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束手-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怎么不说话”那人见淳歌不理他复又问道。
“我从不拿真心对假人”淳歌在经过思考后绝定与那人坦诚相交,他既找上门又不离开,定然不会加害自己,与其拐弯抹角不如开门见山,也省得他多费脑细胞。
“果然是神童,名不虚传”那人见淳歌已打开天窗他也顺势说起亮话。
“慕名而来必有所图”淳歌为自己添了杯茶,茶香扑鼻,他扬起一抹淡淡的笑:“如淳歌所料不差,定是有人寻我父官鹏,不信他已故去特来求证的吧”
“小歌厉害,开口便中”那人倒是自来熟,不说他自个接着淳歌的茶壶倒了茶,光说他直呼淳歌小名,那动作语气都是十分自然。
“不巧先父当真仙游。”淳歌很是平淡的陈述,接着又是不痛不痒地说道:“太子殿下”
第七章 两个半大的孩儿
第七章两个半大的孩儿
“太子殿下,你怎么知道我不是二殿下。”苏祐君撇撇嘴,这句话问出来也算是变相的承认自己的身份,不过他也很郁闷,为啥淳歌猜得那么容易。
“家父曾说过这天下间,会想着他的贵人不多,能找到他的就那么一个。”淳歌说得是气定神闲,还倒了杯小茶抿了一口:“至于你嘛,定是偷跑出来的,猜你是太子殿下只因你显拙却藏锋,而二殿下何须如此。”
“是啊,二弟不用扮憨。”苏祐君想想这些年自己那些傻事,也只有无奈的叹口气,但转念一想自己的父弟均已真心相待并没有像先皇那辈一样勾心斗角,也是万幸,便又展开笑颜说道:“你是个值得相交之人。”
“我愿与你相交,诚意相待。”经过先前那俩个志士的熏陶,淳歌虽与他们想法不同,可在交谈之间也渐渐明白他现在需要结交一些大人物,俗话说得好,富人吃肉穷人喝汤。自己既立志守家,就得让人家免费去守国,在大局安稳的情况下,更加确保小局不乱。
“小歌,我乃我父苏见豫的嫡子苏祐君,母丧现寄养于华贵妃之处,有一弟名苏祐启,我师从太傅,父亲鲜少过问我的学识,但他却将我表字取为守易,意在提醒我守国谈何容易。”祐君一口气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全都给淳歌,在期间所诉并未有一丝一毫的高人一等之意,当真是以平辈相交。
淳歌见祐君说了许多,这诚有了,意也不缺,他也不扭捏,将自己的信息也像抖豆一般抖出:“我官淳歌,父乃官鹏,年前父母双亡,并无兄弟姐妹,如今一人居住,年幼未从师,所学皆为我父叔所授,亦或自学,无表字。”
“你叔,是何人?”祐君听得认真,有所疑问张口便问。
淳歌似是很满意祐君的提问,毕竟这代表着这人认真听了,遂带着一抹笑意回答:“这间书斋的主人,姓书。与我父乃君子之交,我并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但我肯定他绝对是世间少有之人。”
“我进书斋也有许久,为曾见他,还以为书斋是你的呢?”说着祐君向四处看了看,像是在寻找。
淳歌瞧祐君眼珠子四处瞟不由地笑道:“别找了,前些日子我叔就已经出山。”
“倒是可惜,无缘见见这位奇人。”祐君心生一股失落,他原本兴致勃勃地来找官鹏,想要一是庐山真面目,奈何昔人已去,方才又闻得一位传奇人物,偏生的再次擦肩而过,只怨自个倒霉。
“你也别怨,叔他绝非凡人你定能与他相见,不过是时间问题。”看着祐君那张纠到一起的脸,淳歌出言安慰。
“也对,奇人不止那几个,你也算一个,这趟我也不亏。”只见祐君眼珠一转,又摆上一副笑脸。
“什么叫算一个,我就是。”淳歌得瑟地挑了挑眉。
“是,是。不过我父亲也来了,只是见不到官伯父实在可惜。”祐君还想再叹几句,却被一个声音打断。
“不可惜,叔平有子如此我心甚慰。”
第八章 天子宿处
第八章天子宿处
来人有潘安之貌,空谷之声,兰竹之气,隐约间还能感受到一种帝王之威。毫无疑问此人乃是当今圣上苏见豫。
虽是初次得见天颜,但淳歌却毫不慌张,只见他起身,整整衣裤,倒腾了一副小大人的模样,随后恭恭敬敬地行了个晚辈礼:“伯父安好。”
淳歌并未行大礼参拜,从祐君那句官伯父可见这皇上还是很看重淳歌的父亲,而那句叔平已然给淳歌一个提示皇上与官鹏相知甚深。若此时以天子之礼相待必会遭人反感,倒不如老老实实做个聪明的晚辈。
“你这礼,我喜欢。”起先在屋外听淳歌与祐君交谈,苏见豫便十分欣赏这个故人之子,如今淳歌这一系列的动作,他嘴角扬得更深了,心中直道,这孩子上道,真真上道。
“不知我这茶,伯父喜欢吗?”。淳歌另拿一杯,泡茶那动作行云流水,不惹一丝凡尘味。不过也那怪,淳歌之父以及他那叔都是响当当的名士,泡茶都泡出精髓了,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谁都能平白增的十来年的泡茶功力。
苏见豫的眼底闪过难得的疑惑,他与官鹏的交情可谓亦师亦友,官鹏那套茶功,他自是了若指掌,可淳歌手上的功夫并不仅仅有官鹏的影子,还有一位几十年前的清流司马舒的那套。
“年纪小小,茶道颇深啊”苏见豫略有深意地笑道。
淳歌要的就是这句话:“不是我自夸,我这茶道确实可圈可点。”语毕还故作神秘的一笑,说道:“我这手,可是我爹与我叔的合二为一,他们都自叹不如呢?”淳歌显得很骄傲,可骄傲的背后却是他自己知道的打探。
淳歌打探之人就是书老板,那人一走音讯全无,淳歌对他的真实信息一概不知,就算心中如火灼般焦急也无可奈何。唯有先知道书老板的真实姓名才能再做打算。
可幸,苏见豫还真知道这么个人,思索一会儿便出言询问:“你那叔的手法倒是与司马舒先生的手法相似啊?”
“司马舒,是书籍的书?”淳歌问道。
“不,是舒适的舒,不过他倒是字愈书,自号书斋。你这辈还或许不知,此人名在三十多年前,近来更是毫无消息。”说着苏见豫的语气中露出了怀念的味道,可见司马舒的名头在当年该是何等的响亮。
“或许我那神秘的叔就是那位司马先生呢。”淳歌适当的给了这位沉浸在自己回忆中的皇上一点小希望,或许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当真?”淳歌那句话倒是真的唤醒了苏见豫。
“若他不是老爷爷,且好清茶诗视书如命便八九不离十了”淳歌此刻是心情大好,依他的话来说知道了这人,就算是收尸也有尸体好收了。
“那我回京后可热闹了。”苏见豫似是想到了京中情况不由得抿嘴笑了笑。
“不知伯父今夜下榻何处?”淳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便开始与他俩寒暄。
“住你家可好”那无聊的太子终于找到了插话的点了。
“你肯来,我就让住。”淳歌看似调皮,却又极具诚意地说道。
第九章 夜宿官家
第九章夜宿官家
在淳歌与佑君的敲定下,当今圣上的住处就这么愉快地解决了。但是当那俩人真正到达时还是忍不住唏嘘。
“淳歌,你与父母都在这儿住?”开口的是苏见豫,他心中颇有所感,想当年官鹏出身苏杭大家,书香世家百年荣耀,家产甚丰,如此家世却出了个性格十分叛逆的才子。那年官鹏罢官退隐,未曾想生活会如此拮据,作为好友的他不胜心酸。
淳歌何等聪明,苏见豫的想法岂能不知,故而轻松说道:“父亲说富贵有富贵的好,贫苦有贫苦的好。这虽简陋却是他一砖一瓦所盖,他住得安心,活得宽心,很是满足呢!”
苏见豫听淳歌说得情真意切,但仍旧问了一句:“你可住得惯?”
“幼时的感觉倒是记不清了,不过自我记事以来父亲便带我来着定居,可一年中总会将我带去镇中客栈居住过几个月富裕的日子。起初从镇里回来,这苦日子是怎么都过不惯了,吵着闹着要回去,父亲一怒之下,将我一人扔在此处,竟是个把月不回。在经过几日的惊吓之后,我反而愈发明白了远亲不如近邻啊,渐渐也忘了那什么好日子。来年父亲又带我去那,回来后我便不愿再去那富贵之地了。”淳歌没有正面地回答,他知道简单的几个字根本就不能使这位一国之君信服,倒不如从头说起,说的是他真实的事儿,表的是他真实的情儿。
“为什么呢?”佑君毕竟还小所以就问得比较急。
“在客栈有的是钱财堆出的华丽,在家里有的是人心和出的温暖,我当然不会再去受凉。所以在这我过得很好。”淳歌这一番话是绝对诚恳的,发自肺腑。
这样简单却明了的话,恰恰是最能表达人的真实情感的。
“你很幸福,当真幸福”说实在的苏见豫很羡慕,这样毫无算计的日子,很羡慕,而他此时却是注定与之有缘无分了。
淳歌倒是松了口气,他最怕卷进这些大人物有的没的的那些未来方案。先前感觉苏见豫想要将他带走,他心里是一大阵的抽搐,这个世间最大的头头,若是惹上了这辈子难以抽身,他这样的小人物还要过平凡的小日子。幸好他说的那些达到了目的,实是万幸,否则他真的难以想象自己被困在‘牢笼’里的场景。
苏见豫是何等聪明之人,淳歌这样里子面子都给他,若他再为难就实在是小人之举了。
“淳歌预备让我睡那间房啊”在听完淳歌的见解后,苏见豫对于居陋室倒是起了箪食瓢饮的兴趣。
淳歌仿佛看见了这位天子挑起的眉角,这种感觉像极了过世的官鹏,淳歌第一次想念他的父母,那种感情因触动而被忆起。
他压住心中的伤感,却笑着对苏见豫说道:“父亲早在房子建好的时候给您留了一间,说是打发您的恶趣。”
“哦”只见苏见豫沉思一会儿后便笑道:“我想我知道了,你父亲的恶趣。”说罢就朝一处拐角的房间走去,说来也巧,官鹏又一次生气就曾对苏见豫说过若是他到访,定要让他住在拐角处,意在暗吹冷风,作为报复。
“小歌,那我呢?”佑君瞧着他父皇一时半会是不会理他了,便缠上淳歌,也要讨个住处。
“你嘛,我就委屈一下和你一间吧!”淳歌瞅着佑君那张好笑的脸,一本正经的说。
“真的啊,那我们也学古人抵足而眠,顺便促膝长谈吧!”佑君的笑声不间断地传出来,为这房染上了意思笑意。
这夜苏见豫睡得极好,尽管冷风阵阵,他却真实的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的安详,这便是他所求的安稳,更加坚定了他平定东南的心。
且说,淳歌那俩小子却没苏见豫那般的想法。两人从天南谈到地北,偏偏他两连家门都没迈出几步,即便是出去,也只是走马观花哪会有什么体会。可就是这样他们心中的大好河山才显得更加壮美,也让两人有了心心相惜之感,更是为两人的交情打下基础。
但谁也不知这相遇到底是福还是祸,也许真是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依吧
第十章 官家二伯
第十章官家二伯
春风已散,夏荷开始初露锋芒,微风传来阵阵荷香,平静的日子很是舒心。
距离祐君他们离开已有一段日子,淳歌的生活再次归于平淡,可这平淡之中却多了分忧心。他自认他并不是那种忧国忧民的人,但如今却十分关心东南的战局,奈何他只是个小孩能有什么渠道去了解这战况,于是他便将心思转向兵法。
也亏得书老板的藏书着实丰厚啊,他倒也不曾缺过书,只是兵法确实是极难的,疑惑甚多。偏生又没人能给他答疑,这疑问在心中愈滚愈大,平白的给安静的生活添上了一丝急躁。
这天淳歌从村口的张伯那得知,就在早晨有一小队官兵进村,领头的像是一位将军。难得可贵的是,那队人并没有抢夺村里人的物品,反而给了一些补给。或许那些补给算不上什么,但淳歌却看到了解疑的希望,当下便在村里寻找。
不过他并未像无头苍蝇一样,他估摸着这日到正头,可不就是饭点,那些人不少定不会去打扰平民,十有八九是去村里唯一的一家饭馆了。分析好这一切;他便优哉游哉地往那走。
“将军,老师会在这吗?”。靠在窗边吃饭的一桌人正是那队人中的精英,而说话的是一个较年轻,但军阶却高应是副将之类的人。
“三弟不想让人找到他”那个被唤作将军的人沉思片刻方才回答。
“咚咚”淳歌敲着窗口,笑得一脸谄媚:“军爷可是找人。”
那个将军倒是没说什么,那副将却是瞥了淳歌一眼,回了句:“是又如何。”
“不瞒军爷,这村里就没我小歌不知道的人。”淳歌的语气虽是讨好,却极难让人产生厌恶。
“你一小孩才多大,快快回家免得你娘揍你。”副将此话一出,顿时便引起一片哄笑。
淳歌漠视那笑声,只是盯着那个将军,眼中是****裸的我知道。
面对淳歌,那将军不急不缓地抿了口茶,随后轻声道:“别闹,我是你二伯”
这句话成功的止住周围的笑声,一桌人都直直地盯住淳歌,仿佛誓要将他的原型给勾画出来。
而淳歌呢,就大方地站着,还指了指与父亲相像的鼻子,末了便从窗口跳进客栈,坐到官二伯旁边。
“父亲说我像母亲”忽的,淳歌蹦出这样一句话,倒教一桌人奇怪。
“叔平幼时曾在家中见到一位大将军,当时我们兄弟几个,都不敢开口,只有他一如往常。”官二伯开始打量起淳歌,这个孩子除了起初的势利感(应是假装的),其后的气度都不是一般人可与其相较,说的也不同于常人,他倒是想知道这孩子是真聪明还是小聪明。
淳歌未曾想,这二伯会这样说,他的本意是询问他是哪儿表现出他是官鹏之子的,可这一段往事倒进一步验证了他是他爹的儿子,他二伯绝不是单纯的武将,他的兵法终于有着落了,他不禁将笑意带上了眉角。
“说是是二伯吧!”这语气有些怪,明明是问句却显得极为肯定淳歌哪能不知道官二伯那故事的用意,可惜这孩子顽劣劲上来了止都止不住。
“我父亲说我像母亲。”好吧,所有人都该承认官家人绝对是有劣根性的,这不论岁数大小,这官二伯就是证据。
“呦,方才是谁说的。”淳歌一脸的戏谑说道:“父亲常说自个长得像极了奶奶呢”
官二伯无奈了,这家伙活脱脱是官鹏的翻版,真是一点便宜也不能占的:“好了小子,还不带我去你家。”
第十一章 二伯的用意
第十一章二伯的用意
话说淳歌应官二伯的要求将他一行人中的几个带回他家,美曰其名是庙太小容不得太多佛。这会儿,官二伯已经到了。
“淳歌你们一家就住这?”从官二伯的语气中不难听出他的惊讶以及不满。
淳歌倒是没有马上回答他,见他并没有过分关注自己而是在打量四周,倒也放心。想到这淳歌不禁笑了,是什么时候开始,它对人的防备之心有如此深,深到再也无法完全相信人。或许是父母死后,亦或是书老板走后,淳歌自己都记不清了。
官二伯瞧淳歌没理自己,反而进入自己的思绪,心中大叹,果然是自己三弟的儿子,小小年纪便已经懂得思考,哪像他那俩个笨小子。于是乎也不打扰,就由着他想,而自己就盯着他看。
淳歌深叹一口从思绪中醒来,对上官二伯深究的目光,挑了个眉,一副爷知道爷帅气的模样。
“你小子”官二伯憋了好久只憋出这三字,“怎么不见你父亲与母亲啊?”官二伯开始进入正题也是他此次前来的本意。
“你猜”淳歌知道官家并不晓得自己的父母已去,而官二伯到这后还是不知道的,因他聪明反被聪明误,他定是觉着自己一家绝不会用真名,索性也不打探官鹏这人,免得打草惊蛇。淳歌也不知道他的用意,心中想着先聊着再看。
“我怎么知道”官二伯很是奇怪,刚才还好好的一娃,转眼间就变得那么调皮。他哪能知道淳歌的那些个想法以及顾忌。
“告诉你也可以。”淳歌开始吊他二伯的胃口:“不过,你先说找我父亲何事”
官二伯起初是想用小孩子别管大人的事来打发淳歌的,但在发现淳歌眼中的那抹严肃后,他觉着该用正确的态度对待这个孩子。
“东南的战乱你也是知道的,近来那伙土匪十分嚣张愈发往杭城进攻,我一人胜算不大。而你爹是个绝好的谋士,若他能助我,杭城百姓定能无忧。”官二伯这话倒是没错,毕竟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嘛。
淳歌对他二伯的回答很是满意,这个要求很合理。“二伯,我想你要失望了。”
“怎么,叔平不愿见我”想着官二伯被淳歌那失望两字给震晕了,人家压根就不知道今天能见到故人,哪里谈得上见不见。
“不,是二伯来迟了”淳歌倒也不买关子,就是不想说得那么直白。
“什么叫迟了”官二伯有了种皇帝不急急死太监的感觉。
“他们去世有段日子了。”淳歌说得很平静,却没有那么平常,他并不是不痛,而是藏得太深。
“当真”官二伯犹如挨了当头一棒,那质疑惊动了所有人。
淳歌只是看着他,无言的默认胜过一切有声的辩解。
“怎么去的”官二伯没有起初的震惊,显得相当镇定,镇定的眼眶都红了。
“死于山匪”淳歌仍旧淡淡回答。
“很好很好”或许从前官二伯对山匪只是国仇,现今却添了份不死不休的家恨,他会报仇,会将那些狗贼一个个捏死在手中,他心中发誓。
第十二章 力劝
第十二章力劝
忽然间,官二伯发现作为丧亲的淳歌冷静得可怕,丝毫看不出他的憎恨,或许他根本就没有要报仇的心思。一想到这点官二伯的愤怒就不可抑制。
“你难道就没有什么想法吗?”。这一句话带着怒气,隐约间还能听出失望。
“没有”淳歌回答得很坦白。
“为人子者,岂能不报杀父大仇,亏你还是老师的儿子,简直辱没了官姓。”说话的是方才的副将,他是官鹏的弟子,名唤李行。
淳歌看着周围人的反应,不禁苦笑道:“请教各位,先父将我取名为何?”
“官淳歌”李行说得是咬牙切齿,而相较于其他人眼中怒火,官二伯是镇静的,可他周身散发出的冰冷,同样昭示着他的不满。
“顾名思义啊”淳歌并不想在自己的问题上与他们多做讨论,他如今只想着如何安抚下这群躁动的人。
“这不过是贪生怕死的借口。”李行小将像是从眼里射出两把宝剑一样,直直地盯着淳歌,仿佛要看的他羞愧。
“借口”淳歌哂笑一声,接着说道:“谁不贪生,谁不怕死,谁又能说这样的人有错?可笑,即便我不贪生我不怕死,凭我小孩微薄到可忽略的一己之力,能做什么,你们倒是告诉我。”
淳歌这话问的极妙,他们也是无从对答的。
“说不出了吧,我告诉你们。我应该寻上你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请你们,求你们出兵,为我报这一己之仇。然后在你们与敌军的铁蹄之下,再造就一批流离失所的可怜人。别忘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与其如此我倒不如放下这仇,老老实实守着这片土地过着平凡的日子。正如父亲所说,活着的才是最重要的,死抓这逝去的不放,有意思吗?”。淳歌这一番话是有大智慧的,而这些都是淳歌近几月从书老板及他父亲的一些实事评稿中领悟的,不得不说淳歌有着极高的政治悟性。
听了淳歌的话,他们除了震惊还是震惊,传闻官鹏幼时便是远近闻名的大神童,曾令不少成名已久的学究叹服,如今他儿子更是****裸的一个妖孽啊。若说在来之前谁告诉他们有个这样的娃,打死山匪他们都不信,现在已经被这孩子辩得哑口无言,真真只有一个服字了得。
见他们仍在发呆,淳歌失笑,也许他同样不敢相信,大局会如此影响自己,在从前他不想报仇,是因身份的尴尬,况且他放不下这安逸的生活,他的父母不想他活在仇恨之中。但近来通过与外界人的接触,以及政治方面的涉入,他的固有想法开始发生变化,可具体是怎样的,他也说不上来,总之他不排斥这种改变。
而官二伯这边,从失望中走出的速度太快,将他华丽丽地闪到了。这淳歌的一席话合理地无懈可击,他只能暗叹一句自个真的老了。
“也罢,淳歌依你所言当真该放下,放下。”官二伯语气中的无奈太明显,听得淳歌心里十分不舒服。
只见淳歌眼珠一转,扬起了一抹邪恶的笑:“现在是敏感期,自是放下,可谁说不能在将来痛打落水狗的时候下手呢!”
这句话成功将所有人都惹笑了,心情也回升了。
“行了,这个话题就此揭过,淳歌你带我去看看三弟夫妇吧。”官二伯带了些惆怅,说道。
第十三章 墓前之谈
第十三章墓前之谈
青山村有一处专门用来供村里先人的风水宝地,因官鹏生前为人极好,故村里人一致赞同将他们夫妇葬在那里。淳歌每天都会来这打扫,拜祭父母偶尔也拜拜那些离家而逃的人的亲人。
其实在淳歌每次擦拭墓碑时,都在想若是有父亲的亲人来看他,也算是圆了父亲死前的遗愿了,今日他终于带着人来了,可谓是对得起他父亲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