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年人奇怪的看着张三,思索了一会说道:“做梦。”

    张三终于来了兴趣,至少这个中年人的脑子还是很管用的,嘴角微微挑起问道:“树上骑个猴,地上一个猴,一共几个猴?”

    中年人张嘴就要说:“俩。”看到张三微笑的表情连忙说道:“不对!”

    中年人思考了一下眼睛一亮说道:“敢问公子这个是骑个猴还是七个猴?”

    张三一脸扫兴的说道:“算你答对了,来看着我的手。最后三题不能想,必须快速答对,答对有奖,奖你十贯钱,答错了什么都没有了。”

    中年人抱拳道:“公子请出题。”

    说着张三伸出一个手指问道:“这是几?”

    中年人:“一。”

    张三又伸出一根问道:“这是几?”

    中年人:“二。”

    张三伸出第三跟手指问道:“一加一等于几?”

    中年人想都没有想快速的答道:“三。”

    张三哈哈大笑,中年人想想才反应过来,无语的看看张三,悻悻的回到自己的挂摊不再理会张三。

    张三见中年人不理自己,又走回他的挂摊问道:“我在问你一题,你若是答对我聘请你当个先生。”

    中年人抱拳说道:“公子要是想图趣逗乐,那边有一处瓦子勾栏,何必来我这小摊消遣。小人糊口的生意,还望公子高抬贵手。”

    张三微微一笑把官印拿出递给他说道:“我只问你三哥问题,答对了自然聘请你,答错了也无妨。”

    中年人接过印玺脸色一变说道:“大人请问。”

    张三问道:“第一个问题,你是如何知道我不是考生的?”

    中年人说道:“大人身上没有考生的气质,没有书生气。”

    张三点点头,这也算是相人的一种,也是摆摊算卦者必备的技能,张三接着问第二个问题:“你觉得读万卷书重要还是行万里路重要?”

    中年人想想认真的答道:“大人,我觉得两者都重要,读书要思考,行路也要思考,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看到的装进自己的肚子里,否则天下最有才的将是抄书匠和驿卒了。所以我觉得不是读万卷和行万里重要,而是把这万卷书和万里见闻装进自己的肚子更重要。”

    张三点点头,也算是一个明白人,但是回答的确中规中矩,张三又问道:“那你觉得,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什么意思?”

    中年人震惊的看着张三,反复的咀嚼着这句话,看着张三久久的不说话,张三也在看着他,中年人一直思考了有一刻钟才抬头看着张三抱拳郑重说道:“大人,心怀万民,学生佩服佩服。”

    张三微微一笑说道:“我奉皇上之命,成立大宋日报,想聘请你当报社副总编辑,不知你愿不愿屈就。”

    中年人抱拳回道:“全凭大人差遣。”

    张三满意的点头问道:“你可认识什么大才,不得志的,为人豁达,善于和人相处,为人能屈能伸,又讲道义的?”

    中年人愣了一下说道:“我有一个同窗,姓徐名梦龙,有管乐之才,为人豁达好结交朋友,只是平日里好饮酒流连青楼,不知大人……。”

    张三摆摆手说道:“无妨,自古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你带我去看他。”

    中年人草草的收拾一下挂摊,想想又看看张三,呵呵一笑,把东西往桌子上一堆,带着张三走了,看啦他这挂摊也不打算要了。

    路上中年人介绍自己叫李汉良,而这位徐梦龙原本是浙西路头名入京赶考,不想其父因为当学正期间的一桩舞弊案被发配岭南,而徐梦龙也因为其父的事情被革除功名,失去考试资格,往后就借酒消愁,流连于秦楼楚馆。

    李汉良怕张三误会,又把徐梦龙的才华狠狠夸赞了一番,张三对于这样的人没什么恶感,但是也谈不上什么好感,不过既然李汉良把他夸得天上有地上无的,张三也想看一看。

    正因为他失去了考试资格,张三更愿意用他,这个政治污点恐怕会伴随他的一生,今后就是想当官恐怕也当不了,正好能一直为张三所用。

    李汉良带着张三拐过几条街道,来到一处小巷,进了巷子第二个门门口处停下,轻轻拍拍木门喊道:“梦龙,梦龙在家吗?”

    这时里面一个孩子的声音传出:“来了。”

    木门打开,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扎着两个包头,看着中年人说道:“是李先生来啦,我家先生宿醉未醒,您先到院子里稍等片刻,我去喊我家先生。”

    张三看看头顶的太阳,这都快中午了还没醒,两人在院子里等了一会,屋子里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推开门喊道:“我听清风说是汉良来了,来来来,快进屋我们喝上两杯……,呀,还有客人啊,你们稍等我去收拾一下。”

    张三看着他一副衣衫不整,穿着木屐的打扮,多少才华没有看出来,但是这股洒脱的境界确看的张三直皱眉。李汉良看看张三尴尬的说道:“梦龙平日里随心贯了。”

    又过了一会,徐梦龙收拾干净在此打开房门看看张三又看看李汉良,李汉良连忙介绍道:“这位是进奏院信任院正张易大人,大人此人就是徐梦龙。”

    徐梦龙看看张三连忙见礼说道:“见过大人,大人屋里请。”

    几人进屋坐定,徐梦龙开口道:“昨日一人月下独酌贪杯宿醉至今,倒是让大人见笑了,不知大人来找我所谓何事?”

    张三点头笑道:“我此次来是因为黄……。”

    “徐梦龙在不在家?”张三刚要开口,门外一个大汉带着两个泼皮样的人摇摇晃晃的走进来。


………………………………

第三百三十二章徐梦龙的智慧

    张三看着来人,微微皱起眉头,进来的大汉先把屋子里的人大量了一圈,看着徐梦龙喝道:“徐梦龙!你来我们流芳园吃饭没给钱就走了,今天我们奉掌柜的之命前来要钱来了。”

    徐梦龙皱眉问道:“我何事在你们流芳园吃饭,又何事欠过你们饭前?”

    那大汉得意的说道:“前日贾公子在流芳园办诗会,其他人都是有请柬进去的,后来我们去结账,贾公子说,他没有给你发过请柬,你是自己混进去的,所以你这份钱要自己出!”

    徐梦龙咬牙说道:“放肆!贾公子只是跟我玩笑,你还真敢追上门来!找死不成!”

    那大汉一愣有些惊疑不定的说道:“可是贾公子亲口告诉我们老板,我们老板才命我前来收账的!”

    徐梦龙骂道:“蠢货!贾公子设宴,门口有家丁把守,见了请柬才放人,谁能混进去!你这蠢货还不给我滚回去!不打听清楚就敢在我府上闹事,三息之内不再我的面前消失,打断你的双腿。一。”

    那个大汉不知什么情况,有些退缩,说道:“那我回去在问问。”说完一溜烟的跑了。

    等大汉走了,徐梦龙骂道:“贾聪!你个小人!”

    徐梦龙看着张三等人,略显尴尬的说道:“前日参加一个诗会,多喝了两杯,一时兴起压了那贾聪的风头,这小人竟然用这下三滥的招式来。”

    张三微微一笑,这徐梦龙倒是有些急智,刚刚那一阵大喝,张三都以为是真的了,没想到原来是诈那三个人的。

    徐梦龙抱拳说道:“大人勿怪,不知大人此来,所谓何事?”

    张三感兴趣的问道:“不知梦龙准备怎么解决此事?”

    徐梦龙哈哈一笑说道:“这个简单,中午我那几十文钱买些零食,让孩子沿着贾家的院墙唱几句儿歌,贾聪要是顾及脸面此事就算过去了。”

    张三点点头,懂得制造舆论,这不正是张三想要的人才,张三当即说道:“我奉圣上之命,创建大宋日报。想聘请徐先生当个副总编,不知先生肯不肯屈就?”

    徐梦龙感兴趣的问道:“敢问大人,这大宋日报是何物?”

    张三微微一笑说道:“所谓大宋日报,就是每天把大宋朝堂和民间发生的事情写在纸上发布到天下,使得天下人不出门遍知天下事。”

    徐梦龙眼睛一亮说道:“那我们不如先去看看?”

    张三点头说道:“那就请吧。”

    几人出门,徐梦龙喊了一声说道:“清风,明月你俩锁上院门,到附近转悠着玩去,不到天黑不准回家。”

    张三微微一笑说道:“不如一起去吧,两个孩子在这边万一那些人在找过来不安全。”

    徐梦龙尴尬的一笑说道:“那我就谢谢大人。”

    几人来到报社,张三给两人介绍了报纸的形式和主要内容,两人听了一阵都觉得这事干的好了真的是扬名的好机会,认真听完张三的介绍,有参观了一遍报社,两人眉头都皱了起来。

    先是李汉良问道:“敢问大人,这报纸办起来容易,但是这印刷每天八张版费时费工到还能解决,但是这报纸销售起来恐怕会非常麻烦。”

    张三笑着说道:“印刷问题你们不必担心,我有专门的印刷作坊,保证印刷无虑,至于销售,大宋自有驿站通达天下,何来销售麻烦之说?”

    李汉良和徐梦龙眼睛一亮,是啊!这报纸只要放到驿站里,许给他们一定的利润,那么他们肯定愿意把报纸运往全国销售。

    徐梦龙皱眉问道:“大人,若是这大宋日报只在京城设立报社,这天下消息,恐怕收集不易,大宋日报到时名不副实吧?”

    张三点点头说道:“现在我们报社还处于草创阶段,第一步就是管理经营好京城的总社,然后打响名气,打通驿站的邮路,那么等各路举子回想之前,就可以招募一批各地举子回乡成立分社,到时依靠驿站就能来往接手天下消息。”

    徐梦龙点头说道:“大人大才,吾不及也,梦龙还有一问,这八张报纸恐怕有一本书大小,如此价格恐怕很难销售的出去吧?朝廷对此有没有补贴之法?”

    张三微笑着摇头说道:“陛下给我专断之权,报社要自负盈亏。”

    张三看两个人都皱起眉头哈哈一笑说道:“两位不必担心,一份报纸我有把握使其成本控制在三十文之内,除此之外还可以有一个广告收入,你们看,我在报纸下部,还有中间夹缝,分出一部分纸张,可以允许商人有偿刊印一些消息,获取利益。这些利益在补贴进报纸,那么报纸的价格就可以降到十文以下。”

    张三笑着问道:“十文钱,买一本每天能知天下事的书,几位愿意否?”

    两人听的都有点发愣,徐梦龙点头说道:“大人乃神人也!如此一来我大宋日报必然能流传天下,使得天下人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

    徐梦龙转了两圈说道:“大人,我有一策,既然是商人广告,那么并不是所有商人都能货卖天下,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广告分路贩卖,例如东京本地商人只买东京的广告,其他路的广告也是如此,这样无非多雕两块板,这样反而更容易卖出广告。”

    张三听了想想这个方法确实不错,不过是把广告那一部分重新排一下版而已,但是竞争广告位的商人就变得多了,也更容易卖出好价钱。

    张三点头说道:“你的想法很好,还有没有什么建议,你们尽管畅所欲言。”

    徐梦龙说道:“大人,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不知当不当讲。”

    张三点头说道:“我大宋不以言获罪,你只管说就是,我们一起讨论。”

    徐梦龙抱拳说道:“大人,我大宋识字的百姓,除了中了秀才举人的少数人之外,大部分都是之上过蒙学,或者只读过一些杂书的人,所以我建议咱们的报纸除了大儒文章之外,其他内容要少用文言,少用生僻的典故免得大家买了报纸不知道写的是什么使得人们不愿意去读。最后不愿意买。”


………………………………

第三百三十三章文言还是白话

    徐梦龙提出的这个问题,张三不是没有考虑过,本来张三打算搞一版文言,一版白话的,但是被徐梦龙一说,张三重新考虑了一下。

    到底是两个版本好,还是一个版本分成两块来写,这分成两个版本好处就是各取所需了,这样读得懂文言文的就买文言版,读不懂的就买白话版。

    但是现在想想好像分两版完全没有必要,张三要干的又不是普及文化知识,提高全民素质,不过是一份报纸而已,只要内容丰富,言之有物,你们爱看不看。

    张三点头采纳了他的意见,徐梦龙非常激动,张三为了降低报纸阅读的难度,决定再报纸上增加标点符号的使用,这样一来文章读起来就不会被误解。

    听过张三对标点符号的介绍,徐梦龙和李汉良都点头表示理解,这种标点符号系统不过是比起以往大家读书的标注习惯更详细的版本。所以张三并没有收到惊为天人的评价。

    其实古人读书虽然没有完整的标点符号体系,但是每个人还是有自己独有的标记习惯的,老师在上面教大家如何断句,记性差的只有靠着先标上符号,回去慢慢看,这跟大家学英语是一个道理。

    该说的都说完了,张三就把猴子叫过来,让他三个一起把报社弄好,都准备完全之后,就可以开始招聘人员,招人的事情张三完全下放给了李汉良和徐梦龙。

    张三不介意他们拿这个做人情,也不介意他们任人唯亲,反正只要他们能维持好报社的正常运转就好,张三也很期待两人能发挥出自己的智慧。

    现在报社已经有三个副主编,主编张三打算先空着,给大家一个念想,三个月之后,所有副主编和单板面的主编都可以竞争这个总编的职位。

    到时候能者上庸者下,这样才不至于让报社变成一潭死水,至于工钱,张三最后还是决定给副主编一百贯每月,总编两百贯每月,单板面主编五十贯,单板面副主编三十贯,记者十贯每月,情报员五贯。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读书人工资虽然高一点,但是张三对于自己人还可以从其它地方进行补贴,例如猴子除了拿副主编的一百贯,还有评级为情报总管的五百贯,还有义兴和记的分红。

    现在张三手里的超一流高手加上总管以上的人已经超过二十个,每月工钱就要一万多贯,一年要十多万贯,但是张三并不觉得多,要是一年能给这些人发一个一百万贯才好,可惜这世上超一流高手太少了。

    张三把事情交给他们三个,自己就朝着英雄楼走去,自从回京一来,张三还没有来得及来过这边,曾经张三对于英雄楼抱有极大地期望,张三甚至希望靠着这座楼吸引天下的豪杰都来投奔。

    但是自从张三从江南转了一圈招募了一大堆高手之后,张三才明白一个道理,很多高手并不会听到英雄楼的名声就会千里万里的往东京赶,东京实在太远,远到很多人一生都不打算来一次。

    张三来到大堂还没有说话,柜台里燕青就转出来,说道:“三哥来了?”说完介绍身边的一个大汉说道:“三哥这是焦挺兄弟。”

    然后又对着大汉说道:“焦挺,这就是你日思夜想的张三哥,还不快来拜见。”

    焦挺立刻拜倒在地叫了一声:“三哥在上,请受俺一拜。”

    张三连忙扶起:“我听小乙说,你有祖传的相扑手艺,甚是了得,早想过来一见,怎奈何最近刚刚回到京城事物繁多,今日来的晚了焦挺兄弟切莫怪罪。”

    焦挺憨厚的笑着:“三哥也知道俺?嘿嘿俺别的本事没有就会一点相扑,原本听说三哥大名想来投奔怕您不收留,所以才来举石锁,没想到燕青兄弟颇为豪爽,我心里对三哥仰慕的紧。”

    张三摆摆手问道:“怎么样,在楼里住的可还习惯?要是有什么想法或者困难就跟我说,我一定想办法给你解决。”

    焦挺点头:“习惯,每日里搬搬酒坛,没事跟小乙哥切磋切磋,小乙哥教了我不少东西。”

    张三点头拍拍他的肩膀:“以前小乙一个人看着这么大的酒楼我还担心他每个照应,现在有你在了,你要好好协助他看好酒楼。”

    焦挺搓搓手点头:“哎,俺知道了。”

    燕青带着张三来到后堂,程上账本,张三随手把账本放到一边,问道:“最近可有什么高手来投?”

    燕青苦笑道:“三哥,这来喝酒的倒是不少,但是愿意留下的确不多,这些人多是懒散贯了,听说这边有酒喝有钱拿个个都来白吃白喝,然后拿着钱拍拍屁股走了,兄弟也留不住啊。”

    张三点头微笑着说道:“无妨,真有本事的,给了钱不也就给咱传了名声,到时候知道的人多了,自然也就有人前来投奔了。最近可有人来闹过事?”

    燕青笑道:“闹事?哪有人敢,自从圣上登基,我们大堂那块匾不就成了御赐的,谁看了不得拱手见礼,别说泼皮,就是那些进军军官喝了酒也都老实会账。”

    张三一想还真是这个道理,张三想想问道:“你把来我们这举过石锁的人物名单拿来给我看看。”

    燕青转出去,一会捧着一个本子进来递给张三,张三翻开看看其他人的名号没有听过,但是名册中确有不少标注的禁军人物,其中竟然还有丘岳和周昂的名字。

    张三愣了愣,想想也是,这东京城要说武力恐怕也只有禁军中才能称得上高手众多,而且禁军军官虽然工资待遇不错,但是有免费的酒水吃这些军汉也不会拒绝。

    张三想想对燕青说道:“我回京以来,还没有去拜见过周侗师傅还有王进大哥,你去给我准备点礼物,马上我要去拜见周侗师傅,顺便晚上约王进大哥过来吃顿饭。”

    燕青点头出去准备,张三考虑了一阵,这英雄楼的名气好传,张三的名气也好传,但是想传播他张三求才若渴的名声就不容易了。


………………………………

第三百三十四章补全漏洞

    张三现在考虑的是,如何把名声转化成实力,想来想去,张三始终想不出一个解决的方案,现在张三获得人才的途径有三个,一个是主动来投奔的,一个是张三自己去招募的,还有一个是威远镖局招聘的。

    威远镖局招募来的虽然高手不少,但是大多数的人对于张三来说没有什么忠心可言,他们只是为了钱才加入威远镖局,你要是想让他们跟着自己拼命,恐怕没有几个人愿意。

    主动前来投奔和自己亲自去招募的情况要好一点,但是这些人毕竟是少数,所以张三最后还是觉得把主要目标定在如何提高威远镖局里的人的转化率入手。

    张三忽然想起自己忽悠那些镖师说的到京城接受培训的事情,这次去见周侗还有王进要把这个事情落实好,虽然两个人不见得会呆在东京多久但是搞定一到两期培训还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以后的路,周侗估计在看到宋徽宗任用一些贪官馋臣之后对朝政心灰意冷然后回乡,而王进估计等高俅回东京当上太尉之后就会被高俅整的很惨。

    王进估计吃亏之后肯定还会想着去延安府,张三只需要到时候用点计谋,让他走不成,然后发配充军的路上,高俅肯定还是会想办法把他除掉,到时候高俅就把他逼迫的他走上杀人造反的道路。就算他最终没有跟着张三,张三也不怕。

    那又如何,张三现在手里有一大堆高手,只要张三在拿到几个将星,然后很轻易的就能把一些人提高到武力值一百点,到时自然能完成培训的任务。

    张三现在需要的只是两个人的名声罢了,至于一两年之后,相信威远镖局发展到了整个大宋之后,威远镖局自己的名声就足够笼络住一大批高手。

    而英雄楼张三也没有期待他能赚多少钱,只希望他能把自己的名声传出去,只要有了江湖名望,那么以后江湖人物自然会对自己纳头便拜。

    张三正在想着,燕青从外边走进来:“三哥,礼物我已经准备好,都放在你的马车上了,给王大哥的请柬需要我去下么?”

    张三摇摇头:“不用,我去的时候自然会跟他说的,你们去忙吧,我走了。”

    张三来到御拳馆的时候,周侗正在屋子里跟人聊天张三上前见礼,周侗哈哈大笑说道:“无极,来来来,我给你介绍一位大才。”

    说着周侗拉着张三来到屋子里说道:“无极,来这位是李纲今年从家乡参加科举,吕相吉甫曾经对他推崇备至,写信于我今日与他聊起陕西边事,颇有见地,你们要多多亲近才是。”

    接着周侗又拉着张三介绍道:“这是我的一个侄子姓张名易承蒙陛下厚爱赐字无极,在京中厮混了些日子,今日你可要好好教教我这侄子。”

    李纲看看张三点头说道:“早听家父提起,京中有一位大才,你的雁丘词和滚滚长江东逝水我都读过,今日得见真是幸会幸会。”

    张三抱拳说道:“李兄家学渊源,我当多多请教,还请贤弟不吝赐教。”

    李纲这时候还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比张三还要小上两岁,这时也没有什么名臣气度,他的父亲李夔现在正担任大宗正丞,自己今年更是参加科举一心中个进士光耀门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