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束手-第2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时候不到。”淳歌可不想这么快速地解决,生意做到了一半,哪里有把余额都付完的道理。
正是此时,苏见豫传来口谕召官淳歌进宫,这一次淳歌倒是没有拒绝,很是安分地随着太监进宫。皇宫并没有因为战事而产生变化,倒是宫中的太监各个都做一副惊弓之鸟之态。
淳歌直接被传召到御房,等在那的无非是苏见豫和他的几个儿子,自打苏见豫发布罪己诏以及分封定南王的诏后,他就像是躲着淳歌一样。说来也奇怪,他一方面希望淳歌能克敌,另一方面又希望淳歌败倒在北王脚下。只是淳歌人还未动,便在牵制住远在百里之外的北王,这份力量苏见豫自愧不如,看向淳歌的眼光也越发复杂。
淳歌并没有因为虎老便落井下石,他依旧是风度翩翩的大儒,遵纪守法的臣子,一言一行不见当日的咄咄逼人之态。
“朕只知道官相的官做得好,仗打得好,如今看来朕还是小觑了你。”苏见豫的语气异常的平淡。
如此平淡的语气,只有淳歌一人听出了其中的感慨。“皇上以为臣会拖延多久。”
“一月,一年”淳歌直起身子“皇上不必多思,臣所求早已严明,得寸进尺之事,臣断然不会做。”
“皇上屡次有负于臣,然臣不负于皇上,不负于天下。皇上竟可放心。”不愧是最了解苏见豫的人,三言两语便猜到了苏见豫的心思。这颗定心丸,虽辛辣,却也是最好的药剂。
立于淳歌边上的三位皇子,丝毫插不进淳歌与苏见豫的交锋,果然他们较之淳歌还是弱了几分,就连苏佑君也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
“不知官相何时能平定北方的乱事。”苏见豫竟然觉着淳歌本就该是这般傲慢之人,如此无礼的淳歌倒让苏见豫想起了昔年的林拓与官鹏。
淳歌笑了笑,道:“不知皇上是要活着北王还是一具尸体。”
“何解。”苏见豫有些不大明白了。
“臣以为,北王一死必然能彻底大乱北方的逆贼。可却是弊大于利。”淳歌负手而立侃侃而谈。
北王的生死是这场战事至关重要的一点。死了的北王,固然能令朝廷用最快的时间收复北方,但是北王一死,他手下一系列忠心之人必然四散天下,成为有苏统治的不安定因素。再加上北王手下无弱兵,到时的反击谁也不能预料。再者北王于天下而言是逆贼,但对北方来说是尽心竭力的统治者。北王死后,定然会引起北方百姓对朝廷的怨言。因此淳歌认为以杀北王来平乱这是下下之选。
但正是这下下之选,会成为许多人的选择,因为这最简单,大多数人想要的是一时的安稳包括苏见豫,可淳歌眼中的是一世人的安稳。他并不在乎当政的是何人,他只想还天下一个清平。
“一个活着的北王的价值就大多了。”淳歌轻咳两声,接着道:“北王在手那些所谓的北王心腹便会收敛很多至少在北王的有生之年是不会起事,北方的百姓也不会因为北王的死与朝廷有所隔阂,最为重要的是,北王年轻时为朝廷立下的汗马功劳,可是有目共睹的。皇上也不想在晚年之时落下一个诛杀功臣的名声吧。”淳歌此言有七分戏谑,两分讽刺,以及一分的寒意。
“可活捉北王又岂是一日之功,北王的厉害朕领教过。”苏见豫绝对不信,淳歌能在他有生之年将北王活捉。
淳歌眼波微动,心中涌出意思悔意,但又很快消散,“北王与你最大的不同便在,他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帅才,而你是一个帝王。”
“他永远不会是皇帝,不是他的才能达不到,而是他的心狠不到。”说罢淳歌便不愿多言,许了个日期,说是在三个月内能让北王不战而降,唯一条件是饶北王一家一命,当然淳歌是不会相信苏见豫会饶过北王的,毕竟这可是他咬牙切齿恨了一辈子的人,但淳歌总是有法子,让苏见豫不得不答应。
这一场北王与朝廷之战,并没有像刚开始那样死伤很惨烈,朝廷派出大名鼎鼎的官相迎战。出人意料的是,这位丞相并没有立刻开拔离京,反倒是优哉游哉地在府中修养,与此同时,北王却一日一日远离京师一个月后,北王退至北境。谁料北境出现一队人马,行军急速,不动声色中端了北王的后路,使得北王硬生生被夹在北境与京城之间。
此刻,这一战的胜与负才初初见了分晓。
“父王”苏佑信眼见着他那挥斥方遒的父亲,在这段时间苍老了许多,他们怎么都想不到,准备了那么多年,还是栽在了淳歌的手上。
北王慈爱地摸了摸苏佑信的脑袋,并没有露出苏佑信以为的无力,反倒是畅快地笑:“父王这一辈子强于人,就连那苏见豫父王也不放在眼中。我年少时征战四方,从无敌手,那时朝廷里风头最盛的不是苏见豫,而是官淳歌的父亲,官鹏。”
“那人风姿绰约,才华气度皆非一般人能比敌的,我见过他,我满心欢喜。我以为我能找到这一生的对手,却不曾想这人过慧易折。我曾遗憾,一生不能有个对手能让我酣畅淋漓地一战。”北王年少时的那份孤寂,没有对手的寂寞不是寻常人能够体会的,那样的人物,最后只能与苏见豫虚与委蛇,不得不说北王的一生是不圆满的。
突然这个曾经渴求势均力敌的传奇人物。豪迈一笑,“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到我晚年了,竟出了一个官淳歌,我盼着与他一战,背水一战倾尽所有,我已多年未曾有过这般感觉。”
“这一切提醒着我,我也是烈马强弓一路走来,我是个将军,不是个阴谋家。”北王从未因为王位二动心,也许他求得只是一个对手。势均力敌的对手,能让他放手一搏。
“父王,他是官淳歌啊。”苏佑信眉头紧皱,“他人未至北境,却已逼得我们连北境都回不了,由此可见,我们谋划多年。他也不是毫无准备。”
“那便战,马革裹尸,才不枉人间走一遭。”北王并不是盲目自信一辈,现今的他早就知道败局已定,不过是迟与早的关系,他现在要做的只是为北王府的众人铺好后路。再与官淳歌好好一战,完成他的心愿。
“父王。”苏佑信显然是明白了北王的意思,他知道自己的父亲,这个时候劝已经没有用了。
在两军僵持着到半个月的时候,远在京师的淳歌竟暗中来到了战前。当他一出现,便激励了许多的将士。淳歌在武将之中颇有威名,再加上淳歌至今未尝一败。这个名头可不是一般人能叫的。
淳歌此次北上,只是带了林方林木与小旗子,轻装简行,并不像众人所向的,带了一批人马想要碾压北王。初到战前淳歌便知晓,北王所占的地方易守难攻,便是用再多的人马没有好的策略,一年半载之内也绝不可能动得了北王,反倒给了他们休养之机。
“子谨可有对策了?”林方与淳歌一并登高,地势看得清楚明白,这一仗不好打。
“北王一心求战,想必开战之时便是北王府军隐匿天下之日。”淳歌深谙北王习性,这一仗不能打,若是开战留给有苏的便是十数年的不安。
林方也觉着是不是天都不让苏家人安稳,自打苏见豫登基有苏出了多少的事儿。
“北王的决心坚定,子谨你是要胜,还是平。”开不开战这个决定不在淳歌而在北王。
只听见淳歌嘴角轻勾,“跳出牢笼,便没有了胜与平。”
淳歌的样子似是成竹在胸,林方与淳歌相交多时,已深深感受到这个人的才智并非他们这种常人能匹敌的,他早就做好准备好好地看一场大戏。
是夜,平静且祥和的夜,不见丝毫波涛汹涌。若不是两军巡逻的兵士,此处像是回到了许多年之前。一个清瘦的男子,穿着一身青衫,似是惧怕冷夜风疾,还在外头加了一件披风,踱步到了北王的驻扎地,迎风而战,像是夜游至此。
可北王手下之人都知道这个,衣着质朴的并不是什么夜里诗兴大发的酸秀才,而是名动天下,权倾朝野的官相。
瞧着淳歌似有若无的笑容,北王也没想到,淳歌竟会来此一遭,大敌当前,还没见过把自己送到敌营的主帅。
“刺啦”利剑出鞘的声音才在淳歌耳边响起,银剑的冰冷触感已经贴近淳歌的脖子了,只闻得一个大胡子将领,恶狠狠道:“王爷,这厮送上门来,不如就拿他祭旗。”此言一出,北王手下许多亲信大有赞同之意,也难怪他们有此想法,他们这一行可谓是成也淳歌,败也淳歌,记恨上了淳歌也是难免的。
然而即便是在众人异口同声要斩杀淳歌的时刻,这个人还是挂着与此处格格不入的笑意,不见半分紧张。
“看来官相一点都不为所动啊。”北王看似在嘲讽自己的将士,实际上是再给淳歌施加压力。
“噗呲”淳歌清明的眼眸中闪过几分笑意,“王爷你是聪明绝顶之人,你不会拿我如何,一如我不会主张处死王爷一样。”
淳歌若是死在北王的手上,北王的士子也不会轻易饶过北王的,再说淳歌可不是那些没有的京中的官员,他的根基在南方,但北方他也不是毫无筹码的,一旦他死在阴谋诡计之下。倒时内忧外乱,只怕北王会应接不暇啊。
北王脸色一边,复又舒心一笑,道:“都下去吧。”
闻言一众亲信便都退出了主张,包括那两个北王的儿子。
“本王是真的没想到,你会来。”北王做好了与淳歌一战的所有准备,唯独没做与淳歌见面的准备。
淳歌抬头。目光灼灼:“我不想战。”
“呵呵呵”北王笑得癫狂,“你左右夹击。占尽先机,胜不过是时日的问题,你说你不想战,不想战。”
“可我想战。”北王锁定淳歌,“人生难逢敌手,战不可免。”
“王爷,年少时,我曾以为你是帝王之才。”淳歌话中来了个大喘气,“可现在我不认为你是帝王之料。”
似是看出了北王的不解。淳歌也没有关子,即刻解答,“我在北王的人马足够将北方,一个城池一个城池地屠尽。”
“你敢。”北王一掌便拍裂了身边的桌椅。
淳歌苦涩一笑,“你看这便是区别。”
“若是当今圣上,他便不会阻止,可你确实怒发冲冠。”淳歌眼中的凄凉愈演愈甚。“其实你们都知道,我并不会这样做,可为何会有不同的做法呢,归根结底便是百姓在你们的心中地位不同。”
“你视百姓如山,山不可移动,他却视百姓如水。这一滩水干了便放入下一滩,只要海不敢,小小的干涸算什么呢。”淳歌一开眼光,望着外头的灯火阑珊,“昔年,我以为天子当如你一般,可天下不是这样算的。”
“当牺牲在所难免的时候。一定要精准地做出取舍,哪怕在当时那个牺牲是惨烈的,较于天下,也是不值一提的。”淳歌终归还是成了年少时最不齿的那类人,但他不后悔。
“本王第一回听说在乎百姓的生死,错了。”北王深深地看了淳歌一眼。
淳歌听得出北王言语中的鄙夷,“帝王在乎的是一个国家,而不是百姓,有百姓才有官员,有官员才有帝王,一层一层,各司其职,若你过分在乎百姓,你的朝廷将会使一片动荡,毕竟人是自私的,无利不起早。”
这一番话是淳歌的肺腑之言,其和所谓的水至清则无鱼是一个道理,淳歌也是借此判定北王不适合为王的。
“官淳歌,你父亲乃是当世大儒,本王原以为你也差不到那里去,原来本王错了,大错特错了。”北王为自己有这样无耻的对手,而愤怒,“这一战本王定会直取你性命。”
“王爷”淳歌不在乎北王那一星半点的威胁,“本相再说一次,此战本相不想打,你若投降,随我回京,还能保住你北王府的几分血脉。”
“滚”北王眼中燃起杀意,他怕自己忍不住会宰了这个家伙。
淳歌慢悠悠起身,“你若变了主意,我随时停战,护你性命,无论何时何地,我都不会反悔。”
淳歌离开后,并没有遭到什么阻拦,他很快便回到了自己的阵地。见那林方立在帐前,见他回来,也不多说,赶忙把他拉回帐里。
“夜冷,将姜汤喝下去。”林方早就知道淳歌会有此一行,姜汤早早备好,生怕淳歌在这个节骨眼有什么闪失。
淳歌凝视这那碗冒着热气的姜汤,良久不曾开口。
“子休的才学不输于我,少年时不曾显名于天下,不知子休有梦吗?”淳歌若无其事地结果姜汤。
林方没想到淳歌会这样问,当下有点发蒙,在淳歌喝完姜汤,并将碗放到一边之后,他才反应过来,“年少时羡慕浸之,也想扬名天下。可如今也快至不惑之年,便觉着还是平淡一些的好。”
淳歌点了点头,以表赞同,“子休是个守成的好手。”
林方以为淳歌这个打算在此事后将俗事交托给他,会青山修养,忙应道,“建功不成,守成还是守得住的。”
“如此便好,如此便好。”随后淳歌没有多说,林方也不打扰淳歌。
**无梦,隔天淳歌醒的也早。林木与小旗子在左右照拂。
“先生,北方之事已经安排好了。”小旗子一来便被派到北方暗中行事,今日是来复命的。
林木整理衣物的手,顿了顿,“你当真要这样做。”
淳歌倒是无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你们莫要为我忧心。”
不同于淳歌平静。北王营地是炸开了锅,今日北境传来消息。在北境的镖行借着押镖之名,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大批北王士兵的亲人绑走了。这下可急坏了那些兵士,他们跟随北王不就是为了能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吗,谁曾想功未成名未扬,家人便没了,这让他们怎么打仗。
“官淳歌怎么能这么做呢?”苏佑信简直不相信淳歌会是那样的卑鄙小人,即便北王心一横不理会那些人的生死,可士兵却不会啊,军心一乱。军队也就散了。
“北王以为那日淳歌只是吓唬他,谁知那竟是一个警告。”北王看不惯苏见豫不将人命当命,也不负苏见豫的统治,这才兴兵而起,当然其中还藏着几缕私心,可他为百姓的心是真的。现在的局面,他是真的没有料想到的。
“好个官淳歌。真不愧是苏见豫的徒弟,心果然是冷的。”八山真人恶狠狠道。
当然淳歌这般行径怎么能瞒得住天下的悠悠之口,百姓们怎么也不能相信曾经就他们于水火的“仙人”,而今化为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一时淳歌在天下的声誉将至最低。但淳歌本人却仍然不在乎,不仅不仅地与北王对峙。
只有十天。北王与天下人却像是过了十年一样,淳歌决绝的态度预示着,此番的狠辣,许多人都想起来了,那年二十岁的淳歌,将北夷灭族,不留一人。这个人素来就不是心软的。
“父王,你说什么?”苏佑仁两兄弟简直不相信,妥协的话会从北王口中说出。
“解甲,降吧。”北王的心老了很多很多。
当日淳歌盯着众人仇恨的目光,领着人马接受北王的军队,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法子淳歌是一次比一次用得狠。
北王一家,在主帐等着淳歌,当他掀帘而进之时,主位已经空出来了。
“官相,本王已降,那些无辜百姓。”北王不服又能如何呢。
“王爷,你输了。”淳歌轻声道。
“什么?”北王皱了皱眉,突然想到,“你这是诈本王投降。”
“你从未动过那些百姓?”北王不真真是不敢相信,那些消息都是怎么来得。
淳歌似木偶一般,眨着眼,“王爷你败了,败在我知你弱点,你却不知我性情,败在我知你势力,你却不知我能耐。”
北王一家子总算是动了,淳歌的不战,是不直接开战,打得是心战,谁先扛不住了,便输了,而北王从始至终都被淳歌算计,倘使北王的心在坚定一些,他就说官淳歌的怎么可能会变成这样,可惜没有后悔药了。
“这一切竟都是你骗我的。”北王像是抽干了身上所有的气力,“你说得那么真,做得那么真。”
“天下人都信了,你自然也信了。”淳歌透过北王眼神开始迷离,“唯一信我的,不在了。”
“官淳歌,你什么要这样做,为的是苏见豫吗?”苏佑信直接怒吼了出来,“你知不知,他日等他回过神来,第一个要杀的就是你,你知不知道。”
“你这样帮他,为的是什么。”苏佑仁一步一步走近淳歌,却说不清心中的情绪。
“咳咳”淳歌并未回答,脸色骤变,轻咳几声。
忽然,有一个疯狂的念头出现在苏佑仁的脑海,他颤着手,颤着声,试探道:“你不会是为了林洎吧。”
“你做那么多,不会是想用北王府洗清林家的逆名吧。”苏佑仁想想都觉得自己的想法荒唐至极,他们不过是推波助澜,淳歌怎么会赶尽杀绝呢,不会,一定不会。
可这世间的有些是往往就是那么不可理喻,望着淳歌似笑非笑的眼,苏佑仁跌坐在地,这竟真的是原因,如此可笑的原因。
hp:。。bkhlnex。hl
第六百一十章 以死明志
第六百一十章以死明志
时年朝中丞相官淳歌平定北王叛乱,当朝陛下即刻改年号安南为元和以纪念天下太平。元和元年,官淳歌押解北王一府进京,北王谋逆已成定论,在此番平乱中,出现了一支决定胜负的军队,相传那是数年前林拓谋逆时藏匿的林家军。就在官淳歌回京的哪一天,朝中颁下圣旨为林家正名,并对林家军论功行赏。
而北王做的是灭九族的事儿,自然没有什么生还的余地,苏见豫亲自下旨斩杀,未曾想此时官淳歌却当堂求情,愿以功名换北王一脉不死,苏见豫虽百般不愿,奈何官淳歌的威望甚高,北方百姓请愿的甚多,无奈免去了北王的死罪,该为囚禁与天牢,至死方休。
“你要做的究竟是什么?”北王一身囚衣却多了一份坦然,他原以为淳歌是以自己为踏板为林家平反,可现在事态的发展显然并不是那样的。林家乃是这一次战争中最大的受益者,可笑的确实没有人可以帮着林家分享这份荣誉。
“当年你与皇上合谋骗我,这债北王府还清了。”淳歌将一个瓷瓶递给北王道:“天牢阴寒,此药可保王爷世子不受寒气所侵。”
苏佑仁眼带疑惑,却还是接过这药,“淳歌,现今天下,只剩下一个你了,望你珍重。”苏佑仁还是很感谢淳歌在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保住了北王府的血脉。
“不劳诸位费心,告辞。”淳歌往后退了一步,却忍不住咳了起来,林方从他身后而出,赶忙将外衣给他披上,不一会儿两人便消失在天牢。
望着淳歌蹒跚离去的背影,苏佑信忽然想到当年太医诊断淳歌性命不长之事,“父王,官淳歌曾被人断言早逝,他还要再做什么。”
事实上,淳歌可以做的都完成了,所有人欠林家的帐,他都一笔一笔地讨回来了,不能讨的,他一辈子都讨不来,现在正是退隐明哲保身的时候,可官淳歌却没有丝毫退意。
“他是聪明人,就怕他会做糊涂事。”北王隐约猜到了,又觉得不可能,依着官淳歌这性子,应该不会这么做的。
只是众人口中的聪明人,却是一个病秧子,风一吹便随风倒去,再聪明的人,也挡不住命。
“你在发抖。”林方搀着淳歌,明明不冷的天气,可淳歌却像身处腊月寒冬一般,连牙根都快颤起来了,“今日就让神医进京。”
“不用,我扛得住。”让秋神医进京,那淳歌还不如辞官养病。
林方拉住淳歌,将他护在怀中,“你撑不住了,我知道。”
淳歌紧盯着林方的眼,这双眼与林洎当年是何其相似啊,“还有最后一步,棋差一招,我不能止步于此,我也不会。”他也不知哪里来的力气,推开林方,径自上了马车。
当夜官淳歌大病,命悬一线之时,下死令不得将京城消息外传一分,违令者赶出京城,此生不再重用。所有人只得在淳歌门外,靠着京城那些所谓的名医,门外更多的是林家旧人,若说当年他们恨不得淳歌早死投生,如今他们只求多给淳歌一些时日,好歹让他死在故乡,也好过客死他乡。
“老夫能为官相做的不多,诸位还是备好后事的好。”最后一个大夫从淳歌的房中出来,背起药箱便走,所有大夫都没有留下一个药方。
此言一出,多少人将要冲进去,林方却将身子一挡,异常笃定道:“莫要打扰他,我信他,我信他明日会亲自走出来的。”
后半夜门内响起淳歌撕心裂肺的咳嗽,门前林方握手成拳死命克制自己想要进去的冲动,眼中通红全身紧绷,生怕连那似有若无的呼吸声都听不到了。
“咚咚”天还未亮,却是早朝前的提示,门外的人一刻也不敢眨眼,只盼着门内那人一如往常从里头出来,哪怕只是和他们点点头都行。
“咯吱”紧闭了一夜的门,终于打开了,只见淳歌一身官服,与往日无异,就是脸上的棱角更甚,血色全无,仅此而已。
“别候在门前,都休息去吧,今日我不在府内用膳。”这次再回京师,大部分时间都是林方陪着淳歌的,但今日淳歌却让小旗子伴他左右。
两人一前一后走出林府,朱叔似乎见到了许多年前的那个少年,林方却明白淳歌的意思,只要他想,那便做。
“许久没和你一起出门了。”淳歌指了指前头的早餐摊,也不介意路边小贩,要了两碗混沌。
小旗子强忍下眼中的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