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望族风流-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错不错!能拿到崇王府中秋诗会的请柬是一种荣耀一种认可。”又有一位书生说道,“据义封所知,目前拿到崇王府中秋诗会请柬的主要有秦解元秦伯言公子、王承德公子和吴鸣德公子。”

    众书生听着不禁一阵羡慕。

    不过,他们都心诚悦服,秦枫等三人都是公认的风头正劲才华横溢的才子。

    众书生热议一阵谁谁可能荣获崇王府的请柬时,忽然有一位书生说道:“季常提一人,大家觉得他是否有可能?”

    “谁呀?”

    “纪宁,三味书院的纪宁。”那书生说道,“他的争议虽大,但眼下他的名气可不小,几乎整个金陵城都知道……。”

    那书生的话还没说完,鄙夷的嗤然之声四起,让他不好意思再说下去。

    “季常只是让大家猜出一下,并不认为他能拿到崇王府的请柬。”那书生红着脸,心虚地说道。

    其他书生说道:“纪宁绝不可能荣获崇王府的请柬!他还是先证明那首劝学诗是他所作,非他爹之遗作吧。无学不术这么多年,突然能四步成诗,还是这么厉害的诗,怎么可能?”

    “就是!他要是能拿到崇王府的请柬,刘某第一个不服!”有一位书生大声说道。

    其他书生也纷纷大声附和。

    ……

    ……

    纪宅,书房内。

    纪宁坐在好整以暇地椅子上不紧不慢地端着茶盏品茶,他前面站着满脸激动高兴的雨灵和何安。

    一张制作精美的附着金粉的请柬摆在书桌书桌面上,请柬表面上赫然书写着“崇王府”三个烫金字。

    “不去。”纪宁放下茶盏,说道,“安叔,你就去跟崇王府的人说我这几天身体不适,多谢他们的好意了。”

    雨灵和何安脸上的笑容不禁一凝,急忙劝道:“少爷,这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啊!整个金陵城,不知有多少人渴望崇王府一张请柬而不得。少爷,您可万万不能错过了啊。”

    纪宁仍是淡然地摇头。

    他有不参加任何中秋诗会的必要理由,尤其是崇王府举办的中秋诗会更不能参加。

    试想,参加了崇王府的中秋诗会,诗会上肯定有不少别有用心的书生才子。他们在诗会上公开地要求他纪宁作诗一首,他是作还是不作?

    不作或作一首差诗,肯定被人当场嘲笑奚落,自己面子难堪。但真作一首好诗,那沈康让人散布谣言的一番苦心岂不是白费了?

    所以,干脆不去。

    何安见以利劝不动纪宁,于是说道:“少爷,崇王府好不容易举办一次中秋诗会,您若是不去,恐怕、恐怕……崇王府会记住了。”

    纪宁淡然一笑,说道:“安叔,你多虑了。崇王府此次举办中秋诗会颇是盛大,邀请的人众多,缺我一人丝毫不影响。”

    他的靠山是浮梁大学士沈康,地位一点也不低于崇王,哪怕崇王是当今皇帝的亲弟弟,深受皇帝信任。

    在这个世界里,皇权不是最大的势力,文庙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

    所以,纪宁并不怎么在意崇王府的态度。

    何安还要劝说时,纪宁已经摆手,说道:“就这样吧。安叔,你代我送客,说我染病无法亲自会客。”

    说着,他取过崇王府的请柬递给何安。

    既然纪宁意已决,何安只好无奈地接过请柬,行礼应道:“诺。”

    雨灵颇是遗憾,不过她早就知道自家少爷不想参加中秋诗会,所以不敢表露出来。

    何安拿着请柬退出书房,进入厅堂与前来派请柬的崇王府的人见面。

    “什么?纪公子不愿意?”崇王府的下人闻言,大吃了一惊,以为自己听错了。

    要知道,自崇王府放出消息要举办中秋诗会,不知有多少人疯狂地找关系送银两讨一张请柬。他之前也给几个有名的才子送给请柬,那些才子接到请柬哪个不喜形于色?

    他万万没想到,居然还有人拒绝参加崇王府的中秋诗会。

    何安演戏地露出难过担忧之色,说道:“唉,我家最近染病了,他很想参加,但是在无法动身。本来,他想亲自向您说明,奈何起不来床,只好让我代为接待您了。失礼之处,就您多多海涵。”

    说着,他往崇王府下人手里塞了一锭银子。

    那崇王府下人收了何安的银两,也没什么说的了。

    反正在他眼里,纪宁本身不是什么真材实料的才子,只不过前段时间三味书院的事闹得沸沸扬扬才在金陵城有名气,这才被邀请。

    拿人手软,那个崇王府下人客套地关心纪宁的身体两句,然后离开了纪宅。

    那个崇王府下人回到崇王府,向管家汇报纪宁因病退请柬之事。

    他本以为就是一句话的事情,岂料管家却认真严肃起来,仔仔细细地盘问了整个给纪宁送请柬的过程。

    他不知道,纪宁是此次崇王府中秋诗会被点名要邀请的人之一。




第076章 无意中撞见

        “你确定纪永宁真的是病了不能参加中秋诗会?”管家最后严肃地问道。

    那崇王府下人硬着头皮说道:“是真的。小的亲眼所见。”

    虽说他不知道管家为什么那么关注纪宁不能参加崇王府的中秋诗会,但是他一则没认真核实,二则收了何安的银两,是万万不能让管家知道。

    打发下人离开后,管家立即去向大管家汇报。大管家则立即向郡主赵元轩禀报。

    亲自点名邀请纪宁参加崇王府中秋诗会的人正是赵元轩。

    不过,赵元轩本人并不想看见纪宁,想见一下纪宁的是文仁公主赵元容。只是赵元容不方便亲自点名纪宁邀请纪宁,只好有赵元轩代劳。

    赵元轩得知纪宁生病不由幸灾乐祸起来:“哼哼,姓纪的你活该!叫你出那么阴损的问题害本郡主三天三夜废寝忘食,元气大伤!叫你嘴巴太毒,竟敢当面骂我笨蛋脑瘫!教你骗人钱财敲骨吸髓把文字当买卖做!现在报应了吧?哼哼!“

    末了,她去告诉了赵元容。

    赵元容得知,绝美的俏脸露出一些可惜。

    不过,她没说什么。

    毕竟,她只是觉得纪宁可能是一个不错的人才而已。

    如今在她麾下效力的人才很多,所以她对纪宁这个潜在的人才不可能花太多心思,更不可能降尊亲自拜访纪宁。

    ……

    ……

    由于称病不能去参加崇王府中秋诗会,纪宁自然不能马上去三味书院上课。

    好在如今三味书院的先生是足够的,他不去上一两日的课无关紧要。

    不过,中秋前,八月十四那****必须去国子监拜见沈康。

    一则到了交“作业”时间,二则他身为半个弟子,中秋这种隆重的佳节,给恩师送礼和节日问候是必须的礼节。

    所以,八月十四那天上午,纪宁备好了礼物,再将这几天抄写的《论语》和《中庸》放上马车,终于出发去金陵城国子监。

    在去金陵城国子监的路上,经过秦淮河岸边,纪宁看见沿路上游人很多,悠悠的秦淮河水上的画舫也是忙碌一片。

    原来,虽说中秋还差一天不到,但花魁大比早已开始。明日中秋夜晚已经是最后的决赛了,决出最终的花魁。

    另外,在这秦淮河边上的游人不仅有金陵城的人,还有从其他地方仰慕赶来的人。

    “少爷,您出行不会被崇王府的人发现吧?”在马车车厢内,雨灵有些担忧地问道。

    纪宁不由一笑,说道:“你想多了。人家堂堂大王爷,怎么可能会注意你家少爷我小小一个秀才呢?放心,没有任何事的。等明天晚上,少爷我带你逛街,去看花魁大比。难道你不想去?如果不想去就算了。”

    “去,当然想去了。”雨灵立即说道,生怕自家少爷真以为她不想中秋逛夜市看花魁大比。至于她杞人忧天崇王府发现纪宁是装病的事,已经抛诸脑后。

    纪宁微笑地说道:“真想不懂为什么那么多人热衷参加中秋诗会?在诗会上费尽脑筋作诗吟对不说,还得勾心斗角,多累啊。去看花魁大比就舒服多了,金陵城那么多青楼画舫,最美最才貌双全的都集中在一起,多么赏心悦目啊!”

    马车辘辘前行,终于抵达金陵城国子监。从大门进去,在众书生仰望的目光下,马车一路前行,在半山居前停下。

    纪宁从马车跳下来,看见半山居朱门前停了不少马车,其中不乏豪华富丽的双马甚至三马车,比较起来就属他的马车最寒暄。

    估计是中秋降临,沈康的弟子们纷纷赶过来向沈康送礼和问候。

    待雨灵和何安把东西从马车取下来,纪宁一合纸折扇,淡定从容地向大门走去。

    朱门是完全敞开着的,更有家丁知客守在门口,随时迎接登门到访的来客。

    “陈执事,小子有礼了。”纪宁走到大门前,向守在大门作知客的一位中年男子拱手行礼道。

    那陈执事正好是上次给纪宁引路的半山居仆人,他客气地向纪宁回礼道:“纪公子,你来啦。快快屋里面请。”

    说着,他就要给纪宁引路。

    按理,他守在大门作知客,不能轻易离开,但是纪宁是沈康在昨晚特意交代的,所以他破例亲自给纪宁引路。

    “谢谢陈执事。”纪宁谢过陈执事,然后随陈执事入内。

    何安和雨灵捧着礼物和“作业”赶紧跟上。现在出入半山居的人都是大人物,他们不禁有些紧张。

    进入院子,果然发现半山居人气很盛

    虽然没有人高声喧哗,但一路上看见不少气度非凡、衣着华贵的中年人三五成群地一个圈子一个小圈子围站在一起说话叙情,与上次冷清安静截然不同。

    纪宁不禁有些感叹,大靠山沈康真是桃李满天下。

    要知道,沈康已年过七十,他的许多弟子大部分年龄不小,基本分散在大永朝各个角落为官一方或成为当地名望的受人敬重的名儒大儒。中秋节虽重要,但还至于让沈康所有弟子不辞千里聚在一起,估计在前来中秋问候的弟子只占十分之一。

    以此估计,沈康这个称号大学士的影响力该有多大!

    陈执事将纪宁引导一个相对静幽的房间门前,然后停下,对纪宁说道:“纪公子,您先进入房间歇着,我这就去通知老爷。”

    纪宁拱手谢过陈执事,陈执事回了礼,匆匆离开了。

    陈执事离开,纪宁转身步入房间,目光习惯地往房间内一扫。

    下一刻,他不由一愣,看见有一双黑白分明的美丽大眼睛正圆睁地瞪着他,那张粉雕玉琢的精致小脸上分明布着腾腾的怒意。

    纪宁很快回过神,一边走进去,一边不在意的笑道:“呵呵,别这么生气瞪着我。是不是终于发现自己很笨?这么简单的问题解答不出来?这就对了,你本来就笨。你应该感谢本少爷让你真正认识你自己。”

    “纪宁,你个大骗子!”对方不顾形象地恼怒骂道。

    原来,在房间里怒瞪着纪宁的人正是赵元轩。




第077章 气死郡主

        “纪宁,你个大骗子!”赵元轩恼怒骂纪宁道。

    “纪某怎么骗你了?”纪宁做无辜状摊手说道,“你该不会还认为那天我出的题目没答案吧?如果你还这么认为,那就别怪纪某用鄙视的眼神看你了。”

    赵元轩被气得差点跳起来,居然胆敢倒打一耙,见过无耻的,没见过这么无耻的!

    她骂纪宁大骗子主要原因是昨天还装病得起不来床不能参加她家的中秋诗会,现在却生龙活虎的,哪是病了?分明是骗人!

    现在这个大骗子被她当面揭穿,居然一点羞耻心都没有,反而装糊涂跟她扯上次的问题,并以此奚落她,实在太可恨了!

    她堂堂郡主什么时候被人这么气过?

    “你、你、你……”赵元轩指着纪宁,气塞心胸,全身发抖,一声说不出话来。

    纪宁见这个刁蛮假小子美少年被气得俏脸都通红得有些发紫,真有些怕直接把她给气晕了,就暂时不说话,从容自若地找了一张椅子坐下,优哉游哉地摇起纸折扇。

    赵元轩“你你你”了一阵,终于缓过气来。

    略作冷静后,她决定不当面揭穿纪宁装逼不参加中秋诗会的事,免得暴露她的郡主身份,不能再中秋诗会上出其不意打击报复纪宁。

    “哼,你就是大骗子!”她坐回椅子,对纪宁冷傲地重哼道,“你不仅办私塾骗贫穷老百姓的钱财,连出道题目都骗人!故意设下陷阱,诱导本、本公子查天底下有多少个字!”

    “呵呵,你自己笨能怪谁呢?”纪宁气人的不紧不慢地说道。

    赵元轩听到纪宁又说她笨,刚刚压下来的气愤顿时又升腾了。她怒瞪了一眼纪宁,说道:“你才笨呢!你那道自以为是的题,本公子早已轻轻松松解答出来了!”

    “哦,不错嘛。花了几天呀?”纪宁有气死人不偿命的语气说道。

    赵元轩气得银牙暗咬,暗恨地想道:大骗子,你就嚣张得意吧,等到了明晚中秋诗会,本郡主要你哭不出来!

    “二十两银子!”她冷哼地说道,避而不答纪宁的问题。

    听到赵元轩说出正确答案,纪宁倒不意外。这个假小子美少年以聪明自诩,又在半山居混迹,肯定笨不到哪去,花了几日推导出答案很正常。要是不能推导出正确答案,他还懒得理呢。

    “拿来。”纪宁伸手向赵元轩说道。

    赵元轩明显一愣,反应不过来地说道:“什么拿来?”

    “手帕啊,还有纪某的钱。”纪宁说道,“二十个铜板呢!你不会想装懵懂昧了纪某的钱吧!”

    赵元轩明显气得胸口一阵急剧起伏,我堂堂郡主还能昧你二十文钱?!!!送我还嫌脏呢!

    不过,她哪想到会恰巧遇上装病的纪宁,所以就没带在身上。

    “谁稀罕!”她只能哼道。

    纪宁淡笑道:“不稀罕更好。拿来。”

    “没带!”赵元轩不屑地说道,“不就二十个铜板吗?本公子赔你二十两!”

    说着,她伸手摸钱袋子。

    下一刻,她俏脸上的不屑凝住了:没带钱!

    她身为郡主,平时哪有带钱的习惯,甚至她对钱没多大的概念。

    今天早上她睡了一个大懒觉,前去半山居之时匆匆忙忙的,钱袋子更记不得带上了。

    纪宁看见赵元轩俏脸僵凝住的表情,立即猜到赵元轩跟上次一样没带钱。

    他心里立即笑呵呵起来,又可以继续捉弄一阵这个刁蛮的假小子了。

    “赔纪某二十两倒不必。君子爱财取之以道。”纪宁故作平淡地说道,“二十个铜板就二十个铜板,不要多,但也不能少一个字儿。拿来吧,纪某相信你也不是贪墨之辈,连二十个铜板都不放过。”

    赵元轩涨红着俏脸,憋屈得几乎要吐血,真是二十文钱难倒堂堂郡主。

    纪宁看着赵元轩巴掌大的俏脸一阵红一阵白好一会儿,觉得差不多了才说道:“算了,二十文钱就送你吧。”

    “本、本公子不稀罕!”赵元轩认真地冷哼道,“你叫纪宁,本公子知道你住哪。今日申时之前,本公子必定一千倍一万倍还请你二十个铜臭!”

    “呵呵,一千倍一万倍真的不必……”纪宁摆手说道。

    赵元轩重重地冷哼一声,打断纪宁的话,说道:“上次你考本公子,这次轮到本公子考你了!”

    纪宁立即淡笑地摇头道:“那真是对不起,纪某不喜欢回答问题。”

    “你!!!”赵元轩气得霍地站起来,怒目盯着纪宁,一口编贝皓齿咬得咯吱咯吱响,似乎下一刻就向纪宁扑过去,在纪宁身上狠狠咬上几口,“无赖之徒!!!”

    可惜,纪宁完全当耳边风。

    末了,他才不紧不慢地说道:“其实,你要是不服气,不承认自己笨,纪某还是可以再给你机会,再出一题让你作答,证明你自己的。”

    赵元轩冷哼一声,吃过一次亏,她才不会再上当呢!

    “放心,这次不是数的问题。”纪宁不管赵元轩的反应,自顾地说道,“有信心证明自己吗?不会被吓破胆了吧?”

    “说!”赵元轩咬牙的哼道。

    如果是数的问题,她还真的不敢接,但是其他问题……哼哼,本郡主让你知道什么叫天资聪慧聪明绝顶!

    纪宁见这刁蛮小丫头又上当了,心里不禁暗笑,表面上正经地说道:“仔细听好了:世上最大的野兽是大象,成年的大象往往有一万斤以上。比如有一头大象在你家里,在不杀死大象和没有一万斤以上的大称的情况下,你要怎么样才能称出大象的重量?”

    这个世界上没有曹操,自然就没有曹冲称象的故事。

    “这……”赵元轩顿时被难住了。

    “呵呵,这次纪某给足你时间,在纪某离开半山居前,你能打出来,都算你赢了。”纪宁呵呵地笑道。

    赵元轩怒瞪了纪宁一眼,哼道:“少瞧不起人!本郡、本公子一定能想出来!”

    纪宁仍是呵呵一笑,很淡定地拿起茶壶给自己斟了一杯茶,不紧不慢地品茶起来。

    这个世界不似地球现代社会,几乎没有人仔细研究过物理上的浮力,对方不过十三岁左右,不可能了解浮力的问题,所以他基本断定半天内赵元轩不会想到用船称象的方法。




第078章 郡主的报复

        大约过了一盏茶功夫,陈执事敲门进来,对纪宁拱手行礼说道:“纪公子,老爷在书房有请。”

    纪宁站起来,拱手回了礼,然后随陈执事离开,前去沈康的书房。

    纪宁走出门口时,一直处于苦思冥想的赵元轩忽然抬头看了一眼纪宁挺拔的背影,粉妆玉琢的俏脸不由露出一丝不服气。

    “我比他先到,沈爷爷却先见他,难道我这个郡主还不如他那个大骗子?”

    赵元轩小声自语说了一句,接着低头继续苦思冥想要怎么称大象的重量。

    纪宁由陈执事引路走到沈康的书房。

    向沈康行礼问好并提前问好中秋佳节后,纪宁老老实实地把“作业”献上。

    沈康接过纪宁的“作业”,像上次那样仔仔细细一丝不苟地检查纪宁抄写的《论语》和《中庸》。

    半山居内站满了从各地赶来拜见的弟子,都是功名有成的弟子,都等着沈康接见,但沈康得知纪宁到来,几乎立即接见纪宁,还花不少时间精力、不厌其烦地仔细检查纪宁抄写的《论语》和《中庸》。

    纪宁执着弟子礼,恭谨地站在书桌前。

    他看见沈康居然这时候还这么仔细检查那几乎无关紧要的《论语》和《中庸》抄写稿,心里有些看透沈康。

    好在这次抄写《论语》和《中庸》,他没怎么懈怠,不然就要出丑了。

    花了一盏茶多功夫,沈康把纪宁抄写的稿子一张一张地检查完毕,然后抬头对纪宁道:“永宁。”

    “师公。”纪宁立即行礼应道。

    沈康说道:“你这次抄写的《论语》和《中庸》还将就,但离认真还有距离。你每次交上来的抄稿多少,老夫不在意,但一定要认真思考地抄写。另外,你的字还是不行,必须加强。”

    “永宁惭愧。”纪宁拱手低头说道,“永宁一定谨遵师公教导。”

    沈康微颔首一下,不多说抄稿的事情,接着问道:“老夫给你的《论语》和《中庸》,你可看了?”

    “回师公,永宁认真看了,但是您的注释博大深奥,学生至今只读了两页,惭愧。”纪宁恭敬地回答道。

    沈康“嗯”地应了一声,问道:“可有疑惑之处?”

    “确实有两三处不解。不过,永宁打算自己多思虑一些时日,实在不解再向您请教。”纪宁说道,同时暗想着,我就是真的有问题问你,这时候哪敢问?你那些弟子等急了还不把我生撕了?

    “很好。”沈康说道。

    沉吟一下,沈康又道:“既然无事,你就回家去吧。”

    这是要纪宁直接回去,不许再半山居逗留。

    “诺。永宁告退。”纪宁深深行了一礼,退出书房。

    离开沈康的书房,纪宁带着雨灵和何安走出半山居,然后坐马车回去。

    期间,赵元轩没有拦他的路,料想是还没想出怎么称大象的办法。

    回到纪宅,吃过午饭,休息好后,纪宁进入书房,摊开秦圆圆送的宣纸,执着紫毫笔,认真地练起字来。

    沈康两次说他的字,肯定不是随口说说的,是相当地重视。

    纪宁在回去的路上仔细想想,觉得沈康有道理。

    这个世界跟到处充斥着报纸、杂志、电视、电脑、手机等等的地球现代社会,传媒非常欠发达。

    人们对一个名人的印象几乎是通过其诗词文章和字迹形成的。

    尤其是人们都笃信字如其人,字好不好看,有没有风骨,直接关系到当事人在众人心目中的形象。

    可以说,字就是一个人的明信片。

    所以,大永朝的读书人必定练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