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春秋做霸王-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宏一语,令刘纪微微一震,明白了刘宏口中之话,哪怕刘宏如今没有治理朝堂之事,可是依旧能够知晓朝堂之事,大权依旧是在刘宏手中!刘纪甚至不怀疑,刘宏此时一句话,想要废储,他刘纪的储君之位也能被立刻废除!这便是君主,这便是汉王!哪怕刘宏将死,可是只有其在世一日,汉室之权,任何人也夺不走。

  “父王,儿臣绝无夺权之意……实在是担忧父王的身体……”

  刘纪立刻跪下,额头丝丝冷汗冒出,但是其语却是被刘宏给打断了,“寡人不是要你来说这些的……天下诸国,大汉天下,寡人恐怕何地也去不了了……刘纪,今日陪寡人再去一个地方吧……”

  “何地?”

  刘纪询问道。

  刘宏笑而不语,只是缓缓走出殿外,刘纪紧紧在刘宏身边搀扶着,这要是刘宏出现什么意外,可真的麻烦了。

  君王出行,高贵奢华舒适的马车立刻相备着,随着马车的缓缓走动,刘宏缓缓闭上了双眼,似乎已经乏累,睡着了一般,但是在刘宏对面的刘纪却是不敢大意,时刻保持着高度警惕。

  靠在马车之上的刘宏,双鬓已经全部发白,就连其黑发也有一半花白,刘宏已经在为汉室位十载,年龄也已经有四十余岁,但是其模样却是如同五十岁老者,脸上的皱纹多出了不少。脸色因为病的原因,也是极为苍白。

  当年的英气已经不再,刘纪轻轻一叹,五年前,他从齐国归雒阳,刘宏还不是此等模样,当时的刘宏,身上还是有着一股子英气,可是如此,却已经壮士暮年。

  马车,不知缓缓行了多久,终于,在吁的一声停了下来,刘纪微微一惊,便是听见刘宏的话音,“下车吧……”

  刘宏的话语,如同鬼魅一般,惊得刘纪一个颤抖,他一直以为刘宏这一路已经是睡着的,没有想到马车刚停,刘宏就开口了,难道这一路,刘宏都是假寐不成?

  来不及多想,刘宏已经出了马车,刘纪也是紧随身后,出了马车之后,才长呼口气,知道所来何地了。

  太庙,不错,正是汉室太庙。

  曾记得,五年前,他回到雒阳时,刘宏便是带他来到此处,五年后,依旧是刘宏,再将他带入此处。依旧是此情此景,可是情势已经远远不同!而且,这大概也是刘宏最后一次带他入太庙之中吧。

  缓慢踏入太庙之中,刘宏走在前面,刘纪紧随在刘宏身后,太庙之中,依旧是熟悉的环境,熟悉的摆设,几乎没有做多少变化。不同于王宫的日益繁华,汉室的太庙永远都是简简单单。

  太庙内殿,刚刚踏入,刘纪又是看到了那座熟悉的大鼎,只不过让刘纪微微震惊的是,在这座熟悉的大鼎外,还有一座与之模式相同,大小相同,甚至是图纹都是一模一样的青铜大鼎。

  刘纪知道汉室有一座青铜大鼎,那是大禹九鼎之一的神农鼎,而汉室也因此鼎称为神农后人,可是这神农鼎的旁边,却出现与其模式相同,大小一般,甚至是图纹都是极为相似的大鼎……难道,这座大鼎也是大禹九鼎之一?

  “这是黄帝鼎。”

  似乎看出了刘纪的疑惑,刘宏回道,刘纪一惊,黄帝鼎,那个传闻藏于燕室的九鼎?微微一笑,刘纪冲着刘宏恭贺道,“恭贺父王,得到了这座黄帝鼎!天命果然在我汉室。”

  “哈哈哈哈………咳咳……”

  刘宏大笑一声,可能是笑声太大,又引得了刘宏一阵咳嗽,“昔日,上原祸乱之时,你率军平定了上原,可是在上原偃七平定之时,燕国余孽也是基本上被平定……这黄帝鼎,便是在燕室余孽中所发现的。这些人,还想妄图以这一鼎,收拢人气,说出天命所归之语………”

  “他们却是不知道,神鼎,有德者居之。燕室无德,所以国祚亡,燕室余孽不合民意,强行掀起祸乱,最终也是只有败亡一途。”

  刘纪说道,“昊天有命,黄帝鼎最终依旧是被我汉室所得。这便是天命所归!儿臣为父王贺,为我汉室贺!”

  “哈哈哈!”

  刘宏又是一笑,微微伸手抚摸着这樽足有一人多高的大鼎,神色间颇为留恋,这鼎,乃是象征着尊贵与权力!这鼎乃是象征着天下!

  天下未平,寿命却至,天下之不幸,莫过于此?多少雄主明君,最终依旧是倒在了命运的路上……

  “寡人,有生之年,看不到九鼎齐聚的一日……”

  刘宏摇摇头道,“若是此次,楚国被我大军所亡,当可得蚩尤鼎置于太庙之中!若是真有那一日……”

  刘宏指了指内殿之内,那些汉室的历代汉君灵位,“若有那一日,置鼎于庙,召告我汉室历代先祖,告之此事!也告之寡人……以鼎祭天,得天下名望,得天命所归!”

  以鼎祭天,得天下之名望!得天命所归!刘纪知道,若是楚国真的被灭,对于汉室来说,绝对是跨越出至关重要的一步,从此,汉室占楚汉之地,又聚之三鼎,可以说真正的乃是天命归汉了。汉室,当雄视诸国了。


第五百零二章 魏赵之盟

  赵都,邯郸。

  赵宫内,赵国君主赵阳子,英气*人的坐于案席之上,看着他面前的男子,嘴角露出淡淡的笑容。

  魏使!魏窑。

  魏国建立,魏王魏赢可没有赵阳子这般极具锐利的改革,依旧是走上了老的道路,将魏族子弟纷纷任用,整个魏国,魏室的老世族几乎是占据了朝堂的话语权。当然,由于魏赢曾经历那么多的大风大浪,如此做也是有其原因,更多的原因是考虑着稳固魏政!

  他不是赵阳子,没有赵阳子那般年轻气盛,如果不出意外,赵阳子此时不过三十余岁,最起码还能在赵国执政个数十年,可是魏赢不行!顶多数载,他便是要入土而去,所以他不能如同赵阳子一般,大力打压老世族,因为他明白,他在世时,或许还能压住这些人,但是一但他离去,他的子孙就不一定压制得住。到时候,世族们会以更猛烈的报复还击,在这样的情况下,魏赢只能选择平和的方法来解决老世族之事……

  魏窑便是老世族,也是魏国老世族中的佼佼者,所以才会被魏赢派来为使。毕竟,面对赵阳子的使者,肯定也是才识过人之辈。

  “赵王,我王的信,你也已经看到,如今汉室正处波动之中,若是不把握此次时机,恐怕天下再也没有这样的好时机了。”

  魏窑开口道。

  赵阳子摸摸下须,嘴角向上一撇,魏赢所给他的信,也没说什么,只有一点,魏赵合盟,共分韩地。

  韩汉联姻之后,赵阳子便是深知,汉室不可能让他魏赵两国平灭韩室,可是如今情况不同,汉王刘宏病重,太子刘纪监国,就算刘纪这个太子再如何厉害,也不可能干涉三晋之战来!因为此时汉室,乃是与楚开战,更是在伐卫之事上犹豫不决,更是要面临着齐国的虎视眈眈,在此种情况下,怎么可能有闲思管韩国?

  如果魏赢没有欺骗他的话,此事绝对大有可为!但是魏赢这只老狐狸,赵阳子还是保持着十分警惕,如果让魏赢算计了,赵韩两国元气大伤,魏国却是坐收渔人之利,岂不是极为愚蠢?

  “魏使,不是寡人不想把我此次时机,实在是魏王乃是出了名的狡诈,寡人如何信任得过?再者,魏强赵弱,倘若魏王算计了寡人,寡人也不敢报复啊……”

  “赵王多疑了,灭韩,对魏赵皆是有利,我王如何能够算计赵王?再者,赵王乃是赵族之中,极富盛名的君主,些许小计,岂能够蒙蔽赵王双眼?”

  魏窑言道,“此次,我魏国乃是诚心诚意的与赵王为盟,共分韩地!赵王去过沅水之盟,也应该明白,那位汉室储君可不是简单之辈!如若不趁此时那位汉室储君还未稳定汉国之时灭亡韩室,等到那位储君安稳汉国起来,只怕一切都已经晚矣,到那时,赵王还有把握灭亡在有着汉室帮助下的韩国?”

  魏窑之言,直指利害,并没有与赵阳子承诺什么,只是从利益出发,直指赵国利益!不错,此次赵国若是顾虑这,顾虑那,不与魏国合盟,等到汉室储君稳定根基之后,还能灭掉韩国?

  而且,汉室储君刘纪,赵阳子还是十分清楚,这种人若是为君,绝对是天下诸国的灾难,汉室福音。经历过那次沅水之盟,赵阳子甚至已经将刘纪与刘宏相比拟,两者之间,只是相差时间的问题!赵阳子毫不怀疑,如果等到刘纪执政数载之后,会不会又是成为一个刘宏!汉室又出现一位雄君。

  种种顾虑之下,确实只有这一次时机极为合宜。也只有这次,有可能最大把握灭亡韩国。

  “魏王要与我赵国合盟,共灭韩国。应该如何攻灭?哪国先为出兵,哪国为后?”

  “赵王,若是一国先行出兵,只怕赵王又要说我王算计于赵国了……”

  魏窑轻轻一笑,“我王为了表现此次诚意,所以决定共同出兵!”

  “共同出兵?”

  赵阳子轻笑。

  “魏王可是还没有诚意?魏赵两国同时进兵,也有谁最先进攻之别。”

  “赵王为何如此区区计较?灭韩,对我魏国来说有利,于赵国来说也是有利!赵王怕我王算计,我王有何曾不怕赵王诡计?共同进兵,其势便已经出现,谁最进攻,还有何计较!若是赵王连此都不信任我王的话,魏赵还如何联盟?”

  “哈哈哈哈!魏使别怪,实在是魏王之狡诈,天下有名,寡人有一条件,不知魏国可否应允?”

  赵阳子可不蠢,虽然他在意韩地,但是魏赢应该比其更在意韩地,因为韩国若是在魏赢有生之年不能灭亡的情况,很有可能魏赢之后,便是赵韩联盟,合攻魏国了!再者,魏赢也希望在有生之年,为魏国更壮大几分。

  “赵王有何条件?”

  “魏国可先割十城与我赵国,表现结盟之诚意!魏国若是如此,寡人方可相信魏王灭韩之意。”

  “赵王可想真心为盟?”

  魏窑脸色一变,“为盟乃是双方互利之事!攻伐韩国,也非我大魏得利,赵王还未攻伐韩国,并要我魏国割地,这便是为盟之诚意?我魏国,并非战败之国,何须割地?如此无礼之话,还是请赵王收回。”

  “当真不可?”

  赵阳子笑眯眯的盯着魏窑,魏窑愤而起身,“赵王既然无此诚心,某也不必再留于此了……”

  “等等……”

  看着魏窑的身影几乎快要踏出大殿之外,赵阳子开口喝道,令魏窑的脚步微微一停,转头看向赵阳子,却见赵阳子微微发笑,“魏国若割十城给我赵国,灭韩之后,寡人可予魏国二十城!而且寡人还可有一计,必定使得此次灭韩之举成功。”

  “何计?”

  魏窑转头过头来,如果赵阳子愿意灭韩之后给予魏国二十城,事情还是有的谈的。

  “联合宋卫!共同伐韩!”

  赵阳子掷地有声的答道,整个大殿内,响彻着其回音……


第五百零三章 齐国动作

  汉宣王十年八月,魏赵联盟,共伐韩室。韩国一时间面临着立国以来,最为危急的一战!面临着真正关乎国家危亡的一战!

  也是在这一月,齐王令齐大将军田旸率领四十万齐军精锐,威*易水,直临齐汉防线,大有进攻之势。

  汉室天下,风雨欲来。

  “啪!”

  将手中的一卷奏章置于地,刘纪心烦意乱的看着面前一大堆由朝臣送来的奏章。

  “太子殿下!”

  韩淑颖不知何时走来,捡起地上的奏章,看了看刘纪,绽放着笑靥,“又有何事引得太子殿下心烦?”

  “哼。”

  刘纪冷哼一声,没有回答。韩淑颖缓缓走近刘纪,“可还是因为卫使一事?太子殿下还未曾想好如何么?”

  “你如何知道的?”

  刘纪的目光冷盯着韩淑颖,韩淑颖笑道,“太子殿下因为卫使一事,多少时日未曾临朝?整个雒阳皆知。”

  “那么还有一事你可知?”

  刘纪接过韩淑颖从地上捡回来的奏章,“魏赵合盟,共同攻伐韩国!此次,韩国乃有灭国之危。”

  韩淑颖的手莫名的抖动了一下,但是一会儿脸色又是恢复了正常,只是默默的整理刘纪在桌案上奏章,刘纪却是疑惑的询问道,“你不向孤请求,援助韩国?”

  “太子殿下自有判断,何须妾身多言。”

  韩淑颖平静的道,“汉室如今已经是风雨欲来,就算有助韩国之心,也无助韩国之力。况且,太子殿下连王后之为卫国求情都不应允,安能应允妾身之求。”

  韩淑颖的一席话,让刘纪颇为赞同,的确,如何判断,刘纪自有决定!他现在已经越来越不希望旁人多言了,尤其是亲近之人言语!前几日,晏钰还抱怨了刘纪几句,原因则是想为卫姬说话,晏钰觉得王后卫姬毕竟乃是刘纪生母,刘纪如此拒绝其求,更是以刘宏所言,后宫不得干政为法令,直接向卫姬言不要再干预国事。

  晏钰为卫姬说的话,也是让刘纪微微动怒,虽然没有训斥她,可是这几日也是没有理会晏钰。越到君主这一位置,刘纪越知道不能听信他人之言!而且正如刘宏所担心那样,卫姬已经是在干预刘纪之所作所为,干预国政了!

  身为汉室君主,岂可听妇人之言?就算这妇人,乃是大汉王后,乃是刘纪的生母,刘纪也不会有半分动摇!因为他很清楚,他若退一步,就代表着他的权力也要退一步,整个汉室也要退一步了。

  “不得不说,孤喜爱的女子之中,你确实是最为聪颖的……”

  刘纪赞叹了韩淑颖一句,将其纤纤玉手抓住,“不过,你这玉手的颤抖,却是说明,你心中还是担忧着韩国,担忧韩王是不是?”

  “太子殿下……”

  韩淑颖跪伏在地,刘纪直接打断其话,“你是韩王之女,关心韩国安危,关心韩王安危也是正常……你不像钰儿,母后那样干预国政,孤就已经很满意了……”

  “太子殿下,母后与晏姐姐乃是太子殿下至亲之人,她们如此做法,有时也是为太子殿下所想……”

  韩淑颖轻声道,刘纪微微一笑,“你也想为她们说话不成?这些天,听你们之话,已经听得烦了!孤身边之人,皆是如此……”

  这些时日,刘纪可以说是真正体会到刘宏所说的孤家寡人,到底是何种体会了。身边之人,喜欢的女子,母后,兄弟,甚至是跟随着刘纪出生入死的麾下,庄傅战佑等皆是劝谏。这种感觉,就好像是天下所有人都是站在你的相反一面,有时候刘纪真的有错觉,莫非自己真的做错了?不然身边之人,为何皆是如此!

  “妾身不敢惹太子殿下心烦……”

  韩淑颖低头。

  刘纪摇头苦笑,“今日,你便陪着孤吧……等到孤为君主时,只怕孤都无时间陪伴你们了……”

  “只要太子殿下应允,妾身愿意整天陪在太子殿下身边……”

  “哈哈哈哈。”

  刘纪摇头,如今他身边已经有四位女子了,不过除却韩淑颖外,其他女人皆是已经有了孩子了。晏钰有一男孩,刘彻,韩萱生了个女孩,刘玥。张嫣一男孩,刘彬。如今,也就只有韩淑颖一人没有孩子,所以刘纪还是想要努力一番,让韩淑颖生下孩子,也好让其安心。

  不过,如今,只怕却是没有什么兴趣了……一大堆烦心事接连而来,所以哪怕是有美人在身边,也没有那种性趣啊!

  “太子殿下,出事了!”

  安德匆匆跑来,刘纪微微一惊,安德乃是一直跟随在其身边的老人了,一般不会有如此急态……

  “安德,出了何事?”

  刘纪抬头,却见安德急速道,“宜侯……宜侯反了……”

  “宜侯?”

  刘纪面色瞬间肃穆起来,宜侯刘询乃是汉室最有影响力的诸侯之一,当年刘宏顾忌着汉室声誉,留下了刘询之命,没有想到,今日刘询竟然再次谋逆起来!

  “宜侯所部,不过数千余甲士吧?”

  转念之间,刘纪又是淡定了点儿,刘询再如何有影响力,那也是在他封地,如今这儿却是在雒阳!

  “太子殿下,谋逆的不止是宜侯啊……荀族子弟,荀荻,率领麾下万余执金吾谋逆,司马族子弟,司马翊将军率领麾下万余甲士欲要攻入宫中……”

  “他们想要干什么……”

  雒阳,除却新军外,其他士卒数大约在二十万左右,其中大多在于各大世族统帅,如今各个族中子弟谋逆,当真是想要篡位不成?

  “庄傅!庄傅!”

  刘纪大呼一声,庄傅从外殿进入,“太子殿下……”

  “立刻,将孤的几位夫人保护入宫!另外,让司马鬓……”

  刘纪说到此处,却是忽然顿住,紧握住手中宝剑,“算了,孤亲自去找司马鬓!孤就不信,司马鬓还管不住这司马一族……”

  “安德,你马上到养心殿,布置精兵守卫!若是父王有任何闪失,孤要了你的狗命!”

  “诺……”

  安德面色有些发苦,但是依旧是应允道。


第五百零四章 何人下令?

 ?荀府。

  太仆杨彪一脸惊惶的进入,在厅堂之上,看见了正在书写着什么东西的荀斐,按捺住心中的震惊,询问道,“荀老,你欲要废立太子?”

  “嗯?”

  荀斐放下手中笔,看了看太仆杨彪,微微皱眉,沉声道,“你如何知道?”

  “整个雒阳都已经知道了!”

  太仆杨彪看到荀斐脸上的神情,心中震惊非常,没有想到,荀斐竟然真的如此做了。

  “整个雒阳……”

  荀斐欲要询问道,忽然传入耳中震天的呐喊声厮杀声以及惨叫声,脸色骤然一变,“何处传来的厮杀声?”

  “这不是荀老所为?”

  杨彪微微惊讶,“整个雒阳都已经乱了,宜侯起兵,然后几乎所有世族子弟,皆是起兵!如今他们已经一路袭击官府军,更是袭击王宫……这一切,难道不是荀老所下令的?在这雒阳,也只有荀老有如此手笔啊……”

  “愚蠢!”

  荀斐怒骂一声,“如今起兵谋逆,如此愚蠢之做,如何是老夫所为?我荀族虽然不满太子,可是也不会断然在此时起兵……新军,虎贲军皆在雒阳,不需片刻,顷刻可至……君上更是在宫中,君上还未逝世,老夫岂会蠢到在此时谋逆?”

  “可是……”

  太仆杨彪有些哆嗦,“如今整个雒阳已经反了啊!你的侄孙,荀荻,司马族的子弟,司马翊,还有宜侯……所有世族,几乎都已经反逆!汉室殿下,刘病已更是扬言攻入未央宫,擒住不孝之徒刘纪………如果不是荀老谋划,荀老下令,想要废太子,立刘病已殿下,那么又是何人所为?”

  荀斐整个人的脸色有些苍白了,他似乎已经想象到整个事情的恐怕程度!尤其是此次,真的与他无关!但是,这些谋划,与他所谋划的一模一样!拉拢宜侯刘询,拉拢司马族子弟,与严族族老严渊合谋,也是废除刘纪,立刘病已为太子!

  但是,问题是,荀斐要等到刘纪调遣南军攻伐卫国,最不济,也得等到未央宫中的那位走了吧?如今情况,已经完全提前了不知道多久!一切,都已经不是在荀斐的意料之中了。

  “杨彪,赶紧去严族,问问严渊,是不是他所令!还有,既然事情已经如此,各族子弟,直接抓紧时间攻占未央宫,俘获刘纪……”

  “诺。”

  杨彪微微俯首。

  …………………………………

  “司马翊!”

  司马鬓率领麾下数百甲卫,阻拦住了面前谋逆的叛军,也是他司马族子弟,司马翊!

  “叔爷。”

  司马翊看着司马鬓,嘴角露出一丝嘲讽的笑容,“今日你我还要在此处,刀兵相见么?”

  “司马翊,你是要害死我司马一族!”

  司马鬓怒喝道!

  “不,某这是振兴我司马一族!”

  司马翊不屑的笑笑,“叔爷,你虽然是我司马族的族长,可是你已经老了!不敢再放手一搏了!支持那位太子刘纪,有何好处?刘纪若是上位,定会打压我等世族,我司马一族,到时可有活路?”

  “君上夺你大将军之位,送与韩兴,直接导致韩族竟然成为汉室几大世族之一!如今那位太子,更是迎娶韩兴之女,我等若是不反,等到那位太子上位,就是我司马一族之灭亡……”

  “胡言!”

  司马鬓气急,“老夫三朝为臣,经历的事情比你这小子不知多多少!你这是要害了我司马一族!如此愚蠢!你好好想想,当今君上还在,新军就在雒阳之边,片刻间便可镇压尔等……”

  “好了……君上?哼,一个病重之人,有何可怕!至于新军,更是可笑!在新军到来之时,我各大世族早已进入未央宫中,废黜刘纪,立刘病已殿下为太子了!这汉室,也是我等世族的时代了!”

  “愚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