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钱进接着说道:“这些兄弟平时跟我们的人接触的机会比较多,有时侧面也打听到我们这边的掌柜的待遇,所以有些就托我说情想加入我们的店铺当一个掌柜。”
张三闭起眼睛想了想,这些人怎么也算自己教的第一批销售专业的学生,比起那些重头摸索的也更有经验,而且这些人当初都是由李四挑选也算知根知底,张三没有理由把这些人拒之门外不是么。
张三睁开眼睛说道:“这些人先派到各个铺子里去实习,然后安排他们到新店里当掌柜,不用刻意去提拔,也不用刻意去压制,总之他们有本事我们就重用,没有本事就安排些力所能及的活计给他们。”
钱进点头表示明白,张三想了想说道:“以后各个店铺里的掌柜,还有账房都要轮流到义学这边上上课,我会抽空写一点教材,你也要找一些优秀的掌柜在一起跟大家讲讲。”
张三叹口气说道:“我们现在发展的太快,一些掌柜还有账房都是赶鸭子上架,短时间还看不出来什么,但是如果不好好培训培训这些人恐怕就不能胜任以后的工作了。”
张三看着远方悠悠的说道:“有些人,你不必跟他讲他自己就能悟懂,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你不跟他讲个明白,他们可能一辈子都想不明白。”
钱进听完点头说道:“我知道了,三哥,你也会给他们上课么?”
张三点头说道:“恩,我会抽空跟他们讲讲,最近我会经常待着学校,给孩子们上课,你要是有事就去学校那边找我就好了。”
钱进走后,猴子从外边进来,说道:“三哥你让我打听的卖花的已经打听过了。”说完递上名单,张三点点头说道:“你把这个给你四哥送去。”
猴子刚要走又回来说道:“对了三哥,那个药酒的事情我也派人打听了,这个事情已经上报到户部,之后就没有结果了,那高邈也派人打听了,听说户部对于这个事情有疑义。”
张三点点头,这事要是没有疑义就怪了,张三摸摸下巴,想着要不要送礼疏通疏通关节,毕竟这事要是成了,自己可是能赚不少钱。
但是怕就怕有些人欲壑难填,张三一直不问他们一时摸不清张三的斤两,不敢前来找张三索要好处,但是一旦张三开始行贿,那就等于变相的承认张三要有求于他们。
到时这些人就会把张三当成一块肥肉蜂拥而至,张三也是担心这个事情,毕竟好不容易糊起来的纸老虎张三可不希望自己给捅破了。
张三现在生意在京城做的很大,京城这种地方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想在这一亩三分地上经营些产业,最关键的就是要有一个好靠山。
以前张三靠着知府靠着公主,后来赵佶给英雄楼送了一块匾,他这一登基,张三的地位自然水涨船高,等于是给张三拉了一大块虎皮。
而且新皇登基不久,张三就得了官,现在张三的官在那些人眼里并不算什么,但是问题的关键就是张三只有区区七品,确有面圣的机会,而且他这个报纸从上面传下来话了,这个弄好了是要给黄上看的。
这一味着什么?这就意味着很多官员绞尽脑汁写一篇奏章可能被压在部里,可能被压在给事中那里,也可能压在参政知事那里,而没有机会呈递给陛下。
但是人家张三确能把一份报纸每天送到宫里,这可是每天都有在皇帝面前露脸的机会,所以张三现在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一个幸臣。大家都等着看张三能在皇上面前得宠多久。
所以张三现在在东京摊子铺的很大,很多人都在眼红,但是确没有人主动上来找事,这些人也都有自己的消息渠道,平白无故得罪一个幸臣,那你自己是怎么倒霉的都不知道。
很多人都等着看张三的这份报纸,到底会不会得到圣眷,一旦龙颜大悦,那么张三以后就是皇上身边的红人,要是失败了,失宠了,那么肯定有大批的人等着上来踩几脚。
例如现在开封府的张知府,虽然一直在夹着尾巴做人,但是不代表他就不计较张三在江南坏他家好事的事情,只要张三的虎皮被扯下,那么他肯定会挑出来咬张三一口。
张三自己不能去求人疏通关系,但是不代表张三没有办法,张三打算药酒做好之后,这件事还是没有进展,到时候可以安排各地的禁军还有西军‘买’一点回去试用。
一旦证明有效,自然有大把的人为了自己的小命去跟上面施压,或者张三干脆直接跟赵佶提提,让他亲自下旨,只不过对于张三来说这药酒是件大事,但是对于皇帝来说,张三为了这样的小事找他,他可能会不高兴的。
所以张三听完猴子的报告直接把这件事情抛到脑后,猴子送完资料张三又把他叫过来询问了关于人员招募,李汉良和徐梦龙办事还是很用心的,他们第二天开始就陆陆续续的招募了一二十个书生开始报纸的准备工作。
第一期报纸很重要,关键就是要让皇上喜欢看,赵佶喜欢什么张三当然知道,但是张三也不能把报纸上都搞成蹴鞠,绘画和花魁大赛的新闻啊。
所以张三打算第一期主要讲讲赵佶上台的善政是如何让百姓感恩戴德,各地有什么样的祥瑞降临证明新皇帝登基是天命所归,然后帝国的百姓是如何在皇帝的领导下繁荣昌盛,国家的文化事业是如何的蒸蒸日上。
反正大拍马屁,大唱赞歌就是了,所以张三现在希望他们先搭建一个报社的架子,然后自己在去跟他们沟通好报纸的内容怎么写,精挑细选一些内容出来务必让皇帝满意。
当然民间消息还是要打听的,拍马屁这种事情要含蓄,而且不能通篇都是拍马屁,也要有点实际内容不是,所以搭好架子之后这些记者还是要派出去的。
张三现在把报社先交给他们三个自由发挥,但是情报中心的建设确不能在等了,张三直接回到学校,打算找双儿要一批人员培训一下,然后那边该买房买房,该改建改建,该打制书架的打制书架,尽快的把情报中心投入使用。
………………………………
第三百三十九章江南的第一封信
张三正在想着情报中心的事情,外边刘鸽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张布条,张三立刻接过来示意刘鸽先下去,然后回书房拿出一本论语开始对照计算翻译。
半个多小时候才算翻译完,纸上主要讲了五件事,第一个就是张三回京之后,江南张家曾经鼓动杭州海商联合会出兵剿灭海盗。但是大家对于剿灭这个没有威胁自己的海盗没什么兴趣。
第二个就是江南张家在张三走后几天突然收缩了势力,做事也没有以前那么嚣张了,消息灵通的人都说张家京城的人失势了。
第三件事是海鲨岛受到小股海盗袭击,已经被全部歼灭,而且捣毁敌巢,经过审讯这伙海盗背后有人暗中报信,并且提供了海鲨岛的以前的海图。
第四件事是海鲨岛人口增加之后,岛上的鱼获有点不够食用,海鲨岛开始从附近渔民手里购买鱼获来填补粮食空缺,而且岛上也开始制造渔船。
第五件事是经过海盗袭击的事情之后,岛上加快了防御工事的建设,而且从岛民中抽调人手轮流驻守各个望楼,防止岛上再被突然袭击。
张三看着这个报告,眼睛眯了起来,这张家看来是找死了,五件事情竟然有四个跟他们有关,张三不禁怀疑这张家是不是知道了什么才专门对付自己?
不过最近张家自身都难保了,应该会安静一段时间,只要挺过了这几个月张三就不怕他在耍什么小手段了,张三铺开纸开始回信。
纸刚摊开想想还是算了,等自己的信到了黄花菜都凉了,既然放权给他们就由着他们干就是了,江南的事情不着急,这东京的事情确要抓紧了。
张三又把猴子叫回来,安排了情报中心的事情,并且嘱咐他这个事情秘密进行,宅子也不要用张三或者他自己的名义去买,而是用一个陌生人来买,然后改造的工作张三打算抽调一批放心的木匠来干,这些木匠干完之后也会陆陆续续的调到江南去。
张三安排好这些事之后,原本筹备的技术分级大赛也开始进行了,对于这个提高工资待遇的机会,大家参与起来还是很踊跃的,张三去看了几场大家干的还算认真,张三也就没有去打扰。
这边技工分级搞定之后,下一步就可以开始制作侠士徽章了,学校里原本的一些坏现象因为张三的坐镇突然间少了很多,学校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不一样了。
其实仔细想想张三在学校了从来没有打过谁,也没有骂过谁,之所以大家这么怕他应该是因为尊敬吧,因为尊敬所以畏惧。
张三安排好所有的事情开始专心给孩子们上课,张三在很多上看到过航海神器六分仪,但是这种复杂的东西张三真心是搞不懂的,所以这种先进的航海技术张三也引进不了。
不过明代借助指南针加上牵星版,还有日月的变化也总结了一套自己的航海体系,张三相信凭借这套体系征服现在的世界还是够了的。
孩子们学的很认真,张三每天只讲一节课剩下的时间都是让孩子们自己自习,然后张三去其它班级给不同的孩子上课。讲什么并不重要,主要是让孩子们认识他。
下午的时候张三抽空去看了林冲带来的两个师弟,两人都是在御拳馆练拳的,两人的水平都在二流左右,算是不错的好手,张三看着两人突然发现自己似乎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情。
周侗身为御拳馆教师,御拳馆也不是只有林冲史文恭还有很多学拳的人,这些人之中拔尖的不多,但是二流三流的高手确是一抓一大把的,这些人一部分人能在禁军中谋个官职,但是也有一部分学完之后还是该干嘛干嘛。
例如林冲的徒弟曹正就是屠户出身,学完功夫之后。不也没有出人头地,后来不是替地主做生意赔了本不敢回乡,然后入赘黄泥岗。
所以张三觉得自己不应该错过这个大金矿,张三立刻叫来林冲询问他有没有找不到工作的师弟,都可以介绍给自己,自己的威远镖局正缺人手。
而且张三还保证这些在御拳馆学习的人可以一边押镖一边去御拳馆学武,这样两不耽误,而且也能解决一些人的吃饭问题,而且在御拳馆学过的怎么也算是受过正规教育,比起很多野路子的武师训练的要科学很多。
不仅他们自己能受益,把他们招进镖局,训练那些镖丁,肯定能使镖丁的素质也上升一个档次,张三发出邀请后,林冲听过也很高兴,其实对于这些时兄弟的出路周侗等人也很着急,但是确没有什么好办法。
大宋武人本来地位就比文人底下,而且晋升的机会也不多,周侗能靠着面子介绍几个人到各处谋职位,但是也没有多少门路给所有徒弟都安排一个出身。
周侗的这些徒弟就算有机会进入军中,晋升的路也很窄,大宋现在的武将职位基本都被将门所把持,普通人很难获得出头的机会,就算周侗也有过被抢功劳的时候,何况他的徒弟。
周侗也想过让他的徒弟去投奔张三,但是考虑到张三事情那么多,有那么多人要照顾,自己在硬塞给他这么多负担心里也过意不去。
所以林冲听到张三想要聘用御拳馆出来的人,心里是非常高兴的,当即跟张三表示,今晚回去就禀报周老爷子,明天就安排一部分人去威远镖局报道。
张三点头表示了一番感谢,接着张三又和威远镖局派过来的两个镖师还有霍廷恩聊了聊天,霍廷恩自从上次张三想让他去义学担任教师之后就一直惦记着这个事情。
只是后来因为威远镖局的突然扩大,霍老头了自己忙不过来不得已霍廷恩才回去帮自己家老头子打理,经过一段时间的忙活威远镖局也算走上了正轨,霍廷恩才又生出了这个心思。
其实有时候霍廷恩自己都不清楚自己对于当老师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执念,他只是觉得自己非常想当义学的老师,非常想亲手教好这些孩子,这也可能是他儿时的梦想吧。
………………………………
第三百四十章庄丁护卫
小时候霍家本来是一个拳馆,霍廷恩在霍家拳馆长大,又是霍老爷子唯一的儿子,所以从小到大霍廷恩都是以一个拳馆馆主为奋斗目标,也是以当好一个拳馆馆主为梦想。
只是突然之间他爹把拳馆改成了镖局,而且改制失败,镖局濒临倒闭,然后张三出手相救,并且把镖局发扬光大,但是镖局确不是他的梦想,他心中那一份当老师的心并没有死去,反而为张三的义学这么高尚这么伟大的事业折服。
所以霍廷恩毅然决然的要求到庆余堂去当一个武术老师,为此霍老爷子也因此发过飙骂过街,但自家的孩子自己知道,所以当霍老爷子面对张三的时候才问出了霍廷恩想教书的事情。
这两天霍廷恩当起老师来即开心也很尽职尽责,张三和他聊起生活上的事情,他也很满足,张三见他高兴也就随他去了,这边的人手够了之后,张三打算把石宝抽调出来。
张三现在也想明白了一个道理,并不是说所有的武术教学都要用超一流的高手来教,不是超一流高手教出的徒弟一定就是超一流,也不是说不是超一流的高手就教不了徒弟。
习武和学文是一个道理,不同的阶段用不同的老师,例如你教一年级的数学非要用大学教授,不是不可以,但是你用大学教授讲的课人家学生听懂的不一定比一个初中毕业的师专的老师教的听懂的多。
所以张三决定干脆明天就请周侗过来亲自制定一套训练计划,只要孩子打牢固基础,将来要是有天分或者肯往武术上努力那么在派更高明的老师来教。
原本按照张三的想法等到这些孩子们长大了,科技都已经演进到火器时代了,个人武力的作用会进一步降低,到时张三更需要的是统帅千军的帅才而不是带兵冲锋的大将。
但是反过来想,就算是到了二十一世纪,军队中也没有淘汰掉高武力的武将啊。就像后世的特种兵不就是一种武将的延续和发展么。
而且单单有帅才指挥是打不了仗的,一线的指挥官不还是要冲锋陷阵,所以武将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一个勇猛的武将能带出一支勇猛的军队。
不是说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绵羊一定能战胜一只绵羊带领的一群狮子么?张三觉得培养一批武力强大的武将还是很有必要的。
某位伟人就说过‘狭路相逢勇者胜’。所以就算是现在战争也是需要勇气需要勇士的,所以张三不会中断这些武学爱好者的上进之路。
当然张三调整了教育策略也是为了抽调更多的人去干其他的事情,如果义学这边不再使用超一流高手,那么张三就可以把杨泰、石宝还有栾廷玉抽调出来,而且人家林冲马上就要结婚了。
按照历史的轨迹,林冲结婚后应该能某得一个禁军教头的职位,张三可不希望因为自己的缘故,使得林冲为了报答自己的恩情,甘愿留在庆余堂教书。
那样的话后面的事情就完全没有了一点脉络,水浒之中很多事情可以改变,但是这些英雄人物的英雄时刻张三还是希望有机会见证的。
调整了教师结构之后,张三这边可以抽调出杨泰、杨若男、石宝三个超一流高手,还有栾廷玉这个一流高手,然后安排林冲回到御拳馆走上他自己的正道,这样一来很多事情张三就可以做出调整了。
例如杨若男张三可以安排她镇守宅子,杨泰则安排镇守威远镖局京城总局,威远镖局不停的建设新的据点,不停的抽调总局的人手,现在反而是总局的实力最弱。
威远镖局作为下一步张三吸收武力的一个重要来源,而且也是势力延生到全国的重要渠道,肯定要有威慑天下的资本,每条线上至少要有一个超一流高手坐镇。
这个超一流高手平时作为培训镖师的老师,若是有事的时候也作为解决问题的尖刀,有超一流高手带领的行动队,不说剿灭一个大山寨,至少能轻易的取任何一个山寨寨主的首级。
张三在京城生意做得再大,想要把生意做遍大宋,人家地方上的地头蛇也未必把你当一个豆子,但是只要威远镖局的触角伸到的地方,威远镖局的名声就能传到哪里,到时有了威远镖局的保驾护航张三的生意就能安安稳稳的。
这个世界上总有很多不长眼的人,这些人自然会成为威远镖局铸就名声的垫脚石,没有什么东西能比滚滚人头更有说服力和威慑力了。
而石宝张三打算带在身边一阵子在好好观察观察,栾廷玉则可以用来成立庄子上的护卫队,光依靠杨若男一个人肯定是不够的,而且张三的生意越来越多,以前依靠家丁守门护院的模式也要改变了。
张三需要一只专门的队伍来承担庄子的保卫工作,还有各个作坊的安保工作和防渗透工作,庄子和作坊的保护一直以来都是有家丁轮番值守,这些人对付一些没有恶意的普通人是够了,但是对付那些真的上门闹事的人就有些力有不逮了。
栾廷玉曾经在祝家庄教出三个牛气的徒弟,然后把祝家庄防御的如同铁桶一般,宋江打了三次然后依靠内应才终于破庄成功,这一方面说明宋江的无能,另一方面也是说明栾廷玉至少有两把刷子。
一开始张三不敢搞武装家丁,但是随着生意越做越大,护卫工作已经刻不容缓,现在一直没有出什么大问题,那也全靠张三在京城的面子支撑着。
但是总会有人不给张三面子,例如有比张三实力更强的靠山,在例如来一条强龙非要试试张三这条地头蛇的斤两,更或者就是一些混不吝的人物。
张三的庄子要保护,张三的作坊要保护,张三的产业也要保护,所以张三需要一批拿得出手的护卫力量,现在张三的实力越来越大了,胆子也越来越大了。
张三决定采用化整为零的方式来训练这些人,例如在庄子上安排个一百多人的护卫人员不多吧?然后在码头安排二十到四十个人维持码头秩序不多吧?每个重要作坊里安排二十个庄丁不多吧?义兴和记加上银行赌场还有百货店每一个区域安排三十个不多吧?
只要这些人不集中,不一起训练,一般人就不会去想着数张三一共安排了多少护卫人员,而且张三可以让这些人平时拿着短棍哨棒之类的武器,庄子上在准备些不受管制的兵器。
除了训练上严格点,只要不成群结队的出现在大街上,一般人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
………………………………
第三百四十一章第一份报纸
张三有了这样的想法,自然要去实行,跟镖局那边打过招呼,搞好接待安置工作,然后又在各个作坊抽调年轻力壮,对张三怀有感恩之心的人。
这样的人或者是受惠于张三招工给他们一份工作养活家人,或者受惠于张三的记账看病使得家人脱离病痛折磨,或者遇到急事从张三的应急资金里借到钱使用。
总之这样的人又要一颗感恩的心,平时办事勤快,老实本分,这件事张三交给李四和钱进两人分别负责一半,而且张三要求抽调人手尽量不要抽调高级技工,不能影响工坊的正常生产。
这些事到安排好,一天的时间就过去了,接下来两天张三就在义学里一边教书,然后一边指挥协调各个事情的进展,听着手下事无巨细的汇报,张三觉得自己还是缺少一个能统筹全局的人来协助自己。
这不禁有让张三想起了闻焕章来,这老头自从到了义学里教书以来,除了上课其他的时间几乎都在看书,张三平时都很少有机会看到他。
这样一个人才不能为自己所用,怎么看怎么让人觉得可惜,但是张三又不敢跟他坦诚自己心中的想法,而不坦诚相待,就没有办法把一些重要的东西交给他。
而且这种军师型人才和直肠子的武人不同,张三要是跟武人说过之后,他们同意就是同意,不同意就是不同意,没有什么弯弯绕。
但是闻焕章这样的,也许张三跟他坦诚之后,他为了保命赌咒发誓跟着张三一起干,然后转身就把张三卖了,这事是完全有可能的。
而且以闻焕章的智商,把张三卖了张三都未必能发觉,搞不好真的还屁颠屁颠的去给他数钱去呢,所以在没有把握之前张三还是不想跟闻焕章摊牌的。
放了又舍不得,用又不敢用,留在义学又有点可惜,张三现在把闻焕章定为开台之后的首任民政官,到时把他丢到琉球岛,到时就不怕他折腾了。
但是张三预计离自己开台至少还要两年的时间,张三也怕有什么变故,这闻焕章平时也会参加一个什么诗会或者文会什么的,张三又不能限制他不让他参加。
随着武学教师的增加,室外的课程也开始教一些套路,张三原本不想那么快让这些孩子学习这些,但是考虑到习武之人都是要自小练起,张三也就随他们去吧。
相比于以后学校一星期一两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