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春秋做霸王-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齐军为田旸统帅,更有四十万精锐,我晋军纵然有六十万精锐,能否保证必胜?若不能保证必胜,那又如何敢出城与齐军决战?若是齐军胜,云陵不保,我大晋便岌岌可危,这种后果上军将可担当得起?”
比起魏赢,赵阳子正值壮年,一身霸气侧漏,言语之中,似乎丝毫不把魏赢放在眼中。
晋国所执行的为六卿之制,分为上中下三军制,每军各设一名将,一名佐,按地位高低分别上中下三将,然后便是上中下三佐。魏赢身为上军将,其地位还要比赵阳子高一点儿,但是赵阳子却不畏惧魏赢,因为这三军制是以世族强弱而分,魏赢能够成为上军将,其原因在于魏族在三卿之中实力最强。但是数年时间过去,赵族在赵阳子手中越发强大,而魏族却似乎有些后继无人的感觉,魏族后代没有能够继承魏赢执政魏族的人物,所以赵阳子是一点儿也不畏惧魏赢。
魏赢如今已经六十余岁,都要踏入黄土之人,只要魏赢一死,魏族肯定衰弱,到时候赵族吞灭魏族都是有可能的。
第三百二十五章 分裂的种子
“好了,中军将,云陵是重要不错,不过如此与齐军消耗下去,终究不是佳策。齐军不过四十万精锐,虽然长途跋涉来我晋国征战,但是他们一路袭来,也掠夺了不少粮草,财富。反观我晋军,六十万大军拒城而守,却不敢出战,可知消耗我大晋多少粮草,财富?”
又一道声音开口,众人视之,只见一个中年男子,笑咪咪的说道。
这个中年男子,略微有些肥胖,脸庞因为肉多的缘故,滚圆滚圆的,一个大肚子在宽大的长袍遮盖着。人们第一眼看向他时,总是会觉得有一种莫名的喜感,不过在此时此地,众人却不敢小瞧这个略胖的中年男子。因为他正是晋国三卿之一,韩族族长下军将韩肥子。
虽然韩族在三卿之中实力最弱,可是能够成为三卿之一,更是经历六卿暗斗,四卿厮杀却屹立不倒,最终成为晋国执政三卿之一的韩族又岂可小瞧?而这位曾执掌韩族,联合魏赵两族灭亡智氏的晋国下军将韩肥子,又岂能因为外表而轻视?
“齐军远来,在粮草上岂能与我晋国相比?只需固守三月,齐军自然会退去!下军将,难道我晋国国力还支撑不起大军三月之用吗?”
连魏赢都不惧的赵阳子听到韩肥子竟然开口说话后,立马反问回去,言语之间,火药味甚重。
三月,哼哼。
韩肥子盯着赵阳子冷笑一声,三月,晋国国力自然能够支撑得起,可是这样对于魏韩两族有何许利益?白费国力,却没有半分收益,他韩族自然不干,如今支持大军速战齐军已经够好了。三卿之中,韩族只有一部分土地与魏韩两族接壤,更多的则是与宋卫鲁三国接壤,齐国根本威胁不到他,因为齐国若是要灭他韩氏,最起码得灭了魏赵两族!所以说,在云陵一事上,韩肥子自然不会大出力了,而之所以决定不放弃云陵,更多的是怕唇亡齿寒。可是赵阳子却想在云陵固守,与齐军对峙,消耗晋国国力,韩肥子怎会同意。
“中军将可知三月需要消耗我大晋国力多少?我晋国有六十万精锐之师,可你赵阳子却不敢出战,只怕你赵阳子太过于懦弱了吧!”
韩肥子嘲讽道,一瞬间赵阳子的脸色顿时红了,谁不知道他赵族最好开疆拓土?可是韩肥子今日竟然嘲讽他赵阳子懦弱!他韩肥子又何资格指责他?
云陵之战,关乎赵族存亡,是随便就能开战的吗?赵阳子相信,无论是魏赢还是韩肥子,处于他的地位,也绝不会和齐国开战!所以赵阳子当即怒了,他一怒,便开始喷起来了,“韩肥子,你好意思说我?当年的晋宋之战,你韩肥子都陈兵拒守,不敢出战!”
“你……”
赵阳子的话无疑是揭短了,当年晋宋之战,韩肥子为了保存韩族实力,确实不肯出城战斗,而且当初的宋国也不弱,魏赵两族也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说好一同出兵,出粮,出钱的,结果却是一拖再拖,就盼望着他韩肥子与宋国死磕,面对这局面,韩肥子自然不会让魏赵两族看戏了,所以就没有再对宋国出兵,只是拒城坚守。结果导致晋宋之战,还未开始便已经结束。
只是没有想到风水轮流转,今年到赵家,韩肥子巴不得赵族在这次齐晋之战大出血呢,只是没有想到只不过嘲讽赵阳子一句,赵阳子便揭短了。
“好了,你们两位也该歇歇!此乃朝堂,岂是容你二人争斗的地方!”
魏赢沉声道,却不料他这一说话,引得赵阳子韩肥子皆是怒目相对,赵阳子当即开喷起来,“魏赢你也别得意,你魏族也不如何,当初说好三家灭智氏,结果你魏族出了多少力?”
韩肥子也是接着赵阳子之话继续道,“哼哼,我们与智氏厮杀,伤亡惨重,你魏氏却是渔翁得利。”
看着韩肥子,赵阳子两人愤怒的模样,魏赢轻轻一笑,当年三家合谋灭智氏,结果却是韩赵两族与智氏大打出手,而他魏族却是等到几族都伤亡惨重之时,出手灭掉智氏,得到了智氏大量的土地与人口,成为三家之中得利最大的一家。也是因为如此,魏族实力位于三家之首。想到当年之事,魏赢便是暗自得意,毕竟能够算计到韩赵两族执政,足以引以为傲了,他魏赢也因此有了老狐狸之称,因为魏赢经历过王室强盛之期,六卿暗斗,四卿厮杀,直至如今三卿执政,他魏赢数十年屹立不倒。单单是这一点,便是令人生畏。
轻摸下巴几缕白须,魏赢看向韩肥子赵阳子两人,“今日之事,是议论这云陵之战,是不是该速战速决的,不是让你们提这种旧日恩仇的,如今大敌当前,我三卿还在内斗的话,最后便宜的还是别人!”
魏赢说此话时,眼睛还轻轻瞥向晋定王姬午,姬午看见魏赢的眼神后,面色微微苍白,他自然明白,魏赢说的别人不是指齐国,而是指他晋国王室!
这些年,姬午虽然极为忍耐,万事顺着三卿之意来,可是暗地里却是动作不断,而经历多少次的朝政之变的魏赢自然能够看出这个年轻君主的不甘心,虽然晋国王室如今衰微,可是他们终究是传承数百年的晋国王室,不能大意,否则的话王室还真的有可能强盛起来。
又看了看一脸怒容的赵阳子韩肥子二人,魏赢摸着的白须的右手动作微微加快,晋国如此下去,也不是办法啊!三卿暗斗,处处掣肘,还有高高在上的君王虎视眈眈,魏族没有了自己,又该何去何从?
三卿之怨,早已深入骨髓,还要在一同共事,面对外敌,还要顾忌着同袍下毒手,如此下去,还有何路?如此下去,还不如直接分裂!三族各自立国,虽然实力有所下降,可是终究不会再担心来自身后的毒手!而且若是分裂,魏赢相信,面对外敌时也会团结一致。
唇亡齿寒之事,大家都明白!不论日后三国谁一统三晋,可终究不会让别国灭亡,因为这绝不会符合三晋的利益。
分裂的念头一想起,便如同一棵小小的种子,忽然在魏赢脑中疯狂生长起来,再也除不掉了!
第三百二十六章 战!
“上军将,中军将,下军将,你三人皆是我晋国上卿,执掌我晋国朝政,何必为了些许小事争斗?”
姬午看着三人,终于开口了,虽然他是个傀儡君王,可是在朝堂之上,还是有一己之言的,此刻的他,比较赞同赵阳子的决定,毕竟姬午知道云陵对于他晋国的重要性!而且看情况,魏韩两族都不同意赵阳子的决定,为了不让赵阳子势孤,他姬午也该出声支持一下!轻轻一笑,压制住心中的颤抖,姬午继续说道,“云陵对于我晋国确实十分重要,云陵一失,我晋国只怕再也不能与齐国争锋,数十年后,天下强国,再无晋国之名,三卿可要仔细考虑一下。”
姬午的话,无疑是给了赵阳子支持,毕竟还是晋国君王,姬午的话顿时令众人点头同意,更有几个大夫力谏,恳求上军将魏赢以及下军将韩肥子千万不要抱着速战速决的思想,更是陈述了一大堆理由,总结起来就是只有一句话,不要与齐军决斗,否则的话,晋国肯定要被齐国灭亡。
“好了!”
几个大夫还想说什么,却是被一人打断,抬眼看去,竟然是中军将赵阳子,几个大夫都有些惊讶的张开嘴,他们开口,不是为了赵阳子说话吗?为何赵阳子反而发怒了?
赵阳子确实是生气了,因为这几个大夫在他赵阳子眼中根本不是为他说话,而是嘲笑他的!什么叫战之必败?战之必亡?他晋国是不如齐国,可是如今面对的不过是齐国四十万大军,而他们晋国却是有六十万精锐!他赵阳子不开战,是没有把握一战便能大胜齐国,可是在几位大夫的口中却是变成了齐军如何牛叉,晋军如何不堪。田旸一人可抵百万之军,晋国将帅却都是废物一群……如此说话,岂能不让好斗的赵阳子发怒?
“赵阳子,听到了没有?你赵阳子自吹什么,不过灭了几个小部落,就得意一天,可是和田旸比起来,根本就不能相提并论!怎么,还决定固守么?”
韩肥子颇有些幸灾乐祸的看着赵阳子,赵阳子眉毛一挑,又欲与韩肥子相对,却听见那几个大夫慌乱的解释道,“我等并非说中军将不如田旸,只是这田旸被称为大齐战神,一生征战从未败过,我晋国若是与其决斗,还是有些凶多吉少……”
“够了!”
一声怒喝,只见在席上的魏赢忽然双目射出一道精芒,目光扫射众人,竟然散发出一种淡淡的威压,终究是经历数场风暴不倒的老狐狸,魏赢虽然已老,可是威势犹在!在魏赢发出怒喝声后,众人皆是有些心悸,哪怕如赵阳子,韩肥子两位执政,也是有些心惊,暗叹魏赢不愧是魏赢,虽然年迈,可是其经历过多少事情?在魏赢面前,哪怕如赵阳子等人,也是晚辈,魏赢执掌朝政之时,他赵阳子还不过是呀呀稚子。
大殿上,一时间沉寂得可怕,坐在君位上的姬午更是脸色惨白,看向魏赢的眼中有一丝畏惧,也有一丝恨意,按理来说,这种震慑群臣之事只有他这个君王才能做出来啊!可是姬午悲哀的发现,在这个老者发怒后,他这个君王都有些颤抖,更别提其他人了。
“什么时候我晋国也沦落至此了。老夫出生于武王时期,那个时代,我晋军所到之处!天下惊惶!”
魏赢眼中露出一丝回忆之色,“武王之后,晋国逐渐衰落,可是依旧是天下强国之一!无论是六卿暗斗,还是四卿厮杀,那都是我晋国内部之斗,面对外敌时,我晋国依旧是团结一心,令强敌不敢妄动半分!可是如今,区区一个齐国竟然让尔等畏惧如虎,田旸天下战神又如何?齐王天下雄主又如何?老夫执政之时,他们还不过牙牙学语的小儿!四十万齐军便想灭我晋国,我大晋何时变得如此可欺了?当年我大晋一国攻齐,诸国联盟攻楚,三逐戎族,其威势何其大?昔日我晋国之威,为何今日听到齐军二字便颤抖?”
“上军将,我等知错……”
几个大夫不知是被魏赢之话吓得还是感动的,泪流满面的说道,其他的众臣也是纷纷请命,愿重现晋国之威!不坠祖宗之名!
好一个老狐狸!赵阳子看着朝堂上的群臣,看着魏赢,心中凛然,魏赢区区几句话,便激得群情激奋,哪怕是他赵阳子听到魏赢之话,也是热血直上,恨不得重现先祖之威,率领晋军四处征战而天下莫敢挡之!
“赵阳子!”
忽然间,魏赢又是提高了声音,目光死死盯着赵阳子说道,“赵阳子,你也算是老夫看着长大的,当年的赵阳子以弱胜强,以寡敌众,为我晋国扬了多少威名?如今你贵为一国执政,更为我晋国中军将!为何却不敢对齐军出剑?”
“我……”
赵阳子正欲解释,却见魏赢忽然拔出了腰中配剑,站了起来,一剑砍在面前的桌案之上,怒吼道,“云陵一战,事关晋国生死存亡!谁敢在此时乱动,老夫定不相饶!赵阳子,老夫魏族愿出两万魏武卒助你攻齐!你是否敢与齐军一战?”
“敢!”
赵阳子也是站了起来,高声答道,他算是看出了魏赢的诚意了,两万魏武卒,这可是差不多相当于魏族最精锐士卒的一半啊!这种精锐之师,虽仅有两万,但绝对可敌十万之师!那可是能与齐军技击之士相比的精锐!
“好!”
魏赢微微一笑,一双眼睛如同鹰隼一般射向韩肥子,韩肥子被魏赢一双目光盯得发颤,脸上的肥肉忽然一颤,咬牙道,“我韩族愿出一万韩材士助中军将攻齐!”
赵阳子看着韩肥子那纠结的模样,微微一笑,韩之材士,自然就是韩之精锐了,而且还是赵阳子不得不重视的精锐,韩之材士,手持强弩,身披坚甲,背负利剑,一人敌十,轻而易举。
既然魏赢与韩肥子皆为此战拿出了诚意,赵阳子岂有不战之理!当即高声禀告晋定王姬午道,“君上,臣赵阳子愿意亲率赵族五万武陵铁骑,以及两万魏武卒,一万韩材士前往云陵,与齐决一死战!”
第三百二十七章 三公六卿制
五万武陵铁骑,两万魏武卒,一万韩材士,共计八万精锐,这便是赵阳子与齐军决战的最大自信!这些精锐都是韩赵魏三家数年南征北战中所练出的精锐,堪比齐之技击骑士。齐晋之战,齐国大将军田旸也不过率领五万技击之士,而他赵阳子拥有八万堪比技击之士的精锐,如何不敢与齐一战?况且这些精锐刚好正是各有所长,魏之武卒,堪称当今天下最强大的步卒。韩之材士,强弩利刃,远可攻,近可战,再加上他赵族五万武陵铁骑,可以说是兵种都齐全,齐军再如何强大,在绝对的实力也没有丝毫办法。
“中军将既然愿意亲自领军征战,寡人也不会阻拦,云陵之战,关乎我晋国存亡,望中军将多加谨慎。”
魏赵韩三家都已经同意出战,姬午自然不会违反三卿之意,况且这一次魏赵韩三家都决定动用各家精锐,可以说也是第一次如此做。看样子也是被齐军所迫,姬午可是暗喜,因为云陵关乎晋国存亡,再这大敌临前之时,三家能够放弃恩怨共保国土,姬午自然不会阻拦了。
“臣谨记。”
赵阳子俯首道,目光扫向魏赢与韩肥子两人,心中略微有些惊叹,他以为魏赢会保存魏族实力,所以才决定速战速决,只是倒是没有想到,魏赢竟然也是退让一步,拿出了两万魏族卒来,让其与齐军征战。赵阳子之所以不选择与齐军决战,其原因便是在于没有多少把握能够击败齐军,可是如今有了魏赢与韩肥子的两族精锐,赵阳子自然没有理由退步了。
他赵阳子可不是懦夫,在晋国,赵家可以说是最为好战的一族,所以在魏赢开口后,赵阳子便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与齐军决战的事情。
“中军将,也是时候让天下知道我晋国之威了!”
魏赢一张老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仿佛他做的一切,便是因为晋国的强盛一般,但是谁都不会明白,他如此做,并不是想护卫晋国,而是想要葬送晋国!三家分晋,只有击退齐军后才能如此做,所以原本想着保存魏族实力的魏赢终于大方了一次,一下子便是出动两万魏族卒与齐军征战。
“八万精锐,只希望不要葬送在中军将手中吧。”
比起魏赢来,韩肥子冷哼一声,很显然对于出动一万材士,还是耿耿于怀,要知道,材士相对来说,更加难以训练,非但能够搭弩远战,也能拔出利剑近战,几乎算是全能性兵种了。而且众人都知韩族最弱,这些精锐可以说是韩族的底牌了,每损失一些,都会令韩肥子心疼。不过韩肥子也不蠢,在知道魏赢决定出兵与齐军征战后,韩肥子就是咬牙也要应允。
“放心,区区齐军,我赵阳子还是能够解决的。”
赵阳子看着韩肥子一眼,冷冷的说道。
“哼!”
韩肥子看着赵阳子一副态度后,更加不爽,目光朝着魏赢望去,他不明白魏赢为何突然改变了主意,竟然决定相助赵阳子攻齐。只是,此时的魏赢,却是呵呵一笑,看着赵阳子,韩肥子二人,脸上露出一丝不知意味的笑容。
……………………………………………
雒阳,未央宫。
刘纪看着面前的一大堆书本,有些傻眼,下意识的抬头看向身旁之人,忍不住道,“这些都是什么?”
“禀殿下,这些都是介绍我大汉官职,制度的资料。”
在刘纪身旁,一个老者恭敬的答道,“君上让殿下在一月内要熟知我大汉官职,制度,也是为殿下之好。目前殿下已经熟习六艺,这些时日,便在此学习这些吧,臣作为殿下之礼师,若是殿下有不懂之事,大可询问下臣。”
“好吧。”
刘纪有些无语,这些东西,可是要比六艺还要难啊。而且刘纪觉得大汉的制度如今还是残缺不安,很多官职都不知道是干什么的,还有上下级关系也不明确,和前世里那些大一统的国家中严谨的官职制度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轻叹一声,刘纪也知道刘宏让自己了解这些,似乎自己应该感到高兴?毕竟刘宏让自己学习这些东西,便是代表有将刘纪立为储君的想法了!看来在刘宏面前所说的一番话,也不是白说的。
拿起第一张书纸,刘纪仔细看了下去,不多久,一个时辰便是翛然逝去。坐在刘纪身旁的礼师介孜也是暗自点头,觉得这个殿下颇为好学,若是刘冯殿下,只怕没读多久就看不下去了。
一个时辰,刘纪几乎是一字一字看的,也略微了解了一下大汉现今的制度。
汉国,是沿袭着周代的官职制度,在朝中有着三公六卿。
三公分别为丞相,大将军,御史大夫。其中丞相有管辖百官,总揽朝政之权,汉国各种政策之变,刘宏这位君主都是要与其商量的。当今汉国丞相便是魏平了,如今为相也有数年,在汉国有很重的威望。而大将军,便是韩兴,总揽汉**权,御史大夫负责监督百官,同时有参与政事之权,等同于副丞相。
三公之下,便是六卿。同样参与朝政的太宰,掌管祭祠礼仪的太宗,掌历法记事的太史,掌祈祷的太祝,掌司法的太士,掌占卜的太卜。六卿之外,还有五官,掌土地和农人的司徒,掌百工职事的司空,掌军赋军政的司马,掌百官升职降职爵禄的司士,掌刑法的司寇。
由于周亡之后,礼节鬼神之事已经不被人所重视,再加上一些职位毫无意义,所以汉国名义上是三公六卿,但是六卿中只有太宗,太祝,太士三人,至于太宰,其职位与丞差不多,所以也没必要再设。而太史也是沦落为史官,没有太史之职,还有掌占卜的太卜也是没有设。所以朝中虽说六卿,实则只有三位上卿。倒是五官,职责重大,听闻刘宏有意废除六卿制,也是不知道何时颁布新的官职制度。
不过刘纪知道,现在的官职制度肯定是不行的,六位上卿之位只有其三,而那些没有上卿之位的五官却掌握重职!仅仅这一点,就能看出,这三公六卿制必须得改!否则政令不明,可是会损坏国家之利。
第三百二十八章 胜败之因(一)
“用兵之法,在于御兵。御兵之法,在于亲兵。”
雒阳,宣德殿内,韩兴正面容肃穆的对着刘宏说道,“想要得到士卒爱戴,让其甘愿与之同死,一声令下,万死不辞,便要善待士卒,让士卒不是畏惧统帅的威势,而是敬畏统帅。若是以威用兵,虽一时可以,但在生死存亡之际也无一人愿意与之同死。故用卒,便先要爱卒,古之名将,有爱兵如子者,在战场之上,人人都愿统帅赴死,各个冲锋上前,所以才能在战场之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善。”
听了韩兴之话,刘宏大赞一番,看着韩兴,脸上露出笑容,“大将军用兵如神,爱兵如子,与古之名将相比,不差丝毫。”
“纸上谈兵而已。”
韩兴略微谦逊的答道,世上能够说出如何征战,如何用兵的人很多,但是在战场上真正能够做到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人却是太少,因为在纸上再如何会谈兵,终究不是在战场之上,战场之上考虑的因素太多,有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错误便会导致大军的溃败。
丢了一个马蹄钉,而失去了整个国家的类似事情,在战场上还少了吗?所以真正能够谈兵,并且能够运用在战场之上的名将倒是太少,不过韩兴绝对是一个了,能够统帅大军,数月之间灭亡燕国,谁敢说韩兴只是纸上谈兵之辈?
“哈哈哈,若是大将军只会纸上谈兵,那天下还有谁人敢说会用兵?”
刘宏轻轻一笑,将手中一张书纸递给了韩兴,“大将军且看,这纸上所写内容如何?”
“哦?”
韩兴接过刘宏手中的纸张,面色严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