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运输一架。

    因为这个大小的弩炮就不能像营级那样挂在弹药车后边运输了,这需要专门的畜力运输,专用的炮弹和专用的弩箭也需要一辆运输车运输,操作上弦的人员也相应的增加。

    团级单独作战的时候,也只能对付一些县城和小规模的战斗,一个团配一个连的弩炮部队,十二架弩炮,也足以完成团级作战。

    除了这两种之外,还有一种重型弩炮,能射二十斤的重物到八百步,一个什二十五名士兵操作一架,一个连五架,一个营二十五架。

    考虑到攻城的需要张三特意成立了五个这种重炮营,但是确没有设置团级的智慧机构,而是作为战略部队由总参谋部直接管理。

    这次攻打扬州虽然没有用到,但是有四个重炮营一直在海鲨岛待命,张三决定攻打镇江的时候,这四个重炮营立刻被抽调了过来。

    一百架重炮加上二十个团的二百四十个中型弩炮。作为这次攻城的主要武器,当然打镇江不用二十个团,实际上张三只命令杨泰带领八个团负责这次战役。

    而甘兴泰则带着六个陆战队团去取江阴和靖江两地,这地方很重要,要说大宋想封锁长江困住扬州的琉球军,最理想的地段就是江阴了,江阴江面最窄处仅仅一千二百米,两岸仅仅需要几架床弩,几门投石车,就能封锁整个江面。

    这也是张三用火给别人的启示,有道是你做初一人家做十五,大宋现在虽然没有搞出来弩炮,但是床弩和投石机也是能发射火油弹的,张三的船也怕火啊。

    现在扬州城有守军三万,大家忙着加固城防,预计半个月之后,朝廷的大军就会到达,所以张三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一船又一船的手雷、手持火油弹、弩炮、各种炮弹,床弩、等等琉球特有的武器安置上城墙。

    反正张三的战法就是尽量把敌人阻挡在城墙以下,不给敌人以登上城墙的机会,至于武器张三还真不怕这点消耗,制造火药的矿石开采用的都是奴隶,成本很低。

    就连火油张三也找到了稳定的供应渠道,在吕宋中部发现了一处露天石油油田,张三也不懂什么储量之类的,但是用于打仗是够了。

    听了两天的炮声之后,杨泰终于带来了镇江攻破的消息,而且自身伤亡不到一千人,张三非常满意,立刻命令他留下一万人守镇江,然后命令杨泰领兵攻常州,下常州留一万人防守,和甘兴泰合兵一处进兵苏州。

    另一边张三命令海军从杭州湾拿下杭州,张三准备玩一个大的,把长江三角洲搬空!只要扬州能抵御的住宋军的压力,那么张三就能以长江和运河江南段为依托守住长三角。

    张三觉得自己从这些地方至少能在抢三百万人口!而且是手到擒来的事情,五天之后杨泰破常州,然后留下一万部队之后开始往苏州出发,在无锡地区和甘兴泰的一万五千人合兵一处开往苏州。

    当大宋禁军到达扬州城下的时候,张三终于收到攻下苏州的消息,立刻命令杨泰带领一万五千人回扬州参与防守,留下两万人参与苏州地区县镇的清缴工作。

    这个也就是张三不敢大规模和大宋开战的原因,张三现在陆军加上海军陆战队满打满算也不过十二万人,这次仅仅扬州战役就动员了十万,后边几个大城占下来之后,张三手里剩下的兵力还不足四万了。

    杭州都是从海军抽调一部分船员组成临时营,才能完成攻击,现在张三已经渣净琉球的所有兵力,第一批三万新兵训练预计还要一个月才能完成。

    而刚刚完成训练的新兵只能作为守卫部队使用,不过能替换出一部分部队也是好的,所以张三需要借助手里的三万五千人防守一个月,才会有援兵。

    前方打仗大的一片忙乱,后方的运输部门压力也很大,除了琉球原有的商船之外,这次杭州湾行动也得到了不少的好船,只可惜没有足够的船员。

    不过公孙胜已经在解决这个事情,办法很简单,凡是此次有家人在舟山岛的水手,都可以参加海运部队,不仅家人可以优先安置到琉球岛,而且可以多分两亩水田。

    此政策一出,琉球立刻多出了五十条的水手,把新老人员掺杂了一下,海运的压力立刻缓解了不少,而且每天看到琉球强大的人都愿意加入琉球船队,能用的船只也越来越多,目前运输队的船已经超过了五百艘。

    现在他们的主要人物就是把滞留在舟山岛的人运往琉球岛,然后消化掉这些人,还有就是对新占领地区人口的掠夺,滞留在舟山的人不仅不能给张三带来帮助还会消耗粮食。

    而且把他们仍在岛上,时间久了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想法,干脆先安置一部分在琉球,这样人员流动起来分田分地之后才不会让那些人有其它想法。

    这种安置分为两类,第一类就是各种技术人员及其家人都会优先得到安置,第二类就是只会种植的那些纯粹农民则送到台南地区集中学习培训一段时间。

    这些人之中只要愿意参加琉球军或者琉球后勤部的都会优先安置,并且有安置奖励,张三希望从这样一批人里能招募几万新军解决目前的人员困境。

    而且为了安抚人心张三降低了全岛赋税一成,这样不至于让旧人看到新人的待遇而心里生出不满,新人也能看到实惠加快融入。


………………………………

第四百八十一章扬州攻防战

    世人都说江南富裕,但是富裕的江南百姓生活到底如何呢?土地兼并在江南是不是就不存在呢?答案是否定的,江南富庶,鱼米之乡,但是那是有钱人的鱼米之乡,对于那些佃户来说,也不过是比北方少吃点野菜罢了。

    就像苏州,这个号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地方,园林遍布城乡,但是正因为有钱人太多,所以土地兼并更加严重,在苏州乡下中产之家不过是有一两亩水田,在租上几亩能混个温饱有余罢了。

    但是大多数的人都是租地主家的田,一年忙到头教了地主和国税之后剩个三贯两贯的就算是个丰年了,要是碰上个灾荒或者生老病死,好的是一瞬间赤贫,倒霉的就欠了地主一大堆高利贷,最后还不起卖身当长工。

    所以这也是张三敢在江南抢人强逼人家上船之后,还敢期望人家迅速安定下来归心于他的原因,琉球缺的就不是土地,在琉球本岛定居,每人分田都是两亩起。

    远一些的地方像小琉球和镇倭岛是三亩,吕宋是五亩,婆罗洲是十亩起,而且定下之后就发放地契,而且有能力的人还可以租种官田,甚至购买更多的官田。

    大宋移民少得都是五口之家多的都有七八口甚至十多口人,仅仅是在琉球就能分到二十亩地左右,而且没有地租,只有国税,现在的国税经过两次降低之后现在只有三成。

    这样的好事,只要不傻大家都分得出优劣,这也是琉球仅仅开发了三年大家确有这么强的凝聚力的原因,无外乎张三能给予大家更大的利益罢了。

    张三这时站在扬州城头,看着城下列阵的宋军,当真是很有气势,常言说的好,人一满万那是无边无沿,张三觉得这个就有点夸张了,记得上学的时候开运动会,或者能坐十万人的鸟巢也不怎么夸张啊。

    但是当二十万人在你对面列好方针,蒲扇成一大片的时候,那种感觉绝对比国庆阅兵来的震撼的多了,不过再多的人还能怎样又不能飞上城墙。

    宋军有丰富的攻城守城经验,所以面对扬州这样的坚城并没有盲目的冲锋,而是开始在城外架起楼车、盾车、冲车、投石机、云梯等攻城器械,军阵也以大盾防御着前进。

    战争的第一步就是填护城河,南方水多,扬州的护城河里面也是水量丰富,宋军想要过来肯定要先把护城河填上,扬州的护城河距离城墙有五十步远,至于为什么这么远?为什么不在城墙下挖沟让敌人没有借力的地方?

    这个也是为了怕水把城墙的地基泡塌了的缘故,五十步距离刚刚好,大宋弓箭手,一把弓箭的直射射程都是八十步左右,要是抛射能达到一百五十步,但是这也就对付一下无甲目标了。

    宋军可不是光穿布衣的穷光蛋,人家是有铁甲的,所以护城河五十步能站在城墙上射穿着甲步兵的盔甲,这几就刚刚好,这个也是古人经过实战总结出来的,护城河有不是张三现挖的。

    所以为了应对城墙的居高临下的优势,古人发明了箭楼这种攻城武器,一个木架子上站五到十个弓箭手,这个有什么用?能压制的住城墙上的弓箭手么?城墙可比那一点点地方的箭楼大多了。

    但是箭楼这种东西并不是为了取得全面压制的,只要造成局部优势,让你某个局部的弓箭手发挥不出作用,那么下面的士兵就可以干很多事情了。

    就像现在,宋军打算采用箭楼压制下面重盾兵护卫,然后民夫填土的方式填护城河,这个也是比较传统的战法,宋军选择了十个点,作为填河点,箭楼也朝着这十个点推进着。

    张三看着城下缓缓推进的宋军突然问许贯忠:“宋军难道不知道我们有弩炮么?”

    许贯忠笑着说道:“那也没有办法啊,这护城河还是要填的啊。你看他们准备的投石车估计就是对付我们的弩炮的?”

    张三笑着问道:“那你说要是你进攻,你会怎么做?”

    许贯忠想想说道:“先用投石车,把火油弹扔上城墙,等城墙烧起来,自然就可以安心的填护城河。”

    张三一愣笑容僵在脸上,问道:“你认为宋军这么干的可能性有多大?”

    许贯忠想想摇头说:“不好说。”

    张三立刻叫来情报人员问道:“有没有探听到宋军的进攻方式,情报人员看着张三摇摇头。”

    正当张三不知道宋军下一步怎么走的时候,远处一个时迁的手下跑过来,高喊着:“急报!”

    张三慌忙接过打卡一看,大惊命令道:“命令所有弩炮立刻攻击对方的投石车,务必全部击毁!”传令兵正要传令,许贯忠立刻说道:“慢!”

    许贯忠抱拳问道:“可是猜中了?”

    张三点头说道:“宋军正是打算采取投石车抛火油弹的方法攻击城墙协助添堵护城河。”

    许贯忠点头说道:“王上,投石车不同于弩炮,他们攻击全凭运气,而且准备时间较长,即使部署到位之后,想要开始攻击也需要一段时间。

    而我们的弩炮离得越近,射击精度越高,与其在敌人未到时惊扰对方,不如等他推上来之后,直接用火油弹给予重击,使得敌人救援不及岂不是更好。”

    张三想想点头说道:“你说的对,是我心急了,传令兵,修改命令,改为弩炮随时待命待敌人投石车部署到位的时候予以攻击。算了!取消命令,许参谋长,这一战还是你来指挥吧,命令你来下吧。”

    许贯忠微笑着抱拳躬身道:“王上,明主也!”

    张三苦笑着摇头,自己还是不要胡乱指挥了,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来干,至于自己还是多看看多学学,说不定将来能用的到呢。

    在琉球军的关注下,首先是箭楼推进到离城墙一百米处,接着重盾手开支在箭楼前列队,做出一副要开始攻城的架势,但是后面的投石车确没有停,一直向前推进到三百米处。


………………………………

第四百八十二章攻城第一天

    不过当宋军准备好之后,城墙上突然数十个黑点朝这边袭来,当宋军还没有明白怎么回事的时候,黑点击中宋军的投石车附近轰轰的炸开。

    接着惨叫声此起彼伏的练成一片,弩炮精度也并不高,但是就算打不中投石车落在附近,那溅射效果也是杀伤巨大的,张三看着一个个火人在宋军阵地里惨叫着跑来跑去,有想上去帮忙的也会引火烧身。

    这就造成了一大帮人围着烧着的士兵,不敢上去帮忙,看着他烧死,有的聪明一点的想往护城河跑,但是三百米的距离基本上没有跑到就断气了。就算跑到以现在的医疗条件活下来的可能性也几乎为零。

    张三还是第一次在白天这么近距离的看弩炮射出的燃烧弹的效果,看完之后,也难免心寒,想想对面宋军面对这样的武器该会是什么心情?

    效果立刻就看了出来,第二轮射击开始之后,看到黑点,宋军瞬间慌乱了起来,有一个火油弹偏的较远,打中了前排的重盾手的盾上,吓得周围的人瞬间跑了个精光。

    这个并没有结束,后面陆续还有第三轮,第四轮,张三看着效果问许贯忠:“你说我们要是出城杀一阵能不能把对方击溃?”

    许贯忠看看宋军摇头道:“宋军后阵未乱,城门短时间冲不出太多的人,等到两边接战弩炮就不能使用了,等足够的士兵冲出城对面也就调整过来了,所以要是两军对阵这是一个好机会,但是现在确只能起到骚扰的作用。”

    张三问道:“那我们就派骑兵去冲杀一阵不是也挺好么?”

    许贯忠摇头说道:“我们骑兵太少取得不了多大的战果,而且王上请看,敌人没有了攻城器械就要退了。”

    果然当张三的琉球军把对面宋军的投石车都都点燃之后开始攻击箭楼的时候,宋军后阵就开始让开了几条道路,让攻城部队开始退却。

    张三看着对方进退有序的队形,果然是没有混乱,张三不禁感叹,正规军就是正规军,哪怕是疏于训练的正规军战斗力也是不容小觑的。

    想想以后大宋被金军包围都城,那也是童贯在收服幽州战役中损失了大量的正规军,金军连续几场大战消灭了数十万大宋正规军,使得大宋守卫东京的士兵都是新丁不敢出城打仗的缘故。

    所谓的各地勤王兵马,不过是临时拉起的庄丁,之所以不敢救东京,那也是一批批的死亡总结出来的教训,所以张三现在觉得自己还是不能小看大宋。

    这次能顺利的打下这么多城市,用的是奇招,也是攻其不备,原本张三还想过,是不是就此占住长江三角洲,然后经营江南和大宋划江而治呢,现在看来自己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就例如这次宋军企图用火油弹袭城就是受张三的启发,虽然没有成功但是这就是一种学习,大宋还是有自己的办法的,例如这次出现在重盾之后的重甲步兵就是张三现在无解的对手。

    大宋历来缺马,没有马的军队如何和少数民族的骑兵对抗,大宋采用的方法就是建城加上重甲步兵和神臂弩的组合。重甲步兵全身铁甲,重五十到六十斤,在支起重盾就算是骑兵也很难冲的动。

    还是原来的理论对付草原骑兵,只要让对方冲不破自己的阵型,然后又能大规模的杀伤敌人,那么对方就对你无可奈何,就不敢和你硬拼。

    不过这种战术的弊端也很明显,只能短途行军,不能长途奔袭,依托营垒是无敌的,一旦置身于旷野,那就悲剧了,所以历来外族入寇只能在城外消灭中原军队,然后取得最终的胜利,很少看到通过攻破城池取胜的。

    宋军攻城部队退回去之后,其他部队也缓缓撤退,看着对面的宋军张三有点感叹,这就是战争啊,并不是那种上来扛着梯子亡命的冲锋的游戏。

    果然第二天宋军根本没有出营,时迁传来消息,对面的宋军正在商量对策,有人已经建议使用三弓床弩,童贯也在从其它地方调集床弩,预计最迟五日之后就会发起新的进攻。

    晚上城墙安静下来,看着城上大量士卒盯着城外,看着城外黑咕隆同的什么都看不到,张三突然想到为什么不用弩炮发射火油弹,就像二战那种发射照明弹警戒一样防御,有费不了多少弹药,但是能极大的提高士兵的视野,也能更好的预防偷袭。

    张三把自己的想法跟许贯忠说了一下,许贯忠听了也是眼睛一亮,立刻派人准备,不多时城墙上射出了几发弩炮弹,远近都有落点凌乱。

    火油弹落在地上瞬间点燃一大片土地,而且持续燃烧的火焰照亮一大片地方,使得城上的士兵都是精神一震,毕竟大半夜盯着黑咕隆同的野地和盯着几个光点区别还是很多的。

    火油弹然后了一阵之后才缓缓熄灭,几分钟之后又是几发落在不同的地方,如此往复循环之下,就不再担心对面会偷袭了。

    今天的攻城战草草开始有草草结束,对面宋军四更起床吃饭摆阵就花了近两个时辰谁知到最后,可以说连对面的护城河都没有摸到就败退回来了。

    半夜张三被门外急报的通传惊醒,传令兵来报,杭州城已经攻破,张三看看时间还是半夜,想想拿下杭州和苏州自己该怎么处理城里的富户。

    这是一个全心的课题,选择很多,既可以抢光对方把他们全部赶走或者送去做奴隶,也可以秋毫无范,和对方成为朋友,以后大家亲如一家。

    还可以把他们都掳到琉球繁荣琉球的商业,但是各自都有自己的好处,也有各自的坏处,首先抢光是最不可取的,抢光之后固然能短时间得到大批金银,但是以后再想攻击某地商人们肯定会踊跃帮助城池守军死守。

    抢了这一点钱,确得罪了全天下的商人,这个是非常傻的行为,张三肯定是不干,所以这一个选择可以忽略掉了,但是这个确要安抚好士兵的情绪。

    第二个秋毫无范张三肯定也是不干的,那不是张三的风格,好不容易打下来,一点都不动,那不是等于白辛苦了一趟,要是一直这样手下们吃什么?


………………………………

第四百八十三章杨志前来投奔

    一一第三个选择,把他们迁移到琉球岛是一个不错的注意,商人一般都是聪明人,历史证明市场经济也比张三现在的半计划经济要有活力,所以有一批聪明的商人会使得琉球的发展更好,更快。

    但是问题也来了,这些人都的根本都在大宋,先不说他们愿不愿意迁到琉球,迁到琉球之后,会不会跟琉球一条心?这才是大问题,会不会有人来一招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个不是可能而是肯定会的。

    再有就是,这些商人来了,那么琉球本地的商人的商业活动肯定会受到冲击,琉球新兴起的这些商人这就相当于跟张三一起打天下的新贵,而这些旧商人就像是前朝遗留的老贵族,现在老贵族七道新贵族头上,这些新贵哪里会干?

    这个不是没有可能,张三首先现在人多了,不同的利益集团也逐渐形成,而且张三给予武将和政府官员的薪水都很多,就像是杨泰这样的,职位薪水加上各种补贴奖金,一年都能拿超过五万贯。

    其他团长级的虽然没有这么多,但是一两万贯还是正常的,这些人有钱了,要么买地买种植园买奴隶种植,要么就投资商业建立各种作坊,买店铺,买捕捞船等等。

    就像下一步琉球政府计划推出政府主导的运输队伍进行专业化,大型化,把这些小船淘汰掉卖给本地商人,这个明面上看确实是琉球发展的需要,但是背后何尝不是有不少人看到海贸利益的丰厚想要张三开放琉球的海贸。

    所以琉球自己的新商业圈已经形成,要是大量旧商人,肯定会使得新旧矛盾加剧,最后变得不可调和,更加关键的是可能引起张三手下人的不满,动摇了统治根基。

    所以张三也不能这么做,既然所有办法都行不通,张三只有试试从历史上找办法,张三毕竟比大宋的智者们多了近千年的见识,这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比起那些智者不知要高深多少。

    新旧资本在中华被冲击的最为厉害,清末民初的改朝换代商人的命运是悲剧的,不具备借鉴意义,之后的国家更是陷入动荡的军阀混战,直到伟人带来了马先生。

    马先生张三是不打算请进来了,但是张三想起来打土豪分田地那个时期,这个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张三想到这个立刻兴奋了起来,也不睡觉了,起身铺开纸,开始写则计划。

    这个打击土豪劣绅的行动,正是张三抢钱的借口,抢钱也要有借口,也要把人划分好,不能全部都抢,那等于得罪了一个阶层,也不能全都不抢,那么自己的手下也不好安抚。

    所以把这些商人分成四种,一种是依靠自己的勤劳智慧发家的,一种是祖辈相传的,一种是依靠穷凶极恶的手段掠夺的,最后一种则是通过官商勾结谋取的。

    张三可以打击两类人,安抚一类人,劝说一类人。打击的两类当然就是穷凶极恶的和官商勾结的,这两类前一种张三不屑于去结交,后一种就算张三结交对方也不会跟着张三混所以干脆都打掉。

    至于需要安抚的就是那种靠着祖辈经营,祖辈相传致富的,这种人主要就是各地的地主,这些地主的田地多是祖辈相传一点点的扩大最后才形成的,这种人是封建社会的根基,轻易动摇不得。

    还有一种是依靠自己的勤劳智慧发家的富一代,这样的人要鼓励他们劝说他们去琉球做生意,这样的人就是一个时代的人杰,也许里面可能会出现一个引领时代发展的人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