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勤能忍把鱼钓,六国成相他为高。
伍胥忍能锥刺骨,挨门乞讨品玉消。
韩信能忍钻胯下,登台拜将保汉朝。
张良能忍汉不保,脚踏祥云任逍遥。
……
这一段是张三在后世听过的一个《忍字高》的大鼓书,曲子很顺口,也很适合开场来唱。
一段忍字高唱完,大家轰然叫好,知府和押司等人也点头聊天,表示对这个曲子的认可。
既然开场博了一个满堂彩,大家就对后面的节目更加期待起来。
府尹大人也是碍于承诺才来,原本真被听一个节目意思一下,鼓励两句,走时在亮明身份就算完成了任务。
但是听完这段忍字高觉得这曲子言潜意深,发人深思,其中举例贫苦百姓可能有些不太知道,但是知府大人确是各个都很认同。
所以知府大人一时想起自己这半生的艰辛,一个忍字高似乎让自己的对事物的认识又上升了一个层次。大家也是各个都有所得。
大家还在回味着的时候,这中年人开始下场,接下来的确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
这老人以前就是说书的,所以张三特意安排他来进行今天上午的主讲。
那老人虽然年纪不小,但是也是见惯风雨,中气正足,上台先唱到: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一词唱罢,各位读者都是知道这是要讲西游记了,但是北宋的这些人是没有看过的,所以顿时被这种盘古开天辟地的大气势震慑,开始对下面的内容好奇起来。
………………………………
第四十四章 评书西游记
那老人接着讲道:
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这部书单表东胜神洲。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山唤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真个好山!
这花果山中有一山头,得天地之造化,收九州之气运,傲世独立,山中龙吟虎啸,仙鹤瑞兽常盘旋山间。
山上有一奇石,个位要问这石头有何奇处,这石头白日冒紫气,月夜闪寒光。
各位要问这石头为何如此神奇,那么你且听我细细道来。
话说当年女娲娘娘……
一开始的两段,张三还能记起来原句内容,但是后边的张三就想不起来了。其实他不知道,自己已经漏一段过了,他认为的第二段,其实是第三段。
在场众人,除了张三大家都是凝神细听,竟然连走动的人都变少了。
前排的府尹也是听的津津有味。张三再看四周不禁苦笑,原本为了吸引人气开设的戏台,没想到确挣走了不少小吃的人气。还好张三早有安排。
张三看这趋势还是很高兴的。直到第一回说完,讲到孙悟空到菩提老祖那里拜师为止。
那老人一拍醒目说道:“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大家一听停了,纷纷不满,一些急躁的立刻乎喝道:
“快说,快说,少不了你的赏钱。”
“就是,那猴子后来怎么样了?”
“就是,我猜下边肯定是修得大神通,位列仙班。”
下面的人议论着,老人按张三的交代说道:“各位客人有礼了,小老儿说了许久,也是口干舌燥,容小老儿歇息一盏茶的时间,我们接着讲第二回。”
有小斯捧着盘子绕着场子走上一圈,大家也是投上一两文钱,张三特意交代,让小斯绕场不要停留,不给钱的也要笑脸相待。
大家一看还有的听,也不在鼓噪,有的人坐着继续等待,有的没来及吃饭的就到旁边摊子上买些东西。
这一有人起头,大家纷纷觉得眼馋口渴,一时间有三分子一的人离坐去买吃的。
因为今天是头天开业,张三特意弄了一个买了就送的活动,搭配着送些吃的。果然是多吸引了不少人买。
府尹大人等自然有人不停的奉上吃食和茶点,他们一边吃一边聊也是听得兴起,竟没有起身的意思。
不一会,台上铜锣又响,那老人又上台来弯腰拱手道:“谢谢各位看官打赏,小老儿接着讲……”
就这样一个上午说一段歇一段,那老头见大家听得入迷,也是说的兴起,使劲浑身解数,连拉带扯的说了一上午。
到了最后直讲到孙悟空大闹天宫后,玉帝去请如来为止。
下面正听的心潮澎湃的兴头上,一听结束,哪里还肯,都纷纷叫嚷着让继续说。
那老头也是老江湖经验,当下做了个圆圈拱,说道:“老汉我年老气衰,且容老汉歇息半日,明日一早你们还早来,我还早说。下面的节目个个精彩,包管众位满意。”
张三见府尹等人起身,连忙迎上去说道:“几位大人慢走,小人在附近的醉仙楼定下酒席,务必请大人赏光。”
府尹微微点头道:“张三啊,你这搞的不错,要多说些像开始那样劝人向善的东西。食物也很有特色。不错,好好干。有什么问题你只管找孙定,要是他还解决不了,你只管来找我,我给你解决。”
张三连忙拱手感谢,周围的人一听是个官老爷也是议论纷纷,加上李四等人刻意宣传,不一会大家都知道,今天上午,知府大人也是在这跟大家一起听了一上午的书。
虽然在京城碰上一两个官员不稀罕,但是人家毕竟是现管来着。升斗小民看来依旧是高高在上。
知府大人为何会走时留下那样的承诺,这也是应为张三有公主的名刺之故。
知府还真怕这愣头青有事拿着名刺去找公主。这京城是他治下,出了事公主肯定会联想到他能力问题。
所以知府最后那样说就是说碰到与开封府有关的事,你经管找我。
张三自然是连声说着不敢,府尹带着一众押司孔目去醉仙楼吃饭。张三继续照看着这边的生意。
要问为什么张三没去陪客,呵呵,他们是去赴张三的宴,但是张三确没有资格去陪坐。
人家是文人官员,你是泼皮现在又是商户。士农工商虽然宋朝分的并不是很严格,但是商人也有大小之分的。
上午的饭点,张三在没有安排什么吸引人的节目,只是一些京城常见的曲子和小调演出。
这也是为了防止吸引力太过,影响了小吃的生意。
趁着午饭的空挡,张三又回去,看了看双儿,双儿的神色似乎好了一些,只是精神还有些恍惚。
看到张三回来,又啪嗒啪嗒的掉眼泪,张三又是哄着问道:“怎么我家双儿是不愿看到三哥啊,怎么看到三哥又哭了。”
双儿摇摇头,张三接过杨氏盛来的米粥,端到双儿面前说道:“来吃些粥吧,莫要哭了。”
双儿也顺从的接过碗,小口的吃着,看张三看着自己双儿也有些不好意思就问道:“听他们说,前几日三哥被那个坏将军抓走了?三哥给能我说说么?”
张三笑着说道:“这有什么不能说的,当时……”
当下张三就简单的把整个过程给双儿绘声绘色的说了一遍。
那边杨氏接口道:“也是叔叔走霉运,这种做好事也能被抓挨打真是奇事。”
张三笑着说道:“谁说不是呢,最近事情比较多,大家都当心着点。别再莫名其妙的挨一顿打。”
张三这边正说着,那边李四慌张的说道:“三哥,三哥……”
张三一听心里咯噔一声,不会是自己这破嘴真的这么灵吧?
李四进来看到张三说道:“三哥,杜老头刚刚说,看着天上的云头,今夜和明天一天怕有大雨,这刚开张有些人气,这可如何是好……”
………………………………
第四十五章 大爱为公
张三一听松了口气说道:“我当是什么事情呢,吓我一跳,没事,天气不好,影响的是大家又不是只有我们一家。”
张三想想说道:“正好,明天大家在总结总结今天那些地方做的不好,在改进改进。下午多通知几遍,要是明天下雨,那让大家后天再来听书。”
张三对于西游记和封神榜还是很有信心的,相信经过今天的口口相传,明天在发酵一天,后天吸引来的人会更多。
张三说完看双儿吃完饭,就招呼一声和李四一起出去了,下午的节目还是需要张三再去看看,千万别出什么意外才好。
张三正要出门,双儿突然叫住他说道:“三哥等等。”
张三奇怪的回头,双儿上前整理了一下张三的衣角,含着眼泪说道:“三哥你要小心点。”
张三点头说知道,让她安心在家休息,张三走的时候没有看到双儿痛苦的眼神,也没有注意到双儿咬破的嘴角。
张三来到场地里,中午吃饭的这一波人已经过去,大家坐在凳子上一边聊天,一边听着小曲。
下午开场锣一响,大家纷纷往台上观看,台上上来的是一对中年面孔,一个矮一个高,两个人长得都是很有特色。
上来两人先是给大伙鞠躬,然后矮的开口道:
“今天,我俩给大伙说一段相声。“
旁边的高个说道:“对,说段相声。”
“首先来个自我介绍,我……”
大宋还没有这种表演形式,但是这种娱乐本来就是来源于民间,所以很容易就赢得大家的喜爱。
随着台上两人包袱不断的抖出,台下不时哄堂大笑,有些笑点低的人,都笑弯了腰,笑出了眼泪。
张三以前就比较爱看小品相声还有各种笑话网络段子。所以这一段相声是笑料不断,大家听得是开怀之极。
一段半个时辰的相声暖场,收到的效果是意外的好,大家一看这边不时传来笑声,都过来看看,一听就陷在里面不愿离去。
到相声讲完,台下不仅座位坐满,而且空地上也站了不少人。
只是看到场地上的情况决定明日要搞些炒豆子,炸蚕豆,还有板栗之类的东西。可惜没有向日葵,要不然还可以卖瓜子。
接下来就是封神榜了,虽然只记得大概,但是以张三多年看网络小说的经验,编一个类似的并不难。
大家听着女娲的美貌,纣王的昏庸,妲己的妖邪,比干的忠诚等等,一时深陷其中。
张三坐在一旁顿时有种成就感,今日虽然有赠送,但是依旧有不少赚头。
因为书说的精彩,说以这边的人流从来都没有断过。所以生意也是一片红火。
下午又说了四段封神榜,果然天上逐渐乌云增多。大家一看大雨将至,人流才逐渐散去。
等人走的差不多了,张三连忙招呼大家开始收摊,大家一边归置东西,一边开心的聊着天。
这增加了一个戏台,确实生意要好上很多啊。一开始有人还觉得没那个必要。但是现在看来还是三哥眼光深远。
管着戏台的杜老汉朝张三走来,就是告诉李四要下雨的人,张三原本只是听说他经营过一个戏班才决定用他,没想到他还有这个本事。
杜老汉走来跟张三拱手道:“东家,今日戏班共得赏钱八千多文这是钱。”
张三笑道:“这钱马上都交给杨家嫂子入账,杜叔真是好本事,竟然懂得这观天象之术。”
老杜笑眯眯的说道:“让东家笑话了,我们戏班子跑南走北,这碗饭最是靠天气,所以每日里不停观察,略有说得而已。”
张三说道:“唉……,杜叔不必谦虚,单是你这一个本事今天就让我们节省了不少钱财,若不是得了你的提醒,明日若是进货多了,怕是要浪费不少。”
老杜只是拱手,不一会杨泰和杨氏赶来,大家开始把钱财都交给杨氏入账。
杨氏本来有话想跟张三说,只是不知道如何开口,结果大家一围上来,她也只好继续忙着账目。
这边刚一算完账,雨点就噼里啪啦的下下来。张三连忙帮大家把不能淋雨的各种材料装上独轮车和担子指挥大家运走。
雨点越下越密,不一会就转成瓢泼大雨,张三李四还有杨泰押着铜钱就开始往家里赶去。
到了家,大家慌忙跑进屋里,屋里杨氏正和吴德才坐在堂屋,杨氏看大家进来连忙上来迎接,吴德才也站起来,只是不敢上前。
张三左看右看发现似乎少了什么,看到吴德才才想起问道:“德才,你妹妹双儿呢?”
大家一时集体失声,张三莫名奇妙的看着他们三个。杨氏看他俩都不说话,就说道:“叔叔,别急,你先换身衣服在让我们慢慢跟你说。”
张三一听知道坏事,连忙看着吴德才问道:“德才,你来说,怎么回事。”
吴德才咕哝几声才说道:“妹妹,妹妹她走了?”
张三急了,连声问道:“走了?上哪去了?为什么要走?”
吴德才低着头不敢看张三的眼睛,低着头说道:“妹妹说,说她是不详之人,待在三哥身边只会给三哥带来灾祸。所以所以……”
张三歇斯底里的大喝道:“胡说!哪有这事,双儿去哪了?走了多久?”
吴德才咕哝着不说。张三气的上去就是一脚说道:“快说!”
吴德才说道:“下雨前走的,妹妹没说去哪里。现在恐怕,恐怕都出城了。”
张三急道:“往哪个方向去了?”
吴得才看看西边,也没说话,张三立刻就要出门去找,吴德才上前抱住张三说道:“三哥别去,妹妹让你不要去找她。”
张三不听,对拉着自己的吴德才拳打脚踢的吆喝着“放手!”
杨泰和杨氏夫妇看着也上来劝,拉着张三不让他打吴德才,张三在那怒道:“她一个女孩子家,你让她到哪里去!你这个做哥哥的也不跟着看着!还死在这里做什么!”
吴德才哭着普通一声跪倒说道:“三哥,妹妹说我们一家欠你的大恩,让我留下来好当牛做马报答。她也会在远方每日给三哥诵经祈福。”
张三喝道:“我要什么诵经祈福!我现在只要双儿在我身边!你留下有什么用,不如跟着双儿反而让我更放心些!”
吴德才哭着磕头,也不说话,张三怒喝着但是一时也挣不开杨泰的手。这时李四也上来拉着张三。
………………………………
第四十六章 出家不容易
张三见一时挣脱不开,气道:“杨泰,李四,你们还当我是兄弟么!快放开!”
杨泰和李四一时陷入两难,拉也不是放也不是,杨氏见丈夫难做,就上前说道:“叔叔不要急,双儿姑娘没事。”
张三一听,觉得他们大家有事瞒着自己,就继续问道:“你怎么知道没事?她一个姑娘家孤身在外,怎么会没事!你们放开我,我去把她找回来。这些事不怪她。”
吴德才说道:“三哥,你别去,妹妹去的地方我们去不了的。”
张三一听知道吴德才知道双儿去哪了,也不着急了,杨泰见张三冷静了下来,也就不再抱着张三。
张三看着吴德才问道:“你妹妹去了哪?为何我们去不了?”
吴德才看了看张三才说:“妹妹早年布施过慧德师太,师太说她有佛缘,曾赠她一面腰牌可出入凤栖庵。如今妹妹应当在凤栖庵中。”
张三奇道:“这凤栖庵有何说法,为何我们去不得?”
李四知道张三忘记了以前的事情,就上来跟张三解释道:“凤栖庵是皇家及达官贵人家的命妇上香之地。每日有禁军把守,寻常人不得靠近。”
张三听了在屋里转了三圈问道:“既然如此,你妹妹去那里干什么?”
吴德才见张三问起,咕哝着不肯回答,张三气的又上去踢他一脚,喝道:“还不快说!”
吴德才说道:“妹妹说,妹妹说要在凤栖庵修行,为你祈福。”
张三一听脸色巨变,这是要去当尼姑啊,立刻又要往外去找,杨泰眼疾手快,拦住门。李四也急忙跑来拉。
张三急道:“杨大哥,李四你没有听到么?双儿要出家了,你怎么还要拦我?你不担心双儿么?”
杨氏见丈夫也不会解释就上前拉住张三说:“叔叔且听我说,双儿这几日跟我说起这些往事,都是以泪洗面,妹子心里也苦,她每日做梦都,三哥,三哥的叫呢。”
说着杨氏也抹抹眼泪接着道:“双儿妹子自从知道自己命格不好,一直担心,每日里诵经祈福,谁知道这些日子先是吴叔去了,接着叔叔也是诸事不顺。双儿妹子害怕自己再待在叔叔身边,害了叔叔性命。双儿不是去出家,而是带发修行。”
杨氏一边说,一边抽泣看着张三情绪不是那么激动了,杨氏接着说:“双儿妹子说,再吴叔临走前能听到叔叔说的那些话就此时无憾了。双儿妹子还说,让叔叔不要去找她,否者他日叔叔再有什么闪失,她就只有去死了。”
张三听完知道双儿不是去当尼姑心也放下了一半,张三想想觉得封建迷信真的可怕,刚想说这些都是骗人的,但是想到自己莫名其妙的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一时也没了底气。
有心去把双儿拉回来,但是想到自己以后的日子怎能保证一帆风顺?若是解不开双儿的心结解开万一双儿真的想不开,到时自己真是后悔也来不及了。
张三问道:“怎么个带发修行?”
李四解释道:“咱大宋朝的出家人度牒都需要花钱买才能正式出家,所以一些虔诚向佛之人若买不起度牒都会在寺庙中带发修行。”
张三这才想起来,大宋朝还有这事来着,鲁智深的度牒不就是那员外提前买好的么。看来这政策也算帮了自己。
张三算计着如何化解双儿的心结,想来想去,常言道“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事要么找到当初算命的神棍再从算,要么找一个更厉害的神棍忽悠。还得双儿信这个就比较麻烦了。
神棍满大街都是,但是要让双儿觉得比以前那个厉害,这就难了。
好在有个缓冲的余地,张三也就不在非要冒雨去找了。张三不急了,外边的雨反而淅淅沥沥的小了。
张三坐下来,开始考虑如何把双儿哄回来,如何找神棍,又想到这雨小了,明天会不会停,明天要不要接着开门说书?
又想到材料都没有准备多少,要不要赶紧备货,想到了明天要不要先去看看双儿。
等等很多事情,乱七八糟想的张三脑子都嗡嗡响,张三闭上眼,开始试着让自己静下来。
过了一会,张三开始梳理事情的顺序,第一是要确定明天有没有雨
张三看看屋外看向李四说道:“兄弟,你现在去找老杜问问是不是明天还有雨。”
李四看看张三又看看大家,见张三的情绪稳定了,就答应一声撑着油纸伞去了。
张三又在屋里转一圈说道:“若是明天还下雨,德才和杨大哥明日陪我去凤栖庵去看看双儿可好?”
杨泰点头道:“好的,三哥尽管放心。”
不知何时起,杨泰也不在叫张三为三哥儿了,而是跟着大家一起称呼三哥。
可能是知道张三一次赠送给灾民八百贯的馒头开始,也可能是这几日张三不停地有奇思妙想开始。
总之杨泰佩服张三的为人,佩服张三的才华,现在甘愿以张三为首。
张三也没有去纠正什么,吴德才也是点头,张三见吴德才还在跪着说道:“起来吧,刚刚是我气急,你不要怪罪,我也是担心双儿,吴叔走的时候,把你俩托付给我,吴叔头七刚过,我就把你妹妹弄丢了,嗨!”
张三走上去拉起吴德才,拍拍他的肩膀,吴德才呵呵笑道:“不生气,不生气。”
张三想想说道:“现在你那边就你自己,也不必租着两间屋子,马上我们去把房子退了,你先搬过来跟我住着。
吴德才听了又是点头,这一会也没什么事情,张三就和杨泰一起去给吴德才搬家。
房东听说吴德才要搬走,也没有说什么,张三特意多给了一个月房钱,算是作为老吴死在人家屋里的赔偿。
有道是破家值千金,往日里看着老吴家穷的叮当响,但是真收拾起来,张三三人连续用独轮车拉带着人拿,连续跑了三趟,才算搬完。
中间李四也过来帮忙,李四问过老杜,老杜说,明天还是会下小雨。
张三听了也就熄灭了备货的打算。
………………………………
第四十七章 三万贯
张三帮着吴德才收拾好东西,才发现,这吴德才住进来,自己连这间唯一的屋子都不属于自己了,还好大家都是男人,也没什么不方便。
这不禁让张三想起自己在魔都打工的日子,现在创业阶段,一切是能省则省吧。
晚上和杨泰两口并吴德才一起盘点账目,张三奇怪的问:“怎么没见再兴?”
杨泰笑着说道:“哦,听说三哥在显宁寺那边把孩子放一起照看,我俩合计一下,那样也方便些,今天让你嫂子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