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台上得僧人,说得口乾舌燥,有个村民,立刻地上一个竹筒水壶,僧人灌了一大口。继续天花乱坠,口沫横飞得说着唐太宗游地府得俗讲。
是的,这种行为,叫做俗讲。这些僧人,不管走到哪里,就会讲倒哪里。一方面是化缘,在很多地方,百姓生活很无聊,没什麽娱乐。天黑了,就是关起们来造人。
一个僧人行脚来到此处,向村民化缘,村民给僧人吃食,僧人说个故事回报他们。因为百姓实在很无聊,因此一有这恙的机会,往往会聚集很多人。
僧人吃饱撑着,你没给钱,我还拼命跟你们讲?当然不是了,如果不是这样孜孜不懈得说故事,佛法怎麽传播?
这些个俗讲里面,说得当然都是佛门故事,百姓听着听着,自然向佛了。不然讲了半天,百姓跑去信仰道家,不是本末倒置了。
李忱一边听着,心里一边想着。就是透过这些个小故事,佛门一方面导人向善,一方面吸收信徒。小故事有趣,没有什麽大道理,可是就是这些小故事,让人们听进去了,让外来宗教得佛教,得以超过本土产生得道教。
(那些个道士,也太不中用了,佛教只讲求自渡得小乘,可以慢慢演变成为普渡世人的大乘,然後压倒道家,成为中土最大得门派。)
(结果那些道士,反倒越活越回去,一个个讲究什麽清净无为,说明白就是懒。眼睁睁看着道家衰落。)恨其不幸,怒其不争。虽然李忱本人对和尚有些偏见,但是也不至於厌恶,人家佛门,是真的很努力传播信仰了,这点要学习。
想到佛教,又想起世界上两个信仰人数最多的大派,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不要说道教,连佛教都无力抵抗。人家是一手拿着刀,一手拿教义在传播得。
(唉,两个门派一样不争气。),想到这李忱有一股,改变两教现状得冲动,如果让他当皇帝的话…,他都想学基督和伊斯兰,一手屠刀,一手教义了。
李忱又想远了。不过,不要以为宗教没什麽作用。拿维护社会秩序来说好了,有佛教徒这样讲解地狱,就会让那些想要为非作歹得人,心里多些顾忌。不要说古代了,连现代物质文明,人们普遍不再信仰的年代,还是听过很多人,做了亏心事,心里不安什麽得。
往远了说,拥有相同宗教的人,往往更容易亲近,这样统治者统治起来更方便。往近了说,看清朝,怎麽统治蒙古,不就是用宗教吗?用那些喇。嘛统治蒙古,自己在推崇那些喇。嘛。那些个喇。嘛,中土还不信。
这样可以做什麽?不就是方便满清统治吗。假如哪一天汉人当家作主,满人被踢回白山黑水,你说蒙古亲近满人还是亲近汉人?
如果有一天…李忱握紧得拳头又放下。
第十五章 悟明
第二天,一大早起来,那些个僧人又开讲了,不愧是职业得,让李忱来讲,讲得像那些僧人这麽卖力,这一下午,加晚上,加早上,恐怕喉咙都哑了。
不过,那些僧人也没有多讲什麽,主要是把昨天剩下得俗讲收尾,又讲了一个夜判官得故事。
『贞观年间,长举县县令,柳智感,为官公正清廉,秉公执法,爱民如子。…作者不遍字数,直接跳到最後,…柳判官做了三年判官,一天,吏卒告诉他,他可以不用作了他们找了一位司户来做正式判官,…,有了这一段夜判官经历,柳府君更加谨言慎行,清廉公正…。』
农闲时期,闲着没事做得村民们,热烈得鼓掌回应,表示以後一定会多行善积德,不作恶事。在村民们热烈得反应中,他们在村内用过村民招待的早餐,十台牛车十个比丘,一个帐房,及一个小沙弥,踏上归途。
这一个村庄,种得都是长寿寺庙产,村民们很虔诚得接受长寿寺得感化,所以这一趟回去,不仅有村民们得田租,还有村民们得供奉。
田租是谷物,另外那些布疋,是村民们得心意,算做香火钱。另外还有一大袋得钱,也算在内。
村民们很热情得帮忙把货物都搬上牛车。然後僧人们为了给牛减轻负担,在前面拉着牛车走,李忱也不好意思继续赖在牛车上,下车徒步跟随。只有年纪最小的,大概十来岁的了凡在最前头得牛车上。
虽然昨天已经清点好了这些物品得数量及价值,并且登记在册上。李忱看着满满十牛车,还是要感概,这些个和尚庙,各各富得留油阿。
『土匪归村罗…。』,这是李忱对今天得行为得评价,习惯了现代人得生活方式,李忱对这样的收租活动,评价很低。李忱感觉上,自己不像是和尚庙得,好像是下乡扫荡得土匪,满载而归。
在他看来,这种行为,简直太像下山打劫得土匪了。而且这次下山,土匪们还是满载而归。
来的时候他们这十牛车,李忱还想,会不会太小题大作。结果回去,还真是装得满满。这十牛车还不是全部。只是一部分,其他地区还有其他僧人会去。
也难怪李忱会这样想。现代人,大额都用汇款了,不管多少钱,一下子就汇过去。而小额也有方便得纸钞可以携带。
就算有零钱,也不会很重。超过一定数额,都可以换成大钞,一点都不麻烦。一些有钱一点得,甚至连零钱都不要。便利商店拿到零钱,都顺手捐出去了。进入到21世纪,电子钱包之类的物品,更是方便。
所以你看这次收租,东西要自己去拉。动辄几牛车的出去,多不方便。李忱不得不吐槽。这还是因为近,远一点的话,单是路上损耗就一大笔。
你说,为何不缴钱呢?唐朝这时候,已经实施两税法了吧。是没错,缴钱方便。顺便还用飞钱,岂不是更方便。只是这样简直就是送上门给人宰的肥羊。
因为谷物,布疋这些东西,庙里都是用得上的,你把收来得租子换成钱,又拿钱去买,真的是嫌钱多吗?
二来,应该算是庙方慈悲为怀。村民把收成换成钱,再拿去缴纳田租,因为丰收谷贱,立刻就得被宰一笔。
算算这帐,村民为缴田租,贱卖谷物,被人宰一笔。然後庙方,收到钱。钱能当饭吃?当然不行,你又得花一笔钱,从商人那边把那些谷物、布疋买回来。还有可能是你卖出去给人家得。
结果一来一回,商人赚饱了,寺里和百姓都当了冤大头。既然如此,乾脆自己接送比较方便。
这些李忱都是能理解得,透过与村民得接触,以及自己从史书上得到得知识,李忱理解了大概。只是理解归理解,吐槽归吐槽,反正被吐槽得长寿寺方,也不会知道。
至於比较方便得飞钱,虽然等同於现代得汇票。可是官方办得,好像几十年前就被废止了。私人办得,你以为是现代吗?不管大小地方,好歹都有地方银行,或是邮局什麽得。唐代哪有这麽好。
『总计入库,米50石,布疋23匹…,清点好了,麻烦各位了。』,看那些个僧人,辛苦的把收来得布疋和粮食搬入仓库後,李忱锁上库房。
忙碌得秋收时节,李忱前几天跟鬼子们下乡扫荡,错了,跟比丘们下乡,收租兼弘法。回来以後,开始忙碌得登记这些天得收获。
有僧人跟前几天一样,下乡收租兼弘法,也有村民是自己送过来得。要过秤,登记。李忱忙得不可开交。
『今天收了米50石,布疋23匹。』回到房间以後,李忱拿出好几本的帐本,开始登记。
这几本都是新的帐本,李忱前些天,搞旧得帐本,搞得晕头转向。流水帐似的帐本,看得太麻烦。所以他决定搞新的。
关於帐本什麽,他没有太好得想法,他没学过会计。思前想後,只决定分成收入与支出。然後每各项目又分成几大类,米、布、钱,这几个是最大宗得,每天都会有出入,每项目都要单独成为一本。然後其他一些细分得,另立新帐本。比方说有多少田产等等。
『这些人,真奇怪…。』,登记好今天得入账,李忱随手拿起庙产那一项。长寿寺得庙产,除了最初官府赐给得,三百亩田产外。这些年陆续还有人捐献田产,总计长寿寺得庙产,可以达到六百亩左右。每年可以收到田租,大约720石。
这720石,只有单纯得田租。每亩大约年收1。2石。这数字算高还是低?李忱一点都不了解。只是他透过跟村民得问话,知道这样算低了。每年大约是1/3得地租。
1/3应该不算高了吧?他记得台湾实施过375减租,意思是说,以最高三成七五为限,地主只能跟佃农收这麽多。这样算来,1。/3不多了,还不到三成七五。
只是,田租只是其中一半。更多的是,来自各方得香火钱。像今天,就收了几千钱得香火。虽然算起来只有几贯,可是积少成多阿。掌握了几天得寺庙收支,单是今天得香火钱,大概就可以抵半天费用。
李忱很奇怪,那些百姓是怎样,自己都不怎麽好过了,还省吃俭用得,存下一些东西,要献给寺里。
作为直接受益者,李忱不好说什麽,作为一个庞大佛教机器中的一个寄生虫,他不好说佛教这样如何不好。
他为自己东主开脱,不管那个宗教差不多都这样吧。像那个高原上的喇吧教。信徒都过得苦哈哈得,喇吧们一个生活赛过一个,国家替他们修铁路,还有各种补贴,还不知道感恩。一个个信喇吧信得跟什麽似的。伊斯兰教不了解,然後像基督教,也是趴在民众身上喝血的,一直到了近代,才慢慢改进。
李忱不由得想,这难道是人类得惰性吗?还是宗教洗脑厉害。好像越穷得地方越虔诚,人们越依赖宗教。怎麽都不去想,要如何努力,才能摆脱困境。只会依靠来世,或者想说死了以後如何如何。
如果要靠现世来过好日子,好像很辛苦,你还不一定会成功。可是,如果追求来世,那只要自己骗自己就好。
『十三郎,十三郎。』,了凡得声音传进了帐房内,不一会,小沙弥了凡熟门熟路得推门进来,『十三郎。悟明师兄回来了。』。
『悟明?谁阿。』,李忱奇怪道。『喔,对了,你刚来不知道。』了凡小沙弥,很快得介绍了悟明。
『悟明师兄,他是住持得弟子。前些日子,出外云游,今天才回来。我带你去见见他。』了凡说完就拉着李忱走,『怎麽,你很喜欢悟明师兄阿?』『大家都喜欢他吧,悟明师兄佛法精深,经常会为大家解经。而且悟明师兄人也温和,所以寺里面师兄弟们都很喜欢他。』
『别急别急,真是的,人都回来了。一下子不会跑掉得啦。』,了凡拉着李忱去见悟明。
这位悟明,给人第一印象也不错,年纪大概三十多,接近四十。眉宇间,给人一种温和得感觉,会让人想要亲近他。所以李忱对他印象也不错。
看得出,他蛮有人缘得。僧寮,僧人们住的地方,也是一间大通舖。刚回来得悟明,给那些还没机会出远门得小沙弥ㄖㄣ说他这一路去了哪些地方,遇上哪些事情。
『师兄,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李家十三郎。住持聘他为本寺新任帐房。』『见过悟明禅师。』,李忱双手合十,一路上,了凡还跟李忱说了,如今住持慧寂禅师,年事已高,保不准天被佛祖召见,很多人都认为,悟明很有可能接任住持。
『阿佛陀佛。敝寺帐务繁重,十三郎有劳了。』『不敢,某家尽力而为,定当理清帐目,不负住持所托。』,奇怪了,是自己错觉吗?怎麽觉得,好像听到自己接任帐房,这位悟明禅师,露出一个很意味深长得表情呢?
第十六章 想吃肉
『一、二、三、四。』李忱第二天准时起来,开始做运动。不过,跟前几天不同。他的生活暂时稳定下来以後,他增加了晨跑这项活动。这个身体,颇为健壮,但是就是耐力不怎麽样。
气喘吁吁得跑回寺里,李忱做了些缓和运动,开始照前两天那样,做些散手,也做学校时期学到得体操。做完以後,冲澡,再去吃早饭。
『好香阿~』李忱捧起饭碗,大口吃饭。自从他当上寺里得帐房,那些僧人不再给他白眼,李忱也睡在帐房内,帐房有个小房间,可供他起居。对於现在得生活,李忱还算满意,『如果能吃点肉就好了。每天光吃白饭和蔬菜。』
人心总是不足得,前些天,李忱还为哪里吃饭而伤脑筋,现在又想吃肉了,『可以吃肉阿。』,厄…李忱转头,看旁边得小沙弥,了凡。
『佛家不是说不准吃肉吗?』,难不成这个小沙弥偷吃,也不招呼一下。『三禁肉可以。』,『什麽叫三禁肉?』『你没有杀死牠,没有看到牠死,也不是因你而死,就是三禁肉。』了凡解释道。
『市场卖得肉,我没看到牠死,也不是我杀得,可是,如果我去买他,算的上因我而死…。』李忱想了下,如果他去镇上买肉,算不算三禁肉,结论是,属於第三条。
『我说,了凡,你懂得可真不少,该不会有偷吃过吧。』李忱揶揄道,『胡说,十三郎可别乱说阿。』,了凡脸涨得通红,李忱肯定他偷吃过。
『这些都是住持说得。住持说,以前佛教刚来东土得时候,僧人是可以吃肉得。到了梁朝,因为当时圣人虔心向佛,还出家为僧。那时候才开使不吃肉食,住持还跟我们说了,为何不能吃肉得原因,顺便就提到了三禁肉。』了凡滔滔不绝,原来这些都是住持说过得,倒也让李忱大开眼界。
再後世,有很多素肉可吃,素鸡、素鸦、素肉什麽,他还想说,不是慈悲为怀,禁止吃肉吗?结果还弄的跟鸡鸭鱼差不多的样子,这样还修什麽佛,原来佛家也是可以吃肉得。
『其实呢,这样的话,我想到两个办法,可以吃肉喔。』李忱偷偷跟了凡这样说,看了凡两眼放光得样子,就知道他铁定偷吃过,才会那麽怀念。不过,说起来,这麽小的孩子,了凡不过十一岁,还在长身体得时候,根本不该吃素得。
『你听过守株待兔没有?』见了凡茫然得摇头,李忱说道,『以前阿,有只兔子,不小心撞到一颗树,结果撞死了。一个农夫回家得时候,把那只兔子捡走了。』『有死兔子可以捡阿。如果是自己撞死得话,之前有没看见,那就算三禁肉了。』了凡听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怎麽我都没遇上过自己撞死得兔子,十三郎,你说的是哪棵树阿?』
『哈,你就跟那农夫一样呆,那农夫捡到兔子,从此田也不种了。每天都去树下等兔子,这就叫守株待兔,哪有那麽好,天天都有兔子可以捡得。』了凡听得有点不好意思,摸摸自己得光头说道,『那第二个方法呢?』
『可以等到那些牲口,自己病死或老死阿。只要牠们自己死了,也算三禁肉吧。』,李忱本来以为,所谓的三禁肉,被他破解了,以後就算没有死兔子可以捡,也有死牛、死马什麽得可以吃了,谁知,了凡摇头呢,『老死、病死得也不能吃。』
『阿,这样阿。那…。』想吃个肉这麽难阿,老死病死得还不行。不过,确实是如此阿,病死得不健康,老死得…民间好像可以吧,不过人家也不会等到死後才杀,通常其提前就杀掉了。那也还是杀,要等到自然老死,恐怕不容易喔。
『那我们去偷块肉,这样怎麽都不算我们得罪孽了吧。』,李忱微笑,『偷!?这怎麽可以阿。』,了凡惊讶道,『怎麽不可以啦,如果去买就符合第三项。为你而死,可是偷的话,屠夫怎麽也不会为了被人偷才杀生吧。』,李忱打迷糊帐,『可是,这样…。』了凡也真的迷糊了。
『十三郎,佛家也是忌偷盗的。阿弥陀佛』,在了凡迷糊得时候,一个人插嘴了。原来就是前些天见过得悟明。
『况且,屠夫杀生,是为了广大想吃肉得百姓。不管偷还是买,都是其中一位。』『是阿是阿,就是这个道理。还是师兄厉害。』听到悟明的话,了凡大喜,刚刚李忱一番话,把他弄得晕头转向,觉得这个说法不对,可是却不知如何反驳。
『悟明大师。』,『李檀越。』,双方很客气得打招呼。『敝寺粗茶淡饭,不知檀越,可用得习惯。』『甚好,甚好。下走之前为人所累,居无定所。蒙住持收留,不胜感激。』。对於悟明,李忱没有别的想法,只想敬而远之。
最初他遇见到自己那种意味深长得表情,李忱左思右想,百思不得其解。因为双方事前都不认识,所以结怨得机会应该不多。
而且他不认为自己糟糕到哪种,一见面就招人恨,然後立刻就有人想上来打脸得程度。再没有答案得情况下,李忱只想跟对方保持距离。
只是,现在看到人家自己凑上来,对自己算是蛮和气得,李忱也不会跟人家反脸,双方开始谈天。
『不知檀越可有家人牵挂,如果方便,可以接来敝寺。敝寺虽然不大,但是几口人还可以容纳得下。』,问我家人做什麽?
『有劳悟明大师挂心了。下走家人生活尚可,不需下走担忧。』,斋堂也不是说话得地方,悟明说了几句便告辞了。了凡吃饱了,就先走了,李忱去找了厨子,要了几块饼,准备中午吃。就回到账房,开始进行自己得工作。
接下来得几天,李忱过着平静安稳得生活。帐房得工作,说忙碌很忙碌,说清闲,也很清闲。
这几天,他主要工作就是登记秋收後,入库得田租。他事先准备了好几本帐本,把这些入库物资,主要分成粮食、布疋、和钱,及杂项收入。先把秋收得理清了,再慢慢把之前賸余物资登记进去。
『总算,告一段落了。哎哟,真是累死人了。』,忙碌了十多天,总算把秋收入库。吃过早饭,斋堂负责伙食得僧人来找他,他开了库房,清点一下,取出未来几天得预定要实用得粮食後,锁上库房,他就无事可做了。
『去看看,那些个僧人,平常怎麽过活好了。』,说他无事可作,也不尽然,其实他还有一堆过往账本要整理。他要把那些流水帐,转换成现在他用的帐册。
可是,连日来为了秋收入库的事情,他忙了很久。再加上之前他刚交接,为了清点库房库存,他也是忙了几天。所以决定休息一下。
『钥匙,还是带着好了。』,摸了摸腰间得钥匙,他觉定还是随身带着好了。这是一把很沈重得铁钥匙。
他这个帐房,责任蛮重大得。他身上这把钥匙,是库房钥匙,住持那边也有一把。但是一般要开库房都要找他,因为他要纪录。像斋堂,每隔几天,都会来找他。从库房提一定量得粮食。所以他必须把钥匙保管好,不然丢了话,要是库房给人搬空,他会有**烦的。
他循声到了讲堂,这是一间普通得通透房间,地上摆满圃团。一群大小僧人,正在「布萨」
只见中央一个中年比丘,手拿一个大板子,正在宣讲一些佛门规矩。他讲一遍,种僧人复诵一遍,然後他大声喝问,『有犯否。』,他一个一个点名,问那些僧人,是否有犯他刚刚说得戒律,僧人答,否。当然不会答是了,答是,不就说自己有犯吗。
这项活动进行了半天。那个严肃得比丘,把清规戒律说完,就换上了住持,那位慧寂大师。大和尚开始讲经,一讲半天。
李忱昏昏欲睡,她是没事好做,好奇这些僧人平常都在干什麽。听着听着,他就睡着了,直到了凡把他摇醒。
『十三郎,十三郎。醒醒。』,『唔,我睡着了?!』,李忱擦了下嘴角得口水。『念完经了?没是的话,我们去附近山里转转。』,『不行阿,十三郎。我现在得回房间,要把刚刚师父说得,再复习一遍。』
『天天复习,你不累阿。』『不会阿?位什麽会。我想要早点把几部经文读熟,然後也可以去云游。』
『真无聊…和尚得生活也不好过,会闷死得。』,李忱决定,先回帐房,吃点东西以後,把自己得帐簿整理完。
和尚生活真的很无趣,早晚一次得课诵。大小僧人聚集在大雄宝殿,然後敲着木鱼,念着催眠曲。然後是每天坐禅,自我进修,复习那些经文。
布萨是一个月两次,内容就是那样,复诵清规戒律,并且注意自己是否有犯过。这样的活动,一个月两次。
最後是普请,这是一种集体劳作活动。一般来说,是挂牌告诉寺内僧人,那一天要集体进行劳动。这是针对一些高级得比丘,一些稍微低级一点得,基本上每天都要做事。
这些就是李忱住在长寿寺,所看到得僧人活动。真的很无趣,『还是当我的帐房好了。当僧人,真的无聊死了。』
只是,当李忱回到帐房,一打开们,里面却有两个人在等着他。
第十七章 寺庙的功能之二
『数目对,好。老丈,这是您得借据,请收好。』,李忱先跟旁边得一个孔武有力得比丘,确认所点收得数目无误後,微笑得递出一张借据,『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