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仅仅是这边一条街,张三就发现了几个小吃摊位,这里还不是汴京的繁华区,想来热闹的地方吃的种类会更多吧。

    走着走着,张三就来到了自己刚穿越时待得那块空地,这里也是沿街,周围都是小吃摊位,张三脑中闪过一个办法,然后满意的点点头。就这么办了!
………………………………

第十四章 兄弟小聚

    第二天醒来,外边已经淅淅沥沥的下着雨了,张三在屋门前看了看,就回屋躺回床上,想着自己昨天的计划有什么漏洞,该怎么执行。

    张三正在完善着自己的计划,外边传来一阵喊声:“三哥起来了么?”

    张三回道:“已经起来了。”

    原来是李四他们过来了,现在只来了两三个人,正好老吴昨天的凳子还没有搬走,张三就把大家叫进堂屋,开始坐着聊天。

    不一会双儿也冒着雨赶过来。看到堂屋里已经有人了,一转身就躲到厨房去了。

    人陆陆续续的到齐,最后竟然来了十七八个,大家都围在屋里,里屋外屋都快站满。

    张三看人来的差不多了,就清清嗓子说道:“众兄弟听了,昨天不知道要下雨,才想召集众兄弟商议事情,没想到今天让众兄弟冒雨赶来,屋里也没有做的地方,招待不周,还请兄弟们不要见怪。”

    “没事”

    “我们也是闲着”

    “没有关系”

    “站着挺好”

    “对啊,都站习惯了。”

    众人七嘴八舌的回答着张三的问题。等大家静了静。

    张三接着说道:“可能有些兄弟听到一些,今天要商量的事情。”

    说着果然有些人议论起来。原来早上吴德才去叫人的时候,简单跟大家都说了一下。

    “是啊,三哥,德才说你不干了,是怎么回事?”

    “是啊,三哥,众兄弟还指着你拿主意呢。”

    “三哥,没有你,众兄弟们怎么办”

    “是啊。”

    张三一看连忙挥手说道:“大家安静听我说。”

    大家听了张三的话,静了下来,看着张三。

    张三接着说道:“我知道,现在很多兄弟都还指着大相国寺的菜园子过活,断了这条财路,大家就要饿肚子。”

    张三看看四周,果然几个人认同的点头。

    “但是,常言说的好,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兄弟们只图自己一时快活,但是万一那日真的被抓被打,被刺配流放,家中妻儿老小怎么过活?”

    说着张三看着大家的表情,看到大家都点头同意,其实大家也知道,靠着每日里小偷小摸过不得长日子。

    张三接着说道:“我张三也没什么本事,但是大家既然叫我一声三哥,那三哥就不能只顾眼前快活,全然不替兄弟们的将来考虑。”

    “三哥说的对”

    “三哥,你尽管说,兄弟们都听你的。”

    “对,让三哥说。”

    张三清清嗓子说道:“我现在是这么考虑的,三哥我在街边还有一块地,兄弟们只要稍微整理一下,在哪里做些小买卖还是可以的。到时大家在一起,相互有个照应,相互帮衬着尽量让大家都有饭吃。”

    大家一听,有的觉得可行,有的人没有做过生意,不知道该怎么做,有的则觉得做生意每日里风刮日晒不如偷菜来的简单舒服。

    张三见大家都不吭声,自己就先开口说道:“所以我今天想让大家一起来想想,我们究竟做什么生意才好。”

    “不如卖菜吧。”猴子说道。

    张三没有搭理他,这家伙也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就不在吭声了。

    “不如,我们卖竹木家具,针头线脑,菜刀剪子什么的。”

    也没有人接腔,大家觉得这个主意不怎么样。

    “不如我们卖饭,卖炊饼,卖包子什么的。”

    大家彼此望望商量一下,觉得这个是个办法,有人提议增加一些面片,馄钝汤羹,这样能多赚点。

    “不如我们开个小瓦子勾栏,唱戏听曲可好。”

    众人讨论一下,有的人点头,有的人摇头。

    “不如开个茶馆,在弄些小曲和说史的人也热闹。”

    众人又开始讨论。觉得可行的也有,不同意的也有。

    “不如我们开赌坊吧。”

    好几个人一听这个眼睛都是一亮,大家都是热切讨论。觉得可行。大家看看张三。

    张三摇头说道:“这个不行,兄弟们想必知道,这开赌坊的哪一个不是八面玲珑的人物,一是官府查问,二是输光的告首,还有就是泼皮无赖的滋扰,现在我们没有上面的路子,赌坊开不得。”

    众人一听觉得张三说的也对。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张三看大家说的都差不多了,就说到:“好了,我综合了一下大家的意见,有人觉得开饭馆好,有人觉得开茶楼好,有的人觉得开勾栏瓦子,有的人觉得卖市井小吃。”

    张三看着大家都点头,这时张三说道:“我的想法是这样的,你们来看。”

    说着张三找了一根树枝开始在地上画着。

    “你们来看,我这个地是这样的,我们把两边这里还有这里隔开,中间放着桌子凳子,最里边搭一个台子用来表演。这两边我们隔成一个一个的小隔间,每一个隔间里是一样特色的小吃,这样,买了吃的的人就可以做中间一边吃着各种小吃,或者喝着茶一边看台上的表演。”

    说完张三就停下来,看大家的反应,这样这个场子,即是小吃街,又是茶馆,又是勾栏,满足了所有人的要求。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开始热烈的讨论起来。

    “这个办法好。”

    “还是三哥厉害。”

    “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要不是说三哥就是三哥呢。”

    “就你,就能想到吃。”

    “你聪明,你怎么想不到”

    “我没说我聪明。”

    张三连忙制止到:“好了,好了,其实这个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只不过是把茶馆,小吃还有勾栏放在一起,大相国寺那边大的茶馆不也有唱曲说史的么?勾栏里不也有卖吃的的么。我们只是把他们结合一下而已。”

    张三看看众人说道:“但是这个计划,第一需要各位有技术,你们一个个把饭做得跟猪食一样,没有人愿意吃。”

    大家纷纷点头称是。

    “这第二,就是要曲子好听,讲史要和大家的胃口。否则,也不会有人愿意来。”

    “第三就是,这个场子因为是联合经营,各位不能只顾自己脸面前的那一片,只有经营的种类多,才能更吸引人,还要维持场地干净整洁,肯定有人挣得多,有人挣得少。”张三看看大家继续说道。

    “我干这个的目的是希望兄弟们都有口饭吃,而不是将来有的人挣钱了,有的人挣得少了,打的头破血流,兄弟反目成仇。”

    大家继续点头。

    “所以,我决定,大家兄弟齐心,有钱一起挣,有钱一起花!”
………………………………

第十五章 一文钱难倒泼皮汉

    接着张三就把自己的计划详细说了一遍。

    “首先,我们把这个场地设为一个整体,我们大家共同出资,合股经营,除去各种开销后按所得分红。这样保证大家无论自己照看的摊位收入多寡,都将获得份子钱。”

    大家有的听明白了,有的没有听明白。张三又想了一下说道:“这就像我们大家一起出钱做掌柜,挣钱按出钱多少分。”

    大家才算听明白了,张三又接着说道:“当然,仅仅依靠我们兄弟自己显然是不够的,例如唱曲等至少需要七八个人,两边摊位预计有二三十个,每个需要一到两人。加上打扫,帮工,门童,等等至少需要六十到八十人才能维持运营。”

    “他们这些人当然不会参与分红,但是都是需要给工钱的,当然了,兄弟们在里面干活,同样领一份工钱,并且比其他人高一层。……”

    大家听了张三的话都陷入无限憧憬之中,个个磨拳搽掌准备跟着张三大干一番。

    张三见大家兴致高昂,就接着说道“兄弟们既然没有意见,那么我们现在合计一下本金,商量大家的出资比例。”

    接着大家开始商量,工钱每人二到三贯就是二百多贯,采买各种物品开支大约需要一百贯,再加上平时买菜备料也要准备一百贯,那么想把整个场地运行起来大约就需要四百贯。

    这里有十八个人最少每人要拿出二十多贯钱。

    算完之后所有人都傻眼了,包括张三自己也在想在他只有一贯钱,就算把镯子算上也只有两贯多吧,十多贯上哪去弄啊。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都不说话了,他们平日里游手好闲,家里也不会支持他们,靠他们自己,也就是偶尔帮闲,加上偷菜所得两三日有两三百文收入,十多贯,不知何时才能凑齐。

    当然以他们的收入速度,也不是没有可能,拼命赞上一年,这些钱还是拿得出来的。

    只是有这个毅力,谁还去当泼皮!

    张三也知道有点强人所难,最后说道:“要不然这样,我们先一点点的搞,一个摊位一个摊位的搞,慢慢发展。”

    李四等人听了脸色才好看一点,接着张三让大家把钱凑凑交给李四,结果大家确没有人肯出钱。张三顿时有些无语。

    大家看张三脸色不好,都不敢说话,李四低声跟张三说道:“三哥,兄弟们这两日手头紧,要不明天?”

    张三这才想起,大家平日也没什么积蓄,明日这钱还不是要从菜园子里出。

    想到这里张三不在纠结,接着问起,谁家里会做这些小吃,其中一个叫麻五的说他分家的哥哥会做豆腐豆花。

    张三让大家回去,多打听打听,看看谁家有这样的手艺,大家各自领命而去。

    走之前张三叫上李四悄声说道:“明早叫我一起。”

    大家走了之后,双儿从厨房里给张三端来午饭,两个锅贴,一份咸菜,一碗粥。

    张三招呼双儿一起吃,顺便跟她说了说今天商量的结果,虽然最后没有成事,但是双儿对于张三这种真心向好的态度还是很高兴的。

    “三哥,你要是钱不够了,我这还有二百多文钱,明天都给你用吧。”

    “不用,我有办法。”张三对于双儿的慷慨还是很感动的。虽然钱不多,但是这是她的全部了吧。

    第二天天不亮李四又来敲张三的门,大家又挑着担子悄悄出门,雨后的道路有些泥泞,大家摸黑小心的前进着。

    这次偷菜比较顺利,应该是雨天路滑那些僧人不愿出来巡视的关系。

    大家跟着李四,尽量走一些路好的地方,到了菜市也是满脚泥巴了。

    还不等众人收拾停当,那边买菜的就蜂拥而来,因为昨天下雨,卖菜的人少,今天菜价涨了一半,一样的菜这次竟然卖了三百多文。

    之后大家找了一家包子铺开始吃饭,大家开始把自己的钱交给李四一部分,只是和张三想的不一样,大家都是只拿出五十文一百文的,最多的也是只拿了二百文。

    张三问李四原因,李四说道:“那个马武家里还有个婆娘,那个猴子跟他奶奶相依为命,……”

    张三算了一下,兄弟们合起来凑了一千四百多文,也不知道能支几个摊子。

    这次没有什么集体活动,大家吃完饭就散了,有的去听曲,有的去看球,有的去逛街看街边杂耍。

    张三自己想了一圈也没有找到什么来钱的办法,转眼看兄弟们走光了,看到吴德才还在,问道:“德才怎么没有去玩?”

    “三哥,我今天没有拿钱出来是有原因的,三哥不要怪我。”

    “德才怎么了,跟我说说。”

    “三哥,昨天下雨,我跟赵季他们赌钱,晚上回家才知道,我爹咳嗽的厉害都不能下床走动了。昨天请大夫连我姐的私房钱都拿出来才凑够诊费,买了两副药,家里没有什么余钱,我这三百文想拿回去给我爹买两副药吃。”

    张三一听大惊,问道:“吴叔现在怎么样了,走我们去看看。”

    吴德才说:“不用,昨天大夫开了药,已经好多了。”

    “哦,那你先回去买药,我这里还有三百文,你先拿去,不够晚上再来找我,我在拿给你,千万别耽误了病情。”说着张三把自己今早买菜挣得三百文给了吴德才。

    并说道:“你先回去,跟吴叔说晚上,我再去看他。”

    送走了吴德才,张三站在街上不知如何是好,摸摸身上还剩下的四十文钱,这些钱还是早上出门张三怕用到了特意装的,张三站在街上考虑着怎么才能挣一大笔钱。

    走着走着来到了一个赌坊门口,苦笑着摇头,张三还是迈步走了进去。

    经过一上午的小心努力,张三兜里又有了二百多文钱。下午换了一家继续,就这样到了下午三四点钟,张三又挣了二百多文。

    担心老吴的病情,张三没有在耽搁,从街边买了四五个梨,买了半斤冰糖就回去了。

    到了双儿家,无双正在过道里熬药,看到张三来了,就害羞的说道:“三哥来啦,谢谢三哥的钱,等过两天我爹好了,我就还你。”
………………………………

第十六章 跟狗抢吃的

    张三笑着说道:“双儿说什么傻话,我们都是一家人,还什么还,这个给你,这是我给吴叔买的雪梨还有冰糖,给吴叔炖个冰糖雪梨听说能镇咳的。”

    双儿含着眼泪说道:“谢谢三哥。”

    “小傻瓜,哭什么,我去看看吴叔。”

    说着张三向屋里走去,老吴家只是租住着两间房子,平日里也是靠着老吴和双儿在城外租种菜地,料理些菜蔬维持。

    走进屋,里屋被一个竹帘子分成两半,老吴就躺在北边的床上,老吴看到张三进来,连忙招呼:“三哥儿啊,咳咳,快来做,咳咳,听德才说,今天还跟你借了三百文钱,真是对不住了,咳咳。”

    张三连忙说道:“没事,吴叔,你只管安心养病,钱的事情不必担心,我和德才会想办法。”

    “那怎么好意思老用你的钱,等地里的菜卖了,咳咳,我就还你,嗨,也是你心善,我这把老骨头活着都是一个拖累,咳咳,要不是担心双丫头和的德才,早就想随他娘去了。”

    “这两年,咳咳,寻医用药,没少花钱,别说给双丫头置办嫁妆,咳咳,就是家里都揭不开锅了。”

    说着老吴一直咳嗽,张三连忙上去帮他扶了扶背,让他躺下,说道:“吴叔,不用担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等你病好了,钱在慢慢挣,德才我一定督促他学好,会好起来的。”

    老吴点头说道:“咳咳,昨天,我也听双丫头和德才说了,你打算做小吃,这个好,慢慢来,总算一个正经营生,咳咳,这我也就放心了。”

    张三说道:“吴叔,你别说话了,好好休息,我出去看看。”

    出来之后,张三见双儿还在熬药,就问道:“德才呢?上那去了。”

    “不知道,买完药就出去了,到现在都没回来。”

    “你不必担心,我出去找找,哦,对了,这里还有四百文钱,你先拿去用。”说着张三把今天赌博赢的钱拿出来递给双儿。

    双儿摇摇头:“三哥,你不是要做生意么,你留着做本钱吧,我在想想办法。”

    张三拉过双儿的手说道:“拿着,跟你三哥还见外,有没有把我当一家人?三哥有的是办法,三哥还有私房钱,你尽管拿着用,不够在跟三哥说。”

    说着张三把钱硬塞给双儿就出门了,来到巷口正好看到赵武就问道:“赵武,你可知道吴德才去哪里了?”

    “哦,三哥,下午听猴子说,德才在程家粮铺那边卸车。”说着赵武指着一个方向。

    张三问明了道路,就去寻找,转过两个路口,看到一个门口停着一排粮车的门店,门口挂着巨大的灯笼,五六个人在进出卸车,张三走过来果然看到吴德才正吃力的背着粮包。

    张三觉得自己误会他了,张三还以为德才又跑到哪里玩去了,没想到,他也有这孝顺的一面,知道为家人考虑。

    张三走上前去,帮着卸货,直到结束才挣了五十多文,还好这身体是张三留的底子,要是前世的张三这活他根本干不了,这一包粮食都有一百多斤。扛两包才能挣一文钱。

    张三把钱都交给吴德才。想了想张三就往李四家走去,准备跟李四商量一下先做什么小吃好。

    问人才找到李四家发现他没有在家,又问了人才知道,李四和几个兄弟在街上看皮影戏。

    张三又转到街上,找了一会,才在路边看到一个皮影戏的摊子,张三去看,发现上边正在演的是一部,才子佳人等事情的段子。

    张三叫上李四等人一起逛街顺便讨论该做什么吃的。大家一边走一边看,大宋的吃食种类几乎和现在差不多了,张三一时也想不好做什么。

    大家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也是摸不到头绪,既然是在一条街上,也不好去学一样的,李四已经问了大家,发现大家的亲朋中,还真的有不少人是做小吃生意的。

    有人卖饭团,有人卖包子,有人卖酸梅汤,还有卖炊饼的,卖烤竹笋的,还有一个卖卤煮的。

    张三正在想着,该干什么好,北宋的市井文化和小吃业已经相当发达,不少人家,家里都不生火,经常在外边吃饭。

    特别是来寄住的举子,新来的官员等人均买不起房,靠租房生活,租住的地方自然不如自家烧饭方便,所以卖什么到不怕没人去吃。

    但是想要搞得有些特色就不好办,因为这边几乎什么都有,很难创新,现在有的北宋不少都已经有了。

    突然,张三想起了,自己过去的一日三餐,早晨小笼包子,煎饼,煎包,生煎,天津包子,小面,饭团,油条,山东杂粮煎饼,鸡蛋灌饼,想着想着张三的眼睛亮了起来。

    刚刚只想着怎么创新,怎么搞新花样了,确忽视了这些生活上的细节。

    吃饭这种事,完全不要想,只要把后世的小吃搬上来就足够用了,就算大宋有同类的,但是后世也有自己的特色做法。

    既然想到了办法,张三就不在担心,招呼大家明日等自己的好消息就好,就各自散了。

    张三和众人分开,准备朝家里走去看着天色已晚就买了两个包子准备晚上对付一下就算了。

    张三一边吃着包子,一边小心的走在小巷子里,这古代就这点不好,一下雨到处都是泥泞不堪,稍微不小心就一脚踏进水坑。

    张三正往前走,突然不知道脚下被什么东西拌了一下,一个琅跄差点摔倒,手里吃了一半的包子和另一个完整的都飞了出去。

    张三稳定身形,就要弯腰去捡,突然左边房子的阴影里,一道黑影冲出,张三吓得“哦”了一声。

    那黑影听到张三的声音也是吓得嗷呜一声又跑回墙角,张三才知道,原来是只狗。

    张三上前捡起包子,发现上边已经粘上了泥巴不能吃了,苦笑一声:“何苦来哉。跟狗抢吃的。”

    对着墙角说道:“过来,包子给你吃了。”

    那狗起初还不敢来,但是最后还是没有抵御住食物的诱惑,夹着尾巴走了过来,离得近了张三才看到那条狗已经瘦的皮包骨头了,走起路来都颤颤巍巍。

    张三把包子丢给那条狗,它三两口就吃完了,吃完后它看着张三,张三摊开手示意没有了。那狗又躲到了屋檐下。
………………………………

第十七章 呼保义及时雨

    张三摸了摸肚子说道:“你倒是有吃的了,我还没吃饱呢。”

    说着转身又道巷口包子店买了两个包子,买包子的时候张三顺便问了一句:“大叔,这巷子里的那条狗是谁家的?”

    “三哥儿说的可是巷子里那只瘦的脱相的癞皮狗?前几天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身上一身疮,三哥千万别碰,免得惹上。”

    那老头看了看四周又悄声跟张三说:“前天我看见卖羊肉的老郑把它骗进家里,准备冒充羊肉哩。被它咬伤了手跑了出来。”

    张三一听也觉得奇怪就问道:“冒充羊肉?“

    那老头说道:“是啊,作孽啊,那老郑平日里尽干些偷鸡摸狗以次充好的勾当。早晚遭报应!”

    老头又往巷子里看看说道:“老郑受了伤这两天一直在找那狗,它也机灵,一直没有被抓。”

    “是么,大叔再给我拿五个炊饼,钱给你。”

    “好唻,您拿好。”

    张三拿着炊饼吃着包子往家里走去,路过那只狗那边,张三拿出一个馒头说道:“来,再给你一个馒头。”

    这次那只狗就迅速的摇着尾巴过来了,几口吃完馒头就在张三身边转来转去,张三摇摇头,继续向前走。

    来到家门口,正准备关门,看到那条狗竟然跟着自己来到了,家门口。

    张三唤了一声:“进来吧。”

    那狗就摇着尾巴进了院子里,张三带上院门,把狗领到厨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