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万岁约阿希姆-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油资源,可美国当前的军事实力和战略部署还不足以支持他们将政治军事触手伸到波斯湾,何况美国本土也有越来越多的油田进入商业开发阶段,对中东地区的扩张渗透还仅限于经济手段。
日本的情况与美国不同,不论本土诸岛还是朝鲜半岛都没有油田,维持工业和军事所需的石油资源全部依赖进口。在英国退出战争之后,日本似乎失去了向南亚和西亚派遣军队的借口,之前吞下的德国殖民地如今如刺梗喉,但日本并没有主动妥协的意思,反而跟俄国成了最后两个继续跟同盟国阵营对抗的国家。日本人所恃的是远离欧洲的地理以及曾经打败过沙俄舰队的海军,他们知道,德国固然可以集结比当年俄国人还要强盛的远征舰队,但有俄国舰队的惨败在前,有不甘失败的英国和不安分的意大利在侧,德国人不敢拿他们宝贵的主力舰队冒险,更别说这支舰队目前还处于半伤残状态。
正因为日本没有退出战争,德国海军才会大张旗鼓地将“德弗林格”、“塞德利茨”、“毛奇”、“戈本”、“冯…德…坦恩”等主力战巡调动起来派往地中海和波斯湾,而且要求奥匈帝国和意大利把主力舰队部署到地中海东部,以便在必要的时候增援德国的远征舰队。其实在夏树看来,以德国主力舰队在对英作战时的神勇表现,日本就算有再大的野心,并且得到了英国的暗中鼓动和支持,也不敢劳师远征地前往中东挑战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阵营。
在说话之前,德皇威廉二世看了看他曾经无比倚仗,后来又因为各种原因刻意疏远的海军元帅提尔皮茨,无论这个人的舰队进攻理论有多么危险,他一手缔造的公海舰队终究在战场上经受住了最严酷的考验,如今的“世界第一”可谓名至实归。
提尔皮茨没有说话,但他的神情还是表明了他的倾向。
“我基本同意约亨的这个观点——在有明显的战争迹象之前,应该少造昂贵的主力舰,多造实用的中型舰艇。”
威廉二世的表态似乎有悖于他一贯的激进作风,但这并非出于对幼子的喜爱,若不需要考虑帝国政fu的财力问题,一口气造十艘马肯森级他也不会嫌多,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这些主力舰的造价实在过于昂贵。建造拿骚级的平均成本不到4000万马克,赫尔戈兰级和凯撒级就已经增加到了4500万,而一战时期最好的无畏舰——国王级,单艘造价达到4万马克,被称为“超级战舰”的德弗林格级造价接近5000万,而巴伐利亚级的单艘预算为5700万马克,马肯森级突破了6000万马克,大规模建造无畏舰和战列巡洋舰让德国政fu背负了沉重的债务。1908年通过第二个海军补充法案时,德国政fu开支已经出现了5亿马克的赤字,而从1897年德国推行海军法案到1914年为止,德国政fu为了海军的大规模造舰增加了10亿4070万马克的国债,德国的税收制度早已无力支撑这样的海军竞赛。其实在1912年决定巴伐利亚级的造舰方案时,威廉二世就已经放弃了配置更强但造价过高的两个方案,如今德国占领了法国半壁江山,靠着搜刮来的财富才勉强缓和了政fu债台高筑、国内物资匮乏的困境,而要将战争的胜利果实转化为现实利益至少还得等上几年,在这之前,德国政fu的日子远不像外人看到的那样光鲜。
“基于爱尔兰与德国之间密不可分的战略同盟关系,我觉得德国海军的造舰计划可以将爱尔兰包括在内,简单说来,就是爱尔兰按照德国海军的标准建造部分战舰,和平时期由爱尔兰海军负责维护,一旦战争爆发,这些战舰直接并入德国海军的战斗序列,完全听命于德国舰队司令。”
“在军事体制上类似于英国和英联邦国家?”威廉皇储插话道。
如果没有“军事体制”这个前缀,这句话可是对爱尔兰独立地位的严重冒犯。
夏树点点头:“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分担德国的造舰投入,同时又发展了爱尔兰的造船工业,给爱尔兰人提供相当数量的工作岗位,而且爱尔兰海军的训练本来就要依靠德国教员的帮助,不存在作战标准的问题。”
提尔皮茨、穆勒、波尔都没有接话,而且是各怀心思的样子。
气氛有些沉闷,好在心情愉悦的威廉皇储打趣道:“如此看来,爱尔兰的黄油经济前景非常乐观咯!”
夏树答道:“黄油的利润只是在战争刚结束这几年比较好,形势稳定下来之后,国家经济还是要靠工业贸易带动,这意味着我们还要跟英国打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当然了,我对我们再次取得胜利充满信心。”
在造舰规划方面最有发言权的提尔皮茨终于开口道:“按照德国海军在1912年曾经考虑过的一份造舰计划,马肯森级只建造三艘,而且全部采用三联装的13点8英寸主炮,其余主力舰改为1点5万吨级的轻型战列巡洋舰和同等吨位的航空母舰,再将五分之一或六分之一的造舰计划交给爱尔兰实施,我们对海军的投入应该可以降到帝国政fu愿意接受的程度。”威廉二世盯着图板上的技术图纸看了好一会儿,忽然转过身:“这是个妥善的办法,而且好像只有一个小小的麻烦,那就是我们绝不能容许爱尔兰的统治权旁落他人。”夏树笑着朝他耸耸肩:“也好,两全其美。”。
………………………………
第7章 兄弟异心
“嗯……这道菜美味极了!好久没有吃到过这么正宗的中国菜了!简直不敢相信!我真的是在斯德哥尔摩吗?”
夏树啧啧称奇地竖起大拇指,此时摆在他面前的是一盘盘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脆皮鸭、糖醋鱼、盐焗鸡、白灼虾、炝腰花、烧海参、卤牛肉以及热腾腾白花花的……饺子!
这么一顿梦幻般的东方佳肴居然出现在瑞典的王室宫殿,确实让夏树大呼意外。结束了德国之行,他带着爱尔兰访问团来到斯德哥尔摩,本意是与这个铁矿资源丰富的北欧强国增进友谊,以便争取到价格优惠的铁矿砂供应合同,满足爱尔兰今后的工业发展之需。有他的多年好友——古斯塔夫王子的穿针引线,夏树与时任瑞典国王的古斯塔夫五世以及瑞典王太子阿道夫相谈甚欢,而在享用过正统的瑞典盛宴之后,瑞典王太子专程邀请夏树品尝他的私人大餐。
“那是因为我这里有整个北欧唯一一位正宗的中国厨师。”洋溢着灿烂笑容的瑞典王太子朝内厅打了个响指,片刻之后,一个身形微胖、穿大褂系围裙的东方人垫步走来,他这副容貌确实让夏树有种久违的亲切感,但没等他开口,夏树便注意到他脑袋后面拖了条长长的鞭子。
大清朝四年前不就灭亡了么?
夏树转念一想,便没有追问这么许多,也没有显摆自己的汉语,而是静静听着这位中国厨子用发音听起来很是别扭的瑞典语介绍菜式和渊源。
瑞典语和德语同属日耳曼语系,单听字词能够懂个六七分,只是语法上存在一定的区别。坐在夏树身边的古斯塔夫不断用德语小声解释,但他此举显然是多余的。对夏树来说,眼前这些菜可一点都不陌生。
等瑞典王太子阿道夫请来的这位中国厨子费了不少口舌介绍完,夏树笑着朝他点点头,用德语说了声“谢谢”。对方深一鞠躬,转身离开,那条乌黑的鞭子很是扎眼。
“若不缺了些地道的食材,王先生还能够烹饪出更加可口的菜式。”阿道夫解释说。
夏树看了看好友古斯塔夫:“已经相当了不起了!跟我们在伦敦的中餐馆吃到的中国菜相比可是一点都不逊色。”
王太子有些好奇地瞧了眼他的胞弟:“喔?你们在伦敦吃过正宗中国菜?是在莱姆豪斯的华人街?”
“嗯哼,那还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古斯塔夫不以为然地回答说。
“是整整十年之前,第9届英王杯水上竞速赛的时候。”夏树说这话本无特别的用意,古斯塔夫却拍拍脑袋,故意很大声地说:“哦,对啊!是殿下捧得英王杯冠军而我获得亚军的那一年。说起来,那个时候我还深深眷恋着德意志的露易丝公主,哈,时间过得可真快!我都已经当父亲了,露易丝公主殿下还是单身一人。”
“你现在心里不还惦记着她吗?”阿道夫冷不丁说道,语气似有埋怨之意。
古斯塔夫若无其事地端起酒杯:“来,我真挚的兄弟,为我们十几年的友谊,为了我们能在这里重逢,干了这杯!”
在来到瑞典之前,夏树并不知道古斯塔夫已在去年的时候与他结婚六载的妻子结束了婚姻。这个时代的欧洲,平民离婚屡见不鲜,而王室的婚姻则要慎重得多。也许王太子阿道夫的嗔怒是因为古斯塔夫的离婚会给瑞典王室的名誉带来了一些损害,也许还参杂着其他一些原因。夏树一介外人,自是不便多问,所以在与古斯塔夫对饮之后,他连忙转移话题,询问阿道夫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研究东方文化的。
说到让自己深感骄傲的事情,阿道夫顿时打开了话匣子:“整整十年之前,我的祖父送了我一件非常珍贵的结婚礼物,一对18世纪的中国瓷瓶。我从未见过如此精妙的手工艺品,几乎第一眼就被它们深深吸引了,由此对制造出它们的国度和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久之后,我开始搜集中国的瓷器,随着收藏品数量的增加,对东方文化的好奇和向往也在不断加深。再后来,一个意外的机会,我接触到了两千多年前的中国青铜器,它们跟我们在乌普萨拉(瑞典中部城市)挖到的青铜器截然不同,有着伟大的、难以言喻的历史之美,从那时候开始,我被东方文明的魅力深深吸引住了,中国菜也成了我的至爱。如今我的收藏品大多寄存在瑞典国家博物馆里,殿下如果感兴趣的话,在下随时可以陪同前去参观。”
古斯塔夫借着酒劲嘟囔道:“嗬,那里有不少古董都是花了大价钱从伦敦和柏林买来的。如果将它们全部拍卖的话,我想应该够买一艘国王级无畏舰了。”
“就算议会批准海军订造一条无畏舰,我们要它有什么意义呢?载着一两千名水兵在波罗的海无所事事地转悠,还是环游世界,每年访问四五十个大多数瑞典人连名字都没有听过的国家?”阿道夫反唇相讥,双方并没有剑拔弩张的气势,因而看起来更像是兄弟间的斗嘴,但两人都是血气方刚的年龄,在酒精的刺激下还是有可能做出一些出格的行为。
古斯塔夫猛灌了一大口烈酒,很是憋屈地发泄道:“如果我们有一支足够强大的海军,俄国人还敢对我们的内政事务指手画脚?您的顾问还用得着以坑蒙拐骗的方式在遥远的东方搜集古董?别忘了我们曾经是让欧洲大陆颤抖的北方雄狮,是整个北欧最富有的国家!”
王太子阿道夫这会儿没有跟古斯塔夫顶着大声争辩,他总体给人的感觉是个稳重老成、从容优雅的王室贵族,并不适合涨红了脸跟人嚷嚷吵吵。
“可那些都已经成为历史了!”
“新的辉煌随时等着我们去创造!”
“大多数瑞典人都已经厌倦了征战,议会渴望和平,普通平民也渴望和平,只有贵族们希望用战争恢复昔日的权力和荣誉。难道你没有看到,父王整军备战的呼吁是怎样受到冷遇甚至嘲弄的吗?”
“那是因为人们在内心底惧怕俄国的军事力量,觉得我们无论如何都迈不出第一步,可现实呢?英国法国这样的一流强国已经被打趴下了,俄国的全面失败只是时间问题,我们却不敢利用这个机会谋夺哪怕一丁点原本属于我们的领土,懦弱!”
“我们不能只看到战争的潜在收益,而忽略战争背后潜藏的威胁。你是否考虑过,一场艰难的战争可能毁掉瑞典的经济平衡,毁掉王权与议会之间的政治平衡?”
……
默默听着兄弟俩的争执,夏树思量着瑞典的现状与策略,进而引申到爱尔兰的国家战略上来。瑞典早已过了历史的鼎盛时期,他们没能在新航路开辟后成为丹麦、荷兰那样的贸易强国,也没能像英国、葡萄牙占领并统治大片殖民地,所有的殖民活动全部以失败而告终,然后又被俄国击败,逐渐失去了在北欧及波罗的海的霸权地位。前法国元帅贝尔纳多特来到瑞典之后,瑞典加入反法同盟,从衰落已久的丹麦手里得到了挪威,但挪威乘机宣布独立并颁布了宪法,瑞典通过一场短暂的战争迫使挪威同意作为一个国家臣服于瑞典国王。在那之后,瑞典再未卷入任何战争冲突,持久的和平稳定带来了国内经济和科技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瑞典完成了工业革命,国家的实力得到了长足的提高,虽然跟英法德那样的一流强国还有很大的差距,但500多万人口的瑞典在经济、工业、军事各方面比400多万人口的爱尔兰超出许多。
瑞典的家底固然还算殷实,但正如两位王子在争论中提及的,瑞典的资产阶级通过议会控制着国家政权,王权和贵族受到了排挤,地位朝不保夕,甚至有被推翻的隐忧。一战前夕,古斯塔夫五世曾为夺回王权作了最后尝试,他选择国防问题为突破口,主张加强军事力量,并在群众集会上大喊“我的海军……我的陆军……”。结果却自讨没趣,被社会民主党和自由党狠狠奚落一番。失意的古斯塔夫五世从此再不过问政治,国家大事全凭政fu处理。古斯塔夫的大海军计划也随之化为泡影。战争期间,瑞典议会仅仅追加了增购部分岸防火炮和雷击舰艇的军费预算,并将陆海军规模各扩充三分之一,这样的军备程度守成尚可,想要伺机参战就差了很远。吵来吵去,两位瑞典王子谁也没能说服谁,过了好一会儿,他们终于意识到今天还有一位重要的客人在场,遂各自冷静下来。当然了,关于瑞典王室家族内部的争执,外界一直有些八卦传闻,说王太子阿道夫娶的是英国公主,奥斯塔夫娶的是俄国公主,而古斯塔夫五世的妻子——瑞典王后维多利亚偏偏是一位德国公主。早些年欧洲列强的矛盾还没有激化之前,这个家族的生活还算和睦,但随着巴尔干争端的升温,尤其到了1911年以后,两大阵营剑拔弩张,瑞典王室内部的气氛也变了味道。古斯塔夫五世一贯亲德,王后自然夫唱妇随,王太子阿道夫总是以中立姿态示人,与他的英国妻子也还算过得去,而古斯塔夫王子格外钦慕德国的机械科技,希望效仿德国大力发展海军,结果与自己的妻子,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堂妹帕夫洛夫娜大公夫人闹得不可开交,最终以离婚收场。。
………………………………
第8章 安宁是福
月下,夏树与古斯塔夫并肩坐在临海的崖石上,一边喝酒,一边抽烟,无所顾忌地说着话。
“堂堂一个王位继承人,居然迷恋半个地球之外的菜肴和古董,放在从前,保准被外人嘲笑是昏庸无能的家伙。嗬!如今这个时代真让人搞不懂了,国王不问政事,人民还觉得很高兴。”
古斯塔夫满腹牢骚一吐为快,夏树当初刚认识他的时候,这家伙还是个风流倜傥、挥金如土的纨绔公子,嘴上说是钦慕德国的露易丝公主,真正迷恋的却是风姿绰约的萨瓦伯爵夫人,而且还把夏树给拖下了水。在那之后,古斯塔夫仿佛一夜之间变得成熟起来,言行举止稳重了,不再一掷千金地订购赛艇,而是将精力放在了自己的海军正业上,并且娶妻生子,过着普通人非常羡慕的得体生活,谁能想到,在他的胸腔里竟有如此压抑的心绪?
“不然又能怎么样呢?”夏树好意宽慰道,“国家的历史就好比人生历程,观念和意识在不断发生变化,而且国与国的经历不同,历史现状也会有很大的差别。北欧民族征战千年,勤奋勇敢的性格已经融入了血脉,但人民已经厌倦了战争杀戮,只想过着平静安逸的生活,他们觉得王室贵族不会为他们设身处地的考虑,只有非贵族的议会政fu才能给予他们想要的东西,所以他们支持议会和政fu,把王权当成可有可无的东西,这种现状是最难以改变的。古斯塔夫五世陛下的努力足以说明,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很难扭转一个国家的观念。”
古斯塔夫狠狠将手里的杯子掷了出去,直接拿起酒瓶豪饮,带着六七分醉意,发出困兽般的嘶吼:“为什么?为什么德国人民就愿意跟着霍亨索伦皇室征战疆场,即便付出了几十万人的代价,也听不到反对皇帝和皇权的声音?如今,德国人为自己的忠诚和勇敢得到了丰厚的奖赏——取代英国成为世界最强国,赢得梦寐以求的一切,瑞典人只有看着羡慕的份!”
“因为欲念,因为信心,因为普鲁士人钉在骨子里的服从性。”
夏树用简要的语言道出古斯塔夫想要知道的答案,可这位瑞典王子显然没有听进去,他仰头问天:“嗬……万能的上帝啊,你为什么要让我生活在这个无望的时代。我,宁可只是古斯塔夫二世麾下的一名骑兵,冲锋陷阵,跃马杀敌,赢得荣耀无数,那才叫痛快!”
古斯塔夫如今三十有二,正是人生中最渴望建功立业的年龄,会有这样的郁闷想法,夏树完全可以理解。要想实现非凡的抱负,光有聪明才干还不够,必须得有最基本的自身条件和恰当的机遇,如果造物主让夏树穿越到与古斯塔夫情况相似的人身上,他可能成为商界豪强或是工业巨头,坐拥世人羡慕的财富,若执意想要成为一代名将甚至时代霸主,成功的机会定是极其渺茫的。
“伟大的古斯塔夫二世之所以成功,很关键的一个原因是他抓住了军事变革的契机,使得瑞典军队拥有了同时代的其他军队所不及的技战术优势,再加上他的眼光、魄力以及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赢得一系列辉煌胜利也就顺理成章了。”
夏树毫不吝啬地道出了自己对历史规律的探究心得,可惜古斯塔夫看起来并不是那种天资聪慧、一点就通的智者,他的思维是直来直去式的,既不屑于忍辱负重,也不懂得迂回取胜,一旦碰到连王室权力也无法应付的问题,就只有捶胸顿足生闷气了。
朝着空旷的海面长吼了一嗓子,古斯塔夫像个瘪了气的气球,垂头丧气地回到夏树旁边,四仰八叉地躺在地上,用缓和了许多的语气说道:“未来的爱尔兰国王陛下,恳请您帮助我们发动一场政变吧!”
“呃?”
“也许只有政变才能让瑞典王室重新掌握国家大权,然后按照我们设想的方式重整军备,让瑞典军队跟上这场军事变革的脚步,重新成为欧洲的一流强国。”
自己刚刚的话,这家伙还是听进去了一点。夏树心想。
“怎么样,陛下?干还是不干?”古斯塔夫追问到。
夏树咧嘴笑道:“政变能够夺取政权,不能够夺取民心。”
古斯塔夫沉默片刻:“那么说这条路是行不通咯?”
“如今的瑞典其实没必要通过战争冒险来赢得什么。”夏树态度中肯地劝道,“如果瑞典王室能够一直努力让这个国家远离战争,我可以保证,一百年后的瑞典会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之一,王室也会继续深受人民的爱戴。”
“真的?”
“真的!”
“那就好,那就好……”
得到夏树的肯定答复,古斯塔夫没再絮叨,崖石上很快响起了鼾声。
在正式建立两国外交关系之后,经过面对面的协商会谈,爱尔兰访问团与瑞典方面顺利达成了一系列官方贸易协定。今后无论战争与否,瑞典都会尽量保证优质铁矿砂的稳定供应,爱尔兰则以优惠价格向瑞典出售畜肉类和奶类产品。除此之外,两国海军还签署了非同盟的战略合作协定,包括舰艇飞机技术的共享与合作开发、海军人员的深度交流以及定期展开联合训练。
圆满结束了对瑞典的访问,夏树一行即将启程归国。由于波罗的海仍属战区,爱尔兰访问团搭乘的“自由万岁”号游轮又是一艘非军用船只,因而在瑞典领海由瑞典海军负责护航,领海之外的中立海域由德国海军派出的战舰提供全程保护。当这艘悬挂着巨大的爱尔兰王国国旗的船只来到瑞典时,瑞典海军只出动了一艘巡洋舰和两艘鱼雷艇,而当它从斯德哥尔摩离开的时候,瑞典海军兴师动众地调出了大半支舰队。
在从斯德哥尔摩港口驶往领海边界的航程中,古斯塔夫成了“自由万岁”号的临时客人。在这阳光明媚、清风拂面的天气里,他一身戎装,精神抖擞,带着骄傲的表情向夏树介绍视线中的每一艘瑞典舰艇。这位一沾酒就满腹牢骚的瑞典王子担任瑞典海军总参谋长已有四年,他尽心尽力地推动瑞典海军建设,不断从海军强国借鉴经验技术,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近年来,除了从德国订购的现代化轻巡洋舰和中近程潜艇外,瑞典人还自行建造了两艘岸防装甲舰以及数十艘高速鱼雷艇,并且组建了海军航空部队,这样一支海军不仅在北欧屈指可数,放眼整个欧洲也可以排进前八,而且在夏树看来,瑞典海军官兵的训练水平颇高,比起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