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望族风流-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假小子美少年被气地晕了头,居然屈辱地接过了包着铜钱的手帕。

    “让让。”纪宁说道。

    假小子美少年下意识地让开,纪宁淡笑从容地从其身边经过,进了院门。

    雨灵和何安赶紧跟上。

    纪宁主仆三人进入院子走了七八步,纪宁把合起来的纸折扇举在半空中挥了挥,一边走一边头也不回地说道:“对了,一枚铜板代表一两银子,不要搞错了。”

    假小子美少年看着纪宁主仆三人远去的背影,芊芊玉手把那张手帕抓紧了,咬牙切齿地低声自语道:“你要是胆敢真的糊弄我,本郡主诛你九族!”

    从小到大,谁不夸她天资纵横、聪慧绝顶,直追圣贤,而如今居然被小小秀才而且还是荫袭的秀才当面骂她笨蛋骂她脑瘫,偏偏她一时反驳不得。

    恨啊!




第069章 书房密话

    (软件出现BUG了。这是第69章,发现内容衔接不上的朋友,可以清除一下QQ阅读的缓存,在软件的设置那里。然后,重新阅读,就没事了。这是今天更新的第三章。)

    在一间装修简朴实用的书房内,沈康坐在书桌前,认真仔细地一张一张地检阅纪宁抄写的《论语》和《中庸》。

    纪宁恭谨地站在书桌前面,目不斜视,执弟子礼。

    这间书房占地很大,足足有三间普通房间那么大,但一点也不觉得宽敞。

    因为书房内是一排排的书架子,书架子整齐归类地放满了书籍,其中不乏一些年代久远的真本或孤本,简直就是一个小型图书馆。

    一盏茶的功夫,沈康把纪宁抄写的《论语》和《中庸》都仔细检查完毕了。

    其实,纪宁没抄写多少,就一共五遍,反正沈康没有限定时间。

    而且,对他来说,用毛笔写字,哪怕是用最好的毛笔紫毫笔,也不如用一支普普通通的水性笔写字利爽。

    “字不行,回去多练练。”沈康检查完纪宁的“作业”后,抬头说道。

    “诺。”纪宁老老实实地拱手行礼应道。

    其实他现在的字已经进步不少了。

    沈康打量地看了一阵纪宁,问道:“那首劝学诗可是你所作?”

    “是先父昔日所作。”纪宁躬身深拜地说道,“徒孙尚还懵懂年龄之时,先父曾以它勉励要求徒孙,但也告诫徒孙切不可传与外人听,否则遭人耻笑。徒孙依稀还记得,先父还教导说,学问之道,须知行合一,止于至善,切不可空谈妄谈……”

    “等等!”沈康突然打断纪宁的话说道,“刚才你说什么?学问之道,须知行合一,止于至善?”

    纪宁忽然全身一紧,硬着头皮答道:“是的。”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这句话可是明朝儒道大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我怎么就随口就说出来了呢?可千万别被沈康发现什么呀!

    幸好,沈康已经完全被“知行合一,止于至善”这句话吸引住了。

    他自语地来回念了两三次,品味这句话的韵味,眉飞色舞起来。

    “哈哈,好!好一句‘知行合一,止于至善’!”沈康忽然高兴地击掌地叫道。

    末了,他又突然悲痛地惋惜叫道:“呜呼,仲昆,吾之弟子,汝英年早逝,惜乎!惜乎!”

    听见沈康缅怀悲痛纪凌,纪宁暗暗送了一口气,这老头肯定真以为“知行合一,止于至善”这句话是纪凌所说的。

    纪宁微低着头,装作悲伤,脑海里忽然记起,沈康本人就是儒道理学派的宗师,与北宋理学创始人之一张载的思想接近,提倡“笃实尚行、经世致用”。便宜老爹是沈康的最得意弟子,肯定是继承沈康的衣钵,那么便宜老爹也是理学派的人。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这句话也可以解读为理学范畴。不过,王阳明是儒道心学集大成者。

    极左与极右,往往是一线之隔,印证了《易经》的极阴为阳、极阳为阴的哲学思想。

    所以,沈康一点也不怀疑“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的是否真的出自纪凌之口。

    沈康悲痛惋惜爱徒英年早逝一阵后,目光再落在纪宁身上,明显温情了许多。

    纪宁并不能知道,此刻的他与当年的纪凌的相貌身高真的很相似,连气质也有三四分相似。

    “永宁,既然是你父亲的教导,那么你就当继承它,将它视为己出,并将它发扬广大。”沈康说道。

    他的意思是“知行合一,止于至善”这句完全归纪宁一人所有,甚至包括“为天地立心”这首劝学诗。他沈康不会说出去,更不会占为己有。

    纪宁立即拱手作揖拜道:“诺。”

    顿了顿,沈康接着说道:“如今金陵城谣传你在公堂上所作的劝学诗是你父亲的遗作,这个谣言是老夫刻意放出去的。你可明白其中意思?”

    “永宁完全明白师公一片苦心。”纪宁拱手说道,“永宁不过一介荫袭得了功名的小小秀才,哪当得起‘为天地立心’?”

    对于这个谣言,他是很欢迎的。

    ‘为天地立心’这首诗的思想境界太高,要是被人认定是他作出来的,那他就危险了。

    所以,他的想法是:唉,便宜老爹,你又替我挡灾了。而作为回报,我又给你扬名了。

    沈康微颔首,说道:“你能明白就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还太年轻,暂时经不起大风大浪。对于背负谣言,可能给你带来不好的影响,但等你才学渐成,名动天下后,谣言自然而然不匿去。正所谓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指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永宁谨遵教导。”纪宁只能再躬身拜道。

    又顿了顿,沈康从书桌右上角取过一张书写着文字的纸,对纪宁说道:“你的自白文的行文方式很好。自成一体,能让所有人都能听懂,即便是未经教化的山野村夫。如能推广开来,天下再无难读之书,可谓是功德无量。”

    “不过,你功名太低,妄自贪图大功德,必招祸害。”沈康继续说道,“所以,老夫严令禁止你再使用这种行文方式。除非有朝一日,你成为称号大学士,你才可以向天下推广。”

    “诺!”纪宁只能再次应声道。

    被沈康一个谣言一个严令,他在应对纪敬逼害时建立的才学声望一下子被打回了原形。

    纪宁只能再心底苦笑。

    不过,步子太大容易扯到蛋,还是低调点的好。安全。纪宁在心里安慰自己道。

    “你最近都在读什么书?”沈康问道。

    纪宁说道:“回师公,最近一直在攻读四书五经。永宁是真的才疏学浅。”

    沈康倒没说什么,直接从书桌面左边取过两本书,说道:“这两本书,一本《论语》,一本《中庸》,都是老夫注释过的,你拿回去认真读读。有不懂的,记下来,下次见面可以问老夫。”

    “谢谢师公恩赐。”纪宁恭敬第行礼,然后恭敬地上去取书。

    沈康是儒道理学派的宗师,读他注释过的《论语》和《中庸》,基本就是接受他的理学派思想了。纪宁作为地球二十一世纪穿越过来的唯物主义者,接受儒道理学派是最合适不过了。要是被逼加入儒道心学派,说不定能把他逼成神经错乱。

    ;




第070章 中秋诗会

        书房谈话完毕,沈康不留纪宁。

    走出半山居时,纪宁没再看见那个刁蛮的假小子美少年。

    不过,纪宁没怎么在意,他估计那丫头就沈康的孙辈或朋友的孙辈。给她长教训就给了,没什么大不了。

    如今沈康让他每五日与其见一次面,不仅送亲自注释过的四书五经,还允许询问,基本上跟收弟子差不多了。

    换做别人,早就欣喜若狂了。

    对无数的士子来说,能被沈康收为弟子,绝对是祖坟冒青烟的大幸事,值得大摆流水宴席三天三夜庆祝。

    沈康年过七十,早就不轻易收弟子了。

    沈康上一次收弟子是在三年前,那个弟子是刚刚中榜不久的进士。侥是如此,那个新弟子高兴得在家里大摆感恩宴席,他的亲朋好友列队恭喜。

    不过,纪宁没什么感觉。

    沈康虽是一座很好的靠山,但他基本上就把沈康当做身份掩护而已,免得表现得太过无师自通遭人怀疑。

    再说了,他还得防着沈康一些,不能太亲近了。

    毕竟这个世界里,小篆大篆能沟通天地神鬼,文章能让天地变色,沈康是这个世界的尖端人物之一,他可不敢打赌沈康有没有什么惊世骇俗的本事。

    一不小心就被当妖孽给收了,那就冤死了。

    离开国子监,马车径直返回纪宅。

    回到纪宅后,纪宁就没出去,在书房里攻读四书五经,雨灵则在旁边红袖添香。

    今日,三味书院放假休息一天。

    如今,度过危机后,三味书院逐步规范起来,从秦府招聘来的四位先生经过他亲自培训后,也逐渐开始承担教学工作。

    不仅如此,纪宁还特意去诗词阁卖了一首诗,得到的银两用来把三味书院扩建,将三味书院旁边的房子院子都买了下来。

    等扩建工程完毕,三味书院占地面积就是原来的五六倍,能同时容纳七八百学子就读。

    在大永朝,有七八百学子的书院已经是实力很强的书院了,影响力不可忽视。白鹿书院也不过是一千多人。

    不过,三味书院的影响力很小,毕竟都是最低级的学子,处于识字写字阶段。要知道,白鹿书院的学子基本是秀才。

    连续读书一个多时辰,纪宁有些乏了,就停下来。

    旁边伺候着的雨灵立即端送来香茗。

    纪宁接过茶盏品茶时,雨灵已经绕到他身后,一双软若无骨的芊芊玉手落在他肩背上,细细碎碎的给他捏肩捶背。

    “少爷,过几天就是中秋了,您有什么打算?“雨灵一边熟练地给纪宁捏肩捶背,一边问道,“上水诗会、颐园诗会、天香楼诗会等等好几个诗会都给您发帖子邀请您呢。您要去哪一家呢?”

    纪宁抽了抽嘴角,说道:“不去。你家少爷我的诗老贵了,在诗会上作诗,损失的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再说了,那些什么诗会没一个安好心的。”

    老实说,他对中秋还是比较期待的。

    倒不是想参加什么诗会,而是对古代中秋的浓郁节日氛围很期待。届时少不得带上丫鬟雨灵出去走走,感受一下古代中秋的人文风俗。

    另外,他这几天也注意到了,中秋期间,秦淮河上将举行花魁大比,各大青楼画舫都会派出他们的头牌红牌竞争。

    相对于什么诗会,他更愿意凑花魁大比这个大热闹,一睹被盛传已久的秦淮河名妓到底怎么个天香国色多才多艺勾人魂魄法。

    “听说参加花魁大比的各青楼画舫的头牌红牌必须是身子完壁的处子,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想到花魁大比,纪宁就不禁想到其中的一个规则。

    “哦……”雨灵玉手缓了缓,应了一声。

    纪宁隐约听出雨灵声音里带着一些遗憾,不由转身回去,看着雨灵的俏脸,问道:“你好像希望我参加诗会?”

    “没、没有,没有!”雨灵连忙摆着小手否认说道,“您都说了,那些诗会没一个安好心的,奴婢怎么可能让您往火坑里跳呢?”

    纪宁微笑道:“说谎了吧?”

    雨灵“扑通”地跪下来,说道:“少爷,奴婢真的没这种想法。”

    “你这是怎么又跪了?我又没责备你。”纪宁无语地伸手扶起雨灵,“起来起来。以后可不许再动不动就跪了。知道吗?”

    雨灵眼圈微红,低头点着臻首应道:“知道了,少爷。”

    “你继续给我捏一下肩。”纪宁说道,担心如果不主动让这傻妮子捏肩捶背,她又得胡思乱想了。

    “诺,少爷。”雨灵立即高兴地应道,殷勤地继续给纪宁捏肩捶背。

    纪宁眼帘微合,享受古代少爷的幸福。

    过了一阵,纪宁舒服地有点真要眯眼了。

    “少、少爷……”这时,雨灵的声音小心地从耳后传来。

    纪宁有些含糊地应了一声:“嗯。”

    “奴婢刚、刚才真说谎了……”雨灵的声音拘谨小心地说道,“你您责罚奴婢吧。”

    纪宁因为真的有些眼困,就没睁开眼睛,含糊地问道:“怎么说谎了?”

    “奴婢是真的希望您去参加诗会。”雨灵紧张地咽着口水说道。

    纪宁听到这里,倒是完全清醒了,不过他不行吓到雨灵,所以仍合着眼睛,声音有意放含糊地问道:“为什么?”

    “以前,少爷您每次都参加中秋诗会的。”雨灵有些自言自语地说道,“您这时候往往就跟杜守他们说进入诗词阁卖诗挣钱,实际上是花钱买诗,然后参加中秋诗会,在诗会上‘作诗’。”

    “呵呵,以前我是挺混蛋的。”纪宁自嘲道。

    雨灵回忆地说道:“那些人都猜到您的诗是买来的。他们就故意让您解释诗的含义,您经常答不上,他们就趁机取笑奚落您。奴婢跟在您身边,觉得很、很……”

    “很丢人,是不是?”纪宁问道。

    “不是。是很气愤那些人。他们许多人的诗也是买的,为什么就偏偏针对少爷您?!”

    “少爷,如今您发奋读书,才学已成,四步成诗,作出的诗连沈老都赞赏。”雨灵说道,“可是,外面那些人见不得您有才华,到处谣传您作的诗是老爷的遗作。太可恨了!”




第071章 阴毒狠辣的报复

        听了雨灵的话,纪宁明白过来了。

    敢情这小妮子是气愤外面的人造谣中伤他,想通过他在诗会上作诗反击谣言,同时一报以前随纨绔纪宁参加诗会所受到的屈辱。

    明白雨灵的想法,纪宁不禁有些哭笑不得。

    外面的谣言本来就是沈康为保护他故意散布的,而他本人也乐于接受。

    所以,雨灵想让他去参加诗会证明什么,根本不可能。

    至少在三五年内,他不可能主动证明“为天地立心”这首诗是他所“作”。

    不过,雨灵把他的荣辱完全当成她的荣辱,让他心里一阵感动。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纪宁睁开眼睛说道,“能承受多大的诋毁,才能承受多大的赞美。”

    雨灵闻言,说道:“奴婢懂了,少爷。”

    ……

    ……

    苏府,听雨楼。

    “太可恶了!”李秀儿颇有愤愤不平地对苏蒹葭说道,“蒹葭姐,你说那些书生怎么就那么酸,内心那么龌蹉?”

    “你这话说得没头没脑的,教我怎么认同你?”苏蒹葭微笑道,“到底发生什么事?居然惹得我们的李大小姐这么生气。”

    “就是那些书生……”李秀儿刚说了开头,然后反应过来,问苏蒹葭道,“你不知道吗?外面传得沸沸扬扬的。”

    李秀儿这句话同样无头无脑,不过苏蒹葭一开始就猜到李秀儿说的是什么事。

    只见她淡然说道:“你是说纪永宁的事吧?我已经不关注他的事了。”

    “什么?你不关注纪永宁的事了?”李秀儿大感意外地迷惑问道,“为什么?”

    苏蒹葭平淡地说道:“没为什么。之前我关注他的情况,是担心他刚搬出纪府遇到过不了的坎,趁机帮他一把,让他能顺利生存下去,我与他从此互不相欠。如今看来,所有人都小瞧他了,或者说是他骗过了所有人。他离开纪府,反而过得更好,再也不需要隐藏了。”

    “既然他能活更自在更精彩,我自然没必要再关注他的情况了。”

    李秀儿听完,扁了扁性感娇软的小嘴,有些遗憾地说道:“你真的不在关注他了吗?”

    苏蒹葭淡笑一下,不说话,但那态度是很明确。

    李秀儿见状,不再说话。

    她心里不由既有些失落又有一些窃喜。

    失落的是苏蒹葭不在看着纪宁一步一步成长,知道承认当初她的选择是错误的。

    窃喜的是苏蒹葭应该不会反悔,继续与纪宁的婚约,而她就有机会与纪宁真正地交往。

    ……

    ……

    秦府,此秦府非秦圆圆的秦府,而是金陵城名门望族的大秦府。

    在一间摆设装修十分讲究的书房内,相貌俊朗、身材修长,身穿着一袭长衫宽袖儒服的书生目光凝聚盯着一问秦府执事,一字一顿地问道:“当真有此事?”

    那书生正是金陵城鼎鼎大名的两中二元的秦解元秦枫,苏蒹葭身后众多追求者中最强劲的追求者

    “少爷,奴才很认真仔细查过了。”那执事恭敬地拱手说道,“从纪宁被赶出纪府那天起,苏大小姐就命苏府的下人时刻关注纪宁的情况,并发现及时和每天定时向她汇报。”

    “当初,纪宁被纪敬带人上门逼债时,苏大小姐就命她的贴身丫鬟送银两给纪宁救急。只不过纪宁真的在诗词阁卖诗得钱,银两才没送出去。”

    “另外,纪敬谋划砸纪宁的三味书院和上书请愿革去纪宁的功名这段时间,苏大小姐更是让苏府的下人满城打听关于不利于纪宁的信息,完全关注整件事的进程。”

    “特别是纪宁被公开审问那天,苏大小姐更是亲自移步到临仙楼坐镇掌控纪宁从三味书院到府衙的全过程。”

    “那些支持纪宁的普通老百姓的头目几乎都是苏大小姐指派的。还有,支持纪宁的队伍才三味书院出发,一路壮大,直至几千人,却不见骚乱,也是苏大小姐安插了许多人手维持的秩序。”

    秦枫听着,脸色越来越黑,沉声问道:“这么说来,纪宁那天能拉出这么大的队伍,完全是苏蒹葭的功劳?”

    “这……倒不完全是。城西的确有许多贫穷的百姓支持纪宁的。”那执事说道,“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没有苏大小姐暗中谋划,跟在纪宁马车后去府衙的队伍肯定小很多,甚至纪宁根本无法从崇文街经过。”

    “因为,崇文街入口处,本来是被纪府收买一群下九流堵住,坚决不让纪宁从崇文街经过。只是到最后关头,那群下九流被苏大小姐的人收买了,临时撤走,纪宁才能顺顺利利从崇文街经过,耀武扬威。”

    “苏大小姐为了纪宁的事,前前后后估计花去几千两白银!”

    秦枫听完,冷笑地道:“原来如此!本少爷就说他纪宁区区一个纨绔凭什么搅动如此大的能量,原来完全是她苏蒹葭的手腕!”

    “可恶!”他不禁骂了一声。

    就在他准备再问详细些时,他的跟班小厮敲门进来报道::“少爷,纪府史夫人求见。”

    “你去跟她说,我马上就到。”秦枫直接说道,史红艳的到访他并不意外。

    事实上,苏蒹葭暗中助纪宁的事正是史红艳亲口告诉他的。他这才让大秦府的下人去核实。

    一盏茶后,在一个豪华的会客厅里,秦枫会见了史红艳。

    “秦公子,妾身没有说谎吧?”史红艳对秦枫说道,“苏宁是不是暗中大力帮助了纪宁?”

    秦枫淡淡地说道:“谢谢史夫人相告。但此事与秦某何干?”

    “呵呵,秦公子看得真开。”史红艳带着些许讽刺的味道笑道,“苏宁与纪宁到底是有过婚约的。如今纪宁一洗无学不术的纨绔名声,而且风头十足,谁能保证苏宁不回心转意,又愿意继续与纪宁的婚约?”

    史红艳继续说道:“要想苏宁苏蒹葭不回心转意,那必须让纪宁继续带着无学不术的纨绔帽子。如今,金陵城到处传纪宁在公堂上作的诗不是他所作,而是他死鬼父亲的遗作。眼下,很快就到中秋诗会了。你我何不联手设一个局,重新坐实纪宁无学不术的纨绔头衔?”

    “史夫人,恐怕您要失望了。”秦枫不为所动地说道,“秦某很能理解您为子报仇的心情,但是秦某不是那种小人。”

    “秦某还有事,失陪了。”说完,秦枫站起来,毫不拖泥带水地离开会客厅。

    他一边走出会客厅,一边在心底暗暗冷笑:“对付纪宁,何需与你史红艳联手?本少爷一根手指头就能辗死那个纨绔十几次!还当本少爷是你那个废物儿子啊?!”

    史红艳看着秦枫离开的背影,脸上没有失望,反而露出阴谋得逞的怨毒笑容。

    她不仅找了秦枫,她还把苏蒹葭身后的主要追求者都找了个遍。

    她早就预料到这些心高气傲的公子哥儿不会与她联手,但私底下肯定会对纪宁痛下杀手,教纪宁死无葬身之地!




第072章 宓姑娘加盟

        第二日清晨,纪宁照常乘坐马车去三味书院上课。

    虽然三味书院有四位先生上课了,他基本可以脱手,但他还是坚持轮流地每天给一个班上课。

    渡人亦渡己,育人亦育己。

    当初秦圆圆派人询问他为什么兴办三味书院,他的回答绝不仅仅是借口忽悠。

    在教人的时候,往往会把相关的知识理论记忆更深刻,思索得更透彻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