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通过许贯忠的参谋部规划,明年高丽人肯定会进攻曷懒甸女真,到时候通过一年的战争高丽已定会因为战场的失利和内部的矛盾承受不住压力求和。
到时候张三就可以利用高丽的内部矛和王俣的战争失利无能的盾扶持王昀,进一步消耗高丽的国力,到时候谁愿意割让济州岛自己就帮谁。
正好这个计划不影响和大宋的战争,唯一要考虑的是,女真部的崛起速度的控制问题,燕青去完颜部做生意的时候,见到了张三提起的完颜阿骨打。
阿骨打现在还不是完颜部的首领,但是为人慷慨大方雄才大略,得知燕青能从南方运来铁器和粮食的时候,极尽拉拢,甚至和燕青结为兄弟,要不是张三安排过,燕青都差点被其打动。
消息传回参谋部的时候,大家又对完颜部的实力进行了重新评估,这样一来对完颜部的策略分成了两派,张三这次参与参谋部会议就是最终确定下一步对女真完颜部的扶持力度。
总得来说大家的意见分为两个一个是保守派,这一派认为现在完颜部的实力已经壮大,统一女真需要的只是时间,琉球要是过度扶持,可能提前给自己培养一个强大的敌人。
还有一个激进派则认为,现在的完颜部虽然强大,但是还不够资格参与辽宋冲突,也不足以牵制辽国的兵力,所以只有迅速的完成对完颜部的武装才能让他快速的完成女真部的统一,只有统一的女真才能对辽国构成威胁。
对于两派的意见,张三还是倾向于保守派的,想想女真人完成统一之后,仅仅用了十年就灭了辽国,要是自己再加快进度,万一真的控制不住玩脱线了那就砸了。
而且牵制辽国不止可以依靠女真人,在北方的蒙古高原上,还有另一波更加变态的野人也可以利用的,现在张三只要努力开通黑龙江航道,一年里面至少有一半的时间可以通航。
冬天的时候河面上也可以用雪橇来拉货,所以张三想要培养一个蒙古部落条件还是成熟的,这条航道从北方走几乎绕过了辽国和女真的势力范围。
而且扶植起一个没有铁木真的蒙古,将来还能牵制住女真人,一个上升期的女真和一个提前催熟的蒙古干起来,那画面一定很美。
所以张三想了想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现阶段女真的扶植计划并不是最重要的,而自己占领山东的计划预计要三年之后才开始,占领山东还要经营几年,才能够对大宋攻略。
所以女真的牵制作用至少要五年之后,现阶段可以在看看,少量的扶持,而且扶持都是有偿的,换回来的物质都能增强琉球的实力。
这个计划又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琉球实力的加强,计划肯定是会跟着改变的,女真在上升期,自己的琉球何尝不是在上升期,那就看谁升的快了。
最后一个讨论的是倭国问题,现在倭国处于国内稳定的时期,张三想要获得的石见银山,并不是其他上说的小岛上,而是在本州岛上。
倭国有人口一千多万,其中六百万聚集在本州岛,张三要想快速的占领石见银山只有打服日本,参谋部的意见是派重兵突袭首都抓住倭皇,然后签订协议。
张三对此确不太满意,倭国人口虽然众多,但是国内并不是没有矛盾,而且它毕竟是一个岛国,所以张三觉得最好的办法还是以海盗的模式来搞。
正好张三的岛屿开发需要大量努力,张三觉得从倭国抢它个一两百万,到时候只要青年和壮年的男女,一两年的时间,一定能耗尽倭国国力,到时候他就没有了战争潜力。
即使对宋战争进入僵持,张三也能抽调部分兵力完成对倭国的占领,驻军石见地区开采银矿,所以张三计划从现在开始就开始制定打击倭国水师的计划,争取在对宋战争开始前就彻底打掉倭国的所有水师毁掉所有的造船厂。
………………………………
第四百五十七章倭国片板不得入海
既然张三提出了这方面的要求,参谋部立刻就开始制定攻倭的具体章程,首先是船只的抽调,为了一战而定倭国水师,这次共计要抽调战船一百二十艘。
还有陆战队两万人,陆军兵力两万人,这次战争也是对宋作战的一次预演,所以各部接到调令立刻出发往小琉球北岛集结,那霸港里立刻热闹了起来。
经过最后研究这次作战,准备时间两个月,作战时间为三个月,后期需要为此一支四十艘左右的舰队持续给予压力,若是对宋战事紧急这一支舰队也可临时抽调。
史进和武松这次都被安排进了进攻部队担任营长职务,张元霸也装备了新式盔甲获得了允许随意杀人的命令,一个月之后张三抵达那霸港,这时船只已经完成了集结,情报收集工作正在有序展开。
物资也在按照预定计划运往沿途港口,而陆战队和陆军部队还再淡水城合练,琉球陆军自从建立以来,根本没有打过千人规模以上的敌人,所以这次张三抽调的部队都很紧张,为此张三让他们进行一些攻防演练。
当然张三仪仗的还是手里的超级高手,常言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有这群猛将带领,一定能打出琉球军的气势,一直强军不是只靠训练就能训练出来的,那是靠着这一场场的胜利打出来的。
海军的藤甲和陆军的板甲比起倭国的竹甲肯定要结识,张三攻击部队的长枪为了应付倭刀的劈砍都特意换了硬木杆,而且队伍里的伍长也配备了新式的狼铣。
这个据说是克制倭寇的利器,倭国军队以倭刀为主要兵器,战法也以倭刀为主,所以只要克制了他们的倭刀发挥,后边的长矛手和弓弩手就能轻易的取胜了。
又半个月之后,陆战队和陆军部队乘船出港,前往那霸休整三天再出发。而海军战舰则正式出港往倭国杀去,也没有什么战书宣战,张三的船队递达倭国外海就分成六支二十艘的战队往不同的地区而去。
六个战队一个从西绕倭国一周,一个从东绕倭国一周,还有两个分别绕九州岛和四国岛,最后两个则从东西两侧进入倭国内海袭击沿岸港口。
这时的倭国港口也没有什么大船,水师里也是以舢板为主,一艘几百石的帆船都是了不得的战舰,自古以来倭国也没有受过侵略,所以也没有这种防御概念。
所以当琉球的舰队,从把倭国最大的六个港口点成火炬之后,倭国上下一瞬间都没有反应过来,接着凡是有船的港口都被照顾,一时间倭国到处都是警讯,举国无一安宁之处。
但是水师确不是一天两天能建立起来的,倭国就想着加强各处城防以应对匪患,但是倭国很多城市都是在海边水边建立,要不是陆军和海军陆战队没有到,这些所谓城市的城墙也是几发弹丸就打破的东西。
五天之后,琉球舰队把九州和四国岛于本州的联系彻底隔断,陆军开始登陆九州岛,九州各城根本组织不了什么像样的抵抗,往往一个营就能攻下所谓的一个城市。
没有开发银矿的倭国还不富裕,这些城市往往只有一千两千的人口,在大宋也不过是大一点的镇子的规模,即使海上警讯频传,但是陆上的将军们并没有觉得是什么大事。
所以当九州的抵抗力量全部被消灭之后,抓捕奴隶的行动就变成了有序的搜捕,四十五岁以下十岁以上的人全部抓捕运往各处矿场农场。
然后剩下的老人和孩子都被送到本州扔给倭国政府处置,张三的目标是先清理九州岛的所有倭国人,然后将会回从大宋迁移一部分人口。
九州岛也会改名为镇倭岛,九州岛上原有倭民两百万左右,青壮年抓了一百三十万,几十万老幼的运输花了一个多月,至于青壮年奴隶只能慢慢的分批运走。
不过镇倭岛上还是有很多活要干的,例如修建码头,修建军港,整理农田水利设施等等,这一个月来四国和本州也得到了消息,企图乘舢板打回来。
不过可惜在没有制海权的渡海作战不过是送菜,当倭国渡过了一万多人之后,张三开始截断海路,而渡过的一万多人,则当了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陪练。
这次之后,倭国上下似乎老实了很多,试图派人和琉球舰队联系,不过张三并没有准备现在和倭国谈判,以倭国犯贱的性格,只有把它们打的没脾气了,打的投降了才能打服它们。
倭国见联系没有用,立刻开始征兵,四国岛组建了十万人的防御部队,本州岛上更是组建了四十万人的常备军,对此张三更是加紧了海路的封锁。
至于倭国强大的陆军,张三觉得只要拖着就好,只要张三不断的袭击倭国沿海,给他制造强大的压力,那么时间长了,军费的庞大开支自然会拖垮倭国,这些军队自然也会不战自溃。
一个月后随着镇倭岛上的反抗被扑灭,努力也运走了一半,张三开始有余力把目光投向了其他地方,倭国有大片的山林,所以想要消灭他的造船能力并不简单。
不过倭国没有什么造大船的经验,张三只要加强沿海的巡查力度,还有一些大河的通航河段也要巡查,至于更上游的地区,那里只适合造舢板。
舢板对于跑起来的战船来说是没有太大威胁的,因为张三不知有弩炮和床弩,还有手雷和手持燃烧弹这两种东西,这种东西对付舢板正好何用。
为了让倭国上下时刻保持紧绷的神经,张三开始派船袭扰沿海城镇,反正只挑那些防御薄弱的环节下手,不管有功无功两天就撤。
这样以来倭国军队疲于奔命,几次之后倭国也想到了办法,那就是把军队分成两个部分,二十万人常驻京都,剩下二十万分成五个部分驻扎各地。
这让琉球海军的行动变得束手束脚起来,张三觉得有必要策划一个大行动,让倭国上下长长记性了,为此张三又用信鸽往琉球传令再调两万陆战队来倭,并且把新组建的骑兵部队也调过来。
………………………………
第四百五十八章京都纵火战
以后的时间琉球海军的行动集中在一天之内,并且以破坏为主,行动的规模也是以营为单位,不过倭国也不都是笨蛋,酆泰的营在行动中落入倭国圈套被困。
幸好周围有史进和王寅的营救援及时,才没有被歼灭,不过也损失了一半的人手,特别是战兵损失了近三分之二,之所以没有崩溃也是因为大家知道自己杀的倭人太多,投降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酆泰营被打残之后不得不回镇倭岛补充修整,这一段时间陆陆续续的张三也损失了两三千的士兵,这些人都从琉球的新兵营里补充,所以镇倭岛上有三个新兵营一直在一边负责看守俘虏一边训练。
酆泰的营虽然人员得到了补充,但是战斗力肯定是下降的厉害,为此几次请求出战张三都没有允许,为此酆泰竟然在看守奴隶的时候,虐杀了几十个奴隶,为此张三把他叫过去训了一顿,这些可都是钱。
无奈之下,张三安慰他让他好好训练好参与下一步的京都战役。这才安抚了他的情绪,这件事也给了张三一个教训,那就是有些人只适合当猛将,带兵可能会造成重大损失。
这一次的战斗,倭国上下欢欣鼓舞,一时之间各种新奇战法层出不穷,静冈地区的那个四万人队伍,为了应对这种以营为单位的袭扰,竟然分成了三千人的十个战队准备在来几次偷袭。
这个坚决不能忍,张三决定集中二十个营的兵力直接突袭静冈县,张三的海船半夜停靠黎民登陆完成包围,海上的弩炮几轮齐射发现并不能把城墙打破,张三只好采用老办法,弓箭手压制,步兵登城战术。
在上城之前按照这个时代的攻城办法,先用床弩射出弩箭,钉在墙上,一个是破坏城墙,另一个也是为了让登城的士兵多一个攀援而上的渠道。
不过静冈县的县城不到三米高,真心没有什么挑战,很多连长以上的军官都不用梯子直接登上去,所以射了几轮之后,张三就命令大军攻城了。
毫无疑问静冈县是没有想到海盗敢攻击他们重兵把守的大城,所以这次派出了大半的兵力,原本一万人守城也能坚持个几天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事情往往就是有个特例。
因为这一战有张元霸还有二十个营的营长,那可是最少都是一流高手级的武将,所以这个连县城都算不上的小城,一轮攻击都没有抗住就城破了。
原本以为的城破就会有大片投降并没有出现,反而是士兵借助民房开始和琉球军展开巷战,甚至有一部分居民也拿着各种工具农具抵抗。
事情汇报到张三的坐船上,张三无语的问道:“贯忠,你说我们是不是太仁慈了?”
许贯忠摇摇羽扇说道:“唐太宗有言:戎狄人面兽心,微不得意,必反噬为害。彼狄夷贱种,皆人面而兽心,强则侵寇,弱则卑伏,不侍恩义,特以威服之耳。”
张三点点头说道:“是啊司马光也曾说过: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所以对于这种反抗我们一定要让他们深刻的接受教训。”
张三考虑了一下说道:“传令下去,各部轮流退出城,上缴自己身上除军队发放之外的私人物品,午时三刻开始入城,杀光!抢光!烧光!但是有两条禁令,第一不得**。第二抢得物品由各部统一分配不得私自截留。”
传令兵下去之后,城内的士兵接到命令立刻调整防线,开始分批出城集中把自己的私人物品交给后勤人员看管,城内的倭寇以为自己的抵抗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更是欢欣鼓舞。
午时三刻一过,大军再次入城,这次就不再跟这些老鼠打什么巷战,而是改为逐个屋子的搜索,只要不投降一律就地格杀,这样一来进度反而加快了不少。
静冈县并没有多大,所以一个下午,就拿下了半个县城,期间倭寇试图拼命被打回去,又试图突围结果失败,到了快要日落的时候,倭寇们又开始活跃了起来,企图依靠夜色负隅顽抗等待援兵。
不过张三可没有耐心陪他们慢慢玩了,看着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张三命令城里的士兵全部撤出,撤到城墙外待命,而张三的舰队等到士兵都撤出之后,来了两轮火油弹齐射。
看着熊熊燃烧的静冈张三满意的点点头,这就是抵抗的下场,半个月之后新的两万人到达镇海岛,张三开始设计怎么破坏倭国这个分点驻防的计划。
但是参谋部经过讨论之后确给出了另一个方案,原本按照张三的设想,是先集中六万军队偷袭广岛的四万驻军,然后引出京都驻守的军队增援,在京都的军队到达广岛的时候,在派出精锐部队在京都放火,给他来个火烧京都。
但是参谋部的计划确是,先集中大军给广岛驻军以重击,然后派少量人员围困,在京都援兵到达的时候,派出精锐部队在京都放火,并作出进攻京都的假象,逼迫刚刚到达广岛的京都援军在回京都,然后在路上一战歼灭之。
没错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围魏救赵之计,张三是知道倭国是从汉人这里学了不少东西的,这么烂大街的计策他们不可能不知道,要是被发现了自己岂不是白忙活一场。
但是参谋们确不这么认为,第一琉球一直依靠海军的优势在袭扰倭国,所以倭国从来没有想过琉球会想击败他的主力部队,第二就是琉球军从来没有出动过大规模的陆军,就连刚刚的静冈战役,也不过出动了两万陆军。
所以倭国一定会以为我们手里只有两三万陆军,而这次我们就可以用三万人袭击广岛,把广岛驻军逼近内陆,然后逼其往京都求援。
张三又想想问道:“要是倭国的京都援军不出动或者出动的不多怎么办?”
参谋们则觉得:“我们三万人表现出强大的战力,然后做出在此地长期经营的架势,倭国不可能不动,他要是出动的人少我们就歼灭他们的援军,要是出动的多我们就按计划行事。”
张三又把几个营长召急过来,赵云龙问道:“要是倭国几部一起来增援,或者他们增援的速度较慢怎么办?”
参谋们就说了第三个计划,要是几部一起增援,那就在几部运动的时候歼灭掉,这样一来至少可以在各部回援的时候歼灭两只,加上广岛的这一批那么就歼灭了三个部分的十二万人,也就不存在分区防御的计划了。
………………………………
第四百五十九章广岛突袭战
之后一系列的问题,参谋部都能对答如流,大家也逐渐认同了这个作战计划,只是张三一直觉得有哪个地方不对,但是一直确想不起来是哪里不对。
毕竟是这么重大的战役,张三决定还是梳理一下,免得出现什么纰漏,首先一开始张三的目的是为了削弱倭国,为将来的决战打下基础。
对啊!张三这才想起,到底是哪里不对了,自己一开始是计划削弱倭国的来着,现在怎么变成和倭国决战了,现在马上就进入下一步对宋大战了,搞这么一出大计划是不是会影响对宋计划的实施?
参谋部听了张三的提问,也是一阵尴尬,大家打的太投入,把下一步的事情都忘在了脑后,现在想起来,要是启动对倭国决战,那么琉球的军事力量至少会被牵制在倭国半年以上,再加上休整和准备恐怕整个对宋作战计划会拖上一年的时间。
张三看了看许贯忠,许贯忠想了想回答道:“王上,对倭作战势在必行,现阶段倭国举国抵抗正强,若是我们冒然撤军恐怕会让倭国误以为自己的策略成功,那么下次在来可能抵抗更加剧烈。”
许贯忠看了看参谋部提交的作战计划说道:“我们只有通过一战打掉倭国上下的抵抗决心,消灭倭国成建制的抵抗力量这样才能在下一步的行动中占据先机。”
许贯忠看张三点头,就接着说道:“至于对宋战役,这次大规模的对倭国用兵,我们不仅取得了不少成绩,同时也发现了不少问题,还有就是我们缺乏大规模作战的经验,这些也正是这次战役的目的。”
张三想想确实是这个道理,有些东西演习的再好,也不如实战打一场,这次大战确实发现了不少问题,例如后勤运输跟不上部队行进,很多战士根本没有参与过战斗,所以打仗时畏首畏尾等等。
许贯忠接着说道:“按照参谋部的预计,此次大战之后,倭国上下抵抗意志一定会崩溃,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同时,开始对宋计划,这仅仅递交一份国书一个来回就需要两个月左右,所以我们有充足的时间来处理倭国事物。”
张三又让大家讨论了一下,其中乐和以为值得一打,因为自从对倭战役开始以来,各方面的物资花费加上作战损耗,人员损失等等事花费已经超过了一千万贯,要是突然停止,那么这一千万贯就等于是白花了。
甘兴泰则认为此战主动权在我,我们完全可以在我们认为可以打的时候打,认为应该停的时候停下来,现在本州岛的倭国势力并未受到损失,所以就算撤退,对于下一步的海军袭扰也是不利的。
至于陆军方面当然也不希望错过这个练兵的好机会,这一阵子各部通过实战确实积累了不少作战经验,而且对倭作战张三的限制较少,各部也赚了不少便宜,反正只要不**,不私自抢劫,其他基本不管,这简直就是一次集体抢劫。
既然大家都想打,张三自然也是从谏如流,反正对宋战争的开战时间,也是张三说的算,耽误个三五个月,等收拾了倭国之后,自己的信心就更足了。
要知道这次对倭战争只用了琉球一半的军力,打了三个多月就耗费了一千万贯,而对宋战争的时候,不仅开支会增加一倍以上,而且时间上可能也要一年以上,也就是张三要为此准备一亿贯。
尽管张三这几年都在拼命赚钱,但是张三扩张的速度太快基本上一大半的钱都只能过过手就花出去了,目前张三的国库储备只有四千万贯,而且已经花掉了一千万。
不过好在琉球铜矿经过这一年多时间的建设,现在产量上来了,吕宋的铜矿也进入了开采期,还有吕宋的金矿和淡水的金矿开采。所以明年这些矿产预计可以给张三带来六千万贯的收入。
加上其他一些收入勉强能维持住战争的消耗,但是要是能成功的开发石见银山那结果又会不一样,到时候赵佶要是敢不同意,自己就敢一直跟他消耗下去。
意见统一之后,战争就进入准备阶段,这天下午,镇倭岛上的三万陆军开始登船,准备袭击广岛县,这次之所以大家这么有信心靠三万人去攻击对方的四万人,那是因为这次琉球运来了秘密武器,那就是陆军版弩炮。
经过这么一段时间的使用,大家发现了弩炮的好处,但是一直以来弩炮都是作为战船的标配,陆军反而从来没有装备过,这就使得攻城的时候,陆军缺乏自己的重武器,特别是离海有一段距离的城市,大家只能依靠云梯和手雷等武器登城。
这个也是张三的疏忽,原本这种弩炮就是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