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了这条完成的渠道,才保证了报纸全国范围的消息获取,两家报纸都是采用在关键城市设立分社,然后在其他城市跟茶馆老板和各地的报童买消息这种模式,即节省了成本有增加了消息渠道。

    因为报业的繁荣原本死气沉沉的进奏院,现在又重新活了过来,这些主管报纸审核的,虽然不敢卡大宋日报和大宋新闻报之外,其他报纸谁不送些好处给他们谁就别想报纸顺利出版。

    当然对于这种事情,张三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张三没有打算整肃官场风气,而且张三吃肉不能不让人家喝汤不是,要不然吃独食是很容易遭人嫉妒的。

    其他报纸也不是发展的都不好,例如有一个大宋文报就是一封销量不错的报纸,是一个大儒办的报纸,满篇之乎者也,风花雪月,但是还是吸引了不少文青购买,销量一度达到十万份。

    还有一个就是大宋学士报,这份报纸主打的就是各地著名学者的讲课心得,当然他们的卖点确不是这个,而是对各地青楼和花魁的评价。这份报纸也有七八万份的销量。

    还有一些是模仿这些报纸搞一些自己的小特色,也能有几千上万份的销量,短短的一两个月的时间,张三就培养出了一个行业。

    一个行业形成了规模之后,谁要是想破坏他们的利益那么就会遭到全行业的打击和抵制,而报纸行业的从业者大多都是一些文人,所以等一段时间之后,就不会有人敢动这个行业了。

    张三现在等于是控制了报纸的消息渠道、生产和销售的命脉,所以也不怕这些报社不按他的意思来,也不怕有人对付他除非皇帝要对付他,否则其他人想对付他还真没有那个本事。

    除了报纸之外,百货店的发展也很顺利,现在东京的各个义兴和记里都开了一家杂货店,加上珍宝店服装布匹等等商店的建设张三等于在东京有了十多家万达广场。

    京城的造船厂在第一批镖船下水受到镖局喜爱之后,立刻开始大规模的生产,甚至其他镖局也想购买,张三在思考了一翻之后同意他们的订购需求。反正这个生意就算张三不做,其他人也会做,与其钱给别人赚还不如自己赚。


………………………………

第三百八十六章镖局业务的兴起

    张三除了培养了报纸行业之外,镖局行业也因为张三的出现而蓬勃发展起来。得益于大家对威远镖局的模仿,大宋的其他镖局的业务模式几乎都是按照威远的标准。

    这些镖局有的是经营自己家乡和东京之间的生意,有的是经营固定的两个城市之间的镖路,这种人就是走一些威远镖局照顾不到的地方,有些在家乡还有些关系背景,能从相邻那里抢到一部分生意。

    而且威远镖局为了更快的把镖路铺开,还和一部分有背景有信誉的合作,让他们承包一部分货运业务,这些人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填补市场的空白,威远镖局现在主要商道建设还没有完成,自然照顾不到这些细枝末节,所他们也生存了下来。

    还有一种就是大商人为了自己货运方便顺便用空余的货仓赚点钱成立的镖局。这种帮人带货的习俗大宋一直都有,现在大家看着威远镖局发展的那么快也有样学样,把自己的货运生意都成立专们的镖局打理。这样帮人带货收钱也有个名目。

    原本这些商人有自己的车队或者船队,但是他们每次办货并不是都能装满所有的马车和货船,这就造成一部分资源空置,所以成立了镖局揽一些生意把车船装满就是他们的目的。

    他们做起生意来,对价格咬的不是很死,只要给点钱就行,甚至关系好的不给钱他们也帮忙,所以他们依靠这灵活的价格和好友的帮衬这些手段,也渐渐有了自己稳定客户。

    还有一种就是有官府背景的,运送一些漕运的货物,或者军需战争物资,这些人有强大的货源,所以生意做得也是风生水起,这个生意的代表人物就是高俅。

    没错上次王进的事情结束之后,高俅关注了一下张三知道了这个镖局生意,立刻来了兴趣,于是他授意自己族中的人也开了一家镖局,然后靠着自己的面子拦下一部分军需的运送生意,做的也是风生水起。

    这些镖局都在学习威远镖局的模式努力打通商路,他们依靠优惠的价格,灵活的经营,还有友好的人际关系抢走了一部分市场,霍老爷子曾经找张三聊过这种情况。

    张三无意于独霸市场,也没有那个能力,就算是后世,也没有哪个快递公司有能力独霸市场不是,所以张三只是要求霍老爷子生意做的灵活一些。

    现在的威远镖局有了四条完整的大商路,加上正在开发的四川线路和湖南线路只要这两条线路完成,威远镖局货通全国的目标就算达成,行业霸主地位就无人能够撼动。

    而且随着赵佶逐渐掌握权力,疯狂的开启作死模式,各地肯定会盗匪丛生,只有有实力的大镖局才能在往后的日子里生存下来,这也算是行业的重新洗牌。

    到时候天下大乱,一些商路几乎断绝,正是有能力的镖局崛起吃肉,没能力的连汤都喝不到的局面,所以张三也不怕他们抢自己的生意,除了高俅这种有官府背景的之外,其他镖局想要生存都很艰难还怎么和威远竞争?

    而且隐藏在人群中才不会被轻易发现,要是全大宋只有威远一家镖局,大家的眼睛肯定会都盯着他,那么威远的风吹草动都可能被关注,怎么还有机会发展到如此地步。

    现在的威远镖丁加上送货人员已经突破一万,镖师人数也超过八百人,当然这些镖师大多是黑铁镖师和青铜镖师,银牌镖师和金牌镖师只有不到一百个,至于超一流的副总镖头就只有已知的这些了。

    张三预计全部镖路完成威远镖局的总规模可能会突破到两万人,一年之后张三可以开始有序的从威远镖局抽调一部分镖丁充实到自己的海岛争夺计划之中。

    然后不停的招募培养新人,所以在张三的计划里,威远镖局还承担着以后张三的兵站的作用,帮助张三从全大宋招募士兵,甚至这个作用比他运镖的作用更加重要。

    可惜张三现在的心腹太少,而且镖局运转时间也不长,所以现在连基本的训练都不能保证,更别说抽调精英了,好在随着威远镖局名声的增加越来越容易招募到一些高手,训练也能慢慢的展开了。

    威远镖局现在大部分的业务都是依靠船运,所以这些镖师和镖丁就可以在船上进行一些小队配合训练,这个又不像上学这种事情可以偷懒,命是自己的。自己不好好训练那就是跟自己的命开玩笑啊。

    为此张三还制定了镖丁的工钱标准,然后按照不同的体质和小队配合能力加上出任务的次数来综合考量,这样来激励镖丁们训练。

    例如一个人十五息能跑一百米,那就是一百文工钱,双手能举起二百斤以上的石锁,也有一百文,然后五人小队能跟黑铁镖师周旋一刻钟加薪水一百文,镖丁刚来第一年有一百文的底薪然后每多在威远镖局干一月加基础薪十文,一年就是一百二十文。

    这样一来一个这样的镖丁就可以拿到四百多文的基础薪水,而每出一次镖就会根据路途的远近和危险程度获得一次基础薪水不同比例的收入。例如现在就算是最远的杭州一次也就是十五天。

    那么一个镖丁一个月就可以跑一个来回算两次,到杭州路途较远是两倍基础薪水,那么这样算一个镖丁一月就是四百文乘以四就是一千六百文,两贯多钱。

    这个还只是体质一般的普通镖丁,跑的更快,举的更重,能和黑铁镖师周旋的更长,甚至干的越久都有工资加成,这样一来一个月稍微努力的都能拿三贯四贯甚至更多。

    这样的工资办法,极大的激励了镖丁们出任务的热情,还有练武这事根本就不用督促就会努力,甚至有很多人偷偷练习,争取拿到更多的工钱。

    当然也有一部分是那种不求上进坐吃等死的人,这种人张三也不介意,只要不捣乱就能获得这一份稳定的工作,大不了以后抽调人手的时候不给这样的人机会罢了。


………………………………

第三百八十七章辣椒的流行

    说完镖局业务下面就是义兴和记了,自从海岛辣椒产量的稳定增长,运输辣椒也从一开始专门派人运送变成后来的定期交给威远镖局运送。

    辣椒熟了之后就把辣椒籽取出来继续种下去,辣椒肉就磨成粉制成辣椒粉,而现在海鲨岛除了种向日葵的那块地之外,几乎能用的地都种上了辣椒,甚至把海鲨岛山上的树砍完之后,山坡都变成了辣椒地。

    增加的辣椒产量除了稳定供应给义兴和记的新菜式之外,终于开始有了富余,而京城百姓也适应了义兴和记的这种秘制调料,当然有些人是爱的离不开,有些人确实碰都不想碰。

    除了卖包装好的辣椒面之外,张三还开发出了辣椒油,就是把芝麻油烧热倒在混合了芝麻的辣椒面上,炸出香味。然后装在茶杯这么大的小坛子里。

    这种新鲜的食材已经推出立刻火爆京城,张三立刻趁机推出了火锅这种吃法,火爆了京城,一时之间京城到处都是吃火锅涮羊肉的,当然吃火锅你要是没有一贯辣椒油搞一个鸳鸯锅那你怎么好意思说自己吃的是火锅?

    这不紧让张三的辣椒油销售火爆,更是顺带着铁匠作坊也大赚了一笔,因为大宋缺铜所以张三发明的火锅直接就是生铁火锅,虽然笨重了一些热的慢了一些,但是胜在便宜。

    这也让京城原本濒临倒闭的烧炭业又火爆了一把,张三的英雄楼更是几乎成了一家火锅店,京城一些饭店受此启发,竟然也改成了火锅店,一时间生意也是大好。

    最受益的就是张三的义兴和记了,最先推出了加辣椒的菜品,然后把辣椒作为一种调料使用,这个瞬间就让义兴和记和其他模仿者拉开了差距,京城的百姓都知道了只有义兴和记的小吃才是最正宗的。

    虽然这种优势在只保持了一两个月,随着张三的辣椒开售其他店铺也买了辣椒,但是口碑已经形成,只要义兴和记自己不砸自己的招牌,这种优势就一直存在。

    义兴和记记过这几次改革之后已经不再只是一个小吃街,他现在是集餐饮、娱乐、服装、首饰、日用百货为一体的大型消费中心。

    有义兴和记小吃的地方必有棋牌室,必有赌场,必有百货店,必有服装布匹店,必有珍宝阁,必有青楼……这个还没有,因为受到一大帮子女子的干涉,张三的青楼产业推进的比较慢。

    就算是张三也感觉到了众女的压力,张三原本以为招募也自营户到自己楼里应该是很简单的事情,毕竟自己给她们提供场地只需要少量的抽头这种事情你情我愿多好。

    但是张三忽略了这要是有正经工作谁愿意做这种皮肉生意,众女就抓住这个机会,在张三安排给这些愿意加入的女的做妇科检查的时候,他们就在医务室进行逐个劝说。

    张三招募来的特种工作者,竟然十个有九个被她们说动,最后加入了她们的服装加工厂,剩下的十分之一别说全面铺开了,就算是想填满一座楼就需要一个多月的拼凑。

    张三也想过从其它楼里买一些,但是被买回来的姑娘谁没有一段苦难的血泪史,众女一个个泪眼汪汪的来求情,张三只好再次把这些女孩安排到服装厂。

    结果张三辛辛苦苦给青楼招工最后竟然演变成了给她们的服装厂招工了,无奈之下,张三只好就这么着吧,反正张三这个事情不急。

    张三的那帮老兄弟曾经跟钱进提议过,京城的义兴和记大多是租用的商铺,这每月都要上交大把的租金,他们看着心疼,想出钱逐渐把商铺都买下来。

    因为他们联合在一起也有不少钱,钱进跟张三汇报过,张三考虑了一下,确实是有这个事情,而且有些地段的商铺还有哄抬铺面价格的趋势。全靠一些特殊手段才压制下去。

    而且随着张三报纸产业利润的增加,还有威远镖局生意铺开之后逐渐亏空的少了一点,张三现在确实有能力报这些商铺买下来。

    张三就吩咐了杨大嫂专本组织了一个谈判队伍由猴子配合着逐个去谈铺面的购买,这个计划进行的非常慢,因为张三那些老兄弟出钱只买义兴和小吃的摊位,其他的生意都是张三独资的,所以都需要张三自己出钱来买。

    张三手里大部分的资金都投入到了南方的扩张上面,还有威远镖局这个吃钱大户,张三还有留下必要的预备资金,所以每月能拿出的购买铺面的资金不多。

    其实张三现在最担心的是自己的产业的安全性,人们常说钱越多就越缺乏安全感,张三现在虽然不担心自己的人生安全,但是生怕有人眼红自己的生意。

    张三现在还算是得圣眷,所以很多官员虽然有想法,但是不敢付诸实施,但是随着徽宗宠信奸臣的想象加剧,将会有一大批宠臣得圣眷上位,别人也不不懂张三在赵佶心中的地位,但是这些人确懂得,张三的纸老虎是吓不住这些人的。

    其实张三现在手里也算是有一件大杀器,那就是报纸,掌控舆论的张三要是一个政治高手,利用手里的舆论工具跟这些人玩政治,那么估计这些人可能都不是张三的对手。

    可惜张三不喜欢政治那一套,所以用不好这个东西,张三现在的想法就是利用自己现在虎皮犹在的这段时间努力积蓄力量。

    这也是张三急着去江南的原因,常言说狡兔三窟,那么杭州的产业就是张三准备的第二个窟,现在杭州的那些还称不上产业,因为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所以现在只能算是势力。

    而且江南的那些东西可能几年内都需要不断的投入,所以张三打算趁着这次南下在江南开辟一些新的财路,这样一来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所有的生意都集中在东京,整日担心京城的生意鸡飞蛋打。

    这些生意经过张三几个月的梳理,生意都顺畅了很多,各个产业也有了自己的目标和发展方向,这样东京的产业也算理顺,从创业初期的忙乱进入创业中期的有条理发展了。


………………………………

第三百八十八章庆余堂和南下的最后准备

    其实张三这三个月最大的收获就是终于把义学的孩子又认了一遍,还有就是给他们建立了侠士之道的正确人生观,这个对于他们后续的培养有很大的意义。

    义学里最近又有四百多个超过十四岁的孤儿要进入半工半读的岗位,张三还要抽调一批学生去江南,除了原定的学习了航海术的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学生。

    例如现在账房里参与做账的孩子,张三打算抽调一批处理江南地区的账目,上次张三虽然从东京抽调了几个有经验的账房,但是没有监督时间久了难免有些人会贪污,用这些孩子就可以尽量避免这种事情。

    还有就是有机械天分的孩子,将要被安排给凌振,参与到武器的开发工作中,现阶段依靠弩炮和床弩张三虽然能取得一定的海上优势,但是不代表大宋水军就没有办法对付他。

    不说其他,宋军只要在大船上装上床弩和投石车,就能威胁到张三的船,至于船速的优势,宋军也不是没有快船,像海鳅船之类的,速度短时间内追上张三的新船没有什么问题。

    张三相信自己要是想像郑芝龙一样收取所有商船的过路费,那么就必须一直对大宋水师有优势,而大宋水师和大明可是不一样的。

    大明是禁海的,只要海盗不攻击城镇一般情况下明军是不会管的,而且大明水师名存实亡,根本无力管理海上次序,所以郑芝龙面临的压力都是来自于同行。

    而大宋确不是如此,大宋是开海的,而且海洋贸易的税收一度占据总税收的一半,所以大宋不会允许海盗做大,宋朝水师对海盗的打击虽然说不上不遗余力,但是只要有冒头的官府还是不会不管的。

    一半宋军都会派出水师,在征调一部分民船剿匪,而且依靠强力的武器,几乎只要找到海盗老巢基本上都能剿匪成功,所以张三想要增收过路费,定然触动所有海商的利益,到时候官府肯定会全力围剿。

    张三从未小看古人的智慧,郑芝龙曾经多么强大,最后还不是逐渐被纳入了大明的体系之内?而且大宋玩招安这一套比大明玩的更溜,也许张三能坚持到最后难保其他人不动心。

    而且官军见打不过,肯定会改变策略,到时候难保他们不会针对张三开发新的战术,况且就算官府行动力差,但是还有一大票海商呢,事关利益他们肯定会进步的非常快。

    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张三还有威远镖局,要是一直被海盗压制威远镖局的名声可就毁了,为了镖局的名声这肯定要有来有往的,就算其他商人不加强实力,张三也会主动加强实力。

    所以下一步张三将要求凌振开始火炮的研制工作,按照张三的计划海盗保持优势一年到两年。然后和威远镖局势均力敌一两年,这样三四年之后海盗就要进入火炮时代。到时候威远就一直维持着势均力敌的状态更新一定数量的火炮。

    然后海盗更新火炮,镖局接着更新,几年之后当张三有了足够的实力之后,就可以和朝廷叫板,不妥协张三也给大宋来个片板不得入海,到时候看谁吃亏大。

    当然那都是以后的事了,除了账房、机械研究、和海图学员之外,张三还要在带一批愿意学习造船和愿意学习开船的孩子,只是东京周围的孩子大多数都是北方孤儿,爱好开船的还真的不多。

    最后张三勉强凑了五十多个愿意的,剩下的没有安排好的孤儿,张三也都全部带走,那边无论是将来制糖、制肥皂、还是制玻璃都需要一大批自己人来管理。

    原本第一批毕业的有八九百人,但是先是弄了五十人学航海,然后情报中心有抽调了一批,加上账房使用的,还有一些在学习各种技艺的,张三这次抽调人手,甚至抽调了一部分即将毕业的。

    张三原本打算把即将毕业的四百多人全部弄到南边,但是京城的产业也需要大量的新人充实,特别是账房这一块,生意越做越大,人手就越来越显得不足。

    张三原本从账房抽调人到南方杨大嫂顾全大局没有说什么,但是当张三想把这即将毕业的有潜力的孩子都抽调走,杨大嫂立刻就不干了,张三想了一下,抽调新人还要重新培训也就作罢了。

    处理完孩子的问题还有老师的挑选,杭州作为以后的重要核心,那边的学校一定要用心经营的,除了杭州海鲨岛也需要一定数量的老师,那边的孩子也需要教育。

    好在张三早早的就安排胡歌开始招募培训,这次抽调主要是询问有愿意去南方教书的,除了许诺更高的工钱之外,每人还会安排一个小院,带着家人的还会再干满一年就增送一亩耕地。干满五年之后一年送两亩,十年之后一年送三亩。

    以此类推,这样一个老师只要干满二十年那么他就可以至少获得五十亩田地,这条政策使得老师们踊跃起来,毕竟田地一直是国人的终极梦想。

    田地的来源,张三有大把,只要开发了琉球那么田地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常言说有恒产者有恒心,只要把这些老师绑在张三的战车上,那么张三就能源源不断的获得忠诚的学生。

    否则老师要是跟自己不一心,将一些忠君爱国的东西,最后张三辛辛苦苦培育的学生都成立人家的,那张三还不哭死,就像现在的义学,凡是有这个苗头的老师张三一般都是调离到其他岗位。

    开启了授田模式之后,老师的抽调就从老师挑选变成了张三挑选,因为八成以上的老师都想去南方挣一份田产,张三怕政策伤害了东京留守老师的积极性,只得表示除了江南的老师之外,京城只要认真教书,将来掉到南方之后也会获得土地,并且从参与工作那天算起。

    这样一来京城那些老师心里也平衡了很多,至于那些没有去江南意向的老师,张三也无所谓,这些人都是对科举还不死心的,想要报效国家的,张三没有必要笼络。


………………………………

第三百八十九章出发

    这次南下除了四百多个学生和老师之外,还有义兴和记的团队,这次杭州的生意需要及时铺开,原本张三打算让钱进亲自南下安排这个事情的,但是钱进走不开,不得已只得派遣了一个得力的来做这个事情。

    钱进除了维持京城生意的正常运转之外,还要负责即将上市的香水销售,这个生意干的好很赚钱,所以张三不得不把这个重要的事情交给钱进。

    剩下的就是钱了,但是这次张三不打算在带其他的超一流高手,所以除了镖局派出的镖师,孩子们被分到两条船上,由老师带领着。

    出发的时候大家都来送行,双儿更是哭的眼眶都红红的,原本双儿也想跟着张三去南方的,但是东京确需要人坐镇,而且京城的义学也需要双儿。所以张三劝她留了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