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望族风流-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不错,接下来一个月,基本上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你了,我要去参加本届的会试,连同之前的准备,外加在考场中的九天,出来后都是近一个月以后的事情,巨鲸帮最初的这段时间,也正是最关键的时候,好好干,我相信你能行!”纪宁很信任地拍了拍林义的肩膀道。




第509章 考官确定(第三更)

    在沈康被人传说要主持会试之后,纪宁也的确一时间成为了众矢之的。

    沈康的弟子不少,但如今尚在参加会试的却只有纪宁一人,尤其纪宁还是金陵乡试的解元,一系列的声名之下,纪宁在本次会试中的录取概率也跟着提升了许多,别人也愿意相信沈康会把纪宁录取进三百名贡士范围之列。

    在大永朝,中了贡士,将意味着获得殿试的资格,进士的名衔也就没跑了。

    别人对于纪宁拥有这么一个师公,还是艳羡至极,但问题是现在谁都没说沈康一定能出来主持会试,甚至都没人能查出这消息的源头来自于何处。

    距离会试开考的二月初九已经逐渐临近,朝廷和文庙公布主考官,基本会在二月初的这段时间。

    会试不同于地方上的乡试,对于考试的流程是相当严谨了,在公布主考官和同考官之后,朝廷会派人护送这些人进入到守卫严密的贡院之中。会试仍旧是由主考官来出题,但在出题之前,主考官也已经进入到贡院之内,所有的出题在开考前的几天出完,还要进行刊印,变成考生手中的试卷。、

    在二月初的几天就要完成,时间也会显得很紧迫,因而朝廷也都会赶着时间去完成一些事。

    考生会在二月初八就要进场,一直到九天考试结束之后才会从贡院中出来,考试时间比乡试延长了一天,考试的内容也增加了一些,主要涉及到一些复杂的学术理论考试,考试的范围仍旧是围绕四书五经,从大的方面说,就是经史子集。

    会试所选拔范围,已经很是宽泛,之前就已经传出消息,这届的会试中会增加算学的考试,或许是朝廷缺少户部的人才,所以朝廷才会临时增加科目,一旦在算学中表现优异的考生,即便其余的科目表现不佳,也会被录取,但不是以正榜进士的身份进入朝廷,而是会以“递补进士”的身份进朝廷,他们是在三百名进士的录取范围之外。

    纪宁不想剑走偏锋,他自己虽然在算学上算是出类拔萃的,但他宁愿在正常的科举中获得进益,可以获得进士的身份。

    他自己倒不是很在意是几榜的进士,无论是进士及第,又或者是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只要能获得进士的文名便可以,他的目标是要留在文庙中,所以他的专注方向也主要在学术研究,同时将文气展起来,本身他对于朝堂上的勾心斗角是很不想涉及的。

    三百名贡士,是从一万多名的举人考生中选拔出来的,淘汰率也是相当的残酷,纪宁也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

    ……

    ……

    一直到二月初的这段时间里,纪宁就留在府里,甚至连唐解等人都不去见了,更不会去参加什么文会。

    就好像唐解等人所担心的那样,在别人知道沈康有可能成为会试主考官后,所想到的不是沈康会出怎样的题目,先想到的是沈康主考是否会公平,是否会有一些考生因此而获益。

    身为沈康徒孙的纪宁,就被人扒拉出来,旧事重提的同时,也在心里腹诽纪宁,觉得纪宁一定是没有才学的,而且最后还是会被录取的,很可能会被录取为会试第一的会元,他们就好像有被迫害妄想症一样,开始想办法要证明纪宁的才学不足以考上进士,更没资格成为会元。

    在这种思想的催化之下,很多人会给纪宁投递请柬,让纪宁去参加一些文会,说白了还是要让纪宁难堪的。

    纪宁当初不肯在京城诗会后承认自己就是写出诗词的人,就是为了防备会有今天的局面。

    结果顾玉明傻傻地替他受罪,顾玉明还不懂得这道理,结果在一次次的文会之后,顾玉明也终于原形毕露,或者顾玉明本身是有一定才学的,但也架不住那么多人对他**裸的仇恨,顾玉明终究是双拳难敌四手。

    纪宁在知道沈康可能会成为会试主考官之后,所做的选择跟顾玉明不同,他不会出去丢人现眼,他不需要在会试之前跟人证明什么,只要能在会试中有优良的表现,别人就会把嘴闭上。

    毕竟会试不是一名主考官就可以决定一切的考试,况且在会试之后还有殿试,那是皇帝和执掌文庙的亚圣一起考察考生的一次考试,丝毫不能作弊,而且考生的文气也会体现的很明显,容不得任何的掺水。

    二月初三,纪宁还在家里读书,这天韩玉突然来访,纪宁把人请到正堂,韩玉轻叹道:“永宁,给你带过来一个消息,不知对你是否好事!”

    纪宁好奇道:“何事?”

    虽然他不知道是什么事,但隐约也猜到跟会试主考官的人选有关。

    他算时间,朝廷和文庙公布主考官人选的时间,差不多也就是这两天。

    “主考官和同考官的人选都已经定了下来,朝廷派出的主考官,并非是礼部的官员,而是门下省黄门侍郎张玉珏,文庙中派出的主考官是刚晋升为大学士的河西文庙庙祝苏中愈,沈大学士并不在主考之列。”韩玉道,“这里还有一份十八房同考房官的名单,都是出自翰林院和文庙的学士,你看一下……”

    纪宁听到沈康并未成为最后的主考官,心中是松口气的。

    其实在他预料之中,沈康也不该出来主持会试,因为沈康的资历已经出了一个会试主考官的范畴。

    沈康是“称号大学士”,比一般会试主考官的“大学士”要高出一级,虽然大永朝很多时候“称号大学士”名不副实,但沈康的德才和声望在那里摆着,沈康要退休之前,也完全没必要再在科举场上忙碌一番,还不如把这种主考会试的机会让给那些“后辈”。

    十八房的同考官,一共是三十六位,朝廷和文庙在每一房各派出一名同考官,南北考生的考卷,分别会在上九房和下九房中批阅,最后南北考生各录取一百五十名举人为最后的贡士,至于最后贡士的排名,则由主考官来厘定。




第510章 等待开考(第四更)

    ?    沈康没有被委命为主考官,在纪宁看来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因为没有谁说沈康一定会出山。

    纪宁在韩玉所给的十八房同考官,见到了几个还算熟悉的名字,诸如之前所见过的韩翰林韩政,也有几个名不见经传的学士,之前这些学士都是在庙**职,他们并不会出来干涉朝廷的任何事情,只有在会试的时候才会出来当同考官。

    除了几个学士之外,还有一些翰林在其当同考官,翰林的名声跟学士大致相当,但在纪宁看来,这些人有个相似的特性,就是基本没什么权利,空有名声。

    “永宁,你能看出什么门道没?”韩玉问道。

    纪宁抬头看着韩玉道:“有什么门道?”

    韩玉叹道:“除了主考官之外,别的人选基本都是之前所推算出来的,没多大的变化,如此一来会让这次的考试可能存有一定变数,就是说一些人或许送礼送的合适的话,他们或许会在自己所送礼的同考官的房阅卷,这就会大大增加录取为进士的可能性!”

    纪宁摇头道:“事情没这么复杂吧?”

    在纪宁看来,同考官那么多,就算把礼送全了,但涉及到阅卷之时,所有的考卷都是经过誊录的,在卷子即便留下墨点什么的也没什么作用,又不能通过字体来辨别考生的身份,唯一的方法,就是在考题约定一些奇怪的句式,还不能被人所察觉。

    “永宁也不可懈怠,这利益在那摆着,那么多的举人,想一步进龙门,你说这些年来进士的人也不少,真正有才学的能有几个?就算是各省的解元,也未必能进士,这就是这世道的残酷,往往举人的都是那种没什么名气的人,有时候很让人恼火!”韩玉有些恨恨然道。

    “公台也别多想了,这主考官和同考官的名单也基本属于正常,我们也没什么可挑的,但至于南方和北方的主考官,似乎已经不在争议之列了。”纪宁道,“既然张玉珏是南方人,而苏愈是北方人,也跟之前所推测的朝廷出北庙出南的方向相反,这事情应该是先暂时告一段落了!”

    韩玉点头道:“这倒也是,或许朝廷也是考虑到礼部和翰林院的几名侍郎和翰林学士,不太适合出来做主考官吧,他们在士子当的争议性太大。但有件事也要告诉你,永宁,你原本在所有考生,会元的赔率是最低的,现在……基本已经看不到你的面了……很多人都觉得,你这次会试基本是要名落孙山!”

    纪宁笑了笑道:“如果这些人能掐会算,能推算准我能否进士,他们也不用去开赌坊赚百姓的银子,可以直接去当算卦先生了!”

    “哈哈!还是永宁你洒脱,就这样吧,我也该回去多准备一下考试的事情,这里是几个主考官之前的学术思想整理,你看一下,虽然没什么特别的,都是市面上能看到的,但总算聊胜于无,你随便参考一下就好!”

    韩玉把一本小册子交给纪宁。

    在小册子上,详细记录了两位主考官,张玉珏和苏愈两个人的学术思想和政治思想,关于这二人是出自于什么学派,曾经写过什么章,刊印过什么书籍,甚至曾经发表过什么学术言论,在小册子上都罗列的很详尽。

    但纪宁也明白这种小册子,基本在京城是人一份,也就不存在谁能得到额外优势的问题。

    这就看谁能把这些资料掌握的更好,或者能得到别的第一资料。

    ……

    ……

    韩玉走了之后,纪宁也是把主考官的名单拿出来,仔细看了看。

    之前他自己也整理了一份关于主考官和同考官的大概人选,并且从整理了这些人的学术思想,而张玉珏和苏愈这两个人,虽然看起来被选为主考官没什么根据可循,但都在纪宁的推算之。

    “苏愈好古,但其实是偏雅的古,所以外间所传的事情并不为真,如果有人在这次的会试引经据典时使用到古的内容,如果不能符合苏愈的雅好,那就是弄巧成拙,反而会被苏愈所否定。苏愈偏儒家学派,在河西之时,与当世几位儒学名家曾有交流,但他的思想,也带着偏杂家的内容……这小册子的错误还不少呢!”

    纪宁比对了小册子,发现编写小册子的人有点误导考生的意思,在上面所写的内容,大部分都不是纪宁所调查所知的。

    纪宁又拿出苏愈和张玉珏之前所写的几篇章,详细勘定过,确定自己所调查的内容并无偏差。

    他又详细研究了一下张玉珏:“……张玉珏在朝为官,最信奉的却并非儒家的庸之道,而是崇尚法家的内容,他在学术思想上也偏向于法家,这些都是有用的东西,他们在出题上,必然也会根据这方面的走向来出……”

    “四书五经的题目,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的偏差,但有些题目可就不一定了,四书五经之外,更大的范围是经史子集,最关键的也就看策问的内容,这也是考量考生对于时政了解最关键的题目,这二人又会出怎样的题目?”

    纪宁研究的很透彻,他自己甚至也会钻研,如果让他自己,在符合张玉珏和苏愈思想的前提之下,会出怎样的考试题目来。

    最后他发现,自己能出的题目范围,并不是很宽泛,尤其是在四书五经方面。

    他就可以先从这方面入来做练习题。

    此时,张玉珏和苏愈都已经进了贡院,贡院内外有重兵把守,因为之前发生了金陵乡试的舞弊案,朝廷对这次的会试也分外重视,加强了贡院周围的戒备,并且布置了许多暗哨,也是为了防止有人能秘密潜入到贡院把题目带出来。

    “十道题目,我先练习一下,当作是突击训练,一天完成十道题,天之后,考试之前再休息一两日差不多就开考了!”

    纪宁把自己在考试之前的事情都安排好,剩下的事情就是按照计划实施的,等待开考。




第511章 李秀儿的执念(第五更)

    ?    进入二月之后,随着会试开考之日的临近,京城之前的热闹学术氛围,反而降低了不少。

    主要原因是此时的众多学子都在闭门读书,所谓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考生到底都是举人,况且是寒窗苦读数十年,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接受铩羽而归的结果,在面对科举临近时,他们所能做的事情不多,最现实也是最有效的,就是拿着书本多研究,说不定就被他们研究出点门道来,也可能所写的一篇章恰好撞对了最后的会试题目。

    月初四,在京城李府之内,这一日张灯结彩,倒不是说因为这天是什么节日,因为二月二才刚过去,这天也没有婚丧嫁娶的事情,只因为这天李府的老爷,也是曾经金陵城的知府李璟,正式被委命为户部右侍郎,官正品。

    前院里,来道贺的人非常多,李璟在朝为官多年,终于熬到了朝廷,成为六部举足轻重的户部的二把,旁人来巴结不及。

    而在李府的后院内,李璟的女儿李秀儿则对此不太关心,因为李秀儿知道自己的父亲到底有多大的本事,她不认为自己的父亲高升是什么好事。

    在李秀儿看来,自己的父亲不但趋炎附势,连做事能力都很一般,之前在金陵知府这一任上,也经常会犯一些低级的错误,幸好有幕僚在身边指点,李秀儿甚至觉得父亲应该在外多当几年的地方官,就算是要升官,也应该做个藩台或者臬台,而不是到京城来当什么户部侍郎,越是靠近帝王的地方,越是危险。

    这一日,李秀儿更关心的是京城会试的消息。

    李秀儿一早就让人出去打听关于会试主考官的事情,因为她之前送了一份关于主考官人选政治学术思想的整理案给纪宁,她想看看自己整理的东西是否有用,她很想帮到纪宁,即便不被纪宁知晓,她内心也会感觉到很开心。

    “小姐,小姐,我回来了!”玉珍急忙跑回来,差点是把门撞开的。

    “小心些,别碰着。可有打听出会试主考官的名讳?沈大学士,有被委命为主考官吗?”李秀儿关切问道。

    “没有啊,小姐,奴婢出去打听了,还特地花了几钱让街边写信的先生把两位主考的名字给写下来了,一个说是叫张玉珏,另一个叫苏愈,具体他们是做什么的奴婢不知晓,但并没有纪公子的师公在里面!”玉珍把怀里揣着的纸张拿出来,上面写着两个名字,字迹很工整。

    李秀儿脸色稍微有些失望,但也有宽慰之色,道:“不是纪公子的师公,反倒是好事,纪公子本身是有极高才学的,如果沈大学士为主考官而他了进士,别人也会非议说他才学不济,回头又会有人对他有所攻讦,这两位,在朝和庙也算是赫赫有名的人物,料想在本次会试应该会出于公平和公允,让学子们更觉得可以发挥所长吧!”

    玉珍问道:“可是小姐,之前您不是说整理了一下可能会成为主考官的人的一些学术,送给了纪公子吗?您……可有猜对?”

    李秀儿原本还满脸欣慰,听到这话,她不由嘴唇绷紧,摇摇头道:“并未猜对,如果纪公子因此而多涉猎这些人的学问,恐怕是白费时间了!”

    “啊,小姐,那我们不用再整理一份送过去吗?”玉珍赶紧问道。

    “没用了,这会纪公子也会知道消息,他自己会去整理的。距离开考也就剩下四五天的时间,到初八,所有的举人都要进贡院,也不知道他那边准备的怎么样!”李秀儿神色带着关切,甚至目光也看着纪宁所住的方向,她自己很想去见纪宁,但因为男女有别,再加上纪宁一直误会她是苏蒹葭,所以她不能去见纪宁。

    因为苏蒹葭是没有道理来京城的,李秀儿如果去见,必然会暴露自己的身份,她不想去破坏纪宁跟苏蒹葭之间的关系,所以宁可在背后默默做事。

    主仆二人正说着话,突然后院那边有声音,但听一个声音喊道:“闺女,在里面吗?”

    李秀儿把写着主考官名字的纸张收起来,走到后门门口,打量着喝的醉醺醺的父亲李璟,道:“父亲,您这是……怎的?为何不少饮几杯?玉珍,快扶老爷回屋去休息!”

    “是,小姐!”玉珍怯生生回了一句,她对李璟还有些惧怕。

    李璟笑呵呵道:“闺女,你在内院躲着做什么?今日家父在外招待宾客,今日可是家父的大日子,晋升为户部侍郎,你不知道陛下对为父有多器重,将来为父甚至可以做的上六部的部堂,成为人人敬畏的户部尚书,身封侯拜相……哈哈,你且跟家父出去招待一下宾客!”

    “父亲!”李秀儿厉声道,“您到底在说什么?您的女儿,是一名闺秀,尚未出阁,待字闺,您居然让您的女儿出去见客?您把女儿当成什么人了?”

    尽管李璟是李秀儿的父亲,但李秀儿也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愤怒和失望,因为她觉得自己父亲做的事情太让她难堪。

    李璟冷声道:“你跟为父发什么火?为父不也是为了你考虑吗?不想想自己,都是个大姑娘了,到现在还待字闺,你以为这是什么光荣的事情吗?也不出去打听一下,看看哪家的姑娘十六岁还在家里当老姑娘?这次来的宾客,也有一些大户人家的公子,甚至还有一些年轻才俊,年纪轻轻就了进士的,总比你出去见那些不不四的人强!”

    李秀儿被李璟如此逼迫,后退两步,正色道:“父亲,您的女儿是闺秀,即便我见什么人,那也是朋友之交,如果您觉得女儿败坏了您的门风,女儿随时都可以离开李家,从此之后不再做您的女儿就是了!”

    说完,李秀儿哭着往内院自己房间的方向而去,这让李璟有些为难。

    “这闺女,真是的,为父让她出去多见几个年轻才俊,难道有错吗?还是说她心已经有了人?”李璟嘀咕道,“不行,不能让她随便乱来,她的婚事,可要我做主才行!”




第512章 会试二三事(第六更)

    大永朝会试的主考官和同考官,跟乡试一样都是内帘官。

    所谓的内帘官,意义就在于是在“帘内”进行出题、阅卷和择优录取考生的,不会干涉到外边考生的考试情况。

    相对的,是外帘官。

    外帘官的意义,是在于负责搜查入场、监场和巡场都差事,甚至外帘官还要负责考生的需求,以及为内帘官保证良好的阅卷环境,保证内帘官不能跟外帘官以及贡院之外的人有任何往来。

    内帘官,在朝廷和文庙公布人选之后,马上会进入京城,进入到贡院之内,一些远道的内帘官,主要是由文庙所推选的,其实在年前就已经定下来,因为很多人都是要从外地来进京城准备的。

    所以每到会试之时,各地文庙的庙祝、学士等人,其实都是很低调,甚至谢绝会客,这也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惯例。

    内帘官入场之前,会先祭拜文庙,会有朝廷派出礼部的官员协同,一起到文庙进行大型的祭拜仪式。

    但仪式并不对外开放,所有的考官都会到文庙,击败过圣人和先师,这才进入到文庙内,随即才开始出题,时间都会在几天时间内完成。

    纪宁作为会试的考生,他需要做的,仅仅是在二月初八这天下午入场,而正式开考会在二月初九上午,一直到考试结束,一共会有九天时间,考试结束之后,甚至还要等第二天才能出场。

    考试的内容跟乡试基本相同,但也有不同的地方。

    纪宁所准备的,其实还是很充分和全面,不能局限于四书五经的内容,因为在会试中,不但要看考生在四书文和五经文中的表现,还要侧重于对很多知识的了解,必须要学识渊博,才能被录取。

    跟乡试有所不同的,会试中还会加诗词歌赋的考试,这也是到会试级别才会有的考试科目,诗词歌赋加在第二场诰表科判的考试中,时间也会很紧张。

    至于朝廷所提及的加算经的考试,会加在第三场策问的考试中。

    如此一来,第一场考试仍旧是四书文和五经文,四书文是两篇,而五经文是三篇,其中仍旧以四书文为侧重点,第一场考试的压力会比之前乡试要低一些,也是取一个简单的开场,让考生适应会试的节奏。

    第二场,是诰、表、科、判,加五言八韵诗,比乡试的考试压力仍旧要低一些,因为每样只出一道题目,等于是第二场只考四篇应用题外加一诗词。

    第三场考策问加算经,算经是选做题,这也是为了不影响考生考前两场的题目,一旦说前两场表现的不好,可以在第三场中选做算经的题目。第三场策问是五道题,分别涉及到历史和时政的五件事情,让考生来做出自己的回答,更偏向于议论文,至于算经题目,因为是临时所加,还是附加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