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春秋做霸王-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皆是不亏。”
“不过现在唯有一点,让寡人心忧……”
“君上有何优虑……”
“魏相此时若是辞相,何不让寡人心忧?如何不让汉室心忧?”
刘纪目光精亮的盯着魏平:“先王已逝,愿魏相秉承先王之愿,辅佐寡人,辅佐汉室!也可督责寡人………”
“这………”
魏平看着刘纪的目光,久久未语。
……………………………………
楚国,郢都。
楚武王肥硕的身躯靠在座椅之上,自从刘宏死去之后,楚武王可以说是兴奋不已,刘宏都死了,整个汉室还能够与他楚国相敌?不过兴奋的楚武王却是没有料到,刘宏死后,刘纪继位,这位在沅水之畔,令他颇为熟悉的汉国太子为君主后。汉室攻伐大军竟然还有退去!想要将楚国真正的灭亡啊!
“大王!”
楚国令尹屈沣看着楚武王熊邯,“上将军熊鹞在桂平与汉军对峙已经有数月之久,目前依旧是在请求大王增兵……汉室另一路大军,孙懿已经攻陷平渠,正往我楚室故都俪都进发。”
“增兵!大将军又要让寡人增兵啦,寡人已经令其统帅百万楚军啦,韩兴所统帅的汉军,不过区区三十余万啦……这点儿兵力都灭不了,寡人要他何用呀!”
楚武王熊邯愤怒的大吼,其特殊的楚地口音,却是听不出半分愤怒的意味……
百万楚军?楚国令尹屈沣暗自在心中吐槽一番,他们这百万楚军,连甲胄都赔不齐,好多人都是还未上过战场就被征召过去的平民,再如何多,也不过是乌合之众,汉军却是百战精锐!有些时候,数量根本就不能决定什么……当然,数量虽然不能够决定什么,但是百万楚军,就算是猪羊,送给汉军屠杀,汉军都不知道要杀多久,所以熊鹞依旧是能够与汉军相持半月。
“大王,熊鹞将军乃是我大楚名将,大王应该相信他的能力,汉军精锐,大王又不是不知。郑都之战,我大楚四十万精锐,都被汉军一战而破,死伤者,不计其数!如今熊鹞将军率领百万新卒,能够与汉室相抗数月,已经是殊为难得了……”
楚国令尹屈沣,虽然是生在楚地,不过其曾去各地求学,更是进过齐国的稷下学宫,对于天下大势,还是颇为了解,其语言中,也没有楚地的特殊语音,此时正劝谏起楚武王来。
“可是,他率领百万大军都胜不了汉军,寡人还能给他增什么兵啦!我大楚战卒,皆在他熊鹞手中啦!而且,令尹,你也知道啦,汉室还有一路大军呢,那孙懿十万大军,都快逼近俪都了,寡人要增兵,也是给俪都增兵啦,哪还有多余的兵力给他熊鹞啦?”
第五百一十二章 申息之师
?“大王所言不错,熊鹞将军自然是没有多余的增兵了……汉将孙懿所率领的十万大军还在一路高歌,此时我大楚已经到了危及之时,国中男儿,尽皆披甲征战!与汉征战数月以来,我楚国乃是以十倍于汉军的伤亡啊……”
令尹屈沣微微诉苦,他主管楚国文事,又主管军事,这些事情,皆是要亲力亲为。楚汉交战之事,可以说令尹要比楚武王还要劳心。
“这汉军,怎么还不退啦……”
楚武王皱起眉头,“令尹,你当初不是告诉寡人刘宏死后,汉军必退啦,如今汉军丝毫没有退军的意向,反而越攻越猛烈啦……再如此下去,我堂堂大楚,还要真的亡国啦不成?”
“大王,下臣之罪!”
屈沣微微摇头,刘宏死,汉室新君上位,按理来说,汉室新君都不可能发动大的征战,要安稳国政,必须休养生息,等到威望足够后,才会出兵征伐!哪里会料得到,汉室新君继位,依旧是不退回汉军,楚汉之战,依旧是在继续着……
“寡人不是要治你的罪!令尹呀,你说说,如今我大楚该如何是好,再上汉军再这么打下去,我楚国真的要亡啦!不如遣使去汉,与汉室谈和?就算割些地也无所谓啦!我大楚地广千里!人口众多!汉军要点地去无所谓啦……”
楚武王熊邯的话,让屈沣微微出汗,这还是一个君主说的话吗?楚武王还谓之武!这武,就是只会欺压小国所致?再说了,汉军此时只是想要楚国片寸土地的事吗?
微微躬身,“大王,下臣认为,汉室如今已经不在寸土之争!其灭楚之心,已经世人皆知,与汉军谈和,只怕没有可能……如今之计,唯有遣使去齐!当初齐国因为刘宏在位,不敢轻易与汉室动兵,可是如今刘宏已去,新上位的汉君,不过是一位稚嫩小儿,下臣想,齐王于情于理,都不会拒绝攻伐汉国的……再者,楚王可尊齐国为之盟主国,日后齐汉若战,我大楚定举举国之力相助……”
“好计啦!”
楚武王熊邯双目微微一亮,看着令尹屈沣,很是高兴,“齐王肯定会动兵啦……不过尊齐国为盟主国,是不是太有损我大楚之颜面啦?我大楚国虽然不敌汉国,可是依旧是天下大国啦……齐国,并非天下霸主,我楚国若是屈服,岂不是令人耻笑啦?”
“大王,齐国与我楚地甚远,大王就算是暂时屈服又如何?如今乃是我楚国危亡之时……若是齐不出兵,我大楚危矣!大王当慎思啊!”
“也对啦!”
楚武王点点头,忽然又想到一个问题,“我大楚派何人为使?”
“下臣愿意亲至齐国,以体现我大楚的诚意……”
屈沣道,但是他的话一开口,立刻就让熊邯给否决了,“不行啦!令尹若走,我大楚国政如何处置?再者,一个使者而已,何须让令尹前去……”
屈沣当然不能走!他如今在楚国可是忙得很,若是屈沣走了,这一切政务都要压到楚武王熊邯身上,熊邯还能如这般快活?
“大王,下臣若是不去,那么大王就要谨慎择使……使节一事,关乎我大楚之危亡,大王不可不慎重啊。”
“寡人知晓啦……”
楚武王微微一笑,屈沣微微点头,不管如何,楚国的使节此次使齐,应该很容易促成齐国攻汉之事,毕竟此乃是齐国利益所在。
“既然大王明白,下臣就不用多言……汉室十万大军如今已经兵临俪都?大王该如何处置?”
微微皱眉,楚武王对于这种战事,还是颇为关注的,毕竟俪都乃是楚国故都,若是俪都有失!无疑是狠狠打了楚国的脸!楚国故都都能失陷,那可真是要亡国的节奏了………
“大王,王室有二十万申息之军,下臣请动用这二十万大军,定能胜过汉军……”
看着皱眉的熊邯,令尹屈沣继续上言道。
二十万申息之军,乃是楚国精锐,曾经的楚国名将,申息一手率领的军队,申息之师,可以说是楚国的骄傲!当年楚国名将申息率领申息之师,可是战败过汉军,战败过天下诸国之军。不过也是因为申息之师的精锐,一直守护着郢都,护卫着楚国王室。在楚国都是以量为多的国度,申息之师绝对是一个例外的存在。
如今楚国名将申息虽然已经亡故,可是申息之师却是依旧流传下来,一直护卫着楚国王室,乃是楚国最后的一张底牌。
“令尹,申息之师乃是我大楚的精锐啦……保护郢都,不容有失,这保卫俪都自然有别的甲士!若是楚国无兵,那便再征召士卒啦……”
“我大楚地广人多,随便一拉,便是能够凑齐数十万大军!令尹,可以再去征召数十万大军啦………”
“可是………国库兵甲不足!”
令尹屈沣沉声道,楚武王还是不舍得放出申息之师,是将申息之师当成最后的保命底牌,可是如今汉军已经兵临城下,申息之师困守郢都,楚武王就真的能高枕无忧了吗?
“兵甲?”
楚武王脸色微微一沉,“兵甲不足,就用木头,石器这些东西代替啦……还有,我大楚不是还有那些奴隶啦,将他们也派去战场啦!汉军只有那么多啦,终究是死一个,少一个,可是我大楚却有千万子民,就算十倍于汉军的伤亡,我大楚也能承受得起啦……”
“可是国库……”
令尹屈沣一叹,“大王,国库钱财也是不足,若要征战大军,钱财粮草也是极需,大王可否让那些贵族忍忍痛,拿出一些钱财粮草,为国事出力?”
楚国的王室贵族,乃是出了名的吝啬,也是出了名的敛财,国之蛀虫,丝毫不为之过!若不是实在没有办法,屈沣也不会提出这样的谏议。
“好啦,此事,寡人会做的啦……”
见屈沣如此为难,楚武王也是点点头,他知道这已经是最低的底线啦!兵甲不足可以!可是招募士卒,没有钱粮,根本不可能!但是楚国国库可是支撑着一二百余万楚军的钱粮,哪有多余的实力再征召数十万士卒?
楚国王室,也是时候,为楚国国事,献出一份力了!
第五百一十三章 卫宋不灭,霸业难定
?汉新元一年,十月。
刘纪坐于宣室殿,群臣跪拜,左相魏平谏言道,“君上,楚汉大军对峙已有四月之久,而征伐宋卫之战,也有荀月有余,此对我汉室之国力有着极大的消耗,老臣请君上退军。”
“下臣附议。”
魏平之语后,御史大夫高郜也是循声说道。
“请君上退兵!”
整个宣室殿内,大半的臣子皆是高呼,数月之久,这可不是一件玩笑事,便如刘纪,也有些动摇了,汉室不可能支持得了长久之战!光是楚汉之战,算上汉军解郑国之围,与楚军对战开始,也已经有七八月之久,征伐宋卫之战,九月中旬出兵,如今已到十一月,也是有些两月之久。两月之内,征伐宋卫的汉军虽然一路高歌,可是终究是没有灭一国,面对朝野上下的压力,刘纪也不可能选择无视。
一月,再给宋卫大军一月时间,若是一月之内,宋卫二国还是不能诛灭的话,刘纪也只能选择撤军了。
旒冕下的刘纪目光深沉,盯着满朝臣子,淡淡开口道,“十一月,正值严寒之际,将士在外征战,不可使其死于寒冬,少府季奢。”
“下臣在。”
季奢出列。
“寡人令你所找的棉花一物,如今已经制成多少绵衣?”
绵花,可以说是御寒的圣物了,刘纪也是在偶然之时发现棉花一物的,其产地在于郑国,汉室援助郑国之时,将其种子带回汉室,得到刘纪的极力重视,大幅度栽种棉花,想要以此克服冬天的严寒。
“禀君上,目前已经制出有数万件棉衣甲,皆是送往征伐宋卫大军之中。如今依旧是在抓紧赶制……”
这个时代,大多数人都是粗布麻衣,稍微家境好的人便是丝锦之类的物品了,但是对于御寒来说,实在不值一提,每年都有大量的人死于严寒之中。而如同刘纪这般王室中人,也是奢侈一些,锦帽貂裘,用动物身上昂贵的皮毛制成戎衣穿戴,还是颇为暖和。但是这些东西,根本不可能是普通人能够穿戴得起,所以这个时代的战争,大多选择在春秋两季,就是因为夏有酷暑,冬有严寒,这些大自然的因素,使得人们不得不遵从!不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刘纪本来也应该遵从大自然的因素,不会选择在寒冬之际进兵,但是棉花的出现,让一切似乎又变得可能了,绵花造价低廉,且御寒之作用,丝毫不下于戎衣,能够让士卒穿戴。这也是刘纪坚持不退军的原因之一!时间已到十一月,齐国没有半分动静,公孙术使齐成功,就连封皋在秦国都是立下大功。
秦国在封皋的谏议之下,与汉室为盟,攻灭陈国,使得魏国不敢尽全力攻韩,否则被秦国所趁,可是得不偿失了。
情势,如此明朗,所以哪怕这些时日,顶着压力再多,刘纪也要继续顶下去,或许,还真有可能出现奇事。
“嗯。”
刘纪微微点头,看向魏平,“魏相,两面大军,确实有耗国力,此时也是严冬之际,按理来说,应该退军,可是征伐宋卫之军的汉卒,已经攻陷卫宋大半领土,此时退军,便是前功尽弃。寡人觉得,既然国库还能支撑,便是再支撑一下,一月之内!若是一月之内,宋卫二国再不能攻灭的话,寡人便下令退军如何?”
“一月?”
魏平皱皱眉,在魏平身旁的,治栗内史晁尚忽然开口了:“君上,国库栗黍告急,一月之时太久,半月!最多半月,若是半月之内,大军还不能灭亡卫宋的话,那么君上就要退回楚国之军了……”
治栗内史晁尚,在世族之中,并没有晁族,所以这位治栗内史也是别的世族的代言人。
汉国五大世族,高族支撑着,如今晁尚发话,也是代表着整个高族的意见,刘纪将头撇向高郜,却见这位贵为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轻轻摇摇头,刘纪瞬间已经明了。
恐怕这些世族已经忍耐不了了吧?这可能就是给他最后的期限了!微微一叹,刘纪那沉重的声音响起,“好!若是半月之内,宋卫之战再无结果,寡人便下令退军!”
“君上圣明……”
群臣恭贺,刘纪旒冕下的双目盯着这些人,眼神凌厉而又尖锐。
………………………………
椒房殿。
卫姬正在疏理着头上的发鬓,忽然身边的老奴俯身进来:“王后,君上来了……”
“让他进来吧……”
卫姬轻轻开口道,片刻钟,刘纪便是走了进来,身边还跟着安德,上前给卫姬请安道,“母后,听宦者言,这几日寝食不安,不知道母后有何烦忧?”
“烦忧?”
卫姬苦笑一声,已经很久没有和刘纪开口说过什么的她,却是微微开口了,“听说征伐宋卫的大军不顺?”
“不错。”
两月之间,除了一连串的胜利外,并没有实质的进展……例如,灭一国!
卫姬听着刘纪的话,目光猛然盯在了刘纪身上,看着刘纪身上那越来越浓重的威严气息,心中暗叹,几个月时间,刘纪与刘宏越来越相似了。他们都是一类人,一类极具有雄心的君王霸主。
“你可想过退军?”
良久,卫姬终于是开口了,“卫宋两国这次不顾汉室之令,悍然伐韩,你已经派遣大军征伐,他们也已经受到了惩罚,我想不如宽宏一次,灭国之战,终究不是如此简单……当年你父王灭燕之战,都经历三月有余,而且还是在他继位三年之后……你刚刚登位,朝政还不安稳,如此征伐,恐引国乱……”
“母后,此时已非同往日。”
刘纪目光明亮,“宋卫乃是区区小国,与燕不可相较,而我汉国也非曾经之汉国………攻灭宋卫,乃是为我汉室霸业所在!卫宋不灭,霸业难定。”
“母后,你心里也明白,宋卫二国,即便我汉室不灭,也有他国灭之,这世间自古以来,便是弱肉强食………”
盯着卫姬,刘纪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是却是如此的震人心魂。
第五百一十四章 灭卫
新元一年,十一月。
司马鬓率领十万大军,与卫军主力在率水鏖战了半月之久,卫将栗安中司马鬓之计,率领卫军主力与汉军决战,却是一败涂地,勉强耗尽全国之力,而凑齐的二十万兵甲,也是毁于一旦,二十万卫军,被十万汉卒击破。
一路绝杀数十里,卫军丢盔弃甲,逃亡伤亡者无数,数万卫卒被赶至率水之滨,跳入极深极寒的率水之中,本已结冰的率水竟然被卫卒踏破,整个水面,皆是漂浮起卫军尸体,令人不寒而栗。
二十万卫军,所剩者,不过十之二三!卫灵王胆寒,遣使入汉,欲求和,刘纪三次不允,哪怕有着卫姬的说情,刘纪依旧是未曾动摇。
十日之后,司马鬓率领大军兵临卫都,卫灵王弃都而逃,卫都竟然在坚持不到两日之内,便被司马鬓攻破,卫国宣告亡国,而作为弃都而逃亡国之君卫灵王姬羽在仅余数万兵甲的卫军护卫下仓惶逃奔宋国,另外在逃亡之际,卫灵王还没有忘记遣使入齐,请求说动齐国进攻汉国,好让有复国之机。
只是仓惶而奔的卫灵王也不会料到,宋国此时也已经是岌岌可危……
秋垣之战,白胤所率领的汉室新军之战力,第一次令世人震惊!十万宋军,竟然在正面被四万羽林军击溃!汉国新军的战力,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其展露出来的锋芒,令宋王都惶恐!
这十万宋军可不是乌合之众啊!当年也是与韩国相抗的存在,可是竟然会被汉军一支新军击败,而且还是大败!
看着满目疮痍的战场,白胤神色冷漠,他本来便是高冷之人,进入军营后,其身上的威势更重,让人一眼就产生敬畏了。
“赵佑!”
白胤盯着刚刚血战而归的赵佑,神色有些冰冷,赵佑看着白胤,露出一丝笑容,“末将这一次斩将夺旗如何?”
“不可再有下次……”
白胤冷冷的看了赵佑一眼,赵佑刚刚真是生死之际,率领区区数千士卒,就敢冲向宋军数万主力,深陷重围,若不是因为宋军统帅一时间没能反应过来,一口吞掉赵佑等人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诺!”
“秋垣之战,宋军精锐尽毁,我汉军可长驱而入,直入宋都!”
白胤身旁,一人轻笑道,正是商竣。
“宜侯那边如何?”
征伐宋军之时,白胤决定与宋军主力相持,而宜侯刘询却是率领三万玄武军从另一路直入。
“宋军主力尽在此处,宜侯那边,自然是长驱直入!不过由于宜侯所陷之路,乃是远路,我们击溃宋军主力之后,想必余者皆不能挡,或许我们与宜侯能够同时抵达宋都也未可知……”
“宋都………”
白胤目光深寒,不过却听到商峻继续说着,“不过宋都应该会有些许麻烦,卫灵王率领数万卫军已经逃奔宋都,宋都也该有五六万兵甲,合起来应有十万甲兵!而我汉军,不过区区七万之众……”
“那又如何?”
白胤冷冷一笑,“乌合之众……那卫王见我汉室大军,都会弃都而逃!”
“他们是不足为惧……可是……”
商峻叹道,“宋都,可是有着无尽墨者!有这群墨者守城,只怕大军很难攻进宋都……”
“墨者?”
白胤脸色骤然一变,脑海中又想起来当年云陵之战时的场景。那位,不正是墨者吗?
该当如何?白胤心中微微有些担忧,若是让刘纪知道,只怕宁愿下令退军,也不会损害其半分寒毛。
……………………………………
齐都,临淄。
“咳咳咳!”
大将军田旸抱着病体,硬是来到了齐宫勤政殿内,齐王看着重病的田旸,微微吃惊,“大将军,你怎会来此?来人,赶快赐大将军座。”
“君上………”
田旸这位战神脸色有些苍白,这位齐国的战神,在经历数年的时光后,也是变化了许多,尤其是两年前的齐汉之战,更是让田旸斗志消磨许多。当初想着诛灭诸国的幻想,也因为齐室的没落而结束。
这么多年征战,齐军精锐也是消耗不少,当年的齐晋之战,又是与秦国的齐秦之战,到最后的齐汉之战,齐国的国力越来越衰退。曾经的精锐之师,也是逐渐消亡。最重要的是,齐国内室的政变,使得齐王对于世族的控制日益削弱,晏宁,司马错的逝去,也是让齐国痛失人才,如今稷下学宫虽然依旧是士子诸多,可是齐王经历一次变法失败后,已经不敢再轻易纳谏人才。。
政变,给齐国带来的伤害太重了!世族的权力,似乎又在崛起!而且更令齐王担忧的,是齐国储君!那位曾经被齐王废掉的太子,却是在世族的扶助下重新立起来!对于齐王,还是有着一丝痛恨。但是对此,齐王也是没有丝毫办法。
对于齐国的掌控,已经越来越弱了………
“汉室征伐宋卫,我王为何不趁机攻取汉室?”
田旸面色苍白,质问着齐王吕烈!他不能理解,如此大好战机,齐王竟然没有把握住。
“本王考虑过…”
齐王摇摇头,他的双鬓也已经发白,如今他在位已经十二年了,算起来也已经是迟暮了,跟他同一个时代的刘宏都已经离去了。微微皱眉,“不过,如今已经是寒冬之际,不宜出兵,再者,汉室攻伐宋卫,应该也不会是一时之事。本王欲要开春之际,出兵伐汉……”
“可是如今汉军已经攻破卫都,更是在秋垣大败宋军主力,如今已经是兵临宋都。若是等到开春之际,汉军早已经攻破宋都,那时战机已逝……”
“那大将军想?”
齐王微微询问道。
“即刻伐汉!”
田旸重咳几声,“汉室如今,国内已经空虚!如今可快速备军,趁战机还未消逝,一举攻下汉室!”
“大将军病体如此,还欲征伐?”
“请我王应允!”
田旸抬起头来,齐王从其眼中,看出了深然的决意。
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