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宠无双-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没好意思去反驳人家的话。

沈氏却觉得自己冤死了,谁家的孩子生下来眼睛不是一条线呢,但大家还不都是说孩子像这个像那个的,况且她说的是整张脸,又不是单指一双眼睛。

杨氏忍着笑,柔声道:“博哥儿没见过小婴儿吧,刚生下来的孩子都是这样,过些时候就张开了,到时候博哥儿再来看看瑀哥儿长得是像你君伯伯还是像我,好不好?”

汪弘博认真地点头道好。

他很稀罕君瑀,问完话,又趴在床边,捏他的小手小脚,不时发出几声惊叹。

“娘,瑀哥儿的手好小啊,握住我一根手指,拳头就塞满了!”

“娘,瑀哥儿的脚好软啊,还香香的!”

无双也喜欢婴儿的小手小脚丫,忍不住跳下鼓凳跑到床边,和汪弘博一起玩弟弟。

他们俩这边戳戳,那边捏捏,上面抠抠,下面拍拍,齐心合力之下,君瑀终于被吵醒了。

他还是闭着一道缝的眼睛,嘟噜着小脸,张开嘴巴就哭。

奶娘连忙上前抱起君瑀拍哄。

两个当娘的异口同声把无双和汪弘博轰到临窗的罗汉榻上去说话。

前几天她还是捧在手心里的好宝宝,现在有了弟弟,她就失宠了!

无双鼓着小脸嘟着嘴,气呼呼地撑起胳膊,手脚并用往罗汉榻上爬。汪弘博伸出手来再后面托了她一下,男孩子力气大,有他帮忙,无双几乎没使什么力便上了榻。

“博哥哥,你真好。”无双坐好后第一件事便是甜甜地向汪弘博道谢。

汪弘博也爬上去,紧挨着无双坐好,从袖袋里一个乌木长方小盒子:“双双妹妹,送你的。”

无双接过来,抽开盒盖,见到里面装着黑白两色麻酥糖,立刻眉开眼笑地拣一块送进嘴里。

“好吃吗?”汪弘博抿嘴道,“专门给你带的,只你有。”

无双听了更觉开心,边嚼边点头,又从盒子里拿一块出来,往汪弘博嘴边送:“博哥哥也吃。”

黑酥糖内嵌猪油丁,甜中微咸。白酥糖内嵌白糖玫瑰,清香满口。

两人你一块我一块的喂来喂去,吃得欢快,不时再聊上几句,很快熟悉起来。

汪弘博不淘气不折腾,还特别懂得照顾人,会拿手帕帮无双擦嘴角沾的糖渣,还会在无双端起茶杯前小心触碰杯壁帮她试探温度。

面对如此体贴入微,又生得英俊漂亮的小哥哥,无双一颗心都化开了。

来之前,她不是盼着有个青梅竹马么,表哥们太热情一般人招架不住,汪弘博就不轻不重刚刚好。

杨氏与沈氏也注意到他们相处融洽,不约而同回忆起少女时期的悄悄话。

“还记得咱们说过,将来成亲后,要将两家儿女配成一对么?”沈氏道。

杨氏点头道:“嗯,他们差两岁,不多不少刚刚好。”

“那就这样定下来吧。”沈氏开心道,“趁着你们都在杭州。”

“你不要回去问问你家老爷的意见?”杨氏提醒她。

儿女婚姻是大事,沈氏确实不可能一个人做主,两人商量好今晚各自与夫君商议,待到下次见面再互通消息。

无双与汪弘博正合力掰开最后白麻酥糖分吃,分毫未曾察觉到两人终身大事即将被敲定,反而因为相处投契,互相约定来日汪弘博要到上京汝南侯府去探望无双。

☆、52|51。50。49。2

第五十二章:

洗三仪式快开始时,杨夫人亲自到映柳居来接小外孙。

君瑀是个男孩子,杨家的双胞胎对他没什么兴趣,很少惦念着到姑母这边来看弟弟,但无双也在,他们便跟在祖母后面来接妹妹。

无双与汪弘博聊得正欢,两人面对面盘腿坐在罗汉榻上,膝盖碰着膝盖,小手拉着小手,额头抵着额头,说得全是悄悄话,乍一看亲热得不得了。

双胞胎进门来便看到如此情景。

杨天狄气得跳起来,蹭蹭蹭几步蹿到榻旁,小手指向汪弘博,大喊道:“你……你干什么拉着我们家妹妹?是看她可爱就要拐走吗?”

事出突然,汪弘博给吓得一怔,他看看气得快要炸开的杨天狄,又看看娇甜笑的无双,诚实道:“双双妹妹真的很可爱,我很想请她到我家里做客。”

去他家?

那不就等于是拐走?

对妹妹占有欲强的杨天狄当然不肯答应,穿着小靴子跳上榻,将杨天狄扑倒,挥舞着小拳头威胁道:“那是我家妹妹,不给你玩!你说,你以后再也不敢打我妹妹主意,说了我就不打你,否则……哼!”

“我们两家是通家之好,闲来无事,互相到对方家中做客,一同玩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你怎么如此不讲道理?”汪弘博脾气有点倔,明明对方拳头就在眼前,都不肯违心服软,非要认真地理论一番,搞明白谁是谁非。

杨天狄不吃这一套,中气十足道:“保护妹妹,讲得不是道理,是看谁拳头硬!”

说罢,小拳头跟着落下来。

汪弘博性子温和,看起来像个循规蹈矩的小书生,却也并不孱弱。从五岁上便有师父带他习武,日日早起扎马步练拳。虽然年限还短没什么大成,但跟同龄的男孩子打起架来也不会轻易吃亏。

他先偏头躲开那飞来一拳,然后抬腿一踢,将杨天狄踢到一旁,再蜷身一滚,滚到窗边,远离了敌人。

杨天狄当然不肯就此罢休,又扑过来还要继续打。

杨夫人刚和奶娘一起给君瑀裹好大红襁褓,一回身就看到自家的五孙儿竟然追着客人打,还有那四孙儿,更不得了,也不知道从哪掏出一把小匕首,鬼头鬼脑地往弟弟手里递。

她保养得宜的一张老脸禁不住抽动两下,也顾不得讲究官夫人的体面仪态,大步上前在两个孙儿的小屁股蛋儿上各打一下,呵斥道:“老四老五,干什么呢?动手动脚动刀子,谁教你们如此待客之道!”

“祖母,他要拐带妹妹去他家!”杨天狄捂着生疼的小屁股,不解道,“您都不管吗?妹妹将来可是小五的四嫂嫂呢,怎么能让旁的男子带走!”

“真是胡说八道!事先跟你说过了,那算什么拐带,不过是稀罕咱们家双双,请她过去做客而已。”

杨夫人驳完杨天狄头一句话,才反应过来他后面那句说的是什么。

小五的四嫂嫂,那不就是……

杨夫人目光落在杨天戈身上,什么时候无双和老四有婚约了?外孙女嫁到自家来,她当然没有不欢迎的,问题是……谁出的主意?她怎么一点风声都没听到?

杨夫人揉揉额角,忽然有些头疼。

沈氏适才去了净房解手,错过男孩子们打斗的实况,出来时正好听到这句话,不由惊讶道:“双双不是要定给我们家弘博么?”

杨氏也莫名其妙,纳闷道:“我没给双双定旁人啊。”

侄子们喜欢无双,她当然看得出来,可她一直以为那是兄妹情,从来没想过要亲上加亲和娘家结亲家。

杨天狄见势不妙,为了维护四哥的利益,再次奋不顾身地扑向汪弘博。

可他身后传来杨天戈慢吞吞,显然十分克制的声音:“没……没关系,还是看双双妹妹想嫁谁就好,不用太顾虑我。”

这还像句人话,总算没在外人面前太过丢脸,杨夫人满意地点点头,圆场道:“孩子们都还小呢,有时候说嫁说娶的,都是玩笑话,真等长大了,就全不记得喽。”

可他十分认真啊!

被亲哥和亲祖母双重插刀的杨天狄立刻萎靡下来,力道失准,扑出去的距离便计算失误,肩膀一下子撞在榻桌上,疼得他呲牙咧嘴。

然而,这还不是最不幸的。

最不幸的是,根本没有人要管他。

杨夫人让奶娘抱好君瑀,转身招呼无双与汪弘博下地来,一手牵着一个领头往外去。

“吉时到了,咱们给瑀哥儿洗三去。”

杨天戈迈开腿,头也不回地跟在祖母后面走了。

杨天狄万分失落,低垂着小脑袋,几乎快要落泪。他做错了什么,一心帮四哥,结果闹得里外不是人……

“狄哥儿是吧?”沈氏走过来,伸出手来拉他,“走啦,咱们去看瑀哥儿洗三。”

她也是做母亲的人,自然懂得小孩子顽皮淘气没个准儿,况且汪弘博并没有吃亏,那就更没什么好计较的,见到杨天狄发呆难过,便主动上前来逗他。

“怎么还不动地方?难不成你这么大了还喜欢让人抱?”

说着,真的展开双臂弯下腰来,作势要抱。

沈氏声音十分温柔,靠近时身上还带着阵阵香气,杨天狄正是最伤心的时候,一时不察,竟然被别人家的娘亲俘虏了,乖乖仰着小脸任抱任亲。

宾客多,添盆的人也多,以至于正院堂屋里摆放着的铜盆足有六尺大。各人带来的添盆大多是金银器物,也有直接放金锞子的。

毕竟洗三更多是为祝福,心意到了便好,若太过贵重,反而怕有损婴儿的福气。

铜盆正当中放着一对半臂长的玉如意,乃太后娘娘所赐。

另有一份比较出挑的添盆,来自浙江承宣布政使叶家的姑娘叶明珠,她还有数月就要出嫁,听长辈说起待嫁闺女在添盆时多用心能讨个吉利,便准备了一只半个巴掌大的玉雕麒麟。

叶明珠今年十五岁,生得极美,皮肤皎白如月,双眸漆黑明亮,如盛满璀璨星光,让人见之难忘。

她到来后一直与年纪相仿的无瑕作伴,放下添盆后自又回到无瑕身旁。

依偎着姐姐的无双看她看得都有些痴了,由衷赞美道:“明珠姐姐真好看,双双长大了要是也像你这么好看就好了。”

叶明珠笑着揉揉她的小嫩脸,道:“会的,双双还这么小,已经是个美人胚子,将来长大了只会更好看。”

“我也觉得双双妹妹长大后会更美。”汪弘博虽也是由衷之言,但放到目下场景里,难免有些不大和谐。

好在叶明珠好性儿,不同小孩子计较,反而柔声道:“博哥儿也生得好看,将来长大了肯定是个英俊少年。”

汪弘博没想到她会夸赞自己,有些害羞的低下头,刚才……刚才他那样说话是不是不大合适呢?

汪弘博反省自己的时候,收生姥姥已经抱着君瑀放进铜盆里。

所谓洗三,就是在前来祝福的亲友面前,给新生儿用艾叶汤洗澡。

君瑀几乎全程睡着完成人生第一次在宾客面前露脸的仪式,之后便被送回映柳居。

宾客们陆续告辞时,汪弘博拉着无双的小手,依依不舍地邀请道:“双双,你想不想去我家玩?我让厨子再给你做麻酥糖好不好。”

无双很想和亲朋友多相处,但目下,她更像多陪在娘亲和弟弟身边。若是一般小孩子大概会直接拒绝,不过无双到底不是真的孩童,看得出汪弘博不舍得和自己分开,便耐心地解释了自己的想法,又道:“其实你可以在我家里多留些时候。”

汪弘博眨巴眨巴眼睛,立刻接受了这个提议,跑去找他娘沈氏要求留宿在总督府。

沈氏怕给君家添麻烦,起先不肯答应,后来拗不过无双也来帮忙请求,便把儿子留一宿,自个儿回家去也。

汪弘博和无双一直玩耍到亥时二刻,最后两人困得支持不住,歪头倒在榻上呼呼大睡,被各自奶娘抱回房去。

第二天用过早饭,君恕便按照先前约定的亲自将汪弘博送回去。

汪氏夫妇带着儿子,一家三口就住在市舶司衙门后院里。

马车停在侧门,君恕一下车便发现不对劲儿。

虽说是侧门院,但毕竟还是衙门重地,他前几次来的时候都见到有两名衙差一起守门,今天却半个人影也不见。

“君伯伯,咱们快进去呀!”汪弘博不用大人抱,自己就从马车上跳了下来。

君恕躬身将他抱起来,尽量维持正常的表情,道:“刚才你说,若不是每日需得跟着先生上课,不能间断,还想再在我家多留几天么?不如,你在马车上等我,让我先进去跟你父母商量看看,怎么样?”

汪弘博不大明白为什么君恕与他爹娘商量时,他得等在马车上,但人家的好意他明白,于是乖乖点头同意。

君恕命车夫掀开帘栊,亲自将汪弘博放回车里坐好,又叮嘱他:“千万别下来,等我回来找你。”

汪弘博又乖顺地答应下来。

君恕这才大步走到侧门前,拉动门环敲了三下门。

时间尚早,四周环境又十分安静,君恕能听到院子里有叽叽喳喳的小鸟叫声,只是,等了半晌,也不见有人来应门。

☆、53|52。51。50。49。2

第五十三章:

君恕回头看,见汪弘博挑起车窗帘子,探出小脑袋来张望。

他满心不安,却还是装作十分稀松平常地模样,笑着冲汪弘博挥挥手。

汪弘博腼腆地回他一笑,放下车帘缩回车厢里。

君恕回转身后,笑容立刻消失不见,他试着大力推门,那门竟然未从内侧栓起,一推便开。

他不禁再次回头,这回马车窗帘低垂,汪弘博未再探头出来。

君恕这才放下心来,迈步跨过门槛,走进院去,随行的两名侍卫紧随其后。

走不几步,远远望见西边梧桐树后露出一双穿皂靴的脚来。

君恕抽出佩剑挡在身前,警惕地靠近,绕过大树,看到的是一名衙差横倒在地。他凑近前去,伸手试探,发现呼吸已无。

市舶司虽是个小衙门,后院也有两进大。君恕在里面转了一圈,每间房都搜查一遍,最后咬牙切齿地出来。

汪弘博坐在马车里,把先生前一日教的诗句反复背诵了许多遍,终于等得不耐烦,犹犹豫豫地掀开车帘,钻出车厢,正好与君恕打了个照面。

他与君恕相见次数虽不多,但每次对方都十分和蔼可亲,汪弘博甚至觉得如果君恕是自己爹爹就好了,那便不用经常被罚跪打板子。不过,此时君恕面上神情可比他爹汪思齐打他板子时恐怖的多,以至于他根本找不出词汇来形容。

该不是他淘气不听话,想偷偷溜下马车被发现,所以君伯伯生气了?

汪弘博又一次掀开车帘,想对君恕说几句软话,哄他开心。

君恕刚好走到车前,见到小家伙略显忐忑不安的神情,想变出个笑脸来哄哄他,却无论如何也笑不出,只尽量放柔声音道:“弘博,我已经和你爹娘说好了,你尽可以在总督府多住些时日。”

“那是多久呢?”小孩子爱较真,汪弘博更将这一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不读书真的可以吗?”爹爹不是说要日耕不辍,将来才能顺利从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么?

君恕三十几岁人,糊弄几岁大的娃娃自不是难事:“谁说可以不读书,只不过是让你每天上午跟着天戈、天狄他们一起去家学上课,下午才能尽情玩。”他顿一顿,又道,“你不是说特别喜欢和无双玩么,她今年也开蒙了,正好你做功课时,她可以在旁边描红,是不是很好?”

无双可爱又漂亮的脸庞浮现在汪弘博脑海里,他小脸微红,不好意思地笑起来:“好!”

“那弘博和车夫叔叔一起回去,伯伯要到旁的衙门去办点事情。”君恕安排道。

汪弘博只盼快点回去与无双作伴,自是没有不肯答应的。

君恕放下车帘,低声吩咐一名侍卫回去后如何传话,杨氏还在坐月,不能下床,但这事必须得她暂时帮着隐瞒住,所以只能让侍卫传话给杨氏的大丫鬟白露。

“……孩子还不知情,暂时先不要说,等我回去后想个办法,慢慢告诉他,他年纪太小,受不得大刺激。”

侍卫领命,上马随车一同离去。

君恕又命另一名侍卫将侧门从内栓起,然后到市舶司衙门正门去看守着,不准任何人进入。

他则快马往提刑按察司报案去。

德庆帝此次南巡最重视的便是海上贸易,市舶司的大小事自都格外受到关注。杭州市舶司内所有人一夜之间全都死于非命,如此惨剧当然瞒不过他。

德庆帝这几日心情本就不好。

河北发生地震大灾,监国的太子未曾请示便先做出调遣军队救援与施粥饭钱银赈灾的决定。

由上京到杭州,就算快马加急,奏章往返至少也要七八天。若当真先请示再救灾,自然耽误了最好的时机。

从道理上来说,太子不过是更务实,把轻重缓急的“重”与“急”放在受难的百姓身上,这样的选择不能算错,而且更是一个合格的君王应有的觉悟。

可惜,现今祁国的君王是德庆帝。

如果单纯从父子关系出发,看到身为继承人的太子事情办得越好,德庆帝越应该感到欣慰。

但是,他们身在皇家,凌驾于父子关系之上的是君臣关系。

皇帝一路南下,所经之地上至官员下至百姓,都知道德庆帝不在京中,稍一分辨就能知道做出赈灾决定的是留守京中的太子,那么结果便是百姓感激、拥戴太子。身为皇帝,且是尚在壮年的皇帝,若继承人无能,他不会满意,可继承人的声望建立起来,甚至有与他并驾齐驱之势,自然更不乐意。

太子不能离京,深入灾区主持赈灾的是大皇子,他在奏折上写道:“百姓对太子交口称赞,感恩戴德,更有不少热心之人,打算筹集银钱为太子塑造金身,香火供奉,以求得保永世平安。”

德庆帝看到一半就忍不住把奏折扔出去。

塑造金身,接受供奉,成为活菩萨一般的人物,那他这个还活着的皇帝又被放在何处?

市舶司衙门惨案的消息便在此时送达。

德庆帝逮到一件可以光明正大发脾气的事情,偏偏却没有可以发泄的对象。

市舶司的人能死的都死了,只有汪家留下一个七岁大的小孩子,他总不能怪那个奶娃娃昨晚不回家,没和爹娘死在一处!

按察使递来的奏章里又说,凶手先在水井里下毒,于是体质较弱的女子们,以及文质彬彬的师爷们,大多直接毒发身亡,身上并无伤痕。而身有武功的衙役都是毒发后又被利剑刺穿身体,失血过多以至死亡。至于汪思齐,尸身连头颅都不见。

因此推断,谋杀起因属于寻仇。

但并不曾听闻市舶司曾与人结仇。

只能猜测,大概是市舶司成立后,对沿海贸易收税,引起海盗不满,滋事示威。

清缴海盗,属于提刑按察司职责。至于税收相关,又属于市舶司上级的承宣布政司职责。

因而请求将案件转介。

德庆帝又一次摔了奏折。

都、布、按三司是一省内平行的三个最高权力机构,分管军事、民生、刑名。谁知发生大案,按察使的第一个反应竟然不是分工合作,而是推诿责任。

火上浇油之下,德庆帝干脆将查案之事交给陵光卫。

而他自己,因为兴致全部败坏,又惦念着早日回京惩治太子,所以决定提前返程。

皇帝来到时声势浩大,离开时也是全城出动相送。船队启程那天,杭州码头上挤得水泄不通。

杨天戈仗着个子小,行动灵活,摆脱家人,独个儿钻到御船前,凑到随静妃回京的楚婠身边。

“呐,送你的!”他骄傲地仰着小脸,气势非凡地从袖中掏出一块手帕来,“这是杭绸做的,刺绣用的是苏绣,市面上根本买不到。”

那块手帕白绸为底,绣满缠枝牡丹,丁香色为花朵,银线做枝叶,清雅又名贵。

楚婠年纪还小,不能懂得其中价值,只知道十分好看。

但是,面前这位小哥哥是谁啊?

他似乎有点面熟,可是她一路随驾南下,三个月时间里见过的人,比她出生至今三年里见过的还要多上几倍,根本不可能一一记得。

“我其实,只是想让你知道我不是坏人!”小男孩依旧仰着头,努力维持他骄傲的模样,“你记住就行了!然后拿着我的手帕,等我长大考中进士,再到上京去找你,到时候我就能养得起你了!”

楚婠咬着手指尖,满心困惑。

小哥哥说的话,她好多都听不懂。不过,送她这么漂亮的手帕,肯定不会是坏人!虽然不认识他,但礼物还是可以收的吧?

楚婠仰头看看牵着自己的奶娘,奶娘记得那是扎了郢王府马屁股的总督家的孙少爷,一想便猜到他是受过家人教训,知道自己那天做错了,来赔礼道歉的,于是对楚婠点点头,示意她可以收下来。

楚婠高兴地伸出小手,握住手帕另一端,笑眯眯道:“我会等你来找我玩的,咱们上京见。”又怕对方不认得自家门口,添多一句,“我家在郢王府,要是我不在家,那就是进宫陪姨母住,你也可以到宫里来找我。”

“好!”杨天戈道,“你放心,我很快就会去的,一定赶在你出嫁前!”

两人说得完全牛头不对马嘴,却也奇异地达成了一致……

☆、54|53。52。51。50。49。2

第五十四章:

总督府,映柳居。

无双跪坐在榻桌前,执笔练字。

汪弘博与她隔桌相对,正专心致志地写着先生布置的功课。

相较之下,无双便不认真得多。汝南侯府虽是武将世家,但对子女们的功课要求向来严格,前世无双活到十六岁,就算不自夸为才女,琴棋书画也都精通。如今回到才开蒙时,若拿出全副本事,肯定穿帮,真是不敷衍都不行。

不过,旁人并不知道她这番“苦衷”。

汪弘博写好一篇功课,放下毛笔,抬头就见无双坐得摇摇晃晃,左手从桌角的盘子里抓起一块玫瑰酥送到嘴里,右手成拳攥住毛笔,在“白日依山尽”的“依”字上反复描绘。

坐姿不对,握笔姿势不对,写法不对,还心不在焉……

先生说过的规矩都被她违犯全了。

可是,双双妹妹年纪还那么小,许多事不懂很正常,不能凶她,要耐心教她。

汪弘博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