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血宏图-第3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679章 师徒两人
开宏六年的帝都,完全笼罩在一种喜气洋洋的气氛之中,在战争爆发的第三个年头里,国人似乎已经适应了战争,同样适应了战争给中国带的变化,当然几乎每个人都沉浸在开疆拓土所带来的“盛世天朝”的感觉之中。又一次帝国陆军占领了英属北美的重大胜利已传遍帝都,传遍了这个国家的每一个角落。那些平素看起来的沉寂儒雅的人们,面对这样的胜利,又一次拥上街头、再一次为军队的胜利而欢呼着。城市、街道、广场以及公园,到处都是一片人潮涌动的模样,国旗更是在人群中飘扬着。对于国人来说,这样的祝捷游行在过去是陌生的,但是在战争爆发之后,荣民协会以及其它各种民间团体便开始组织的祝捷游行,从那时起,百姓们就像凑热闹似的总喜欢参与其中,对于爱看热闹的国人来说,这种祝捷游行无疑是极受欢迎的,而在这种有组织的游行之中,每一个人都很容易找到某种心理上的契合点,进而主动的融入其中,并受到集群的影响,进而沉浸于这种爱国的狂潮之中。环境会影响到每一个人,在这样的充斥着爱国主敲锣打鼓游行之中,让国家强盛的使命感一下子被灌输到每个人的身上,使人们的情操得到了升华,生命获得了新的意义。当数以万计的人们唱着那些庄严的歌曲时,所有人都感到与这个集体融在一起了。在这一刻,人们可以为祖国去死。没有人会怀疑,没有人会去质疑。而从一个胜利到另一个胜利,更是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内心的骄傲感,这是过去数百年间,从未曾有过的那种骄傲感、使命感。此时这种在国家机器的刻意引导下产生的种族、国家的优越意识,已使整个国家上下都陷入一种对战争的疯狂崇尚之中。几乎每一个人都相信,这场战争是正义的,是中国为了“不受西洋人欺侮实施的自卫之战”,是维护尊严与荣誉的战争,为了胜利他们投入了惊人的热情。当然,回报也是惊人的!有关殖民地的富庶与肥沃总是不断的出现在报纸上,通过这祝捷游行,殖民地的富庶第一次深入人心,使得人们愿意主动的离开祖地的,前往未知但却非常富庶的殖民地,在那里开始他们的新生。每个人都有战争中受益!农民得到他们的需要的土地、商人得到了市场与原料,军人得到了财富与荣誉,在这种情况下,整个国家自然不可避免的沉浸于这场战争狂热之中。而一位正在帝都的法国记者目睹着眼前的景像时,面对一场场盛大的祝捷游行时,在惊愕之余他在发回国内的报道中写道:“那些性格温和的中国人只知顺从,而不知反抗,相比于欧洲各国民众,他们的国家意识极强,也许是因为历史上被鞑靼人殖民的关系,其民族自尊心更是敏感至极,任何轻微的刺激都有可能导致这个国家做出激烈的反应。这样的国家是最危险的,他们随时会在任何地方干出令人意料不到的疯狂事情,就像其在巴拿马的科隆。法兰西绝不能对中掉以轻心……”
从城外皇村别墅中返回帝都城区后,李鸿章没顾得上回家,便径直让车夫向帝国殖民地部赶去。一路上,街道上那些欢呼胜利的人潮已影响到了交通,这令他十分厌烦。
从心里说,他对外面这些看似狂热的普通民众,甚至可以说有些不屑一顾,尽管他会感叹民心可用,可他同样也知道,这民心是什么。
民心是世间最复杂的东西,今天,他们为了胜利而欢呼,明天,他们就会因为失败,而质疑政府,对于他来说,在潜意识之中,李鸿章并不赞同这种对民心的操纵。
玩火者终**!
现在陛下可以轻车熟路的操纵民心,借助这种方式团体国内的民众,让国人在胜利中骄傲、欢呼,可,当民众习惯了这种集体性的游行的时候,他们习惯了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声音、表达他们的要求时,那么,将来,他们就会通过这种方式,向政府表达自己的诉愿。
到那时,又该如何阻挡他们呢?
而身处帝国中枢的上层,李鸿章很清楚,看似如一池春水似的帝国中枢,实际上并没有外界眼中的那么平静,尽管这些年通过对两江、两广等地的官员的晋升,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湖广系的一家独大。但是李鸿章最能体会现在朝廷中枢所面临的矛盾和永无休止的争吵。
月前现任的总理大臣张亮基向陛下请辞后,各方势力都把眼睛盯上了总理大臣一职,这总理大臣就是过去的宰相!
左宗棠、胡林翼……一个个名字在李鸿章的脑海中闪动着,他甚至相信,如果不是因为一些原因,恐怕恩师也有可能会成为其中的人选……
派系!
地域之见一直影响着中华朝,几乎从中华朝成立的那天起,就从没有摆脱过这一切阴影。
想起这些,李鸿章就有些头痛,尤其是作为殖民地部尚书,他可以说是手握大权,他的权力甚至不逊于宰相。因为殖民地部有权向陛下的推荐殖民地总督,并且任命殖民地官员。
几年前,英国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因为他们拥有世界上最为庞大的殖民地。“太阳无论何时都会照在其领土上”,而现在的中国同样也是如此,非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太平洋以及北美。
“现在中华帝国已经步入了鼎盛时期,在全世界范围内大约5亿人——也就是全球人口的约二分之一——都是中华帝国的子民,其领土面积则有约450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报纸上的言语或许有些夸张,但是却充分表明了一点。在过去的两年间,中国已经建立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庞大的帝国,而这个帝国60%的土地都是殖民地!
作为殖民地部尚书的李鸿章,无疑也就成为各部之中权力最大的尚书。也正因如此,地域之争,同样也把他卷入其中,甚至不得脱身。
每一个殖民地的总督人选,他都需要经过再三的考虑,首先要考虑到平衡,其次要才能考虑到他们的能力,可即便如此,在他的桌面上,永远摆放着成堆的文件,等待着他批阅,等待着他做出决定。
这不是最让他头痛的,地域之争所引起的争持,即便是在殖民地也无法得到平衡,在殖民地除了总督的人选之外,还涉及到其它的很多利益,移民的安置,当然,更重要是企业进入殖民地后在殖民地产生的竞争,这些企业各有各有靠山,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都是依靠地域、乡谊维系着这一切。
甚至就是李鸿章自己,同样也是徽商的靠山,尽管“发匪”对徽商造成了非常大打击,但是现在徽商仍然迅速崛起了,尤其是通过对淮南煤矿等厂矿的投资,使得他们垄断着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煤炭供应,这使得徽商得以重新崛起,有了在殖民地与其它地域商人竞争的资本。
而李鸿章正是徽商集团最大的靠山,而他也总会照顾一下同乡,当然他知道,陛下同样也准许他这么做,因为陛下并不希望一家独大,无论是中枢,亦或是经济,都需要平衡。
甚至在当初创办淮南煤矿时,陛下就刻意关照过徽商,这是一种经济上的平衡。同样也是帝国之道,只有通过这种地域上的平衡,在财力上、权力上的平衡,才能达到国家的稳定。
而对于作臣子的李鸿章来说揣摩到了圣心的情况下,他就需要遵从陛下的想法去办一些事情,所以在很多时候,得罪人的事情,往往都是由他去处理,就像他把缅甸的油田指定交给一个北直隶的商人开采,这是因为北方商人在国内的力量最为薄弱,所以需要适当的扶持。
为此,李鸿章没少被报纸讽刺——现在没有了言官,官员们不需要再考虑言官的掣肘,但是报纸反倒变成了另一个言官,报纸在监督的着官员。那些商人们同样通过报纸对一些官员的施政大加指责,这,甚至受到法律的保护!
“下次,一定要让他们多办几家报纸!绝不能让那些湖北人、广东人掌握所有的报社……”
心底这么嘀咕着,李鸿章已经想到了处理报纸的办法——办报!通过办更多的报纸,在报纸上与对手打擂台。
但真正令他头疼的并不仅仅只是这件事,真正让他头痛的是——就在两天前,一家报纸刊登了一块豆腐大小的文章,在文章里提到殖民地部这几年的功绩显著,言里言外只有一个意思——推荐他做总理大臣!
做宰相!
尽管这同样也是李鸿章所渴望的,但是,现在面对这篇报道,一向稳重的李鸿沟一时有些慌乱,他感到一场狂风暴雨正向他铺天盖地地袭来。
因为对于李鸿章来说,他觉得自己的资历还不够,如果再过几年的话……他定会当仁不让,但是现在,肯定不行!
“这到底是谁的主意?”
李鸿章的眉头紧锁着,他能够感觉到在这件事背后隐藏着的阴谋,阴谋的气息几乎是在他看到报道的第一时间,就感觉到了,那扑面而来的阴谋,让他意识到,现在他已经进入了一些人的视线之中,成为某些人的敌人!
在马车接近殖民地部的时候,李鸿章突然推开车窗,对车夫吩咐道。
“去曾相府上!”
或许,现在只有老师能解答他心中的疑惑了!
虽同为尚书,但所谓的“相却是一种尊称,那是对曾国藩的尊重,同样,别人也会喊李鸿章为“相”,似乎,对于他们来说,各部尚书都可为相,但真正的宰相是谁?
是总理大臣!
“恩师!”
面对恩师,喝着杯中的茶,李鸿章显得有些心魂不定,他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甚至不知道是谁在“害”他,但他知道,在这个时候,在中枢之中,只有恩师能帮他,毕竟……曾国藩是湘省重臣,与湖广系打断骨头连着筋。
“少荃,你今天来,是为了那份报纸吧!”
曾国藩开门见山的说道,他知道自己的这个学生,经过多年的历练,已经显出了相国之才,将来他必定会成为一国之相。
“学生不敢相瞒,自从看过那份报纸后,学生便是食不知味,夜不能寐。每每思及,便是惶恐不安啊!”
李鸿章表现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他之所以会担心,是因为他很清楚,在地域之争中,两江系的力量相对薄弱,他可没有张亮基的根基,他不相信自己能够平稳各方。
“有什么好害怕的?”
曾国藩反问道。
“少荃,你是不是觉得,现在有人这么一提,到时候你就会进入他人的视线之中,到时候大家都觉得,你李少荃是个威胁,要趁早打压?”
摇着头曾国藩缓声说道。
“相比历朝,国朝待臣子可谓极宽,虽不及宋时那般宽纵,但为中华朝的官,至既不用担心被打廷杖,更不用担心被砍掉脑袋,至于流宁古塔……其实,黑龙江也是不错的,屋里可是有暖气,比老家强多了……”
听出老师话中戏谑之意,李鸿章苦笑道。
“恩师,您知道,学生所忧者不是这些,学生担心……”
“你是担心,你撑不起来!”
放下茶杯,曾国藩看着眼前的学生说道。
“国朝地域之见远甚于各朝,陛下起于湖广,朝臣武将,大都从龙于湖广,湖广独大,世所皆知,张相为相,就是为平衡各方,对不对,可若是张相离职,到时候,你李少荃就是众矢之的,因为你是安徽人!”
双眼眯成一条细缝,曾国藩摸了下胡须,盯着李鸿章一字一句的说道。
“你害怕,到时候你就成了其它人的眼中钉,两江籍的官员,数你官职最高,地位最显,只要把你给扳倒了,那两江……”
老师的话让李鸿章点头苦笑着,而曾国藩却摇头说道。
“少荃,你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你只想到了那些,可却忘了一个人!”
“忘了一个人?还请恩师明示!”
李鸿章疑惑道。
曾国藩故作神秘的微微一笑,拱手搭礼说道。
“别忘了宫里的那位,你觉得陛下,可能会让两江倒下去吗?”
无语的新书基本上已经定稿了,是一本明末的,一本很燃的,与无语过去的风格有一定的区别,不会是慢热,开头就很燃!这是一本血性十足的!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支持无语!8)
第680章 父与子
战争爆发的三年来,很多事情都在改变。这种变化,不仅仅只是浮于表面上的变化,更多的是一种深层的变化,这种深层的变化正在改变着这个国家,以及这个民族。在战争刚刚爆发的时候,这个民族面对战争几乎显得有些麻木,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战争与他们有什么关系,对于许多人来说,他们只是作为臣民被运的接受这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尽他们的臣民本份。千百年来,似乎一直都是如此,似乎,对于平民百姓来说,战争,与他们没有任何关系,战争,对于他们来说,是遥远的,除非有一天,征兵令寄到他们的手中,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了任何联系。但是现在,一切都改变了,三年的战争,就像是催化剂,不仅促成了这个国家的工业经济的迅速膨胀式的发展,同样也刺激着民众,一种从未曾有过的民族自豪感,因为战争的不断胜利,在人们的心中激荡着。胜利是一剂兴奋剂,刺激着整个国家,刺激着这个民族的灵魂进行着某种程度上的锐变!作为皇帝,朱宜锋对于这一切再清楚不过,他一点点的目睹着这个国家的变化,对于这些变化一直都是看在眼中的,毕竟,很多都是在他的一手推动之中。“目标!”看着窗外地面上的彩纸,朱宜锋对身边的儿子朱逢海说道,他是中华帝国的皇太子,帝国的继承人。“作为皇帝,我们必须要为替人们找到了力量的源泉,给予人以精神支柱!只有如此,才能够长久的统治这个国家。”在父亲的教导中,不过只九岁的朱逢海则一副思索状,对于“帝王之术”他甚至还没有模糊的认知,但这并不妨碍他向父亲学习。“就像现在我们用“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的口号,让人觉得自己应无愧于中华民族,让国家强盛的使命感充斥在每个人的身上,也正因如此他们的情操得到了升华,生命获得了新的意义。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还可以利用种族偏见,将一切失败、贫穷的过错都归于“非我族类”的其他民族身上,用这些民族的渺小、卑鄙,来衬托我们的伟大、高贵,让所有的中国人都觉得,只有战胜他们、消灭他们,自己才有可能获得生存的空间,才能重新找回尊严……”政治总是丑陋的,尤其是当一切都被赤裸裸的揭开之后,所有的一切,不过都带着它的目地性,所有的看似伟光正的东西,实际上,都有其不为人知的一面。在过去的几年间,朱宜锋正是通过这些手腕去推行着他的统治,只不过,战争进一步激化、推进了这一切。“父亲,童子军的作用,是不是也在于此,也在于给他们寻找一个目标?”歪着脑袋,朱逢海思索着提到了童子军,毕竟他也是童子军的一员,甚至还是名誉会长,毕竟他是皇太子,是中华帝国的皇位继承人,在考虑名誉会长时,朱宜锋也曾考虑过自己人,但他最终选择了自己的儿子,因为他的身份。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下一代的国人精英如果没有变故的话,都将出自童军。名誉会长一职,对于儿子的未来有一定的好处。如果说一开始的时候,朱宜锋所想的是如何推翻满清,实现国家的富强,但是现在,他却不得不面对另一个问题——如何维护这个皇朝。维持皇朝的统治,是每一个统治者都必须面对的事情,也是无法躲避的责任,因为拥有领先于时代的眼光,使得他很清楚,现在的“帝王专制”最终必定会终结,但是在终结之前,必须要很好的维持这一切,而不是让其被暴力推翻。“我们为什么创办童军?”“鉴于满清奴役两百年致使中国青少年道德沦丧,体格衰弱,是故研发出一套可行的训练方法试图挽救这种危机。以培训“对纪律忠诚”和“良好公民”为目的,重新唤起失落的“尚武精神”以免遭历朝亡国的覆辙……”作为童军一员的朱逢海自然知道创办童军的目的,于是便直接用最标准的答案作为回答。“这只是表面上的目的!”摇摇头,朱宜锋看着穿着一身童军制服的儿子说道。“我们之所以创办童军,不仅仅是以培训“对纪律忠诚”和“良好公民”为目的,也不仅仅只是为了重新唤起失落的“尚武精神”,我们之所以不遗余力地通过报纸、杂志、标语以及学校教育等各种手段,将全国的青少年组织起来,尤其是在这场战争爆发之后,我们将所有的十一岁以上的童军组织起来,花费数千万元,让他们参加各种各样的夏令营,举行各种体育比赛、徒步野营,甚至团体操和健美比赛、合唱团与戏剧表演等,为的是要把青少年们的热情调动起来,培养他们与国家的思想保持一致。而这种一致性,最终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如果说相比于这个时代的人们朱宜锋最擅长什么,恐怕就是,他最擅长就是通过这些集体活动对青少年进行某种意识形态的灌输,而在这个世界上,在他的强力推动下,这种意识形态的灌输,又变成了某种“洗脑”。而这种“洗脑”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培育一代“忠诚的臣民”。也正因如此,在朱宜锋看来,每年一千五百万元的童军经费是值得的,这笔开支看似庞大,但相比于其在未来的回报,几乎不值一提,因为它所回报的是每年两千万童军在集体生活中接受洗脑似的意识形态的灌输,这些十一岁以上的童军,无一例外的都接受高小以上教育,中学生以及大学生都是从他们中间走出,最终,他们会成为这个国家的精英阶层甚至统治阶层,而这意味着,整个社会的中坚,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在他们的幼年时就通过的童军组织对其意识形态进行了影响,在这种自青少年时代灌输的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他们的未来已经注定了——他们会成为“忠诚的臣民!”。而这正是朱宜锋所需要的,也是他处心积虑所策划的!在提及这些的时候,朱宜锋想到了另一个时空中的那位元首曾说过的话语“这一代青年人,除了以德国人方式思维,以德国人方式行动,他们什么也不用学习。他们从少年队进入希特勒青年团,然后我们立即吸收他们入党。假如他们在那里还没有完全变成纳粹分子,那他们就去参加青年义务劳动军。如果到了一定时候还没有培养出阶级觉悟或者对自己社会地位的优越感,那么德国国防军便接过这项任务,他们终生将不再是自由之身。”这正是朱宜锋的某种目标,当然,他不可能像希特勒一样做到“只有当最后一个德国人踏进坟墓时,它才会终结。”但是他至少可以做到前半段,需要的是通过一种思维上的灌输,去形成国民的忠诚观,让他们成为“皇帝陛下忠诚的臣民”,只有如此,在未来他们才不至于掀起革命。在未来的道路上,他们才会对皇家在归还部分权力于民的时候,感恩戴德,而不是贪婪的索要更多的权力,甚至为了获得了所谓的权力,而掀起一场暴力革命,如同一战后的德国。想到革命,朱宜锋的眉头猛的一锁,对于这个词,现在的他是抵触的,作为统治者,他首先想到是维持统治!不过这一切,也只有在儿子的面前他才会说,但即便是对于儿子,他还有其它的期待,看着儿子那副皱眉思索的模样,朱宜锋摸了下他的头说道。“不过,我所说的这一切,只适应于这个时代,因为我们需要在这个时代树立国民观,这是国人所从未曾有过的,还有,就是需要把朝鲜、日本、越南,还有硫球融入到中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不得不通过长达数十年的意识灌输,来实现这一目标,……”想到这四个藩属国,朱宜锋的目光显得有些复杂,在未来的几十年间,如何让这四国,尤其是前三者并入中国,对于中国而言,将是从未曾有过的考验,三国人口超过五千万,为何在让他们融入中国?事实上,不仅仅只是这三国,还有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加拿大的上百万欧裔居民,他们在未来也会成为帝国的臣民,前三者还有千年的中华文化作为一个基本的认同,但是后者呢?不过幸好,他们的人口很少,很容易被融入到这个国家之中,最终,即便是朝、日、越也都可以通过庞大的人口基数解决问题。“所以,父皇才鼓励国人与朝、日、越等藩国臣民通婚?”不经意间,朱逢海想到了几个月前,在春节时于皇宫中父皇接见的数十对夫妻,他们大都是殖民地的成功商人、地主,而他们的妻子无一例外的都来自藩国。“这是融合!”看着儿子,朱宜锋笑着说道。“这是民族的融合,我们需要通过这种融合,让他们消融到我们之中,成为中国的一部分,当然,这种融合是我们融合他们,而不是……”想到另一个时空中,所谓的专家们鼓吹的“融合”,朱宜锋冷冷一笑。“而不是让别人来融合我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