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去攻打另外三波,还是全力冲破眼前的阵列。

    最终看着阵前的尸体,辽骑决定还是从其它方向在试试,看着打马而去的辽骑,齐国军阵再次升起红色信号弹,现在辽骑开始懂了,这个是给其他三路兵马报信用的吧。

    其他三路得到消息也开始准备,三路每一路有五万人马,其实四个方向都是一样的每路都是五万人,十个团,另外三路这次出动包围人员,每路出了三万。

    大家都觉得,对付现在的辽国残兵,三万人就够了,等辽骑走后,北路也派出了三万人的部队出发,步兵对骑兵一直是弱势的,特别是平原相遇,基本上都是骑兵赢步兵输。

    参谋部推演过很多次,都觉得在双方都在三万以下一万以上的时候,步兵是可以挡住骑兵的冲击,一万以下和三万以上的时候骑兵能发挥出他们的冲击优势。

    而现在正是检验这个研究成果的好时机,辽骑正好只剩三万左右,而特殊的地形又限制了辽骑,让他们不得不和齐国士兵正面对战。

    而各方向还留下两万人依靠建成的防线来抵御可能逃跑的辽骑,也许用人来做实验有点残忍,但是现在不试试,将来在荒郊野外遇到,那才是真的灾难。

    只要得到了相应的数据,那么以后制定作战计划就有了参考,根据敌军骑兵的数量,到时或走或留,或求援死守,都有了相应的策略参考依据。

    只是这次齐国军队是占据绝对的人数优势的,至少为了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两万齐国骑兵在随时候命准备予以支援的,所以就算三万陆军真的被三万骑兵击溃,那么只要救援及时,损失还是可以承受的。

    这一地形很特殊,但并不是没有骑兵驰骋的余地,南面的泥沽城到北边的树林开口处有几十里,东面的沼泽和西边的树林开口也有几十里宽,所以辽骑才能跑这跑哪的乱跑。

    辽骑最终还是选择了向西,只有向西才能快速的回到辽国,摆脱齐国的追兵,往南是城市,往东是沼泽,当看到西面的三万陆军组成的大方阵的时候,辽骑觉得想要走必须要快速击溃这一支齐国士兵。

    因为绕过去之后,在自己破对方防线的时候,这支部队一定会从后边过来夹击自己,所以双方在那对峙了仅仅一刻钟,辽骑就开始冲锋了。

    因为时间有限,这次的木蒺藜只能摆了两排,还有一些零散的分部在一百步到五十步的距离内,三万步兵以团为单位分守四方,中间还有两个团作为预备队。

    辽骑决定进攻,三万骑兵开始分出两万绕着步兵旋转,骑兵的战术很简单,找到步兵的薄弱处,然后一击而破,而骑兵绕行往往能给步兵以巨大的压力,然后在抛射弓箭,使敌人混乱,借着混乱冲进去砍杀。

    但是现在有一个问题是辽兵解决不了的,那就是自己的弓箭射程只有七十步左右,即使凭着马术抛射也不过能射出一百步,但是这样射出的箭既没有威力也没有准头,但是对面的火枪是一百五十步起的。

    而且人家一百二十步左右射穿皮甲都是轻轻松松的,所以辽骑的弓箭战术用不上,绕了几圈之后,辽骑还是没有找到薄弱处,但是他们等不起了,这次辽骑准备两万骑兵一起冲击。

    这是齐国军第三次面对两万人及以上的骑兵冲击,但是相比前两次,这次才能算是真正的骑兵冲锋,辽骑嗷嗷叫的冲来,齐国军这边以火枪相迎。

    不仅仅是火枪,这次齐国军队昨晚还获得了新的装备,那就是狮吼炮,所谓狮吼炮就是后世的虎蹲炮为原型设计的,这种炮打不远,但是他可以一瞬间打出大量的散弹,在没有机枪的时代,可以拿着当机枪使用,就是装填太慢,即使已经简化过,但是依旧只能做到一分钟两发。

    这也是对宋战争之后装备制造往陆军倾斜,陆军才获得的兵器,效果么?那就是从炮口往外七十步内的扇形区域基本上一个都跑不掉。

    双方激战辽骑拼命前冲,冲过木蒺藜阵,破坏木蒺藜,冲到八十步内,开始遇到狮吼炮的攻击,辽骑悍勇冒着死亡继续冲锋,然后冲过第一排木蒺藜栅栏。

    这个时候后边的齐国军开始扔出火油弹,因为通过上两次对敌骑兵发现,单纯的炸弹起到的效果,反而不如火油弹的阻挡效果好,因为马怕火是天性。

    但是辽骑进入七十步之后攻势也变得犀利起来,因为这个时候,他们的弓箭已经能够到齐国军阵内的后排火枪手,而火枪手为了不影响射速所以只装备了板甲。

    火枪手的伤亡开始出现,但是还是比较少的,突然阵地中一个扔火油弹的士兵被射中,手里的火油弹落地,一时间造成了混乱,其他士兵慌忙帮助灭火,趁着那点片火力减弱的空当,辽骑终于更近一步挑开了第二排木蒺藜。

    一时间辽兵似乎受到莫大的鼓舞,开始疯狂冲击,第二排木蒺藜告破,下边剩下的只有枪盾手的盾墙了,交战还在继续,辽骑的冲锋也没有停止。

    这个时候齐国军拿出了另一件大杀器,那就是一窝蜂的火枪版,简单来说就是在弩炮的架子上装上两百杆并联的火枪,点火之后,会以持续的射击来阻挡敌人,而且射击的方向还可以通过地盘的转动微调。

    这个并不是张三的创意,而是齐国工匠自己的发挥,当呈报给张三的时候,张三觉得这玩意虽然制作复杂,射击局限性打,但是当面对集团冲锋的敌军还是很有威慑力的。

    一个两百杆火枪绑在一起,这次西路军获得了六十架,这么关键的时刻,用出来,效果相当于六千步兵的一次齐射,瞬间就把火枪手的火力密度提高了一倍。

    造成的结果就是辽骑最终崩溃,最终辽国南院大王看着退回来的六千残骑,决定向东,绕过沼泽回去,只是这个时候,一直待命的齐国骑兵已经出动,决定送他们最后一程。


………………………………

第六百一十四章海陆会议

    最终辽兵只有数百骑逃出,这个还是齐国放出去的威慑,想来没有找到解决办法之前,辽国是不会在敢进入齐国领土,北方防线稳固后,齐地留下三十万的常备军之后,剩下的二十万又调回驻地。

    至此对宋战争算是彻底结束,琉球进入了新的阶段,一个月之后,张三将会在济南城加冕为齐王,并迎娶益国公主为妃,并且这次更是有重大事情宣布。

    第一个就是海陆军改革,第二个就是给予功臣封地,这两个事情也算是对一直跟着自己的人的一次褒奖,所谓造反建国为人民什么的都没有升官发财来的实际。

    而在封王大典之前,张三需要召开一次海陆军全体会议,因为海陆之争现在又出现了苗头,原因很简单,在朱罗国海战之后,航道的延长,领土的扩大,海军对船只的需求急速增加。

    为此张三特意在军费上给予倾斜,海军也制定了新一轮的造舰计划,打算建造第二代炮舰,也就是上次年会上说的能击败炮舰的炮舰。

    新舰根据功能的不同分为巡洋舰,驱逐舰和战列舰,这次海军打算一口气在建三百艘,使得战舰的数量扩大了一倍,原本计划三年的时间建成。

    后来计划报到张三那里,张三担心蒸汽时代就要到来,造这么多过时战舰浪费资源,而且那个时候也进入了对宋战争的准备阶段,资源开始往陆军倾斜,张三就把数量砍掉了三分之一,时间也延长了两年。

    然后海军的造舰计划就变成了五年的时间造两百艘,而且前三年一年才造二十艘,第四年六十艘,第五年八十艘。这个速度和数量虽然没有到达到海军的预期,但是至少数量还是不错的。

    琉球这些年军费一直保持在百分之十五到二十的高位,所以增加军费是不可能了,再加的话张三就真的成穷兵黩武了,所以海陆军争夺军费变得激烈起来。

    而今年对宋战争开始以后,海军除了护航之外几乎没有什么用处,陆军确在急速的消耗着储备资源还有大量的军备,难免让海军心里有点不舒服。

    不过政策是总参制定的,所以大家心里虽然不舒服,但是也没有太多表现,但是随着山东河北的获得,张三开始大笔花钱用来对山东河北的基础设置进行修缮,并且对一些道路、教育、医疗、工厂等进行大笔的投入。

    钱不够用的时候,只有开源节流,开源需要时间,那么就需要节流来获得了,那钱从哪里来呢?张三只能消减部分军费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未来三到五年齐国将以建设为主,外敌威胁较小,所以张三要求整体军费维持在百分之十二以下,而且考虑到敌人主要来自陆地,军费主要往陆军倾斜。

    这样一来,海军原本的造舰计划就停掉了,在船台上的完工之后,新船只有等到五年以后才会在建,而且第一代东海型战舰全部淘汰,第一批五十艘初期炮舰封存,海军总规模维持在三百艘不变。

    而陆军确在现有的基础上在扩军二十万,并且还会增加预备役和骑兵的规模,这一个巨大的政策转变将会在齐王大典上宣布,但是消息已经透露出去,所以下面是群情激愤。

    这使得张三不得不开一个全体会议,来安抚手下的情绪,仔细想来这也是张三走的太快,步子迈的太大的缘故,现在问题来了,扯到蛋了。

    会议在济南州学举行,为什么不在衙门里?因为衙门坐不下,此次会议团长以上都要参加,琉球现在有团长级就超过三百,而除了必要的防守人员之外,来了二百多个。

    这还有四总部的负责人,各个武器研发制造厂的厂长,还有四大造船厂的厂长等人,零零总总参会将领超过五百人,只有州学有这么大的场地。

    会议第一天,先是各武器研究所汇报进度,现在的琉球正处于一个瓶颈期,就是蒸汽时代的前夜,各种理论思潮还有研究成果正在积聚,但是想要到达蒸汽时代还需要时间。

    例如火枪的火帽,也就是雷汞的研究一直没有取得进展,只有能生产火帽,火枪才能从前装时代过渡到后装时代,还有就是钢材,耐高温、高压和耐磨的钢材始终没有突破,这使得火枪和火炮的使用寿命和膛线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

    现在的机床到是能刻膛线,但是膛线刻好之后,一般只能使用十多次就会被磨平,甚至都不够一场激烈的战斗,这个就是化学工业跟不上的缘故。

    不仅仅是这些,蒸汽机迟迟不能解决漏气的问题,而且热能转化率超级低,不要说商业应用价值就是平稳运行都做不到,现在最长的时间记录还不到一个小时。

    橡胶树运来了,天然橡胶也运来了,但是橡胶垫确没有研究出来,解决不了蒸汽机漏气的问题,而且中美洲南美洲太远,橡胶树又太分散,深入原始森林割的那点橡胶也只够研究所使用。

    要想大规模的获得橡胶至少还要等上十年,可以说张三现在的武器装备已经做到了现在科技能达到的极致,但是张三的军队依旧不是无敌的。

    面对敌人大规模的骑兵冲击,张三还是没有特别好的办法,现在只有依靠骑兵对骑兵,但是这种打法不符合张三的性格,张三是那种喜欢碾压的人。

    就是玩游戏喜欢憋大招,喜欢开无敌外挂,喜欢取得碾压优势的人,以前玩红警的时候,他就喜欢和低级电脑玩,然后造满屏幕的天启把敌人围死,也不打你,就是喜欢这种碾压的快感。

    纵观张三建国这十年,他还是使用这种战术,憋大招,以绝对的优势碾压别人,但是现在面对骑兵他发现自己竟然不能对付,所以张三现在迫切想搞定轻重机枪,敌人骑兵来了直接给他突突了。

    但是科技是不允许的,张三虽然一直在跳跃式的发展科技,但是那只是低端的东西,而现在低端朝高端过度的时候,张三就不能胜任了。

    就像一把枪,低端火枪很简单,就是一个铁筒,加上一个火绳或者火石,知道原理谁都能搞,无非是效果好坏的区别,但是一把简单的毛瑟单发后堂枪,有几个人说自己会造的?


………………………………

第六百一十五章海陆未来规划

    所以蒸汽时代,远远没有张三想想的那么简单,他可以说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高峰,所以高峰根本没有那么容易攀登,齐国在某些领域取得突破,但是整体上还是有很多欠缺。

    一台蒸汽机涉及到机械学、动力学、物理学、化学、材料学、有机化学,流体力学等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是这个时代工业和科技的结晶。

    张三并不是一个全才,一些复杂的东西也不过是知道原理,要知道原理和实物往往有着天差地别的距离,就像张三还知道核武器的制造原理,显然给他一百年也未必能造的出原子弹。

    所以张三在物理、化学、机械上面的欠缺在前期还能依靠工匠掌握原理之后灵光一现,用几天甚至一年的时间慢慢琢磨出来。

    但是现在这样的瓶颈,就需要这些人潜下心来,认认真真的掌握所有原理知识,还有各种材料的研究跟上之后,机械制造工艺更做到,那么才能水到渠成的完成。

    简单的来说就是,张三想要用后装火枪和重机枪的话不是几年的时间就能做到的,而且蒸汽机真正要做到能驱动几千吨的战舰也不是十年之内能做到的。

    那么科技跟不上之后,大家就停战?不打了?等武器革新之后再打?显然敌人是忍不住的,当然张三也是忍不住的,岁月穿梭,不知不觉张三现在都已经三十多岁了。

    就算十年结束统一战争,那个时候,他也快五十岁了,张三也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但是他不希望自己死了以后,还留下一大堆烂摊子。

    而且统一之后,张三还需要时间调整经济政治政策,大片的土地需要开发,时不我待啊,要是登上一二十年,那可能就真的完事了。

    各个研究所汇报之后,下一步是各个工厂汇报生产进度,这个就比较复杂,所以大多是书面形式呈报上来,只有船厂和炮厂等重要工厂才在大会上汇报。

    今年给船厂安排的战舰生产任务是三艘,一样一艘,剩下的船台,除了后期部门的各种运输船之外,其他的都用来制造商船了。

    四大船厂现在正在按照张三的要求派出人力支援青岛和登州两个船厂的建设,预计这两个船厂建成之后,就具备制造最新式战列舰的能力。

    张三对这几年对大宋造船业打压的太狠,所以张三占领山东河北之后就返现,整个山东河北竟然连一艘五千石的船都造不出来。

    张三以前对此是很欣慰的,这打压敌人的事情,都是好事,但是现在这些地方变成自己的之后,就不好玩了,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最后张三决定建设青岛和登州两个造船中心,毕竟登上大陆之后,以后琉球就不那么重要了,等统一全国之后,张三还会把四大造船厂前往沿海的其他城市。

    当然大规模的搬迁肯定要等到统一之后了,现在的济南府并不适合当首都,所以现在张三虽然过来了,但是大部分的工厂和政府机关并没有跟着搬迁。

    接下来就是海陆军简述最近取得的成绩,还有下一步的计划了,首先是海军先说,为了要到更多的军费海军苦思冥想之后,抛出了大宋威胁论,只不过看到他念出来之后,下边发笑的众人,他也很尴尬。

    这大宋水师能对琉球海军造成威胁?说出来他自己也不信啊,但是这敌人他实在是找不到了啊,东罗马帝国到是一个能拿得出手的噱头,但是人家在地中海。

    现在有没有苏伊士运河,齐国海军跟人家隔着整个非洲大陆呢!想打也够不着啊,印度的西面现在还有一个大国那就是塞尔柱帝国。

    只是这个国家和辽国一样是以游牧民族统治,所以对于海洋一点都不重视,甚至海军实力还不如大宋,现在的齐国海军是一支无敌的存在,所以海军最后尴尬的发现,他们的未来就剩巡航了,你说造这么多船干嘛?

    海军败退之后,轮到陆军,相比于海军去年一年无所建树,只能拿探索新大陆和大洋洲的成绩充充数,陆军的功劳那就是几页纸都说不完啊。

    先是扮演梁山军,攻城多少,歼灭敌人多少,俘虏敌人多少,然后把多少难民移民海外,这个阶段陆军共消灭了大宋正规军和民军超过一百二十万人,可谓是战功赫赫。

    第二阶段对河北田虎的剿灭和对辽国南下十万骑兵的打击,从田虎领地迁出了一百多万难民,然后剿灭田虎农民军十万余人,辽国骑兵消灭了八万多骑。

    因为辽国中路骑兵和西路骑兵回撤的时候并没有全部到东侧,而是留了两万人防守大宋可能的进攻,所以他们也算逃过一劫。

    而陆军下一阶段规划就厉害了,第一就是要在三年内拿回幽云十六州,第二就是在五年内要统一整个黄河以北。为了完成这个计划,陆军提出了自己的扩军计划,特别是骑兵扩充计划整整要二十万骑兵。

    这个意味着什么呢?不是每匹马都适合当战马,这个比例大概是三分之一,也就是每三匹马才有一匹能成为战马,平均一个骑兵至少要两匹马,一匹用来骑着打仗,一匹用来驮后勤物资,而远距离快速奔袭的快速骑兵需要的马就更多。

    例如蒙古骑兵的标配就是一人三匹马,而且远距离奔袭还会增加,这个才有了骑兵纵横亚欧大陆的能力,所以这是一道很简单的数学题。

    二十万骑兵,至少需要至少五十万匹战马,后备马匹至少需要一百五十万,养一匹马不比一个人吃的少,也就是说相当于现在齐国总兵力扩充一倍还要多的后勤负担。

    培养一匹马就按一百贯算,仅仅是马就要一点五亿贯还要多,以现在齐国每年不到三千万贯的军费来说,仅仅是养马都不够!海军听了哪里还忍得住!我们都饿死算了,你有你自己活着!

    不过有张三压制,大家不敢闹,再说你狮子大开口的要,国王也未必会批准啊!搞不好给你砍掉一半!或者是三分之二!海军将领都这么觉得。


………………………………

第六百一十六章海军的新船

    尽管海军有那么多的不满,但是二十万骑兵真的不多啊,对于广袤的北方来说,没有这么多的骑兵,别说打下来,就是占领你都占不过来啊。

    当然大部分海军将领都是不知道张三的蒙古草原计划的,现在那里已经源源不断的为张三提供战马,所以陆军的骑兵计划并没有想象之中花费的那么多。

    而且张三心里还有一个更加疯狂的计划,那就是在五年到八年的时间内,成立一支十万到二十万人的快速反应步兵,也就是骑马的步兵。

    这种步兵并不是张三首创,但是张三确想让这种步兵更进一步,一人三马,比骑兵跑的还快,依靠马匹机动,然后到了地方以步兵的方式打仗。

    这样的计划比起骑兵更消耗战马,所以张三现在也是只能想想,现在齐国陆军总人数毕竟六十万,为了为下一步的战争服务,路局计划把军队扩充到一百万。

    而且以后陆军作战主要在内陆地区,后期补给线的延长,需要陆军在现在的基础上增加骡马,增加火炮等配套设施,为此陆军提出了一大堆装备需求。

    陆军的这个扩军计划是张三默许的,这个数量并不多,在军队移动力低下的时代,张三必须保证战略位置拥有压倒性的优势兵力,即十万人以上的军队。

    例如为了压制高丽和两个倭国,镇倭岛常年保持则十万军队驻扎,保证随时可以扑灭可能的反抗,琉球岛作为琉球曾经的核心,所以过去一直有超过十五万兵力驻扎,就算现在也至少保持常备兵力十万人。

    还有斯里兰卡岛,那边面对着一片大陆,所以常备兵力需要至少十五万,而对宋防守南边需要五万兵力,西面的防线教宽需要驻扎十万陆军防守。

    还有一些战略要地的驻防,例如马六甲、登州、吕宋城、婆罗洲城等等,所以现在齐国兵力看似很多,但是战争一起就要显得不够了。

    就像这次对宋战争,几乎抽光了所有的兵力,整整派来了五十万,各地因为驻军的减少,都有不稳定现象,包括奴隶暴动都增加了很多。

    所以看到战争顺利,张三是一直不停的调兵回防,要不然各地真的会闹出大事情来,所以为了接受这次教训,张三决定除非必要以后不会抽调各地驻军超过三分之二。

    新的战争不仅需要打下来,还需要占领,所以陆军扩军势在必行,不过为了安抚海军的情绪,张三需要给他们画一张大饼让他们安静下来。

    所以张三拿出了铁甲舰计划,当张三把新的战舰的图纸挂在会议室的墙上,这个是张三特意请张择端画的铁甲蒸汽战列舰图纸。

    没错就是张择端,这个跟张三走的很近的人,张三一手提拔的人,注定了他在大宋坎坷的命运,所以无奈的他只得投奔了张三,现在担任着淡水大学的美术学院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