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有一种是依靠自己的勤劳智慧发家的富一代,这样的人要鼓励他们劝说他们去琉球做生意,这样的人就是一个时代的人杰,也许里面可能会出现一个引领时代发展的人物也说不定,这种人能接受变革,也能在变革中迅速适应正是张三需要的。
但是常言说资本都是黑暗的,把这些人都拉到一起严格审查,恐怕一点问题没有的一个都没有,罪不至死的也是百不存以,这样的行动需要把握一个渡,张三需要设置一个警戒线,免得大家杀红了眼抢红了眼。
最后张三想了想定下一个什么样的犯罪目标还是太麻烦了,张三也没有这个时间,所以张三干脆让各地制作一个表格,恶人排排名,凡是名单最后的三分之一统统抢光人也拉到琉球去充入努力营。
张三写写画画的直到天亮,最后才形成了一个完善的办法立刻让秘书处制成文高发往各地执行,当然张三的秘书处里都是男的。
扬州这边战事暂时停歇,在大宋的北方贩枣的晁盖等人终于等来了杨志的送货队伍,虽然晁盖这边换了一部分演员,但是杨志完全没有看出来。
杨志又一次悲剧的中招了,被抢了个精光,不过和原著不一样的是,晚上醒来看见的不是满地昏迷的兵丁,而是全部都被抹脖子的士兵。
杨志这下傻眼了,奇怪为什么把其他人都杀了就留下自己?不过没有奇怪多长时间就想起自己暗淡的前途,知道自己是完了,所以伤心欲绝之下,打算死了算了。
正在这关键时刻,燕青出现了,两人一个郎有情,一个妾有意,不多时就打的火热,当燕青介绍杨志去投奔琉球军的时候杨志确有些犹豫了。
不是琉球军不行,而是太强了,杨志怕人家看不上自己,杨志虽然在运生辰纲的路上,但是也不是不知道天下事,大宋十万剿匪禁军在扬州被琉球军全歼,现在琉球军占领扬州城截断运河,席卷东南。
坊间留言渐渐的开始抱怨当初朝廷为何不干脆准了人家入藩的请求,也不用搞的现在这样,特别是那些因为交通断绝生意受到影响的人更是骂骂咧咧。
据说琉球海陆军近百万,整个大宋沿海现在到处都是琉球国的战舰,凡是有一艘船敢出海一律击沉,凡是有一个造船厂敢开工一律烧掉。
传说人家的一艘战船咱大宋的一百艘都打不过,等等,这样的传说杨志听了一路,虽然有水分,但是杨志觉得这琉球的实力怕是和大理、西夏、吐蕃等国的实力不逞多让。
燕青何等样的人,立刻拍胸脯保证,自己认识关西去的鲁达史进等人,只要杨志去了,肯定会有他们照应,据说琉球还有一位杨家的后人。
………………………………
第四百八十四章扬州第二战
一忽悠了杨志之后,燕青有去了郓城县,张三特意告诉燕青,自己和晁盖曾有一面之缘,相谈甚欢,他抢劫生辰纲一是要是败露要求燕青第一时间通知晁盖暂避,但是又特意交代不要邀请他们来琉球。
之后的两天扬州的童贯一直没有进军,不过经过调查,他似乎在建康附近和扬州运河的北方高邮湖调集船只,高邮湖那边虽然过不来,但是那边偷袭骚扰的事情还是能干的。
至于建康,张三还真的没有什么办法,张三几次偷袭得手之后,大宋也是提高了警觉性,至少这次童贯的斥候就派出了三十里。还有各地水师也是昼夜巡逻不绝。
张三制定的偷袭登州水师的计划绝对是非常正确的,直到现在大宋海没有组织的起另一只水师来争夺制海权,也许真的是被扬州那边吸引了注意力吧。
大宋人力资源的可怕不只是体现在扬州城外,现在建康、湖州、泰州等城市每城都聚集了超过五万的守军,而且还有进一步集结的趋势。
这让张三的兵都不敢随意调动了,万一童贯给他来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那岂不是很丢人,不过床弩对于琉球军也是个挑战,大宋的制式三弓床弩射程可以超过一千米。
而且大宋历来有用床弩发射箭杆绑着的燃烧弹的习俗,就像上次凌振的第一版床弩绑竹筒燃烧弹就是根据宋朝制式火器的启发。
大宋的燃烧弹用的火油虽然是没有经过加工的原始版火油,而且一支箭绑不了多少火油。但是烧起来那也是一小片啊,而且大宋这些东西多啊。
这次童贯估计要一次集中几百架床弩,真的要是打起来,扬州城墙估计都要被射成刺猬,然后连云梯都不用了,士兵直接抓着箭杆就上来了。
不过好消息也有,大宋床弩超过五百米基本上没有什么准头,加上燃烧弹之后射程也会降低到一千米以内,而想要把踏橛箭这种登城用的箭射入城墙那么至少要把床弩推进到五百米之内。
而且大宋的床弩上弦慢。需要的人数多,是一个巨大的目标,张三有第二代燃烧箭射程超过八百米。而且张三有城墙的优势,如果对面的宋军射燃烧弹,那么射程和自己这边相近。
为此这几天张三正在拆除扬州城城墙两百米内的房屋,避免被波及引起大火,反正扬州城内的百姓已经迁走了大半,拆了也就拆了。
张三的扬州城正在准备,黄泥岗死亡的那批人也被发现,验明正身之后,不用三日大名府的梁中书就得到了消息,人全死了就杨志消失了,傻瓜都会想是杨志干的,所以梁中书一边找人查问此事,一边发放海捕文书抓杨志。
张三这边暂时没空管晁盖他们,因为童贯已经准备好了,明天宋军就会再次攻城,这次童贯从附近城里调集了三百多架床弩加上这次从东京带来的三百多个,明天预计宋军会从南面,西面和北面一同攻城。
这个就是所谓的围三缺一,第一是为了瓦解城内士卒的守城决心,二也是因为东面离运河太近,宋军容易受到两面夹击,总之童贯这次下的决心很大,估计童贯也怕拖得时间太久想一战而定吧。
所以人们常说战争是综合国力的比拼,即使古代这个理论也是站得住脚的,无论是农耕民族还是游牧民族都是如此,农耕民族很好理解,各种守城器械人力资源等等都是国力的体现。
对于游牧民族来说不过是一人一马哪来的综合国力?其实游牧民族战争每次动员都是举国而动的,动员所有的成年男子骑上战马,战马和马刀加上出征的食物也是游牧民族国家的全部能力了。
想想要是农耕有这种动员力那么战争实力是多么恐怖?例如大宋一亿人口,动员全部可以参战的成年男性,至少也有两三千万吧?这样的人数能不能赢?
但是大宋只有士兵一百多万,也就是占人口的百分之一多一点,所以大家打仗还是比拼的是,动员能力和综合国力的加成作用。
就像现在张三的琉球为什么仅仅凭借三百万人的一个岛去挑战大宋,那是因为张三以自己的举国动员去挑战大宋的百分之一的实力,这也是拿破仑为什么说睡狮的原因,那是因为中华的战争动员潜力巨大而已。
这一战双发都以为自己握有撒手锏,都自信满满,可惜童贯的信息渠道并不畅通,当他以为自己稳操胜券的时候,张三又给他好好的上了一课。
童贯把阵型摆好把床弩安置在八百米的距离上往城墙上射火箭,张三当然不会不吭声,不仅大型弩炮可以同样的射出专用燃烧箭射出八百米。而且张三也有床弩。
所以看着一片狼藉的阵型,和损失的床弩,童贯恨不得命令士兵冲锋算了,但是理智尚存的他知道,自己要是那么干除了损兵折将之外没有任何益处。
当张三以为这一战又会这样结束的时候,童贯确没有立刻退去,二十在一千米的距离上不断的射出弩箭反正大宋物资充足,童贯打算跟扬州耗上了。
张三也有床弩,但是一千米的距离准头也跟狗屎一样,不过对方人多,不管射到哪里总能建功,既然童贯想往消耗张三也只好奉陪。
一直打到半夜,对面的宋军突然几波弩箭射上城墙燃起一片大火,当城头的张三和守军惊异于宋军的突然雄起之后才反应过来,原来宋军趁着夜色把床弩转移到了近处。
原来童贯是企图用夜色的掩护给予城上的守军以重击,城上自然也不甘示弱,立刻大批燃烧弹呼啸而下,但是宋军似乎也下定了决心要一战建功,并没有伤亡而退却。
不过从火光掩映中,可以看出宋军分散了阵型,这样让城上的攻击效果大大降低,而且夜色确实也限制了视线,城墙上的伤亡也开始增加了。
正当张三观看城下弩炮床弩大战的时候,突然城上发现护城河附近有动静,几发弩炮下去,原来是下边的宋军正在填护城河。
………………………………
第四百八十五章惨烈的攻防
现打了一阵之后,张三发现一个现象,弩炮点燃一地之后,比往常熄灭的要快的多,仔细观察了一阵似乎有人在灭火,原来对面的宋军也终于想到了对付的办法,也许宋军本来就知道,只是白天没有必要用。
张三完全没有料到,原本以为是一场简单的攻防战会打的如此焦灼,宋军丝毫没有撤退的迹象,三个方向都在拼命的填战壕,张三这才体会到用一种武器包打天下的想法是错误的。
城墙上的箭手确实能射穿铁甲,但是确射不穿重盾,宋军用盾牌搭成一条通路,后面的厢军则推着装土的车直接连车带土推入护城河。
对于这一点车辆损失宋军还没有看在眼里,而且多填几辆车护城河反而填的更快一些,原本张三以为真的会像电视剧那样,一人扛着一个土袋到了护城河边倒近去,然后回去在去背。
谁知道真正的战争面前宋军比编剧聪明多了,至少也比导演有钱的多,一夜的苦战下来,护城河上几条小道已经填成,只是宽度还不够。
天色渐渐亮起之后,弩炮的准头也开始增加,宋军的前线部队开始缓缓退去,张三觉得战事应该告一段落了,只是没想到宋军根本没有停下只是换了一波人上来而已。
张三这边见到这种情况也开始分批换下防御部队,最后经过简单统计,昨晚一战琉球军损失超过五百人,张三看着下面缓缓推上来的箭楼,心情有些沉重。
宋军的箭楼也加强了,箭楼的前面挂了一张大大的牛皮布,这样一来弩炮在发射火油弹可能就会被弹落在地,然后被迅速扑灭,这样一来除非弩炮炮弹准确集中箭楼的顶部,才能破坏掉。
张三摇摇头,弩炮射了几发果然都被弹落,然后换上石弹也没有效果,换上弩箭,也不过是射了一个窟窿,作用不大,张三看着一边的许贯忠,许贯忠摇头皱眉。
张三想想咬牙说道,那就几个弩炮攻击一个箭楼,给我不停的烧,烧到对方来不及救火,把上面的人烤死,在没有好办法的情况下,许贯忠也只有接受了这个建议。
只是这样一来效率就降低了好多,对宋军的床弩压制也放松了不少,还有就是填河也重新开始,而且重盾手也推进到了河边,盾手后边漏出弓箭手对城墙上进行火力压制。
大家躲避箭雨的行动又影响了攻击的效率,而且一些躲避不及的士兵就挂掉了,而城墙这边往对方射击的时候,对方就躲在盾牌后面,不露头,结果收效甚微。
战争只是进行到第二天张三就感觉到了空前的压力,张三想想才明白原来前一次的进攻不过是宋军的试探,这次全力出手,自己要是顶得住,那么对面宋军肯定会黔驴技穷,要是顶不住,那么城就破了。
张三这才觉得自己想以四万人守住扬州城确实有点托大了,也许对面要是二十万异族骑兵,张三或许能应对的更加从容,但是对面是同样有数千年城墙攻守经验的自己人。
几十个箭楼推进到位之后,立刻开始对城墙上的弩炮发射点进行压制,琉球军也同样命令弩炮全力攻击对方的箭楼,现阶段来说箭楼才是自己这边最大的威胁。
下方的宋军见琉球军把主要精力都用来对付箭楼之后,立刻开始把部分军队开过河,过河之后,并没有往城墙冲锋,而是停在护城河边,宋军阵地里,竖起的云梯突然被放倒在河面上,然后士兵开始在梯子上铺设木板。
张三看着宋军铺设这种简易版的桥梁,奇怪的问道:“既然有这种云梯桥,为何还要拼命去填护城河?”
许贯忠淡淡的看了一眼说道:“云梯桥不能大规模的过兵和攻城器械,而且容易被破坏,而填了护城河重步兵就可以举盾过河为城下的士兵提供防护。”
看到现在似乎守护城河已经没有多大的价值了,城上的弩炮开始继续破坏箭楼,终于当宋军的云梯桥全部准备好的时候,大批的宋兵开始推着更多的云梯嗷嗷叫的过河。
河对岸也换了一批弓箭手对城墙上继续进行压制,因为城上弩炮对宋军床弩的压制,扬州城上射的箭不足以让城下的士兵直接攀登,所以一部分士兵还带了绳索。
下一步就是云梯和推杆大战,飞爪和砍爪刀大战,城上虽然没有准备滚油、沸水、金汤之类的东西,但是城上有大批的火油弹,只要哪里有宋兵试图搭云梯登城,立刻把一个火油弹点燃往城下一丢,立刻能获得几分钟的宁静。
在这种焦灼之下,终于弩炮清理了最后一个箭楼,张三看看天色已经是下午,若是不给宋军一个教训恐怕他们还会借着攻城吧。
许贯忠也是抱着同样的想法,于是张三拿出了自己准备已久的秘密武器,这种武器是根据大宋灭火水龙改进而来,类似于后世的那种手推式喷壶。
一根管子插入火油桶,另一边士兵用力推压,火油就被喷了出去,从城墙往下能喷出三十米远,立刻城下的士卒被淋了一身,聪明的立刻往后跑过不了桥就跳进护城河。
但是大部分人都只知道乱窜,猛喷了一阵之后,一阵火箭,然后让人终生难忘的一幕出现了,沿着扬州城墙一条火线猛烈窜起,然后惨叫声今天动地,大批火人往护城河里跳去。
整个宋军的攻击都停了一下,战场也陷入了安静,宋军和琉球军被这一纵火带短时间的隔离,要说远离城墙的那些还能跳进护城河逃生,但是那些在城墙三十米之内的人就惨了。
要么拿出勇气跳过火海,要么在城下活活烤死,而在城墙下至少有三万人被困,而大部分人都是在实在受不了了才去选择跳火海,大部分人都是选择躲在人后边,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被烧死。
宋军的进攻终于停止了,宋军草草收兵之后,张三也开始统计此战的伤亡,经过两天一夜的战斗,张三这边共阵亡超过三千人,受伤超过八千。
而对面的宋军,先后损失预计超过六万人,经过这一战之后,宋军在想到新的办法之前应该不会在对扬州动手,而仅仅是这一场战斗,就消耗了扬州城储备火油弹的一半。
………………………………
第四百八十六章圣水将军单廷珪
物张三一边在扬州城调集物资一边询问这边的搬迁情况,接下来两天宋军果然没有在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不过听说营地里正在打造攻城器械,而且听说蔡京为童贯举荐了两将破琉球军。
时迁打听到两人原来凌州团练使分别叫魏定国和单廷珪,据说这魏定国最善用火攻人称‘神火将军’,而单廷珪最善水战人称圣水将军,两人不日即到扬州,蔡京和童贯二人都觉得有了同样善用水火的猛将必能破琉球贼寇。
而且为了掩盖自己进攻失败的事实,童贯谎称琉球贼厉害,自己与之大战于扬州城杀敌无算等等,但是琉球水贼借水之利来去自如,一时难以攻克,请求朝廷加派人手,然后增派水师等等。
这种事情是这些奸臣的惯用伎俩,张三自然是见怪不怪,但是童贯提到了水师的问题就不由得张三不重视了,大宋重视起了水师想要在水上解决这个问题,那么自己的压力就大了。
就像建康附近现在已经集结了大小战船五百多艘,而且数量还在增加,这个可是长江,船多到一定程度他把江面填满就算你再大的速度优势也变成狗屁了。
至于所谓的神火将军和圣水将军,别人不了解张三还不清楚他们的底细,所谓的神火将军不过是跟红孩儿似的推着着火的战车猛撞,不过这个东西用来破阵确实不错,不过那玩意又推不上城墙,他那有个屁用?
至于圣水将军,这家伙真的是很水,非常水,善用水攻之法,而不是蔡京说的善水战,古代城墙一般都是砖头包土,要是大水一灌必然地基松动城墙倒塌,所以这一招用好了效果也是不错,
但是扬州那边是长江,张三绝不相信他有能力把长江堵上,放水漫灌自己,所以张三也不怕,而且扬州东面就是运河,运河可以堵么?可以!能灌进扬州城么?
张三把这个问题丢给自己的参谋部,因为张三自己也不太确定,运河水也并不是不流动的,运河和其他河流交汇,大量的水流通过运河流进长江,张三也不敢确定。
不过经过参谋部的计算总结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扬州周围地势开阔平坦,不具备水攻条件,张三这才放心下来,既然水火二将暂时不足为惧,张三还是考虑下一步的动向了。
现在从占领扬州算起已经快一个月了,大宋君臣显然并没有吃够苦头,依旧心存幻想,而自己这边长期作战确有些准备不足,张三原本计划的扬州战役打两个月,最多不超过三个月,所以物资准备上就按照这个标准来的。
但是现在看来,事情确没有往张三设想的方向发展,张三是截断了江南夏粮的税收,但是那只是江南的,大宋北方大片土地还是能够提供大量税收的,可以说这时候反而是大宋朝廷一年中最富裕的时段。
至于粮食也是如此,汴河不仅联通了江南还能直通黄河和淮河,指望着京城缺粮,那也得其他地区粮食运不进去啊,可惜现在正是夏收,反而是大宋最不缺粮食的时候。
张三现在有些后悔早知道就早开站三个月了,可惜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也不能怪参谋部,因为张三为了限制参谋部,防止它权利过大,像这种战略决策都是张三自己拿主意的。
许贯忠是个聪明人,但是他太聪明,太懂得明哲保身之道,所以对于不该自己说的不说,不该自己管的事不管这一套他是看的很清。
抱怨解决不了问题,既然不能通过给朝廷制造压力来解决问题,既然大宋君臣认为打的起,那么张三就要从其它人身上找到突破口了,张三找的这个人就是童贯。
没错童贯是幸臣,也是妄臣,他是靠军功一步一步上来的,所以说成也军功,败也军功,军功对他很重要,张三觉得只要让他知道自己打不赢,那么他一定会接受谈判,只要不动他的利益,他也不会介意牺牲一部分大宋的利益。
而且张三要求的也不多,只要能和大宋正常贸易,大宋人员允许自由流动到琉球,自己在海上的收税行为大宋不得干涉,就这三点而已。
张三手里有童贯想要的筹码,那就是扬州、苏州、杭州这些城市收复的功劳,所以张三现在正在等待新的军队的到来,再过五天新军训练完毕,一些军队就能完成调防计划,到时候多了三万的机动兵力张三又可以跟对面玩个打的了。
只是张三没有想到自己这边还没有开始玩呢,对面的童贯先给自己玩了个大的,水火两将到来之后,张三原本没有放在心上,但是没想到对面的圣水将军给自己玩了个意外。
首先是童贯命令部队进军在扬州城外三面五里扎营,这个距离等于就是到了扬州的眼皮底下,接着各处营地征发了大量的民夫开始筑矮土墙。
这是包围的常用方法筑长墙防止敌人逃跑突围和突击己方基地,但是张三总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终于时迁送来消息,这是单廷珪的主意,三面围墙加上运河堤坝就形成了一个围子,然后上游用水车车水。
南方水流丰富,所以底下水位较高,所以这样一个围子蓄水还是能够做到的,张三不禁感叹没想到还能这么玩,这家伙果然是圣水将军,把水玩的是非常溜啊。
不过计划被知道了也就没有什么神奇的突然性了,张三现在还控制着东城墙呢,运河大堤的控制权还在自己手里呢,反正离汛期还有两个来月呢,张三立刻准备他们那边一挖好围堰自己就掘开河堤。
至于为什么不提前?反正现在对方在挖沟也就不会在打自己了,张三的战略是拖,能多拖一天是一天,反正几十里的围墙怎么得也得四五天才能修好吧。
不过张三觉得对方不应该会这么白痴想不到这个问题,那么他们明知道自己手里控制着运河大堤还敢用这个计策,那么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他们有办法到时候让自己没有机会挖开运河。
办法有很多,例如在对岸设置阵地狙击挖运河大堤的琉球军,或者是在运河中设置战船,不过两个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