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执掌武唐-第2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6帅!”

  王二已是惊喜不已的叫出了来者的身份,对着他深深一躬。

  此人正是6瑾。

  

  

  :。:


第七五五章 鄯州的危险境地

  6瑾对着王二摆了摆手示意不必多礼,也不顾自己从四品上的显赫官身,竟是对着不过从五品下的娄师德深深一个大拜,真诚感激道:“若非娄副军师带领鄯州将士们将叛军阻挡在山中,说不定叛军已是逃出生天,6瑾代长安留守府以及监国太子,感谢娄副军使以及鄯州的诸位同僚。”

  娄师德这才从无比的惊讶中回过神来,慌忙站起连连回礼道:“噢呀,6帅你怎么来了?如此大礼,真是折杀末将!”

  6瑾正容言道:“诸君为国奋战,浴血沙场,实在让人敬佩不已,6瑾区区一礼又算得了甚,比起鄯州将士的劳苦功高,反观我平西军却是躲在后面什么都没做,才是深感汗颜。”

  娄师德轻叹言道:“平西军按兵不动是对的,否则叛军对我们的攻势会更加猛烈,为了大局也应该如此。”

  说罢,他望着这个年龄比自己孙子大不了多少的年轻统帅,苦笑言道:“6元帅,话虽这么说,但是若援军还不到来,明日末将便要给你撂摊子了。”

  说完此话,娄师德本以为6瑾会露出为难之色,没想到他却是从容不迫的笑道:“放心,援军立即就到,我方斥候已于今日午后和程务挺的斥候取得了联系,大概就在今晚,程务挺的前军部队便会抵达这里。”

  话音刚落,娄师德一双眼睛瞪得如同牛眼,不能置信的颤声问道:“6元帅此言当真?”

  6瑾重重点头道:“当此之时,难道6瑾还有心情开玩笑不成?程务挺大军的确已经到了。”

  得到6瑾肯定的回答后,娄师德恍若卸去了抗在肩头的大石一般,软绵绵的坐在了地上。

  瞧见娄师德如此模样,6瑾大是敬佩之余,也感觉到了这位半百老者的忠心谋国。

  危难之时,最是考验一个人的品行才德,在这方面,娄师德无异于做的非常的好,若是能够围歼逼降白铁余最后的这支叛军,娄师德更是居功至伟。

  没想到小小鄯州之地除了黑齿常之,竟然还有娄师德这样出类拔萃的人物,实在令6瑾大感不可思议,也对鄯州生出了说不出的相往。

  他笑了笑,完全不顾形象的坐在雪地之上,与娄师德轻声交谈了起来,然却没有言及当前战事,问的全是鄯州的地理环境,驻军情况。

  娄师德完全没有料到6瑾竟然关心起鄯州来,想了想斟酌一番言辞,开口言道:“怎么说呢,其实鄯州乃是一片非常复杂的地域,重要程度可以比作国之咽喉。”

  6瑾一听此话,立即忍不住询问道:“还请娄公详细拆解。”

  娄师德微微颔,随手捡起地上的一支枯枝,在雪地上比划道:“6帅请看,鄯州地处于陇右道西面,河西走廊东南端,此州乃是北魏孝昌二年设置,历来是陇右的重要屏障,也是陇右道治所之在,自从隋朝末年吐蕃崛起,鄯州一直面临着吐蕃的威胁,我朝数次与吐蕃的大战,也是在鄯州附近进行的,倘若吐蕃取得鄯州,一是可以威胁到陇右道其他州郡,甚至威胁关中;二是便可以截断河西走廊,从而慢慢蚕食整个陇右道以及西域,故而鄯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说到这里,娄师德看了6瑾一眼,也有些不清楚他真实的军略水平,试探问道:“6元帅可知我朝能够击败东~突厥、西突厥,所依赖的是何种兵种?”

  这个问题太简单,6瑾想也不想就回答道:“自然是骑兵。”

  “对,正是骑兵!”娄师德重重一拍膝盖,沉声言道,“咱们汉族以农耕为生,中原不产战马,面对马背上长大的游牧民族骑兵,往往只能据以坚城防守才能获胜,这就造成数千年来,中原王朝面对北方游牧民族守多攻少的局面,这是先天条件所限制的。”

  “然而能够拥有陇右道,这一问题却得到极大的缓解,盖因陇右道盛产马匹,而我军目前的骑兵军队,所骑的基本就是陇右马,目前朝廷在陇右一带共有官马三十四万匹,光是鄯州,便有五万匹左右。故而吐蕃一直对陇右道是垂涎不已,能够拥有陇右道,吐蕃便能建立如同突厥一般强大的骑兵部队。反之我朝若失去了鄯州乃至陇右,也意味着失去了马匹的供给,无异限于战略被动的地位。”

  说到这里,娄师德轻轻捋须,言道:“故而,朝廷对鄯州军政一直非常重视,先后在鄯州设立河源、莫门、积石三支边军抵挡吐蕃,其中我河源军乃是最为强大的一支边军,下辖军卒一万四千,马六千五百匹,驻所在鄯城县,不过就实而论,朝廷在鄯州的边军人数还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自从吐蕃大相噶尔·禄东赞逝后,吐蕃国政渐渐由喜好军事征战的噶尔·赞婆、噶尔·钦陵两兄弟把持,时不时率领大军侵犯我鄯州之地,咸亨元年薛仁贵大非川之败后,我朝面对吐蕃几乎只能处于防备的处境,而鄯州更是当其中。”

  “朝廷也多次想在鄯州再设数支边军,然因粮秣钱财耗费巨大,故而不得不作罢,因此鄯州只能凭借为数不多的军队抵挡着吐蕃的进犯,一年一年就这么危险至极的熬过来了。”

  听完娄师德长长一通话,6瑾了解的点了点头,满是感概的笑道:“幸好鄯州目前有黑齿常之和娄公这般的名将,才能力保不失。”

  闻言,娄师德却是苦笑道:“6元帅实在太抬举我们了,其实黑齿长史对于鄯州目前的形势一直非常忧心,用他的一句话来概括目前鄯州的形势,那便是:百胜不足以改变局势,一败则全军覆没。”

  6瑾听得暗自心惊,显然没料到鄯州形式竟然如此严峻,即便是骁勇善战如黑齿常之,也只是苦苦维系而已,难道面对吐蕃,大唐就真的没有一击之力了么?

  便在6瑾暗自思忖不止当儿,忽然感觉到两边山崖上的积雪正簇簇不止的掉落下来,地面也是在轻轻颤抖不止。

  熟悉军事征战的人都知道,这是大队骑兵纵马奔驰而来所引的地面轻颤。

  

  

第七五六章 兰州都督程务挺

  霎那间,6瑾和娄师德同时站起,面带错愕的对视了一眼后,脸上均是露出了喜悦之色,在听隐隐约约的马蹄声传入耳中,便知道一定是程务挺的军队到了。

  6瑾终于松却了一口气,对着娄师德笑语言道:“程都督此刻到来当真算得上是雪中送炭,走,娄副军使,我们一道前去迎接他吧。”

  “善”娄师德喜笑颜开的捋须点头,陪伴着6瑾朝着山道那一段走去。

  渐行渐近,马蹄声也更是清晰。

  6瑾两人转过一道山弯岩壁,便清晰可见一支打着红色“唐”字旗的骑兵出现在了视线当中。

  这些骑兵全都身穿棕黄色的牛皮软甲,胸前软甲上统一镶嵌着护心铜镜,个个腰悬横刀,背负良弓,胯下清一色的陇西战马,一看便知是非常精锐的骑兵部队。

  很快,这队骑兵已是沿着山道冲到了离6瑾两人十来丈开外之地,其中为一人扬鞭亢声言道:“来者何人,居然胆敢阻挡我军去路?”

  6瑾眼力极好,可见出言者大概五十余岁的年龄,体型敦实强壮,黝黑的脸上双目炯炯有神,一部络腮大胡须,大红斗篷猩红甲胄火红战马,如一团矗立在雪地的火焰。

  见到来人,娄师德已是情不自禁的笑了起来,遥遥拱手表明了身份:“程都督莫非不记得河源军娄师德乎?”

  6瑾这才明白了过来,暗忖道:“原来他就是右武卫将军、平原郡公、兰州都督程务挺。”

  出言者很明显愣了愣,这才纵马而至轻捷利落的跳下了马背,对着娄师德正容言道:“原来是娄副军使,本都督奉长安留守府及监国太子之令前来陇州平叛,不知目前叛乱形势如何了?”

  6瑾一听程务挺此话没有半分寒暄,言语直截了问出了最为关心的问题,便知道此人乃是那种敏于事而懈于情的人,不禁对他好感大生。

  “现在程都督率领援军到来,我们原本甚为堪忧的形势立即大是好转。”娄师德简单的说了一句,指着6瑾正色解释道:“程都督,这位乃是平西军行军总管、长安留守府副留守、太府少卿、驸马都尉6瑾。”

  程务挺起先见到6瑾如此年轻,还以为他是娄师德的护卫,然此刻一听到这句话,这才明白眼前这位看似文文雅雅、弱不经风的弱冠青年便是平西军总管6瑾,望向6瑾的目光中登时露出了审视之色。

  兰州都督乃是从三品之职,更别提程务挺还挂着一个右武卫将军,6瑾自然须得行礼。

  他面带肃然的拱手言道:“平西军总管6瑾,见过程都督。”

  “6元帅不必多礼。”程务挺虚手一扶,依旧是没有半分寒暄,脸上也丝毫不带热络之色,口气更是公事公办:“6元帅,本都督收到你的书信之后,立即带领兰州都督府三千骑兵不眠不休的飞马赶来,目前还有四千步卒正在行军途中,不知平西军何在?”

  6瑾也不喜欢官场上那繁缛虚假的客套,一听程务挺简单明了却又直击问题中心的话语,立即出言回答道:“前些日本帅以鄯州粮队为诱饵,将白铁余那五万人全部吸引进入陇山之内,这几天娄副军师率领五百将士死守山道,将五万叛军阻挡在了狭长的山道上,而我平西军正在山道东面,离叛军不过十来里之地隐蔽埋伏,眼下程都督你率军到来,我们便算得上是完成了对叛军的包围,只要将他们困在山道中数天待到粮秣耗尽,便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

  “6元帅的意思是困住叛军便可?”程务挺一双刀锋般的眉头忍不住皱了起来。

  6瑾点头道:“对,数天的饥饿可以击垮一支军队,待到叛军粮秣耗尽,便是我们进军之时。”

  “依6元帅的计策,那我们岂不是还要等待数天才能对叛军动进攻?”

  “对!末将正是这个意思。”

  程务挺斟酌半响,断然摇头道:“6元帅此计的确不错,然而却太过缓慢,目前汾州之地的叛乱尚未平息,本都督如何能够在这陇山当中与白铁余的军队空耗时间?所以此战必须得战决。”

  平叛以来,军略决策部署均是6瑾一个人拿的注意,不管是平西军诸将还是娄师德,都没有对6瑾的计策提出半句异议。

  而从计策实行的结果来看,6瑾的眼光自然是非常的准确,战场算计也可谓十分老道。

  然而今日程务挺到来,立即就推翻了6瑾原本早就想好的困死敌军、不战而屈人之兵之策,想要换作直接了当的战阵冲杀,这样一来度固然很快,然而也会无可避免的加大唐军将士的死亡数。

  而且叛军将士几乎都是流民,依照6瑾之想只要他们能够投降便绕其性命,若按照程务挺的法子,更会加大叛军的阵亡。

  目前6瑾与程务挺都可以算得上是一军主帅,虽然6瑾在官职上差距程务挺许多,但两军之间互不隶属,而且6瑾代表的乃是长安留守府,所以并不需要听从程务挺之令。

  况且根据监国太子李哲的诏令,程务挺之军本是协助6瑾平叛,协助一词自然是不能占据主导,而是居于须得听从之意,程务挺向6瑾提出建议可以,但想要拍案决策,却是有些逾越了。

  故而,6瑾毫不退缩的出言道:“程都督,目前我们并不缺少时间,能够减少损失为何要徒增伤亡?本帅以为困住敌军,进行招降正是当前最为妥当的办法。”

  听到6瑾此话,程务挺顿时有些意外,脸色也不由自己的阴沉了些许。

  其实说起来,他在心里根本看不起眼前这位年纪轻轻的平西军元帅,比起他的饱经百战战功赫赫,靠着驸马之身成为高官显爵的6瑾的确太过稚嫩了一些。

  所以在大战即将来临之时,决策军令自然是要以他程务挺马是瞻。

  此刻6瑾说出这样话,公然与他程务挺唱反调,并挑战他的权威,自然令他深感不悦。

  

  

第七五七章 军权贵专

  重重哼得一声,程务挺的口气顿时变得不客气了起来:“6元帅,目前泾州叛乱正如春芽破土而生,若是不及时将其扑灭,说不定就会春草遍野烧之不尽,所以目前我军应该立即消灭白铁余这支军队,然后赶往泾州,平定泾州全境,严防叛乱规模扩大,这才是正确之法。”

  6瑾摇头道:“程都督此话固然不错,然而泾州方面目前却不用太过操心,我平西军两战两捷已是消灭叛军主力,虽则泾州城池仍在叛军的手中,然而却已是不足为虑,而且现在贼白铁余被困在这里,只要取他级前去泾州招降,说不定很多城池都会开门纳降,何须如程都督之计大动干戈,徒增杀戮了?”

  程务挺冷笑道:“乱局求治,非杀戮不能定干戈,杀几个造反的刁民又算得了什么?即便本都督让泾州血流成河,相信圣人也不会怪罪,6元帅当真有些妇人之仁!”

  6瑾淡然言道:“程都督,此地乃是关中,可非能够你为所欲为的兰州,在此地征战,这里当听从长安留守府的号令。”

  两人互不相让的说了这么多句,气氛顿时大见紧张和尴尬。

  夹在中间的娄师德大感为难,都不知道该要如何劝说才是。

  但是,6瑾和程务挺之间并不存在什么矛盾,此刻相互争了几句,也只是对战法认同不一样而已。

  最为关键的因数,在于两人互不统帅,互不节制,军权不专。

  只要妥善解决了这一点,这些问题自然而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心念及此,娄师德嘿嘿笑了笑,摇着手充当起了和事佬:“6帅,程都督,请容末将插一句话,叛军目前困死陇山当中,已完全属于强弩之末,根本不足为虑,不管采取何等方法解决都应该不是太大的问题,故而两位各自采取的急缓之策均有道理,但是军权历来贵一,即便方法百出也只能采取一条计策,听从一个号令,故而平西军和程都督所领的援军必须统一到同一个号令之下,这才是确保大战能够获胜的关键所在,在这里末将斗胆询问程都督一句,不知是谁给你的命令,让都督你前来关中?”

  程务挺气咻咻的回答道:“是长安留守府以及监国太子。”

  “书令何在?”娄师德又是紧接着一问。

  “在这里!”程务挺从怀中掏出了一封黄麻纸书写的诏令,展开展现在了娄师德和6瑾眼前。

  6瑾仔细的看罢一通,冷笑言道:“巧得很,本帅身上也有一封监国太子的诏书,诏书上写得明明白白,关中所有州郡的军队均是听从本帅将令,既然贵军踏入了陇州,那也须得服从本帅的调度。”

  闻言,程务挺面上的肌肉微微抽搐了一下,却是有些无从反驳的感觉,冷哼一声沉默不语。

  6瑾乜了仍在气头上的程务挺一眼,沉声言道:“既然现在监国太子的命令已经非常清楚,那还请程都督服从长安留守府的统一调度指挥,若是本帅的决策出现失误带来严重后果,本帅也会承担领导之责。”

  说罢,他沉声言道:“兰州都督程务挺听令。”

  程务挺面颊微微泛红,然而出于一名从军多年的大将,他也懂得主帅的威严不容冒犯,只得抱拳恨恨言道:“程务挺在此。”

  6瑾清晰无比的言道:“从明日开始,贵军只守不攻继续防备这条险峻的山道,而我平西军则由南向北向叛军动进攻,争取十天之内,逼降白铁余所领的四万叛军。至于鄯州粮队,则驻扎原地便可,待到叛军归降之后,立即押解粮食进入关中。”

  娄师德点头应是,继而忍不住出言询问道:“6帅,若还需要十日之久,也不知关中粮秣能否支撑?”

  6瑾颔道:“放心,支持十日尚可,在拖延些时日就会有些麻烦,十日功夫,相信对付这些叛军完全足够了。”

  6瑾军令一下,程务挺所领的三千骑兵立即开始接防鄯州粮队的阵地。

  原本程务挺还打算利用叛军尚不知晓朝廷援军的到来,对其动一场夜袭偷袭战,然6瑾却是摇头拒绝了。

  理由是狭窄的山道上并不利于骑兵冲锋作战,而且均是防守容易进攻困难,官军若是前去进攻叛军,遇到的困难也是相同,故而最为稳妥的办法还是以原地守卫为妥。

  而在回去之后,6瑾也率领平西军走出了那片隐匿的山谷,徐徐开入山道当中堵住了叛军的归路,开始对其使用围困之策。

  翌日一早,叛军这才感觉到身后突然多了一支唐军骑兵,登时有些惶恐不安了,白铁余更是大为焦急,在继续对山道进行攻击的同时,也抽出一部分人马开始攻击平西军。

  平西军所扼守的阵地是在一片较为开阔的山塬地带,陇山山道从这里蜿蜒而出,沿着河谷回旋攀升进入两山夹持之间的山道,地形既有舒缓通达,也有几分巍峨险峻。

  平西军依托着河谷与山势之间的狭长地带据险而守,占尽了地利上的优势。

  午后刚过,随着一阵急促的号角声响起,一片黑压压的叛军士卒挥舞着武器从山道杀出,潮水一般涌入了这片山塬地带。

  待到叛军出现的那一霎那,平西军的号角声陡然响彻长空撕裂大地,一片密集的箭雨带着破空的呼啸声对着叛军当头罩下,惨烈的哀嚎直听得人心头紧。

  然而叛军将士们的噩梦还没有结束。

  待到他们冲进平西军所扼守的阵地前时,突然感觉到半山腰上轰隆声大作,竟是许许多多的檑木沿着山坡袭来,结结实实的滚了下来。

  这些擂木乃是平西军将士砍伐半山腰上的树木临时制作而成,此际带着下坠之势翻滚横飞,砸在叛军阵中顿时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也使得叛军将士再也不敢向前一步,如刚才所来一般,全都慌慌乱乱的退了回去。

  6瑾也不追赶,只是吩咐全军将士严守阵地,提防叛军下一次进攻。

  

第七五八章 围困之战

 与此同时,山道北面的战事也是利于官军这一方,程务挺所带来的本是精锐之师,骁勇之师,这些边军长期与吐蕃、突厥等**卒对战,比起6瑾所领的金吾卫骑兵来说也是不遑多让,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依持险道对付叛军,自然是占据着非常大的优势。Ww

  故而,叛军两面进攻两面受阻,如同一条被困在瓮中的土鳖般,焦急难耐却找不到逃出生天之路,特别是在粮秣已经不多的情况下,惶恐不安的情绪隐隐在叛军军阵中弥漫开来。

  面对如此困局,白铁余更是不知所措茫然无计,无奈之下,也只有吩咐叛军将士继续对着官军拼命进攻,无必要打通一条求生之路。

  于是乎,第二天的大战更是惨烈。

  白铁余亲自率领万余叛军士卒攻杀平西军守卫的这片阵地,当那些手持木棒木枪的叛军呐喊咆哮着冲杀而来的瞬间,立即遇到了埋伏在阵地之后的平西军将士的猛烈阻击,头顶箭如疾雨,山腰上石如飞蝗,叛军几经冲杀,根本就不能越雷池半步。

  白铁余大是焦急,又是夺路求生心切,断然喝令所有士卒不要命的继续推进,全部封堵在了平西军的阵地前营寨。

  然而就在此时,平西军的骑兵犹如一只出海蛟龙般出动了。

  这支只要五百人的骑兵乃是由平西军总管6瑾亲率,人数虽少然在狭长的道路上却显得机动灵活,如同一支脱弦而出的利箭般朝着叛军狠狠攻去。

  铁骑纵横如龙,横刀挥舞似风,一声声杀声直冲云霄,震憾天宇。

  这般雷霆一击的磅礴之势下,叛军士卒刚刚一结阵就为之崩溃。

  陡然之间,山路上立即变成了平西军收割叛军士卒生命的修罗场。

  6瑾一马当先冲锋在前,他一改往日文弱的书生形象,横刀舞动上下翻飞,熠熠刀光掠过四周,任何胆敢阻挡在前的叛军士卒都被他砍杀倒地,当真是骁勇无比无人可挡。

  而在他身后,五百平西军骑兵呼号上前,喊杀声声,横刀肆意砍杀,路过之地全都是鲜血四射,肢体横飞,恍如修罗地狱。

  6瑾所带领的这支骑兵无疑起到了刀尖的作用,尽管叛军依旧占据着人数上的绝对优势,然而他们相互践踏,不要命的朝着后面退却,恰如一片无法冲过堤坝而回旋返回的潮水,无论白铁余如何号令,恐惧的步卒们全然不顾,只是一味尖叫着四散逃命。

  快马横刀的冲杀了数十丈,待到叛军将士全部哇哇哭叫着退回了山道当中,6瑾断然下令停止进攻。

  说起来他还是第一次以唐军主帅的身份亲自上阵杀敌,与站在主帅司令台上运筹帷幄,排兵布阵不同,上阵冲锋自然是要酣畅淋漓许多。

  特别是那真刀真枪的激烈碰撞,入目便是鲜血飞溅,残肢横飞的可怖场景,足以令初上战场的军卒又是害怕又是冲动。

  长吁了一口粗气,6瑾将横刀插回了刀鞘当中,双手又伸出摘下头魁,额头上已是浮现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