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束手-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不知为什么到了第八天,考场的外边有些喧杂,照理说科举是当今大事儿,谁敢在考场外叫喊呢,可偏偏谁也不能出去看看,因为有苏明文规定,科考期间不论是考生还是考官,只要是在考场的人,未到结束的时间,就不能迈出考场半步,违令者最高可处以斩首之刑。没人敢出去,可这吵声却愈演愈大,那些考完的就咬咬牙忍过去,那些没考完的是恨不得拿起板砖拍死说话的,而官员们则是庆幸,反正明儿就结束了,再忍忍就成功了。
果然在众人的忍耐下,第九天迟迟不到,好不容易大伙才盼到考场的大门缓缓打开,但众人见到的却是无比萧条的街道,街上甚至还有慌乱逃窜的百姓。考生们本想找个人问问的,哪知一个太监从一个拐角处带着马车跑来,嘴里直直喊着,圣旨到,圣旨到。
空空荡荡的街上,唯独这么一句喊叫格外的刺耳,所有的人,都跪了下来,并且是由监考的考官领头迎旨。
“圣上口谕,命东南巡按立即到城门见驾。”
这太监可是宫里的老人了,因最是谨慎,皇帝还特地赐他国姓,人称苏公公。淳歌与这位苏公公也是相熟,他没想到的是苏见豫竟然会在大庭广众之下让苏公公公然地找自己,想必定时遇上了紧迫之事。
淳歌这会儿还没出列,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是东南的巡按啊,他们这的考官可都是地道的京官,大家伙经过这么一场身心折磨的考试,脑子难免有些糊涂。
苏公公见淳歌愣在原地,急忙说道:“官大人,您还不赶紧的。”
淳歌这才在人群中起身,阿奴已更在苏公公的身后,拿着淳歌那件特赐的五品官服。他疾走几步从阿奴手中接过官服,也来不及换衣服便直接套在身上,戴起官帽,换上官靴,一边走一边整理衣服。
苏公公又悄声地在淳歌耳边说了几声,淳歌这冷淡的脸上终于出现了裂痕,本是要坐马车的他,二话不说,牵起一旁的马绳,利索地翻身,瞬间便华丽丽地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中。阿奴同样是骑着马,随着淳歌飞驰而去,只留下苏公公一人还在原地。
考官们见淳歌急急地走了,赶忙上前客气的询问发生什么要紧的事儿了。苏公公也没具体说,就是告诉了众人京师危急,之后便也急急地坐上马车朝着城门奔去。
考院门口,就剩下一堆人十分的醒目,众人是做梦都想不到,他们这才考了九天的试儿啊,怎能京城都危急了。更令所有人惊讶的是,与他们一同参与考试的淳歌,竟然会是五品的官员,当然他们并不知道淳歌是六品的官,不过是苏见豫特此五品官服罢了。反正总而言之,淳歌的形象是瞬间高大了,各种羡慕之情从考生的眼中满溢出来,人说他们辛辛苦苦考个科举最好也就是个六品官,人家淳歌就算不中还是个五品官,差距啊。
“愣着干什么,苏公公都说了如今情况危急,帮不了忙的,就别添乱。”说话的是这回的主考官,这人倒是有几分魄力,瞧着这群不成器的考生重点偏移,一下子就给兜了回来,他这会儿也没空理这些个熊孩子,与其他的考官一商量,决定还是到城门去看看。
考生们被这么一斥责倒也醒了几分,得知考官要去城门,便也争相要去,说是要为国家尽一份自己的力量。考官们本不想带上这群拖油瓶,哪知考生们就是存心要与淳歌较较劲儿,想着平日里软弱的一个人,骑了马,帅的一塌糊涂的离开究竟是去干吗了。
所以说当这群人到达城门的时候,倒是将守在城门的士兵们给吓着了。而这群人也同样给这场面吓着了。这里哪里是城门,简直就是一个临时的军营啊,城楼下方搭着许多的营帐,其中还有一顶最为尊贵的,想必就是皇上住的吧。这事态难道严重到了御驾亲征的地步了,虽然皇上就住在京城内。还不等他们有什么反应,就只见一个熟悉的背影登上了城楼,另一个身着金黄铠甲的中年男子被人保护着下了城楼。他们赶忙学着众人跪下,因为下来的正是当今的皇上苏见豫,而上去的自然是皇上急匆匆叫来的东南巡按淳歌了。
话说淳歌一个六品小官,在京城随随便便就能拎出一大把的人,为啥就能上了城楼换下了皇上。这可得从五天前的,京城之围说起。那日天气尚好,京城依旧是繁华之都,可是到了夜里,也不知是哪里来的一支队伍,竟将京都给包围了。苏见豫深夜得知立刻便召集了城内所有人马,哪晓得那些人只围不攻,像是在等着什么人来似的,苏见豫本来打算先发制人的,谁知这领军的人物在今日来了,并且要求与淳歌对话。这才有了考院前的一幕。
来的敌人并未报上名号,但苏见豫知道这些兵可都是北夷的兵,淳歌更是疑惑,他可没有得罪北夷啊,怎么人家就点名要见他了。
淳歌的疑惑在他登上城楼的那一刻,在他看见下方来人的那一刻,终于明白了。他静静地站在城楼俯视着那个人,这样的场面是多么的熟悉,简直和多年前的枯城一战不相上下,只不过当初他是优势一方,如今却是劣势一方。
而场下的人,也不是什么陌生人,正是当年在枯城一战时逃走的百算先生,方宗祎。
ps:
2014年,大家都要加油哦,小陈在这里默默地码字。
第二百八十三章 官柿子的逆袭2
第二百八十三章官柿子的逆袭2
淳歌笑了,大庭广众之下,当着数万人的面笑了,笑得那般绚丽,任谁都没有看出他笑容里的苦涩。明明是一样的对手,一样的场景,为什么季乾再也不会来救他,官二伯也同样不再他的身后,这一回,他终于要独自面对这个老对手,他怎能不笑。
“他是疯了吧,这种情况下还笑得出来。”底下的人们在一侧见到了淳歌的脸色顿时,觉得淳歌这人是被吓傻了吧。
听着许许多多的流言蜚语,淳歌丝毫不去在乎,反而噙着笑脸,冲着下边的人打起了招呼。
“多年未见,百算先生风采依旧啊。”淳歌将手肘靠在城楼的围墙上,声音竟是格外的高亢,似是见到了久违的知己一样,浑身的轻松。
淳歌这话一说,许多人都有些迷糊,谁是百算先生啊,这几年似乎没有这么一号人物,北夷那儿压根就没听过这样的人。可来自东南的官员,考生都愣了,百算先生不就是当年山匪三派之一的方宗祎吗,这人难道还没有死吗。
“官淳歌。”相较于淳歌的热情,方宗祎更多的却是咬牙切齿,他多年未娶相依为命的就是同胞的弟弟,哪知他弟弟方宗伍死在淳歌手里,他恨不得吃了淳歌的肉,喝了淳歌的血。这几年他无时无刻不想着将淳歌大卸八块,所以他无比卖力地为北夷办事儿,终于终于在这个春闱的时候,找到了边境的漏洞率领着一些人马包围了京师。这一次他一定要让官淳歌死无全尸。
方宗祎的这一声怒吼,无疑就是对他身份的最佳表示,一时间城内的东南人都慌了,方宗祎的威名他们可是耳熟能详的,当时若不是有官毅将军扛着。东南早就是山匪的囊中之物了,现今官毅远在东南,京城内部并没有可与之相抗的武将,他们的性命不是危险了吗。
“想来方大当家从未忘记本官啊。”淳歌一如既往的平静似乎地下的那个人并不是什么危险人士一样。
“哈哈,姓官的,我忘了谁都忘不了你啊。”方宗祎勒马绳的手不由得紧了紧,说道:“我可是无时无刻,不想着要亲手宰了你啊。”
“本官也无时无刻不恭候着。”淳歌眉间一挑,反问道:“可,你做得到吗?”。
这样张扬的淳歌。是京城人士,甚至那些东南学子都未曾见过的,他们眼里的淳歌不是温文尔雅,就是不带一丝气性,眼前这个面对敌军尚能侃侃而谈的人。竟然会是那个解元公。竟然会是东南的那个官软柿子,人们不禁都看傻了眼。
“那可得走着瞧不是吗?”。方宗祎从身后唤出了一个人,不知跟他说了些什么,随后便不再与淳歌交谈,退到后方的军营里。
而那个被叫出来的人呢,则高声喊道:“我们方大当家说,让我来和你们谈谈。”
淳歌在方宗祎离去的同时,也下了城楼,迅速地到了皇上所在的营帐,向他报告方宗祎这人。此时正赶上对方派人来。苏见豫打手一挥,便让人将那方宗祎派来的人,给接了进来。
来人约是三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身上没有北夷的外族气息,想来是有苏人士,看起来也不像是个武将,大概是个谋臣吧。这时有人提议,要斩了这人,以示军威。
“皇上,微臣以为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蛮夷都敢派人来了,我们又怎能让人瞧不起呢。”淳歌一看就知道那说话的官员是个文官,哪里有斩了对方使者以示军威道理,那不叫人笑掉了大牙。
“多看看兵书,连这么浅显的道理都不懂,还不闭嘴。”苏见豫冷冷的瞧了一眼,那官员吓得差点就跪地了,心中不免记恨起淳歌这小子,故而在不久的之后在会试评卷上动了手脚,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官爱卿,你是东南来的,与那方宗祎可谓是知己知彼,你倒是说说该怎么办?”苏见豫故意装作与淳歌不熟的样子,要不是淳歌与他相处数年,连淳歌都以为自己从不认识这位皇上,哎果然是淳歌师傅,演技可是刚刚的。
“依臣之见,这个方宗祎此次乃是有备而来,京师又是兵力不足,不能与他们硬碰硬。”淳歌思索了很久,心中也有了一些把握。
“那爱卿意欲何为?”苏见豫这皇上是出了名的物尽其用,若是能让淳歌自行解决的,他也绝不会插手。
“臣与方宗祎是老对手了,臣有自信能挡住方宗祎一时,可京城并无守将强撑不得多时,所以臣自请留守京城,为了皇上的安全,臣请求皇上与林相汇合,撤离京师。”淳歌说着便跪了下来,做出一副请求状。
“哼”只见苏见豫大掌一拍,怒道:“此处乃是京师重地,你让朕撤出,朕的脸面何存。”
“皇上,臣愿立下军令状,只要皇上撤出京城,臣决不让京师沦至北夷之手。”淳歌举起三个手指头,眼神执着的发誓道。
“你,当真有把握?”京城本就兵少,若是连他都离开,必是要带走一些兵马,岂不是更加守不住,苏见豫不由得为淳歌担心啊。
“臣,有这个把握,况且北夷如此阵仗,不出片刻便会有将领带兵来援,臣只需撑到那时便可,臣还是有这个自信的。”淳歌怎能不知苏见豫的用心,可是这世间还有一个人是他必杀的,那就是方宗祎,他绝不能放过这个机会。
“朕”苏见豫皱起眉头,但终归说服不了淳歌,只得是叹口气道:“朕信你,朕留七成兵马给你,你可要活着见朕。”
“臣”淳歌重重地磕了一个响头,眼含着热泪。说道:“绝不辜负皇上所望。”
“行,此处便交给你了。”说罢,苏见豫带着一干重臣,领着一堆兵马匆匆的离去,并且让淳歌留守在城门处。将统领全军一职交给了淳歌。
这会儿淳歌再次成了,战争中最大的人物。当苏见豫走后,淳歌做的第一件事并不是去见那个敌军使者,反而是穿着官服晃到了那些考生眼前。
“各位,离去吧。”身着官服的淳歌,褪去了布衣时的平易近人,自有一份威严。
“子谨,你”徐光启一时还不能适应淳歌这样的变化,刚叫了淳歌一句,又觉得现在的淳歌不是他能随意对待的。便尴尬的说不了话。
“各位,军情危急,兵戈相见,自是刀剑无眼,我会与对方商量让你们出去。还望众位早日离开。不要被战事所累。”淳歌苦涩地笑了笑,说道。
“那你呢?”慕容夜与淳歌私交甚好,从未因淳歌的身份所改变过,现在只恨自己是个平民不能帮上淳歌的忙。
“自陛下离开我便是留守京师的唯一官员,我当然是死守京师了。”淳歌说得淡然,仿佛理所当然一样。
可听在别人的耳中却像是慷慨赴死一样,这一刻那些曾经看轻淳歌的学子才恍然大悟,淳歌那里是个软柿子,分明就是个铁骨铮铮的好汉,他们从前是瞎了眼。彼时。无论是来自何方的考生皆是佩服淳歌的胆识以及担当。
“你疯了,京城那么多的官员,为什么只留一个你。”这回连曾沉也急了,这份差事可是把脑袋提在腰上的事儿啊,稍有不慎便会丢了性命。
“众位,本官没功夫与你们商量,等安排好了时间,本官会派一队人保护各位,到了安全地方,你们就自行散去。”说罢淳歌不理慕容夜也不理曾沉更别说其他的士子了,一个转身便消失在众人眼前。
慕容夜差点就要冲上去了,还是阿奴与他说了几句,他才冷静下来,领着一干学子去到淳歌指定的地址休息。
然而回到主帐的淳歌,所见到的那人是敌军之人。
“官大人,未曾想到这儿还能见到您。”那人朝着淳歌一跪。
淳歌赶忙扶起那人,说道:“李大哥,倒是难为你了。”淳歌眼前跪着的就是当年的李秀才,李仲。这人当年被淳歌派出去到山匪那儿卧底,又在山匪被灭后,辗转到了北夷那儿卧底,着实是辛苦,倒也当得起淳歌叫他一句李大哥。
“大人。”李秀才这些年是步步为营,身在异乡没有人能理解他的愁苦,刚见到淳歌便已是勾起他酸楚,淳歌再这么一说更是让他潸然泪下。
“李大哥先跟我说说你这些年都是怎么过的。”淳歌将人扶到座位上,自己也坐到了一旁倾听着。
李秀才也没有隐瞒,将自己如何到山匪那儿,有如何到了北夷那儿娓娓道来,其中的艰苦却是只字不提。只是这样的经历,是他成长了不少,真真变成了一个历经沧桑的中年男人。
“你是说,方宗祎带的兵不多?”淳歌很难相信,方宗祎没有万全的准备,竟然会贸然出击。
“他不敢多带,北方的定山王可不是瞎子,再说这兵是北夷的,又不是他方宗祎的,北夷也不放心让方宗祎多带啊。”李秀才很称职地将方宗祎的状况报告给淳歌。
“如此便是方宗祎他自己自找的,鹿死谁手咱们就走着瞧。”淳歌眼中闪过一丝狠绝,与李秀才商量了几句便让李秀才回去了。
李秀才的效率极高,不出一个时辰便传来音讯,说是愿意让那些上京赴考的学子离开京师。淳歌在晚上便让学子们从京城的小门离开。他倒是相信方宗祎不会对他们下手,故而很放心地让他们离开了。
就在京城真正得成了一座空城时,淳歌连眼都不眨得向方宗祎宣战了。
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样的手段
第二百八十四章一样的手段
京师这个有苏数百年以来的首都,终于在昨日成为了一座名副其实的空城,没有帝王,没有百姓,只有一队伍万人不到的兵马,这群兵马的首领不是别人正是六品官员,官淳歌。淳歌的决定很迅速,几乎是在那些学子离去后的七八个时辰后,便公开与方宗祎宣战。
方宗祎这方在接回李秀才后,很是仔细地与李秀才商讨对策。这时的方宗祎已经少了很多的棱角,他已经不像是当年在东南的山匪头子,他如今也不过是个可怜的卖国求荣的有苏人罢了。北夷不见得真的完全相信方宗祎,毕竟方宗祎的智谋以及野心,都是北夷首领所忌惮的。但是有苏的定山王善战,极为骁勇,正是北夷的克星,难得方宗祎有法子能与之相抗,所以北夷才容许这人在自己这一方的人滦占有一席之地。
相较于方宗祎的前来投靠,李秀才却是因为救了北夷的首领从而进入了北夷的领导核心,这一次他与方宗祎联手前来,正是有监视方宗祎之意。故此方宗祎会将一些重要之事交托给李秀才,正是因为信任李秀才对北夷的忠诚,可北夷或是方宗祎做梦都想不到,李秀才却是个地地道道的有苏良民。
此时,李秀才与方宗祎商量了许久,终于是制定了包抄计划,其实他们这次带兵来本就没有奢望擒下有苏的皇帝,只不过是想狠狠的打有苏一个巴掌。好壮壮北夷这一方的胆量。谁叫这几年因为东南的匪患已平,朝廷将主要兵力都放在对付北夷上,北夷受不住这么高强度的压迫,连连败退。方宗祎这才想出了个法子,恢复北夷这一方军士的士气。
让方宗祎没想到的是在京城他会遇见淳歌,这样一来他的策略就全然变了,他要杀人,他要一雪前耻,他要为方宗伍报仇,所以当淳歌宣战的时候,他很高兴,他巴不得淳歌傻乎乎的自投罗网。不过令他奇怪的是,淳歌虽嘴上宣战但却并无任何的行动。依旧是城门紧闭。据李秀才说。朝廷已经发密令给定山王了,怕是不出几日便会前来,到那时他们便没有了优势。因而他决定不再在今日便在明日正式攻城。
翌日正是天朗气清,可风中却飘来阵阵的尘埃,空中似乎有马蹄飞踏的声音。号声响起,这场敌众我寡的战争就此开始。
京城这么大的动静,苏见豫怎能不知,他与林相迁至一处隐蔽的场所,身边并没有过多的兵将,不过他们已经得到消息,说是援军片刻便会到,只需在坚持一会就行了。他们起先以为淳歌会死守城门。等待支援,依着他们的想法淳歌好歹是个文人总不会像武将一样想着打打杀杀吧,只可惜他们连屁股都没坐稳,京城的号角声便传到了耳中。
吃惊的不止皇上他们,连那群逃走的考生一样是因为号角声而止住了步伐。淳歌开战了,淳歌竟然敢开战,他们这会儿才明白那个看似柔弱却比任何人都要刚强的男子,绝不是任人宰割之人,敢在逆境绝地反击的人的确值得尊重。
不管别人是怎么想的,淳歌依旧是淡然的站在城楼上,看着底下的人一个个的攻城,有些被击落,有些却是快到顶的时候被打落,奈何淳歌这边的士兵有限,才不过半个时辰便有兵败之势。但淳歌仍然站在城楼上方,仿若一棵青松,有一份傲骨撞击着每一个守城士兵的心。这就是所谓的气场吧,经过东南之战的洗礼,淳歌已非当日的吴下阿蒙,他的周身有一股气质能令他们动容从而为之所用。
方宗祎望着那个平静如初的男子,恨意无边的蔓延,他倒是想看看那个人狰狞不已的德行,会不会与他们这些可怜之人相似呢。于是他加大了攻击力度。
京城的城门并没有想象中的坚固,谁人都想不到有一天会被敌人攻至京城地下,所以门早已裂开了许多缝隙,似乎就等着敌人将它撞破。
“大人,守不住了。”淳歌这边守城的士兵,冲到了城楼顶向淳歌汇报,他们真的尽力了。
淳歌望着天边晕开的晚霞,淡淡地说了句:“再守半个时辰,只用半个时辰。”
那士兵望着淳歌淡定的神情,不知为何倒是真的信了,咬了咬牙,当真回到城下,众人也不知是用了什么力量真的坚持了半个时辰。就在天色黑透了,他们以为必死无疑的时候。北夷军队的后方,响起了他们的号子声,这说明,援兵到了,他们有救了,那位官大人并没有食言。
正当方宗祎感叹守城士兵的顽强时,后方的阵阵马蹄,以及周边的火把无不证明援兵到了。
“方宗祎,你不会真的以为你们能过瞒天过海吧?”沉默了一天的淳歌,含着嘲讽,高声说道。
方宗祎转过头,看见的却是定山王的军旗,顿时这些士兵就慌了,定山王可是他们的克星啊,倘使那杀神来了,他们哪里有活命的份啊。
此时此刻方宗祎心中直呼,不可能啊,难道真的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吗,难道是定山王与朝廷将计就计放他们进来来后一举歼灭吗。
“方大当家,你不是仗着人多吗,那如今咱们就比比到底是你北夷的人多,还是我朝廷的兵多,是你方大当家厉害,还是我朝定山王威武。”淳歌话音刚落,进城周边五十里就亮起了灯火,灯火的旁边还有一个个士兵,将北夷围在一起,像极了瓮中捉鳖之势。
“还记得当初在枯城,我说过要做个瓮给你吗,那时本官似乎没有实现,今儿倒是还给你了。”淳歌轻笑着。一字一句紧紧扣住方宗祎脆弱的心间。
“画地为牢,瓮中捉鳖。”方宗祎瞪着眼,呆呆地重复着。当年他就是败在此处,今日却依旧栽在这个上面。望着灯火通明的四周,他不敢相信他还是败了。
“方大当家,还记得当初本官是如何给你机会的吗。”淳歌似乎能隔着大老远看见方宗祎的表情,他浅笑着,说道:“如今,本官同样这样做,不知方大当家的选择是否与两年前一样啊。”
两年前,方宗祎手下的所有兵一夕之间被淳歌杀得一个不剩,就因为他没有投降,这回官淳歌以一样的谋划。给他同样的境地。还是招降吗。
瞧着火光映天的京城城外。方宗祎不甘心啊,可是定山王已经来了,迎接他的是一场死战。他根本就没有把握战胜,或许,或许投降还能有一条生路,还能有机会杀了官淳歌。
“降。”方宗祎挥手并且示意众人将兵器放下。
淳歌这会子也不待在城楼上,迈着小步悠哉地下了城楼,并且下令打开城门。不出片刻,淳歌便从城内出来,北夷早已是放下武器,各个站到了方宗祎的身后,算是等着淳歌招降吧。
淳歌不知道。就在火光冲天的那一瞬间,苏见豫已经领着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