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魏定国的命运也是如此,他将会在战后乘船去到淡水城,然后接受第一次劝说,之后不管成不成功都会投入到军校里,完成队列训练和思想教育。完成的过程中没有投降的会接受第二次劝说。
然后就是开始学习琉球的军制,还有一些指挥管理技巧,从小队指挥最后学习到营级队伍的指挥,这样的学习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而俘虏们接受的则是半年的教育。
这个也是琉球军自己的军官培养体系的一部分,要不是现在军官比较急需,这些人的学习时间可能会要更久,张三现在很多营长都是这么培养出来的。
………………………………
第四百九十四章陷入苦战
一其实现在琉球很多的营长级军官三年前也不过是个小队长,甚至是普通队员,这些人在一次次战斗中历练,然后脱颖而出,然后就会接受教育,学习指挥,然后升级。
每次升官只要战事不是特别紧急,都会对他们进行一到三个月的再培训,以便让他们更快的熟悉指挥,就算是战场临时的认命,战后也会补充学习。
而且结合战后总结大会,讨论会,学习会这样不断的灌输学习,才让琉球这支年轻的军队不至于在这种快速扩张中保持这种高效率。
张三现在海陆军总规模已经突破了三十万人,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光团级单位就有三十多个,营级更是有一百多个,而海军更多。
海军一艘船就是一个营级单位,三条船就是一个团级单位,所以海军有将近一百个团,当然人数十没有这么多,所以军官的数量是巨大的。
光靠张三依靠历史的先知先觉,然后去各地招募一批好汉统领军队,那个是不现实的,而且一些好汉确实没有什么指挥才能,硬要拔苗助长可能会得不偿失。
所以张三把那些不适合统领军队的猛将单独编组到禁卫军力,例如酆泰,例如李元霸等人就是如此,而张三手下的营长级官员和大部分的团长都没有梁山上的字号,有的甚至都不是什么武功高手。
但是这些人指挥起部队来战斗力并不比那些超级高手指挥的差,而且下一步部队火器化之后,这些猛将的作用就更加有限了。
城墙上的战争继续着,双发都杀红了眼,许贯忠面对像发了神经一样的宋军也不得不在加派一万守军上城墙。这种种白热化的战斗中天上的雨突然小了,张三也笑了起来。
城下的童贯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更加催促这宋军进攻,只可惜当暴雨变成中雨之后,又变成了小雨,于是琉球军的反击有开始了,这次因为城下人多,城墙上的士兵直接就点燃火油弹扔下去。
这些火油弹只要一落地就轰的一声炸开溅起一大片的火油,虽然很多士兵的衣服都是湿的,但是这丝毫挡不住火油弹的燃烧。
不过因为城墙下士兵来回踩起了很多泥浆,只要不是被大面积的击中的,只要滚几圈还是能灭火的,不过城上的火油弹一个接着一个的落下来还是给城下的宋军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终于在一刻钟之后童贯看到城墙下的火海已经练成一线,为了避免上次一样的情况就下令部队暂时撤退了一些,但是并没有回营,而是蹲在城下等待天气的变化。
反正现在是夏天,淋点雨也没有什么,战场渐渐的回归平静,战争的双发都开始积蓄力量来进行下一波的战斗,许贯忠松了一口气,把受伤最多和最累的第一批守城部队撤下去修整,然后又换上来一万人。加上刚刚上来的正好城上还有两万多人。
一开始张三也对于宋军下面的攻势是不是会弱下来拿不准,但是雨小了一会之后,又逐渐的大了起来,进攻的号角有一次想起,新的战争开始了。
果然这次的攻击相比于上一次精气神都差了好多,上次一个时辰登上城墙,这次用了更久才成功,两方又一次在雨水中陷入焦灼。
城楼上个部队的伙夫开始上城发饭团,还有盛着热汤的竹筒,城墙下的宋军确没有这个待遇,不过早上攻城开始的时候都发了炒面和饼,虽然都泡透了,但是这个时候有的吃谁还嫌弃这那的。
大家都是趁空垫垫肚子,又继续战斗,但是这次似乎上天都不站在琉球军着一边,雨虽然没有转成暴雨,但是就是这种大雨确一刻都没有停过。
仗一直打到入夜,琉球军这边开始把换下的人又换上来,然后城墙上的人又下去休息,而城下的宋军也是完成了分批的换人工作。
打到后半夜,正当城上的人精疲力尽的时候,雨又小了一点,然后又是大批的火油弹扔下照亮了整个夜空,宋兵撤下等待,琉球军也赶紧换人修整。
这次小雨一直持续到天明,才又下大了起来,雨虽然还是一样的雨,但是宋军的进攻也彻底疲软了下来,进攻再也没有了气势。
接下来的一天大雨时下时停,宋军也开始了磨洋工一般的进攻,甚至有几次没有登上城墙就撤退了,而琉球军也乐的有的修整,激烈的战斗变成了意志力的比拼。
而今天夜里,杭州的军队终于到达了泰州西的长江北岸开始下船,并且连夜往北方开去,泰州北边又军情处的人在一处河湾里准备好的渔船,开始了浮桥的搭建工作。
琉球军往北开了三十里汇合了情报人员开始往浮桥的方向开去,因为运河并不是特别宽,而且没有什么风浪,所以浮桥铺设起来非常简单,等到大部队到达的时候,运河上已经铺好了五座浮桥。
这时从下船到一路赶过来,天色已经微明了,战斗部队开始快速过河,至于后勤和重型装备将会在人员过去完之后,随后跟进通过。
战争进入第三天,宋军尽管轮番休息,但是也是精疲力尽了,城墙上的守军也是一样,大家在大雨天连续打了两天两夜,就算是铁人也快到了极限。
所以第三天的战争尽管童贯许下了加倍的好处也难以驱动这些疲惫至极的宋军在发起第一天那种冲锋,而张三接到杭州援军已经绕到宋军北面之后,也是松了一口气。
童贯也知道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是最后的时刻,要是撑不过去那么三天的努力就一次性的前功尽弃了,所以不仅仅是催促着前线禁军,甚至把中军大营都迁移压到阵地上了。
张三这边也是除了留下的两万出击军队,其他的人也是都压上城墙,看着双方都像是这进行最后一搏了,只是双方的头领除了观察战场的态势之外,还在观察着天气的变化。
张三自然是等待着大雨小了之后琉球军的进攻行动,而童贯则是希望在雨再次小下来之后能攻上城墙,大家都在等着天气的变化,努力的希望老天的天平往自己倾斜一点。
………………………………
第四百九十五章可以谈谈了
终于童贯的期盼没有起到作用,雨开始小了下来,童贯看着扬州城满是不甘心,天色亮了起来,雨也开始停了,童贯犹豫着要不要在攻击一次试试。
这个时候,扬州城的北方,北城门的战事没有西城门这么激烈,毕竟只是牵制作用而已,所以第一轮攻击没有成功之后,后面的几轮攻击就真的只是牵制作用了。
虽然只是牵制做做样子,但是三天的攻击也是让士兵们累的精疲力尽,毕竟打仗不是演戏,即使是作为牵制的力量,那也要发挥牵制的作用不是,否则你什么都不干,城上的人怎么会怕?
所以三天里这边的军队也发起了几轮像样的攻击并且一度攻上了城墙,不过可惜最后又都被打了下来,这次进攻过后,大家也是依照惯例退下来修整。
这边的军队一边撤退,一边等待着童贯撤退的命令,只是退着退着,扬州城的城门突然打开,城下的将军立刻意识到不好,这琉球军竟然要突袭自己。
这士兵进退是需要变阵的,特别是这种攻城战,不是说退就能退,说冲就能冲的,往往命令的传达需要时间,士兵的临时变阵也需要时间,所以在北门的宋军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琉球军的出城部队进攻就开始了。
若是只是这一支小股部队的袭扰,大家牺牲一部分军队调整一下队形,一会城上见自己这边准备好,对方也就撤退了,这件事也就过去了,但是这次确好像不是这样,琉球军队的进攻好像很坚决。
正当将军百思不得其解搞不清楚琉球军是什么意思的时候,北方突然接到斥候汇报,外围部队受到攻击,将军大惊之后往阵地后边看去,后边果然有大批军队冲杀而来。
前后夹击之下,尽管宋军也想抵抗,但是精疲力尽的士卒,混乱的队形,前后夹击之下队形很快崩溃,士兵们开始慌乱着往西门涌去,希望借助本队的强大来抵御对方的进攻。
而进攻的琉球军并没有上前绞杀,而是在队伍后面尾随追杀驱赶,试图用这些败兵冲垮对方的西线军阵,从而一举突破对面宋军的防线。
北门的战争进行了只有不到半个时辰,当童贯听说北门军队受到前后夹击之时,知道事情要坏,立刻试图调整防御方向,然后军队也开始缓缓的撤退。
但是原本前几天封死的西门今天早些时候有被悄悄的搬开了阻挡物,城里一下子杀出了两三万敌军把前线的撤退计划打乱了。
没办法之下,童贯只有一边调集军队堵住前面杀来的琉球军,一边面向北方建立防线,并且调集军队试图支援北门的部队。
但是北门军队崩溃的太快,童贯才刚刚建立了一个简单的防线,北面的败军就朝这边冲来了,看着慌乱的人流,还有后边赶羊一样的琉球军,童贯也是吓得不知如何是好。
而且城里冲出来的这三万人,领头的也不知道是什么怪物,一身铁甲,手持双锤,不论是何人挡在前面都禁不住他一锤的力道。
眼看着敌军越冲越近,童贯当机立断,命令将军指挥剩下的战争,而他自己则带着一万军队往西而去,军中的士卒虽然一时不知道自己的主帅逃跑了,但是宋军的颓势已经无法挽回。
中军大阵在北路败军的冲击下,只坚持了一个时辰就宣告崩溃,崩溃的原因则是张元霸再次冲破对方中军砍倒了对方的帅旗。
既然打赢了琉球军立刻展开追击,分割包围之下,一直追了二三十里,才开始布置防线,搜捕没有来的及逃跑的宋军溃兵。
一直忙活到半夜,建业传来消息,童贯带着一万败兵逃入了建业城,张三只是笑笑,张三还以为他会一口气跑回东京呢,没想到这家伙只是跑到了建业。
建业城最近因为受到三万琉球军的威胁,最近一直在加强军力,现在已经有禁军家厢军八万余人,而且建业水师覆灭之后,大宋朝廷又在芜湖重新组建的水师,而且上游船厂开始建造新船准备随时顺流而下。
所以童贯跑到建业是一个不错的想法,这个也证明他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白痴,战事比想象中的顺利经过一夜的统计,除了南路军成功的逃离之外,剩下两路在崩溃的情况下,七成溃兵被抓了俘虏。
这样一来轰轰累累近两个月的扬州战役算是告一段落,这两个多月,张三先后消灭了禁军援助杭州部队十万,禁军征扬州部队二十万,禁军第二次援军十万,然后泰州的两万禁军,还有建康水师六万多人。
好友就是破苏州杭州等城市消灭的禁军也有近五万人,这里面最后逃出去的估计只有不到七万人,这样一加张三似乎已经干掉了大宋禁军超过四十五万。
这是一个恐怖的数字,张三的琉球军为了这一战也是掏空了家底,不仅把仅仅完成三个月初级训练的士兵拉出来守城,还从海军的战舰上抽调了大半的兵力,才完成了现在的战役目标。
但是这个也不过是消灭了大宋三分之一的部队都不到,大宋京城禁军有六十万之多,三次抽调也不过调动了二十万,其他部队都是从各地抽调,而且大宋还有强大的西军,还有北方防御辽国的驻军。
所以张三也认清了现实,赖在这些地方不走只能和大宋来一场你死我亡的消耗战,而结局可能是双方都一起挂掉,所以张三觉得自己是时候跟童贯谈一谈了,大宋君臣也该知道自己的实力,能够冷静的看待自己的要求了。
张三做出了决定之后就让许贯忠去见朱缅了,朱家父子是张三在苏州抓到的,这个所谓的江南王还没有日后的风范,所以被抓之后也是吓得屎尿齐流,对于这个人张三还是很关注的,听说抓住了他们父子张三立刻让人把他们运到扬州关在大牢里,为的就是这一刻好用他们,也算是找一个合适的理由把两人放了。
………………………………
第四百九十六章童贯朱缅的谈话
于是当天晚上朱缅父子就被放了,两人坐着琉球的战舰第二天上午被丢在建康城外,两人费劲千辛万苦,求爷爷告奶奶的才让城上的守军相信他们的身份把他们放进城。
童贯那边也在着急上火,先是害怕琉球军打到建康来,在一个是害怕此次大败怎么跟官家交代,正愁的眼珠通红的在府衙踱步的时候,外面有人报告朱缅父子求见。
童贯愣了一下,这对父子自从扬州城破就没有了消息,怎么这个时候出现在了建康?官家还特意下旨让自己留意解救二人来着,现在童贯当然愿意多一个人给他说说好话,立刻命令下人把二人请进来。
朱缅父子见到童贯先是寒暄了一阵子,三人坐定,朱缅看了看左右的丫鬟和下人,犹豫了一下,童贯见了立刻把左右屏退,屋子里只有三个人的时候,朱缅往外面看看才说道:“给大人道个喜。”
童贯一愣问道:“喜从何来?”
朱缅开口道:“自我被琉球国军队裹挟之后,我一直在扬州试图劝说琉球国上下君臣,努力解释两国之间的误会,并且宣天威于此番邦,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教之以教化,琉球国上下也深感大宋之诚意,所以愿意退出扬州以表自己无意进犯天朝上国之意。”
童贯知道朱缅前面一大段全部是废话,这一对商人破落户出身的东西哪里懂得什么君臣礼仪教化之类的,不过朱缅最后的话他可是听的是清清楚楚。立刻惊喜道:“此言当真?”
朱缅点头说道:“当真,不过琉球国有几个条件。”
童贯知道果然没有这么好的事,但是童贯面对这样的诱惑又怎么把持的住,只要自己得到了扬州,那么无论多大的损失那都是可以接受的,到时自己损兵折将的事情就可以一笔带过了,反而有了天大的功劳。
所以童贯耐着性子问道:“哦?什么条件?说来听听。”
朱缅看着童贯说道:“琉球国以海立国,所以海上贸易发达,但是他们仰慕天朝繁盛,想要和天朝进行友好通商贸易,各地市舶司不得无故限制。”
童贯想想这个只是小事,也没有什么问题,就接着听下去,朱缅见童贯没有什么反应就知道他是默认了这一条,就接着说道:“这第二就是琉球商人来往于大宋要和辽国西夏等国同等待遇,各地官府不得无故刁难,琉球在大宋招募人员大宋不得无故限制。”
童贯皱眉想了想,这个商人待遇的事情倒是好解决,但是招募人员的事情就有点麻烦了,不过只要限制了人员的种类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只要不招募制造武器等的工匠其他也都随意,反而招的人多大宋的流民就越少了。
朱缅接着说道:“还有就是琉球请求大宋册封其为琉球王,琉球将为大宋藩属国。”
经过了这次战争恐怕朝廷不承认也得承认了,只是这个事情要是自己操作难免有人说自己是怕了琉球军等等,这样对自己是非常不利的。
朱缅见童贯犹豫,张嘴说道:“琉球国参谋长说了,只要大宋同意琉球的入藩请求,那么他将会携倭国和高丽一同入贡天朝。”
童贯高兴的问道:“哦?此言当真?”高丽和倭国一直以来都承认辽为宗主国,而辽宋这些年以来一直都在进行着中原正统之争,要是能拉来这两个藩国,无疑等于大宋取得了一次重大胜利。
朱缅点头说道:“倭国妄自称皇,且大宋皇帝为天子,倭国王敢擅自称天皇,此乃大不敬,所以琉球愿意替大宋天朝征讨不臣之倭国,只需一道旨意倭国必定望风而降旬月可下。”
朱缅想想许贯忠那自信的样子觉得好像拿下倭国是十拿九稳一样,不过这个不关他的事不是么?童贯对于这个倭国到底多大,有多少人没有什么概念,不过既然能让这个辽属国转投大宋这个就成,连忙激动的问道:“那高丽呢?高丽又是怎么一回事?”
朱缅开口说道:“高丽国上下无不仰慕大宋文化,国君更替更是按照大宋定例兄终弟及父死子继,但是高丽国被小人篡位,现任国君原是上代国君之叔父,抢夺起侄王位自立,并且投靠辽国以为鹰犬。高丽原国君之弟现在已经逃到琉球,琉球愿出兵帮其复国重归大宋藩属。”
童贯不在乎这些藩属国的实力,也不在乎这些国家的国王到底有没有掌控自己的国家,他需要的只是一个借口,一个高丽愿为大宋藩属国的宣传口号罢了,所以对于琉球能拿出这两个筹码,那么帮他们成为大宋藩属国也是没什么问题的。
童贯转身问道:“那琉球还有什么要求么?”
朱缅想想说道:“其他要求倒是没有了,不过条件达成之前他们只准一万宋军接管扬州,等到条件达成之后,在逐步撤离苏杭等城市。”
童贯觉得这次江南动乱能这样轻易解决是不错,但是自己又该怎么去操作这个事情呢?自己这边还正在打仗呢?难道自己回京说不打了,打不过不如让琉球成为大宋藩属国吧!那不是找死么?
童贯正在愁眉苦脸的想着对策,朱缅开口说道:“大人,那琉球国参谋长在我们父子离开时曾经让我转达给您几句话。”
童贯问道:“哦?什么话。”
朱缅想了想说道:“他说,原本琉球只是仰慕大宋天朝国,两国原本友好相处,但是因为一部分商人的怂恿才才招致今日之刀兵,所以此战责任在那些牵头的商人,琉球攻击大宋沿海伤在皮肤,而西夏之入寇伤在心腹,大宋正于西夏大战,切不可因皮肤而不顾心腹。”
童贯当然能听出这话的意思,无非是让他把矛头指向商人,然后在说西夏边患未绝之时,不能因为琉球这点小事分散了注意力,但是仅仅这两天也不足以撬动朝野舆论啊?
童贯一脸期待的看着朱缅,朱缅继续说道:“他还说,琉球和大宋这两个月的战争,虚耗国库,即使胜利也是无丝毫好处,而若结束战争不仅沿海免受骚扰,而且得一强援牵制辽国,若将来收复燕云,琉球出兵从水路截断山海关等处长城,那么大宋必然可以轻易达成此目标。”
………………………………
第四百九十七章宋江被黑的最惨的一次
童贯站起来来来回回的转了几圈,觉得要是几条一起动作那么琉球成为大宋藩属国几乎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了,不禁对这个琉球的参谋长好奇起来,问朱缅道:“这个参谋长是何许人?参谋长又是琉球何职位?”
朱缅想想摇头说道:“这个不太清楚,不过从参谋而知可以看出这应该是军师一样的职位吧?参谋长是不是就是首席军师的意思?”
童贯想想确实是个道理,真不愧是琉球首席军师确实有过人之处,考虑清楚之后,为了自己的官位童贯立刻写信往京城运作此事,然后派出心腹人员去扬州商量接收扬州事宜。
张三占领扬州这两个月,所有的战略目标也都达成,附近的百姓也都迁移的差不多了,继续待在扬州的意义不大了,所以和童贯的使者达成共识之后就开始撤军了。
童贯‘占领’扬州之后,立刻大肆吹嘘自己的功劳,然后开始在朝野活动,不过扬州离京城有一定的距离,而且战争这种事也不是说打就打说不打就不打的。
一个国家的在政策改变总要找一个理由,找理由需要时间,特别是有了报纸之后,所以童贯一万人挺近扬州之后,就安心的驻扎下来,全力促成此事。
赵佶听到童贯的汇报说敌人实力强大,仅仅扬州战役,就死伤士兵超过二十万,所以建议朝廷招安免得伤了元气之类的,如果想要再打请求在调拨二十万援军等等。
赵佶虽然什么都不懂,但是高俅懂啊,他也知道二十万人的禁军不是小事,大宋历来执行的是强干弱枝的战略,西北对西夏战役动用了东京十万禁军,跟琉球开战,前前后后又动用了二十万禁军。
而且各地禁军已经被抽调的差不多了,这次要是在抽调人手那就只能从东京禁军抽调了,京城禁军虽然号称是六十万但是这六十万里能战的都已经拉出去了。
而剩下的就是那些泥瓦匠、木匠、农夫、作坊工人等人了,这些人且不说还有多少战力,单是从各个官员手里要回来就要得罪一大票人。
你朝廷需要用兵,大家都理解,但是人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