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十国帝王-第4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翻越营墙并不难,为了避过角楼上的岗哨,吴生还是等了许久才等到好时机,因为左右观望的关系,手脚动作难免有些误差,木桩子划破了衣衫,吴生没有在意,只是回头确认了一遍有无碎步被留下。
出了营,吴生在营后的山林里绕了一大圈。他自然是不能选择从前营走的,彼处有太多岗哨,走山路虽然艰难许多,不过要安全不少。因为着急赶路的关系,免不得被林木荆棘划破衣衫,甚至脸上、手上都渐渐多了许多血痕,出山之前也不知摔了几回,周身疼痛的地方太多,反而没有太大感受了,好在没有崴到脚,倒也算幸运。
从营地到甘州城,大路只有一条,吴生不用担心走岔,夜里两军游骑斥候的活动也很少,否则一旦遇上,别说跟对方虚以委蛇,很可能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就给杀了,即便遇到的是唐军游骑,对方也不会给他特殊待遇。
沿着大道奔行,一路上吴生极为警惕,一旦听到马蹄声就躲开,等对方过了再继续赶路,如此折腾了好几遭,凭着敏捷的身手与几分幸运,吴生总算到了甘州城外。
两军交战之所,便是夜里,也有大量将士活动,这个当口谁也不敢大意,游骑岗哨多的可怕,双方界限分明,回鹘人控制城西,唐军控制城东,各有各的势力范围。吴生已经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一路来不仅奔波还要担心受怕,纵然他久在边军,也大感吃不消。
潜行的时候,吴生最担心的是遇到同样在潜行的哨探,他不知道两军哨探、游骑今夜的暗语,两者一旦碰上,他几乎没有存活的可能,对方也不会给他解释的机会,只会立马将他斩杀。
在靠近唐军边营的过程中,吴生被唐军哨探发现。此时他没有做贼一样潜行,而是在大摇大摆的行走,这大抵也是唐军游骑在围过来的时候,没有将他立即射杀的原因。不过身上的回鹘人服饰,还是为他带来了不少麻烦,望着对准他的一架架短弩,吴生手心里冒出了许多汗水,好在汉话说得流利无比,帮他渡过了最危险的瞬间。
“带回去。”为首唐军哨骑的这句话落在吴生耳中,无异于天籁之音。
“某姓吴名生,乃朔方军柴克宏将军麾下,数月前跟随刘仁赡将军救援高审思将军,半路为回鹘人所困,受伤力竭被俘……此番随回鹘军队来援甘州,今日方至五十里外……请带某拜见将军,某能为大军领路,击溃来援之贼军!”这番话吴生不知说了多少遍,从在营外遇到哨骑,到被带进军营丢进帐篷,他的嘴就没停止过开合。
然而没有人理会他。
唐军将士把他带回来,似乎只是单纯的抓了个疑似唐人的俘虏,并没有希望从他身上得到格外的东西。
吴生知道这是正常的,他既非唐军哨探又非唐军细作,更不是身份非常的军中将校,他不过就是个寻常士卒——数月前是。没有身份还人微言轻,底层将士管不了他,有资格管这事的人没兴趣管他,唐军将士没有在看到他的时候,就一刀把他杀了,已经是他的幸运。军中将校倒是该把他当作敌军细作来审讯,看他有甚么企图——但是唐军明显连这个兴趣也没有。即便吴生是敌军细作,只要关押在营中,也无法还能有所动作,如果吴生不是细作,真的是逃回来的唐军俘虏,大战之时就更不会有将校有闲暇来理会他,战后倒是有可能去查实他的身份,然后找个机会将他带回灵州——顶多如此而已。
帐篷里不止吴生一人,还有其他被唐军哨探抓住的人,吴生苦苦哀求看管他的唐军将士,甚至不惜危言耸听,希望见一见将军,但没有人愿意为他传话。
千百人的军功,没有人在意。
吴生求见朔方军将校,求见柴克宏、刘仁赡,却被告知朔方军根本就还没来——就算来了,柴克宏、刘仁赡也几乎没可能知道他这个人,更不会有闲暇来见他这个寻常军卒。
就这样,吴生在军营呆了许久,直到大军攻克甘州。
然后又过了许久,吴生得知大军攻占了肃州。
再然后,王师开始安抚地方。
甘州回鹘正式成为大唐治下之民,吴生的军功也彻底没了可能性——甘州已经没有敌人,没有敌人,又何来军功?
再往后,吴生随着大队人马回到了灵州。
在灵州,历经波折,吴生证明了自己的身份。
遂回家乡,与家人团聚。
再去灵武县,见到了玉娘。
与玉娘成亲,自此过上寻常生活。
……
吴生回过神来的时候,夕阳正好完全沉下西山。
寒冷犹如潮水,从脚底蔓延上来,寸寸没至头顶,将他完全淹没。吴生感到呼吸困难,也感到浑身无力,似乎心跳都变得微弱,行将就木。
他知道,即便他想要立功,王师也不会给他这个机会,他一个寻常小卒,即便是去了王师营地,也没有人愿意理会他,大军更不会为他这个身份不明的人,而有甚么行动,他的最好的命运,不过是军中设立了收容先前被虏至河西的朔方军民的场所,而他在这个场所里占据一个普通的位置。
然而吴生更加清楚,他根本不可能走进王师营地,在此之前,五十里的路程,甘州城外的交战泥潭,足够他被两军哨骑不问青红皂白的斩杀百十回。
“立功?不可得。回去?不可得。”吴生低声喃喃,比之臆想中的壮怀激烈,这才是真正的现实,冷冰冰的现实。
“国家总是这样大,个人总是这样小……战争总是席卷天地,个人总是随波逐流……”吴生把头埋在双膝之间,不愿再去看任何人、任何事。
身份贵如张骞,也在草原蹉跎了十多年,身份贵如苏武,也只能在草原上牧羊,何况是“没名没分”的吴生。
很多时候,两难的选择常会把人逼疯,但比这更惨的,是压根就没有选择的资格,只能做一个浮萍,在风雨中接受命运的安排。
心中装着金戈铁马与壮怀激烈的吴生,在这个时候,第一次认识到了个人的渺小与无奈。
但这不过是开始。就在吴生感到自己一颗心沉到谷底的时候,从不知多远的远处,传来一阵轰然的巨响,如同万千惊雷在刹那间砸落地面,他愕然抬起头来,循声向山那边望去,就看到彼处暗淡的天际,骤然爆发出晨阳晚霞般的冲天红光,映透了半边天,接近着,便是海潮般的沙场杀声,在彼处轰然响起,仿佛连天都要冲破,连山峦都要震塌。
“怎么回事?”
巨大的动静引起了所有人注意,山前扎营的千百回鹘战士,全都停住了手中的活计,一起向山那边望去,脸上布满了震惊与疑惑之色。
吴生在山坡上站起身,扶额远眺,虽然注定甚么都看不到。
彼处是甘州城的方向,如此大的动静似乎只有一种可能,他的心跳不禁加快,一只手紧紧攒成拳头。
意识到可能发生了甚么的不止吴生一人,大军很快做出应对,又一批游骑被紧急加派出营,赶往甘州城查看情况。不久,有军令传下来,除却加紧修筑营地外,所有人等都要做好应战准备。
突如其来的紧急状态,让所有将士都面色凝重,吴生正在低头沉思间,相熟的回鹘勇士过来对他郑重叮嘱道:“待会儿跟紧我,万一有事,可不能走丢了,否则连部落都回不去!”
事实上,所有人都已经回不去。
入夜,山那边的红光与杀声渐渐平息,夜半,地面却忽然震动起来,并且动静越来越大,黑夜的恐惧与未知的战局,让所有人都惴惴不安,营地中的火把连接成片,火苗在夜风中飘零的燃烧着。
游骑率先归来,带回的是令回鹘战士绝望的消息:唐军攻破甘州,药罗葛狄银等人率部出逃。
——听动静,药罗葛狄银残部应该是冲这边来了,而唐军正在追击。
甘州城的战况众人并未亲眼所见,但傍晚时分的动静都听得真切,那座防备严密的重城都已经陷落,可想而知唐军的势大,如今药罗葛狄银都要出逃,众回鹘战士更是不可能存有反击的心思。
撤退,毫不犹豫的撤退。
没人想去力挽狂澜,甚至没人想去接应药罗葛狄银,众人只想在唐军追来之前,从这里远远逃离。
苍凉的夜,被仓惶的大撤退打碎。
吴生被汹涌的人流裹挟,只得跟着众人奔逃。望着慌张奔走的战士,望着月夜下跳动的火把海洋,听着此起彼伏哇哩哇啦的回鹘话,听着惊惶不定的马嘶声与脚步声,吴生没来由生出一股不知此时何时、此生何生之感。
他想回家。
乱军之中,他却没得选。
被簇拥在拥挤的洪流中,顺着大道向前方奔行,吴生的耳畔却传来愈发清晰的交战声。惊惶不定的逃窜永远快不过整齐有序的追击,身后的唐军距离他们越来越近,天亮后,唐军之前的药罗葛狄银残部,开始冲击他们原本还算齐整的队列。
这支不曾经历战斗的军队,由此不可逆转的也成了败军溃卒。败军溃卒没有秩序可言,丢盔弃甲只为跑得更快,你推我搡相互践踏只为削减阻碍,四散而走想要脱离恐怖……事实只能是,溃败得更加彻底。
整个白天过去,唐军的追杀没有停止。
这看似不可能,却真真切切的发生了。
唯一的可能是,唐军追击的精骑,早就有了准备,并且在相互交替前进。
溃军只能直奔肃州。
差些在乱军中丧命的吴生尚且不知,肃州有甚么在等待他们。
第935章 独在异乡为异客,何处是家有家人(五)
十年征战,戎马南北,大小战事无数,无论灭国屠军,还是攻城拔寨,唐军深谙各种战法,又因演武院、参谋处之存在,使得唐军战后总结工作分外深入彻底,一战之得一将之长,往往可以成为全军之得诸将之长,故而唐军之锐利无匹,不仅在于甲兵鼎盛,更在于智慧系统之完善、军事文明之发达。
大战之后的追击之法,唐军自然没有不精通的道理。事实上,时至今日,唐军在各种战法上的造诣,都不是他国异族可比,更何况,主持甘州会战的主帅乃是孟平。
军中很早就有种说法,李从璟的用兵之道,李彦超得其三,李绍城得其五,唯独孟平深谙精要,得了十之七八,堪称继承衣钵者。
——能得十之七八,已是极为难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重点还得自家融会贯通,根据自身之长短与性格,形成自己独一无二之风格。早年李从璟跟随李存勖征战四方,做了对方两年亲卫,日日耳濡目染,又被对方时时提点,堪称李存勖用兵之法的传承者,但要李从璟自个儿来说,他也只得了对方兵法的七八分真谛。
总而言之,唐军对甘州残军的追击,一路昼夜不停、片刻不息,完全没有给药罗葛狄银喘息的机会,一直尾随到肃州。这一路上尸横遍野,多的是连甘州城都未望见的回鹘“勤王之师”,莫名其妙就成了沙场白骨,对这些回鹘战士而言,说他们心中满腹委屈,未免显得太轻描淡写了些,命运的无奈与个人的渺小大体如是,沙场之上,普通士卒大多连战况都没弄清楚,就已经带着自己的故事踏上了黄泉,而等待他们的不过是一碗忘却前事的孟婆汤。
药罗葛狄银没有死在乱军之中,实属命大。
从这个意义上说,吴生也很命大。
被裹挟在败军的洪流中,身不由己逃往肃州时,多次见到追至不远处的唐军精甲,对着回鹘战士不由分说乱砍乱杀,吴生不止一回觉得自己命要休矣。乱战之中,唐军将士不会有闲心去听回鹘战士的诉说,眼见那些满嘴汉话的回鹘战士,一个个接连在唐军横刀下倒在血泊中,吴生清晰认识到了他的身份。
现在,他是回鹘战士。因为他着回鹘服饰,与回鹘人为伍,在回鹘人军中。虽然他没有回鹘人的五官,虽然他说汉话——那又如何呢,河西之地,诸族杂居,不乏汉人,不乏混血,但眼下他们隶属河西军队,是唐军之敌。
大战之时,唐军不会有闲情逸致,去讲仁义道德——那是战后的事,是得胜之后的事,是只有胜者才会做的事。而且不同于中原之战,现在唐军面对的是异族,眼下,依照孟平的军令:前锋不纳降。
死去的敌人才是最好的敌人。
杀敌才有军功。
吴生不得不面对同胞一次次向自己举起横刀,并且和身边的回鹘战士一起仓皇逃窜,这让他的心头一片冰凉,这让他觉得人生太过荒诞。
这种情况下,吴生这些人甚至无法择道回归部落,只能被迫逃往肃州。
好在终于活着抵达了肃州。
然而吴生的境遇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因此而变得更加危急。
逃亡路途中,药罗葛狄银本在队伍后阵,为摆脱唐军追杀,他毫不犹豫选择向前冲击,依仗其亲兵之锐利、战马之优良,无情将阻道的回鹘战士杀散,而冲到了溃军队伍前列,这样一来,那些被他抛在后面的回鹘战士,就成了他阻滞唐军的屏障,而吴生所在的群体,不幸就落在了药罗葛狄银后面——他本身也差些被药罗葛狄银的亲兵乱刀砍死。
对此,吴生和其它回鹘战士自然愤然不已、骂声一片,但却无可奈何。这就是战争。对身处战争中的人而言,战争最大的主体不是取胜,而是活命。取胜,是活命之外的追求。军队建设为何总要强调荣誉重于生命?就是让你甘愿赴死,把取胜看得比活命重要——若得三分将士如此,军队自然战力非凡。
当吴生等人逃到肃州城外的时候,药罗葛狄银已经进城,而这个时候,城门已经紧闭,并且无论他们这些后到的溃卒如何喧哗哀求,城池拒不开门相迎,因为唐军已经尾随而至。
为了避免唐军杀入城中,肃州必须要关闭城门,药罗葛狄银必须要将他的族人阻隔在城墙之外。
面对白捡的军功,唐军自然没有不要的道理,追杀而至后,便在城外各处大肆收割慌乱的回鹘溃卒。
哭声震天,惨绝人寰。
散落在城外的回鹘战士,不得不拥挤到城墙外,拼命向城墙靠拢,以求得到城头上弓箭手的庇护。
城头上的弓箭手自然没有不掩护的道理,唐军也不贪心,只管四处砍杀那些距离城墙远的回鹘溃卒,并不靠近城墙一箭之地。
求生的本能总是分外强大,唐军取得数百战果后,剩下的数千回鹘战士,都聚集到了城墙周围。
这时候城上城外的回鹘战士都看清了,追来的唐军精骑不过千余人。
肃州城内的驻军,少说有数千之众,城外的溃卒更是远超唐军。
时近黄昏,苍穹愁云惨淡,城外横尸处处,拥挤在城墙外的回鹘战士,望着在城前四处游弋的唐军精骑,发现对方并没有退却的意思,这让他们惊惶甫定的一颗心,一直无法落到肚子里。
那千余唐军精骑,姿态好整以暇,视面前的雄城与十倍敌军如若无物,因为那些游弋的骑兵,还在四处给将死未死的回鹘战士补刀。
但凡稍有战心,十倍回鹘马军,冲杀过去,千余唐军精骑焉有不退之理?但凡稍有战心,药罗葛狄银岂能容忍区区千余唐军,在城外如此闲庭漫步、耀武扬威?
日暮降临,肃州城门依旧紧闭,无论是城内驻军还是城外溃卒,皆无一战之念。
头发散乱的吴生坐靠在冰冷的城墙上,荒凉的双眸望着天际渐陷黑暗,干枯的嘴唇微微张合,终究是一个字也不曾说出口。一路逃窜,身心俱疲,眼下无水无粮,腿伤已有复发之势,疼得不能动弹。
透过无数坐着的回鹘战士头顶,吴生的视线最终落在不远处的唐军精骑身上。日暮中,对方军阵严整,千余骑便有泰山压顶之势,世间威武之态,无有更胜大唐精甲者。
吴生嘴角动了动,扯出一个浅淡的笑意,那是一个与有荣焉的弧度。
身为唐人唐卒,见大军威武如斯,该有万丈豪情,该觉无上荣耀。
数月前,那是与吴生并肩作战的同袍。
然则眼下,那是想要取下吴生项上头颅的“敌人”。
吴生手指动了动,他几乎要忍不住站起身来,拖着与回鹘人血战留下的伤腿,大步走到这支精骑面前,横刀咽喉之侧,用尽一身力气与生平所有豪情,大吼一声“王师威武,大唐万年”,然后自刎军前。
如此落幕,也不失壮怀激烈。
但吴生最终还是没有动。
人生,总是苟且偷生多,而壮怀激烈少。人生,多是安于眼前的苟且偷生,而怯于触碰想象中的壮怀激烈。
夜幕吞噬了天地,城墙外漆黑一片,数千溃卒在黑暗中沉默无声,卑微得犹如潮湿处的蛆虫。城头灯火通明,却似照耀不到尺寸之外。
不知何时,有哭声在不知何处响起。
哭声外,有骂声,有呵斥声。不时,有厮打声响起。间或有战士站起身,向城头苦苦哀求开门。
不远处,唐军精骑已经下马,在战马旁席地歇息、进食,但军阵依旧齐整,随时都能上马而战。
城门当然不会开,也不敢开。好似城外那千余火把之下的唐军精骑,凭一己之力就能杀入城中,在十倍回鹘战士与满城百姓中,将肃州搅得天翻地覆。
“吴郎,我等今夜就走。”老酋长从坐着的人群中走过来,他方才去联络自己部落的战士了。
“去何处?”吴生的声音绵软无力,如同将死之人。
“去何处都好,呆在此处只有等死的份。他日唐军大举杀来,势必攻城,我等聚集在此,首当其冲,而城门又不开,只能落得人尽皆死的下场。”老酋长惆怅的说。
“或许,王师战前会先尝试招降城墙外的我们。”吴生在心中如是说道,但这只是一个可能性而已,以唐军强攻河西之地,以诸族人头威慑河西,以绝战后河西诸族作乱的做派,这个可能性实在很小,所以吴生只能默然点头。
“我等只有不到六十人了。”老酋长沉重的叹息,锁成一团的眉头尽显苍老之色,“此时再不走,就要绝种……六十人太少,连马贼都难以应对,此番西去就会进入瓜州地界,生死难料……必须要再聚拢些人。”
吴生忽然想起那座破败的小帐篷,还有小帐篷里衣衫破烂、刚刚过上能吃饱日子的消瘦少女,忍不住问道:“留在部落里的人怎么办?”
“顾不上了。”老酋长沉默了许久,才说出这样一句话,然后就低着头不言不语了。
第936章 独在异乡为异客,何处是家有家人(六)
吴生知道老酋长别无选择,一场浩大的战争面前,部属只剩下数十人的老酋长与他一样,实在是渺小无能得很,身不由己。
吴生不无奢望的想,王师攻占甘肃之地后,接下来就会建立在这个地方的统治,作为大唐治下之民,月朵并没有性命之虞……当然,她也不可能过得更好,她的窘迫与饥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被改变。
手里攥着那柄黑乎乎的简陋匕首,吴生荒凉的心头浮现出许多往事,一张张人脸走马观花般在脑海闪过,嗜酒如命酣醉时比清醒时多的父亲,对他照顾有加射艺非凡的吴春,灵武县城药铺里为他着甲的玉娘,小帐篷外单纯善良到愚笨的月朵……
吴生从未如此清晰的意识到,人生竟会有这样多的离别,所有曾今得到的,在他还未明确认识到得到时,就已经不可逆转的失去,离别划分了得失,在他来不及珍惜的时候。
“穿过瓜、沙二州,若是能够不被大唐归义军拦截,一路往西就可以抵达西州,彼处也有我们回鹘人定居。”老酋长终于想到了他麾下这群人的归宿,眼中开始有了希望。
昔年,张义潮复兴归义军,纳沙州周边十一州之地于统辖之下,河西、西州都在其势力范围,而后吐蕃侵入、回鹘大兴,归义军损人失地,只能勉强保住沙、瓜二州周边之地,在那场长达数十年的斗争过程中,甘州回鹘与西州回鹘的两面夹击,无疑是导致归义军衰败的罪魁祸首。吐蕃与诸小族之外,破甘州回鹘,大唐可得河西,破金山(天山)南麓的西州回鹘,大唐能进西域。
这些天下大势对吴生来说太遥远了些,远到不是他能稍微触碰的层面,不过因为早年寒窗苦读志在宦途的缘故,吴生还是知道西州、伊州的方位,知道此处到金山南麓的距离。
很遥远的距离。
此去金山,戈壁荒漠,马匪悍贼,诸族恶徒,长路漫漫,凶险无数,此去金山,前路不可预知,此身生死难料。
老酋长的话没有在吴生心中点燃希望之火,反而让他本就寂灭的心火更加冰冷。他抬头望向银河星海,苍凉的心绪已无多少起伏,脸上的神色是没有神色,犹如一潭死水。
此去金山,吴生不认为自己还能活着,亦或是,不认为自己还有能活着归来的那日。昔年寒窗苦读时,抬头能看见的天空小的只有巴掌大,心中却有锦绣万里江山如画,埋首三尺案牍目对字字金玉良言,脑海中总浮现大展宏图显赫人前指点江山的蓝图,而今一朝走出家门投身天下,才发现天下原来这样大,数月间世事巨变目不暇接,才发觉命运不是自己掌控而是随波逐流。
天下之大,不是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