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春秋做霸王-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四百六十七章 立储

  大汉宣王七年,四月,在大将军韩兴,御史大夫高郜等人劝谏下,刘宏立嫡子刘纪为储君太子,震动整个天下。

  这位曾经在齐国为质子的殿下,如今已经成为了大汉的储君!诸国也是第一次真正开始着手调查刘纪之事来,不知道一直未曾立储君的刘宏,竟然选择了这个质子为太子储君。随着他们逐渐了解刘纪之事迹来,也是对于刘纪各有想法。毫无疑问,已经成为储君的刘纪,极为可能就是汉室的君王!面对天下有数的强国汉国,诸国想不重视汉室的储君都难。

  “太子!太子!”

  雒阳民众似乎在狂呼,汉室立储,乃是整个天下之喜,因此汉王刘宏决定大赦天下,并向天祈祷,恭祝!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受此原因,雒阳的天气在刘纪为储君的时,阴云竟然慢慢散开,太阳重新普照在大地之上,让深受水灾的民众都看到了希望!汉王立储,上天,不会再降灾来惩罚他们了。

  雒阳,宣室殿。

  刘宏目光沉着的扫视着低下的群臣,立刘纪为储君的一日,由韩兴率领的虎贲卫突然进入雒阳,震慑住了所有的世族,而刘宏更是趁机将一些世族官狠狠的敲打了一遍。而且,随着魏平的沉默,整个朝堂自再无人反对刘纪为储!

  而至于魏平为何对立刘纪储君之事表示沉默时,众人心中也是极为清楚!这一次的博弈,他们败了,败得很惨!支持刘远为储君的一方,几乎被打压得很惨!而根本原因,只有一点,那便是刘远出大事了。

  整个漳远县邑,因为刘远所遗留下来的策令,差点没有造成一场祸灾!当初刘远治理漳远时,曾经许诺减收赋税,而在刘远走后,漳远县库空空,现任漳远令上告却是被阻拦住,无法完成朝廷的交付,所以只好征收漳远邑的赋税!可以说,那时整个漳远灾民成患,哪里还有赋税可交。结局很明显,一场祸乱便是引起,死伤者,岂止千人!便在在这场祸乱之后,刘宏将刘远关入狱中,而罪名则是贪墨国之税收,并且恐吓威逼漳远令,导致漳远令征收赋税引发祸乱。

  其实,刘远到底有没有贪墨这笔赋税?无人清楚,但是这些已经不重要了,魏平很明白,这次确实是败了!正如刘远所逼迫刘纪一般,哪怕不是刘纪属臣所为,激起万民之怒,刘宏依旧要杀季奢以平息民怒。如今也是如此,刘宏就算不杀刘远,也会推出刘远的麾下重臣平息民怨。

  放手一搏!魏平至今还记得刘远所说之语,但是刘远在算计刘纪之时,却不曾想到,早就有人在算计他了。也不能说刘远很冤,最起码威逼漳远令,阻碍漳远令向朝廷禀告之事,确实是其所为,而且刺杀刘纪,以及一手导致游侠事件,威逼刘宏立储!单单这几点,就足以让刘远下狱了。只能说,大局已定,为了趁机立刘纪为储,刘宏都已经秘密召回大将军韩兴,震慑住整个世族,使得世族的反抗也是无济于事。所以魏平对于此事,也只有选择了沉默,便是在这种局势下,刘宏顺利的将刘纪立为储君。

  轻轻的瞥了眼刘宏,魏平面色沉默,在刘宏的轻轻扫视下,众人皆是低头,无一人敢于再触犯刘宏威严。见群臣俯身,刘宏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开始任命官吏起来,此次刘远倒下,不少的官吏都是倒下。连九卿都是被替换了两个,皆是辅助刘远最为得力的干将!一位廷尉荀斐,曾经的太士,汉室六大世族荀族之人,现今的掌司法之权的廷尉!也正是由于荀斐,导致汉室沼狱中几乎被世族所控,连重犯余忌都能被人所杀。

  另一位上卿,便是汉室宗正,刘翊了。作为汉室宗正的刘翊,循宗族之礼法,力挺刘宏立嫡长子为储!这两位上卿的离去,真正代表着刘远的势力不再!哪怕魏平依旧还挺刘远,但是再也撼不动刘纪太子储君之位了。如今的刘纪,乃是有着大将军韩兴,御史大夫高郜,以及两人在朝堂的代言人,九卿中的两位上卿,卫尉武渊君秦渝,典客苏衍!如此大势,哪个殿下还能撼动刘纪储君之位?

  太子储君刘纪之位已经难以撼动了!魏平心中略微复杂,回想起那日刘纪走向灾民时那无畏的眼神,似乎也非庸君!魏平沉思,他知道他也应该改变对刘纪的看法了,若是他依旧反对着刘纪的话,只怕会让君主与世族之争越来越激烈,这才是魏平不愿意看到的。

  …………………………………

  极乐殿。

  刘远孤自一人在这空旷的大殿中,大饮一口烈酒,放声狂笑起来,“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一切的努力,最后没有想到,倒是让刘纪得到最后的便宜!太子储君,太子储君!刘非冷冷的一笑,为了这个位置,他已经沦陷到此地步,而刘远如今也是被关在狱中,转念一想,实在是可笑至极!

  “刘纪,你确实比我为君要好过太多,只不过将来那个位置上,你是否能够斗过那些世族,诸国?”

  忽然,刘非又是摇头轻笑一声,“想那么多干嘛,我却是看不到了……”

  “所以,便让我最后再教你一个道理吧………”

  刘非忽然放大了声音,“孤让你明白。这个君主之位,只有狠辣,才可得到!坐上那个位置,也只有狠辣,方可安稳!有时候,仁慈可不是理由……”

  “你比之我,任何方面皆不差,唯独在这一方面,远远不及,连刘远都能够明白,你也该清楚!争储的路上,没有仁慈!为君的路上,没有仁慈……”

  刘非微微一笑,整个人依旧保持着那笑容,身体却是缓缓向下倒下……

  极乐殿,极乐殿!可惜,殿中根本未曾有乐!何谈极乐?

  酒依旧摆在桌案前,刘非却是永远倒下,在他入这殿的一刻起,他就没有想过活下去………一个真正的敢于博弈之人,便是会真正承受得了输赢!

  

  


第四百六十八章 灭鲁

  刘非在极乐殿中服毒而死的消息传到了刘纪的耳中,刘纪微微一叹,从那日刘非让自己答应其请求时,刘纪便是感觉其不会长久,没有想到竟然会直接服毒而亡。更没有想到在其死前,还会给刘纪最后的遗言。

  放下手中的纸张,刘纪看向自己面前的苏衡:“你早便知道有此计划?”

  刘非已死,可是他最后所为,却永远要让刘纪背锅了。漳远一事,刘非可以说是做的比刘远还要狠辣,不过也却是因为如此,刘纪才会做上这储君之位,所以现在谁说刘纪与此事没有关联,只怕无人相信。狠辣,或许吧!刘纪心中暗自苦笑,到这个位置上,又将会与从前不同,正如刘非所说,若是不狠辣,他刘纪怎么坐上这个位置?这一次,是刘非所为,下一次或许就是刘纪亲自下令了。

  “刘非殿下在长殿下任命漳远令一天起便是在谋划,只不过究竟是何谋划,某也不知。”

  苏衡说的乃是实话,刘非谋划刘远之时,他还未得到刘非的信任,如同这般谋划,根本不会告知于他。

  不管如何,这一次,确实是刘非助了自己,刘远下狱,使得那游侠事件不攻自破,刘宏虽然没有向民众公告是刘远所为,但是将刘远麾下属臣推出平息了万民的怒火,成功的让刘纪从此事中脱身而去,更为重要的是借助这次事件,直接将刘纪立位储君,从中获得大利的乃是他刘纪。随着刘非的自杀,虽然让刘纪有些感慨但是并没有多少同情,胜败之路,自古便是残忍,只是在得胜之后,刘纪眼神坚定:“孤之允诺,不会食言,刘恢,孤会善待的。。。。。。”

  。。。。。。。。。。。。。。。。。。。。。。

  未央宫,椒房殿。

  卫姬盯着刘宏,微微俯身道,“君上,此事刘远有错,但是罪不至死,如今刘纪已经成为太子储君,刘远也已经不能撼动太子之位,恳请君上念在父子之情,宽恕他一次。”

  “王后,你见寡人便是为了此事?”

  刘宏盯着卫姬,卫姬确实并没有畏惧,在护卫她的孩儿面前,丝毫不退让:“不错,如今刘非已经死了,君上还想再经历一次丧子之痛?刘远乃是妾身的儿子,他犯错,妾身也有罪,请君上责罚。”

  “哼。”

  刘宏脸色不悦,“你管好刘冯便可,刘远之事,便不用操心了,寡人自有处置。”

  “君上。。。。。。”

  卫姬盯着刘宏,却见刘宏头也不会的转身离去,面色颇为绝望,她已经感觉,刘宏已经越来越疏远自己,难道是因为上一次其昏迷后的举动使得刘宏不喜

  走出椒房殿,刘宏看着跟随在自己身边的刘稚奴突然开口了:“告诉典狱令,刘远若是在狱中出现了意外,他也不用来见寡人了。”

  “诺。”

  “还有,给王后和嫔妃等一句,从今日起,后宫不得干政!”

  从这次事件中,刘宏似乎已经明白了卫姬的阻拦有多大的影响,今日,卫姬为了儿子,向他求情,他若是应允了,明日卫姬为了她的兄长向刘宏求情,刘宏是不是也要应允?太子储君一事已经解决,还有雒阳水灾一事也快结束,刘宏的目光便是放在了宋鲁卫三国之身上。

  宋鲁两国还好,可是卫国的国君却是卫姬的兄长,来日汉室攻卫之时,焉知卫姬不会出言阻拦?

  一步步踏出,刘宏的步伐越来越还缓慢,与此相应的同时,是他身体越来越差,踏入勤政殿内,刘宏已经看到了一个身影,大将军韩兴。

  “君上。”

  等候多时的韩兴看见刘宏的到来,慌忙拜倒。

  “大将军。”

  刘宏微微一笑:“攻伐宋鲁之事准备得如何?”

  “已经准备好。”

  韩兴面色凝重:“不过征伐宋鲁必须得有合适的理由,再者,宋鲁二国并非小国,若是要起大军灭之,恐怕此时不妥。雒阳灾民刚刚稳定,君上若是像此时伐宋鲁,只怕不好。”

  “理由?”

  刘宏笑笑,“宋鲁两国劫走我大汉所奉献给天子的粮草,光是这一点可够我大军起兵征伐?至于雒阳水灾,大将军就不用担忧了,国库还是支撑的起大军征伐的粮草的。”

  没错,在天子使臣借粮之时,刘宏便是开始准备,没有比这个理由更好的讨伐宋鲁两国不是?至于宋鲁两国到底是不是被冤枉的,还有谁去管?拳头打才是硬道理,汉国想要借此征伐宋鲁,天下人还有何想法?

  “君上,征伐一国易,诛灭两国难,宋卫鲁三国,呈鼎足之势,唇亡齿寒,若是君上在此时灭亡宋鲁两国,等同于与三国开战,那时我汉国只怕陷入此战中。下臣还是认为,欲灭三国,先定蛮楚!就算是君上如今一心想要征伐宋鲁,下臣还是认为,灭一国不易,灭二国极难。我汉室连连征伐,刚平灭燕国,又平诸侯之乱,再加之水灾,正当休兵养民。”

  刘宏微微沉默,连韩兴都劝谏他休兵养民了,与魏平劝谏他所说之话一模一样,并非刘宏真的如此穷兵黩武,实在是刘宏想要在最后的一点时间内,为大汉在奋斗一次,让刘纪接手时不必有如此多的内忧外患。

  “若是选一国伐之,大将军认为先伐哪国?”

  “当然是鲁国为佳。”

  韩兴回道:“鲁国,与卫国多年不和,君上可以联合卫国,一起瓜分鲁国,以我汉国与卫国之力,平灭鲁国轻而易举,而宋国也不会为了一个鲁国便与我大汉以及卫国为敌。再者,君上可以许诺宋国之利,三国分鲁!”

  卫国,与汉国乃是盟国,更有卫姬这一中间人在,对于汉国乃是十分之好,而宋国面临着韩国的威胁,急需扩充实力,所以若是汉国许诺,平分鲁国,只怕其他两国不会拒绝,如此汉国也不必动大军征伐,有着卫宋两国打先锋,平灭鲁国,简直是天上掉的馅饼。

  “善。”

  看着韩兴,刘宏点头应允。

  

  


第四百六十九章 晏宁之死

  汉宣王七年,五月,纵横家大贤公孙术被汉王任命为使,游说卫宋两国,共同征伐鲁国,完成伐鲁大计。同月,宜侯刘询被司马鬓所击败,汉室诸侯全军覆没,刘宏所推行的郡县制,至此无阻碍。

  也是在这一月内,刘纪与大将军韩兴之女韩萱婚配,经过一天的礼乐齐鸣,刘纪差点没有被折腾死。当然在一片祥和声中,刘纪与韩萱这一对因为政治联姻的两人步入了洞房。

  汉室,在太子储君大婚之时,也是陷入歌舞升平之时,诸侯之乱已平,灾祸的影响也已经逐渐减小,祸乱平息,整个汉国皆是在国泰民安之中。

  但是在汉室安稳的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齐国却是发生了足以天下震惊的大事。

  齐宫。

  整个王宫皆是肃静一片,齐王颤巍巍的站起,看着面前的司马错,轻叹一声,“事情已经如此,能够奈何?”

  “君上,废储,或是废政!”

  经过将近六个月的新政变法,司马错可以说已经是整个大齐最有权势的臣子,但是也是最遭人恨的臣子,整个齐国朝堂,除了齐王,几乎全部都是一片指责他之声,可谓是一个真正的孤臣。

  “储君,与新政不能两全?”

  齐王面色有些丧气,毕竟齐国太子储君已经立有将近十余年,在整个朝堂,太子衍的地位几乎无人能动,若是此时废储,所引起的风暴绝不小。

  “君上,若是此时再不决断,恐怕就已经晚了,汉王已经立储!其储君,便是当年在我大齐的质子刘纪!”

  司马错上前,“君上认为,太子殿下比之那位汉国质子如何?”

  “那个质子虽有小聪明,却无大才,无碍。太子衍也算是德才兼备之君,若是此时废去!朝政不稳!王室不稳!废储,又立何人为君?”

  司马错盯着齐王,知道这位君王经过数月以来的变法,已经对于新政有所顾忌了,再也未曾像新政实施之时那般决断!新政断时间内,难见成效,可是却遭到众臣,众世族的反对!齐王当初因为齐晋之战,便是狠狠的与姜族较量了一场,结果却是两败俱伤!如今,顾忌齐国再生祸乱的齐王不得不顾忌那些世族的态度,不得不顾忌废储给齐国所带来的变乱。。

  “哎。”

  齐王并非圣君!最起码他不会像秦国君王支持臣子变法一般,一直坚守不动摇!此时的新政,可以说是已经遇到了信任危机!心中一叹,司马错俯身,“若是君上觉得太子储君继位不会废除新政,下臣也不敢再言。”

  “本王会思虑的。”

  齐王知道司马错的心情有些丧气,又是勉励他一番,“左相放心,新政乃是我大齐最重之事!本王自会三思的。”

  “嗯。”

  左相司马错微微俯身,缓缓退下,踏出大殿,仰天一叹,齐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了!此时,绝不能退啊!此时若退,新政前功尽弃,还会引起齐国的祸乱!司马错只能寄希望于齐王,因为齐王如今正值盛年,就算是太子储君站在了那群世族一方,只要齐王不死,新政依旧能够执行下去!等到储君继位,已经一二十余年,一二十余年内,足以使得新政稳固,齐国盛强,足以使齐国有吞灭诸国之实力!

  怕便怕此刻的齐王退却了,使得新政废除,齐国瞬间就会陷入祸乱之中,一场足能够富强国家之新政,从此便是毁于一旦。

  “君上。”

  看着离去的司马错,齐王很是烦闷的拍了拍头脑,不知道此次选择是对还是错!不废储君,似乎对于新政没有任何影响。只是如今的储君却是站在世族一边,颇为让齐王恼火,在齐王头疼之时,一位黑衣人忽然闪现出来。

  “魏然?”

  齐王盯着突然出现的黑衣人,蓦然震惊。

  “刚刚得到讯息。”

  魏然头死死低于地下,“太子少傅,已经去了。”

  “什么?”

  齐王被惊骇得差点倒下,过了好久才平复下来,目光中已经多出了一丝落寞以及哀伤,缓缓闭上双眼,悠悠道,“如何去的?”

  “服毒自尽而亡。”

  太子少傅,便是晏宁,也是曾经的大齐左相!他的死去,可以说是能够足以震惊天下的大事!魏然死死埋头,“太子少傅的死,乃是太子殿下羞辱所致!目前还不知是不是太子殿下下的毒。”

  “晏子啊晏子……”

  齐王双目中终究是掉下来几滴眼泪,如今他已经当政九年,而晏宁辅佐了他七年!晏宁为相之时,将齐国逐渐治理成天下强国,所以齐王虽然废相,但是对于晏宁说没有感情也是不可能的。

  “太子…”

  齐王猛然将面前的桌案掀翻,怒发冲冠,“晏子乃是天下名士,本王让他去辅佐你,乃是为了稳固你之地位!怎敢如此相待……”

  目睹齐王发怒的魏然瑟瑟发抖,齐王怒骂片刻,心中已经隐隐有种感觉,晏宁的死只怕会导致齐国的一场风暴!身为储君的太子衍首当其冲!这是逼本王废储吗?

  若是天下人知道晏宁的死,乃是太子衍所致的话,天下人该如何看待他齐室,又如何看待太子衍?简直是愚不可及!齐王愤愤的怒骂着太子衍,片刻钟后,才平缓下心情,“备马!本王早亲自去拜祭晏子……”

  “诺!”

  魏然领命。

  晏宁罢相宣告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而晏宁的死,又宣告着齐国一个时代的结束!一个盛齐时代的结束……

  天下云,齐国所以强盛者,晏子治其政,国泰民安,国库充实,而大将军田旸领军其外,战之必胜,攻之必克。

  如今,强盛齐国的两人,已有一人死去!

  汉室司马渊所云,晏子,名宁,文德皇后之爷,乃是齐国著名的左相,始皇年少为齐国之质子时,对于始皇颇为相助,后为齐太子少傅,为齐太子衍所害。始皇灭齐后,为晏子盖庙,尊为夫子,得万民敬仰。

  

  


第四百七十章 刘纪之怒

 ?晏宁之死,震惊天下,而同样在五月,齐王欲要废黜储君太子衍,却是导致诸多世族反抗,不过确实遭到了齐王的强烈镇压,在大将军田旸的震慑下,一场争斗头破血流,最终却是直接导致了齐国的动乱!

  强行废黜太子衍的齐王,立嫡子太子泸,在这场争斗之中,因为齐王的坚决,最终宣告的君主的胜利!但同样是因为此,却为将来的王室之乱埋下了祸根。

  六月,晏宁死去的消息终于是传至了汉都雒阳。在刘纪刚刚从未央宫中出来时,便是听闻士子们在讨论此事,整个雒阳已经传遍。

  齐国太子衍太过于昏庸无道,竟然毒害了自己老师,少傅晏子!一代名相,竟然落到如此地步!也有许多言齐王此次果然果断,废储,立吕沪为储君太子。为此,不惜与那些世族争得头破血流。因为,此事,实在在触及了齐王的底线!太子衍能够将晏宁给逼死,还有何事做不出来?若是齐王能够将大齐交于这个太子衍手中,才是真正的愚蠢了。因此,齐王哪怕拼着齐国动乱,也坚决废储。

  “晏相……”

  刘纪闭上双眼,想起来了与晏宁的一别,不想真的成为了永别!

  可叹,可惜!

  但是在刘纪想到的这些,同样又是想到了晏钰!脸色忽然一变,若是晏钰听到了这样的消息,不知道该当如何?隐瞒住这个消息还是直告诉她?刘纪怕她受不了打击!轻轻一叹,刘纪只有先回府中再计较了。

  成为太子之后,刘纪已经有了招募天下英才,举荐天下英才之权,一些小的县邑,刘纪甚至能够直接任命!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刘纪也是直接在繁华的地段新建起府邸起来,取之名为太学府。刘纪已经有了些许计较,如今的汉室还没有专门建立起来一座学子之府,刘纪的太学府,便是来日的汉室太学堂!为汉室收拢天下英才!

  不过,此时的太学府中,还是住着晏钰等人。匆匆赶入太学府,只是还未进府,便是看见张樊惊惶的跑来,“太子殿下,晏姑娘要回齐国,下奴如何都遮拦不住啊……”

  “什么?高巩呢?”

  刘纪震怒,因为刘纪当上太子之后,秦山李川二人建立起来的应龙卫,已经为应龙军,二人已为一军之将了。而庄傅又跟随着刘纪,保护着刘纪,赵佑进入虎贲卫中,而白胤却是直接被大将军韩兴看重,倾尽所学教授,可以说已经是韩兴的弟子了。所以,刘纪的麾下中,只有派高巩护卫着晏钰,刚好高巩也是护卫晏钰的老人了,所以又继续着护卫晏钰去了。

  “乃是高将军亲自率领着晏姑娘离去……”

  张樊苦着脸,“老奴如何阻拦,也是无用啊。”

  “高巩!”

  刘纪发怒了,竟然没有算到高巩乃是晏府之人,对于晏宁的感情只怕要比对自己还要深……可是这种时候,他率领着晏钰奔回齐国有何用?脑子被啃了吗?这种时候,只怕晏宁都已经下葬了!连最后一面都见不了!去看看晏宁的坟墓吗?

  不再多想,刘纪勒紧战马,一拍马股,受惊的马如同闪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