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万岁约阿希姆-第3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田摇摇头,小声回答说:“不,只是有种不安的感觉,好像被人窥视了一样,但这也许是我的错觉。”

    士官环顾四周,尽管天气晴朗,漫天繁星,眺望海面能够看到遥远的天际线,但在陆地上,想要看清百米开外的人影需要猫头鹰般的视力。

    “要不要让警戒哨打开探照灯看看情况?”

    中田思量了几秒钟:“不,敌人的潜艇没准就在附近潜伏,打开探照灯等于主动把自己的位置暴露给敌人,我们还是不要做那种蠢事为好。至于那些令人厌恶的游击队员,就让他们在雷区外面游荡好了,反正以他们的装备休想攻进我们的电侦站。”

    说罢,他将烟盒和打火机一并揣进口袋里,抖出来的那支烟放在鼻子下闻了闻,然后装进上衣口袋,警惕地看了看远处的田野,拉着士官进入电侦室——它整体置于一个坚固的、主体位于地面以下的混凝土堡垒当中,入口处采用了折形设计,并且装有双重三防门,所以即便是在夜晚,人员进出也不会投射出灯光。

    走进电侦室,一股电气设备密集运行散发出的特有气味扑鼻而来,参杂着男人们的各种体味。中田皱了皱鼻子:“竹下君刚刚说什么来着?”

    士官连忙将刚才的报告重复了一遍。

    “先是两架飞机,接着一下子出现几百架?”中田一脸顿悟,“我明白了,后面的几百架飞机是利用电侦设备某种弱点制造的幻象,真正出现在那个位置的只不过是敌人的两架飞机。可敌人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让我们做出错误的判断?然后呢?趁我们不备发起真正的攻击?如果我是敌人的指挥官,绝不会无缘无故动用这种干扰手段,因为用的次数多了对手肯定会研究出破解的办法,所以只会在攻击发起前使用,如此说来……”

    看到中田皱紧了眉头,士官大气都不敢喘,更别说是提什么建议了。

    “竹下君,请记录,给驻军司令部发报:自昨日以来,我方电侦设备接连三次做出错误判断,乃是敌人利用某种机载设备实施技术干扰,目前暂无破解之策。敌人既然接连使出障眼法,大规模进攻恐已迫在眉睫,请司令官阁下早做防备,如有可能,速调电侦专家前来研究对策……”

    一口气说完,中田下意识地从上衣口袋里摸出那支烟,一边思考,一边将它点着,而他对面的墙上就贴着一张电侦室里禁止抽烟的纸条。闻到烟味,不少人都好奇地看着中田,这位代理指挥官是要打破前任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么?

    中田没有理会人们的目光,在看过士官所录电文草稿之后,他对部分内容做了修改和补充,又斟酌了一下措辞,这才让士官将其拍发出去。

    过了不多久,无线电室的值班士官前来向中田报告,他们利用双基法测出了那个持续讯号位置就在西边大约10公里的地方,也就是说,岛上有个无线电设备在源源不断地发出某种奇怪的讯号。

    中田乍一开始想让下属带一个小队前去,但一番思虑,他决定调派两个小队,并且亲自带队,务必要速战速决,尽快排除掉这个可怕的隐患。这个时候,他全然不知这个抉择将给自己的命运带来怎样的变化——就在中田率部出发后,基地里突然乱成一团,因为他们收到从驻军司令部发来的急电:就在当地时间下午14时,美国国务卿召见日本驻美大使,向其递交了宣战书,由于两地时差为12个小时,此时日本东京正处于深夜,整个军政体系难以及时做出反应。

    接到司令部急电还没过一刻钟,这个日军雷达站的电侦设备便探测到有敌机从数十公里外快速袭来,这是之前两次误报没有发生过的情况。留下值守的军官一面急匆匆地向驻军司令部发报,一面联系率部出击的中田,并令基地守备人员提升一级战备。仅仅几分钟之后,天空中传来了飞机的轰鸣声。鉴于整个雷达站采取了严格的灯火管制,附近也没有明显的灯火指引,值守的日军军官令所有人不得擅自开火,他以为这样可以让雷达站躲过一劫,却忽略了雷达波在探测敌方目标的同时可以被敌方设备监测追源这样一个理论上的事实,日军和他们的秘密合作者没有掌握雷达反制技术,不等于他们的对手没有掌握。不多会儿,两架战机呼啸而过,当空投下了数枚航空炸弹,近在咫尺的落点令雷达基地里的日军官兵大惊失色……

    听到猛烈的爆炸声从身后传来,中田连忙下令部队停止前进,熄灯待命。站在装甲车的车顶上,看着雷达站遭到敌机轰炸,他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一个字来。
………………………………

第899章 拔哨(下)

    “雷达站的日军出来多少人?”

    “前面是两辆装甲车,两辆卡车,三辆挎斗摩托车,以满载量计算,应该有一个小队,五十来个人。后面还有一队徒步行军的,估计也是一个小队。”

    “一口气出动半数守军?哼,看来他们的指挥官有点眼力。”

    怀特少尉旋即转头对他的兵士们说道:“伙计们,打起精神来,敌人送了两个小队过来,好消息是他们一队乘车,一队步行,我们有机会各个击破。迪克,你带你的小组跟冈萨雷斯少校的人到前面去打阻击,开始的时候火力猛点,最好让敌人寸步难行,后面边打边撤,把敌人的先遣小队给勾引过来。”

    一个身材魁梧的美军士官起身笑道:“哈,这活儿我喜欢!c组的小伙子们,带上家伙跟我走。”

    “蒙斯,你带炮组在后面支援,目标是敌人的两辆装甲车,只要将其摧毁就立即撤退。”

    “明白!”另一名体格健硕的美军士官应声道。

    怀特少尉又向冈萨雷斯少校叮嘱:“少校,让你的人千万不要恋战,不然的话,我们得一次对付敌人两个小队,虽然结果都是胜利,但那样难免要增加不必要的伤亡。”

    “没有任何问题。”冈萨雷斯少校信心满满地回应说。

    就这样,美军两栖特战队的6名兵士跟着菲律宾反抗联盟帕特纳乌甘岛支队的14名战士迅速向东移动,在距离信标器所在山丘一公里多的地方布设阻击阵地。由四名特战队兵士组成的炮组也在阻击阵地后方就位,他们的领队士官蒙斯背着一个方形的蓄电池盒,手里捧着具有红外线夜视功能的望远镜,蹲在灌木丛中警惕地扫视着前方。

    “注意!敌人车队来了!我们先攻击排头那辆,破甲弹装填!”蒙斯低声吩咐。

    弹药手从手提式的弹药箱里取出一枚炮弹,动作熟练地装入80毫米无后坐力炮,然后以低沉的声音报告说:“破甲弹装填完毕!”

    蒙斯挪到无后坐力炮旁边趴了下来,将他的红外望远镜置于这门简易火炮的目视瞄准镜前,使得射击手能够准确定位1000米以内处于启动状态的车辆。

    与此同时,在第二辆日军装甲车的机枪塔里,中田上尉一脸沉重地扶着机枪柄。在回援己方雷达基地与搜寻敌方无线电讯号源之间,他最终选择了后者,因为凭他丰富的作战经验,很清楚己方基地的那些防空武器根本无法抵挡敌方机群的猛烈轰炸,现在带队回去无非是徒增人员伤亡,电侦设备固然造价不菲,可那毕竟是批量制造的,损失之后很容易补充,反而是找出敌方的无线电讯号源更具积极意义——那很可能是摆脱当前困境的钥匙所在!

    突然间,远处田野中火光一闪,一发炮弹带着怪异的尖啸声飞射而来,精准无误地命中了第一辆装甲车。这种六个轮子的一式装甲车是日军在第一次哈拉哈河冲突后根据战场经验研发生产的,其越野能力较过去的四轮装甲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自身防护能力也有所改进,它们在中国战场以及印度内战中被大量使用,表现较为抢眼,但在在日苏战争期间,它们突防能力差、装甲防御弱的缺点暴露无遗,被苏军战车部队和强击机无数次凌虐,日军大本营不得不提前让它们推出一线装备序列,配发给占领区部队,用来镇压占领区民众和对付装备简陋的游击队。

    见前车由内而外地发生了猛烈爆炸,第二辆装甲车的驾驶员连忙转向,结果车体一歪,陷入了路旁的沙坑里,而在急转向的过程中,中田上尉险些被甩飞出去。

    “怎么回事?”他大声嚷叫道。

    “对不起,是我没看清路。”驾驶员抱歉地回答,殊不知他刚刚这一转实际上救了这辆车上所有人的命。片刻过后,只听得那种怪异的尖啸声再度响起,紧跟在后头的卡车被直射炮火击中,车厢里的二十多名士兵非死即伤!

    伴随着接连两声爆响,帕特纳乌干岛的地面战斗就此打响。

    爆炸的余威未尽,耳边尽是受伤者的哀号声,中田上尉匆匆爬下车,嘴里嘟囔道:“那些该死的菲律宾猴子从哪弄来的火炮?”

    就在这时,一名满脸血污的军曹跌跌撞撞地来到他身旁:“中田长官,我们遭到埋伏了,到处都是敌人的枪手,您千万要小心,最好回到装甲车上指挥战斗。”

    对方虽是好意提醒,中田却很是不满地训斥道:“我不需要别人告诉我该做什么!木村君,我看你还是赶紧去找医护兵包扎下吧!”

    转眼功夫,又一发炮弹袭来,不偏不倚地击中了侧翻在旁的装甲车,里面的三名乘员看样子是没有幸存的可能了。

    见此情形,中田非但没有感到庆幸,反而暴怒了,他眯起眼睛仔细观察了战斗形势,发现伏击者的人数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多,除了那门诡异的火炮之外,他们的火力根本不值一提。

    于是,他将手枪换到左手,用右手拔出指挥刀并将其高高举起:“天皇的勇士们,你们的敌人只是一群躲在草丛里射箭的游击队,别让他们从你们的刺刀下溜走了!随我攻击前进!”

    士官和老兵们纷纷呼应:“攻击前进!”

    除了阵亡和重伤的士兵之外,三十多名日军嗷嗷地向前推进,他们的攻击队形看似散乱,实则井然有序,彼此之间交替掩护,展现出了良好的默契。再看伏击者那边,当火炮不再发威,他们的火力顿时显得单薄不少,而且在夜战的环境中,无论机枪还是步枪的射击准度都无法跟白昼相提并论,似乎几十发子弹打过去也未必能够干掉一个日本兵。在这种情况下,双方距离迅速缩小,日本兵犹如野兽的嘶吼声顿时给伏击者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

    依照怀特少尉的战术布置,美军两栖特战队的兵士们边打边撤。尽管他们面对的并不是第一流的日军野战部队,但是随着战斗的进行,他们很快就感受到了来自对手的压迫——机枪无论短射还是长射,超过一分钟的射击就会招致日军轻机枪的压制或是掷弹筒的攻击,即便没有现代化的夜视装备,他们的准度也高得令人讶异。好容易撤回到信标器所在的山丘,提前转移位置的无后坐力炮重新开始提供火力支援,加上从山丘顶部居高临下的枪弹扫射,日军的散兵战线一下子就被遏制住了。

    见此情形,怀特少尉立即遣出另一组携带红外夜视仪的特战队员,让他们从战线左翼迂回包抄,又让冈萨雷斯少校派出一队人马大张旗鼓地从右翼攻击,使得那些只知进攻不甘后退的日军士兵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

    经过约莫二十分钟的战斗,除少数几个日军官兵得以逃脱外,大部分乘车而至的日军都被歼灭,而在徒步行军的那个日军小队抵达战场之前,美菲联合作战部队有足够的时间重新布设防线。不过,他们并没有等来第二场战斗,在雷达站外围监视敌情的游击队随后传来消息,那队日军步兵在轰炸开始后不久匆匆返回基地。在美军舰载机接连两波轰炸结束后,游击队战士们试着经由日军进出雷达站的道路前去探查,虽然遭到日军阻击未能深入基地内部,可是从他们观察到的情况来看,用于存放雷达设备的坚固建筑连同周围的营房、高炮阵地都遭到了轰炸,幸存守军的火力不强,而且在游击队员们主动脱离接触之后,他们没有进行追击,这与日军往常的作战习惯相悖。

    既然游击队的侦察行动带来了非常乐观的消息,怀特少尉留下一个小组在游击队员的协助下守卫信标器,自己率队前往日军雷达基地确认具体战果,以便向行动指挥部作出汇报。此次向驻菲律宾的日军部队动手,美军确有几样厉害的杀手锏,包括用于干扰日军地面雷达的机载电子设备,具备特殊抗干扰能力的无线电信标器,还有结合无线电制导炸弹和雷达波侦测定位技术研制出的反雷达炸弹,这些武器装备代表了西方列强最先进的军事技术水平,而且是首次运用于实战,一口气把日军打懵打晕也在情理之中。

    怀特少尉率队来到帕特纳乌甘岛,建立并守住了临时性的无线电信标站点,不单是为了指引美军舰载机摧毁岛上的日军陆基雷达站,拔除日军防御圈的外围探哨,亦是为舰载机部队长途奔袭马尼拉提供精确的导航定位。在怀特少尉带着突击队员们向日军雷达站前行的过程中,另一群美军舰载机在吕宋岛东南方海域对持续发出高频雷达的日军侦察舰发起攻击,而从八艘航母上起飞的398架舰载战斗机和轰炸机则以密集编队杀气腾腾地扑向吕宋岛……
………………………………

第900章 夜袭马尼拉

    凌晨2时许,夜幕深邃,星光黯淡,吕宋岛上的一千多万人口绝大多数都处于深度睡眠当中,但驻扎于此的数万日军官兵却已被战争来袭的警报尽数唤醒。美国以日本政府不接受外交通牒,未停止对菲律宾平民的屠杀行径为由,宣布出兵菲律宾,以帮助两千七百万菲律宾人包括数十万美国移民和美军遗属重获自由。虽然美方在外交文书中着重强调,美国的军事行动仅限于菲律宾及周边海域,对撤离该区域的日军舰艇和人员不会予以主动攻击,但日本内阁在随后的公告中明确表示,日本军队将以他们的方式对美国人挑起战争的行为进行全面反击,直到美国政府承认失败为止。

    第二次美日太平洋战争就此爆发!

    在菲律宾,日军外围雷达站失去联系,海军侦察舰遇袭受创,这显然是美军即将发起进攻的先兆。日本驻军司令部遂以最快的速度发出作战指令,要求马尼拉周边的日本军队进入最高戒备,随时应对敌人的进攻。

    停泊在马尼拉港内的日本海军南方面舰队第2战队及驻军部队所属舰艇皆升火起锚,摘去炮衣,全员待命。

    按照传统的作战观念,马尼拉的日军既然做好了应对,美军便已失去了奇袭之利,然而从航母编队起飞的美军舰载机群依然在有条不紊地飞越菲律宾东部海域,它们依托海面和地面无线电信标点校正航线,继而低空掠过吕宋岛的东部海岸线这便是美国海军航空部队战前苦练的夜间低空突防战术!

    夜间低空飞行,靠的不只是艺高人胆大,还必须依托先进的军事科技。机载雷达的小型化使得德、美、爱等航空强国1944年以后制造舰载战斗机和轰炸机都装上了一双科技的“慧眼”,飞行员不再光凭技术经验完成飞行动作。在机载雷达的指引下,他们可以在外部漆黑一片的情况识别出当前的飞行环境,提前预知各种危险情况,以较高的成功率完成高难度的攻击动作。

    飞向马尼拉的美军舰载机群,以新锐的地狱猫战斗机担当先锋。这种海军舰载机的性能较美军以往任何一种战斗机都更加优越,它们速度快、火力猛,战术机动性非常强,装备了兼具侦察警戒、搜索导航以及近距引导瞄准功能的scr…9型3000mhz机载雷达,而且机身异常坚固在投入实战之前,人们还无法直观了解到这一点,等到它们经历了战火洗礼并展现出这一卓越之处,美军官兵必然会对“格鲁曼飞机公司的铝制坦克”刮目相看。

    相较于美军地狱猫,装备爱尔兰和德国空军的ir…39t型舰载机在机动性方面略胜一筹,火力配备和雷达装备基本对等,但防御能力略有不及。幸好两者不是战场上的对手基于美国和爱尔兰在40年代展开的密切军事合作,地狱猫和ir…39t这两款一流的舰载机实现了油料、弹药以及通讯方面的高度通用化,爱尔兰制造的自导型空空火箭弹尤其受到美军飞行员的喜爱,他们称之为“faw弹药”,也即发射后不用管的武器,并藉此研究出了“照面三板斧”这般生猛的空战战术……

    “不好了,将军,4号和9号电侦站都遭到了敌机轰炸,334、409、561、564高炮中队已经投入战斗,其中409中队报告击落敌机3架,561中队报告击落1架,其余暂未获得战果。”

    日军的菲律宾驻军司令部里,一名参谋军官匆匆向代理指挥官马场正郎少将报告最新战况菲律宾的正牌军事总督兼驻军司令是原本是尾高龟藏中将,这个倒霉蛋受邀出席在东京举行的国庆日庆祝活动,结果跟着天皇及众军政高官升了天,临时大本营遂授权驻菲律宾第17师团长官马场正郎在新委派的军事总督到任前暂代该职务。

    “4号,9号……”马场正郎用手指在地图上点了点,“如此看来,敌方机群的攻击目标是马尼拉无疑!联系第20航空队司令部,通知他们立即派出夜战飞机拦截敌方机群,并且做好机场防空袭准备;立即向‘出云’号发出通报,告诉他们敌方机群将在大约10分钟后抵达马尼拉湾,让他们做好应战准备。”

    参谋军官双腿一并,脑袋以小鸡啄米的标准姿势朝下一点:“哈伊!”

    “终于来了啊……”马场正郎带着龇牙咧嘴的表情用力搓了搓手,对于即将到来的战斗,这位代理指挥官显然是怀揣着期待与忐忑并存的复杂心态,殊不知战斗的走向将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马尼拉位于吕宋岛西南部,港湾背东朝西,其市区距离吕宋岛东部海岸线约60公里,这意味着当美军舰载机群飞越吕宋岛东部海岸线时,留给马尼拉日军的反应时间已经不足十分钟了。接到驻军司令部的战斗命令,日军第20航空队分别从吕宋岛各处机场调派了62架战斗机升空这些所谓的夜间战斗机并非专门为夜战设计制造的,而是在昼间战斗机的基础上加装了一些特殊设备,使之能够在视觉环境非常糟糕的夜间搜寻并攻击敌机,但由于德美等国的技术封锁,日本迟迟没有获得关键的空腔磁电管技术,他们的机载雷达一如陆基雷达那样,虽然探测距离极大,但是精度和准度却差强人意,而且始终无法解决体积和重量过大的困扰。时至1946年,日军虽然拥有两种型号的夜间战斗机,并装备了超过600部陆基雷达,其夜间防空的作战模式依然停留在原始阶段。

    面对庞大的美军舰载机群,日军夜间战斗机飞行员尽管勇气十足,而且个个都是接受过专门夜战训练的所谓“夜空精英”,却完全无法跟美军攻击机群的护航战斗机相抗衡。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在第二次太平洋战场的首场空战中,日美双方竟创下了27比0的战损记录日军损失27架夜间战斗机,结果未能击落哪怕一架美军舰载机。除了2架因中途发生故障而返航、4架不幸被日军地面炮火击落的战机外,美军391架舰载机顺利飞抵马尼拉上空!

    伴着凄厉的防空警报声,部署在马尼拉湾周边的日军部队和港湾中的日军舰艇试图用探照灯干扰美军飞行员的视线,上百根光柱和不计其数的防空炮火将马尼拉上空的夜幕变成了一个炫目的大舞台。赢得27连杀的地狱猫和ir…39t在中高空孤鹜地翱翔,装备scr…10型轰炸雷达的地狱俯冲者轰炸机和复仇者鱼雷轰炸机轮番对马尼拉湾水域的日军舰船展开攻击,美军飞行员们按部就班地操作着战机座舱里的各种控制器,得益于日复一日的严格训练,许多人几乎闭着眼睛都能完成攻击程序。一颗颗航空炸弹呼啸而下,一枚枚航空鱼雷鱼跃入水,原本平静的港湾很快沸腾起来。在不到30分钟的时间里,有多达67艘日军舰船遭到了轰炸,生机勃勃的港湾转眼变成了人间炼狱,海面上到处是炽烈的火焰、刺鼻的浓烟以及滚烫的热油,受损舰艇上随处可见倒在血泊中的战斗人员……在这当中,日军南方面舰队第2战队旗舰“出云”被两颗航空炸弹命中,舰体燃起了熊熊大火,全舰官兵有近四分之一阵亡或重伤,轻型航母“宇治”号挨了一条鱼雷、一颗航弹,为免倾覆而在码头区搁浅,舰上近半数战机遭损毁,而另一条轻型航母“和泉”号则要幸运得多,它静静躲藏在北区码头旁,居然没有被任何一架美军舰载机“光顾”。

    猛烈的轰炸结束之时,偌大的马尼拉湾到处是火光和浓烟,无数的舰员和水手在水里睁着。经过六百多公里的长途跋涉,突入日军重兵守卫的马尼拉港,在日军官兵严阵以待的情况下发动强袭,居然以区区数架舰载机的微小代价击沉了数以万吨计的日军舰船,将多艘满载各种物资准备驶回本土的远洋货轮送入鱼腹,这样惊人的战果不但是日军将领战前无法想象的,就连美方指挥官也一直顾虑重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