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束手-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却不代表这条通道不存在。

“你是担心胡人攻北,为的是京师。”林洎曾经有游历过那条古道,虽窄,但却是畅通无阻的。

“这是一点,如今皇上按兵不动,明显是想让北王抗下胡人的进攻,削弱其实力。”淳歌曾经好几次想要进言,却总是被苏祐君挡下来。

“怕就怕,他把北王惹急了,人家反咬一口。”胡人骁勇善战却是残暴不仁的。倘使真的攻入京师,遭殃的只会是百姓。

“你是说北王放任胡人进京,坐收渔翁之利。”这一点倒是极有可能的,现在的苏见豫正在东南游玩,北王若是此时将胡人引进京师。那便是苏见豫的过失,到时北王在率兵剿灭胡人,振臂一呼要苏见豫退位,一切可都是合情合理的。

“这么好的机会,如此的****,怎能放过。”淳歌也省的猜测北王的心思,就算是以己度人。淳歌也觉着这样才是不亏本的生意。

“若真是如此,世子便不会借粮了。”林洎与北王的交集并不多,但不知为何他觉着北王不是那样的人。

“你想,北王手握重兵,要是真的置百姓于不顾,他大可发动战争。而不是伺机而动,由此可见,北王不是一个残暴的人。”以北王的能力,因为一己私欲想要谋夺皇位并不是难事,为何要韬光养晦这么多年。直接起兵不是更快。唯一的原因就是他在等,等待苏见豫出错,从而名正言顺的继承皇位。一个渴望光明正大的人,是绝对不会将数万百姓的性命当成是儿戏,让自己在历史上留下污名的。

听林洎这般分析,淳歌不觉点头,松了口气,说道:“倒是我关心则乱。”

“我也觉着奇怪,北方如此大乱,他为何能这般淡然,还是说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林洎口中的他,自然是一国之君苏见豫,就连林洎与淳歌都开始忧心,唯独这人,还是该吃吃,该喝喝,仿佛天下太平一样。

“兴许他相信北王的能力,毕竟他平生可是未尝一败的。”淳歌身在万里之外,再紧张也没用,现在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北王身上。

“可能吧。”林洎喝下了冰冷的茶水,从窗口望向北方。

这样北方混乱,南方繁华的日子,过了十多天,终于被一件事,打破了平静。

八百里加急,北王率军撤退至松城。

说白了,北王将自己领地拱手送给了胡人,并且阻碍了边境城前去支援的军队。明眼的都明白,这是北王叛国了。

终于,苏见豫坐不住了,召集大臣,商议对策。

会上林相、苏祐君、苏祐启一个接着一个的说,淳歌却是刚刚得知消息,北王竟驻扎到了松城,这不是摆明了找淳歌麻烦吗。松城可是淳歌的地盘,在淳歌的鼎力扶持下,好不容易热闹起来,北王这么一闹,松城起码地倒退五六年。

“父皇儿臣请兵出征。”苏祐启是将军出身,御封的定山王,又是北方的老将,对北方有着深刻的感情,此时此刻他更是坐不住了。

“好。”苏见豫也不阻拦,想必是被北王的举动气疯了吧。

“皇上三思,王爷三思。”淳歌屈身谏言道:“王爷虽是北将,但回京后兵权早已交至兵部,再说王爷的旧部在边境城,刚巧被松城所堵,只怕匆忙间召集的兵马,配合不当,非但挡不住胡人,还多了份危险。”

淳歌这话,十分的客观,即便他苏祐启是将帅之才,可是一个光杆的司令能干什么,当个炮灰都嫌少。

“依爱卿之见,就放任胡人长驱直入。”苏见豫脸色不好,冷冷地望向淳歌。

“自然是不可。”淳歌深吸一口气,说道:“王爷这些年一直留守京师,再加上王爷旧部秦将军已经回京,想来王爷与京城的将是一定是默契十分。”

“确是。”苏祐启应了一句。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与其让王爷带兵支援,倒不如让王爷回守京城。”淳歌的额间出现了一抹冷汗。

“臣复议官卿士所言。”林洎站到了淳歌身边默默地给他力量。

“王爷回京,一是守住最后一道防线,二是趁着胡人尚未到达京师,训练兵马,倘使真有一日胡人兵临城下,那么便让他们有来无回。”苏见豫出游南方带走了京城能做主的大官,现在的京城只有高卿士一个能做主的大官,可想而知那人现在有多么的慌张。彼时让苏祐启回去,以苏祐启的身份,王爷加将军,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能安稳人心的了。林洎坦然地望着自己的前方,面对国难,他是无私的。

“准了,启儿你就先行回京,务必做好准备。”苏见豫沉思片刻,将自己贴身的一枚玉佩拿给了苏祐启,淳歌记得,那块玉佩似乎可以调动京城所有的兵马,并且有先斩后奏的权力。

“儿臣定不负父皇所托。”苏祐启捏紧了手中的玉佩,深深地看了一眼淳歌,便有也不回地离开了。

歉意,淳歌从苏祐启的眼中看到了歉意,淳歌不明白,现在的局势也容不得他深思。

“皇上,现今京城并非安全之所,请皇上移驾南城。”这种事儿,不用淳歌说,苏见豫也不会走,只是淳歌若开口,便给了苏见豫一个很好的台阶。

“不,朕身为一国之君怎能弃百姓于不顾呢。”苏见豫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但是这所谓的拒绝有几分的真意,却有待考量。

“皇上,南城有一水路,最快可在五天内到达京城,是退守的好去处,正因为您是一国之君,才更应该在安全之处,运筹幄啊。”淳歌做伏地状,恳请苏见豫移驾南城。

淳歌都这么说了,在场的官员们,也都跟着淳歌伏地请求,这下可不是苏见豫贪生怕死了,是‘民心所向’,所以苏见豫马上就答应了。

皇上的行程定了,大家伙也不游玩了,一个个跟逃难似的待在马车上,直奔南城,苏家父子在一处,林相与其他官员在一处,淳歌与林洎在一处。

“淳歌,世子还是没有消息。”这几天林洎与淳歌用尽了自己的势力,只为查探一个北王世子,可惜均是一无所获。

“我有一个猜想。”淳歌从怀中拿出了一张地形图,在自己的膝盖上铺平,说道:“如若我是北王,面对来势汹汹的胡人,正面迎敌绝对是下下策。”

“诱敌深入,不失为一个好法子。”林洎的眼神闪了闪,说道:“胡人的优势乃是兵多,我们以寡敌众,确实不易贸然进攻,但是胡人的弱势确实不识地形。”

“北王可是将北方摸透了,只怕胡人进了有苏境内,那便是瓮中之鳖。”淳歌在松城当官那几年,时不时就看到北王的军事演习,就那片地方,淳歌敢打包票就算北王是闭着眼都能绕着走一圈。

“北王后撤让胡人掉以轻心,再添上熟悉地形一项,地利人和都占了,东风还会远吗?”。淳歌指着自己膝盖上地图的其中一个山谷,松了一口气,笑道。

第四百八十以章 胡人归降,北王势力大增2

第四百八十以章胡人归降,北王势力大增2

“我有一个猜想。”淳歌从怀中拿出了一张地形图,在自己的膝盖上铺平,说道:“如若我是北王,面对来势汹汹的胡人,正面迎敌绝对是下下策。”

“诱敌深入,不失为一个好法子。”林洎的眼神闪了闪,说道:“胡人的优势乃是兵多,我们以寡敌众,确实不易贸然进攻,但是胡人的弱势确实不识地形。”

“北王可是将北方摸透了,只怕胡人进了有苏境内,那便是瓮中之鳖。”淳歌在松城当官那几年,时不时就看到北王的军事演习,就那片地方,淳歌敢打包票就算北王是闭着眼都能绕着走一圈。

“北王后撤让胡人掉以轻心,再添上熟悉地形一项,地利人和都占了,东风还会远吗?”。淳歌指着自己膝盖上地图的其中一个山谷,松了一口气,笑道。

“此处离京师未免太近了吧。”林洎看着地图上那个山谷,要是以军人的脚程,军队若是畅通无阻,应该是在七天后便能到达京城。

“别忘了,北王不需要战争给他的赫赫威名再添上一笔。”淳歌若是北王,绝对不会让这场战事过早结束,苏见豫想让北王吃闷亏,以北王的性格,一定会找回场子,而最好的方法便是吓唬苏见豫。

“北王若是迅速解决掉胡人,不是更有震慑力吗?”。林洎所说的是震慑苏见豫,强大的军事实力足以让苏见豫的小算盘停止转动。

“北王的军事才能众所周知,他赢了,有什么稀奇。”淳歌摊了摊手,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他输了,才叫人奇怪,他一输,皇上便不得不停止隔岸观火的举动,皇上有了动作。难免要动用国库,国库本就是一个摆设,这样一来,北王休养的机会便更多了。”林洎想到了苏佑仁所借的粮草。猛地说道:“他还想拉你下水。”

“是啊,不过我将家私尽数捐给了国库,却是他料不到的,又不是我将粮食借给北王,是东南的商家,既是问商家借的,定是要还的。”淳歌眼眸子一冷,北王想要摆他一道,可惜迟了一步,反倒被淳歌算计了。

“那咱们就等着北王战胜的消息吧。”林洎帮淳歌收起了地图。将自己的肩膀提供给这家伙,都连着好几天没有休息了,这一下终于能睡个好觉了。

在淳歌的消息网中,苏佑仁依旧没有任何的消息,而北王仿佛是要扎根在松城一样。那些常年跟随北王的将士们。至今还不能忘记拿一刻兵临城下,那一刻北王毅然决然后退的场面。

时间回到了半个月前,北王很早就收到消息,胡人进攻,因此北王府的人员已经开始转移了。心高气傲的北王府众人以为北王这么做只不过是要免去后顾之忧,当然了,北王刚开始是没有亲自上阵。他是派出了常年驻扎外北王府外的一员老将。也不知是胡人太过狡猾,还是那老将轻视了敌人,先头的一干部队竟在十天之内尽数被消灭殆尽。

所以胡人领着自己的二十万人,一直打到北王的眼皮底下。北王底下的军队,可没有忘记十多天前的那一场羞辱,他们常年征战。从没吃过全军覆没的亏,因而他们多数都是摩拳擦掌,誓要让那胡人有来无回。哪知人算不如天算,北王却在士气高涨的时候,下令退守松城。

这才有了现在消极怠工的将士们。北王的一声令下,无疑给众人泼了一盆冷水,大家伙都不明白北王的用意,但是身为军人,他们的天职是服从,所以他们遵从。

“王爷,为何要退兵。”这人约是六十多岁,但却鹤发童颜,保养得极好。谁都想不到这个看是道长般的人物,竟是北王旗下二号谋臣,白远。

“如今军中士气如何。”北王依然冷静,平淡。

“低落,或者说是疑惑。”白远深知此刻的北王还不适宜与苏见豫撕破脸皮,但是北王讲自己的领地拱手让人无疑就是当着世人的面,打了苏见豫的脸。

“你也是如此疑惑。”北王看了一眼白远,心中暗自叹了一口,这个跟随他数年的幕僚,还是达不到那种默契,他不禁想起了那个少年,他注定了错过的少年。

“王爷,以王府的实力,区区二十万人,怎能逼得我们退步呢。”白远年轻的时候的也是军中的一员,别看他现在是长衫飘飘,当年他的脾气可是出了名的火爆。

“北王府能轻而易举地挡下了而二十万兵马,可真是了不得了。”北王的脸上没有任何的神情,只是语气中多了几分冷意。

“那是自然的,王爷淡出战场多年,可实力确实摆在那里的。”白远丝毫没有听出北王字里行间的意思,一如既往地照着自己的思路走。

“榆木脑袋。”北王冷冷地瞥了一眼白远,说道:“藏拙了这么多年,你是想让本王这么多年的努力都白费了。”

“王爷。”白远实在是不明白,北王为何会生这么大的气,战场之上先发制人,后发则制于人,他站在一个将军的角度上,想得自然是最方便的胜利方法。

白远的这一点特质,真是让北王又爱又恨啊,爱的是白远十多年一如既往的依照本心,单纯的站在一个将军的角度。恨的是,白远的一尘不变,北王现在所需要的是一个懂大局的人。

在现在的朝堂北王不仅仅是一个藩王,他更多的是苏见豫的眼中盯。他为何要在苏见豫登基的时候,选择藏起了自己的棱角,原因很简单,等待时机。北王有野心,却也有相应的能力,唯一欠缺的便是一个身份。所以北王选择伺机而动。

示弱了多年的北王,在苏见豫的眼中仍然是一个眼中钉,所有在胡人进犯的那一刻,赢只是最终的结果,怎么赢才是北王需要思考的重点。一举拿下胡人,北王很想这么做,那是一个将军的做法,并不是一个王府当家人的选择。

以最小的损伤换取最大的利益,北王一直奉行这样的原则,而淳歌也曾给北王上过生动的一课,有时候示弱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北王若是进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胡人,他所得到的不过是一场战争的胜利以及,苏见豫的怀疑。倘使北王退了,则是用行动告诉苏见豫,他北王府并没有世人想象的那么厉害,另外等北王反击成功,则能像苏见豫索取更多,也是给苏见豫一个警告,他北王是有苏的一道防线,存在与否至关重要。

在胡人占领北王府的半个月间,胡人不停地向松城挑衅,但北王就是不理,即便那些蛮夷嘴巴里没一句干净的话,北王强大的忍耐能力,一直忽视了大半个月。终于北王,召集了将军们。

“王爷,胡人不日便要北上,我军当真按兵不动。”一个相较于年轻的将军,第一个开口询问。

“你们可有克敌之法。”北王喝了口茶,云淡风轻的问道。

沉默了好几天的白远,眼睛也不带眨地应声道:“当然是有了。”

“那胡人出了北王府,肯定是走古道,松城正好通向古道的出口,在哪里我军定能一举歼灭那些胡人。”白远不愧是一个军事上的奇才,所用的方法便是以最小的伤害获取最大的胜利。

“一举歼灭了胡人,对北王府有什么好处?”在场的将士都是北王的自己人,因此北王可以毫不避讳的询问。

“王爷的意思是?”那些将士也不都是大老粗,其中有几个心思还算细腻的。

“胜仗,要对有苏好,更好对王府好,皇上削藩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若非本万提早表态,这南王府便是北王府的将来。”北王说话那样子,像是心有余悸一样,他的野心从来不说,只是慢慢地灌输到手下人的心中,慢慢地那些人自然而然会为他叫屈,自然地他便能辣气壮地去谋求那个位置,让人死心塌地地跟随。

“皇上这些年越发的过分了。”他们在这些藩王手下的将士,在削藩以后更加的贫苦,地位更是一线下降。

“是啊,北方的天下可都是咱们帮着打下的,一转眼,竟是皇上要对付我们。”他们是都是身经百战的将军,不是官场上的愣头青,苏见豫这些年削减军饷的行为,让这些老将们深感心寒。

“还是怎么王爷好,要不是王爷,靠着那些连狗都吃不饱的俸禄,咱们早就饿死了。”北王虽然没有反抗苏见豫的削减军饷,但他都是从北王府那些给这些老部下补贴,这么多年下来,终于是有了效果。

“若是王爷坐上那位子,就好了。”白远眨了眨眼,叹气兼无奈说道。

“好了,本王让你们来,可不是抱怨的。”北王环顾众人一眼说道:“古道出口虽是一处好地方,但北上之路渺无人烟,大可将胡人诱入以免留下祸患。”

北王的手指向一处山谷,若是淳歌在场,两人一定抱头痛哭,实在是知己啊。

第四百八十一章 胡人归降,北王势力大增(修正)2

第四百八十一章胡人归降,北王势力大增(修正)2

“此处离京师未免太近了吧。”林洎看着地图上那个山谷,要是以军人的脚程,军队若是畅通无阻,应该是在七天后便能到达京城。

“别忘了,北王不需要战争给他的赫赫威名再添上一笔。”淳歌若是北王,绝对不会让这场战事过早结束,苏见豫想让北王吃闷亏,以北王的性格,一定会找回场子,而最好的方法便是吓唬苏见豫。

“北王若是迅速解决掉胡人,不是更有震慑力吗?”。林洎所说的是震慑苏见豫,强大的军事实力足以让苏见豫的小算盘停止转动。

“北王的军事才能众所周知,他赢了,有什么稀奇。”淳歌摊了摊手,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他输了,才叫人奇怪,他一输,皇上便不得不停止隔岸观火的举动,皇上有了动作,难免要动用国库,国库本就是一个摆设,这样一来,北王休养的机会便更多了。”林洎想到了苏佑仁所借的粮草,猛地说道:“他还想拉你下水。”

“是啊,不过我将家私尽数捐给了国库,却是他料不到的,又不是我将粮食借给北王,是东南的商家,既是问商家借的,定是要还的。”淳歌眼眸子一冷,北王想要摆他一道,可惜迟了一步,反倒被淳歌算计了。

“那咱们就等着北王战胜的消息吧。”林洎帮淳歌收起了地图,将自己的肩膀提供给这家伙,都连着好几天没有休息了,这一下终于能睡个好觉了。

在淳歌的消息网中,苏佑仁依旧没有任何的消息,而北王仿佛是要扎根在松城一样。那些常年跟随北王的将士们,至今还不能忘记拿一刻兵临城下,那一刻北王毅然决然后退的场面。

时间回到了半个月前,北王很早就收到消息。胡人进攻,因此北王府的人员已经开始转移了。心高气傲的北王府众人以为北王这么做只不过是要免去后顾之忧,当然了,北王刚开始是没有亲自上阵。他是派出了常年驻扎外北王府外的一员老将。也不知是胡人太过狡猾,还是那老将轻视了敌人,先头的一干部队竟在十天之内尽数被消灭殆尽。

所以胡人领着自己的二十万人,一直打到北王的眼皮底下。北王底下的军队,可没有忘记十多天前的那一场羞辱,他们常年征战,从没吃过全军覆没的亏,因而他们多数都是摩拳擦掌,誓要让那胡人有来无回。哪知人算不如天算,北王却在士气高涨的时候。下令退守松城。

这才有了现在消极怠工的将士们,北王的一声令下,无疑给众人泼了一盆冷水,大家伙都不明白北王的用意,但是身为军人。他们的天职是服从,所以他们遵从。

“王爷,为何要退兵。”这人约是六十多岁,但却鹤发童颜,保养得极好。谁都想不到这个看是道长般的人物,竟是北王旗下二号谋臣,白远。

“如今军中士气如何。”北王依然冷静。平淡。

“低落,或者说是疑惑。”白远深知此刻的北王还不适宜与苏见豫撕破脸皮,但是北王讲自己的领地拱手让人无疑就是当着世人的面,打了苏见豫的脸。

“你也是如此疑惑。”北王看了一眼白远,心中暗自叹了一口,这个跟随他数年的幕僚。还是达不到那种默契,他不禁想起了那个少年,他注定了错过的少年。

“王爷,以王府的实力,区区二十万人。怎能逼得我们退步呢。”白远年轻的时候的也是军中的一员,别看他现在是长衫飘飘,当年他的脾气可是出了名的火爆。

“北王府能轻而易举地挡下了而二十万兵马,可真是了不得了。”北王的脸上没有任何的神情,只是语气中多了几分冷意。

“那是自然的,王爷淡出战场多年,可实力确实摆在那里的。”白远丝毫没有听出北王字里行间的意思,一如既往地照着自己的思路走。

“榆木脑袋。”北王冷冷地瞥了一眼白远,说道:“藏拙了这么多年,你是想让本王这么多年的努力都白费了。”

“王爷。”白远实在是不明白,北王为何会生这么大的气,战场之上先发制人,后发则制于人,他站在一个将军的角度上,想得自然是最方便的胜利方法。

白远的这一点特质,真是让北王又爱又恨啊,爱的是白远十多年一如既往的依照本心,单纯的站在一个将军的角度。恨的是,白远的一尘不变,北王现在所需要的是一个懂大局的人。

在现在的朝堂北王不仅仅是一个藩王,他更多的是苏见豫的眼中盯。他为何要在苏见豫登基的时候,选择藏起了自己的棱角,原因很简单,等待时机。北王有野心,却也有相应的能力,唯一欠缺的便是一个身份。所以北王选择伺机而动。

示弱了多年的北王,在苏见豫的眼中仍然是一个眼中钉,所有在胡人进犯的那一刻,赢只是最终的结果,怎么赢才是北王需要思考的重点。一举拿下胡人,北王很想这么做,那是一个将军的做法,并不是一个王府当家人的选择。

以最小的损伤换取最大的利益,北王一直奉行这样的原则,而淳歌也曾给北王上过生动的一课,有时候示弱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北王若是进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胡人,他所得到的不过是一场战争的胜利以及,苏见豫的怀疑。倘使北王退了,则是用行动告诉苏见豫,他北王府并没有世人想象的那么厉害,另外等北王反击成功,则能像苏见豫索取更多,也是给苏见豫一个警告,他北王是有苏的一道防线,存在与否至关重要。

在胡人占领北王府的半个月间,胡人不停地向松城挑衅,但北王就是不理,即便那些蛮夷嘴巴里没一句干净的话,北王强大的忍耐能力,一直忽视了大半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