掌,不死也得重伤。他们来此的目的是寻人,并非寻仇。如果真的被山中百姓知道他们二人重伤了主持,只怕他们自身难保,就连下山都会有些困难,总不能直接了当的杀下山去,那样真的得不偿失。

  云心寺在当地乃是数一数二的寺庙,这里的群众又是笃信佛教,要真的引起矛盾,对于他们二人的名声有影响外,就连朝中的大臣也会知道,那么向太后必然也会惊动,只怕那个时候难以收场。

  虽然老方丈出言不逊,赵佶也是大动肝火,不过想了想还是觉得主持没有做错什么,兴许他真的认识方腊,还与他关系非同一般,只怕主持误认为自己等人是前来寻仇,才会如此态度,以他猜测应该是一种误会,故而出声制止。

  “大师是否认为我们二人是前来寻仇的?”赵佶走到主持的面前,微笑的问道。

  他没有说话,眼神却是非常的肯定,已经表明了心意,这些全部都落入赵佶的眼中,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对的。赵似见自己的兄长如此说,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又想了片刻方才明白他的话中意思,也明白为何会阻止自己出招,一切都不过是一种误会。

  赵佶看见主持的神色便肯定了自己的猜测,笑道:“我们与方兄结拜乃是义之所在,又是相见恨晚,唯有我们三人知晓,并无其他人做凭据,故而我等拿不出有力的凭据证明我等的身份。”

  云心寺主持什么话都没说,却是冷哼一声,意思就是说:“你们拿不出凭据来,那就休想我去相信你们说的话!”

  赵佶一眼便看穿他心中所念所想,道:“虽然我等拿不出有力的凭据来,不过也有方法证明我等说的是真的话,并未诓骗大师。以我猜测,想必大师与方兄交情匪浅,理应非常熟悉,定然也会知道他在何处,要不然大师传去消息,就说‘京城的二位贤弟前来拜见兄长!’你看看方兄是如何回应,若是我们所言非虚,想必不会露面,反之便会前来,不知这个方法可行?”

  老方丈诧异道:“你是如何猜到老衲与方施主相识?”

  “佛曰:不可说也!”赵佶笑眯眯的说道。

  老方丈思前想后,决定还是遵循赵佶的意思去试试,且看他们二人是否真的是方腊的结义兄弟。毕竟,赵似真的要杀自己也是轻而易举的,以他们的身份来说,断然不会欺骗自己。

  但是,老方丈并未走出去,而是喊来小沙弥,让他取出笔墨纸砚,然后低声细语的吩咐了几声便让小沙弥离去了。赵佶、赵似二人相视一眼,他们二人都清楚地知道老方丈是让小沙弥传递消息给方腊,也没有阻拦,更没有去跟踪,反而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任由小沙弥离去。

  果不其然,小沙弥离开后,便听从老方丈的吩咐,来到了寺庙后院,从笼中取出一只白鸽,然后将老方丈亲笔写的信件绑在腿上,然后放了出去。小沙弥便一直在此地等候着信鸽回来,只因来回时间较短,并非很远。

  不出一个时辰,小沙弥便等到了信鸽回来了,他连忙取出信件,看都没有看一眼立即回到了老方丈那里,直接递交给他。当老和尚看见信件时,整个人都愣住了,只见上面写道:“大师稍等,我这便前来,他们二人的确是我的结义兄弟,要以礼相待,不可怠慢!”

  他尴尬不已的看着赵佶、赵似二人,没想到眼前的二位还真是方腊的结义兄弟,这件事他也是第一次听说过。之前,老和尚还真的从未听说过,故而略显尴尬。

  方腊的身份非同一般,他的性格也是非常清楚,心里不禁有些苦笑起来。老方丈也有些后悔,怪怨自己太鲁莽了,要是询问清楚再去行动,反而好点。没想到,还真的是自己误会了二人的来意,才引发这次的误会。

  赵佶、赵似二人看见老方丈面色的神色,变幻莫测,就像是彩虹似的,不断地变幻着,时而涨红着脸,时而怨愤,时而无奈,时而苦笑,看得他们二人目瞪口呆,又看见他有些歉意的眼神,心里已经猜到方腊是来信了,而且还肯定自己两人的身份。

  直到此时,老方丈才对他们二人之前所说的话深信不疑,也是在等到方腊的回信才如此肯定,实在是让他难以启齿,气氛不禁有些尴尬起来。


第一百八十二章 方腊现身


  “怎么,现在相信我们说的话了?”赵似嘲讽道。

  “十三弟!”赵佶见赵似得理不饶人,低喝一声,又急忙说道:“还望大师见谅!”

  老方丈知道赵佶这是再给自己找台阶下,赵似的态度也情有可原,换成其他人也会动怒的,双手合十,歉意道:“实在是老衲小题大做了,施主教训的是,请二位见谅!”

  赵似见老方丈服软了,又有自己的皇兄劝阻,也就不再多言了。接着,老方丈邀请赵佶、赵似二人前往厢房饮茶,并且也提到了方腊过些时候便会前来的事情,故而他们二人跟随在老方丈的身后回到厢房等待方腊。

  与此同时,方腊已经吩咐众人下去准备,他要前往云心寺一趟,众人都疑惑不解,他也不曾解释过,什么都不顾的直接下山。现在,他所在的地方便是搁船尖,也就是云心寺对面的那座山峰,更是此地最高的地方。

  老方丈传信于方腊,将事情的来龙去脉都一五一十的写清楚。那个时候,方腊正在与众人商议大事,听到有人来报:“禀告教主,云心寺方丈送来一封急信,还请教主过目!”

  “呵呵,想必他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快快呈上来!”方腊微微一笑,然后接过那人呈报上来的信件,拆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教主,云心寺来了二位贵宾,看他们二人的身着与气质,必然是非富即贵之人。”

  “老衲也不知他们所为何来,又听到打探教主的下落,与之发生战斗。其中一人的武功不凡,老衲唯恐是对教主不利,故而不曾相告教主的下落,自认为他们是敌人,想要加害教主。”

  “但是,另外一人像是知道老衲心中所想所念,直言不讳的道出教主的名讳,还说是教主的结义兄弟。老衲不曾听到教主提及过,故而不信,这才传信于教主,还望教主尽快回复,那人曾交代,向您禀明是从京城而来,您定然相见,接下来该如何做,还请教主指示!”

  方腊一看老方丈送来的急信,大吃一惊道:“莫不是二位兄弟前来了?”

  但是,方腊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可能。当初,他们三人结拜彼此的身份心知肚明,赵佶、赵似又是大宋王孙贵族,乃是当朝的王爷,位高权重,岂能轻易地离开京城。

  即使他们二人离开京城,也不会来到此地,只因与京城相隔千里之外。虽然他是江湖之人,从不过问朝廷之事,也知道关键时期,赵佶、赵似二人是不可能轻易的离开京城,必然会影响他们的未来。

  当初,他急匆匆的转身离去乃是大事将至,这才不告而别。虽然那个时候他很想邀请赵佶、赵似一起前来,不过有些事情还是需要为他们二人考虑,这才离去。

  可是,方腊又认真的看了一遍老方丈送来的信件,又看他提及到的名讳,以及京城来的结义兄弟,这些事情连在一起也只有赵佶、赵似与自己知晓,其他人根本就不清楚,心里不禁有些相信他们二人是真的来了。

  “立即替我传信回去!”方腊迅速的提笔写了回信,立即命人传回去,他担心要是真的是赵似、赵佶,那事情就麻烦了,然后又传命道:“立即启程前往云心寺!”

  众人连忙问道:“教主,是否云心寺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们见方腊接到云心寺传递而来的信件后,原本笑脸盈盈的方腊转眼间变了脸色,有些坐立不安,自然而然的认为是遇到了什么麻烦事情。众人与云心寺的主持也有不同寻常的关系,故而有些着急。

  “你们在这里等候我的消息,至于其它事情待我回来后再来商议!”方腊也顾不得多言,便立即起身离开,他也想亲眼看看是否真的前来了,要是真的前来那也是喜事一件,要不是也无妨。

  方腊急匆匆的从宫殿出来后,便直接前往云心寺。

  与此同时,赵佶、赵似二人跟随着方丈来到禅房中,三人盘膝而坐,方丈命小沙弥递上来茶水,然后又与赵佶、赵似二人坐在一起饮茶。泡茶用的水乃是山中泉水,茶香四溢,口齿留香。

  赵佶赞叹道:“果真是好茶!”

  老方丈笑道:“施主也是懂茶之人,此地崇山峻岭,岩石峭壁。一年四季雾气缭绕,此处的茶树吸收足够的水分,又有充足的阳光照射。每逢太阳升起之日再采摘回来,以当地的山中泉水冲泡,故而茶香四溢,满口留香。”

  赵佶、赵似二人身份非同一般,一些知名的茶叶都知之甚详,他们二人府上都有一些各地进献上来的茶叶。但是,那些茶与此时的不一样的感觉,这让他二人有些惊讶,那股沁人心脾之感,唇齿留香让人回味无穷,不由得赞叹不已。

  于是,他们三人之前的矛盾,也在品茗之中渐渐地消散了。赵似也不再争锋相对,三人之间的尴尬渐渐地化解开来,尤其是赵佶更是与老方丈探讨佛理,赵似则聚精会神地品茗,显得自在逍遥。

  他们三人一边有说有笑,一边品茗,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而他们三人不知不觉间度过了两三个时辰。此时,三人看上去就像是朋友似的,欢声笑语,又大谈佛理。

  此时,急匆匆奔来的方腊也已经来到了云心寺山门前,大步流星的向前走去,又询问了小沙弥主持在何处,小沙弥如实而答,告知他师傅就在禅房之中。接着,方腊便直接了当的赶往禅房之中。

  当他接近禅房时,就听到方丈与赵佶探讨佛理的声音,又细细的听,只觉那声音非常的耳熟,寻思道:“这声音与二弟有些相像,莫不是真的是二弟、三弟前来了?”

  方腊快速地向前走去,来到禅房前,直接推开大门,走了进去。与此同时,赵佶、主持、赵似三人听到有人前来,又见大门被推开,纷纷转身看去,不知是何人,只见方腊精神抖擞的出现在自己等人面前,心里一惊,脸上的好奇之色猛地一变,直接变成惊喜。

  赵佶、赵似二人异口同声道:“哥哥!”

  “二位贤弟!”方腊推开房门,映入眼帘的便是赵佶、赵似二人,也是惊喜的喊道:“你们如何找到此地?”

  老方丈见此情况,心里叹息一声:“唉,没想到还真的是教主的结义兄弟!”

  赵佶、赵似二人立即站起身来,走向方腊;方腊也急匆匆的来到他们二人面前,三人相视一笑。此时此刻,他们三人的心情是非常的激动。方腊没想到赵佶、赵似二人真的前来寻找自己,他们二人见苦苦寻找的兄长露面了,心里高兴不已,不禁仰天大笑起来。


第一百八十三章 婉拒入朝


  “二位贤弟,你们如何到此?”方腊坐下后,还是有些不敢相信,诧异道。

  赵佶接话道:“大哥那日不辞而别,小弟等人担心有事,才会匆忙离去,故而特意从京城赶来。若不是十三弟听到大哥提及云心寺,我等还不知该前往哪里寻找。”

  赵似问道:“大哥,为何你那日匆忙的离去?”

  “此事说来话长,日后再说!”方腊微微一笑,然后又转身看向了主持,道:“方大哥,他们二人的确是我的兄弟。只不过事务繁忙,也不曾与教中兄弟说起,故而大家不知情。若是二人有些不是之处,还望方大哥见谅!”

  方丈急忙回道:“教主,您这是折煞老衲!既然他们二人是教主的兄弟,那也是自家兄弟。若不是老衲小题大做,又怎么会让教主亲临呢?此事,乃是属下之错也!”

  “教主?属下?”赵佶、赵似二人异口同声,瞪大着眼睛直愣愣得看着他们二人。

  方腊笑道:“二位贤弟,此地的方丈乃是我教中的左护法,俗家名讳是方正,与我乃是同一个村的,又是一起长大的兄弟。只不过,年事已高,又看破红尘故而留在此地,是教中的第一道防线,才会引起误会。”

  “原来如此!”

  赵佶、赵似二人方才明白方丈一直阻挠自己等人,更是与赵似交手,一定要拦住便是为了保护总坛。赵佶猜到方丈与方腊相识,却不曾想到关系甚密,还是摩尼教的左护法,以左为尊,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

  现在,赵佶也清楚地知道方丈听闻自己打探方腊的消息后,脸色骤变的真实原因。以方丈的角度,他是左护法,保护总坛乃是责无旁贷,又是方腊的玩伴,誓死保护总坛,保护教主,这是他应尽的责任。

  “那我第一次询问你时,你已经猜到了?”赵似皱着眉头,抬头看着方正大师。

  方正大师点点头,道:“教主的名讳在教中乃是禁忌,多是以教主为称呼。并且,‘方腊’此名乃是教主自己改的,也是教中上下都知道的名讳。当你说出时,我便已经知道你们是来此寻人,只是不知是敌是友。”

  “当晚,我准备传信于教主,只不过为时已晚。此地的气候与外面有些不同,上中雾气太大,就算是信鸽都容易迷失方向。早上再准备前去传信时,你们二人已经来到我面前,让我没有时间传信。”

  “恰好,你又说出教主的另外一个名字,这事在教中根本就没有几个人知道,唯有与教主一起出生入死之人才知。虽然我是左护法,要不是我与教主一起长大,也不曾知晓,你们能道出,不是敌人就是朋友。”

  “我等乃是江湖之人,教主交友广泛,四海之内皆兄弟,却从未有过衣着华丽,非富即贵之人。以老衲的猜测,你们二人不是官宦之家,便是大富之家,这点与我教义有些违背,断然不会是朋友,那便是敌人。”

  经过方正大师的解释,赵佶、赵似二人点点头,他们也明白他是护主心切,护教心切,也怨不得他。此事,就此揭过自此也不再提及了。赵似也不再咄咄逼人,赵佶则是心领神会早有打算。

  随后,方腊也将赵佶、赵似二人相遇的过程说了一遍,方正大师这才明白为何方腊会结交官宦之人。并且,赵佶、赵似二人的身份还非同一般,乃是王爷,不禁有些诧异起来。

  赵佶身上有王者气质,方正大师倒是相信,举手投足间都能看出来。他的目光又看向了赵似,总觉得他不像是王爷,倒像是江湖之人,暗暗的想道:“他真的是王爷?”

  赵似觉得方正大师看他的眼神有些怪异,心里有些诧异,相视一笑泯恩仇。与此同时,方腊郑重地说道:“那日匆匆而别,烦劳二位贤弟担心,实在是有愧,还望见谅!”

  “大哥何出此言?”赵佶、赵似大吃一惊,急忙问道。

  方腊道:“你们二人的身份与众不同,我虽是江湖中人,对朝廷之事多少知道一点。此次,你们贸然离开进城,只怕朝中那些人会落井下石,会耽误二位贤弟的前程!”

  赵佶笑道:“大哥,此事你就放心!我们二人乃是得到旨意才敢离开京城,此次前来也是有事要说!”

  “哦!什么事情?”方腊问道。

  赵佶回道:“这件事与大哥有关,小弟我禀明太后,想要大哥随我入朝为将,为大宋效命!”

  方腊惊道:“什么?招我入朝为官?”

  “不错,我已经将大哥的武功悉数禀明,太后也认为大哥是一位不可多得人才,故而派我前来!”赵佶将事情的经过与方腊说了一遍,然后静静的看着他,等候着他回答。

  方腊心里有些惊讶,他没有想到赵佶、赵似二人前来是为了招降自己。但是,他的心中又有些纠结。只因摩尼教在大宋不是正规教派,得不到朝廷的支持,甚至还有一丝危险。

  虽说赵佶没有提及他们等人的身份,不过终有一天还会被他人发现,那个时候就晚了。因此,方腊沉思了许久,一边是教中的兄弟,另外一边是赵佶、赵似二人的美意。

  最后,方腊决定还是不予答应,沉声道:“二位贤弟的美意,哥哥我心领了。我等乃是江湖中人,一生漂泊无依,不曾想过名利,也不曾期望入朝为官。况且,我教与朝廷之间还有一些矛盾无法化解。”

  “我乃是江湖之人,喜欢自由自在,朝中为官乃是受到约束,不是我的风格。身为教主,岂能辜负众位兄弟的期望,自行离去奔向前程。当初,我继承教主之位便许下诺言,让摩尼教恢复往日的风采。”

  “这些兄弟都是因我而入教,岂可抛下他们?若是我是那样的人,只怕二位贤弟也不会与我结拜。”

  赵佶深深的叹息一声,方腊的话中意思他岂能不明白。方腊是摩尼教教主的身份这是一把双刃剑,摩尼教与朝廷只见的仇怨他也清楚一些,只不过想借此机会化解这份恩怨,还是无法称心如意。

  但是,赵佶也做好这样的准备,微微一笑道:“大哥不必如此,小弟心知大哥的为人,岂能丢下兄弟们。此事不过是我来此的目的,既然大哥并无此意,小弟便不再勉强了。”

  实际上,赵佶的确想过以方腊的性格不一定接受朝廷的封赏,放下教主之位跟他们回京担任将领。只不过,赵佶心里多少有些遗憾罢了。虽然这件事他早有准备,还是有些感慨。

  此次出来的目的便是寻找方腊,想要助他一臂之力,又见他安然无恙,心里的石头也放下了。至于,朝廷招安也不过是他一厢情愿,也可以说是能够光明正大出来的理由,故而也没有影响他的心情,仍旧与方腊等人谈笑风生。


第一百八十四章 缘由


  不久后,方正大师便告辞离开!虽然他是左护法,也是云心寺主持,这个时候便是香客进香的时间,他必须前去相迎。并且,方正大师也是为了给方腊等人看护,以防隔墙有耳。

  待他离开后,赵似说道:“方腊哥哥,你那日为何事着急离开?当我们二人醒来,你已经不在,只留下一张纸条。若不是兄长识得你的字迹,只怕无人知晓,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方腊歉意的回道:“那日匆忙离开,不告而别,情非得已,让二位贤弟担心,乃是我之过也,还望见谅!”

  他知道赵佶、赵似二人前来寻找自己,只因担心自己的安危。实际上,以方腊的武功还真的没有几个人能够伤得了他,也只不过是心急慌了手脚才会胡思乱想。

  当初,赵似真的是担心教中有事,方腊是迫不得已之下匆忙离去,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